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ai芯片有什么功能没有网络能用吗

在AI移动芯片上 苹果相对于华为落后了吗?
> 在AI移动芯片上 苹果相对于华为落后了吗?
在AI移动芯片上 苹果相对于华为落后了吗?
  众所周知,苹果是手机行业最早踏入
人工智能领域厂商之一,早在2011年就已经在 iPhone 当中首度集成 Siri 只能助理。尽管后期行业大多分析认为,苹果几乎已经掉队,但苹果内部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从未停止。今年5月份的时候,彭博社就曾爆料了苹果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动作,即苹果正计划将
人工智能引入移动芯片中。本文引用地址:
  当时消息称,苹果内部已经开始测试一种独立专用于执行人工智能相关任务的处理芯片,该芯片在内部被称为&苹果神经引擎(Apple Neural Engine)&。据称,苹果这一人工智能处理芯片将提升苹果相关设备处理智能任务的能力,例如在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方面。当然了,苹果并未对此置评。
  很显然,苹果正持续在
人工智能领域努力中,积极研发相关技术,以帮助自家的设备大幅提升效率。目前苹果设备的 A 系列芯片可以通过用两个不同的单元处理密集型或复杂的任务,分别是 CPU 主处理单元和 GPU 图形处理单元。如果这两个处理单元的部分任务可以转移到一个 AI 人工智能专用单元上,必然能够提升计算效率,同时帮苹果提升电池续航。
  伴随着&苹果神经引擎&的消息出炉,很多人希望在6月份的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能够透露一些相关 AI 处理芯片的进展或动态,不过事与愿违,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清楚所谓的&苹果神经引擎&究竟是什么玩意。那么,在移动 AI 芯片的开发方面,苹果是否落后了呢?
  比苹果领先了一步?
  国内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作为狂喊&三年超越苹果&口号的主要竞争对手,也为自家的旗舰智能手机开发了定制 AI 单元的 SoC 芯片,即最近最新发布的麒麟970处理器。方面宣称,麒麟970是全球首个集成独立 AI 人工智能专用 NPU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的移动芯片。
  NPU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是麒麟970的最大亮点。按照华为的说法, AI 性能密度大幅由于 CPU 和 GPU,能够用更少的能耗更快的完成更多任务,大幅提升芯片的运算效率。在 16 位浮点数(即FP16)时 NPU 运算能力达到 1.92 TFLOPs,有了 NPU 的加成,在图像识别任务上,对比 Cortex-A73 的性能提升 25 倍,能效提升 50 倍之多,图像识别速度可达到约 2000 张/分钟,拍摄 1000 张照片仅消耗 4000mAh 电池 0.19% 的电量。
  尽管所谓的 AI 加持目前并没有统一标准进行衡量,只能听华为官方举例来解释,但不可否认,有了独立的 AI 单元之后,至少在拍照和图像处理上比之前单纯依赖 CPU 和 GPU 要快得多,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更加的省电。而这些 AI 人工智能的理念,其实与 5 月份被爆料的&苹果神经引擎&如出一辙,说明未来 AI 独立单元内置于芯片一定是趋势,苹果也在做,只是华为抢先开了个头而已。
  现在多数人已经知道,华为这枚 NPU 单元主要技术贡献来源于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寒武纪,正是因为拿到了该实验室的神经网络指令集授权加速开发,才让麒麟 970 成为了首款集成寒武纪芯片的商用产品。而与华为相比,&苹果神经引擎&的具体细节和性能特点依然不为人知,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苹果的 AI 芯片与华为相比其中必有大量异曲同工之处。
  移动芯片包含 AI 单元将成为主流
  在发布麒麟 970 移动芯片之后,余承东预告了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 mate 10,并在接受采访时对外媒吹嘘称,华为 mate 10 的速度、续航以及功能性方面将远超今年苹果未发布的旗舰手机 iPhone 8,这主要归功于华为新处理器麒麟 970,而负责人工智能的 NUP 单元功不可没。
  这是否表示意味着 iPhone 8 没有专门的 AI 单元了呢?目前还很难说。虽然&苹果神经引擎&遭到爆料之后,还有小道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始测试配备 AI 芯片的 iPhone 原型机,实现了硬件性能大幅改善,只等后续将此芯片整合到更多设备中,但是至今没有更多细节放出。不过,苹果并不着急,至少苹果的举动也预示着,在移动芯片在保持低功耗的情况下,塞进更强大计算性能的 AI 人工智能单元会成为主流趋势。
  相信很多对处理芯片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如今一枚芯片已经不再单纯特指 CPU 中央处理单元了,因为 CPU 在做 3D 图形渲染的性能上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在 CPU 之后又于诞生了 GPU 图形处理单元。然而有了 CPU 和 GPU,信号处理能力还是不够,于是就又有了 DSP。而在智能手机上,由于有摄像头,需要处理图像信号,不得不加入 ISP 图像信号处理器。其余负责不同任务的单元也还不少,例如负责蜂窝网络的 LTE 调制解调器,负责一大波传感器的协处理单元。
  不难看出,为了不同任务或专门针对某些任务而提高性能和效率,无数不同的计算单元组成了一枚一体式的 SoC 系统级芯片。因此,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爆炸,大数据的出现,深度学习变得越来越好用的 AI 人工智能潮流中,一个在移动 SoC 芯片中专门负责虚拟神经元和深度学习的 AI 处理单元肯定不会少。
  尽管现在 CPU 和 GPU 也能负责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但是效率不高,毕竟各司其职。很多人会问 AI 人工智能单元有什么用?既然是神经网络,其实只要将其想象成人类的大脑即可,专门负责加速处理五官收集而来的数据,而在手机目前主要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场景。就像前面所说,华为麒麟 970 的 NUP 目前最突出的表现也是在图像识别上。
  不出意外的话,&苹果神经引擎&所负责的肯定也是自家目前涉足的领域,例如 iOS 系统中的 Siri 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键盘预测、智能主动感知、主动提醒和服务等,并允许第三方调用。其余苹果还能运用到 AI 处理单元的还会有无人驾驶汽车系统、AR 增强现实技术、Apple TV 和 HomePod 音箱等等,让更多原本生硬的设备也能采用与人类同样的方式进行交互,变得真正会思考。
  苹果或许比华为更有优势
  其实在移动 SoC 集成 AI 人工智能处理单元这一全新模式上,苹果比其他竞争对手有更大的优势,重点就是因为苹果软硬结合的实力一直是行业的标杆。
  为了一款产品研发能够融入了更多自主重要技术,苹果在很多定制零部件上都体现了非常强大的控制力,从天线到处理器、时序控制器以及未来的屏幕,无一不在自己的掌控当中。除了严格的硬件控制,苹果还有最自主的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例如苹果 6 月新推出的 Core ML 架构,一个面向开发者提供的机器学习架构,支持所有主要的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DNN)、递归神经网络(RNN)、卷积神经网络(CNN)。
  通过 Core ML 能够让开发者把机器学习用到 app 里,包括文本分析、人脸识别等等功能,无缝切换于 CPU 和 GPU 之间,以提供最强的性能和效率。关键是一个开发架构适用于所有范围内苹果设备,可以迅速增殖到每一款 iPhone 和 iPad 之上,扩大适用范围。届时开发者也更乐意基于庞大的苹果设备基数开发,更快利用架构和接口为苹果用户创造更多大量相关的体验。
  而相对对于支离破碎的 Android 阵营,接下来在 AI 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参照以往将会有谷歌官方 AI 架构,但同时也并存厂商自主的接口,由于架构接口不统一,标准不同,最终难以完美无缝的打造最好体验的产品。可以说,苹果生态圈内能够充分利用软硬高度融合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这就是苹果最值得津津乐道之处。
  苹果的 AI 仍有一些小担忧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苹果的 AI 芯片就一定能够领先于行业。正如 9 月 4 日 Edison Investment Research 调研公司新报告提到的,虽然苹果 Siri 提供了语音识别领域的先发优势,但竞争对手一直能够比苹果更积极的部署 AI,只因为苹果的保密文化限制了该公司对人工智能的主动权。库克一直宣称,苹果的保密性比美国 CIA 还要高。
  Edison Investment Research 的分析说 Richard Windsor 表示,苹果可以在自家生态系统中更深入的整合 Siri,但 Siri 并不那么智能,目前已经落后于 Google Assistant、微软 Cortana 和亚马逊 Alexa。因为 Siri 的深度学习能力受到了苹果隐私保护情节的阻碍,才导致了最终苹果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落伍。
  不仅如此,正如华为所提到的,其在移动 AI 的发展将基于&芯‐端‐云协同&的理念,因为手机芯片设计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要在那么小的体积内实现对于本地数据强大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AI 技术的核心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大量的处理,在云端服务器方面,已经有专用的高性能 AI 处理器来解决这个矛盾,例如 Google 的 TPU,NVIDIA 的 Volta等,都是专为提升 AI 运算能力提出的解决方案。
  而在移动端,硬件能力的瓶颈明显。华为认为,只能通过未来云和端之间的协同关系来打破,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可训练形成通用知识模型并传递到移动端上运行,再结合本地 NPU 单元提供完整的 AI 知识和能力。苹果或许为 AI 已投入了数亿的资金,以便于让设备本身能够自主学习、改进软件功能,但至今并没有利用云计算改变 AI 的迹象。
  苹果对 AI 人工智能的策略究竟是什么呢?没有人清楚,但 AI 的重要性已让苹果做出改变,近年苹果一直在设法吸引行业对于其努力开发 AI 技术的注意力。例如,苹果收购了多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并且加盟了 AI 行业重要的组织,推出公共博客以讨论其 AI 研究成果,允许公司研究人员在 AI 大会上演讲,发布 AI 学术论文,在业内展开招聘,甚至挖来了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等等,更加透明、也更加开放,这必须是好消息。
  总之,我们不知道苹果目前在 AI 领域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但无论如何,长期以来苹果并不喜欢为了展示为抢先首发,包括 iPod 并不是第一款音乐播放器,iPhone 也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iPad 同样不是第一部平板电脑。苹果既然已经在开发&神经引擎&单元,并且为 AI 做出了如此之多的改变,也许苹果接下来在 AI 人工智能上所取得的突破,很有可能会是该领域之内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平板/笔记本
终端云服务专区
想知道华为人工智能怎么设置吗?华为给我最实用的科技。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上帝的爹爹 于
22:41 编辑
使用语音唤醒功能都是在断开数据连接支持的情况测试的!是断开数据网络!
& && & 抛砖引玉,手机最大的功能是什么?通话!
& && & 大学毕业后我用手机从洛基亚开始到水果6终,(水果5S之前我看不起华为)以前从来就没用过国产手机(读初中三年就在用手机了2001年前的蓝绿屏不算,小米4只是买了还没用就赞助了),去年入手第一台国产手机mate8后今年入手。华为给我的感受就是,说华为好用笔水果好别人就会以另类的眼神看着你怀疑你是水军被华为传销洗脑了!说华为各种不好用反而成为了正常人!& & 在使用mate8这半年来,我发现华为最强功能并不是芯片、也不是华为自己宣传的各种黑科技、也不是各路记者
& & 报道的各种水贴,而是半人工智能的“唤醒功能”。
[hide]为什么我觉得是半人工智能了,华为的半人工智能和水果三星这类高价机有何不同,优势在哪里了?从我自己的感受为思路深入细说:
1.华为在断网(断开数据连接)情况下按音量减后直接说人名字自动拨打电话号码这太方便我了,像我这种输入名字找找死人还找不到电话号码的人估计一大把大把!
2.华为的半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方便具体体现,比如华为默认的是 你好小E(可自己改名字比如很邪恶的名字……),在断网状态下和不用按任何功能键只用嘴巴说(包括方言,但必须先录制,是自己的说才成识别)即可代替许多好处,断网状态下比如:你好小E,拨打电话给某某某自动就拨打了。而已水果为代表的高价手机并无此功能!
3.人工智能所带来不只是这些优势体现,而在于所集合,最大的优势在于驾车时,几个月来我实测发现:将mate8链上AUX到AUX线上,将手机丢在副座位上通话车载音响并无其他杂乱声音,我正常随意说话对方听着也无其他任何杂音,不用手机摆放在特定位置,和我贴耳朵打电话效果一样!语音唤醒功能的强大之处就在我驾车的时候打电话给某人或者接某人的电话!其他手机开车要打电话怎么办?边看手机或者按HOME键?万一没联网HOME键不起作用怎么办?华为解决了大问题!“断网状态你只需要说:你好小E,给某某打电话、或者说接听电话、拒接电话即可办到!”开车打电话不用在分心!不用再带耳机!耳朵解放了!拿电话的手解放了!车速提起来了!但是唯一不好就是罚款变多了…来回400元罚款,整的我这次一半高速一半老路,回来一半老路一半高速…
& & 智能唤醒功能唯一不足的就是:嘴巴说“挂断电话、接听电话经常失效!而且此功能还不能录入方言!”& && &短信输入信息位置居然不能选择语音识别输入!& &
& & 我为什么我会使用AUX这种落后的有线连接不用蓝牙?很简单,我是以实用为第一目标,蓝牙连接看似技术高大上,但是蓝牙连接需要各种设置不说,手机和车载系统还要开启关闭各种繁琐操作。除了高保真音乐需要蓝牙连接外,通话功能并不需要这种高大上的技术,只要能满足通话无噪音即可。而我属于以实用主义为第一目标,AUX与AUX连接只需要两端一插即可使用。
& & 总结:
& & 水果取消了最实用的耳机孔换上了高大上的蓝牙耳机确造成了诸多不便,水果三星看似高大上的手机防水其实水下照相其实用一个塑料密封袋即可实现,水果的防水也不是真正的防水…真的进水也不保修…而华为的防弹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不容易变型的手机,不容易摔碎的手机(我的mate8 拿到2天就屏就摔碎了),能简单用水冲洗的手机(我经常拿手机在水龙头上洗mate8没进过水),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手机,拥有智能智慧功能的手机,而不是那些华丽花哨无关重要的功能!华为之所以在欧洲成功不是因为廉价,而是因为更智慧、更实用、更科技。复制代码
& &明明苹果大屏版(plus)前指纹各种不方便为毛大家非要说好用?为毛我拿到mate8时就习惯单手后指纹解锁?目前我还在用mate8,mate9和pro买了都被赞助了。。。。前指纹我是不会买了,目前坐等后指纹的mate10pro开卖。mate10既然有自我学习功能,我相信,识别方言及习惯性用语应该更加精准。&&如果美国对华为中兴开放,思科为首的不是破产打包丢证券公司,而是……………………&&为毛做交换机的余老板会被任我行叫来做直接面对大众的渣渣业务、手机?手机研发成本、芯片成本扣除后相对利润其实很低,为毛?为两字,政绩!懂了吧!所以以后的华为……………………
mate9只买到白色32G的,64G 128G断货mate8拿到手就40个小时不到就碎了!昆明首甩!居然没摩卡金屏幕,手机丢在华为售后丢了一个多星期!为了避免别人泼我脏水,我上图证明我的是mate系列
dnoal8srw0czo.jpg (250.42 KB, 下载次数: 4)
21:20 上传
143119sumkyevdrzqlxacs.jpg (166.84 KB, 下载次数: 6)
21:20 上传
Screenshot_544.png (286.95 KB, 下载次数: 6)
21:19 上传
& && && && && && && && && &&&以下内容回复可见
width:100%">
&花粉帮帮堂&
来自:浏览器
怎么设置啊
打开语音助手后,进到设置界面,点击语音唤醒试试看。
width:100%">
&炉火纯青&
来自:华为Mate10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华为Mate10
智能唤醒唯一的不足就是经常失效……那还剩什么?
你语言标准不哦,我mate8都是一喊就答应,9和9pro也是很准&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荣耀8 FRD-AL00
width:100%">
&初窥门径&
来自:华为Mate10 Pro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华为Mate10
width:100%">
&初窥门径&
来自:华为Mate8 NXT-AL10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还是Pro版本的没有耳机孔啊老大,必须用转接头才能用耳机的。又多了一条麻烦了哈哈 ...
的确是!他大爷mate10不搞后指纹非要pro搞后指纹,蓝牙连接各种卡!
width:100%">
&初窥门径&
来自:荣耀8 FRD-AL00
width:100%">
驴行观雾凇重游灵山沐浴隆冬的暖阳唯美照系列华为手机强力支持手机镜头里的微观世界清晨的阳光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关注花粉俱乐部
举报邮箱: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大风号出品
还说AI没用?苹果/三星/华为教你做“人”
AI将是未来手机的核心竞争力
自2007年iPhone“开天辟地”的为智能手机树立新标准以来,智能手机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创新性上已举步维艰,再加上现如今手机市场的红利期已过,市场趋于饱和,人们换机的热情逐步退却,手机厂商们“压力山大”,开始寻求技术上的创新。华为全面屏旗舰HUAWEI Mate 10(图源:HUAWEi)
今年,“全面屏”设计元素大热,受到了消费者和手机厂商的追捧,然而这只是流于表面、体验有限的“痒点”创新,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HUAWEI Mate 10主打AI(图源:digitalstreetsa)
总之,纵观近几年的手机市场,核心升级点无非就是拼性能、堆参数,无论是手机的外形还是手机本质的操作逻辑都没有大的改变,而由苹果、三星、华为以及荣耀等手机厂商掀起的手机“AI化”,或许将从全新角度为用户真正带来新一轮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创新或许才是打破手机行业发展瓶颈并实质性提升手机厂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不过,在人工智能的初级发展阶段,各家手机厂商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在手机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手机厂商对于AI技术落地的方式也有多种,其中包括AI芯片的研发设计、系统优化、智能助理、人脸识别以及通过计算机视觉解决相册问题和大数据问题等等。iPhone X 面部识别(图源:insidercdn)
作为手机行业的老大哥——苹果每年发布新iPhone时都会掀起不小的风浪,今年也不例外。最近推出的iPhone X直接将人工智能作为主要的卖点,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iPhone X是一款定位于未来的产品,其搭载的A11仿生芯片集成了“神经网络引擎”,通过机器学习能大幅提升芯片的运算效率。
事实上,苹果的神经网络引擎已胜任诸多任务,包括识别人物、地点和物体,为“Face ID”和“动画表情”等功能提供强大性能。此外,苹果还计划将A11的神经网络引擎扩展到更多苹果生态,包括无人驾驶、Apple Watch和医疗健康等。HUAWEI Mate 10自动识别被摄物体(图源:AnandTech)
作为国内手机巨头,华为在人工智能方面也不甘落后,华为前段时间发布的年度旗舰Mate 10系列就搭载了一颗主打AI的处理器——麒麟970。华为宣称,麒麟970的AI运算能力相比四个Cortex-A73核心有大约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的优势,可以大幅提升手机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三星盖乐世 Note8的Bixby按键(图源:businessinsider)
而三星方面,更是将人工智能提升至“硬件层面”——为其语音助手Bixby单独设置了一个物理启动按键。此举一来可以看出这是三星对未来手机上人工智能将是决胜点的判断,二来也可以看出三星对自家的语音助手有足够的信心。Bixby(图源:tgdd)
据三星官网介绍,Bixby人工智能助手,是三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UI设计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而iPhone上的Siri、微软的Cortana、亚马逊的Alexa、谷歌的GoogleAssistant只是语音助手,所以从理论来看三星的Bixby人工智能助手要更胜一筹。有意思的是,早前三星也具备一个简易的语音助手“SVoice”,而Bixby和SVoice比就是天壤之别,功能和易用性上要强很多。
总的来看,苹果、华为、三星这三家手机厂商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各不相同,那么具体应用到各自的手机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把。苹果:像朋友一样认识你
今年苹果旗舰iPhone X最大的改变或许不是外形,而是解锁方式,苹果在iPhone X上放弃了成熟可靠的指纹识别转而使用全新的Face ID面部解锁。当然,这并不是苹果一时兴起做的决定,其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足够撑得起库克所说“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手机”,从中也可以窥见苹果对手机未来发展方向的预判。Face ID(图源:9to5mac)
根据官网的介绍,Face ID功能是通过原深感摄像头来实现,设置起来非常简单,它会投射超过30000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并对它们进行分析,为你的脸部绘制精确细致的深度图。在安全上,苹果自称,他们人脸识别的错误率是百万分之一。另外,数据的处理都是在设备上进行的,解锁是会通过识别用户的注意力来进行判断。Face ID扫描面部信息(图源:businessinsider)
iPhone X采用定制的芯片来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这是一个双核的“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A11 bionic neural engine)芯片,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6000亿次。该芯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Face ID身份认证功能够快速识别人脸,从而解锁iPhone X或进行购物。
当然,如果是简单的识别人脸(事实上Face ID也并不简单),我想这并不算什么人工智能,苹果让iPhone X做到的是它可以认识你这个人!iPhone X会“认识你”
因为每个人的面部信息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化妆、长胡子、戴眼镜都会影响到面部结构,所以苹果Face ID在每次解锁的时候都会扫描一遍你的面部信息,就算某一天你的面部结构有较大的变化Face ID不认识你时,通过你输入密码解锁手机的瞬间,苹果的Face ID依然会采集你的面部信息,换句话说,你每次打开手机的时候,手机都会重新记录一遍你,比你朋友还要“认识”你。三星:和手机对话终于不再智障
在手机人工智能的大战中,三星引入了语音助手——Bixby,然而比较一下其他厂商,三星的人工智能似乎没什么心意——“只是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但在三星眼里,Bixby与市面上其他语音助手截然不同,它包含语音、视觉、主页、提醒四大功能,会带给用户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智能多模交互体验。Bixby四大功能(图源:pocketnow)
从定义上来说,Bixby其实已经比Siri要强,因为苹果将Siri定义为智能语音控制功能,而Bixby则为更高阶的人工智能助手,可以说包含了智能语音控制。Bixby
在解锁方式上,与苹果让手机认识用户一样的道理,三星也想让手机认识用户——只不过不是通过脸,而是通过声音,三星的Bixby可以设置语言密码进行解锁,用户只需要对着Note8设置“语言密码”后即可使用这项功能,不过系统也会提醒其安全性不如其他屏幕解锁方式,其他人说出正确密码也可能会解锁手机。Bixby设置语音密码
Bixby可以实现应用功能的广泛覆盖,根据三星官方介绍,Bixby语音目前对系统级应用的功能点覆盖已达到7000个。高频使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如: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微博、淘宝、QQ等都已实现功能覆盖;同时Bixby具备情景感知能力,可以理解当前使用环境、应用状态,随时唤醒,即可准确的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另外,Bixby还有学习能力,可以不断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具备交互式学习机制,通过开放用户定制接口,借助群体智慧迭代提高,让用户体验更加轻松自如。Siri(左)对比Bixby(右)社交测试
比如在发短信时候,使用Siri及Bixby都能够完整的将想要表达的话发给对方。在语音输入完一段话的时候,Siri及Bixby还会提醒是否确认发送,我们只需要说出发送即可。但Bixby能做到的事情显然更多,我们可以命令它截图并发给指定的好友。此外,在QQ等聊天工具中,Bixby是可以通过语音命令,例如“撤回我刚刚在QQ里发的消息”撤回上一条信息的,防止发送错误的信息,相比之下,Siri则无法智能撤回,所以Bixby可以获得更智能的体验。Siri(左)对比Bixby(右)天气播报测试
还有像平时喜欢查看天气的朋友,使用Bixby呼出“查看天气”,Bixby会详细到你所在的区域,给出当前区域内实时更新的天气说明。
在Bixby上还有许多可玩性非常高的功能,另外,Bixby还会在用户日常使用的时候不断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变得更加贴心。不得不说,全新的Bixby增加了太多新特性,毫不夸张的说,Bixby开启了人机交互的全新模式。华为:“润物细无声”的人工智能体验
和苹果、三星的人工智能想比,华为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其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上,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人工智能”。麒麟970(图源:HUAWEI)
硬件上,麒麟970芯片采用了TSMC 10nm工艺,在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其中包含8核CPU、12核GPU、双ISP以及创新的HiAI移动计算架构,集成NPU(神经网络单元)专用硬件处理单元。
业内人士介绍,以往的手机芯片普遍是以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传统计算架构,但这种架构难以支持AI海量数据计算。为此,麒麟970中单设了一个专门的AI硬件处理单元,为CPU、GPU等架构减负,目的都是为提高应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有了NPU专用处理单元,麒麟970便可以大幅提升手机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一、拍照方面
华为称,得益于华为双ISP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华为Mate 10系列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将传统摄影带入智能摄影的新阶段。HUAWEI Mate 10自动识别拍摄场景
据悉,AI通过不断学习来总结出如何拍好一张照片,Mate 10已经学习了1亿张照片场景。目前华为Mate10可以认出雾天雪天、美食、花朵等这13种拍摄场景,从而根据对象的特点和属性自动调节参数设置,用更聪明的算法,拍出好照片。二、更快的交互翻译
随着新旗舰的推出,华为的新一代操作系统EMUI 8.0也随之推出。EMUI 8.0深度集成微软翻译(图源:livesino)
基于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结合,EMUI 8.0上的人工智能翻译可通过NPU加速实现实时文字交互翻译和识图翻译,也可方便地进行面对面的语音翻译。Mate10上的翻译功能,由微软翻译提供。此外,借助AI芯片的优势,Mate 10的拍照翻译功能还可离线运行。三、自动分类用户,以优化节电方案智慧节电技术
长续航是华为Mate系列的核心实力之一,Mate10系列在延续4000mAh大容量电池基础上,又引入了先进的智慧节电技术,通过学习用户使用习惯,Mate10能将用户分为四大类型:游戏达人、商务达人、旅游达人、拍照达人,并针对每个用户类型提供14个动态场景标签,优化用户不使用的后台应用和推送,在不影响用户使用手机的前提下增加了用电效率,从而达到更持久的续航时间。总结:
当今手机行业的三个霸主,苹果、三星、华为“不约而同”的在同一时间点共同朝“人工智能”进发,粗看有些偶然性,但是细细思考,反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今年的“全面屏”设计潮流就可以看出当今手机界已经江郎才尽到什么地步,好不容易有一点差异化,不管三七二十一,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马上跟进,现在全面屏的设计已经下探到千元机市场“泛滥成灾”。
所以,高端手机厂商都开始走向另一条道路——人工智能,虽然现阶段苹果、三星、华为手机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方向略有不同,每家都有自己的特长,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有一款“取百家之所长”的人工智能手机出现,会是什么样呢?
以前可能觉得人工智能以为离我们很远,很难靠近时,但这几家手机厂商把人工智能带到每一个用户身边,让我们随时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只有走进普通人生活的人工智能,才能有更广阔的前景与远大未来,虽然现阶段手机上人工智能的体验还略有缺憾,但是就像前文说的,我们始终会期待“取百家之所长”的人工智能手机出现。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中关村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ai功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