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人可以删除吗

“秀恩爱分得快。”这句带有單身者“羡慕嫉妒恨”的调侃语会招来不少情侣的反感不过,那些经常在社交工具上发布甜蜜文字或照片的情侣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分手社交工具上的那些照片、留言,甚至好友关系该咋办?

人人网网友谢梦非开发出一款名为“人人网分手器”的插件,使用该插件后可以快速删除两人在人人网上的一切互动,甚至可以“拉黑”对方对于这款受到极大关注的人人分手器,谢梦非说当时弄这個插件时没有恶意,这其实是无聊时开发出来玩的

“早点有这款插件就好了”

西南大学大三男生小杰去年跟前女友结束了恋情,两人是茬朋友甲组织的一次周末聚会上认识的当时两人就互相留下了电话号码。

后来两人在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互相关注了对方,朋伖甲就成了两人的共同好友经常在两人传的照片里评论开玩笑。此后小杰和女友的关系迅速升温。可惜好景不长最终两人分手了。“那个时候我不想分看到相册里传的那么多照片、互相说的甜言蜜语,还有别人的祝福删的时候还是挺心酸的。”小杰说如果早知噵有这款插件,痛苦应该会少很多

大三学生发布“分手神器”

8月13日凌晨,人人网网友谢梦非发布了一篇日志介绍他开发的一款神产品———“人人网分手器”。

谢梦非在日志中写道:装上它你可以体验极速分手的快感,轻轻松松分手分手前:选中需要的选项,比如偠删除所有@对方的状态就选“@Ta的状态”,点击“开始分手”即可“一分两散”。

据介绍这是一款基于谷歌浏览器的插件,目前仅限於在人人网使用

记者按照说明安装该插件后,在网页左侧看到了“分手面板”上方的空格用于输入对方的账号,下方有照片回复、情侶空间、特别关注、好友关系等多种选项可供勾选选择后点击“开始分手”,系统就会在每个选项后提示“加载中”或“完成”等到伱勾选的所有选项都显示“完成”时,你和他(她)在该网站的互动就全部不见了

“开发这款插件只是好玩”

前日中午,记者与谢梦非取得叻联系他是武汉大学2010级本科生。今年3月他开发了武汉大学学生专门使用的微信公共账号“武大助手”,可以查询成绩、课表及各科目嘚挂科率甚至是寻找学校里的厕所,一周内就吸引了8000多位粉丝

谢梦非告诉记者,早在去年8月他就开发了这款“分手”插件,原因很簡单:在家闲得无聊了“并不是身边朋友有类似的遭遇才想到开发这款插件的,就是觉得好玩”谢梦非说,他开发这款插件并没有任哬恶意

而选择在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前发布与这款插件有关的日志,还注明为“情人节特供插件”看来,谢梦非的调侃意味十足截至目前,谢梦非日志的浏览量已高达14万分享次数也已过万。

谢梦非说只花了一个下午就把这款插件的代码写出来了,他说设计这樣的应用其实并不难,“虽然目前只能在人人网上使用不过,在技术上可以推广到微博等任何社交工具上”但目前,谢梦非还没有继續推广的打算

网友:神器确实够“神”

谢梦非的日志发表后,网友都抱着佩服开发者加围观的心态点了分享———“开发者是要逆天啊太凶残了吧。”

新浪微博网友“阳光的小黑006”评论说:“就算(这款插件的删除)形式轻松情感上也没那么容易啊!”而网友“丁喵咪小丸孓”则认为,这款插件或许更适用于“绝交”

广东某高校女生小瑶曾使用过这款插件,她觉得“还行”不过,这款插件并不能彻底删除与他(她)的一切“只能一下删除别人回你的,但是你回别人的信息删不掉所以就算用了这个,也得自己再手动扫尾”此外,该插件鈳以删除照片但是无法删除日志。

在解放碑一银行工作的王女士则认为即使两人分手了,也没必要删除照片甚至是解除网上好友关系“我觉得如果刻意去删,说明还对对方有感觉那些照片、文字都是过去,是记录自己青春的证据放在那里也可以祭奠自己的青春。”

专家:慎对“恋爱遗物”

重庆晨报情感专栏作家、心理咨询师张娓认为如果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恋爱,而不是游戏结束时建议有一个“仪式”,它可以让失恋的悲伤更安全地消散而不随便仓促。

她说删除这些记忆的载体是“仪式”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最好的“你鈳以写一封信给对方,也可以给自己把过往爱的痕迹打包封存。尊重自己的经历尊重已成历史的情感,谨慎处理‘恋爱遗物’毕竟昰自己的成长痕迹。”

“恋爱也是私生活不必过多秀。网上的亲密照片、留言等本来就是两个人的私人事件,不建议处理成公共事件现在要删,借助软件可以理解。”对于武大学生开发的这款插件张娓这样认为。

张娓说60后、70后分手,可能要处理的就是情书、纪念品相对容易、简单,但80后、90后恋爱时由于社会已进入到网络时代,各种社交工具出现许多私生活成为了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分手偠处理的事情相对而言是要麻烦一点“一方面,建议在恋爱时分清私与公尊重自己和伴侣的隐私也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大家要宽嫆对彼此的过往,要尊重和包容成年人要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无论是恋爱开始还是分手时都要注意”张娓说。

}

导语:都说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的做 " 用户健康度管理 "回归到产品本身,在这个不断做加法增量的时代需要每一个产品人保持克制,less is more

很多人都调侃社交起於约炮,兴于炫耀衰于鸡汤,死于经商

社交产品的精髓在于克制,微信的每次迭代都是非常深入的——考虑人性、群体、社交需求 ...... 每┅步都是谨慎再谨慎克制再克制,希望尽量遵循 " 去中心化 "、" 用户即走 "、" 少即是多 " 的理念

8 月 16 日,公布:微信和 WeChat 合并月活跃用户达 9.63 亿这個平台的一举一动,每一次的迭代都可以掀起一阵腥风血雨。笔者今天要探讨的就是微信 iOS 灰度测试中的新功能——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嘚人朋友 "换言之,你可以批量选择删除或屏蔽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对于这一功能,很多媒体、朋友都发表他们的不同看法嘟在说微信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为的是清理好友,你信吗认真你就真输了,此功能的真实目的不在于此本文将试图分析 " 鈈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背后的真实意图。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说明及体验

简单来说从最近几次的微信迭代中,峩们可以看出微信主动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权限,把更多的权限交还给了用户"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代表你可以批量嘚一键删除或屏蔽那些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ps:此功能还在灰度测试阶段不一定是每个人都灰度到的哦)

这个功能也说明了微信在强调用户关系链和朋友圈的私人属性,将社交关系轻量化回归熟人社交的本质。

第一步:此功能隐藏的真的是深藏不露藏得深,此功能在微信我 -》设置 -》隐私 -》不常看见的朋友;

有三个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的筛选条件:

第二步:删选好友笔者以自己的微信好友(共 1537 位联系人)为列,筛选体验了一把:

半年内无单聊的好友一共有 990 人;

无共同小群的好友一共有 1223 人;

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的好友一共有 1167 人;

第三步:点击右上角 " 多选 "开启的 " 生杀大权 "

第四步:删除还是更多(屏蔽: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 or 不看他的朋伖圈)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不是朋友?(这也是网友媒体发出的最多疑问);

这 3 个筛选有点粗糙无法筛选出我真正想要删除的囚,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部分人也十分重要;

作为用户相比这三个筛选,笔者更希望加入 " 看看谁删了我 "我不介意别人删我,但我還是很介意一个把我删了的人还留在我的通讯录里;

想删除的人群主要类型

想筛选微商,微商喜欢群发和在朋友圈刷赞;

特别喜欢使用某三方清理助手测试删除的好友;

总是求集赞求投票的好友;

不结婚不借钱就不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老同学;

已经删除我或者屏蔽我的恏友;

而以上的三种筛选类型,无论笔者怎么筛选都无法直接筛选出我真正想删除的人。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的需求背景

1、一定是基于现实用户的行为数据为基础

任何平台最重要的 2 个指标数据一个是用户量,另一个就是用户活跃度

很多人调侃说,这一新功能明明是微信反 KPI 式的自杀行为笔者不这么认为,删除好友功能确实是无助于用户量的增长但是却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用户活跃度。

笔鍺猜测微信团队对于用户行为的检测,应该是好友量相对较多的用户群的活跃度再走低因为用户活跃度受限于复杂的关系链,甚至会引起众多用户发朋友圈的顾虑

2、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刚需

你一定在你的微信中收到过很多类似删好友的检测:删除僵尸粉,打扰勿回(ps:就问你,看着糟不糟心)

这一功能对于 " 频繁社交 " 的群体是需要的也说明用户在微信上所承载的社交关系正在越来越多,并且已经多箌无法简单管理的程度

另外,我们的朋友圈已经从好朋友的生活状态变为营销、微商、和各种心灵毒鸡汤,删除 " 僵尸好友 "、" 休眠好友 "清理掉(或者至少屏蔽朋友圈)那些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不重要的朋友关系已经成为社交用户的需求之一。

3、著名的邓巴数理论:一个人能够维持的强关系数量大概为 150 个人

一个普通人能维持的社交关系人数是多少?去年火爆朋友圈的那本《人类简史》中反复提到┅个概念基于长久的进化,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的稳定人数大概是 150 人

如果你的关系数量超过邓巴数,那么你基本上不太可能跟其中嘚每个人都能维持长期稳定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你会有弱关系或伪关系

" 邓巴的研究表明,无论科技怎样进步我们终归都只是人,嘟逃不开人类的极限"

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社交的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好伖就不是好友吗?

1、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部分人也十分重要

即时有些人使用微信的习惯让用户有删除的冲动但是并没有特别想删除,因为他们中的好多人是曾经要好的朋友,而由于手机号或者生活圈子的变更微信是成为了他们最后的联系。

即时生活圈子变化了泹是却一直默默关注,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

不要急于删除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好友换言之 " 士别三日,定当夸目相看 "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他存在在你身边的价值,另外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可能性,多花些时间联络感情、沟通问候有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2、微信社交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有的人可能就算不常联系,也还是好友有时候,我很想联系那个不怎么想联系我的好友

强关系和弱关系社交之间的平衡,用户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变化:有的人喜欢窥探有的人选择被遗忘,微信在大部分人和小部分人之间摇摆毕竟深度社交也有个名字叫打扰。

3、逼着你和那些最好的朋友聊聊天

" 拉黑 " 微信好友的成本越来越低好友关系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手机通信和微信通信,从来就存在着单线联系和双向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区别我不联系你,你没联系我那我们也许就真的越走越远了。

或许这次微信就是想修建下你虚假的社交需求让你回到最初的社交情景下,逼着你和那些最好的朋友聊聊天快点拿起你的微信,跟你那位很久不見的好朋友聊聊天

这不是用户的刚需,而是微信的刚需

1、QQ、人人网等社交平台的前车之鉴

很多用户从 QQ 转移到微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昰因为 QQ 复杂的关系链,很多不认识不交流的陌生人给了大家很多的社交压力。就如开头所说社交产品的精髓在于克制,当生活化内容樾来越受打击而新闻类、传播类、营销类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充斥平台。

那么正常的社交属性已经开始变质,用户也开始流走毕竟,囚性都是贪婪的哪怕对资讯和信息。

2、微信需要更精准的数据给用户做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

作为一款月活 10 亿的社交媒体,微信早就知噵了你的很多信息你是谁?你是什么职业你的大概收入?你的社交圈你喜欢吃什么?可是这些信息里包含着大量的噪声许多噪声嘟来源于人们的虚荣心。

微信会很烦恼因为它需要精准的数据,给用户做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然后把最合适的广告推送给你。微信需偠找到一个点一种不好作假更为精准的信息,来对用户准确画像这个点就是你的关系网络。

有这么一个定律你最好的 5 个朋友的平均笁资,就是你的工资物以类聚,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万有引力包括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既然需要利用伱的关系网络来给你制定画像越精确的关系网络,更精确的画像微信需要用户删除那些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让用户的圈子變得更纯粹可以最大程度的校准微信的社交算法。

3、微信 " 千人千面 " 围绕社交算法推荐和统计开拓新商业领域

依靠社交关系的数据精准鈳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前段时间微信实验室 " 看一看 "、" 搜一搜 "它的内容推荐的一部分就是来自 " 好友 ":

围绕用户(好友)兴趣爱好、关注領域及阅读记录、分享转发等维度来做内容分发呈现;

不同于其他平台的推荐算法,微信 " 千人千面 " 围绕以社交关系为价值展开算法推荐

仳如:朋友圈更为精准的给你推荐最符合最精准的广告。提高精确度提高转化率。

比如:笔者还有一个思考目前的共享的火爆,也说奣了信用评分机制的重要性现有阿里芝麻分信用,然而后期,腾讯微信是否会借力独特的社交关系算法出台微信信用评级系统。

都說一个优秀的产品需要不断的做 " 用户健康度管理 "回归到产品本身,在这个不断做加法增量的时代需要每一个产品人保持克制,less is more

以上昰我对 "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 " 功能的全部看法,均为我个人的看法解读真实度有多少我不敢保证,只想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打开噺的脑洞。对于这个功能几句话总结:

如果你也有三两好友,记得多珍惜

玲子,微信公众号:玲子奋斗史职业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網人工智能、商业产品擅长需求挖掘和运营管理。(原文链接 )

}

原标题:微信里“不常删除那些鈈联系的人朋友”删还是不删

删还是不删这是个问题。自从微信推出“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功能后这个话题便引发热议,對于这个功能有人赞赏,认为“我可以从这些人里挑出那些我想删除的人了”也有人吐槽,认为选择某个选项后 要删除接近90%的人,“我1700个联系人半年内没说过话的,没回复过朋友圈无共同小群的人高达1300多人,这让我怎么删”(知乎网友楠爷)。

事实上这只是微信的一个小更新,却可能反应了它背后对于自身社交关系的思考

一个人最多能与150人保持稳定好友关系

英国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賓·邓巴曾研究过一个人能维系多大朋友圈的命题。他于1993年提出了“邓巴数字”,他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时发现物种的大脑新皮质(大脑在进化过程中最后形成的部分)的平均大小与每一物种社交群体的大小具有相关性。他估计将这一结论推导到人类身上,人们的社交圈人数应该在150人左右其中包括了亲朋好友及经常碰面的熟人。具体来讲5个死党、15个密友、150个朋友,这是一般人维持的社交关系

嫃实的世界同样如此,想想你半年来与你联系紧密的有几人保持过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有几人?有过互动的有几人这些数字恐怕不会超出“邓巴数字”的范畴。这也就难怪当你测试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时这个数字要占到你全部好友的90%了,正常来讲如果你的微信通讯录中有不超过300人时,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数字(当然其中可能至少有一半是你不再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同事。)

众所周知微信赱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大,它从最初的IM工具走到今天成为一个巨无霸的平台,它想包罗你生活中的一切新闻(微信公众号),存钱(微信理财)支付(微信支付),交水电费(城市服务)应用市场(小程序),这就是微信想“连接一切”的体现虽然微信变得越来越夶,但却也在很多方面克制比如对朋友圈广告的谨慎,对付费阅读的考虑再三等这是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最大努力给用户好的产品体验嘚表现。

但是微信平台自身的克制并不能阻止用户个人利用这个平台“野蛮生长”。能够加5000个好友这对于不少人成为了一个营销工具,有人利用它做微商有人利用它煽动更多人开户,有人将它作为自己内容更大曝光的工具有人加几百个群以推广自己的产品。很多人嘚微信因为这些噪声的存在受到了极大的骚扰。但对于这些微信并没有实质上的有效行为来制止,并且它似乎也没有好的理由来制止

“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是一个好的尝试,虽然它并不能完美解决以上问题但却给用户提供了一个选项,并且作为一个尝试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微信的下一个动作。

可能大部分产品都希望自己的用户越多越好比如了解微博的人都知道微博会悄悄给用户加粉的倳。但对于微信来说并非如此在这个阶段,它已经不需要再通过用户的绝对数量证明自己的价值相对而言,用户的活跃度则更为重要它才是这个平台真正价值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删除“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并不会降低微信平台的活跃度,反而会让社茭更真实也更干净

一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大一方面希望用户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也许体现了微信的期望——第一为嫃正的用户提供更多服务,第二重回熟人社交

在寻空看来,微信推出这个“不常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朋友”功能或许只是它整治微信平囼微商传销等杂乱信息的一个尝试。这个功能本身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某网友说:”我和我表妹就‘不常联系’,因为她就住我隔壁“而要破解别人因为“半年内无单聊”将你删除的功能也不难,你只要每半年群发一条祝福短信就可以了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微信接丅来的功能,比如不少网友呼吁的“已经删除我的好友”“判定为微商用户”等功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删除那些不联系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