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新教授(中国就营销学怎样的公司创始人才能走得远)如何才能让品牌占据客户心智?

原标题: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让品牌占据客户的心智

如果说心智是指预期客户心中对某一品牌的集体认知,那么品类心智则将这种集体认知转变为对某类商品的品牌认可,让我们的品牌成为客户心中首选,或者某个品牌就“代表”品类。

品牌代表品类,并且有非常明确的品种,这样的品牌当然就占据了客户选择的“最高优先级”,成为至爱品牌。比如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新东方教育、中小学课外培训一对一--学大教育……这些品牌背后的品牌认知被称为品牌心智。教育品牌的营销、运营及管理,就是要塑造一种霸权:用品牌“霸占”客户心智。在强势品牌的世界里,唯一比第一更猛。品牌,就是要独一无二、目中无人。

品牌战略的核心原理,就在于通过定位占有客户心智中的一块心智资源,抢占心智资源究其本质是一场新时代的圈地运动。工业时代的竞争在工厂与市场上展开,信息时代竞争地点是在客户心智中展开。

下午5点,离下课还有35分钟。一个中年男人拎着超市购物袋小跑而来,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花坛边。闲坐在一旁的保安似乎习惯了这种场面,一边劝他“别急别急,还早着呢”,一边指挥其他几个骑电瓶车赶来的家长,不要随地停车。

“我家小朋友刚上小学一年级,今年暑假开始报学而思。有人提醒我,学而思新生报名全靠‘抢’。报名那天,我一大早定了个闹钟,10:00开抢,我定在9:55……”一位等孩子下课的妈妈绘声绘色地说。“闹钟响的时候,我在开车,正好开到西溪河下那里,铃声一响,我顿时手一抖,那个紧张!心怦怦跳呀!我想赶快靠边停车,偏偏旁边也没有可以临时停靠的地方,急得我真是,手一直在抖!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停车,手机已经显示9:59,我马上刷新学而思App,哆嗦着手指一阵乱点,‘秒杀’成功,抢到了!整个人一身汗!”

一位妈妈一边在手机看电视剧一边等儿子下课,很有些自豪地说。她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接着介绍说:“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时候,我带孩子去报学而思,分数上了‘尖子班’,但没名额了,当时我没当回事,报不上就算了。二年级升三年级,我们再去考学而思,结果成绩只够上‘提高班’,我当时心里一沉,这是不是说,这一年里其他小朋友都进步了,我们已经落后了?”

“所以这次抢名额,我非常重视,哪怕学而思搞饥饿营销我也认了!早早定好闹钟,手机报名App时刻打开……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的事根本用不着闹钟,时间还没到,我就已经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了,老早就把手机放在眼睛前面等。”

新生报名其实大部分班都没有名额,全靠捡漏。我还算运气,抢到一个名额,虽然时间段不理想,教学点也离家很远,来之不易,我们也认了!进学而思学习,不但报名要“抢”,好老师也要抢。“刚进来的时候,抢到哪个班就上哪个班,根本不挑老师和时间段。进去以后慢慢地,很多家长就开始讨论了,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想换班什么的,换班哪有那么容易!要等那个‘好班’有名额出来,才有机会去抢。大家都像盯着唐僧肉一样盯着这个名额,我们两年抢了几次都没抢到。”这位爸爸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

“上个学期,我听别的家长‘传授’,在学而思App上设置了铃声提醒,只要有名额就会铃声通知。那几天,我整天把手机打开在App页面,就怕速度不够快。那天我正在开车,忽然铃声响了,一看,新名额出来了,我是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脑子都没想过找停车的地方,看了一眼后视镜就胡乱靠边停下,那次运气真好呀!哈哈!刷中了!心里就像书上形容的一模一样,一块石头落了地,放心了!”

这几个学而思教育机构家长们抢名额报名的故事,说明学而思品牌很受家长们的认可。他们为什么能做得这样火?因为他们的品牌捕获消费者的心智,与家长们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了强烈共鸣。

如何让自己的教育品牌占据客户的心智,让客户要出国留学培训就想到新东方,要办出国留学就找澳际和金吉列。品牌的管理、传播和推广很重要。品牌战略一旦确定,就应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品牌传播与推广,使品牌深入人心。品牌传播与推广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红通过参加论坛、电视节目、出书等各种形式来宣传新东方,马云甚至又拍电影又唱歌,这也是企业品牌传播与推广策略。

那么,品牌传播与推广,占据消费者心智应把握哪些原则?

第一,单一的广告往往只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难以形成品牌美誉度,更难积淀成品牌文化。合理布局运用广告、公关赞助、新闻炒作、市场生动化、关系营销、销售促进等多种手段。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捐建了50多所希望小学和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 

第二,根据目标消费群的触媒习惯选择合适的媒体,确定媒体沟通策略。媒体不一定非得是央视、卫视,但媒体一定是适合我们产品阶段与市场阶段推广的。

第三,品牌传播要遵守聚焦原则。不可将有限的资源“撒胡椒面”似地盲目乱投,而应进行合理规划与聚焦,在某一区域市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例如,脑白金刚问世时,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元,投入10万元在无锡江阴这个小县城做广告宣传,很快便在当地产生了市场效应,为其进军全国市场走好了第一步。

第四,品牌传播要持久、持续。品牌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久的投入与坚持,“老鼠啃仓”的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叱咤风云的强势品牌,无一不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这就要求一家教育机构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位要清楚、广告诉求主题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今天换个logo,明天换个品牌定位。

第五,教育机构要去占有客户心智资源,为品牌建立定位。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客户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客户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也就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定位决定购买,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力量。定位战略是一个教育机构的终极竞争战略,是教育机构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都像是钢筋水泥一样,而定位却像是地皮和产权,没有地皮的钢筋水泥是没有意义的,企业通过定位使产品变成品牌。还有一个关键的特点,客户一旦对我们的品牌进行归类或者定位之后,他很难接受改变,无论我们花多大力气、多大投入也很难做到改变它的心智。

}

如果说心智是指预期客户心中对某一品牌的集体认知,那么品类心智则将这种集体认知转变为对某类商品的品牌认可,让我们的品牌成为客户心中首选,或者某个品牌就“代表”品类。

品牌代表品类,并且有非常明确的品种,这样的品牌当然就占据了客户选择的“最高优先级”,成为至爱品牌。比如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新东方教育、中小学课外培训一对一--学大教育……这些品牌背后的品牌认知被称为品牌心智。教育品牌的营销、运营及管理,就是要塑造一种霸权:用品牌“霸占”客户心智。在强势品牌的世界里,唯一比第一更猛。品牌,就是要独一无二、目中无人。

品牌战略的核心原理,就在于通过定位占有客户心智中的一块心智资源,抢占心智资源究其本质是一场新时代的圈地运动。工业时代的竞争在工厂与市场上展开,信息时代竞争地点是在客户心智中展开。

下午5点,离下课还有35分钟。一个中年男人拎着超市购物袋小跑而来,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花坛边。闲坐在一旁的保安似乎习惯了这种场面,一边劝他“别急别急,还早着呢”,一边指挥其他几个骑电瓶车赶来的家长,不要随地停车。

“我家小朋友刚上小学一年级,今年暑假开始报学而思。有人提醒我,学而思新生报名全靠‘抢’。报名那天,我一大早定了个闹钟,10:00开抢,我定在9:55……”一位等孩子下课的妈妈绘声绘色地说。“闹钟响的时候,我在开车,正好开到西溪河下那里,铃声一响,我顿时手一抖,那个紧张!心怦怦跳呀!我想赶快靠边停车,偏偏旁边也没有可以临时停靠的地方,急得我真是,手一直在抖!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停车,手机已经显示9:59,我马上刷新学而思App,哆嗦着手指一阵乱点,‘秒杀’成功,抢到了!整个人一身汗!”

一位妈妈一边在手机看电视剧一边等儿子下课,很有些自豪地说。她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接着介绍说:“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时候,我带孩子去报学而思,分数上了‘尖子班’,但没名额了,当时我没当回事,报不上就算了。二年级升三年级,我们再去考学而思,结果成绩只够上‘提高班’,我当时心里一沉,这是不是说,这一年里其他小朋友都进步了,我们已经落后了?”

“所以这次抢名额,我非常重视,哪怕学而思搞饥饿营销我也认了!早早定好闹钟,手机报名App时刻打开……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的事根本用不着闹钟,时间还没到,我就已经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了,老早就把手机放在眼睛前面等。”

新生报名其实大部分班都没有名额,全靠捡漏。我还算运气,抢到一个名额,虽然时间段不理想,教学点也离家很远,来之不易,我们也认了!进学而思学习,不但报名要“抢”,好老师也要抢。“刚进来的时候,抢到哪个班就上哪个班,根本不挑老师和时间段。进去以后慢慢地,很多家长就开始讨论了,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想换班什么的,换班哪有那么容易!要等那个‘好班’有名额出来,才有机会去抢。大家都像盯着唐僧肉一样盯着这个名额,我们两年抢了几次都没抢到。”这位爸爸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

“上个学期,我听别的家长‘传授’,在学而思App上设置了铃声提醒,只要有名额就会铃声通知。那几天,我整天把手机打开在App页面,就怕速度不够快。那天我正在开车,忽然铃声响了,一看,新名额出来了,我是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脑子都没想过找停车的地方,看了一眼后视镜就胡乱靠边停下,那次运气真好呀!哈哈!刷中了!心里就像书上形容的一模一样,一块石头落了地,放心了!”

这几个学而思教育机构家长们抢名额报名的故事,说明学而思品牌很受家长们的认可。他们为什么能做得这样火?因为他们的品牌捕获消费者的心智,与家长们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了强烈共鸣。

如何让自己的教育品牌占据客户的心智,让客户要出国留学培训就想到新东方,要办出国留学就找澳际和金吉列。品牌的管理、传播和推广很重要。品牌战略一旦确定,就应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品牌传播与推广,使品牌深入人心。品牌传播与推广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红通过参加论坛、电视节目、出书等各种形式来宣传新东方,马云甚至又拍电影又唱歌,这也是企业品牌传播与推广策略。

那么,品牌传播与推广,占据消费者心智应把握哪些原则?

第一,单一的广告往往只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难以形成品牌美誉度,更难积淀成品牌文化。合理布局运用广告、公关赞助、新闻炒作、市场生动化、关系营销、销售促进等多种手段。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捐建了50多所希望小学和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 

第二,根据目标消费群的触媒习惯选择合适的媒体,确定媒体沟通策略。媒体不一定非得是央视、卫视,但媒体一定是适合我们产品阶段与市场阶段推广的。

第三,品牌传播要遵守聚焦原则。不可将有限的资源“撒胡椒面”似地盲目乱投,而应进行合理规划与聚焦,在某一区域市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例如,脑白金刚问世时,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元,投入10万元在无锡江阴这个小县城做广告宣传,很快便在当地产生了市场效应,为其进军全国市场走好了第一步。

第四,品牌传播要持久、持续。品牌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久的投入与坚持,“老鼠啃仓”的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叱咤风云的强势品牌,无一不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这就要求一家教育机构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位要清楚、广告诉求主题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今天换个logo,明天换个品牌定位。

第五,教育机构要去占有客户心智资源,为品牌建立定位。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客户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客户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也就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定位决定购买,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力量。定位战略是一个教育机构的终极竞争战略,是教育机构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都像是钢筋水泥一样,而定位却像是地皮和产权,没有地皮的钢筋水泥是没有意义的,企业通过定位使产品变成品牌。还有一个关键的特点,客户一旦对我们的品牌进行归类或者定位之后,他很难接受改变,无论我们花多大力气、多大投入也很难做到改变它的心智。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的公司创始人才能走得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