作为老师怎么用青朵智能小米扫拖一体机机,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近日,笔者走进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发现,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年长教师,他们个个都是 “信息化高手”,能熟练地操作教学智能一体机,将教学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信息量,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课间时间学生在教学智能一体机上查资料
秦楚网讯 通讯员刘顺意&周静报道:&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武当路小学的张老师&&&怎么张老师的声音变了呢?笔者走进四(1)班教室,发现张老师正在使用自己制作的微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一样的模式,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近日,笔者走进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发现,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年长教师,他们个个都是 &信息化高手&,能熟练地操作教学智能一体机,将教学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信息量,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线上+线下&让课堂更加有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让学生感到&被学习&,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融入了信息化的课堂,让课堂变得有趣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近日,笔者走进武当路小学六 (1)班教室,只见数学老师魏玉华用手在教学智能一体机上轻轻一点,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画面呈现在师生眼前,让同学们动心、动情,一个个动画演示,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灵动起来。
在二 (1)班课堂上,语文老师杜加梅正用手机 &采集&孩子们的书写作品。只见杜老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学生的作品迅速上传到了电脑,孩子们看着屏幕,自信地交流着自己的意见、建议。
&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信息化后的教学模式一开始我也很难适应。&杜加梅老师是一位在教育一线工作了30余年的老教师,她说: &从前都是课前写好教案,上课再带着学生学。现在则是提前制作导学案、微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来决定上课内容,从一个知识灌输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据科技处张兴旺老师介绍,云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件资源,还有各类微课、音频、课件、动画、图片等素材支持老师个性化编辑,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
杜加梅老师坦言,传统的教学资源受到局限比较大,老师最多只能搜集到网上一些比较好的课件案例,而云平台可以让老师接触到来自各地的教育资源,甚至细微到每一个小知识点的授课方法。教师在借鉴他人宝贵经验的同时,不断将自己的资源上传,形成共享资源库。
&课内+课外&让学生更加积极
&张辰淅,网上的作业你怎么没有给我点赞?& &我的网络作业还没做呢,昨天我爸妈没在家。&往常的下课时间,五(4)班的同学都是冲出教室与朋友玩耍,可最近他们却自发留在教室,交流自己的网络作业。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孩子们自发改变呢?
笔者咨询了五 (4)班班主任许彩霞老师,许老师说: &以前孩子们的作业都是纸质书写作业,现在班级作业除了纸质作业外,还增加了电子作业,孩子们可以在网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下课后一有时间同学们就开始交流电子作业&&&
武当路小学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王俊介绍,通过 &学乐云&平台,学生可以结合其应用板块的情景课堂、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以及相应资源进行自主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课后,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可通过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上传作业,改变以往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老师则可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授课时针对薄弱问题进行梳理与讲解。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家孩子学习更加积极了,孩子写完书面作业我就陪着他一起完成平台作业,即督促了孩子学习,又增进了与孩子间的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学生顾海洋妈妈笑着说。
&集中+分散&让教研更加灵活
传统的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只能集中在会议室,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而武当路小学推行的网上评课和网上集体备课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老师们不用集中,都可以进行网上评课、备课研讨了。这种模式不仅没有影响到教研效果,反而推进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传统的听评课方式,总会有老师因为课程调不开,错过研讨机会,而改变模式实行网上研讨后,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抽空进行互动交流,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使活动更有效。&数学教师向辉说。
近年来,武当路小学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借助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教研上创新建立了校园教学资源库,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网络空间实现师生、生生、家校多元化互动,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稳步提高。
(编辑:李炎
新闻报料:8110110&&&&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86986',
container: s,
size: '330,280',
display: 'inlay-fix'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老师喜欢在QQ群布置作业,家长为打印习题干脆买了打印机_网易新闻
老师喜欢在QQ群布置作业,家长为打印习题干脆买了打印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老师喜欢在QQ群布置作业,家长为打印习题干脆买了打印机)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年级三班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记作业本。  齐鲁晚报 图“大家好,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今天的数学作业是……”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济南某小学的学生家长张女士的QQ都会提示她,班级群里老师布置作业了。黑板上记录,QQ群布置作业已经成了老师们喜欢的方式,需要下载打印的作业也多了起来。为了打印,有的家长下班后到处找打印店,有的干脆买了打印机。“QQ群布置作业方便、快捷,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但不能完全依赖,更不能成为家长的负担。”多名教育人士表示。布置家庭作业成家校QQ群主要功能“QQ群有个作业选项,我一般是通过班级QQ群布置作业,因为家长都在群里,能及时了解作业。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记作业,全靠家长了。”济南市某小学老师告诉记者。据她了解,现在很多老师都会通过这个渠道布置作业,也有老教师依然喜欢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大家好,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今天的数学作业是……”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下午3点多,学生家长张女士的QQ都会提示她,班级群里老师开始布置家庭作业了。这个时候,她都会习惯性地打开浏览一下作业的内容。“作业天天有,天天都用QQ群。”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六班班主任仇加坤告诉记者,每天他都会专门安排一名学生往班级QQ群里发布作业,其他任课老师也在群里通过这种方式布置作业。“我上完课后先口头布置一下,放学前再安排学生写黑板上,最后放学回家后再往QQ群里发一遍。”他说,布置作业是目前家校QQ群最主要的功能。济南市小辛庄小学张园园老师说,布置作业的方式因个人习惯而异,她喜欢在课末先口头布置一遍,再由课代表写在黑板上,同时在QQ群发一遍,方便孩子们回家查找。为了打印作业家里买了打印机QQ群布置作业方便快捷,但它的出现也给家长带来了困扰和烦恼。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作业打印。“这个确实有点招家长烦。”张女士是一名小学三年级老师,也是另外一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她说经常为孩子打印QQ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以练习题为主。“最头痛的是打印试卷,试卷一般是A3格式,但普通的打印纸多为A4。”五年级学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老师经常会在QQ群里上传一些试题,让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做。还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上交电子稿和纸质版。令家长烦恼的还在于如何打印。“单位有打印机的,上班期间就随手打了,没有打印机的,就得到处找打印店。”高一学生家长马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她下班比较晚,到了家才知道当天有需要从QQ群下载打印的作业,没办法她只好大晚上骑着电动车到处去找打印店。“一般家里都没有打印机,但为了给孩子打印作业,逼得家长都买了打印机甚至是集扫描、打印、复印功能于一身的一体机,家里都成了一个小型办公室了。”家长张女士说,虽然打印方便了,但没有了墨,就得换硒鼓,后期维护也比较麻烦。“一方面作为家长我有感受,作业打印原本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却转嫁给了家长,额外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作为老师,我不给家长布置需要打印的作业。”张老师说。不少手工类作业大都由家长包办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打印作业外,家长吐槽比较多的还有,不少平时或假期中布置的手工类、社会实践类作业,大多让家长包办了。三年级学生家长马女士说,每个假期都会有类似的作业,比如拍视频、做手抄报、学做菜以及写读后感之类,大部分都需要家长协助,甚至是家长完成其中的四分之三,孩子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另一所学校的学生家长房先生告诉记者,寒假里布置了社会实践类作业,基本上都是几个家长联系好参观单位,然后孩子们去参观。“拍照片、写参观记录都是由几个家长一起完成,孩子们基本没参与。”“作业看着是不错,但二年级的学生哪会呀,基本上是家长做了发给老师。不过还好不是硬性要求。”【老师观点】学生记作业,也是一项学习能力小辛庄小学的张园园老师认为,QQ群布置作业的优点很多,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孩子年龄小,手记作业的话,作业项目一多,孩子们就容易丢三落四。QQ群布置作业则能保证完全、准确地把作业呈现给孩子们。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表示,如果老师只是在学校口头布置,孩子可能记,也可能不记,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什么作业。把当天的作业发到群里,每位家长都看到了。不仅仅布置作业,每天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也大多通过QQ群发布,一些表现好的学生会在群里受到表扬。“学生再也不能找借口说不知道什么作业了。有助于家长了解和督促孩子的学习情况。”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六班班主任仇加坤表示。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弊端,有了QQ群布置作业,学生也就有了用手机的理由,这与学校希望学生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手机的初衷是相矛盾的。“再一个弊端就是孩子变得依赖性很强,变懒了,老师上课口头布置作业时不用心听,全靠回家再查,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张园园老师说,记作业的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一项,如果单纯依靠QQ群,老师发布,家长转达,孩子就丧失了宝贵的自我学习的机会。【历史演变】家校沟通,从家访到QQ群曾经老师和家长联系主要靠家访,后来有了电话,博客也曾流行一时。如今QQ、微信大行其道,成为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江丽华是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初一七班英语老师,今年54岁,已工作30多年。她刚工作时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寒暑假都要家访。“班里四五十名学生,最远的三四十里地,都是骑着自行车去。”江丽华说,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只能家访或者是请家长到学校。41岁的马老师1994年参加工作,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对于特殊学生也会利用下班时间上门家访。“学生的表现大多都是攒一个学期在家长会上说。”据马老师回忆,学校里还使用过“家校通”,利用BP机下通知。“效果不是很好,很短的时间就不用了。”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逐渐普及,班级博客开始兴起,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全新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几年才逐渐停用。“家访几乎没有了,要么打电话,要么通过QQ告知或者小窗私聊。”28岁的仇加坤说。小辛庄小学张园园老师说,除了QQ群,班里还建了微信群,家长能第一时间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原题为:《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却让家长做了》)
(原标题:老师喜欢在QQ群布置作业,家长为打印习题干脆买了打印机)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假如那位同学一直坐在桌子上不动.试验结束后.作为老师.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印象.最好对这个试验做一个小结.请你围绕本次授课内容.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代拟一段小结性的话.——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假如那位同学一直坐在桌子上不动.试验结束后.作为老师.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印象.最好对这个试验做一个小结.请你围绕本次授课内容.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代拟一段小结性的话.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这城离我的故乡不过三十里,坐了小船,小半天可到,我曾在这里的学校里当过一年的教员。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这旅馆是先前所没有的。城圈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早不知散到那里去了;经过学校的门口,也改换了名称和模样,于我很生疏。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
  我所住的旅馆是租房不卖饭的,饭菜必须另外叫来,但又无味,入口如嚼泥土。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我午餐本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叫一石居的,算来离旅馆并不远。我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并不专为买醉。一石居是在的,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终于跨上那走熟的屋角的扶梯去了,由此径到小楼上。上面也依然是五张小板桌;独有原是木棂的后窗却换嵌了玻璃。
  “一斤绍酒。——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
  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倌听,一面向后窗走,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下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客人,酒。……”
  堂倌懒懒的说着,放下杯,筷,酒壶和碗碟,酒到了。我转脸向了板桌,排好器具,斟出酒来。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我略带些哀愁,然而很舒服的呷一口酒。酒味很纯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酱太淡薄,本来S城人是不懂得吃辣的。
  大概是因为正在下午的缘故罢,这虽说是酒楼,却毫无酒楼气,我已经喝下三杯酒去了,而我以外还是四张空板桌。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这样的又喝了两杯酒。
  我想,这回定是酒客了,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约略料他走完了楼梯的时候,我便害怕似的抬头去看这无干的同伴,同时也就吃惊的站起来。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的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
  “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
  “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他也问我别后的景况;我一面告诉他一个大概,一面叫堂倌先取杯筷来,使他先喝着我的酒,然后再去添二斤。其间还点菜,我们先前原是毫不客气的,但此刻却推让起来了,终于说不清那一样是谁点的,就从堂倌的口头报告上指定了四样菜: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
  “我一回来,我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罢。”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
  “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三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我连他的模样都记不清楚了,但听母亲说,是一个很可爱念的孩子,和我也很相投,至今她提起来还似乎要下泪。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须得赶紧去设法。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几乎几夜睡不着,——她又自己能看信的。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当时什么法也没有。
  “一直挨到现在,趁着年假的闲空,我才得回南给他来迁葬。”他又喝干一杯酒,看着窗外,说,“这在那边那里能如此呢?积雪里会有花,雪地下会不冻。就在前天,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因为我豫料那地下的应该早已朽烂了,——带着棉絮和被褥,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我当时忽而很高兴,愿意掘一回坟,愿意一见我那曾经和我很亲睦的小兄弟的骨殖:这些事我生平都没有经历过。到得坟地,果然,河水只是咬进来,离坟已不到二尺远。可怜的坟,两年没有培土,也平下去了。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我实在是一个庸人,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但土工们却毫不骇怪,就动手掘下去了。待到掘着圹穴,我便过去看,果然,棺木已经快要烂尽了,只剩下一堆木丝和小木片。我的心颤动着,自去拨开这些,很小心的,要看一看我的小兄弟。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踪影全无!”
  我忽而看见他眼圈微红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他总不很吃菜,单是把酒不停的喝,早喝了一斤多,神情和举动都活泼起来,渐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了。我叫堂倌再添二斤酒,然后回转身,也拿着酒杯,正对面默默的听着。
  “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只要平了土,卖掉棺材,就此完事了的。我去卖棺材虽然有些离奇,但只要价钱极便宜,原铺子就许要,至少总可以捞回几文酒钱来。但我不这样,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因为外面用砖墩,昨天又忙了我大半天:监工。但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才又慢慢的说,“正在今天,刚在我到这一石居来之前,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然而也是我自己愿意做的。我先前的东边的邻居叫长富,是一个船户。他有一个女儿叫阿顺,你那时到我家里来,也许见过的,但你一定没有留心,因为那时她还小。后来她也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她很能干,十多岁没了母亲,招呼两个小弟妹都靠她,又得服侍父亲,事事都周到;也经济,家计倒渐渐的稳当起来了。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不夸奖她,连长富也时常说些感激的活。这一次我动身回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又记得她了,老年人记性真长久。她说她曾经知道顺姑因为看见谁的头上戴着红的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她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这种剪绒花是外省的东西,S城里尚且买不出,她那里想得到手呢?趁我这一次回南的便,便叫我买两朵去送她。
  “我对于这差使倒并不以为烦厌,反而很喜欢;为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前年,我回来接我母亲的时候,有一天,长富正在家,不知怎的我和他闲谈起来了。他便要请我吃点心,荞麦粉,并且告诉我所加的是白糖。你想,家里能有白糖的船户,可见决不是一个穷船户了,所以他也吃得很阔绰。我被劝不过,答应了,但要求只要用小碗。他也很识世故,便嘱咐阿顺说,‘他们文人,是不会吃东西的。你就用小碗,多加糖!’然而等到调好端来的时候,仍然使我吃一吓,是一大碗,足够我吃一天。但是和长富吃的一碗比起来,我的也确乎算小碗。我生平没有吃过荞麦粉,这回一尝,实在不可口,却是非常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就想不吃了,然而无意中,忽然间看见阿顺远远的站在屋角里,就使我立刻消失了放下碗筷的勇气。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大约怕自己调得不好,愿我们吃得有味,我知道如果剩下大半碗来,一定要使她很失望,而且很抱歉。我于是同时决心,放开喉咙灌下去了,几乎吃得和长富一样快。我由此才知道硬吃的苦痛,我只记得还做孩子时候的吃尽一碗拌着驱除蛔虫药粉的沙糖才有这样难。然而我毫不抱怨,因为她过来收拾空碗时候的忍着的得意的笑容,已尽够赔偿我的苦痛而有余了。所以我这一夜虽然饱胀得睡不稳,又做了一大串恶梦,也还是祝赞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然而这些意思也不过是我的那些旧日的梦的痕迹,即刻就自笑,接着也就忘却了。
  “我先前并不知道她曾经为了一朵剪绒花挨打,但因为母亲一说起,便也记得了荞麦粉的事,意外的勤快起来了。我先在太原城里搜求了一遍,都没有;一直到济南……”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一直到了济南,”他向窗外看了一回,转身喝干一杯酒,又吸几口烟,接着说。“我才买到剪绒花。我也不知道使她挨打的是不是这一种,总之是绒做的罢了。我也不知道她喜欢深色还是浅色,就买了一朵大红的,一朵粉红的,都带到这里来。
  “就是今天午后,我一吃完饭,便去看长富,我为此特地耽搁了一天。他的家倒还在,只是看去很有些晦气色了,但这恐怕不过是我自己的感觉。他的儿子和第二个女儿——阿昭,都站在门口,大了。阿昭长得全不像她姊姊,简直像一个鬼,但是看见我走向她家,便飞奔的逃进屋里去。我就问那小子,知道长富不在家。‘你的大姊呢?’他立刻瞪起眼睛,连声问我寻她什么事,而且恶狠狠的似乎就要扑过来,咬我。我支吾着退走了,我现在是敷敷衍衍……
  “你不知道,我可是比先前更怕去访人了。因为我已经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又何必明知故犯的去使人暗暗地不快呢?然而这回的差使是不能不办妥的,所以想了一想,终于回到就在斜对门的柴店里。店主的母亲,老发奶奶,倒也还在,而且也还认识我,居然将我邀进店里坐去了。我们寒暄几句之后,我就说明了回到S城和寻长富的缘故。不料她叹息说:
  “‘可惜顺姑没有福气戴这剪绒花了。’
  “她于是详细的告诉我,说是‘大约从去年春天以来,她就见得黄瘦,后来忽而常常下泪了,问她缘故又不说;有时还整夜的哭,哭得长富也忍不住生气,骂她年纪大了,发了疯。可是一到秋初,起先不过小伤风,终于躺倒了,从此就起不来。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她早就像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但是瞒着,怕他因此要担心。有一夜,她的伯伯长庚又来硬借钱,——这是常有的事,——她不给,长庚就冷笑着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她从此就发了愁,又怕羞,不好问,只好哭。长富赶紧将她的男人怎样的争气的话说给她听,那里还来得及?况且她也不信,反而说:好在我已经这样,什么也不要紧了。
  “她还说,‘如果她的男人真比长庚不如,那就真可怕呵!比不上一个偷鸡贼,那是什么东西呢?然而他来送殓的时候,我是亲眼看见他的,衣服很干净,人也体面;还眼泪汪汪的说,自己撑了半世小船,苦熬苦省的积起钱来聘了一个女人,偏偏又死掉了。可见他实在是一个好人,长庚说的全是诳。只可惜顺姑竟会相信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白送了性命。——但这也不能去怪谁,只能怪顺姑自己没有这一份好福气。’
  “那倒也罢,我的事情又完了。但是带在身边的两朵剪绒花怎么办呢?好,我就托她送了阿昭。这阿昭一见我就飞跑,大约将我当作一只狼或是什么,我实在不愿意去送她。——但是我也就送她了,对母亲只要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就是。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胡胡。模模胡胡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
  “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
  “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他满脸已经通红,似乎很有些醉,但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我微微的叹息,一时没有话可说。楼梯上一阵乱响,拥上几个酒客来:当头的是矮子,拥肿的圆脸;第二个是长的,在脸上很惹眼的显出一个红鼻子;此后还有人,一叠连的走得小楼都发抖。我转眼去看吕纬甫,他也正转眼来看我,我就叫堂倌算酒账。
  “你借此还可以支持生活么?”我一面准备走,一面问。
  “是的。——我每月有二十元,也不大能够敷衍。”
  “那么,你以后豫备怎么办呢?”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堂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一九二四年二月一六日。
1.开头两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结尾一段中“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一句,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吗?
课外拓展:
坐在最后一排
  ①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因为不会乖言巧语察颜观色讨老师欢心。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而其实我个子很矮(班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而前排中间的位置则是优等生的专座)。后来,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和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调换一下位置,固定地坐在最后一排去。
  “为什么?”老师平淡地问。
  “因为我眼睛好,他近视。”
  我没告诉老师,其实我是全班同学中视力最差的一个。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要想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②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不像个老师,倒很像我的表姐。当然远没有想起表姐那么亲切。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摊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了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哪?”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晕眩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③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悠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做课堂练习时,她照例看着我做题。
  “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④日子慢慢地过去,终于有一天,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一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评完卷纸,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被震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的奖励。张玉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⑤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享受的人。
1.“我”自卑的原因是什么?第①段中括号内文字“不成文的规定”你认为合理吗?哪句话说明“我”“脾气倔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为什么说“模样甜甜的”就“不像个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新来的白明老师间发生的事将围绕哪方面展开?老师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为什么说是一种“礼遇”?“亲切”与原来的老师的有所不同之处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通宵未眠认认真真地补上了作业,促使“我”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哪段话写出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热爱礼赞之情?为什么会“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件事体现了“自暴自弃”“虚荣和脆弱”?“我”为什么会认为“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能坐最后一排”?这和老师安排她坐在最后一排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一句中为什么说是“笨拙”?当老师轻声纠正“我”的书写错误时,一句“你近视”,为什么会使我“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第④段中哪句话照应了白老师初到班级时的自我介绍“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师让“我”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是不是也是执行着“班里不成文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使我“热泪汹涌而出”,这次流泪与前次流泪又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使我“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将文题“坐在最后一排”改为“我的老师”,为什么会没有原文题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坐在最后一排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竞真的注意到了我。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嗯。”“非常好,很有想像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眩晕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然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能培养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课堂练习时,她便看我做题。“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应当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公布成绩那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讲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天哪,我是第一名!我被震住了。“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我站起来。“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的热泪汹涌而出。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亲爱的人。1.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2.围绕着白老师与“我”,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3.文章第九自然段说“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你如何理解“最漫长也最短暂”?4.对于白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有什么反应?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5.“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7.在你与老师的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事,其中有的让你感动也有的让你伤感,请写出来,并稍加评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滞地盯着黑板,作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哪?”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到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________”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晕眩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那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地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能积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白老师要求?
  一天,白老师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做课堂练习时,她便看着我做题。
  “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应当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一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评完卷子,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被震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做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分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选自《三峡晚报》)
1.文中加粗的“最漫长”与“最短暂”是否矛盾?为什么?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理由。
3.本来懒得做的题,乔小叶为什么这天夜里却把所有没有做的题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4.当老师问“我”是否近视时,“我”为什么会“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5.文章详写了白老师关心“我”的哪两件事?为什么详写这两件事?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竞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像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眩晕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然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能培养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课堂练习时,她便看我做题。  “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应当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讲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被震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亲爱的人。1.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围绕着白老师与“我”,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九自然段说“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你如何理解“最漫长也最短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于白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有什么反应?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你与老师的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事,其中有的让你感动也有的让你伤感,请写出来,并稍加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体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