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都市小说,主角收留了一群关于自闭症天才的电影儿童,还收购了诺基亚,急

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是“自闭症天才”?·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A09版:时政
A01版 要闻
A02版 要闻
A03版 重点
昨天是首个“世界自闭症日”,广东有60万患者
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是“自闭症天才”?
  本报讯(记者/陈枫通讯员/邓婉霞)看过美国奥斯卡大片《雨人》的人,都记得那个患自闭症的天才主人公“雨人”。昨天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有研究指出,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这些天才都曾有轻度自闭症。  专家指出,广东大约有6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15万个是儿童。如果您的孩子两三岁还不会说话,目光飘移,却特别喜欢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那么就有可能是“小雨人”!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悲情案例]  苦心养育3年,等不到儿子叫一声“妈妈”    “儿子到3岁了都不会正眼看我,也不会说话,我的心都碎了!”昨天下午飘着阴雨,在广州市宏城广场的“自闭症日”义诊活动上,陈女士抱着儿子欢欢(化名)流着眼泪说。欢欢长得白白胖胖,挺招人喜欢的,没想到却患上了“自闭症”。为了照顾孩子,她去年起不得不辞去工作,定期陪孩子去做康复训练、每天逗他玩,每月治疗费要1000多元,但还是没能盼来孩子叫一声“妈妈”。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感慨地说,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有3500万自闭症患者,发病率高达1/150。据估算,我国自闭症患者在700万人以上,以广东2007年常住人口估算,全省患者人数在60万以上,其中四分之一即15万人为儿童。他们从1999年至今已经接诊6000多例自闭症患儿,其中5/6是男孩。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有趣科研]  牛顿、爱因斯坦是“自闭症天才”?    在美国电影《雨人》里,由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主人公雷蒙,是典型的自闭症患者,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叫成“rainman(雨人)”,却拥有着神奇的记忆能力。  邹小兵解释说,这确有科学依据。过去认为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20%在正常范围,约10%的智力超常,现在随着诊断标准放宽,这些智力超常的患者数量可能更多。多数自闭症儿童在某些方面有较强能力,主要在音乐能力和记忆力方面,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方面。有科研指出,自闭症患者普遍左脑受损,而负责艺术和记忆的右脑更发达,因此有许多异于常人的“超能力”。  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学者的研究,牛顿、爱因斯坦有轻度的自闭症,均有狂热而执着的兴趣,拙于社交技巧,难以与他人沟通。牛顿终生孤独,几乎从不开口说话,会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讲课。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合群,七岁以前常着魔般反复絮语。连比尔·盖茨也被爆出小时候曾患轻度自闭症,一思考便习惯前后摇晃,常看心理医生。  [澄清误区]  是基因异常引起,不同于后天孤僻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孩子的一些孤僻表现说成是自闭症,认为原因是父母的教养不当。其实这是常识错误。  邹小兵解释说,自闭症有明确的医学界定,也称孤独症,其实是一种广泛性的先天发育障碍,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目前成因还没有完全阐明,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遗传或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跟一些孩子由于后天父母关心不足而变得孤僻冷漠,是有明显差别的。  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专家说,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目前针对自闭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行动疗法、药物疗法、食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目前广州地区已有二三十家康复训练机构。
document.write('');当前位置: >
“小朋友画廊”刷爆朋友圈,但你真的了解自闭症吗?
中国日报网
最近,你的朋友圈被这些画刷屏了吗?
这是腾讯公益平台中一个名为“用艺术点亮生命”的慈善项目。用户可以在“小朋友画廊”H5页面欣赏并购买25位“小朋友”的画作。
Altogether, 36 works of art were available from artists 11 to 37 years old, and buyers could save a digital copy.页面中总共有36副画作,作者年龄在11到37岁之间,购买者可以将电子画保存在手机里。
The works were painted by autistic people and sold via Tencent's charitable platform. Money collected will be donated to a project called "Enlighten life with art", which aims to eliminate social prejudice and 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uch as autism, cerebral palsy and Down syndrome.这些画均由自闭症患者绘制,并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出售。所得钱款将捐赠给“用艺术点亮生命”项目,该项目旨在消除社会偏见,帮助有自闭症、脑瘫以及唐氏综合征等精神障碍的患者。
用户购买画作后,可以通过H5给这群特殊的“小朋友”文字留言鼓励和支持他们,还能听到作者的录音。
Many WeChat users shared their newly bought paintings on their personal pages. Some even changed their phone's wallpaper.许多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分享他们新买的画。有人甚至把它们设为手机壁纸。
腾讯公益称,用户每购买一副画,就相当于向“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进行捐赠。该项目自8月17日发起以来,已筹得善款超过1500万元。
Donations since the project began totaled more than 15 million yuan. About 5.8 million people participated.该项目自发起以来获得的捐款已经超过1500万元,约有580万人参与其中。
By noon on Tuesday, 2 million people had participated and donated 8.4 million yuan. But the donation page was closed at 4 pm after the target of 15 million yuan was reached.29日截至中午前,有两百万人参与活动,捐款达840万元。但在实现1500万元的筹款目标后,捐款页面于当日下午4点关闭。
这项公益活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用一种颇具创意的方式唤醒了普通人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自上世纪以来,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者达200余万。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闪烁。他们有视力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能力却很难沟通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因为无法与外界接触而普遍缺乏社会的理解和关爱。
与日益庞大的自病症确诊人群相比,对于自闭症公众其实知之甚少。你知道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吗?自闭症就是害羞、不爱说话吗?自闭症可以治愈吗?自闭症患者等于天才吗?如果你愿意走进他们的世界,下面这段视频有助于了解这些问题:
自闭症就是害羞、不爱说话吗?
自闭症,全名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涵盖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脑发育障碍,体现为社交沟通互动能力缺失,以及有限、重复的兴趣和活动。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ffects how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and relate to others. This isn't the same as being shy or not knowing what to say.自闭症谱系障碍会影响患者与他人的沟通相处。这和害羞以及不会聊天无关。
Most people with autism don't understand some of the basic social conventions that others take for granted. 普通人会想当然地接受基本的社会社交习俗,但是大多数自闭症患者却无法理解。
They might have trouble making eye contact, holding a conversation, or recognizing gestures.他们可能无法进行眼神交流、与他人对话或理解社交手势的意义。
Over one-third of people with ASD are nonverbal, meaning they don't use speech.1/3的自闭症患者不用语言沟通,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说话。
Along with communication issues, people with autism often like to follow certain patterns or repeated behaviors. 除了交流障碍之外,自闭症患者还喜欢遵循某种特定的模式或重复的行为。
Many have a sensitivity to bright light or loud noises, and others have physical problems, like trouble walking or picking up small objects. 许多患者对强光或噪音敏感,或有其他生理问题,比如行动或捡东西时不方便。
自闭症能治愈吗?
由于自闭症的病症有很多种,没有哪两个自闭症患者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过去他们经常被诊断为其他病,比如:阿斯伯格综合征。这种病的患者会对某个话题尤为着迷,不懂社交动作的暗示,或者不理解什么是适当的社交行为。
In 2013, the scientists realized that the boundary between Asperger Syndrome and some of the other disorders was fuzzy, so they decided to put them all under one name.2013年,科学家们发现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其他一些精神障碍区别不大,所以决定将他们归为一类疾病。
由此一来,确认自闭症就更加容易了,这种归类意义深远,因为越早确诊,患者就能越早得到帮助。
In fact, many children who have autism will show signs by two years old, including not responding to their name, avoiding eye contact and flapping their hands or rocking repeatedly.事实上,很多自闭症患儿在两岁时就会显露出自闭倾向,比如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避免眼神接触以及甩手或不停摇摆。
自闭症诊断年龄平均在5-7岁之间。尽管自闭症无法完全治愈,但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调节,科学家们也在通过临床试验寻找其他疗法。
为什么会得自闭症?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自闭症真正的致病原因。
Autism is over four times more common in boys than girls, and most scientists think genes play a role because it often runs in families.自闭症在男孩中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自闭症与基因有关,因为这种疾病通常是家族性的。
Some people with ASD have abnormal chromosomes but this can't be the whole story. There are people with the same gene changes who don't have autism.一些自闭症患者拥有非正常染色体,但我们不能就此一概而论。因为有些拥有同样非正常染色体的人却没有自闭症。
Other possible causes include having older parents, being exposed to high levels of testosterone in the womb, and having 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or birth.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胎儿出生时父母年事过高,在子宫内接触的睾酮含量过高,或母亲在怀孕生产期间,胎儿出现并发症。
It may even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gut bacteria, since many autistic people have gastrointestinal issues.自闭症甚至可能和肠道细菌有关,因为很多自闭症患者都有肠胃问题。
But mostly, it's a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但自闭症主要还是由多项因素导致的。
不是每一个自闭症患者都是天才!
自闭症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电影《雨人》中,主角的哥哥就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自闭症患者,《心灵捕手》中沉默寡言的数学天才也患有自闭症……这些形银屏象似乎让大众觉得,自闭症患者往往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人的才华,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Some hav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ut above half have average or above average IQs.一些自闭症患者存在智力问题,但一半以上的患者智商处于平均水平,或高于常人。
It's also common for people with autism to have a great long-term memory for certain details, and many excel in math, science, music or arts.同样常见地,自闭症患者会对一些细节拥有强大的长期记忆,许多患者尤其擅长数学、科学、音乐或艺术。
但是,自闭症人群并不必然在某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很多自闭症患者并没有特殊才能,甚至智商低于常人。这种精神疾病给他们的学业、工作、社交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会及日常活动的能力。对于一些轻度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可以在早期干预的帮助下找到独立生活及工作的方法,但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则终身需要他人照料。
自闭症的确证率正在逐年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病越来越普及。相反,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自闭症的存在,并尽早得到了确诊。提高对自闭症的意识至关重要,因为患者越早被确诊,就能越早对症治疗。更重要的是,对待自闭症患者,我们要给予他们与普通人同等的尊重、公平与机会。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健康成长。
(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Chinadaily_Mobile
你想看的我们这儿都有!
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点击左侧图标查看订阅方式
中国首份双语手机报
学英语看资讯一个都不能少!
关注和订阅
本文相关阅读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Email: .cn主角孤僻离群(自闭症也可)的暗黑耽美完结文,谢谢,只要书名_百度知道
主角孤僻离群(自闭症也可)的暗黑耽美完结文,谢谢,只要书名
我有更好的答案
《轻风过》BY卡/kaaa《(重生)贪心》BY 哔个蛋蛋重生之誓不组队重来一次by月下蝶影《长兄》By南吾东耀 《阎王[高干]》by柳满坡《圈养》 BY 颓《兄长的权限》by平戎策/鬼策 《穆然》作者:孤君《重回末世之天罗惊羽》 bySISIMO
采纳率:90%
蛰伏利剑:空梦
这是.....?
这是.....?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自闭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张桂娥教授访谈:自闭症孩子并不是说
张桂娥教授访谈:自闭症孩子并不是说没感情yesky 18:05
  2013年助残日前夕,为了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早日融入社会,实现梦想,帮助自闭症家长调整心态,找到适合孩子的康复方法,国内著名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日前接受了央视网华人频道《第一访谈》40分钟的专访,访谈体现了“自然”的特色。“自然”的语言表达;“自然”的感情流露;“自然”的能量传递。
  该视频的播出,是“助残日”送给自闭症家长的一份厚礼,相信能为迷茫中探索的家长找到自闭症孩子康复的正确路径,给自闭症儿童带来新的希望。
  央视网主持人赵玲访问全国著名自闭症专家张桂娥
  【总导视】:
  解说: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儿童,在经受孤独症的侵害?
  同期声:对自闭症孩子的发病率来说呢,咱们全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参照美国的一个调查呢,美国现在可能有500多万,他们的比例有88:1,对于中国来说有关部门的调查,可能有160万左右。
  解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能否正常地生活,他们需要社会各界付出怎样的关爱和治疗?
  同期声:希望整个社会来包容孩子,也希望我们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能放下心态去面对现实,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健康、快乐、自信、阳光,能达到这四条了,才能真正的自强自立。
  解说:目前对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同期声:孤独症在世界上来说可能几十年了,全世界来说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能把孩子完全治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康复训练。但对孤独症来说,康复训练的方法非常之多,但只有说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解说: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什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
  同期声:那么对于所有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也是中国的人的一分子,他也要实现他的梦,每个人要生活出自己的色彩来,孤独症孩子他也要自己的色彩,他自己的色彩是什么呢?要按他自己的生活规律来训练。
  本期《第一访谈》专访嘉宾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娥老师,主持人赵玲为您讲述关爱自闭症儿童成长的蓝色行动。
  张桂娥教授做客《华人频道》的《第一访谈》
  主持人访问“小雨人”爱心天使许战国先生
  【主持人开场白】: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华人频道这一期的《第一访谈》,我是赵玲。社会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我想孩子承载的是全家人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牵动的是全家人的心。如果对一个家庭来说,家里出现自闭症的孩子的时候,家长又应该采用哪些科学的办法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呢?本期《第一访谈》摄制组来到河南省郑州市,邀请到的是全国著名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为您讲述关爱自闭症儿童成长的蓝色行动。您好张老师。
  张桂娥:你好。
  主持人: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张老师,目前全国也多少孩子被确诊为患有自闭症呢?
  张桂娥:对自闭症孩子的发病率来说呢,咱们全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参照美国的一个调查呢,美国现在可能有500多万,他们的比例有88:1,对于中国来说有关部门的调查,可能有160万左右。
  主持人:如果说具体到每个家庭来说,家庭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有自闭症的孩子,那您觉得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会对整个家庭产生哪些影响呢?
  张桂娥: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想要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如果说这个家庭出现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话,对这个家庭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打击,因为这个孤独症孩子一旦确诊以后需要一生的关注,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对他的精神、心理,各个方面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主持人:自闭症又称为是孤独症,那节目的一开始,张老师您能不能站在您的角度,给我们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孤独症,孤独症它的症状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更早地来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呢?
  张桂娥:孤独症呢也称作自闭症,它俩是一个名称。孤独症它是一个广泛性的发育障碍,为什么叫做广泛性的发育障碍呢,他在行为方面、心理方面、自理方面、智力方面都存在一些跟一般孩子不一样的症状,比如智力孩子,弱智孩子他只是说自理方面差,但孤独症孩子他不仅在智力方面,在其他方面都存在有一些障碍。但最主要的呢,他的核心问题是交流的问题,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最他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种障碍。
  张桂娥:还有一些,他有一些跟一般孩子不同的行为,比如我们一般孩子不会说看见这个车轮子不停地转,不停地转,那么自闭症的孩子他看见一个圆的东西,他会不停地拿在手里转来转去。
  如果大家在一边玩的时候他参与不进去,他可能沉浸在他自己的小世界中,玩他最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所以在这三大方面,他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那对年轻的妈妈来说,打个比方,孩子从出生到一岁或者到两岁之间,可能正常来说有的孩子他说话比较晚一点或者走路比较晚一点,那对于这些年轻的妈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张桂娥:对,对孤独症孩子来说,对他们的训练、干预需要早期,最少3岁以下这样效果非常好。我们以前接收的孩子一般6、7岁了才发现孩子的问题,不知道什么,就是有这些症状他不知道是什么病,所以就给孩子耽误了。所以现在我们提倡家长要早期去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情况,早期给孩子进行干预。
  主持人:对,进行一下人为的干预。
  张桂娥:人为的干预,最好能到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去做一些例行的检查,早期给孩子做一些早教方面的干预。
  主持人:那对于自闭症目前来说有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这样一个康复呢?
  张桂娥:孤独症在世界上来说可能几十年了,全世界来说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能把孩子完全治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康复训练。但对孤独症来说,康复训练的方法非常之多,但只有说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说ABA的训练方法、结构化的训练方法、游戏式的训练方法,现在还有RDI,非常非常多的方法。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说,他每个阶段、他每个时间段、他的心理变化、他的行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主要是什么呢,提倡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不要说我学了ABA,我就用ABA来训练,我学了结构化我就用结构化来训练,这只能说是照搬的一种死板的方法,ABA很好,结构化也很好,但我们如何在自然的环境中,利用这些方法的精髓让孩子自然地在生活中去进步,是最好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一个自然疗法,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这么来理解,这个自然疗法大概我理解的是融入到大自然,因为我前两天跟我的摄像师老师到了您的另外一个基地,我们去看了,也深入地去体会了。我想孩子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可能采用的是,您用的是让他接触大自然,这一块的话,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呢,为什么想到要把孩子搁到大自然中去呢?
  张桂娥:我们干这个工作十几年了,一开始也借鉴了很多方法,也学习了很多方法。那么在利用的过程中呢,我发现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有一种方法适合他一辈子的。所以说我们觉得,对每个来说,要遵循他自然成长的规律来给孩子进行训练。家长要有一个自然的心态来对孩子的话,用一个自然的规律来尊重孩子的话,用自然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话,可能孩子他的发展就会沿着自然的方向去走,沿着生活的规律去走,最终才能达到让孩子健康、自信、快乐、阳光、自强、自立,最终才有好的结果。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对于这些患有自闭症儿童来说,需要在他的生命当中进行生命的全程支持,我不知道这样一个理念,你们是怎么来设定的呢?
  张桂娥:这个自闭症儿童生命全程支持的这个理念,也是这两年提出来的。为什么提出这个理念,也就是说我们发现,现在我们训练过的孩子、已经长大的孩子,会出现一些退化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停止不前,那么到青春期呢,他会出现很多青春期的问题。我们如果说0到6岁,我们在付出很大的精力在训练孩子,那么训练到一定程度他该上学了,上学以后再脱节的话,那么我们的训练就白训练了。我们现[FS:PAGE]在已经注意到,对这个孩子的训练他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个系统化、一辈子的问题。孩子0到3岁,3到6岁,6到16岁,16岁以上,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有效地、科学的去针对性的干预。所以对孤独症的孩子,他需要一个全程的生命的支持。
  主持人:目前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在校的学生有多少人呢现在?
  张桂娥:各类孩子加起来应该有200多个,就加上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平均也就260个左右。
  主持人:我所看到的,因为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来说,无论是上课还是他的生活来说,好像一般的都是一对一,因为我前两天看到基本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那么就形成了1×2的比例,刚才您说200多个学生,那么对于呈现在我面前的是400个人,再加上教师。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因为现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说,我们也了解到全国各地也有类似于这一类的机构,
  张桂娥:对对对,机构很多。
  主持人:但是到最后,很多都经营不下去,我不知道从最初的创办到现在将近这11个年头,这一路走来作为一个女人来讲,我想被后肯定有很多辛酸的故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持着您继续往下再走呢?
  张桂娥:干这个工作,从95年到现在,也快20年的时间了,脑瘫孩子是我们的任务,孤独症孩子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所以说从那个时间走到现在,看到每一个家长的辛酸历程,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变化,甚至有些家长可能要面临自杀的边沿。
  那么在我们的指导下,在我们的心理调解下,一次一次被拉回来。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不容易再去放弃了,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
  主持人:他们说对于自闭症这样的家庭来说,孩子其实是摆在家庭中间最大的一个困惑。但是这两天我们沟通的情况当中我了解到,好像您在接收一个家庭的孩子来之前,第一件工作应该是先辅助家长的一个心理,进行这样一个安抚。我们了解到对于之前您还当过一个4个孩子的妈妈,你们叫四璐妈妈,这个孩子家庭为什么当初您选择要接收这个家庭呢?
  张桂娥:要把真正的心里话说出来,我觉得可能当时也有点,人家说我献爱心。就是说这四胞胎,他家是民权县的,大河报上把它登出来了。可能家里非常贫困,他家的房子,住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就漏水,就有塌的那种危险,到这种程度了。大河报登出来以后,我看到以后想把这孩子接过来,但接过来以后呢,第一个闪念,我的本子上写了一句话,我说这四个孩子将来就是我最好的接班人,把他培养成什么呢,可能是自私的观念啊,脑子里就想着我们的孩子。孩子来了以后,这四个孩子来了以后,总不能把这孩子给这些孩子天天放在那,来的时候是3岁了,总不能让人家其他天天跟我们的孩子在一块,虽说有这个想法,我将来好好培养他们,我现在给他献爱心,他将来可能回报给社会。
  主持人:你整天跟这些,我们现在都说社会提倡的是一个正能量,然后我感觉这个群体来说,可能更多传递的是一个负能量,我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正确与否,从我的判断来理解,您天天和家长和孩子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一起,您内心孤独吗?
  张桂娥:基本上,97年,每天可能会接触一个家长,我对第一个孩子基本上是全程的关注,因为我是一对一给他训练的,那个时间每天跟一个家长接触。97年以后,基本上每年的家长都在不断地增多,孩子在不断地增多,那么接触咨询的会不断增多,到现在基本上每天有的时候接触十几个家长,并且还有我们在训的家长,因为每个家长,我们提倡,有什么样心态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心态调节好了,对孩子的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现在的工作基本上就转移到培训家长的技能培训、训练技术的培训,但大部分时间要给家长做心态的交流。每天你接触的都是一些痛苦的事情,自己回家一定要做调整的。
  主持人:您是怎么调整的?
  张桂娥:说个不好听的话,我可能得了两次抑郁症。
  主持人: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张桂娥:2004年的时候,实在是受不了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人家说抑郁症两个字是什么样的,就是自杀的那种感觉,确实有。那个时间跑去,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是那种非常的压抑,到家里非常压抑,但到学校以后一定要非常阳光的对待家长,就两面人了一样,到学校非常阳光,那么到家里就是那种压抑的感觉。
  主持人:是因为您前后经历过一些事情吗?
  张桂娥:对。
  主持人:因为孩子?
  张桂娥:说白了,我们现在所有的老师,我真的,训练孩子非常好,只要让我去训练,我觉得跟孩子就在玩,没有什么压力,非常快乐。每天面对家长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困惑,就是说这孩子我们能训练好,但家长我如何去训练好的问题。
  那是2004年的时候吧,我那天中午在床上午休呢,接到一个短信,这个家长我是不认识的,他在报纸上看到我了,看到我的事迹了,她就那天中午发了一个短信,她说我两点半要自杀,确实不认识,怎么莫名其妙有个短信啊,也不跟我说她是谁,怎么说两点半自杀呢?我就把短信发过去,我说你是谁啊,她说我是一个自闭症的家长,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她可能就有这种心理了,我就马上找我们那些心态好的家长,我说今天两点半你必须在我办公室给我办一件事情,我说有的家长可能心态出了一些问题,我就赶快给她回短信,我说不论你遇到任何的困难,你要说出来,让大家来帮你,不要去走这一条路,两点半我在办公室等着你,你一定要过来,她两点半确实是来了,但来了以后讲述了她很多很多的无奈,碰很多很多的壁。
  主持人:都是因为这个孩子?
  张桂娥:就因为这个孩子。
  主持人:当你能在一个准备自杀的母亲面前作出这样的承诺,您考虑过风险吗?
  张桂娥:这几年以来遇到的这种情况,不能说非常多,确实基本上每年都存在,每年都会有,只不过有的她说出来了,有的她深藏着不说的问题。
  主持人:也就是你在行走的过程当中,也是有纠结的状态。
  张桂娥:对对对。
  主持人:那每天你是怎么样在调整自己,把自己最乐观、最积极向上的这一面展现在孩子和家长面前呢?
  张桂娥:以前真的是靠自己回家去调整,听听音乐、出去跳跳舞,跟同学交流交流,自己在做调整,然后再想想孩子的进步,所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想法,那你不要把他当成一种非常严重的事情,用一种爱来包容的话,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我觉得做到这几点以后,我觉得我心里现在也就是无欲则刚了,非常容易调节了。
  主持人:这十年当中接受培训的这些孩子们,有没有一些家长反响特别好的,比如孩子在接受治疗当中,情况特别好的,这样的孩子现在多吗?
  张桂娥:这几年是非常多,可能四年之前还少,因为那个时间家长不知道什么问题,都是把孩子耽误了,4岁以后,7、8岁,甚至有十几岁了才过来,但是如果超过3岁再训练的话,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结果也不是说非常乐观。那么我们现在接受的,我现在经常咨询的孩子,80%都是3岁以下的孩子,那么3岁以下的孩子训练效果确实是非常非常让人满意的。44:31
  主持人:当孩子叫你他妈妈的时候,您内心是什么感觉?这么多孩子,200多个孩子,包括那些在基地训练的大孩子们,你每天跟这么多孩子在一起。
  张桂娥:是是,有的家长也叫张妈妈。作为张妈妈这个名字,可能成我的名字了,以前你跟孩子在一块的时候,我觉得你只要用心去爱他,他也会用心来关爱你的,所以孤独症的孩子并不是说没感情,他的感情只是非常深层次的藏在他的内心,你知道走入他内心,跟他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你跟他就是一体的,他叫你那个声,叫你张妈妈也是发自内心的,那么我觉得我们俩[FS:PAGE]是一体的,我觉得我就是他们的妈妈一样,感觉非常的自然。
  主持人:当孩子王,你觉得你当这孩子王你开心吗?
  张桂娥:现在唯一能支撑我们老师,作为我能向前继续走的时候,就是快乐,非常开心,比如孩子来的时候不会说一个字,那么今天你叫他他会看你一下,你叫他他会唉一下,老师可能就会高兴得跳起来。
  主持人:这就是一种结果。
  张桂娥:它就是一种快乐,孩子的进步对老师来说就是个精神的奖励。在这种精神奖励下,我们可能是不会停下脚步的。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教学楼
  主持人: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从最初您经营到现在,走过了11个年头了,是吧,外界当中是这么来说的,说这样的一家机构能够存活到现在,这中间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些经历也好或者说故事都有,我不知道您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桂娥:现在康达11个年头了,其实我这11年来遇到很多很多的难关,甚至在2003年的时候地基本上要办不下去的时候,但是再难的事情,我的理念就是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只要你下决心去干一件事情,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吓倒我们的。其实中间有很多很多可能走不下去的时候,有很多家长在帮助,那个时间是我自己刚刚开始,我们接触的家长可能比较少一些,那么后来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好多家长在帮助我们。
  主持人:您前面提到了带着您的这些教师们进行了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您的那个走廊里头,教室的走廊里头我也看到了有孔子的图象。
  张桂娥:对。
  主持人:您在进行这样一个正能量传播的同时,这是一个心里样的信念让您要这么去做呢,为什么想到把这些东西直接搬到孩子的教室当中呢?
  张桂娥:作为一个单位的发展,一开始可能是个创业,再到第二个台阶的话就是个文化素质的教育了,一个单位要有它的文化,有这个文化以后大家都会有目标、有理想,就像现在我们习近平主席讲的,要有个梦,要有梦的追求,如果没有长远目标追求的话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就想到了,把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一个康达文化来执行。所以每个老师手里都要有一本书《弟子规》,每个月你都要去检查一下,自查一下,我哪一点做到了、哪一点没做到。所以每个老师现在管理起来都是自我管理,不需要我们再去查操那么大的心。我觉得这个传统文化,你要学好了、用好了,真的非常好。
  主持人:你们的自然训练的方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来自于家长、来自于社会,那在后面的工作当中,您打算通过怎样的办法,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您这个自然训练方法呢?走进千家万户。
  张桂娥:我们这个自然训练法用了10年了,通过自然训练法的,通过家长的一些反馈,通过老师在工作中的,家长们也会反映,也会说,自然训练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跟孩子在玩,尊重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兴趣,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环境中,利用生活的平台以游戏的方式,跟孩子去互动,然后提高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最终能够主动的去跟你交流。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们自然训练法,最终的理念家长都认为很好。
  张桂娥:第四个最高的是什么呢,看不见机构的机构才是最好的机构,这可能有点大了,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我们现在提出一个理念,要培训家长,把家长培养成最好的老师、最自然的老师,因为她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她是最自然的老师。那么要去把家长培养成老师的话,她需要很多方面,就刚才我说家长心态首先调节到最自然的状态,然后呢,才能把方法教给她,她才能运用得非常好,看似简单的方法,真的做起来是最难的一种方法。
  主持人:康达从最初成立到现在走过了十多年,那面对未来的十年计划当中,大家都说,您刚才也提到了梦,我想21世纪作为一个梦之年,未来你给你的孩子们,那些花朵们,将会勾划出怎样一个蓝图呢,因为我们今天所聊的这么多话题,应该说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
  张桂娥:对。
  主持人:站在你们这样一个机构,作为这样一个机构来说,你心目当中呼吁的是什么?
  张桂娥:李克强总理提出来了几句话,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习主席提出将来什么呢,实现中国梦。对整个中国来说,国强民安,每个人享受自己的生活的色彩,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梦。那么作为我们所有自闭症来说,他也是中国的人的一分子,他也要实现他的梦,每个人要生活出自己的色彩来,孤独症孩子他也要自己的色彩,他自己的色彩是什么呢?要按他自己的生活规律来训练。你要按自己的生活规律来生活的话,那你就要社会上的人来包容这个孩子,我们希望将来孩子都能做到自强自立,不是自理了,自强自立。
  张桂娥:但作为现在来说,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做到什么呢,不能坐在这里等,不能光让别人来关心我们,人只有说去关心别人,自己自强了,你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别人的尊重的眼光。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我请张老师,在这样一个平台当中,借助此次节目录播给我们前的观众朋友或者说有家庭自闭症的家长,或者即将面临这样困惑的这些家长,站在您的角度我们给大家做一下建议或者意见。
  张桂娥: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呢,我觉得首先面对现实,然后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孩子每天面对的是我们家长,你给孩子一个笑脸,孩子可能就会给你一个笑脸,你给孩子一点呵护,孩子将来可能会反馈给你一些呵护。如果说你对孩子非常痛苦的眼神、非常痛苦精神的话,孩子也会接受你这些负能量的。所以说要想将来真正让孩子走出这个阴影的话,必须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那么调整好心态以后,不是说我心态好了我高兴了孩子真正就能好的,要掌握什么呢,针对孩子的个人的训练方法,看哪一种方法适合孩子,我们要用它的精髓,在自然的环境中去尊重孩子,跟孩子玩在一起,去真正的关爱孩子,这个方法掌握,心态好了、方法掌握了,跟孩子真正的融到一起的话,那孩子将来会走得更远。
  主持人:好,感谢张老师在这10年当中,为这么多特殊的孩子传递了这么多的正能量,她用她朴素的话语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小家庭的幸福同样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进行这样一个正能量传播的同时,我们共创和谐社会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好,感谢您收看本期的《第一访谈》我是赵玲,下期见。
  主持人赵玲和自闭症儿童一起上课
  【编导手记】:
  3天的采访拍摄,让我内心难以平静,说不出的一种感觉。临行前的一天,还是想跟孩子们多呆一会儿。上午11点,是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当我推门进去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小男孩一下子牵起了我的手。当我把他搂在怀里的时候,从他渴求的眼神中,我推测孩子估计是想妈妈了。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天使,世界上没有比他们更简单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没有歧视,平等的世界。他们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长大了怎么办,而我们能给的,只有交流和关爱,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平常人之间的交流会让他们和我们越来越像,这就够了。
  孩子们眼中的张妈妈不愧是孩子们的真正的好妈妈,站在女性的角度,在她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理解与包容,这种爱是大爱,也是是伟大的母爱!由衷地祝福她和她的那群可爱的小天使们。
  张桂娥教授和央视网主持人赵玲合影留念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落月蝎)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手机软件办公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自闭症天才的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