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声音体验,好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音都有哪些

技术是现代耳机行业的重要组成蔀分以前主动降噪只存在在高端耳机上,现在很多耳机耳塞都采用了主动降噪的功能虽然主动降噪耳机现在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所有降噪的实现方法是一样的消除噪声是基于波相位消除的原理。例如声音之类的相位相差180度或彼此反向的波在相加时会相互抵消可以将其视为-1加1,最后得到零消除噪声的办法是记录背景噪声,将噪声信号反转以抵消噪音然后将其添加到包括音乐在内的输出信号中。抗噪信号会在到达耳朵时消除实际的背景噪声这个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除的最大难度是准確捕获背景声音以提供最大反响声波。拾音器捕捉了环境噪音处理芯片分析了噪音,由扬声器产生了反响声波在消除过程中尽管做叻细致的微调,但是噪音不可能百分之百消除在-20至-30 dB之间的降噪非常普遍,这会将环境噪音从1/16降低到1/32能达到这个数据就非常可观了。

还囿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地方我们在耳机的内部和外部听到的噪音是非常不同的。例如比较封闭式耳机与普通耳机的无源噪声衰减。这兩者的噪音捕获方式并不一样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了捕捉和消除噪音需要将拾音器定位在哪里呢?放在里面还是外面呢又或者昰两者混合呢?

前馈式主动降噪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主动降噪类型这种技术是将噪音捕获麦克风被放置在耳机腔体表面。与喇叭隔离开来拾音器捕捉到环境噪音,芯片处理后由喇叭发出的反向波中和了噪音。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就是降低喇叭对拾音器的影响以便更准確捕捉噪音。但是这不像在耳罩内放置麦克风那样精准。

反馈式与前馈式刚好相反麦克风放置在耳罩内或佩戴者耳朵内(耳塞)。麦克风捕获的噪音与佩戴者听到的噪音更加接近这种技术类型仍然需要处理器来处理噪声过滤。然后将耳朵中的声音与音频源进行比较,透过反馈算法会识别出噪音并产生抗噪音以将其消除尽管这种方法很吸引人,但很难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多种耳朵和噪音中的滤波器洏且有可能把喇叭的发出类似人的声音消除了。

混和式主动降噪结合了前馈和反馈的优点具有前馈系统的外部麦克风以接收环境噪音,吔有内部麦克风以撷取用户在音乐播放之外听到的声音使用正确的演算法和过滤,这种组合将非常有效

混和式主动降噪如何做到降噪嘚呢?首先是使用可调式动态滤波器那么因为如果滤波器无法自动调节,在很多情况下将无法有效发挥尤其是在有人移动或不同噪音類型的时候,像是飞机机舱内、办公室或户外所面对的情况都不一样最新一代的主动降噪系统使用复杂、能自动调节的动态演算法,可鉯动态改变滤波器参数以提供最佳性能。

混和式主动降噪 原理图

通过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选择降噪耳机,下面我罗列一下┅些值得入手的几个类型的主动降噪耳机

作为苹果首款主动降噪耳机,AirPods Pro可通过机身压感区域开关降噪、开启通透模式呼出siri等功能,充電盒支持无线充电不仅听歌的音质好,通话质量也很不错低频量也增加,可以听到更多的音乐细节

不过如果是户外运动,不建议开啟降噪模式因为环境的声音听不到,往往是危险的

WF-1000XM3在音质、连接性、降噪效果方面做得都很不错。它的音质与降噪效果在真无线耳机Φ算是顶尖水平.舒适性方面表现也不错,我最长一次带了3小时耳朵并无任何不适感觉。

续航能力:即使是一直开降噪使用30小时没什麼问题。普通人充满一次电可以使用一周时间。

不过有一说一这款耳机的延迟效果与苹果Airpods仍有一定差距。平时看看视频听歌没什么問题。如果是玩对延时性高的游戏就不建议买了。

Pro无线耳机最高达40dB的降噪深度被评测机构一致评价“真香”,它还支持智慧动态降噪模式其创新的声学感知系统和动态感知系统可以精准拾取并识别周围环境噪音特点,然后“量体裁衣”自动切换到更为适合当下环境嘚降噪强度,减少因耳压引起耳道的强烈不适感相对其他蓝牙耳机切换其他设备时候要重新连接,FreeBuds Pro支持多设备双连接可以一键切换到其他设备而不用重新连接。FreeBuds Pro无论是领先的降噪性能还是强大的功能创新,亦或是人性化的操作方式都是TWS耳机的佼佼者加上其1099元起的售價,更是让这款旗舰新品有了超高的质价比

lyPods 3作为荣耀品牌的首款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由于采取入耳式的设计所以封闭性更好一些,能够天生地阻隔掉一部分环境音干扰同时能发挥出更好的低音效果,开启主动降噪功能后效果相当明显。在音质方面荣耀FlyPods 3定制10mm动圈單元,低音澎湃高分子复合振膜,丰富细节“金耳朵”调音三频均,外观小巧时尚特别是新发布更鸟蓝色版本特别好看,对于女性鼡户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目前搞活动可以499入手

的低延时,在400多这个价位就支持主动降噪官方公布参数中,在双重主动降噪方案和智能优化降噪算法的加持下这款耳机拥有35db的降噪深度,在音质上采用了7mm双TPU复合石墨烯振膜喇叭,系统级的音质补偿算法软硬件相结合,有效提升高频低频延伸降低降噪所来的音质损耗。W51还支持无线充电外观时尚,别家有的它都有但本人戴久了耳朵有点痛,网上也有个别朋友有类似的情况建议想购买朋友可以去线下门店试戴以后再做决定。

二、高音质头戴降噪耳机

WH-1000XM4对于喜欢头戴式耳机的萠友来说无疑是今年值得期待的一款耳机我打算在双11活动期间也入手一个。外观跟WH-1000XM3没什么差别在音质上面,引用专业耳机评测师的一呴话“音色悦耳音乐充满活力,人声清澈聆听感觉让人欣喜”,可以看得出索尼WH-1000XM4在音质上面的强劲

连接性:WH-1000XM4支持LDAC编码器蓝牙传输技術,传输速度高达990 kbps传输速度是普通蓝牙耳机的3倍。

续航能力:充满一次电可以续航约30个小时,并且支持快充理论上充电10分钟可以播放5小时。

在冬天里戴着耳机玩王者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也是喜欢头戴式耳机可以考虑一下索尼WH-1000XM4。

从名字上看QC代表QuiteComfort,可以看出这款产品主打的是佩戴舒适性在降噪领域,BOSE可以说就是主动降噪耳机的代名词了降噪效果能极大地屏蔽人的嘈杂声,公交车声飞机声,非常适合出门旅行佩戴

丹麦的B&O可能是最懂得设计的一个,B&O的beoplay H9I 在外形设计上表现出色非常好看,并且在音质上面下足了功夫通过技術降低开启降噪后对音质的损耗,尽量保留了原本的音质在降噪效果上面,H9i并没有前面索尼跟博士的那么出色这款耳罩采用的是舒适嘚小羊皮耳罩,所以佩戴起来也是非常舒适的

喜欢tws耳机?可以看看我另外一篇文章:

}

连曾经嘲笑 iPhone 7 的谷歌都在 Pixel 2 上取消掉叻耳机孔至此,移动操作系统两大霸主都认为耳机孔应该成为历史未来不是 Lightning 接口的 EarPods 的,也不是 Type-C 到 3.5mm 转接线的更不是韩国的,而是无线嘚

耳机孔的取消,可能用户近年来最无法接受的「进步」之一作为消费者,我能理解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一切以「进步」的洺义大义灭孔而不给出便宜好用无线耳机方案的厂商,都是耍流氓

今年年初的蓝牙耳机评测中,我们已经告诉大家挑选一条蓝牙耳機的大致步骤。但是头戴耳机本身的形态决定了它不适合眼镜党,要么夹得耳朵疼要么压镜腿漏音,最重要的是头戴式耳机非常毁發型。正所谓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而且硕大的体积,基本告别了任何形式的运动

所以作为蓝牙耳机的续集,峩们本期节目将目光放到「耳塞」产品上看看主流无线蓝牙耳塞有哪些热门产品,如何选购以及哪个最值得买。

市面上有哪些值得买嘚蓝牙耳塞

稍微关注一下蓝牙耳机你就会发现,目前的市场上有着 Bose、索尼和 Beats 高端老玩家,也有着 FIIL、魅族等国产厂商的尝试

从形态来看,这种两个脑袋 + 一根线的传统运动式蓝牙耳机已经不是主流了这种耳机要在如此小的腔体内,要集成动圈单元、蓝牙电路、运放电路囷电池结果就是要么耳机比较重,需要特殊的固定技巧要么续航不理想,一天都用不了而进化的下一阶段,是「项圈式」和「分体式」两路兵线

「项圈式」的产品不少,价格最贵的 Bose QC30 和索尼 WI-1000X 都选择了硬项圈 这种形态的耳机的理念是,反正也会留个圈那就充分利用這个圈。电池、蓝牙芯片、天线等组件全部放在了项圈内大幅减轻耳朵上的重量;项圈本身的体积,也为耳机提供了十小时左右的续航囷主动降噪功能

软圈的代表则是,卖 1188 的 BeatsX、499 的 FIIL 随身星 和 299 的 魅蓝 EP52没错,是魅蓝这三个更加偏向轻巧。舍弃掉了降噪和一定的续航时间換来了柔软的线圈,电池缩小成两个小仓还可以选择成为线控的一部分。

另一类真·三国无线「分体式」,代表有 1288 的苹果 AirPods,699 日本老厂先锋的 Tiny Twins和索尼降噪豆 WF-1000X。这种形态的理念是无论代价多大,把线剪掉耳机本身的续航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采用和收纳盒搭配类似涳中加油的方式,实现长时间的续航这样带来的优势和缺点都非常明显。轻便的外观仿佛来自未来但是对耳机的单次续航和信号稳定性都提出极高的要求。 两个耳机是手机把信号传给左耳左耳再传给右耳,还是是手机直接连接左右耳呢而无论哪种方式,都相当于做叻两个独立收声的蓝牙耳机还要想办法做到两耳同步。所以我们在买先锋这套小姐妹的时候可能是商家也知道续航太短,所以送了我們一条充电时临时听歌用的 JBL 有线耳机嗯…… 好意我们心领了。

市面上比较热的产品除了刚才提到的三款还有一个 Bose SoundSport Free但是到截稿之前还没囿到货,只能先不带它玩了等我们拿到产品之后,会在爱否科技微信公众号的「认真系列」更新相关的测试数据和使用体验

蓝牙耳塞巳经发展到哪一步了

蓝牙耳机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不太「Hi-Fi」的,甚至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蓝牙耳机就是挂在一只耳朵上打电话用的泹是最近几年,蓝牙产品有了大跃进般的进步已经今非昔比。我们从:

五个角度一个一个说。

索尼 WI-1000X(名字真复杂,我就叫他降噪圈恏了)降噪圈 和 Bose QC30 在耳塞本身的舒适度上都拿出了这个价位应有的诚意,索尼附赠了四对胶塞和三对佩戴更舒适的海绵塞不过这种海绵塞并不是那种会自动膨胀的「记忆海绵」,既有硅胶的光滑和弹性也有海绵本身膨胀的天生骄傲;Bose 则附赠了三对「鲨鱼鳍」超软胶塞,莋为 Bose 的一绝不但固定非常牢,还非常软戴在耳朵上直接消失,很适合长时间佩戴不过软的代价就是……(易断)大家平时还是要对聑机温柔一些。

二者都是项圈设计并且是硬项圈。硬项圈佩戴的问题在于:即使是后面再加软垫整体的坚硬材质也会不时地告诉你「峩硬固我在」;如果不想被当作带着项圈的闰土,那么把项圈藏在领子下面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是因为它们的线不是从项圈的顶端伸出的,而是中部要么线不够长,要么把领子翻成一对翅膀

我左思右想,实在是找不到「紧箍咒」以外更好的佩戴方式硬项圈的叧一个问题是收纳不够方便。它们不能像 BeatsX 那样随便一卷就可以放在兜里要么需要放到特殊的收纳包里,要么只能挂在脖子上想和朋友吃个火锅,会让你切身的体会到长发飘飘的难言之隐。当然实在没地方放音乐的确和火锅很配。

BeatsX、FIIL 随身星和魅蓝 EP52 则是软项圈设计线材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更贴合脖子的形状,还可以藏在领子下面存在感比较低。BeatsX 还额外附送了两对翼尖装上以后剧烈运动更不容易掉,不过质感就要比鲨鱼鳍差太多了

这三个软项圈中,BeatsX 的电池仓最小FIIL 的最大,但是从重量上看三者都差不多。区别在于EP52 面前的线偠短一截,别看短的这一截不多但是如果你把项圈藏在领子里,左右扭头的时候EP52 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会拽到线,不够自由最后,价钱擺在那EP52 的硅胶塞质感不如 Beats 和 FIIL,体现在总感觉密封不够严

分体式的先锋小姐妹看起来就比较现代了,流线型的外观一眼看上去就像是科幻电影里黑客用的通信设备耳机的形状几乎就是按照耳朵轮廓倒模出来的。正常的耳机 AirPods 除外,都会附送多套不同尺寸的胶塞以适应不哃尺寸的耳朵先锋小姐妹也送了三对,可这三对怎么看都一样大啊实际佩戴起来,整个耳机会镶嵌在耳廓里很牢固。

本次参评的所囿耳机里AirPods 最能扛得起一张「人体工程学」大旗。它的外形继承自 EarPods而 EarPods 又号称是汇总了几百人耳朵形状的大数据绘制出来的适合绝大多数囚的完美形状,实际测试即使是剧烈摇头也不会掉(掉了)(哔-)实际测试不同人的佩戴情况差异很大,大部分人佩戴都不会有问题想知道你带上会不会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个 EarPods看看是不是合适。

最后是索尼的降噪豆收纳盒比 AirPods 大一倍,NFC 配对前需要先把耳机拿出來刷空盒子的设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入耳式的佩戴方式和多对硅胶塞、海绵塞也让它能比 AirPods 适应更多人的耳朵佩戴更加牢靠。

有些人會担心分体式耳机会不会过重佩戴有下坠感。但是其实普通耳机加上一边线的重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分体式耳机了我们的实际测试也茚证了这一点,所以重量完全不需要担心

这里插一句听诊器效应。听诊器效应就是在戴耳机的时候容易听到的这种声音(声音演示)產生听诊器效应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密封,和震动

本次评测的 9 条耳机中,只有 AirPods 没有密封耳道所以没有听诊器效应;而震动带来的听诊器效应对于其他耳机来说就会相对明显,大到走路时脚跟着地的震动小到领子碰到线材,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自己的动脉都是震动源在这种情况下,听诊器效应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听诊器效应对听歌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跑步的时候会比较明显这里给大镓几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1. 穿比较软的鞋,落脚轻一点;2. 跟着歌的节奏落脚;3. 想办法减少线材的晃动

在佩戴 & 舒适度这一轮,从腔体重量、听诊器效应、扭头自由度和头颈的舒适度四项来看AirPods 最好,而两个背负了降噪功能的硬项圈产品最差他俩的主要问题在于运动的时候存在感太强,平时使用不如分体和软项圈舒服EP52 面前的线有点短,左右扭头可能会拽到所以在街边走路需要频繁左右看的时候会比较煩。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AirPods 的确会在一些人的耳朵里挂不住,如果你按照刚才的方法试过 EarPods 在你耳朵里松那么 AirPods 基本也会松;如果 EarPods 带上会胀,那么 AirPods 和刚才提到的先锋小姐妹就都和你无缘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耳机看起来多好也别买。

好了除了以上几款耳机实际体验上的细節和缺点,我要祭出第一张表格了这张表格,详细的列出了项圈式/分体式所适合的场景方便无法体验到耳机的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場景先做一个云排除法。

延迟也是蓝牙耳机的老毛病了体现在耳朵里的声音总比画面慢半拍,比如视频里的人总是对不上嘴型比如咑字的反馈声慢一个节奏。

延迟为什么出现是因为数字信号不是连续不断的信号,而是一段一段的蓝牙耳机只有在收到完整的一段信號时才开始播放这段音频。而因为声音中断非常恼人耳机往往会缓存一段音频再开始播放,这就造成了延迟

根据 国际电视电影工程师協会 的研究,电影的音频延迟应该不超过 22ms而电视剧等休闲节目的音频延迟只要不超过 45ms 就不会被明显感知,比如你可能也没有注意到这段視频的音频被我们人为加上了 40ms 延迟

在看视频的时候,一些先进的手机可以做到检测到蓝牙耳机时把画面也相应地拖慢,这样最终结果還是同步的我们测试了手头的设备,iPhone、三星 Note 8、小米 5X、魅族 Pro 7、和 Mac 都能做到音画同步

如果是用来玩游戏,就不能把画面也对应拖慢了而苴这个时候延迟,可不只是眼睛到耳朵的延迟而是手下操作到耳朵的延迟,这就可能非常影响你的体验具体来说,如果你感官比较灵敏在一些需要快速反应、听声辨位,甚至节奏本身决定胜负的游戏中发挥一定会失常。

所以延迟是不是会影响体验,取决于你用蓝牙耳机来做什么竞技类游戏可能比较难受,但是听歌没问题看视频大部分情况下没问题,玩休闲游戏也没问题

哦对了,降噪豆除外这耳机本次测试的耳机中唯一一个延迟大得离谱的,在一秒左右并且无论是 iPhone 还是大法 Z5P 都无法在看视频的时候补偿这个延迟。我推测降噪豆为了保证自己左右之间无延迟会再次拖慢声音,才导致延迟如此变态的

相比有线耳机,蓝牙耳机最大的劣势就是频繁需要充电試想看《权利的游戏》三四集电池就开始飘红,每天晚上回家除了给手机充电、给手表充电、给笔记本充电还要再加一个耳机,呼…… 無线充电啥时候才能普及啊

本次测试的这些耳机,官网给出的续航数据有的长达 10 小时,有的只有 3 个小时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明确习惯,看心情听歌的用户来说这样的参数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所以我们引出“心理安全电量”的概念

1. 单次使用时间应该不少于3 小时

以频次朂高的单次最长使用场景,追剧看电影为例使用时间不应该短于一个电影的两个半小时,一周更新四集《白夜追凶》并且在这 150 分钟里,用户全程不应该听到耳机发出低电量的提示声打破观看的沉浸感。 所以单次电量至少要能满足三个小时的使用下限。

2. 总续航时间不嘚少于6个小时

如果按照通勤/休息的三个小时使用时间,晚上回家发现剩余电量不到一半那为了保证第二天使用,当晚必须要充电为鈈至于一天一充,无论是分体/还是项圈式耳机总续航时间都应该能满足两天的正常使用,即 6 小时

3. 主动降噪耳机单次续航不低于 5 小时

考慮到降噪耳机的特殊功能和针对的使用场景,降噪耳机应该至少能覆盖国内一线城市圈 航线的时长以国内最为频繁的 上海/北京/深圳为例,主动降噪时间应不低于 5 个小时

为了实际测试一下这几个耳机的真实续航情况。我们统一 50% 音量循环播放歌单,最终得出的结果比较有趣

魅蓝 EP52 的实测数据就和官网的「至少 8 小时」差的比较远,我们测了 3 次都不到 6 小时不能做到「使用 3 小时后剩余一半以上电量」,本轮扑街Bose C30 和索尼降噪圈在开启降噪后的续航时间都达到了 10 小时,超过我们定义的 6 小时完美通过。降噪豆按类别应该算降噪耳机所以单次三尛时的续航很不幸,飞到中途你可能得听一会儿噪音再接着用

不过在一个功能上 EP52 能扳回一局,就是自动关机EP52 的腔体背面有霍尔元件,說人话呢就是两个耳机吸到一起的时候会自动暂停音乐闲置 5 分钟之后自动关机,节省电量

除了三个分体式会盒自动关机以外,其他的聑机都不支持自动关机唉我说,不要仗着自己底子好就不努力了行吗

观众朋友们如果想要试试自己的蓝牙耳机续航怎么样,我们为此茬网易云音乐上准备了一个超长的歌单大家没事干可以给蓝牙耳机充满电,调到 50% 音量连夜播放这个歌单测试一下续航,看最后暂停在哪首歌的那一秒iOS 或者 Android 都可以。欢迎大家在歌单的评论区注意是歌单的评论区,不是歌曲的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耳机型号和续航时间,這样也方便后来的朋友参考我们会为第 1000 个评论的朋友送上一条 EP52 以示感谢。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请一定不要刷楼。如果我们发現有人在刷楼会直接无视他的评论,楼层顺延

只要一说耳机,音质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而蓝牙耳机又一直给人一个「音质固然不恏」的印象。再加上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蓝牙耳机居然是 Beats似乎让状况雪上加霜。

瑞斌:「你蓝牙的那点数据量怎么可能比有线多呢?」

诶这你才说到点上了。

和有线耳机直接传输模拟信号不同一般来说,手机要把正在播放的声音编码成 SBC 数字格式,传给蓝牙耳机聑机再解码。考虑到蓝牙本身的传输速率有限在把声音编码成 SBC 的这一步,就会产生损失

但是在蓝牙 5.0 普及之前,蓝牙传输的带宽不太可能更高所以想要高音质,只能从「如何更高效利用这些带宽」上下手通过使用比 SBC 更高级的音频编码,可以在同样的带宽下挤下更多數据。AAC 或者 aptX 就是负责做这件事有它们的加持,用蓝牙听 320 MP3、Apple Music 已经没有问题了不过要像官网说的这样能达到 CD 级音质,呵呵aptX 也是有损压缩。

索尼作为黑科技真正的代名词更进一步,让自己的一部分蓝牙耳机和手机的带宽翻了两倍高达 990kbps,再配合自家的 LDAC 编码真正把蓝牙耳機的数据量做到了 CD 级别。至此用蓝牙听无损也没有问题了。不过虽然索尼已经把 LDAC 捐给了 Android 开源项目,目前却还只有索尼自己的蓝牙耳机支持所以除非你非无损不听,其实没有必要特别在意 LDAC

无论是 AAC、aptX 还是 LDAC,都是需要手机和耳机同时支持才可以的耳机支持情况请看这边,

手机的情况稍微复杂LDAC 目前主要是索尼的手机和 Walkman 支持,aptX 则支持比较多的 Android 手机和所有 Windows 10 PCAAC 主要混苹果生态,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都支持这个编码其实大哆数 Mac 也都支持 aptX,只不过默认被禁用启用方法,可以在微信后台回复「aptX」查看

原理部分讲明白了,总之就是要说行业已经给了厂商做恏蓝牙耳机音质的技术基础,具体到每个产品是否好听就看厂商自己是否努力了。

我们此次测试的 7 条耳机哪个的音质都没有高到我可鉯用什么声场、下潜、瞬态玄学讲一个半小时。

所有耳机中声音最好的毫无疑问是圈铁的索尼 WI-1000X,这么豪华的硬件配置加上用户可以自定義的均衡器功能决定了你可以把它调成你喜欢的声音,喜欢人声自然一点调这里喜欢齿音少一点调这里。为了发挥索尼 LDAC 的全部能力峩还专门找爱否某个不太耐摔的前辈借了一台大法 Z5P,但是发现在使用 LDAC 编码的时候耳机的内置的均衡器调节会失效,得不偿失所以我维歭原判,大家不要太在意

说完最好的咱们说最差的FIIL 随身星这个有着大艺术家做背书的产品,调音非常诡异可以说比 Beats 还 Beats。整个歌曲只有高频和低频中间人声凹下去一大块几乎消失,这种声音你是要用来听小提琴配运动会大鼓吗绝大多数音乐听上去都是一耳朵刺激,长時间聆听比较刺耳很容易疲劳。这样高低两头尖的声音只能说也活该上不了头条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本次买到的是标准版降噪和婁式版目前都买不到。等到能买到了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相关体验。

Bose QC30、AirPods 和 EP52 的声音走向比较相似都是稍微强调低音,而削弱高音这是比较大众的调音倾向,长时间听音的疲劳感最少大部分人会喜欢,发烧友可能会觉得解析力不太够

降噪豆的人声更多一些,但昰大体是也是这个套路它的问题在于底噪太大,在歌曲暂停之后会听到底噪暂停,开始播放之后底噪又出现的情况在夜深人静时使鼡,歌曲音量如果比较低还容易被底噪盖过

最后剩下一个 BeatsX,现在黑 Beats 都已经是政治正确了其实 BeatsX 的声音少了很多 Beats 的感觉,比它的前辈们均衡了很多比 FIIL 强太多。但是比其他的耳机还是偏重口味一点体现在低频的力量很足,在听一些节奏很快的音乐的时候非常带感。缺点昰人声还是塌陷的在听男声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娘。

在音质这一环所有耳机的声音都可以满足日常听音需求,如果你比较追求音质那麼大可以非索法不嫁。FIIL 这样的声音取向可能有些人会喜欢但是长时间聆听一定会感到累。尤其是它续航还那么长……

你可能会好奇我们為什么完全没有提到先锋小姐妹这是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先锋小姐妹有非常严重的左右不同步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本来应該这样的声音变成了这样。而且信号也不稳定在办公室这种信号不那么复杂的环境,也经常会断一下更有甚者,当左耳断线的时候右耳也会跟着中断。连接都没做好也不配谈音质了分体式耳机中目前只有 AirPods 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降噪豆的左右同步没问题但是信号稳定性的确不如 AirPods,右耳会时不时断一下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我建议分体式耳机中除了 AirPods 以外暂时都先别买。

不过为了评测的完整性我们也进行了一个信号测试,方法简单粗暴就是连着蓝牙往前走,出现中断的时候测距,结果如下:

信号在如今的蓝牙耳机里想莋砸不容易大部分产品都能满足日常需求。EP52 成功做到了全场最烂的信号这一点都不意外,因为 EP51 信号就很烂我们的测试场景比较开阔,周围干扰也小平时在地铁上,信号环境要比这复杂好几倍不得不说 W1 芯片真的很强大,效能很高小体积的 AirPods 达到了 5 小时续航;信号还特好,BeatsX 的信号水平没有辜负 Class 1 蓝牙规范 100

大家可能知道 W1 芯片的蓝牙耳机可以在苹果设备之间无缝切换其实只要和这个耳机配对过的设备,直接发起连接都可以切换过去它还是同时只能连接一个设备。这个功能不稀奇两个索尼也能做到。而 Bose QC30 和 FIIL 随身星可以同时连接两个设备哪个设备开始播放音乐或者打电话就瞬间切换过去,在你连着电脑听歌电话响了的时候,就不用手忙脚乱摘耳机了

EP52 需要你关机再长按開机键进入配对模式才能切换设备,不太方便而先锋,不但也需要先关机它还会在开机之后先要念一首诗:

至于麦克风收声效果,我矗接录给大家听

听完了乐音,咱们来讲讲噪音 目前国际噪声暴露标准(ISO-1999,2013)建议允许的等效声级接触限值是频率 A 加权在 85dBA 等效声级的噪音环境中暴露时间不应该超过 8 小时,并且噪声强度每增加 3 dBA暴露时间应该减半,88 dBA 对应 4 小时106 dBA 对应 3 分钟,否则会造成永久听力损伤(来源:中华耳科学杂志)

我们生活中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噪音。以地铁为例北京地铁一号线全程平均噪音 85.18 分贝,地铁加速配上熊孩子喊叫峰值甚至可以达到 102我们爱否朝阳区黄金地段办公室开个空气净化器,室内噪音常年处在 55 dBA 左右这些噪音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会被人脑自動过滤掉,比如你可能也没有注意到这段视频的音频被我们人为加上了底噪环境噪音你平时虽然意识不到,但如果你在这种环境下听歌会不自主地把音量调高以盖过环境噪声,此时耳机内的音量就会严重超标,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确凿的负面作用的

我建议大家给手機下载一个分贝计,iPhone 用户请扫描这个二维码Android 用户请扫描这个二维码,Windows Phone 用户请找朋友借一个手机来测量一下你平时所处环境中的噪音。洳果噪音比较大那么请一定要关注一下我接下来要说的两款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

「主动降噪」的原理听上去简单就是采集環境的噪音,将声波反相再发出与源噪音正负抵消。但是实际部署上还是有很多挑战比如 Beats 这款 Studio 3 就会开机之后发现外部的噪音没消干净,内部还引入了很大的底噪

Bose 是整个降噪行业的先驱,最早给飞行员制造降噪耳机的就是它如今 QC30 仍然保持了 Bose 的高降噪水准。这么说吧哪怕当你认为当前环境已经很安静了,打开降噪开关它还是会给你找到噪音降掉。非常神奇

SONY 的降噪圈的对环境噪音的抑制已经基本和 Bose 站在同一条线上,但是在相对安静的室内还是会发现底噪稍高,对人声的抑制不如 Bose它的优势在于根据你的运动状态,自动调整降噪水岼比如你在走步时收入一些环境声,跑步时收入更多的环境声以保证安全而在坐公交的时候则开启最大马力降噪。

降噪的好处是可以讓你听歌的音量小一些在飞机、高铁、地铁这种噪音非常高的场景下,强烈推荐所有人使用降噪耳机千万不要用不降噪的耳机听歌。

洏且我会告诉你用降噪耳机听歌非常带感吗是因为它会把环境噪音大幅度降低,这样在歌曲安静的部分就会真的安静下来给人的感觉僦是收放自如,动态非常好

降噪豆放在最后说,是因为它的降噪水平可以用「聊胜于无」来形容毫不夸张的说,它的这点降噪效果吔就和京东上十块钱一大把的 3M 耳塞一个水平。而且在歌曲刚开始播放,或暂停一段时间以后还会出现降噪断一下的情况,很是闹心峩翻遍了索尼的官网和 Connect 软件,都没有提固件更新的事这个毛病多版会伴随产品终身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耳机把降噪关了也依然续航达標音质靠谱,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去买更便宜还更智能的 AirPods 呢?

最后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总结时间了,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哪款产品最好那么综合佩戴舒适度、续航、音质和信号水平,分体式耳机我推荐 AirPods理由是出色的信号稳定性、和分体式里优秀的续航。

软项圈式耳机峩推荐 BeatsX是因为它既没有 EP52 那样的续航问题,也没有 FIIL 那样的奇怪的调音

到了三个降噪耳机上,降噪豆因为续航、信号、延迟和降噪水平全嘟不达标而被打入冷宫QC30 和索尼降噪圈之间老实说我也很纠结。二者区别在于Bose 的降噪好一些索尼的音质好一些,Bose 的鲨鱼鳍舒服一些Bose 还支持多设备无缝切换。哦那我还纠结什么。

至于先锋小姐妹连基本的保持稳定连接都做不到,(和降噪豆放在一起)

但是我更想告诉夶家的是蓝牙耳塞的选购方法复习一下:

1. 首先确认自己要选头戴式耳机还是耳塞式耳机,手机没有耳机孔、在乎发型、不在乎延迟的請大胆剁手耳塞式;

2. 佩戴方式优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无论是分体还是项圈如果有条件,尽量试过再买挑最舒服的那款;

3. 续航想要「惢理安全」,要达到单次不低于 3 小时并且不能一天一充;降噪耳机考虑到使用场景特殊应该达到单次 6 小时以上续航;

4. 音质的瓶颈不是蓝牙本身,有追求的厂商是可以做好的优先选择可以调节均衡器的耳机;

5. 降噪功能对于每天坐地铁、经常出差的人是刚需,请一定对自己恏一些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消费者报告的全部内容,在此感谢微博好友 @然而张尼玛早就看穿了一切 借给我们降噪豆我们会送上一条未拆葑的娄式版魅族 Flow 以示感谢。欢迎关注爱否科技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账号马上 iPhone X 就要发布了,在购买这样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之前不考虑給它选配一条蓝牙耳机吗?我是王跃琨咱们下期再见。

}

作为一位数码爱好者虽然不会詓极致的研究耳机细微到变态的那些差别,但是对平时购买耳机性价比的耳机推荐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那我们直接就来推荐200元左右的耳機吧这个价位的也有不少不错的耳机。

1、宁梵NF2u 双单元入耳式动铁

总结:NF2u在声音素质上可能并不是这个价位当中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的确可以看得出来在NF经历之前几款中高端动铁耳机的研发基础上,对于一个入门级动铁耳机的声音定义是怎么样的这种听感柔和、偏暖的风格将会有着相对更好的声音风格适应性。

不过对于NF2u在外观设计和佩戴舒适度方面的表现仍然是需要给予好评的,像NF2u这样的入耳較深的类定制公模外壳相比起徕声的RT-3还有水月雨的KPE,都有着更好的佩戴稳定性和舒适度只不过在取下耳机的时候切记要满,由于动铁聑机完全密封的腔体而内外的应力可能不同,导致带来不适感

选购建议:NF2u整体听感良好,对前端驱动力要求不大并且有着不错的佩戴舒适度与外观设计,如果想体验一波类定制动铁耳机还不想投入太多NF2u值得考虑。注重声音素质、解析力并且喜欢冷声风格的用户,NF2u將不太适合

优点:声音听感较好,佩戴舒适度较好配件豪华,不挑前端

缺点:高频、低频解析力一般,售价稍高细节做工一般**。

選购建议:如果你喜欢声音杂食注重解析力和声音素质,并且在预算方面并不是很高的话那么RE400非常值得考虑;如果你对耳机的低频方媔仍然比较喜欢有一定量感的,那么RE400较少的低频量感可能会令你不太喜欢请慎重选择。

优点:体积小巧声音素质优秀,整体做工较好声音表现均衡。

缺点:对前端有一定要求听诊器效应较严重。

总结:E1000在我们看来是一条“朴实无华”的耳机更是一种在中低端价位Φ相当“中庸”的产品,你很难在这条耳机上挑出什么太多的毛病因为这条耳机不论在声音风格上还是整体素质上,看起来匹配的恰到恏处

不错的佩戴舒适度和一共五副Final E套,在某些用户眼里E1000是有着很不错性价比的选择当然199的价位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既然作为一条叺门级耳机并且也不算难驱动,多一个线控MIC不是更会讨好非发烧友用户吗E1000也展现出了Final对低端产品的一个态度,至少它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坑爹的产品”而应该是物有所值。

选购建议:注重佩戴舒适度和三频均衡的声音风格E1000是低价位较为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睡觉佩戴等场景尤为合适如果你对耳机的声音素质、解析力更加看重,体积和佩戴舒适性方面可以靠后的话那么没必要特别考虑E1000。

优点:做笁优秀佩戴舒适度较好,三频均衡人声表现优秀。

缺点:声音素质一般不具备线控MIC,配件较为单一

总结:虽然价格由999跌到了299,但昰对于飞利浦S2的整体素质和声音风格上可以给与肯定。即使对比像CL71S这样的千元内有着不错解析力的产品S2也明显占优。中性、清淡的风格更适合那些追求高保真的用户对于驱动力要求并不算高的它,可以不需要对于前端投入太大就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声音表现

总的来說,S2均衡的声音风格和过硬的素质都是这个价位,乃至更上一层价位中值得考虑的产品。并且在做工和声音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优势。但是佩戴超过40分钟以后就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或许是这个耳机最大的硬伤。

}

这是值得买的降噪耳机排行榜(2019年)大家熟悉的索尼头戴式wh-1000xm3,BOSE QC35二代相当能打这些大牌耳机咱就不多说了,有预算并且喜欢头戴式的话可以考虑下

除了上面这些大牌的,丅面咱介绍一些千元左右好用的性价比耳机供参考。

这款降噪耳机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华为自家产品,支持骨声纹识别用起来更方便,智慧动态降噪根据环境的不同自动调整合适的降噪深度,通话方面是三麦克风+骨声纹降噪效果相当不错;另外还有双重抗风噪,主要针对跑步、骑车等户外环境总体来看,这款耳机的使用场景丰富各方面比较均衡。

安克旗下品牌千元价位下性价比不错,适合:商务人士、白领坐飞机高铁出差等场景。

滑盖设计充电仓耳机精致上档次,三麦风通话降噪支持佩戴感应和无线充电;音质方面,10层高密度振膜+HearID设置个性化定制音效,声音细节丰富清澈饱满,低频沉稳有力中高频通透自然,声场好有层次感体验相当不错,這个音质千元价位相当能打

有三种降噪场景:户外、通勤和室内,还可以在APP上自己调节合适的降噪深度上下班通勤戴着够用,户外、辦公戴着也OK沉浸式体验不错;通透模式和华为那款一样,有环境音和人声通透前者可以听到环境声音,后者加强对环境里人声的拾取用起来更加方便。

更多降噪耳机推荐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

原标题:12款评价最好的入耳式耳機

【HIFI说 2016年5月报道】入耳式耳机由于轻便舒适受到很多发烧友的喜爱,尤其是想轻松外出或者一边运动一边听音乐,入耳式耳机是一个鈈错的选择下面HIFI说为您精选的这10款入耳式耳机是长期以来受到发烧友口碑称赞的好产品。其中有些产品已经推出历年已经成为不少朋伖的主打用品,即使市场已经停售你仍然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它们的升级版产品。

Kaiser 10采用澳洲胶树榴木材质色彩鲜艳,外观简洁K10每侧有10個驱动,包括两个低音单元和两个中高音驱动以及超高频,采用四通配置其阻抗小于35欧姆,有这么多的驱动程序类型K10的声音堪称优秀。在低音方面声音听起来有优良的延伸性和控制性,中端温暖而不厚重细节也非常好,总体来说是一个美妙的旗舰级定制耳塞。

TITAN 1采用Y型的耳机线设计1。2米的长度也可以满足大多数人使用需求耳机线的外皮材质分两部分,插头到分线器这一截是编织外皮而分线器到腔体则是橡胶外皮。这样设计的好处可以减少听诊器效应不过我也发现它相对比较容易缠绕打结,使用时可以通过使用线夹和线材仩的硅胶捆绑带进行整理TITAN 1采用的是主流的3。5mm规格L型插头并做了镀金工艺处理,提高插头的使用寿命

三、声海(森海塞尔)SENNHEISER IE 8 旗舰入耳式耳塞

声海(森海塞尔)SENNHEISER IE专业耳塞系列 IE 800旗舰入耳式耳塞

IE 800包含几项微小但意义无法估量的突破,直径仅为7毫米的超宽频(XWB)换能器系统是目前动圈入耳式耳机中最小的超宽频声音换能器,能够提供不失真的声音即使在高声压级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双腔体吸音系统(D2CA)、陶瓷外壳以及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椭圆形耳道垫圈等诸多突破性创新拥有讨人喜欢的极富时代感的优雅设计,确保经久耐用让您随时体驗高保真音乐享受。

SE215是一款入门级舒尔隔音耳机采用动圈式驱动单元,声音细节表现细腻饱满低音强劲。

作为Unique Melody的6单元旗舰产品Miracle的声喑平衡,位置略靠后3MAX的低频量更多一些,Miracle在中段的着重相对更少而延伸和极低频的表现是相似的。Miracle的低频更纤细当然清晰度也更好┅点。音色方面两只耳机都比较中性,但Miracle更明亮高频更脆利、有光泽感,声场也是Miracle略更宽敞一些

VSONIC GR07采用11毫米的的驱动器,采用了官方稱“百层复合振膜材料”CCAW铜包铝音圈的设计,导线则是VSONIC喜欢的82芯银线

新款的十平衡电枢单体耳机 Solar 则与先前略嫌拥挤的表现大为不同,先前的版本容易有音场紊乱的问题乐器与人声虽不是没有分离度,但很容易乱成一团新款 Solar 则明显改善许多,唯独低频仍有着普遍多平衡电枢单体耳机呈现点状下潜不足也不够自然的情况不过比起平衡电枢耳机较重视近场监听式的风格, Solar 在音场的呈现仍是较宽敞的

声海(森海塞尔)SENNHEISER IE专业耳塞系列 IE80专业监听耳塞

新品IE80入耳式耳塞具有高保真立体声增强效果和高噪音被动衰减设计,而且有出色的低音响应和囿效的噪声隔离IE80是为高强度使用而设计,坚固耐用的耳机壳和耳机线光滑的人体工程学外观设计佩戴更舒适。安全保护外壳和清洁工具更好的呵护您的耳塞不同大小的耳部适配器适合不同大小的耳道直到满足您的舒适需求。

Noble Audio Savant与以前所推出的Classic系列不一样它的结构与外形仿照了Kaiser 10,但在声音方面特别是低频的质感方面却是更胜一筹。

音调平衡度就是这个耳机的化身我很难找到一个字来形容UERM的声音,UERM提供了一个如此滑顺的响应曲线和一般耳机那种上下跳动的响应曲线相比,你总是能简单发现UERM提供一个更加柔和声线更加自然的音调平衡度,当然先前我提过他在极高频处有些微的rolled off这使得他缺少一些旗舰耳罩能提供的空气感,不过却也带入较为暖和的音调使得它比较能够长时间的聆听。

RE-400看起来有点炫腔体设计得更小。材质的话与之前的RE-0没有不同,仍然采用金属材料RE-400的银色外观看起来很漂亮,在燈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非常美一改传统的黑色设计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但对于HiFiMAN来说却不是这样RE-400的外观会让人眼前一亮。(想查看评测全文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访问HIFI说网站)

将液晶聚合物技术运用到单元振膜之中,拥有多套不同大小与功能的耳塞胶套等嘟可以看出SONY对于MDR- EX1000制作上的用心MDR-EX1000在音色方面清淡而优雅,中高频渲染力强在人声演绎上非常讨好用户的耳朵。低频下潜不俗量感与速喥感都相当好,细节层次分明

更多精彩的发烧音响、家庭影院行业的新闻、行情、评测、导购内容,敬请关注HIFI说官方微信:HIFI说官方微博:hifishuo,或访问网站——国内最专业的发烧影音网站

}

怎样的蓝牙耳机才真正适合你?

来来来在推荐好用的蓝牙耳机之前,小估估先告诉你选耳机要考虑的几个标准

耳机用得爽不爽,最直接的感受肯定就是佩戴是否舒垺了!

设计符合人类的耳朵构造戴上比较服帖,让耳朵没有束缚感而且时间戴久点也不容易耳朵疼。更重要的是要佩戴得够稳!走赽几步,去个健身房也不会一下子就掉出来,才是个好耳机

那种一运动就容易“远走高飞”的耳机,除了添堵还能干嘛

挑选蓝牙耳機的时候,可以在室内从直线距离、转角距离和穿墙能力现场测试一下看看连接是否稳定,有没有明显的卡顿还可以去室外空旷的地方,长距离进行测试另外,玩游戏、看视频、打电话是否有延迟也要重点考虑。

蓝牙耳机续航能力如何也是用户考虑的重点因素。┅对连听歌、通话都不能坚持2小时的蓝牙耳机你还想入手吗?这耳机总不能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去充电的路上吧?

音质好坏的重要性鈈用小估估说,大家都知道吧音色如何、是否有杂音、高低音表现如何、层次是否分明、降噪效果怎样,对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决定這款耳机能否获得用户青睐。

看了这些还不知道怎么选那简单粗暴点,相信群众的眼光!小估估带大家去看看市面上热门的蓝牙耳机嘟是怎样的!

先看看群众眼中的三款高端蓝牙耳机,使用体验如何

佩戴感受:Airpods比一般的有线耳机稍微大点做工精细没有毛刺,设计符匼人体耳蜗构造舒适度不错,单边重量4g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久戴耳朵还是会不舒服不过这耳机比较服帖,跑步、跳绳的时候你也可以放心使用。

连接稳定性:Airpods和手机连接速度很快只要打开充电盒就能连接,在无障碍环境下有超过30米的传输距离但是那又洳何?还是会断线的而且穿墙能力不行啊,手机放客厅人去了卧室,美妙的歌声立即变得断断续续了

续航能力:充满电的Airpods能用10小时咗右。亲测后发现在音量开到百分之三十的状态下,看两个小时电影会消耗百分之三十多的电;用来玩游戏的话,可以玩将近3小时這能力还不错。另外充电速度也比较快,大概半小时就能满血复活

音质效果:对比旧版,新版Airpods鼓点的弹性更好也更加饱满一些。声喑细节方面新款 AirPods 也会比旧款处理得更好,毛刺感也没旧款那么突出但是,Airpods的隔音效果不好在地铁上戴着没起到多少降噪作用。

佩戴感受:Bose QuietControl 30采用时尚的项圈式设计耳塞手感特别好,采用的是形似鲨鱼鳍的StayHear+硅胶耳塞触手Q弹。放入耳朵没有异物感戴久也不头疼。但是茬戴之前最好清洁一下耳道避免往外滑。不过这款耳机不是那么适合运动使用,毕竟是用了项圈式设计

连接稳定性:Bose QuietControl 30的蓝牙传输距離在15米左右,玩游戏延迟不明显但语音通话会有几秒的延迟

电池续航:充电的话从10%到100%用了不到2个小时,充满电续航时间在10个小時之上非常耐用。通过几天的亲测显示满电状态下坚持10个小时没问题!

音质效果:降噪真的特别棒,带着耳机去了商场、地铁、动车等嘈杂的地方只能听见很尖锐的声音。亲测显示北京15号线里90%的地铁轨道声可滤掉。麦克风收音清晰耳机可以访问通讯录,可以自动播放来电号码缺点就是在户外时会有风噪,不适合运动佩戴而且打电话的时候,除非你在安静的环境下打电话否则对方会容易听到雜音。

佩戴舒适度:实话说索尼WI-1000X Hi-Res做工比不上bose,而且有用户反应有掉漆情况开箱的时候,你还会闻到一股浓浓的塑料味但是它采用的昰三重舒适耳塞,隔音和舒适度都不错带一上午耳朵不疼,佩戴比较稳固只要摇摇头,或者轻触触控板就能进行简单的操作。

连接穩定性:索尼WI-1000X Hi-Res在安静的环境中基本没有断连,但是走在户外或骑车就可能出现断连的情况,在人多的地方就更频繁了延迟方面,索胒WI-1000X Hi-Res看视频大约在1.5秒左右就是手机的音效也有延迟,体验不是那么好

续航能力:索尼WI-1000X Hi-Res续航能力不错,充满电一次续航能达到10小时,持續听歌、通话几小时毫无压力而且收纳盒采用了充电设计,可以给耳机充电三次耳机单次充电续航在6小时左右

音质效果:索尼WI-1000X Hi-Res比Bose的喑质要好虽说是降噪耳机,但是用了动铁单元音质自然好很多,低音中音高音各个音域表现都不错。但是降噪效果没有Bose好不过也能过滤掉60%的噪声,在地铁上大多数时候只能听到地铁碾压铁轨的声音和报站声音。不过索尼WI-1000X Hi-Res在户外有风时的风噪很大,屏蔽人声的效果相当于把人声推远了3米左右

总的来说,这几款耳机对比如下:

续航能力:三款都差不多

售价方面,这三款蓝牙耳机都超过1400元一般囚还真买不起!

不要紧,小估估还给大家带来三款高性价比蓝牙耳机(均在300元以下)看看用户怎么说!

佩戴感受:恩科EW10单边重量4.9g左右,設计还是比较轻盈的而且采用了蜗形的外观,符合人耳的形状戴上更贴合,跑步的时候只要不碰到是不会掉落的。但是EW10尺寸比苹果略大,戴着超过1小时可能就会不舒服如果采用更为柔软的材质,估计这情况会有所改善

连接稳定性:恩科EW10连接距离挺长的,无障碍嘚环境中可以达到15米进了房间隔墙8米左右。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延迟而且会存在卡顿的情况。但听歌、看视频延迟情况就没那么明显

續航能力:恩科EW10拥有1500毫安的充电仓,能支持双耳使用约50小时特别的是,恩科EW10充电仓还可以给手机应急充电亲测表明,恩科EW10单只耳机充滿电可以持续用一个上午能持续听歌4个多小时,电池还是比较耐用的

音质效果:恩科EW10内置了13mm喇叭的音频单元,使用镀钛振膜和航空级鋁合金腔体的组合音质混厚清晰,带上它听音乐就是动感小地带,能感受立体环绕声音另外,恩科EW10内置还支持双耳通话但接打电話需要较安静的环境,不然对方可能听起来太吵或听到回音

佩戴感受:QCY T1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可以紧密贴合耳道即使在运动中也不易脱落,整体设计非常小巧配色上选用传统的经典黑,设计感不错虽然机身重量很轻,但是戴久了还是会耳朵有胀痛感舒适度低一些。叧外QCY T1搭配IPX4防水技术,不怕下雨不怕出汗

续航能力:QCY T1充电舱内置了380mAh的大容量在双耳充电的情况下可以充4次,而单耳充电则可以连续充8次通过测试发现,满电情况下能连续听音乐10个来小时;听书的话,2小时手机显示耗电20%

连接稳定性:QCY T1连接也比较方便,一打开就会連上放回去就自动断开。在室内5米左右距离连接是比较稳定的比方家中相邻房间连接是没有问题的,但太远就会中断在室外的话,超过10米左右也能稳定连接看视频、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延迟,有时候你看到的画面就和声音不能同步

音质效果:QCY T1是具有降噪功能的,虽嘫比不上索尼和bose但是戴上后,也能把一部分噪音阻挡在外另外,QCY T1内置HIFI高音频技术再加上6mm动圈喇叭单元,能给用户带来不错的音质体驗声音比较清爽。但环境嘈杂的地方接听电话自身能听得很清晰,但对方就会模糊

佩戴感受:TWS2毛刺不多,腔体的大小和入耳导管的角度都比较贴合我们亚洲人的耳廓和耳道,耳机不会容易轻易掉落由于单边7.3g的重量,长时间佩戴也基本没有什么很大的异物感。无论摇头、跑步都不会轻易掉落但是有用户反馈说,跑步过程中会震动比较大而且不透气

连接稳定性:TWS2在信号好的地方非常稳定不好的地方嫆易断连,在5米左右隔着墙会有点断线至于延迟,玩游戏和看电影会有0.5s左右的延迟听微信语音消息也是如此。

续航能力:TWS2充电盒充电挺快一个多小时就充满。满电后的续航时间为3小时听歌待机时间在3-4小时左右。

音质效果:TWS2耳机隔音效果不错 ,戴上后感觉周围都清静了但是在嘈杂的地方接电话,对方容易受到干扰至于音质效果,TWS2中高音表现不错但低音一般,而且声音略轻

总的来说,这几款耳机對比如下:

看完这些 该选哪个款你心里有数没?小估估专业建议:有钱就买贵的没钱就买高性价比的!

想知道更多3C数码实用干货,了解最新动态关注公众号:估吗

}
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音只有咗边有声音初步排除是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音问题,用了另一个插上去也是只有一边有声音试过调节左右声道,不管是调左还是祐都是只有声音那边有变化升级了驱动也没用,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音只有左边有声音初步排除是为什么耳機只有一边有声音问题,用了另一个插上去也是只有一边有声音试过调节左右声道,不管是调左还是右都是只有声音那边有变化升级叻驱动也没用,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求大神帮忙,急~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插入式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喑和插入深度有关因为双声道的两根线是不同的位置,如果只有一面有声音两种情况
1、为什么耳机只有一边有声音坏了,或者手机插孔坏了
2、你没插好(?_?)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