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拼车亲戚炫耀自己孩子考试成绩时如何反驳他?

一首歌教会你回家过年如何机智回答亲戚盘问_2017鸡年到!今年春节听点啥?_腾讯视频我的图书馆
每逢佳节思亲族,举头望月念故乡。中国人总在盼团圆,仿佛每一个节庆都是游子归来的日子,每一轮圆月都遥寄了相思,就连在沸水里翻腾的汤圆饺子,都被赋予了团团圆圆的意蕴。而春节,则是这些团聚仪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每年年关,身在远方的游子都如候鸟一般,从四面八方振翅归乡,组成浩浩荡荡的春运大潮。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不想回家过年了。“你有男朋友了吗?他家是做什么的?我同事的姐姐的朋友家的儿子也没对象,介绍给你认识认识?”——她说,是过年“催婚”让她不想回家。“你在哪上班啊?现在工资多少?什么时候能买上房?隔壁王姐的孩子一入职就月薪两万,现在都准备结婚了。”——他说,是年底盘问让他不愿回家。“你们孩子多大了?男孩女孩?成绩怎样啊?会唱歌跳舞吗?快出来给阿姨表演个节目。什么还没有孩子?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要孩子,早点儿生吧,趁着年轻还能要两个。”——他们说,是对孩子的“逗”让他们不敢回家。这些因素都成了扎进游子心底的一根刺。他们一面盼着与亲人团聚,一面又恐惧来自血亲的种种非议。盼团圆又怕团圆,春节逐渐演化为矛盾的纠结体。那么,身在异乡的你,是否有这些顾虑?身在家乡的你,又是否对孩子的犹疑气不打一处来?若是这样,不妨看看下列文章,心平气和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也许会有所感悟。在此,愿所有游子和亲族都可以互相体恤,彼此谅解,快快乐乐过个团圆年。【文摘2016360】一、亲戚多,是种甜蜜的痛  心态差情商低=熊亲戚  春节斗亲戚指南  今年过年,请给“中国式亲戚”多一点理解二、催婚急,是未婚青年的终极难题  再逼婚,我就祝你鸡年大吉...吧  包办婚姻回潮与被高房价吞噬的青年  反逼婚之前,请先向父母证明你不是废物三、年关难,最难的是心态  听完《春节自救指南》我笑了,笑完我哭了  春节的逼迫:情感勒索何时休?  年末焦虑,其实只是不想辜负自己心态差情商低=熊亲戚作者:李月亮01大学毕业那年春节,我回家,与一个远房婶子遭遇。这婶子是我家的旧邻居,也是我妈的旧同事,她还有个女儿,跟我差不多大。这种盘根错节的微妙关系,让她对我充满兴趣,从进门起就上上下下审视我,并不由分说展开一场灵魂拷问:“找的什么工作?”“一个月多少钱?”“解决户口吗?”“有男朋友了?”“哪里人?干什么的?”“你俩谁挣得多?”……我其实是挺有耐心的人,一向也不抗拒跟长辈汇报近况,但那天真是烦了。她提问的态度,完全不是闲聊,而是审贼。眼神、语气都凌厉而迫切,明晃晃地表达着“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过得怎么样”。没有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没有人和人之间基本的善意和尊重。一丁点都没有。得知我收入尚可,她嘴上说“那还不错”,神色却不怎么愉快。而听说我的房租很贵,她倒是真开心,哈哈哈地笑出声。还抓住这个突破口,紧追不舍地问:那你以后得考虑买房吧?那边房子多少钱一平?哎呀你得攒多少年钱才买得起个房啊……我烦得耳朵都要掉了。遂转守为攻,问她女儿的近况。了解到她女儿在商场打工,一直没有合适男友,我有点懂了:这位婶子对女儿的现状不满,内心焦虑,而我和她女儿一起长大,是个活体参照物,如果我过得也不怎么样,她就心里就能舒服些。换位思考下的话,这种“你若安好就是晴天霹雳,你若不好才是晴天”的心态,我是理解的。但理解归理解,厌烦也是真厌烦。02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偶尔回家,免不了被亲戚们各种深度关怀,答记者问式的交流早已习惯。我也明白,长久不见,大家互相了解下现状,问问“学习怎么样”“有没有找对象”“什么时候发喜糖”也是人之常情,否则聊什么呢。只是亲戚和亲戚不一样。有的亲戚淳朴厚道,对你怀有情分和善意,与你同喜同悲,真心地为你的优秀开心,为你的困境发愁。而且人家也有分寸,知道有些话题适可而止,尽量避免尴尬和不快。这样的亲戚,问再多,你也不烦,甚至愿意主动跟她聊得更多更深。而有的亲戚,则像那位婶子,虽是亲人,却并无情分,TA对你的所谓关心,只是出于复杂的人性心理——好奇,攀比,缓解焦虑,自证权威,寻求优越感和成就感……你过得好,TA嫉妒、郁闷。你不好,TA得意、鄙夷。而很多人,心态不好也就罢了,情商偏偏又特别低:不会掩饰,把自己的暗黑心理显露得很彻底,聊几句你就知道TA心里憋着坏。不懂尊重,分不清什么该问该说,什么不该问不该说,劈头盖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你。不知道回避和克制,你哪里痛TA往哪里戳,不戳到你低头黑脸誓不罢休。而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你心里万匹羊驼奔腾而过,人家还觉得自己在替天行道。我们真正讨厌的,就是这种熊亲戚。03其次让人不适的,是亲戚大会。朋友S生在一个大家族,近亲就有几十位,她说,生平第一怕,就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亲戚大会——七姑八舅围坐一桌,津津有味地对晚辈逐个评头论足,谁年终奖发多少,谁给老妈买了新棉袄,谁做事麻利人缘好,谁端茶倒水有礼貌……S说,每次听着亲戚们七嘴八舌的议论,都头大如斗,哪怕说的不是自己,也难受得不行。我理解这感受。其实这种亲戚大会,本质上就是个宣扬“主流价值观”的道场。所有东拉西扯的闲谈,都在阐述一种世俗的观念,在树立标杆和靶子,暗示晚辈“你要这样,不要那样”。而他们对比和评判的原则,我们往往并不认同。只是你内心再怎么抗拒,也很难发出抗议,因为在这里,他们才是权威,才绝对正确。你只能老老实实接受这种观念绑架。这种无力感、压抑感甚至屈辱感,是我们难受的根源。04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单身时,你自我感觉尚好,但总有些亲戚,有事没事来问问,有的没的说几句,让你压力山大,渐渐生出痛苦焦虑。甚至结婚后,日子过不下去,你下定决心想离婚,但一想到亲戚们的流言蜚语、灼灼目光,你就怂了。我们一直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甭管别人怎么说。但现实里,真能阻断外界干扰的人,并不多。亲戚这种奇妙的生物,就算交往并不多,也总在用一直莫可名状的方式影响你。而且他们不像朋友、邻居,合不来能断交,他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你叔永远是你叔,你姑永远是你姑,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当然,并不是所有亲戚都是熊亲戚。也有很多长辈同辈晚辈,对你怀着深切的爱意。好亲戚和熊亲戚的差别是:前者盼你好,后者看你热闹。前者在乎你的感受,后者在乎你给了他们什么感受。前者会设身处地为你解难,后者只会拿你的痛苦当谈资。前者知道你没对象,会翻遍熟人圈给你介绍,后者只会冷眼旁观,顺带说几句风凉话。前者在你穷困潦倒时不嫌弃,在你升官发财后不巴结,后者正好相反。说到底,好亲戚给你温暖,熊亲戚让你难堪。只是好亲戚多半知道自己好,熊亲戚却很少知道自己熊——他们总也认识到自己心态差、情商低,只会把你的排斥和疏离归因于你没人情、不懂事。好吧,那你不妨就认了这个不懂事。不真心对你的人,不必违心讨好,因为很难讨到TA的好。也不必暗中较劲,多余费那个劲。不如把精力多放在爱你的人身上,对TA好一点。不爱你又断不了干系的,维持个基本的和气,就好。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日子过舒坦,比什么都重要。——来自馆友 的馆藏春节斗亲戚指南作者:周冲首先,我们得明确我们的作战斗对象。不是好亲戚,而是渣亲戚。很大一部分亲戚,其实都很好。懂界限,知分寸,言谈之中,令你深感亲情的温柔。比如我外婆,终年呆在大山里,除了特别重大的日子,难得出来一次。见了我,坐一起闲聊,也会听到她问,“结婚了吗?”“买房了吗?”“多少钱一个月啊?”……之类。但我丝毫不抗拒,因为我知道,一败涂地也好,声名狼藉也罢,在我外婆那里,都不会被低看,也不会形成羞耻,更不会被她拿来做垫高自己的砝码,到处向外人说。她的询问,只是一种亲呢和一种靠近。但也有一些亲戚,令你感到恶意满满。比如2013年8月时,和几个叔伯走亲戚,在一个表哥的小城里,大家吃完饭,慢慢走回酒店。我和表嫂挽着手,边走边聊天,她问我:“周冲,你找男朋友了吗?”我说没有。她轻轻说:“如果有合适的,可以找了。”我点头。这时,跟在我们后面的伯父忽然大声说:“她还找得到男朋友,谁会要她哦!”(字字句句,包括语气,到现在都犹在耳边)声音极大,充满嫌弃的、恶狠狠的声音。我疑心听错了,但它确凿存在。无法自欺了。只有告诉自己,肯定不是说我,肯定不是说我,一个至亲怎么会这么说晚辈呢?但不是说我又是说谁?我什么也没回应,只是揽着表嫂的手,沉默地继续向前走。回到酒店,就开始哭。而另一个亲戚,也充满攻击欲,有一次,忽然大声说:“老师是天底下最讨厌的东西!”当时我就是老师。我说:“这是说谁呢?”前面说“谁会要她哦”的伯父马上补刀:“就是说你哩,就是说你哩……”也许你们会认为,我当时一定做错了什么。对长辈不孝,礼仪不全,言行失当,以至遭受这样的攻击。但事实是没有。我没做过分的事。当时在场的,也有其他人,均觉莫名其妙。我依然什么也没说。我所有的教养都在告诉我,不应对长辈顶嘴,他们骂你、打你、嘲弄你、折损你、公开羞辱你,你都得受着。因为,这就是他们认为的孝。单向度,无条件,没商量。再加上,那时候我又穷又怂又卑微,什么都没有,人就软三分,蚂蚁都能在我面前生出翅膀,为所欲为,飞扬跋扈。何况是亲戚。如今重述起来,依然疑惑和难过,但毕竟过去很久,也不想再深究,只是与之来往渐少,年节亦然。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并非所有的亲戚,都心怀善意。并非所有的长辈,都值得十二分的尊崇。那些“并非”之外的人,他们很可能就会在亲情的掩护下,突破界限,干涉你的私人生活。面对这种糖衣炮弹,许多人都会吃哑巴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是好?以下是我周某人历尽人间疾苦,阅遍人情冷暖,总结出的十种反战大法,现如今,免费传给你们:1,围魏救赵法——工资多少啊?——哎,小毛来吃个虾……对了,跟舅舅说段英语吧?How old are you?....——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该找个媳妇了吧……——二舅妈,碰!对了,说到这个,听说您家小明期末考的不错啊?——在北京2年了,该买房了吧?——买什么房啊,学英语准备出国买Villa呢……Villa什么意思?你家小宝英语那么好,来给舅舅翻译一下……2,先发制人法毕竟和他们并非初识,每个人的脾性,你都会了然于胸。谁八婆,谁可能会开问,你就开问她。“大姑啊,你女儿现在在哪混啊?多少钱一个月啊?找对象了吗?哎呀,表姐长得真不怎么样,性格又随你,怕是很难嫁哦,对了,我听说她以前处了个男的,什么钱也没有,后来成了吗?哎,别挑三拣四的了,现在好多女博士都嫁不掉呢,我看啊,表姐就嫁了算了吧……哦,表弟快毕业了呀?找到工作了吗?哎,不是我说,那工作不稳定,都没编制,今天有饭吃,明天说不定就没饭吃了……对了,你们家还没买房,现在房价涨得可厉害了,今年不买,明天起码翻一倍,我们家就早早买好了,大四房……哎哎,大姑,你别走啊,这么受不住啊,气量也太小了!”3,瞒天过海法你要知道,你和亲戚天各一方,一年只有一度相见。所以,他不可能来验证你的生活,如果脸皮够厚,你尽管把牛皮往死里吹。——多少钱一个月啊?——哦,我们跨国公司都是讲年薪的……也不多,大概两三百万吧。——哟,买房了吗?——买了,北京东三环,两百平的大房子,交了首付了,大概后年就能交房了。(后年还是不见房,你就说,因为要开公司,所以,把房子转手了,反正上下班也不方便,房子嘛,不急,明年买个别墅吧!)——找对象了吗?——找了啊,一个混血儿,中俄混的,她父亲是俄罗斯皇室,母亲是中国的外交官,她叫奥丝特箩夫斯基。她本来一定要跟我回来,但后来她要去米兰参加时装周,我就跟她说,工作要紧,以后有的是机会见家人。(明年再问起,你就说,唉,受不了一身汗毛,还是我们中国姑娘好。)4,正面对敌法——几多钱一个月啊?——我几多钱好像跟你没关系吧,您又不是我的财务总监。——你怎么还不嫁人哦,我告诉你,女人越老越嫁不出去的,以后送人都不要。——你这样的都嫁出去了,我还怕什么呀?!——买房了吗?——不敢买,怕您三天两天住我家去。5,你猜你猜你猜猜猜法——多少钱一个月啊?——你猜!——找对象了吗?——你猜!——怪里怪气的,我怎么猜得着?!——是啊,我也猜不着你为什么要问。6,指桑骂槐法——几多钱一个月哦?——不多不多。哎,大姑,你看过这电视没,我告诉你,太好看了,对了对了,就是这姑娘的老姨,可烦人了,天天跟派出所查户口一样问别人私事,你说,这样的人怎么不去死呢?!——哎,你这孩子,怎么骂人呢?——七姑,我没骂你,我是骂电视里那人。你说她是不是贱?明知道别人不喜欢,还一个劲地问问问。7,反间计——几多钱一个月啊?——七姑,你问我吗?我一般啦,但我前些天听八姨说,表哥现在才赚三千一个月啊,那也太少了,八姨还说,工地上搬砖的都比表哥赚得多,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娶上媳妇。——你八姨这么说?她真好意思啊,她们家如花还快三十了还没嫁出去,也不担心自己,还说我小子,我小子才27,怕什么!——是啊,表哥即使再穷,也还年轻。但八姨说了,如花姐有房有车,还有钱,追她的男人一大把,她不结婚是不想将就,还说表哥就不同了,表哥是没人瞧得上。——我艹她王桂花的娘,我跟她什么仇什么怨,天天在背后这么编排我……8,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多少钱一个月啊?——七姑,我先接个电话哈!——找对象了吗?——八姨,我上一下洗手间,你们聊!——生娃了吗?——三叔,刚刚你感觉到震动了吗?你们都没有吗?是不是地震了?啊,我出去看看……9,气场摧毁法——现在几多钱一个月啊?特别冷艳地玩手机,装没听到。——哎,我跟你说话呢,你这孩子,咋这么没礼貌呢?好半天抬起眼,“是和我说话吗?”——是啊,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呢?定定地看着她,从下到上地扫视她,不到两轮,她就会内心发怵,然后你傲然曰:“这好像跟你没什么关系吧?!”如是几个回合,她就不会问了。10,终极大法所有以上方法,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1,你会了也不敢用。2,治标不治本。今年过了,明年呢?七大姑对付过去了,八大姨九大舅十大叔伯呢?都络绎不绝地,等着给你的小心灵来上重重的一击。只要你一直做不到,危机就一直存在。得怎么办?简单。无招胜有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实的、漂亮的、有力的答案。有钱人不怕“几多钱一个月”的问题;已婚者不怕“结婚了吗”的问题;父母不怕“生孩子了吗”的问题;有大房子的人不怕“买房了吗”的问题……相反,这些问题,不但不能击伤他们,还能成为他们展现优越的契机。——赚多少钱一个月啊?——月薪十万,还有些其他福利,大概年薪两三百万吧。——找对象了吗?——找了,去年刚结的婚,今年准备要孩子。——买房了吗?——买了,在北京东四环,不大,230多平。提问者便沉默不语了。那些尖锐的提问纷纷反弹回来,自取其辱,反噬其身。究根结底,我们之所以会被亲戚击伤,一来因为自己做不到,二来因为我们恐惧。我们恐惧被比较,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存在一个审判者。它无时不刻地考量我们,苛求我们,判决我们。而当他人的恶语到来时,你真正伤心的,不是别人的比较,而是他们击中了你无法面对的弱点:无能、无力和无可奈何。因此,要想真正解决这场年复一年的亲戚大战,我们要做的,无非两条:要么,从外部击败他们。资源丰沛、人脉宽广、有家有室、物质优渥,分分钟秒杀渣亲戚的心。要么,从内部解放自己。无视他人设置的规则,不轻易投身别人的评价体系,在另一种价值观内,自由地,努力地,追求自我的实现和超越。——来自馆友
的馆藏今年过年,请给“中国式亲戚”多一点理解作者:雅娴“亲戚关系常常是最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人虽重血缘,但自古对亲戚就不抱多大希望,老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如今更是“每逢佳节倍烦亲”,七大姑八大姨一堆“雷驱”问题让年轻人十分不解:你又不帮我解决工作,你管我在哪儿上班呢?你儿子挣得多就行了呗,你管我挣多少呢?更令人不喜的是,很多亲戚乐此不疲地盘问,并非出自长辈的关心,只是通过明知故问达到取笑、嘲讽、炫耀的目的。比如,她儿子如果考了倒数第一,她是绝不会问别人孩子成绩的。这到底什么情况?1聊天时亲戚们的明知故问,不过为了满足两个心理需求:1、证明你混得不如他孩子好。2、证明你爸妈过得不如他们两口子好。而这种心理需求则是源于对生活的焦虑、缺乏安全感。随意听他们说两句就能发现,亲戚们对我们成功与否的判定是以他们自己孩子的现状为标准的,举个例子:他孩子没出国,所以“海龟早就不值钱了,回来一样找不着工作。”他孩子学历低,所以“学历根本没用,混社会还是靠能力。”他孩子没结婚,所以“年纪小不成熟,结婚早都爱闹矛盾。”总之,凡是和他孩子不一样的都是不好的。他孩子的选择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所以他们家才是最幸福的。爱问此类问题的,多是女性长辈。那一代的女性大多没有什么做自己、靠自己的思想观念。小时候靠父母,嫁了人靠老公,人老了靠孩子。偏偏父母、老公、孩子都不愿听她们的,这便导致她们的不安与焦虑。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使她们除了自我催眠别无他法。比如,儿子没考上大学,自己又没办法帮儿子考上大学,儿子也不听自己的话,那就只能说服自己相信上大学没有用了。至于事实到底如何,那不重要。从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心灵鸦片中获得安慰就可以了。为什么那么多阿姨无比热衷广场舞?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更多的是要在彼此的友好“交流”中获得心里安慰。儿女都不在身边陪伴,她们其实很寂寞。2长辈们的“关心”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干涉”,因为两代人观念不同。并不是说上一代人就落后迂腐、没文化,只是这种观念差异根深蒂固,不是一场心平气和的谈话可以解决的。50、60后是跟着新中国成长的两代人。新中国发展的一路坎坷,他们亲眼见证且全程参与。一出生就大跃进,小学背《语录》,中学上山下乡,参加工作还没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就下了岗,人到中年看病贵、房价涨,就指望儿子女儿省点心,结果刚离家没两天回来就说要自己当家做主。“你雾霾吸多了?”“思想观念”是社会变革中转变最慢最难的。爸妈可能现在学会用淘宝了,也开始懂得花钱享受而不是一味攒着,但让他接受儿子闺女30大几还不结婚,进私企却不考公务员,他就是接受不了。这或许就是年轻人所说的“老封建”。的确,《红楼梦》里“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早已远得没影儿了;我们的父母很可能就是中国“老封建”的最后一代;但在80、90后成为社会中坚之前,中国社会的主流观念肯定还是“老封建”。这两天复习《笑傲江湖》,看到一个解读说得很好:中国的“江湖”从来都要讲规矩。规矩的江湖里,不允许有“少侠”出现。年轻人就要老实、虚心,等老一辈功成隐退才能出来蹦跶。令狐冲悲惨了大半部书,就是他锋芒盖过岳不群太多次了,虽然那非他本意。某种程度,长辈,即正义。3如何应对亲戚的们的恼人提问?并非故作高尚:试着多一些理解吧。上面说到的焦虑、缺乏安全感、攀比、炫耀,其实都是因为长辈内心或多或少的孤单。年轻人陪伴在父母身边,愿意放下手机陪长辈聊聊天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越是担心孩子的远离,越是企图掌控、抓住。而对于三观差异,不妨换位思考。一代人有一代人观念,这是那一时代的特殊环境所致。长辈不理解我们,我们也同样不理解我们的侄子、外甥女。60后看70后不稳重,70后觉得80后幼稚,80后看90后是脑残,90后眼里“00后”根本是个贬义词。我们看小学生发贴“求漂亮姐姐陪我写寒假作业,14岁以上阿姨勿扰”有多惊悚,长辈们听我们说“我的钱不买房,我要去周游世界”就有多恐怖。正所谓“我看后辈如脑残,长辈看我应如是”,过年了,忍着听几耳,顺着说几句,也不妨。他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恩,我也觉得现在还不够好,但毕竟刚毕业,先攒攒经验吧,总能学到东西的。”她显摆她孩子——“表姐就是厉害,小时候表姐成绩就比我好,还是大姨和姨父你们教得好。”他追问你的婚姻、恋爱——“这不没遇见合适的嘛,二姑您也帮我留意留意,先谢谢您啦。”小辈这么懂事,长辈也就高抬贵手了。毕竟,都这样了还能说出“你小时候我就说你小子将来肯定是个废物,你爹还不信,哈哈哈”的亲戚,应该不多。认真听、顺着说,咱就是个懂礼貌、求上进的窝囊废;不爱听还犟嘴,咱就是个没教养的窝囊废。个人荣辱和家门荣誉之间,大局为重啊!再退一万步讲,说是亲戚,其实一年到头根本见不着几次面,还不如同事和普通朋友。来家串门,大眼瞪小眼,根本没话说。难道……“二姨,你猜《神探夏洛克》还会出第五季吗?”“四姨夫,你玩儿《阴阳师》吗?h2Z1呢?”莫言在《丰乳肥臀》里说得好:“所谓亲戚,都建立在男人和女人睡觉的关系上。”既然没话聊,那就只能聊男女睡觉那点事儿了:“你小子有女(男)朋友了吗?”今年过节回家,多给“中国式亲戚”一点理解吧。实在忍不了就在心里默默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来自馆友的馆藏再逼婚,我就祝你鸡年大吉...吧作者:武志红38岁女白领被母亲安排相亲水泥工,拒绝被骂不孝。昨天,新浪微博被这一条新闻刷屏,一时成为热点。成为热点,我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 我最早转这条新闻,并且连着发了8条微博。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喜欢蹭热点赚点击率。好吧,不自嘲了,还是说句真诚的:我连着发微博原因很简单—— 这件事触动了我。先是我记忆中的两件事:一,前不久一个新闻说,一家有两个女儿,母亲大人先是安排姐姐和一个不错的男人相亲,不成,接着又想安排妹妹继续和该男相亲。不能浪费资源啊。但被该男拒绝,他说:我不是商品。类似的,看网友回复中,有人讲到了自己的事:妹妹因癌症去世,妈妈找了机会要和她谈话,她隐隐知道要说什么,果不其然,妈妈说,你要不就和妹妹的未婚夫相亲吧。二,我一位朋友,三十岁美女,被父母安排和一个好条件的男人相亲,她见了一次就想拒绝,本能上对这个男人很抵触。但父母施加了很大压力,而该男也很会讨她欢心,最后结婚。但结婚后不久,就发现该男人品极有问题,她果断提出离婚。该男倒没怎么为难她,但她父母却陷入了严重的歇斯底里中,可以号泣终日—— 就是一整天了,然后辱骂她是家门的羞耻,丢尽了他们的老脸。不仅年纪这么大才结婚,结婚了还离婚,“我们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不争气的女儿!!!但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父母也相信了该男是可怕渣男,如果婚姻一直持续下去,不仅女儿会不幸,他们家族也可能会出一些大的灾祸。听上去,这对父母该是非常没有见识才对吧,可实际上,他们是白手起家的豪富。这些事中有两个让我注意的部分:首先,这些父母似乎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人。仿佛是,孩子以及相亲对象就是任他们扭捏的物品一样,他们可以随意进行安排,而这些物品,不会有人类的各种情感,所以不必理会。其次,更关键的是,这些父母们逼婚的动机,不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他们也不避讳这一点。像我这位美女朋友,她父母就一再强调说,受不了“我”的女儿会离婚,这丢尽了“我”的脸。他们脑子其实很清楚。女儿问他们,我要是不离婚,你们难道不担心我的人生吗?这个男人难道不可怕吗?他们说,是的,你说的对。可是,为什么你就这个时候才结婚,为什么就你闹出了离婚的丑事,我们家族为什么会遭这种孽!研究中国人心理的很多学者称,中国人的头号心理是面子心理。在这位朋友身上清晰可见:父母有正常的智商,所以能预判这位女婿会给女儿乃至整个家族的未来带来灾难。但面子被破坏的羞耻感,让他们似乎没有空间去尊重这一基本事实了,所以,好像不管不顾就要女儿在这个火坑里一直待下去。这也的确是这对父母的一生。他们的婚姻充满了不幸与背叛,但硬是一直坚持了下来。只是,虽然有背叛,但他们还算基本善良,没有在金钱等方面盘剥或严重利用彼此。而女儿的未来连这一点都不会有,可他们好像就不管了。他的自我,都不能为智商腾挪出一块空间来。——此前一篇文章我说过这样一句恶毒的话,现在看来也可以用到这儿来。然而,婚姻是你的,希望你还是能为你的智商腾挪出一些空间来,不要被父母与七大姑八大姨的逼迫带来的焦虑充满。再看看网友们讲的吐槽:1、我妈还曾经让我和一个gay结婚,说我结婚了她就完成任务了。—— 网友@qing77302、呵呵,我当年北外研究生毕业,被我妈安排去跟一个拉架子车的相亲的事。—— 网友@卡在家里的小聋女3、我爸给我介绍一个初中毕业的暴发户,我特么一路念到研究生就为了嫁给一个初中学历的???—— 网友@BestFU4、同小区的一个女硕士姐姐,长的不错,当医生,二十七,被人介绍一个三十多的保安???还说女的年纪大不能挑。—— 网友@老黄瓜酱x5、我36,事业单位高工,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无贷,被介绍过电工、无业等拆迁的游民。—— 网友@warmsnowinRC6、我表哥最奇葩,自己谈的女友被母亲拆散,被父母安排相中大女儿,结果结婚当天大女儿跑了,当场就和人家二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儿子后,这女的借口打工外出,就再也没回来,这是真实的事情,还发生在亲人身上!—— 网友@穆871787、我26岁那年,奶奶非要我去相亲。那个男的30多岁秃头,奶奶硬说他是发际线高。算上今年,我已经连着四年没回去过年了。说实话,挺爽的。生活不易,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网友@沫沫沫沫沫语8、听我妈说过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女儿,高学历人也周正,快三十了没对象,就被她妈妈逼着嫁给一个中学学历都不完整的工人。婚后完全无法沟通,很痛苦,她妈妈怪天怪地怪孩子,反正就不觉得自己有错。—— 网友@师尊怀里的肥鹤31549、我爸妈说,现在只要有一个男的,他有稳定工作,有房,你就可以嫁了,再挑你就没人要了……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快被气哭了,你们辛苦养大的女儿就这么不堪?你们不心疼吗?—— 网友@则卷小君10、以前一个客户的女儿,在新西兰读到教育学博士,被她妈逼回国。她妈整天要我们给她女儿介绍对象,有一次直接说,她就希望女儿去修理厂这种地方工作,男人多。目瞪口呆 —— 网友@拉不拉doodle这些奇葩故事,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然而,这是作为旁观者的角度看来。而作为当事人,这些奇葩的逼婚会导致巨大的压力与痛苦,特别是它们来自你的父母等至亲。2001年刚来广州时,就认识一四十来岁的河北老乡,据说人至孝,但已经多年春节不回家了,因为怕。他的母亲会疯了一样逼他结婚,痛哭流涕,地上打滚,叫长辈来训话,扇儿子耳光等等招数,都能使得出来。虽然至孝,但他脑子里还是有那么一根弦——婚姻大事不能轻易妥协。结果每当过年回家,就是一场噩梦般的经历。如果在平时回家,或者让母亲到广州来,那情形就会好很多,母亲还是会逼他,但轻易不会使出大招来。这是为什么?因为除了团聚,中国式春节还有一大功能——攀比。或者说,任何中国式的聚会都有攀比这一重要功能。这是由面子心理所决定。所谓面子,是给别人看的,而春节,团聚的次数和人数,以及人员重要程度,都和平时不同。所以攀比心会把拔到很高的地步。攀比什么呢?要是攀比自我成长或比美啥的,倒挺好。虽然我不帅,但我倒期待这种攀比。但不是,攀比的关键是:我们这个集体主义社会的集体之心所共同认可的那些东西,即结婚、生子与前途等。个人主义的东西,则很少会成为攀比对象。一个个人发展非常完善的人,但假若他在构建集体生活上有缺憾,那可以成为笑话。我们很容易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但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我们漫长的历史中,其实和非洲社会一样,仍处于原始的氏族体系中。张宏杰在《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中写到:血缘纽带、祖先崇拜和专制精神是人类早期社会共同的特征,从欧洲到亚洲都是如此。不过,欧洲在氏族制度解体时,就已经打破了祖先崇拜观念,转秋于与人类建立了契约的上帝这个新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却一直没有突破血缘社会的瓶颈。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与如今南部非洲或者大洋洲的一些落后部落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209页)见到多位历史学家这样论述后,我想,我们社会目前盛行的逼婚,特别是春节逼婚,应该是有这种集体无意识在背后说话吧:在春节这样最重要的节日,我们现代人重视的是团聚的温情,而其实中国传统的节日设置,核心都是为了祭祀——向创造宗族的祖先们表达各种“礼”。而自己孩子们是否在构建新的家庭,完成了宗族的延续,是头号大“礼”。所以才有那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也才有了网友“qing7730”妈妈的那个说法——哪怕女儿和一个gay结婚都号,那样她“就完成任务了”。向谁完成任务?为了谁完成任务?那个苛刻的考官在哪儿?这样看来,那个苛刻的考官,就是每个家族的祖先,深藏于我们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人神”,他在要求着我们将他的基因延续下去。什么“屌癌”、“男根崇拜”等等网友们的看似随意的说法,却可能是对逼婚心理的一种超深层诠释。写到这儿,我觉得我又像是在破巨婴国的一个集体意识的案子似的。当然这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但不管怎样,我会继续探索下去。至少目前看来,我觉得中国式父母与老人们,在受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力量驱使着。于是,制造宗族延续,成了他们生存的意义一般。不断地去操心孩子的生殖大事,让他们走上所谓的正轨,和自己一样,接受这股无明力量的支配,而去制造低质量的生命轮回。最后,说说《巨婴国》一书忽略掉的一个重点:我们为什么是巨婴国,为什么我们多数人停留在巨婴状态?我的书中给了一些回答,它主要是从母婴养育上写的。即,因为在六个月前的婴儿早期,共生和全能自恋的需求严重没得到满足,导致我们集体停滞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群中。这个回答,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讲,是一个解释。但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直观的解释:我们的生命,几乎从一出生起,就被要求听话,就被要求按照父母等大人的意志来。结果就是,我们很少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展开自己的生命——有的话一般也是流氓。那么当然,我们的生命就会停留在婴儿期。一个生命,必须按照他的自由意志展开,按照他的感觉做选择,对也罢错也罢,成败得失也罢,都是在锤炼他自己。只有被充分淬炼过的生命,才能称得上成熟。从婴儿期就被要求听话的生命,自然就是巨婴。成为巨婴的关键,不是一直被照顾被溺爱,而是被压制被伤害,是自由意志被破坏。一个人的福祉,不能交给另一个人去负责。哪怕按说最爱你的父母,哪怕他们是真心在为你好,当他们要为你的生命做选择时,也必然会不靠谱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但在我们文化下像被彻底忽略了一般。金星主持的节目《中国式相亲》第一集男选女,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当父母们为自己儿子“选”伴侣时,简直像为皇帝选妃子一样,自恋至极,而对女孩自身的感受与立场,却毫不顾及。到了第二集女选男中,则可以看到本文网友故事中展现的一点:女方的父母们好像把自己摆到了很低贱的位置上,觉得自己女儿嫁给随便一个男人就好——这时我耳边响起了那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正女人不过是为了那个深埋在我们集体潜意识深处的“宗族之男神”传宗接代?但现实却是另外一幅景象。现实中,我们社会多出了三四千万的精壮男,他们注定找不到老婆。在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可以看到:那些大一点的村庄,都会有几十个甚至更多的精壮小伙子结不了婚,而二婚三婚的女人都可以轻松再嫁出去,甚至哪怕精神病女人都会被抢。当然,这并非就是女性的福祉。对于女性来讲,文明极为重要。所以越是大城市,越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女性的权益和空间就越大,她们就越不愿意随便嫁人。所谓大龄剩女,其实就是在城市中不愿意将就结婚的一个巨大群体吧。心理很复杂,历史文化也很复杂,能深入到集体无意识中也不易,但至少你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在现代社会,你的空间越来越大,你必须亲手去把握你的人生,特别是婚姻大事。一如网友“面对面的对面”说:我21岁开始被我妈催婚。她安排一波波不靠谱的相亲,吵过闹过,28岁遇上我喜欢的人,30岁结婚,现在很幸福!如果当年我妥协了,现在也许早离婚了……没有爱情,我宁愿一生单身!——来自馆友 的馆藏包办婚姻回潮与被高房价吞噬的青年作者:张丰《中国式相亲》是一档相当奇特的节目,它创造了足够多的话题,也激起媒体持续跟进的兴趣。第一期一位嘻哈风格的天津小伙,看上40岁的姐姐,直接被妈妈给否决了,而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默默承受下来,坐在旁边,甚至还流下眼泪。第二期节目,策划的痕迹更重,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父母所扮演的权威角色。甚至有父母当场许诺,娶了自己女儿的话,会有婚房。不管是第一期的选儿媳还是第二期的选女婿,嘉宾的父母都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这个节目引起舆论批评的焦点,就在于在整个节目中,是父母在决定子女的婚姻。或许为了冲淡人们对此的反弹,在1月14日播出的第3期节目,特意找来了一个外国家庭。父母包办婚姻,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100年来,无数的文艺作品,都在赞美自由的爱情,而到了2017年,人们却观看了一场父母包办婚姻的好戏,现场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似乎都陶醉在这种场景之中,怎不让人感到惊诧。这个节目引起的激烈的讨论,说明节目组对这种包办婚姻的场景设计,其实正好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现实。10年前(2006),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同样引起广泛讨论,这部电视剧聚焦的“新时代”,是自由恋爱结婚在大都市中遭受的折磨,家庭优越的女主角,与靠打拼在城市站稳脚跟的男主角,双方因为成长背景不同而引发了种种矛盾。那时,公众聚焦的其实是城乡矛盾在婚姻中的反映,也就是所谓“凤凰男”的处境。而到了2016年,先前几家卫视推出的几档相亲节目,使出浑身解数,都很难引起公众关注了,直到这种“包办婚姻”式的相亲,才触摸到时代的灵魂。这10年,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就是城市房价的变化。尤其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房价翻了数倍。10年前,一个名校毕业的男孩,可以靠自己的打拼,在大城市打拼买到房子,而今天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所谓凤凰男,通常具备的就是这种自力更生的骄傲,靠自己力量在城市站稳脚跟,也是为自己赢得浪漫的底气,他们泡上城市姑娘,也就觉得心安理得。今天,凤凰男已经变成落汤鸡。前两天在郑州,一位“郑漂”把包忘在了公交车上,里面一个记事本,完整地记录了他一年的账单。一年总收入92000元,而到了年终,只结余15400元。每个月的花销记得清清楚楚,房租、生活费,朋友结婚礼金,父母生病,到女朋友家送礼,这些开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记事本的扉页上,写着“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开复先生散布的成功学,但是用在一个普通青年身上,却只有讽刺与沉重。在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每个月8千块工资不算低了,但是即便自己做到最好,也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买房。郑州尚且如此,在北上深这样的地方,年轻人的处境就更可想而知了,过去那种凤凰男,已被高房价绞杀,再也难飞起来了。过去10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城市化。城市扩建,大城市在疯狂地汲取小城市的资源。一个普通地级市家庭,条件好的话,会想办法在省城买房,而县城的家庭,则会使劲向地级市流动。居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当然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他们面向全国挑选自己未来的市民。即便是省会城市的高房价,已经让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望而却步,但是,每一个省会城市的房子,都能卖得出去,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家庭资产流动。我周围的很多青年,就是靠家庭的力量买到了房子。一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有一天突然接到父母电话,父母已经在成都为他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户型,在地级市生活的父母,已经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款,他们以孩子的名义,办了贷款。每个月还贷的数目,已经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并不担心,因为还贷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父母也会参与进来。如果这位年轻人选择伴侣,父母拥有一定话语权,又有什么奇怪呢?他们出钱买了房子,一个姑娘要通过婚姻的形式入住他们的房子,他们为什么不能发表意见呢?90后们如果以1990年出生计算的的话,26岁正是适婚年龄,大学毕业4年,大多数都不可能靠自己的收入在省会城市买房。他们的父母,大多在50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50岁上下的城市人,如果能力还可以的话,他们经历了福利分房,又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初级阶段,已经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受益者,他们有能力为孩子买上一套房子,甚至有能力帮孩子创业。《中国式相亲》中的那些男嘉宾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自信爆棚,指手画脚,甚至现场测量女嘉宾的手温(手脚冰凉不利于生孩子)。第二期中,一对上海父母,在为女儿争取的时候,直接说出“我们已准备好了婚房”这样的豪言。在面对一个创业的男嘉宾时,两个女孩的父亲都表示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帮到他。“帮”和“干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只是说话的角度不同而已。在包办婚姻回潮的背后,是这些年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变化。2006年,有人将英国小说《自杀俱乐部》翻译过来,并推荐到豆瓣上,书中“父母皆祸害”的看法成为流行词,在豆瓣上,一度发展成有10万人参加的讨论小组。而在QQ空间和各种论坛中,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大多数参与讨论的青年,都是80后,他们和父母关系普遍紧张。在匿名的条件下,大家大倒苦水,父母的各种丑陋、缺点和错误,都被展现了出来。这反映出当时正在走向独立的80后,对父母权力的反叛。10年过去,到了90后这里,由于大都市房价暴涨,他们独立的可能性大为降低,相对80后而言,90后们与父母的关系大为改善。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与父母疏远的进程。现代社会的核心,在于契约观念而非血缘关系,大家庭走向解体,个人的流动性增加。因此,整体上的趋势,是子女对父母的疏离,这也符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解释。中国这一进程,在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和现代教育逐渐确立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有出息的青年,会远离故土,到大城市寻求更现代的教育。“离开家庭”是现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和情结,不管是女性追求独立,还是男性出门革命,首先都是对大家庭的反叛。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现代化”,从大家庭的一分子,变成一个独立的契约人。到了1949年后,由于户口制度的强制,这一过程被遏制,直到80年代开始,才重新恢复。进入9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让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在个人能够靠自己能力进行买房的时候,中国“成家立业”的观念有了新内涵。我想有个家,被房产商置换为“我想有个房”,买房成为个人独立的标志,也是很多大城市父母为女儿挑女婿的一个硬指标。直到2010年以后,房价屡创新高,让这一进程又出现了反转,90们登上舞台时,发现自己非常渺小,而房价变成一种恐怖的存在,因此,在年轻人中间,普遍存在一种重新投入父母怀抱的趋势。这让人想起传统农业社会,包办婚姻一统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劳动的组织形式,青年男子既不可能独自耕种土地,也没有经济独立的可能,“分家”是结婚后很久的事情。如今的90后,可能需要重新面临一次“分家”,直到在经济上和精神上能彻底离开父母之前,他们都不算拥有独立性,就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90后,成长期被大大延长了。90后面临的局面当然没传统社会那么糟,城市文化中,婚姻自由早已是占统治性的观念,他们的父母,也没那么封建。但是,重新投入父母怀抱成为一种趋势,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转折,它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婚姻问题上。被房价吞噬的一代青年,被房贷控制,甚至不得不因为房子而重新与父母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和80相比,90后经济上更难独立,他们的创造性也会更为降低吗?一个包办婚姻回潮的社会,在文化上是否会更加保守?这都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来自馆友的馆藏反逼婚之前,请先向父母证明你不是废物作者:毛利凭什么要求父母来理解你呢?不想被逼婚、被安排相亲,干脆今年不回家怎么样?举着“不要逼婚”的牌子回到老家,跟去狗肉节反对吃狗,一个路数。临近春节,在上海最热闹的步行街上,一群未婚女性举起“妈,过年别逼婚”的牌子,一脸凛冽,绝不就范。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去广西玉林狗肉节举牌抗议杀狗的动保族。两边都有理,你很难坚决跳到一个阵营去。动保族觉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是跟小孩一样的存在,什么样的禽兽能吃得下口?狗肉节大叔认为这帮人吃饱闲的,狗和猪牛羊没什么区别,养来就是为了入口,传统如此,你凭什么要拦我杀我家的狗?这跟逼婚好像没什么两样,站在马路上举牌的女性,认定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被尊重的,具备完全自理能力的行为当事人,在父母眼里,却是迟迟不愿意履行自己职责的废物型生殖机器,他们想操控子女的命运,就像拿着绳子要一举结果你自由生命的一家之主,搞不好内心还在谴责自己,如果一开始就严加管教,也不会到三十岁都没结婚。某次饭局,隔壁一桌是几个中老年男性,酒过三巡,喉咙发粗,其中一个因为儿子至今不肯相亲,黯然神伤,几乎哭将出来,一个老头发表高谈阔论,为什么高学历人士比低学历人士更难找到满意的对象?我在旁边听着,觉得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它似乎出现在八十年代反映农民生活的电影里,一些农民为了自己种的作物颗粒无收怨天尤人,一些农民喜欢说点刚从电视上听来的新种植理论,但所有农民都希望今年能有所收获,特别是到春节这样的关口,不然即便饿不死人,家无粮仓也足够丢人现眼。去城里上班的年轻人,想说服老家父母,我并不是你种的庄稼,也不是你养的种猪,不能随随便便开花结果,我可不想为人类繁殖添砖加瓦。但要是想想父母辛苦供子女念书,归根到底,还是希望给子女创造一个好的繁殖环境,让后代拥有更优渥的生活条件。这边闹着说我的幸福我主宰,即便断子绝孙也不沦为繁殖机器,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你凭什么要求父母来理解你呢?日本演员堺雅人考上早稻田大学后进了戏剧部,大三决定退学做演员,结果父亲勃然大怒,如果只是为了演戏,当初根本就没必要考大学,大骂他“你知道为了供你上大学,家里花了多少钱吗?”堺雅人的决定是,既然要这么做,就跟家人断绝一切联系,七八年后出演早间剧,有了点名气,才恢复交往。既然想走自己的路,那就走出条样子给父母看看行不行?不想被逼婚、被安排相亲,干脆今年不回家怎么样?你嘀咕着说:那未免太不孝。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连最大的一条都已经犯上,不回家又算什么。不仅自己不该回家,还该把父母从传统价值观里解放出来。认识两位三十多的大龄单身女,几乎每年春节,都会把父母从老家接出来,要么出去旅游,要么留在大城市。你会发现脱离原来的传统社会后,父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开明。当有人夸她说“好福气,女人带你出去旅游过年”时,她也不会垮下脸说:有什么用,又不肯结婚生小孩。她也会饶有兴致看看外面的世界说:原来还挺有意思。举着“不要逼婚”的牌子回到老家,跟去狗肉节反对吃狗,一个路数。不吃狗肉和不逼婚一样,当然文明,但在特定环境内,那是难以理解的笑谈,不管你如何反对,举牌子也好,鸣枪也好,誓死不从也好,那些人照吃不误。没准你要说,难道我穷,没有事业,就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吗?就只能像囚徒一样接受自己相亲结婚的命运吗?你穷,没有事业,在大城市拿五千月薪,想买房靠跟父母摊手,想辞职先回家里住一阵,你自由自在的生活完全靠父母的退休金兜底,如果胡乱谈了个男朋友,没准还考虑要让他们出多少钱才够我们在大城市生活。父母当然理所应当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谁也不想自己白白花了钱,却让子女依旧堕入穷困生活之中。每年过年时,我都会看一遍电影《bj单身日记》,这部电影经常安慰我,人生就算一事无成,前方还是总有惊喜。32岁的英国女人bj,一到圣诞节也免不了被爸妈拉去相亲,连英国绅士们都没进步到不求子女成婚的份上,单身女性们就别苛求老家的父母了。与其一脸愁容烈士就义,不如开开心心退掉贵价飞机票,今年过年不回家。——来自馆友的馆藏听完《春节自救指南》我笑了,笑完我哭了作者:爱栗丝每年春节回家,在大城市打拼了一年的青年回家都要遭遇这一连串的心灵拷问:找对象了没有?没有就明天带你去相亲!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到我单位工作要不要?来串门的大姨也不是针对谁,只不过用了自家儿子做典范补刀,在日本读了研究僧,奉子成了婚,还考上了公务员,完美!还有隔壁成功人士老王,满臂手表、家里六十亩水稻,儿子回家在门口停了13辆路虎。相比之下,你的地位确实不如大姨胸前抱的那条狗。没出人头地不打紧,结了婚成了家父母也开心。偏偏你年年回家都单身,掐指一算单身已经一千零一天。熟读《单身是最好的升职期》的你,实在无法理解父母的这番好意,转头加入了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可是岂止我们无法被父母理解,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原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理解,就有了“我为你好”的强求。1认知的鸿沟是最大的矛盾一切争端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的自我意识和父母亲戚的旧有认知存在巨大差异。父母觉得安安稳稳当个公务员好,你非要出去旅行满世界跑。你不喜欢他们频繁催婚相亲,好像只要把你送出去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你怪父母根本不在意你的感受,也不了解你的世界。你喜欢收藏他们爱用的中老年专用表情包调侃好友。父母看你单裤走在寒风中担心你得老寒腿喊你回家穿秋裤,你就把聊天记录截了个图发在朋友圈,配文“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这些网络用语和表情包背后,难道不是藏着对父母无法理解互联网文化的嘲讽吗?人和人之间互相理解原本就不可能,更何况是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代人。2同样生长环境的同龄人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这种认知上的鸿沟并不仅存在于我们和父母亲戚之间。85后、90后的年轻人都知道,微信自带的表情“微笑”已经不是指友好的微笑,“呵呵”一词也不是以前那个拟声词。爱栗丝的领导也是80后,但他对微笑这个表情和“呵呵”就存在一定的误解,向他汇报工作时常常得到一句鼓励的话,后面加个微笑或“呵呵”,让人毛骨悚然。(爱栗丝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其实我们领导还是很年轻充满活力的啦!)言归正传。前几天和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聊天。几个月前,他和恋爱长跑了5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后来听从家人安排参加了相亲会,他并不喜欢那位姑娘,但还是打算结婚了。我很惊奇,结婚怎么能这么随便。朋友说,谈了几场恋爱之后,你就会知道女人能在家照顾好家庭就行了,无论对方是谁,终究会失去新鲜感。奋斗在新媒体圈的爱栗丝,对于如此物化女性的观点自然愤愤不平。但几番理论后,谁也无法说服谁。即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友,在有了不同经历后,终究还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了。3因为不理解所以指手画脚父母行事的初衷总是为孩子好。朋友曾帮老板调查上海的国际小学的入学要求。大多学校要求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样样不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也已经不能算是特长。除了孩子要面试,家长也得面试,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关卡重重,妈妈没有工作的,一律不在招生范围之内。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老板开始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连周末也排得满满的。是不是像极了你的童年?她的老板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也经历过背着重重的书包辗转各个兴趣班,哭着喊着不想去的年少时光。不知道你小时候曾否想过长大之后,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受这份罪?反正我有。可真正长大后,你又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未来,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指一条“明路”。老板说,害怕孩子长大之后怪自己啊。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正是父母逼你结婚时候的模样啊,同样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指一条明路。立场变了,看问题的想法也就变了。写在最后你应该还记得你嘲笑男朋友那双蓝色运动鞋的场景,你嫌弃他直男癌审美的神情和你大姨嫌弃你的眼神一模一样。不管男友喜不喜欢,你给他配上一身海报里吴彦祖男神同款紧身衬衫,穿惯了运动大T的男友各种不自在。你说了句,习惯就好,这样好看。这不是跟你爸妈想让你结婚是一个道理吗?你对男/女朋友指手画脚的时候,想过要给他们自由了吗?我们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人生,但又总是对亲近的人抱有极大的期待,并以为这种期待就是他们应该有的最好人生。今天以一曲《春节自救指南》讽刺父母插手自己人生的大龄未婚未育、事业还没能牛逼到炸的青年们,说不定以后也会变成歌词里讽刺的父母大姨二舅子。你说你不会?嘘,话别说太早。——来自馆友 的馆藏春节的逼迫:情感勒索何时休?作者:冉云飞由于家庭代际养老与对孝道的变态强调,中国家庭不少时候不是双赢乃至多赢,而是零和博弈乃至负和博弈,呈现出一种令人痛心的互坑状态。一年一度的春节快到了,很多人都盼着快快乐乐地享受漫长假期,与亲人团聚带来的恬静闲适。早年看过一个台湾公益广告,说的是邻居家家都在放鞭炮,父母倚闾望切,却常常落空,旁白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广告配以温馨的画面,肯定会非常感人,因为诉诸情感比讲道理是更为有效的直抵人心的方式。但如果我们诚实地面对如今中国家庭的现实问题的话,很多家庭在表面的温馨之下,却暗涌着不少分歧的波浪。这就像八十六岁的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还能自幸“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我们春节回去恐怕就只有“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了。我们当然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是真实的,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经”却也是残酷的现实。怎么个难念法呢?现在的春节已成一些在外面工作与生活的年轻人,很纠结甚至不愿回去的一个时段了。成年尤其是见过世面后回家的“春节”,与你蒙童初开时的“春节”,其意义是迥然不同的,因为你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到童年对春节无忧无虑、单纯渴盼的快乐了。但不回去吧,又觉得年迈的父母盼了一年,不回去团聚一下,实在内疚。不过,回去呢,不仅有春运来回的折腾,更有乡下无度的攀比,四处赶礼的陋习。最让人不耐烦的是,父母对婚姻的催逼,而造成的亲人关系的内在紧张。对婚姻的催逼在城乡都有,即便城市比乡下要少,但催逼的案例也不少见。为什么这种在西方很少出现的情形,还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呢?因素很多,可分析起来,不外乎可以从制度、文化、心理诸方面来展示,便能看出点门道。在二十世纪以前,人的生存特别是日常饮食仰赖于农业处甚多,所以聚族而居,人的交流半径狭窄,成就了人们对血缘、地缘的看重。不管家庭结构有何等差异,也就是说不管是大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还是重组家庭、单亲家庭等,家庭养老形式差异不大,其核心精神都是充斥着孝道。以孝道为精神主体的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了上千年,而没有另外的选择,二十世纪以来才开始有社会养老这样的概念,所以大家都还把家庭式养老,也就是养老的代际传承,当作无可替代的理所当然。公平地说,从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来看,孝道为人口繁衍、家庭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时候使生育不但是夫妻俩的自主行为,也成了传宗接代及养老送终的社会压力。不过问题在于,目前早已不是农业社会,而是工商业乃至信息社会,但我们的养老模式,却完全跟不上这样的变迁节奏。也就是说,养老模式应该逐步从家庭养老模式,逐步转化到社会化养老模式。再不济也应二者兼用,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代际养老为辅。但由于政府收了纳税人的税又不想为纳税人分担养老“负担”,不想在这方面真正有所作为,故在法律上还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同时由于孝道的养老模式非常久远,简便易行,文化及心理沉淀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近乎形成了“集体无意识”,故大多数人对孝道的赞同,到了不经理性思考、容不得说不的地步。孝道作为“家国同构”的社会稳定模式,使政府与无识的民众在“孝道”的认可度上近乎根深蒂固,基本上忽视了社会养老体系的良好建立,是政府职责的一部分,同时也忽略了养老的代际传承,在全球化时代必然遭遇的巨大困境。人自然是独立的个体,但又是群居动物,还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之中建立自己的情感依存网络与物质互助救济方式。你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你,这当然是从“万事互相效力”的角度来看的。不过,你需要某些人到何种程度,却是因交际的多寡与团体的疏密度而决定的。由于中国人尚处在从身份(熟人)到契约(陌生人)的过渡社会,故血缘(家人近亲)、地缘(老乡同学等)等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团体的方式。换言之,我们对契约越重视不够,我们就越看重身份,越重视血缘与地缘。但过于重视血缘,有浓厚的祖宗崇拜色彩,就为情感勒索,做了现实生活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铺垫。孝道及代际传承养老模式的纯粹家庭化,其实对中国家庭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可中国人好面子,“家丑不可外扬”的社会文化习俗,却使我们常常不愿面对现实。我们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包括家庭分歧与冲突时,总是喜欢和稀泥,要不就是拿强权来弹压,求得一时的解决,而不愿意在制度建设上来公平公正地解决这些矛盾。但全球化与权利意识的高涨,却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养老并不是个体也不是家庭就能完全解决的,作为被纳税人所养的政府,有义务帮助解决养老问题。社会养老不能尽快良善地建立起来,那么家庭养老就会越来越遭遇很大的现实困境。这和农业社会里中国家庭都是家庭代际养老,且不知道他国民众是如何养老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知晓社会养老模式比单一的家庭代际养老更为先进,于家庭及社会有更多的良性助益,稍有头脑的人都不能对这种“相对剥夺感”视而不见。正是由于还不认真地把养老的社会化提上议事日程,促成其公平公正且制度化,使得家庭养老这种模式,对比他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让人看到更多对个体的绑架作用,对亲情关系有越来越大的伤害。换言之,以前人们对家庭养老感受到的伤害还不像当下这么强烈,在如今就会加剧地难以忍受,这是社会变迁对家庭所造成影响的必然结果,可研究养老代际传承问题的人却很少看到这样的现实。大家庭的不分家被赞美,既是古时抵御风险之必需,也是节约支出成本的方式,但由此造成的产权不明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界线(包括心理界线)不清。这样的界线不清在以往早有伤害,只不过在今天,界线不清给家人彼此之间的伤害,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罢了。众所周知,产权要明晰,不然会产生很大的纠纷,此种观点于今越来越成为可以接受的常识。但就像人诞生就有皮肤,让你自己跟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事,都有了天然的界线一样,界线是人与人得以存在的物理与心理基础。理论上讲,每家都有自己的房子,这种物理界线,不可随便逾越践踏。同理,心理界线也不能随便践踏,但很遗憾的是,中国人与人特别是亲人之间,随便踩踏他人的心理界线,成为大家习焉不察的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说,我要与孩子做“亲密无间”的朋友,这看上去很泿漫,听上去令人激动,其实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伤害之深,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真要与他人无间,那就说明你们没有界线,其有不少伤害不言而喻。有界线当然就不是什么“无间”,准确地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最佳状态是亲密而有界。你如果意识得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互相代替,那么像逼自己孩子结婚这种愚蠢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了。自然,有些人意识得到孩子结婚是他(她)自己的事,但作为父母他经受不住社会压力——社会压力自是制度习俗、文化心理诸方面集体影响的结果,也说明社会上很多人根本没有明确的理性界线,即觉得结婚与否是别人的事儿,根本不属于你应该管与打听的范畴——也经不住别人老是问自己的孩子为何还没有结婚这一困扰,于是父母就把这样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来逼迫孩子尽快结婚。由于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基督教文化中的“主的恩典是白白的”一说,自然就很难理解为何做父母的应该无条件地爱孩子。必须明白的是,无条件并非无规矩。但作为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帮助孩子分担些社会压力,而不是成为社会压力的一部分,这是父母们应该逐渐学会的基本常识。令人遗憾的是,能这样做的父母,几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得面对现实,历史悠久的孝道,除了增进家庭团结的那一面外,无论从物质还是从心理上讲,都不可避免地蚀化良好的亲情,存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勒索。在今天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扎眼。有的人强调孝道,也许不是物质需求,不需要“养儿防老”,而是著名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所说的情感勒索。逼婚成功了,再接着逼其生子,除了传宗接代的想法外,有些父母也是晚年无所寄托,把照看孙子孙女,当成一种可以控制自己孩子的一种“娱乐”。我不排除在中国大多数人养孩子,真是需要父母的帮助与照管,但有的父母真是控制孩子成性。家庭养孩子模式呈现一种互相勒索模式,年轻人啃老(不只是物质上仰赖父母,还有让父母替自己带孩子),而老年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孩子,两代人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不少的冲突,一代代如此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亲密度不够,却与自己父母有着连绵不绝的控制与反控制,以及互相勒索。云南边疆村寨,早婚的少年夫妻在母亲帮助下照顾孩子,图片来自纪实图片故事栏目《活着》美国心理医师约翰·布雷萧写过一本书《家庭会伤人》,后来中国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出过一本近乎同名的《为何家会伤人》,都谈到家庭对人的伤害。但他们几乎没有探讨家庭这种人类最小且基本的内团体,天生所存在的需求与排斥的内在矛盾,其张力让人既享受又让人受伤。我认为人作为群居动物,基本不能索居而存,但又必须独立,就决定了人身上具备虐待与受虐的双重特质。正如有人说人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要想把这样的“连体婴儿”给分开,其必死的命运也就先天决定了。家人之间,一方面有虐待的一面,又有受虐的一面,是不是家庭这种形式,必然产生的结果呢?也许这样的问题只有进入信仰才有解决的可能。1月20日《重庆晨报》报道了一则《妻子年薪25万工资交母亲,年薪5万丈夫欲离婚》的新闻,颇令人感慨。我们以前都听说过与自己女儿杨元元近乎形影不离的母亲望春玲,不准三十岁的杨元元谈恋爱,最终使自己在上海海事大学读研究生的女儿自杀的悲剧。你以为这是你看到的最为典型的情感勒索之悲剧,其实有的人除了控制女儿外,还要控制女儿女婿乃至孙子,其典型程度恐怕不亚于望春玲,只不过是如今还没出现命案而已。这个母亲挖空心思地控制女儿,让女儿完全依赖她,且深度介入其家庭生活,但她对此毫无自省,一点都不觉得惭愧,还振振有词。这样的家庭,若是不改进,将来出现杨元元悲剧的概率会非常高。当然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过渡时代,要完全解决情感与物质勒索问题,有一个博弈过程(其实港台译为赛局理论有相当的道理)。换言之,当我们批评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考虑他们是由此前的文化积淀而来,在观念与行动上,有一个延展乃至很难更易的过程,对他们要抱有同情之理解。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由于家庭代际养老与对孝道的变态强调,中国家庭不少时候不是双赢乃至多赢,而是零和博弈乃至负和博弈,呈现出一种令人痛心的互坑状态。——来自馆友的馆藏年末焦虑,其实只是不想辜负自己作者:暗涌又到年末,准备归家的你,这一年过得还好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变成了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从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有过年时,在外漂泊了一整年的我们才会像候鸟一样飞回家中,想要依偎在爸妈的怀抱里。而如今,回家面对亲戚的盘问:结婚了吗?打算要二胎了吗?工作怎么样?我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焦虑感……你有“年末综合症”吗?几个朋友聊天,都说今年过年不想回家了。小王说:“家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看似是用心的关心,但当话语脱口而出的时候,语气、感情、表情等等转化出来的就都莫名形成一种压力。”小白说:“当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表哥从北大硕士毕业,月薪20K,出现在你生活时,学习比不过,工作比不过,过年期间见面还要被问左问右。你知道那种尴尬吧。”小夏说:“一回家就有人问来问去,在哪个公司啊,工资多少啊,涨薪没有啊,有没有谈朋友啊,有啥好回答的。我可能见到了假亲戚。”他们说,自己患上了典型的“年末综合症”:想回家过年,但一想起过年时被人问这问那的不耐烦,被拉着去相亲的困扰,自己的事业被家人否定时的愤懑,看着别人秀优越的无奈,就感到焦虑不安。这种焦虑往往伴随着恐惧、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还容易让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过激的情绪化反应,当你冷静下来时有些事已经无法挽回。为什么我们变得不愿意“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有过年时,在外漂泊了一整年的我们才会像候鸟一样飞回家中,依偎在爸妈的怀抱里。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愿回家?渴望温暖,却被琐事消磨了耐心决定我们是否回家过年的不只是这件事本身,也有我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回家休息的期望与过年琐事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放大了我们的焦虑感。在外打拼了一整年,你也想回家陪陪爸爸妈妈,一家人和和美美过年,体会久违的亲情。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年关将至,你这艘游船也想靠岸。但过年还有见不完的亲戚,回答不完的问题,和一轮又一轮的相亲。“被相亲”的烦恼“还没对象呢?我认识个姑娘/小伙还挺不错,要不加个微信先聊聊?”关于恋爱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热心的亲戚朋友总会按着社会传统观念来给你张罗:该有个对象了;该有个媳妇了;该生个孩子了……这样的着急不是没有道理。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生可以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任务: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处于成年早期,建立亲密关系的确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发展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周围人的催促只会给我们带来焦虑。与家人观念上的差异“回家当老师你不当,考公务员你不考,非要去外面打工……”过年回家,你的耳畔是否会想起这样的唠叨?在大城市里打拼,虽然辛苦,但充满机遇,也更锻炼人,你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但一回到家就会遭遇不理解的目光,在他们眼里你的工作是“打工”,生活是“吸雾霾”,进而上升到否定你的价值体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走过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个体都有维护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我们的价值体系受到威胁时,随之而来的几乎一定是消极情绪和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而当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互相碰撞,双方都会感到烦恼、焦虑乃至气愤,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展开激烈的交锋。亲友间相互比较的压力“你那个表弟好像小你两岁吧?明年打算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带个对象回来啊?”“你北大毕业那个表哥,去年进央企了,福利特好,前两天还给你小姨买了一部iphone7……”“我家老公过年送了我一块卡地亚的表,我都说不要了他非要买……哎,你老公过年送你什么了呀?”这就是社会比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而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与亲近的人进行社会比较往往会引发较为消极的体验。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也会是一种降低自尊的消极事件:“我怎么沦落到和他比!”面对“年末综合症”,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形形色色的社会比较很容易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压力和焦虑感。调整我们对于交流的期望既然过年期间的迎来送往走亲访友不可避免,不妨修正我们对回家过年的预期,做好应对年关琐事的心理准备。通过调整期望,可以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为交流寻找目的:如果一些交流不可避免,那就化被动为主动。既然不得不参加同学聚会,何不多多了解一下大家的情况,万一能发现新的合作机遇。既然不好意思不参加家庭聚会,何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拉近下亲人之间的距离……沟通可以巧妙地避免尴尬很多人注意不到,沟通也是分层次的。人际交流的主题可以分为6个层面,分别是:精神:我们有什么使命?(我们为什么而回家?)身份: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家庭中我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信念价值:我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我对于事物有怎样的看法?)能力:我有怎样的能力?(我有哪些出色的能力?)行为:我做了什么?(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环境:我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我拥有怎样的家庭氛围?)这6个层次依次降低,我们平时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都在这6个层次的范围内,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把握沟通的层次。如果要和父母沟通,最好是深入沟通有关精神、身份、信念价值层次的内容,有助于争取到父母的理解,在家庭内达成一致。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而如果你与对方的关系并不深,就可以把沟通层次控制在能力、行为、环境层次,有助于掌控话题。科学地避免“被唠叨”面对长辈的唠叨,除了控制沟通的层次,也需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怎样才能既不伤对方的心,又不至于疲于应对?不妨学习一些心理咨询师的说话方式。当长辈说他的事情时,使用鼓励、重复的技巧:重复长辈的话或以“嗯”、“然后呢”、“还有吗”等词语鼓励他进一步说下去。当你想转移话题时,使用开放式询问:你们刚好聊到一些你不太想继续的问题,此时可以使用“我觉得……也很重要,您觉得它怎么样?”等开放式询问转移话题。选择终结聊天的时机:日常聊天并不像心理咨询那样有时间限制,所以需要在一件事差不多叙述完时及时终结聊天,此时双方心理上都较为容易接受。相互比较时,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亲戚总挂在嘴上的表哥,北大硕士,又高又帅,月薪20K。此时我们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总会受到威胁,该怎么办?选择新的角度来交流:当我们在某个领域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可以通过关注自我积极的方面,来抵消或平衡自我消极的方面使自尊所受到的威胁。比如表哥虽然赚得那么多,但是太辛苦了,不像我,能很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降低对比带来的焦虑:当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造成威胁时,个体可以选择降低所比较维度对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表哥虽然月薪20K,但是我们还处在事业上升期,上升空间比现在的薪水更加重要。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个人内部的比较可以减少社会比较带来的不愉快的体验,也可以知道自己过去一年的生活有什么起色。我和表哥的起点就不一样,和他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年终了,想想自己克服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不是更有助于自己的生活吗?希望同样有“年末综合症”的朋友们不再烦恼回家过年这件事,安安心心过个开心年。——来自馆友的馆藏本期文摘封面图 及 章节图 均来自于:邑石网(www.yestone.com),图片皆已授权。
馆藏&1977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年回家拼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