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广东安富制药有限公司瓷厂有房租吗?

荣昌安富镇
家乡区县:
安富街道地处荣昌区最西边,是重庆市的西大门,与四川省隆昌县李市镇、渔箭镇和泸州市泸县方洞镇接壤,被称为&渝西第一镇&。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安富街道具有东西对接、双向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
中文名称安富街道
外文名称Anfu Town
别 名西部陶都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重庆市荣昌区
电话区号023
邮政区码402466
地理位置重庆市最西边
面 积61平方公里
人 口5.7万
方 言重庆方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陶都博物馆,三块石,李家寨
机 场江北国际机场
火车站安富火车站
车牌代码渝C
1地理人口编辑
安富街道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日照时数1282小时,年有效积温6482℃,年平均气温17.8℃。该镇现辖11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5.7万,城镇人口1.65万,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6平方公里。
2历史文化编辑
安富街道镇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距今已经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清朝连接成渝出川的东驿道经过安富,并设有驿站,供来往人员食宿之用。最初,除了朝廷驿站之外,安富镇只有几间草房,鸦屿河蜿蜒流过,虽风景秀美,却是人烟稀少,比较萧条。后乾隆至嘉庆年间,&湖广填四川&时大量移民迁入安富,这些移民为了续乡情、议商事、祭先圣,陆续建庙宇,如南华宫、惠民宫、禹王宫、帝王宫、火神庙等。人们依傍着庙宇逐渐修房造屋、建民居店堂,并以街为市,规模不断扩大,至民国初年形成五里长街盛势,取名为安富镇,属于古桥里。
清末民国初年,安富又称&瓷窑里&、&烧酒坊&,并沿用至今。当时,安富的陶器生产十分兴旺,商贸业繁荣,最多时陶厂达到100多家,酒厂有30多家。&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这句流传了两三百年的民谣,印证了当时安富镇的繁盛景象。
以上是安富街道由来的官方记载。在民间,安富街道的由来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安富街道已经初步建成,以朝廷驿站和移民修建为禹王宫、南华宫、火神庙等议事、祭祀地点为中心,重点往四川隆昌和重庆荣昌这两个方向延伸,逐渐形成了五里长街。但那时,安富街道还不叫安富街道,而叫&万年灯&,也有叫瓷里铺、瓷窑里,或烧酒坊的。之所以叫&万年灯&,是因为朝廷驿站高高悬挂的灯笼夜晚一直亮着,为南来北往的官差或夜行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当时的街面只有3米宽,在街头和街尾设有上闸门和下闸门,每天晚上都会关闭闸门,以防止坏人进入。白天,街面上人流涌动,交易频繁,热闹异常,真正是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到了晚上,街面逐渐安静下来,人们早早就寝,享受着&天上人间&的幸福日子,只有朝廷驿站的&万年灯&,还在点点星光的夜色中闪烁。然而,这样的日子不久被一个小偷掀起了不小的波浪,就象一条直线,一不小心竟然被弯曲了,差点就此改变了前进的轨迹。
一个很普通的逢场天,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外地小偷白天来到场镇,在认真查看地形、设计好偷盗计划之后,就潜伏了下来,躲在火神庙的神像后面。那个时期,安富镇的人们都比较纯朴,保留着&路不拾遗&的古风,安全意识和防盗意识都不强。就连镇&铺&之宝---瓷观音,也是光明正大地摆放在火神庙的正殿,供人们瞻仰、祭祀。
说起瓷观音,还有一个故事。外地移民来到安富镇后,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又适逢风调雨顺,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富足。乡绅们便聚在一起商议,由大家共同出资,雇请鸦屿山上久负盛名的夏兴窑烧制一个瓷观音。夏兴窑的能工巧匠们领到任务后,经过几个月的认真研究、精心制作和烧制,一尊重约10斤、玲珑剔透的瓷观音便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瓷观音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比想象中的观音更加可亲、可敬。于是,人们把这尊瓷观音安放在火神庙正殿,希望她能保佑人间永远太平宁静、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福寿安康。
人们没有想到,那个外地小偷早就打起了这尊瓷观音的主意。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小偷摸到正殿,盗走了瓷观音。第二天人们发现瓷观音被盗后,大为震惊,纷纷要求官府尽快抓到小偷、寻回瓷观音。乡绅们又自发地筹钱雇人破案,发誓不找回瓷观音,决不罢休。官府的捕快们也表示,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小偷抓住,然后剥皮抽筋、凌迟处死,以解心头之恨。
捕快们果然不负重望,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把正在外逃的小偷抓住了。但是,瓷观音却不知所踪,有人说被小偷卖给了一个云游四海的僧人,也有人说被小偷卖给了一个外地商人,还有人说是被一个传教士购买后带到了国外。而小偷却说,他盗取瓷观音后,又到濑溪河边偷了一条小木船,在慌乱的驾船逃跑过程中,不知什么时候瓷观音掉入濑溪河中,再也没有找到。不管哪种说法,反正瓷观音从此从瓷里铺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只留下了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
愤怒的人们把小偷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在长长的老街上走了好几个来回。后来,人们累了,就把小偷绑到上闸门的柱子上,砍掉他的双手。让他再也不能做偷盗之事。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小偷敢来光顾瓷里铺,瓷里铺恢复了往日的情景,白天依然是人流如潮、商贸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游人络绎不绝,晚上则依然宁静祥和,偶尔的狗叫和蛙鸣,衬托着古镇人永远也做不完的美梦,以及睡梦中脸上挂着的微微笑意。
再后来,瓷里铺老街的下闸门和上闸门不再关闭,人们白天晚上都可以随时进出,那些赶夜路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入城难了。这样的日子久了,人们就把瓷里铺改为安富镇,意即平安富裕的地方。其实,这也是老百姓对幸福美好、安宁祥和生活的一种祝福和寄托。
有人对此作出评说:一室不安,何以安天下?一隅不富,何以富天下?倘若小小的安富场镇都不得安宁祥和,老百姓都不富裕殷实,又如何谈得了天下的安宁富裕呢?这正应了家国天下的道理,也客观地印证了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小家&与&大家&的辩证关系。安富,不只是古瓷里铺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更是世人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斗转星移,岁月流淌。如今的安富早已今非昔比,2003年,安富镇被命名为是重庆市级中心镇。2009年,安富镇改为安富街道,开始逐渐融入荣昌县主城。2012年初,县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安富打造成为荣昌主城副中心。安富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经济社会事业日益兴旺发达,安宁富裕的日子就在身边,鸦屿山下的人们,在千年古镇的浓郁情怀观照下,享受着宁静、祥和、殷实、充盈的幸福日子。
是以,赠送对联一幅:鸦屿山下千年古镇沐春风,成渝路上生态陶都奔小康。横批:幸福安富。
3组织建设编辑
党委书记杨亿玖: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镇长邓万友: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税工作。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郑国荣:主持人大全面工作,联系组织、宣传、统战工作。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绍华:分管计划生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团委、妇联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文:分管社会事务办公室及民政、残疾人、劳动社会保障、村务公开、依法行政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邓祯顺:分管城镇建设办公室及国土、村建、房管、市政管理、环保、邮政通信工作。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廖鹏:分管武装、法建、政法、综治、教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旅游和西部陶都建设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军:分管纪检监察、信访、保密、档案和&三金&清收整顿工作。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张义君:分管党政办公室工作、组织、人事、老干、党校、党建及关心下一代工作。   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刘纲宏:分管统战、财贸(供销社、粮油、食品站、仔猪办、金融、工商、国税、地税)、机关管理工作。   党委委员黄兴全: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扶贫开发、防震、抗灾救灾、科技工作。   副镇长钟远芳: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及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安全生产、交通、供电、统计、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1]
4经济发展编辑
目前街道内交通便利,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成渝公路、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全镇完成了光纤电缆建设工程,移动电话覆盖率达100%,住宅电话普及率达90%;城镇天然气使用率达80%;境内有自来水厂一座,电网两处。
当前,面对重庆市&百镇工程&和重点中心城镇建设的机遇,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继续抓紧抓好蔬菜基地、千亩莲藕基地、十里水果长廊、优质水稻示范片、工厂化育秧示范片、稻田养鱼基地6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同时,突出抓好万亩无公害优质茶园建设和兰草种植2个特色产业,同时&陶都风貌&集镇建设也初具规模。
5风景名胜编辑
三块石,在李家沟后的这座山梁上竹木葱茏,非常秀丽。山脊上有三块大石, 相传大禹晚上耕田到这里,天明时停下,他的牛和犁便成了三块大石头。 老百姓很迷信这三块石头,经常有人来向它烧香磕头,传说求它的人都会 得到好报。
三块石景色(3张)
6地方特产编辑
安陶,安富街道清代以前叫磁窑里。安富街道的陶瓷业自宋代以来就很发达,从安富街道往东3公里处的垭口村,就有重庆涂山窑系成员之一的刘家拱桥宋代瓷窑遗址,这里宋代制作的黑釉瓷盏修胎精细,釉面乌黑光亮,纹脉丝丝如蝉翅,足部多有深色护胎釉,盏腹较深,口沿内部有唇边,是社会上层用的斗茶佳器(图1)。2005年重庆文物考古部门对刘家拱桥宋代瓷窑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大量宋、元陶瓷,同时在安富陶瓷厂一带发现明、清龙窑6处,阶梯窑、平窑遗址18处。从宋初到近现代,安富街道的窑火千年不熄。特别是明、清、民国乃至近现代,这里生产了许多绚丽多姿的釉陶和素烧陶制品,其中有许多令人振奋的精品,安富镇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陶器的著名产区之一。因此,重庆荣昌跟江苏宜兴和广东石湾一起被誉为我国三大陶都。荣昌安富陶器(简称安陶)又跟江苏宜兴、云南建水、广西钦州陶器一起被称为我国四大名陶。
荣昌安陶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民间工艺美术陶器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10年初,安陶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著名人物编辑
李新,日,生于四川荣昌县(今属重庆)。 学生时代是四川学潮领袖,与李成之(作家李锐的父亲)、王方名(王小波的父亲)等为同学,关系密切,共同策划、领导四川的学生运动。之后参加共产党,曾任中共太行分局科长、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等职,并做过两年县委书记,与彭德怀、邓小平、任弼时等中共高层多有交往。 建国后,不谋权力,主动请求进入教育界,协助吴玉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后来长期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央党史研究室担任领导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编撰工作。 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主编或参与主编多种大型专著,主要有三编十卷本的《中华民国史》(已出二编三卷五册,中华书局年版)、四卷本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和《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十二卷)。合作编辑有《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版)和《孙中山全集》(第二到四卷,中华书局年版)。个人专著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
大家都在看娉稿窞甯傚叕浜ょ嚎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银安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