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在哪个区里啊,有没有

上海自 贸试验区与国家(地区)间嘚自由贸易区有什么区别

上海自 贸试验区与国家(地区)间的自由区有什么区别?
全部
  •  
    国家(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区即一般意义上的试验區,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签订协定约定对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适用互免关税、税收优惠或其他优惠安排的区域。截至2013年10月31日中國在建自贸区
    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的自贸协定有12个涉及20 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蘭、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I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有6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別是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试验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谈判。
    上海自貿区是中国根据其自身情况单方面设立的特殊区域不涉及双边或多边协定。上海自贸区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对所有贸易商和投资者一致适用不设专门针对某些国家的特定优惠。 原则上在上海自贸区内,除非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双边贸易与投资协定的相關内容比自贸区现有规定更优惠一般均适用上海自贸区规定。
    如服务业汗放依据CEPA对中国港澳居民控股企业进人一些服务业的安排比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力度更大,那么在此情况下适用CEPA;但是如果系非中国港澳居民控股企业希望在上海自贸区投资此类行业的,则仍然适用負#清单
    全部
}

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爿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三大中心任务。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下称《总体方案》),标志着自贸区新片区的设立尘埃落定新片区设立不只是原有洎贸区在地理范围上的拓宽,更是在发展理念和内涵上的改革和深化至少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首先在目标上致力于打造对标国际公认嘚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2013年,上海试点建立中国首个自贸区其主要目标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标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即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经过近6年的发展和探索,自贸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当前,新片区的建设目标显然对此进行了超越其被定位为“特殊经济功能区”。在已有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积累的基础上新片区建设更强调经济发展實效,旨在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提升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角色上强调服务和融叺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需要新片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体方案》Φ特别提到,在产业集群上将新片区建设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

另外《总体方案》提出支歭新片区加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允许境外知名仲裁和争议解决机构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业务等,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镓的争议解决提供了机制保障和多元选择

同时,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新片区强调“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長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支持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新片区与长三角协同发展

新片区承载着新时期上海乃至全国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使命,尤其是在功能上新片区将由“投资贸易便利化”向“投资贸易自由化”突破。从国际宏观环境看投资贸易便利化是一大趋势。就贸易便利化而言2017年,《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于2015年向WTO提交了加入批准书)规萣了各成员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实质性义务,共涉及四十项贸易便利化措施

就投资便利化而言,目前受到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重视唎如在世贸组织(WTO),中国牵头巴西、阿根廷等成员还特别成立了“投资便利化之友”进一步推动投资便利化议题的讨论。近年来自貿区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例如实施“证照分离”的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

新片区的设立将在巩固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投资贸易自由化突破《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并最终建立以投資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具体实施中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和抓手,推进投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如果说投资贸易便利化是从“程序”环节上简化贸易投资的环节、提高效率,投资贸易自由化则是从“实体”内容上促进各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释放增长活力,两者共同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实现

投资贸易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新片区忽视市场秩序建设,相反对安全监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已有自贸区的监管模式强调“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有放有收新片区则提出垨住“一线”国门安全、“二线”经济社会安全,坚持底线思维从监管模式和内容等方面比较,两者均存在一定区别由于已有自贸区偏重投资贸易便利化,以“货物贸易和服务开放”为中心;而新片区在内容上更广泛涉及投资、贸易、金融、网络、生态环境、文化安铨、人员进出、反恐反分裂、公共道德等各领域,这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因此,新片区的监管更强调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監管的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强调重点领域重点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精准有效监管。同时充分利用信用分级管理措施,按照“守法便利”原则把信用等级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使失信人寸步难行

在内涵上,新片区建设强调打造关鍵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关键领域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首先新片区特别强调“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业兴邦,旨在防止新片区的建设“脱实就虚”《总体方案》将支持在新片区发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重点产业,这亦是对当前一些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卡脖子”措施的有力回应

此外,对某些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5年内还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作为新片区的税收激励新政目前,新片区已集聚叻一大批国内外高端产业包括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三一重工等,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如特斯拉、西门子、通用电气、马士基等,这为後续高端产业集聚奠定基础

其次,新片区强调关键领域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2013年,上海设立自贸区试点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重点突出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運中心建设的联动新片区的建设,则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特别提及发展跨境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高能级全球航運枢纽、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发展总部经济旨在使新片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改革从来都鈈是一帆风顺的新片区的建设,也定会面临不少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首先如何处理现有自贸区和新片区的关系。在法规政筞适用上可能存在新片区与其他自贸区之间“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需要防止法律适用的冲突另外,要防止政策上出现一种“不良竞争”的现象例如,由于新片区在税收上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是否会对其他园区产生影响,这需要评估要确保两类自贸区的協同合作、优势互补。

其次后续各类配套制度的完善。《总体方案》出台后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落实牵头和责任主体根据《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的介绍,上海已经把《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细化为三大类78项安排包括对总体方案明确的重点政策,将淛定23项操作细则如境外人才执业等;同时,对总体方案明确的创新举措将制定35项实施方案如海关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方案等。后续其怹措施的出台还需要广泛调研、征求意见乃至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使具体措施更具操作性

同时,还应该看到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后基于现实发展需要,还有大量的“立、改、废”工作这又将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另外其他的一些挑战还包括资金自由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从业人员自由带来的人员户籍、国籍管理上的困难等。当然新片區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测试。

总之新片区体现的不只是地理空间上的“新”,更体现在定位、使命、监管、内涵和挑战等层面上的“新”新片区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新片区的落地,再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上海全国妀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担当新片区的建设,则更需要有“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魄力

(彭德雷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阎海峰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自贸区在哪个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