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模式在全国成功运行,为什么“共享宝马”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成本高、维护难&“共享宝马”看上去挺美
日07:31&&来源:
原标题:成本高、维护难 “共享宝马”看上去挺美
近日,在沈阳街头出现一支“共享宝马”车队,车身上标有“扫码免费开车”的字样。每公里1.5元、不要油钱、还带WiFi……除了价格实惠,还有指纹介入、人脸识别、酒精测试、智能语音等高科技功能,如此“共享汽车”看上去挺美。
有网友坦言瞬间就不想买车了。据新华网的调查显示,75%的人认为“不买了,共享汽车实惠,还省事”。有网友甚至期望,“不错,希望每个城市都有点,这样就可以畅游全国了!”
那么问题来了。共享汽车不同于共享单车,其发展依然面临成本高、维护难等一系列难题。共享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国内已经发展了数年的时间。不过,由于此前市场定位一直不够清晰,加上各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整个市场一直都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国内市场想吃到这块蛋糕其实更不容易。至少要面对以下几方面质疑:
第一,共享汽车是新共享经济模式还是炒作噱头。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休息舱、共享健身房,每一个共享经济项目的崛起,都是以疯狂烧钱为代价。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共享汽车平台,引入了奔驰、奥迪、宝马等豪车作为共享汽车。只是,这类车能否烧出共享汽车的未来呢?
第二,牌照和车位难题。目前,共享汽车多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一线城市落地,这些城市的汽车牌照资源已经相当紧张。以北京为例,要申请汽车牌照,连续纳税5年以上是准入门槛,然后才能摇号;上海的汽车牌照,则是符合申请门槛后去竞拍。最近两年,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都出台了汽车“限号”政策,共享汽车平台要想拿到汽车牌照的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就是停车问题。该公司声称沈阳1400多家停车场22万个停车位用户可免费任意停放。但实现运行中共享汽车会不会像共享自行车那样存在违规停放,很难控制。
第三,还有诸多实际运营问题。比如身份鉴别,租赁者是否有驾照,是否涉嫌酒驾。众所周知,共享汽车的身份鉴别与传统汽车租赁行业不同,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来完成。如果借用他人的驾照,同样可以驾驶共享汽车,这无疑是重大安全隐患。
又比如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汽车不是自行车,维护保养不是小事;而目前的单车管理运营现状,安全堪忧。一旦出现交通违章或交通事故,共享汽车平台如何去监管?
由于共享汽车使用后归还车辆时,没有人检查车辆外观,一旦出现剐蹭,就会产生纠纷。
此外,有网友提问,共享汽车不用自己加油,跑一半没油了怎么解决?万一出了故障向谁报修呢?
中国如今已是全球第一的汽车大国,年产销均为世界第一。但买车容易、开车难是个现实问题。共享汽车似乎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从长远看,汽车共享对中国汽车制造业而言也是一次新的机会。在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国外很多汽车生产厂商都开始转向分时租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我国的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借鉴这一新模式转型。可以预见,汽车租赁业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将在方便市民出行、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共享汽车新事物在创新中发展,真正扬长避短,便民利民。
但要发展,还请首先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文/闫肖锋)
(责编:闫枫、吴晓琴)
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进一步深化保监会日前再次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下调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降低车险费率水平,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
工信部:2025年 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我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3000万辆左右、2025年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爱卡汽车_中国领先的汽车主题社区、汽车资讯、汽车论坛中心宝马、奥迪豪车共享,依然未能解决共享经济模式的软肋?
共享经济模式的核心是将闲置的服务、产品共享给需要他的人们,用户所耗费的成本低,还可以有效的解决闲置资源的浪费问题。然而,如今无论是共享单车、网约车、KTV、雨伞,还是共享充电宝、健身房、睡眠仓,除了运营模式上的局限性,还需要面临一系列的监管、安全、运营管理的问题。共享豪车如宝马、奥迪的入局,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车辆的巨额成本问题。沈阳出现的 1500 辆宝马车,单是购买车辆就需要 3 亿元的资金消耗,再加上平台开发、工作人员的工资成本,该模式一出现就标注了只有土豪团队才能玩得起。那么,共享经济模式的软肋是什么?为何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雨伞等最火爆的都是概念的炒作?他们何时才会走向规模化盈利?1、烧钱补贴的通病,没有好故事就没有资本站台网约车标榜的是让天下没有难打的车,共享单车则是主打低碳出行,他们都讲了一个好故事,至于到底何时才能实现规模化盈利,平台、资本方谁也说不清楚。而有了资本支持之后,便是迅速扩张的开始。面对竞争对手,只有通过烧钱补贴来赢取消费者的支持,而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数据库用户储备,以为下一轮融资做好准备。此谓之“补贴大战”,竞争双方明知补贴来的用户大多是没有忠诚度,没有明确立场的,但是没有补贴就没有用户。行业形成了不补贴、没用户、没投资的恶性循环,而资本的消耗是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对于整个社会体系来说是有价值贡献的。这样一来,行业企业为了争抢用户而不得不陷入资本大战中去,烧钱补贴也就成为共享经济模式的通病。除非没有竞争者,单纯到以情怀和服务取胜,而这在中国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2、规模化盈利依然还是未到来的“美梦”?2017 年初滴滴获得了 55 亿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了 500 亿美元,这个估值水平是从哪里来的?融资水平的高低是要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的,这就意味着在 2016 年估值 340 亿的滴滴在仅一年里又给出了好数据。但是,滴滴依然没有实现规模化的盈利。在监管规定空降后,网约车“合法化”加速了行业的清洗,虽然有不少司机出局,但是网约车的价值链条依然存在,业内认为滴滴模式是比较成熟的共享服务模式。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共享汽车更多的是提供的共享实物产品,二者从概念上来讲虽有共通之处,但在本质上却是不同的。一个轻资产,一个重资产;一个是“平台+服务”,一个是产品即服务,这也就注定了二者未来的商业化走向也是不同的。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个共享模式,都未能实现规模化的盈利。其中已经上市的仅有神州优车,它与其他网约车在运营模式上是有差别的。滴滴主要提供平台服务,链接的是乘客和司机两端,神州则以自营为主,车和司机都是自己的,赚取的是乘客的钱。此外,共享单车的不同之处是,押金是一笔巨资,营收的来源主要是订单量,不过在巨额补贴用户之后,距离盈利也还是有距离的。目前摩拜和ofo的日订单已经破千万,按照单次 1 块钱,单日营收达千万级别,要想规模化还是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订单量。但是,不少共享经济模式的公司在还未规模化盈利之前就已经相继倒下,头部企业占据了主动权,竞争也在那仅有的几个实力型公司之间展开。从现在看未来还是美好的,只不过目前还无法触及。3、监管仍处在初级阶段,区域化管理增加运营成本以共享电单车为例,因为出行安全、停放、充电等问题,在南京等地是被禁止以共享模式存在的,在其他地区则没有这样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来,共享电单车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就成了问题。另外,网约车在不同城市的监管要求也不相同,有的城市限制司机户口,有的城市限制车辆排量、车轴距。在此基础之上,运营企业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法规来进行平台的运营管理,运营模式、团队管理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化,运营的成本是要随之而增加的。即便是奥迪、宝马这样的豪车参与到共享汽车行列,除了车辆成本外,其他的诸如监管问题、安全问题、牌照问题,还有盈利问题依然是其不可避免的。据媒体计算,用户使用共享宝马等豪车的消费,相比租赁来的价格是要低很多的,这样汽车租赁企业是否会和出租车有相同的命运?共享宝马们如何保证盈利?共享宝马平台规定,每个用户需要缴纳千元的押金,而无论是按行驶里程付费还是按使用时间计费,看起来要赚回一辆车的成本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假设一辆车一天 24 小时不间断的被用户使用,按照小时计费,前半小时 15 元,之后每分钟1. 5 元,那么一天就是 2115 元的营收,即便是这样也要 100 天才能收回单辆车的成本。再加上运营费用、保险以及其他费用,怎么也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收回所有成本。相比共享单车的 45 天回本要超出太多时间,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营风险,是不划算的。再加上各种不稳定因素,无论怎么来看都是这么的不靠谱。而共享豪车们要想实现盈利除了被人们付费使用外,还有那些盈利的方式呢?烧钱烧出来的只是用户的数据?乘车习惯?毫无疑问,除了走共享路线,还可以走营销路线、电商模式以及社群经济模式,就看平台要的是什么了。再引资本入局,利用资本的力量,长期运营下去,这是上上策。或者与重资产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他们提供车辆,平台进行收编,所得利益进行再分配。但是,无论哪种模式,共享豪车们需要的是快速盈利。共享豪车们会不会昙花一现?因为成本的限制,共享豪车都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进行全国布局,除非资本的介入。而就目前共享行业的前景预期,资本更多地是持观望态度。按照沈阳 1500 辆宝马 3 亿元成本计算,即便布局 10 万辆也需要 200 亿的投入,再加上运营团队以期其他投入,至少也要消耗千亿。可以肯定的是,从一开始共享豪车打的就是一场资本战,他们是最缺钱的。如果没有资本支持,很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呈现昙花一现之势。除了网约车、共享单车外,诸如共享充电宝、KTV、睡眠仓以及雨伞等虽然刚出现的时候很火,但是运营一段时间后总会暴露很多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共享模式服务都是刚需,用户不会全部买单,除了服务要好,还要讲出一个好故事?笔者认为,共享豪车依然未能解决共享经济模式普遍的烧钱、盈利以及监管上的硬伤,即便在资本的支持下有了长期运营的本钱,未来依然是不可预期的,看好未来不如经营当下。以新的消费模式来运作,以盈利为根本诉求,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靠融资活下去,这样下去会很被动。只有变被动为主动,从一开始就被资本认可,创造盈利基础,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耿彪)
文章:90篇人气:8354
中国实战电商协会执行秘书长, 无实战不电商,就做电子商务实战派,专注企业转型,电子商务实战研究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010815',
container: s,
size: '805,85',
display: 'inlay-fix'
中国出现共享宝马 共享汽车能开多远?
17:42 来源:云掌财经
近期出现了各种共享商品,从一开始的共享雨伞,再到风靡各大城市路边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已经融入了大家的生活。可是你知道吗,最近在辽宁的沈阳市,推出了一批“共享宝马”。
近日,大量的共享宝马出现在沈阳的街头,这是前不久出现的共享奥迪之后又一个“共享豪车”,这一批炫酷的蓝色宝马除了亮瞎沈阳人的眼睛,也让共享汽车的话题再度热闹起来。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也是通过注册、缴纳押金、上传个人证件(身份证、驾驶证)等审核通过后使用服务。但是二者既有相似处又有着极大的区别,比如说费用、投放量、使用的便捷性等,正是这些区别导致了二者的发展速度截然不同,前者迅猛向上,后者则迟缓甚至停滞。有人不禁提出质疑:共享汽车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火了起来,就连宝马、奥迪这些豪车也入局共享汽车,难道共享汽车的市场真的有那么大吗?未来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主流出行方式吗?所谓的共享汽车,是搞噱头还是傍风口?时下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标榜“共享”二字,可惜的是大都只沾上共享的皮毛,而不是真正的共享。要知道,真正的共享经济应当是盘活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将其使用权共享以产生经济效益,而目前国内大多共享产品无非就是做到了使用权的共享,却不是利用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回到共享汽车身上说,现在所谓的共享汽车是由产商购置数量不等的汽车并且将其投放在市场上出租给用户使用,这样一来就不是“盘活存量”而是“增加数量”了,而一旦这些汽车没有人使用,它们就成了一批新的闲置资源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汽车呢?真正的共享汽车应当是人们将自己使用的或者是闲置的汽车共享出来进行短租或者长租,这种模式就有点像Airbnb等共享民宿。可是汽车相比房子,流动性强、可控性差、损耗与维护成本更大,如果采取这种模式将很难运作。因此,现在的产商只能采取购置车辆的方式来进行分时租赁,但归根到底这就是一种租车模式,并不能称得上共享汽车,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除了搞噱头以外更多的还是在傍风口!雷军有句名言:站在风口前,猪都能起飞!可共享汽车并不是“真风口”,它或许飞不起来。共享汽车很时尚,但无法逃避新问题巨大的安全风险和监管漏洞这个安全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是租车消费者的风险,车辆经过长时间运营,安全性能是否始终稳定,虽然会有团队定期检查或保养,但每个人的驾驶习惯、行车路况不同,给车辆带来的安全损害也不同。谁也不知道上一位租赁者在这个车上做了什么手脚,我们可以合理怀疑:万一有别有用心的人在车辆安全动了坏心思,如轮胎、制动系统、电子电路等等,下一个租车者可能就面临车毁人亡的惨剧。这不是没可能的,各位想想公交车纵火案,就是一极端的现实案例。毕竟,汽车不同于自行车,自行车我们目视一遍就能检查出90%的故障或问题,但汽车有2万个零部件,哪个零部件出了问题或有了隐患,大部分消费者都无法判断车辆问题,一旦被坏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还有,租赁过程中的事故车处理也是非常头疼和麻烦的,一旦发生三者的交通事故或肇事逃逸、酒驾毒驾等,都是非常繁琐的处理过程,浪费的时间绝不会比你拥有一台车少。第二个风险,是共享汽车运营公司面临的风险,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道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的零整比达到600:1,换句话说,你买一台宝马车的所有零部件的成本,可以买600台同类型宝马车,巨大的零配件利润会让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拆车、拆件、换件等情况会不会发生?中国的汽车配件市场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灰色产业链,拆车件,原厂配件在市场上流通非常容易,拿某共享汽车公司推出的奥迪A3来说,A3的零配件和很多奥迪、大众车型都是可以共用的,不法分子会以最快速度把一台车拆解完毕,并在社会上把零配件卖出去,这个过程比你想象的快得多。如果是团伙有组织的作案,给运营公司带来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这两大风险目前看都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大问题,在运营监管还有漏洞、甚至法律量刑还不完善的今天,共享汽车带来的风险问题,无疑是巨大挑战。二、较差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单纯看共享汽车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个人也认为共享汽车并没有优势,距离:如果你只是想从A点移到B点,想省时,那么滴滴打车比共享汽车更方便;如果想省钱,坐公交、地铁比共享单车成本更低;如果中长途出行呢,我想更多人愿意选择高铁和飞机,相比开车,这两种选择价格更低也更安全。所以在便利性和经济性上都不占优的共享汽车只能沦为鸡肋。如果单纯考虑便捷性和经济性,共享汽车实在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三、糟糕的用车体验前面其实已经讲过,共享汽车的使用者有不同的驾驶习惯,比如喜欢抽烟,喜欢带着狗出门,带顽皮的孩子,这些需求各异的使用者给这部车带来的可能是满车的烟味、烟头,满车的垃圾,狗毛,孩子呕吐物,喝醉后同行者把后座搞得乱糟糟……这些绝不是心理阴暗的设想,是真实存在的情况。微博和知乎上吐槽共享汽车内饰脏乱差的话题已经不在少数了。而为了一探共享汽车的内饰到底有多脏,已经有记者通过EVCARD随机借来了一台奇瑞eq,各位看看这个糟糕的车辆卫生,你还有心情租这台车吗?共享汽车不会是这个行业的颠覆者,更不会革谁的命,4S店还是会继续活下去,就如同共享单车火了,电动车依然会卖的不错一样。别忘了共享单车救活的是自行车厂,而电动自行车并没有共享单车活不下去。同样道理,共享汽车会给部分人的出行带来方便,也的确会影响部分行业或产业的结构或发展,但它绝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共享经济是值得倡导的,但这里面有个大前提,一定是合乎市场发展规律,也必须是满足目标客户综合需求的产品,除此之外,都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返回
本文来源:云掌财经责任编辑:石伟
本文为云掌财经原创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云掌财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8秒后自动更新
云掌财经产品下载专区
服务时间:8:30-18:00(工作日)
证券投顾咨询编号:ZX0125
云掌财经官方微信
(C)云掌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皖ICP备号
本站郑重声明:云掌财经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共享单车改变中国:2017,中国模式的创新与创造
关注新华网
原标题:共享单车改变中国:2017,中国模式的创新与创造
早上七点半,家住北京长椿街的王帅像往常一样背着包出门上班。他走到小区大门口,在一排自行车面前停下,取出手机,对准车上的二维码。伴随着熟悉的开锁声,他推着一辆小黄车来到路边,骑向一公里外的地铁站。
这样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我是从2016年底开始骑小黄车的,已经整整一年了,可以说共享单车大大方便了我的生活,节约了我上下班时间,还锻炼了身体。大家都在骑,对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保护。”王帅说。
在上海普陀区的吴安邦也有同样的感受:“周围的朋友,即使有车的也会骑共享单车,不仅方便,而且很健康”。
短短两年多时间,共享单车涌进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这一全新的“互联网+”产物为大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经济绿色的短途出行服务,虽然新模式下也衍生了一些问题,但共享单车的出现,确是为“中国模式”提供了一种注解,给中国的带来了诸多积极改变。
“新四大发明”ofo成最年轻的民族品牌
改变骑行观念,引领绿色出行
自行车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最主要的交通、代步工具。今天,共享单车以其靓丽的外形、智能的解锁方式和“随时随地”的特点,重回历史舞台,在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以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大有裨益。
第三方调查机构QuestMobile近日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 ofo最新的月活用户为4246.84万,而摩拜的月活用户也有4101.27万。 以ofo小黄车为例,其已为全球2亿用户提供了超6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共计减少碳排放超过324万吨,相当于为社会节约了9.2 亿升汽油、减少了超155万吨PM2.5排放。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循环经济协会10月发布的《ofo小黄车减排量核算研究成果报告》显示,在北京市,每10万辆ofo小黄车1年可节约汽油3400吨,减少碳排放近万吨。
共享单车为城市治堵也作出了贡献。《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20个主要城市中有19个交通拥堵情况明显下降,其中拥堵降幅超过8%的城市达15个。在北京,超六成地铁站周边拥堵情况有所缓解。
具备“跑鞋胎”黑科技的新车小黄蜂
改变大众认知,加快构建信用社会
如果说网约车模式让分享经济走入普通人的生活,那么共享单车则让分享经济深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心里。
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分享经济把传统的拥有、产权等观念转变为使用、信任与合作。资源不但为已所用,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交通资源的置换和共享。
通过共享模式,一辆自行车的使用效率提高了16倍;一辆自行车可以服务的人数从每天1人次变成了至少10人次,提高了至少10倍。同时,ofo还开启了“大共享”计划,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单车放到 ofo 共享平台,获得所有ofo 共享单车的终身免费使用权,以1换N。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信用助力分享经济发展报告》,从2016年1月到2017 年 4 月,以免押金为代表的一系列信用服务促进分享经济迎来“指数级”增长。其中,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企业通过信用免押金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成为分享经济爆发的重要原因,推动信用免押金成为分享经济新趋势。
综合性的信用机制还起到了有效的文明引导作用。例如,用户骑行后将个人物品遗落在车筐内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用户可致电ofo客服热线请求帮助协调后几位骑行用户帮忙找回。据ofo小黄车统计,2017年初,遗落物品找回成功率平均约为5%,月均最高水平未超过8%。目前,平均成功率已升至16%,月均最高水平已达20%。
改变产业结构,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共享单车的出现让一批传统自行车企业“起死回生”,并加快转型升级。
以ofo为例,其先后与凤凰、飞鸽等20余家国内自行车生产企业建立供应关系,帮助一批企业直接从濒临停产恢复到加班加点。创造出共享单车城市运维、城市仓储组装等新型岗位,带动一线工人薪资收入平均增长约15%。
国家信息中心9月发布了《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报告调研了20余家自行车生产厂商,包括与ofo小黄车合作的凤凰、飞鸽等传统自行车名企,厂址遍布全国各地,员工数量近2万人,其中为共享单车服务的岗位占到80%以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共带动10万人就业,每新增100人就业就有近1人为共享单车行业服务,充分体现了新业态对就业的贡献效应。
另一方面共享单车还创造了大量的线下运维工作岗位。报告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行业带来的新增线下运维岗位就超过3万个。其中,ofo小黄车对线下车辆采用网格化管理,每个指定区域都会配一个运维人员,负责修车和车辆摆放,平均每300—500辆车就需要1人负责,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ofo研发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
改变政府管理思维:从监管到共治
在“七彩单车”占据街头的背景下,共享单车城市管理逐渐成为舆论的焦点。共享单车管理的“成都经验”为共享单车规划化运营树立了行业典范和样本,成为“单车围城”尴尬局面的有效解决途径。
作为全国最早出台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意见的省会城市,成都选择了“拥抱而不是抗拒”。ofo小黄车在成都投放后,政府很快响应,主动询问企业建议、管理的问题和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从发布《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到首创了“3+7+N”的会商制度,成都市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3部门,联合五城区及高新区、天府新区共7个区与ofo小黄车和其他共享单车运企业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及时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共享单车发展。在共享单车指导意见出台的大背景下,“成都经验”正在被越来越的城市借鉴和实践。随着ofo正扩展到全世界更多国家, ofo和中国城市管理部门的这种携手共治模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并成为其它国家学习的样本。
ofo与中国电信、华为合作推出全球首款NB-IoT共享单车
改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文明提升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活模式,共享单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市民的文明素养。从共享单车被上私锁、偷盗、随意停放以及针对共享单车的各种破坏行为,不同程度折射出了文明素养和法治意识的薄弱。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单车“补牌侠”、“单车猎人”等志愿者纷纷涌现。他们主动修复受损自行车,引导停放,寻找被藏匿或上锁的共享单车。从使用者主动变为监管者,是一种公民意识的提升。作为社会主体,他们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监督,守护文明,守护社会利益。
而共享单车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社会治理手段。ofo小黄车引入信用分机制,推广信用免押金用车,为全国25个城市超过1500万人免押金,探索电子停车,建立运维团队对单车实行网格化管理……
如果把共享单车视为对市民文明素养的倒逼,那有理由相信,通过规范引导,共享单车会有益于市民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
改变出海路径,打造“共享式出口”
共享单车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典型案例,也开创了中国产品出口新模式。
以ofo小黄车为例,其整合中国互联网创新和传统产能优势,以“产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形式登陆海外市场,从硬件到软件都是纯中国出口。
本土化和“共享式出海”是ofo小黄车最重要的两大经验。
据ofo副总裁向继贵介绍,ofo在每个国家都有分公司,为了更好服务当地用户,各公司会根据不同国家用户的体型、身高、骑车习惯对车进行定制化。据悉,ofo小黄车还组建了一支外籍工程师团队,针对海外用户开发了ofo海外版应用,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地化设计。
“共享式出海”指的是,一方面,目前“出海”的共享单车都是由中国老牌自行车厂商制造,例如凤凰、飞鸽。ofo小黄车上都带着他们的企业标志,带着他们一起“出海”;另一方面,ofo在国外的手机APP上集成了支付入口、数据获取等渠道,除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外,还可以成为中国其他互联网企业“出海”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将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生态带到海外。
ofo小黄车已经实现支付体系的全球打通,现在可以通过中文版app直接扫码解锁全球任何城市的小黄车,并实现实时结算。向继贵举例说,假设在美国骑行一次将花费1美元,那么直接使用中文版APP,就可以打开小黄车,骑行结束后将折换成人民币实时结算。
ofo在西雅图—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前
改变国际印象:从山寨到原创
“山寨”一直是中国制造逃不开的一个词,而今,一种中国原创的,引领人、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智能互联网创新产品,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共享单车被外国朋友称之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不少国家纷纷向中国共享单车企业发出了邀请函,而共享单车模式在海内外更是被广泛借鉴和模仿。
随着ofo等国内共享单车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这一创新产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根据App Store 9 月份下载量数据,在意大利市场 " 旅游类 " 应用排名中,ofo 小黄车下载量位居第一 ; 在 Google Play 10 月份 " 旅游与本地出行类 " 免费应用榜单中,ofo 小黄车下载量排名第一。 在新加坡,ofo在免费类 App 总榜单中依然占据榜首。
ofo在澳大利亚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将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带领人民驶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