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00040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币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课件]解析.ppt 20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 * * * * * * * * * * 8.4.2
指数化政策 (indexation
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变量的名义价格,以便使其实际值保持不变。
利率指数化: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
工资指数化: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货币工资,使它们同比例变动。
税收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纳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等级。
例如,假定原来起征点为500元,当通货膨胀率为10%时,就可以把起征点改为550元。税率等级也可以按通货膨胀率相应地进行调整。 * *
消除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不良影响
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所获得的收益 克服分配不公(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
的影响) 稳定微观主体的行为 功
效 造成工资与物价的螺旋式上升 * * 8.4.3 其他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增加有效供给 (1)减税(主要针对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企业和个人税后收入增加
刺激投资积极性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减少赤字,刺激投资/产出,应对通货膨胀 (二)反托拉斯和反垄断政策 (三)实行币值改革 * *
政府的对策:在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以人为地制造一次衰退,以一定的失业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相应地,人为制造衰退也往往借助于财政或货币政策手段来减少总需求。 * *
冷火鸡政策: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争取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渐进主义政策:政府持续不断紧缩总需求,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滞后效应”和“”矫枉过正效应” 滞后效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力,往往初期并不显现,而是需要一段时期之后才会产生。
例1:从2007年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然而资金仍然源源不断的进入资本市场,房产市场,物价还在飞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在扩大,但6次加息以后 10次上调准备金率以后,从2008年1季度开始,作用开始缓慢显现,到2季度已经开始加强,到3季度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 * * 我国两次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效果 第一次(1988年)
紧缩性---冷火鸡式宏观政策
迅速降低了通货膨胀,然而却导致了经济在年连续两年萎靡不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
严厉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导致了我国经济由1988年通货膨胀迅速沦为年的经济衰退,经济由骤热变为骤冷。 * * 第二次()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财政支出,压缩赤字规模)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CPI回落至6.1%,同时保持了9.6%的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并没有“着陆”而是继续下降,一直到1999年的最低点7.1%。(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迅速下滑至8.8%,CPI下降,PPI从1996年6月开始下降并持续到1998年7月,长达25个月之久。
1998年,我国形成通货紧缩。
矫枉过正效应 * *
1997年,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迅速下滑至8.8%,比1996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从1997年10月开始出现绝对下降,到1998年7月,持续下降9个月,CPI从1998年5月出现下降, 1997年10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出现负增长(- 0.4%),以后持续6个月保持这一趋势。 PPI从1996年6月开始下降并持续到1998年7月,长达25个月之久。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7月,我国物价已经连续22个月下降,物价不振,商品积压严重,而且到2001年初这种现象还没完全消失,这在建国的历史中也没有出现过的。 * * -5 0 5 10 15 20 25 82 1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货币均衡解读.ppt 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货币均衡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货币均衡概述 货币均衡是指在货币的运动过程中社会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基本上相适应。 一、货币均衡的特征 (一)货币均衡是一种相对状态,而非绝对状态 (二)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三)货币均衡要求货币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均衡 (四)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状况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之间的关系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图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一)国际贸易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当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时:
形成双倍的国内商品供应缺口,要保证货币供给量不过多,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相应压缩。 2.出口小于进口,贸易逆差时:
形成国内货币供应量缺口,为保证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货币供给量应该相应增加。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资本以借款的方式流入时:
对国内货币流通的影响与一国出口收汇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相同。增加货币供应量。 2.资本以贷款方式流出时:
与进口付汇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相同。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量。 3.当资本以实物方式流入时:
不会对国内货币流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提供配套资金时,产生间接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 1、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体水平的显著的、持续的上升。 2、几点说明: 1)通货通胀只在不兑换纸币制度下才有可能。 2)是指物价普遍的上涨 3)是指物价的持续上涨 4)是指物价水平的上升超过一定幅度。 历史上著名的恶性通货膨胀 德国一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 战时依靠举债维持军费开支 战败后负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1918年之后不得不依靠印发纸币来维持政权 1922年,58070亿纸马克 1923年,000万亿纸马克 后果 ,年均通货膨胀率1174% 40种商品PPI上升了约14200亿倍 美元:马克=1:0 措施 1923.10,政府以1:1万亿比率用新马克取代旧马克 1924.8,德国马克以1:1取代新马克 历史上著名的恶性通货膨胀 匈牙利二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 为挽救被毁的家园和崩溃的经济,以印刷纸币来筹集预算资金 1946.1,货币发行量164.6万亿彭格 1946.7,货币发行量万亿彭格 6.7,物价指数上升22倍 1946.8,建立新的货币体系 福林以1:400×1027取代彭格 其他典型的恶性通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恶性通胀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恶性通胀 中国解放前的恶性通胀 二战后的德国、日本等国 案例2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非洲东南部一个美丽的国家
2008中新网7月20日电津巴布韦中央银行日前宣布,将发行单张面额1千亿津元的钞票,以对付失控的通货膨胀。目前,津巴布韦官方公布的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200000%。但独立的经济学家认为实际数字更高
算钱以“捆”为单位,一“捆”钱是100张面值1000万津元的纸币,按09年11月的黑市汇率共合25美元。 领到工资马上花掉
2006年,津通胀率达1042.9%,人们普遍认为,高通胀率主要是因为该国粮食短缺,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为此,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以遏制高通胀率的上升趋势。造成通胀的原因还有津巴布韦连续4年遭遇旱灾,粮食歉收。雪上加霜的是,该国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该国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 精彩的在这里:津巴布韦现任总统穆加贝担任津巴布韦总统已有29年,但该国目前可供军队支配的资金数额却为“零”;国内失业率约为80%;人均GDP只有130美元;经济呈现负增长,比率为-4.4%;经济窘境也导致了该国人均寿命的下降,目前,该国人均寿命只有39岁。 是津的总统这种政策显然行不通。在他采取“大量发行货币”应对通胀政策出台之初,便有经济学家指出该政策一经执行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但是津巴布韦的这位“经济学”总统却认为津的高通胀是由于西方国家制裁所致。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1)定义:就是不同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其中每种商品价格的权数反映着该商品的经济重要性。 2)三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批发价格指数。
GNP平减指数、 物价水平的衡量标准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来编制的价格指数 反映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服、食品、住房、水、电、交通、医疗、教育等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优点: 能够综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0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