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共享一些考研资料共享或者期末考试资料 就能

2018考研每天至少复习几个小时
 要想考上研究生,每天应该复习几个小时?想必很多同学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复习时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效率,有的人甚至用几个月时间也能考上研究生,但那不具备普适性,小编还是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合理的规划利用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位考上研究生的前辈们都每天复习几个小时,大家可以参考。
▶十二个小时
H师姐:现在想想真是太拼了,考研的时候从6月起每天5点起,6点到图书馆开始学习,10点闭馆回寝室,回去还会再温习一下当天看的内容、背背单词什么的,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除了生病实在起不来,从来没中断过,当然每天学习的时候也要劳逸结合,肯定不是说这十多个小时一直在学,我的周期是2小时休息20分钟,后期主要是按考试时间来,3小时为一周期,确实挺累的,但是没办法,考名校嘛,必须得努力点。
▶九个小时
G师姐:我是每天早上10点到图书馆,晚上9点闭馆走。因为我发现其实去的早了我也是睡,还不如在寝室睡够再去。这个因人而异吧,就算我天天要求自己早早去,学习效率肯定不如这样。所以还是适合最重要。保证精力充沛,才能学的更高效。而且因为去的比较晚,心里有负罪感,聊天啊睡觉啊其实都不敢了。
▶八个小时
Y师哥:早九晚六吧,我妈说你这和上班似的,我是觉得学多久不重要,重点是怎么学。坐一天啥也学不到那也是白费。学习必须动脑,讲方法,我相信勤能补拙,但是能考上研究生的,尤其是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人,应该没有太笨的吧!就算是真的笨,也千万别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
▶六个小时
P师姐:因为是在职考的,时间真心难控制,好在工作不是很忙,而且到了最后俩月就辞职了,想着毕竟是个需要专注的事情,还是要有取舍。上班工作日中午能看一个小时,晚上7点能开始学吧,一般学到12点,周末时间长一点。但是毕竟工作了身不由己,一些必要的应酬也是逃不掉,只能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报了班之后真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少走弯路吧!
以上几位师哥师姐最终都顺利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可见确实如他们所说,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更要紧的是你是否充分利用好了每一分钟。考研复习可不是期末冲刺,熬一个通宵突击就能考过,必须是持续的、稳定的、高效的,因此赶紧调整状态,抓紧复习起来吧!
本类最新资讯
权威高配师资亲授技巧,教研千锤百炼科学提分。直录播课相结合精讲互动二合一,专业团队精细化作文批改。讲练结合,随学随练稳步提升。不过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可以免费试听~
主讲老师:王江涛、唐静、李旭、唐迟、田静等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  写在前面
  考研复习,对于应届毕业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复习,总有一些迷茫。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面人的经历,总可以为后来者借鉴。楼主本科学校一般,学习一般。所以这篇经历写给那些成绩水平一般,报考颇有顾虑的同学,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功。
  说一下,我是2012年考研的,之前这个经历由于许多敏感词,也就没发上来。本人数学一般(高数上期末83,高数下60,现代68,概率88,考数二,不考概率),考研数学成绩133。英语偏下(四次期末考试均60-75,四级430+),考研英语成绩61。政治、专业课没有可比性,不再一一述明。附带一些资料,不知道一些大资料怎么发,斑竹告知。同时对于基础课有疑问的同学,可以回帖,我会一一解答。
  一、首先是英语。
  英语我考61分,基础不打好,没什么参考价值,所以这个方法借鉴了他人的复习之路,也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学习方法。最幸运的是去年12月,把六级过了,算是辛苦学习一年的一种奖励吧。
  (一)英语第一步就是单词。
  ①单词不用背诵顺序版的词汇表(也就是A-Z顺序而来),尽量薄,意思简单。因为你不可能记住一个单词所有的意思。而考研单词考的意思就那么多,记住应该没问题。
  ②重视高频词汇,英语每年命题基本源自五大题源;作者的风格,编辑的偏好等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单词可能就相同&&出现在考研中,就是高频词汇。
  ③买一本好的词汇书。
  ④制作一些小卡片,注意积累不会的单词。具体方法,自己掌握。
  (二)英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阅读,共计60分。
  分为多项选择(实际上是单选,4篇文章20题40分),新题型(5题10分),英译汉(5题10分)。阅读有个通性,基本上就是分析约30个单词的长难句。
  应该注意以下:
  ①注意积累真题长难句,注意是真题长难句,一定要句句通,句句翻译。
  ②紧紧咬住里面的关键单词,往往一个单词不会,就会做错(至于怎么找关键单词,慢慢你就会积累)。
  我会附件给你95&01年真题,自己打印出来,练练手。这些题基本都比现在考的题简单,这样对信心比较好。切记!如果自己英语不是很好,不要买其他阅读理解参考书!真题足够!
  02年及以后的真题等你暑假辅导班以后再做,这点也切记。我上的是导航全程,暑期讲解确实是很好,如果你到暑假思路和我一样不是很清晰的话,建议你报个班。
  还有作文。有大作文(一般是考图画作文20分,也有可能考图表)小作文(10分,书信为主)。暑假以后注意积累,十一之后开始正式复习,背作文,需记住好的长难句,这些句子记得一定要经过改造,防止和别人雷同,最后形成自己的模板。
  完形填空10分,做做真题既可以。不用太看重。实在不懂,随便坐两题剩下全部选一样。
  可以大概规划一下你的英语复习时间表。
3月初开学到6月四六级考试(约100天)
单词、95-01真题阅读和翻译、经济学人
四六级之后考试周(约20天)
单词、分析95-01长难句
暑期(约50天)
单词、上辅导班、整理辅导班笔记
开学到11月份
单词、02年以后真题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做阅读题的方法,自己把握,我也说不好。
  二、其次是政治。
  政治学习我基本是按照网络来的,即暑假开始复习。我买了《梯度》、《21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题》大概做了有一万道选择题(《梯度》有部分没有完成)。一开始速度特别慢,最后越做越快,基本上就是翻书的速度。
  我属于记忆力超级差的那种,暑假之前,我基本没看过政治资料,到了暑假,我上辅导班才正式接触。总体看了一下发的材料,等到了9月大纲出来就撇了,主要看大纲。我知道记忆力不好,所以一直是看,遇到多选三个选项的特别留神,而且我看得特别细,前后看了3-5遍的样子,所以我选择题做得不错,今年近现代史3道多选,不是重点,但是大纲解析上有,我看到了2道,这样4分就到手了。11-12月,模拟了很多试卷,做了1000道模拟题的样子。时事政治基本上是三个选项的就重点看。背诵的就看了20天20题还有肖四,最后79,其中客观题45。结果算是不赖了。
  政治给你的一条建议是,不要贪多,不要贪早。从暑假复习正好。练习资料不要贪多,一本(最多两本,不要出现我这样的)正好。最后冲刺的时候,肖四和20天20题正好就合适了,每个都得背,背熟!!
  三、最后是数学。(比较累赘,希望对你有用)
  数学我的建议是先看课本,数学二的重点就是积分。如果你能把积分都弄得很明白,拿高分就是很简单了。我把高数同济第六版的所有数二的习题都做了,高数上册后面附录的147个积分,除了不考的,都积出来了。就是为了拿高分。除了课本习题,总结定义也是很头疼的事情。我高数期末考试(86、72)线代(78)都不高,没认真学,几乎所有的定义,证明还给老师了,也是从头开始,一个一个的抄。
  大概是现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做复习全书,先看重点定义,再看题,自己做。等到了6月份发现全书已经两遍了,但是我线代有很多定义概念不清,我又一遍给找出来了,给你的建议是线代必须注重定义、性质还有技巧。今年线代最后一道题很有技巧的,呵呵,第一问我不会做,直接代入,你应该知道线代算出来的数都很好(基本是-1,0,1之类),我直接代入,就出来了。
  暑假我基本上是上辅导班,和看复习全书总结的笔记,说到笔记,也得总结,我是错题一个笔记,概念一份笔记,好题一份笔记。可惜考试之前,弄乱了,都是习惯不好。
  9月回来,我差不多就开始看660题了,看了2-3遍。10月开始复习真题,开始做后面按照题型做的,最后才开始按照年份做,做了5遍吧。12月末弄了一份合肥工业大学最后三套题。数学基本就差不多了。
东北大学相关信息:
东北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东北大学热点文章
东北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考研:痛苦的安乐死&(转载)《仅供参考,非个人观点》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考研”可能算得上是最流行的一个词语了。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的行列,有些人可能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便在考虑考研的事情了。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贴满了大学的每一个角落,一些自称考研猜题大师的所谓著名教授像明星一样四处走穴,并受到了比明星更热烈的追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次高考。高中生都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过着应试的生活,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将自己的大学四年交给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一家网站针对很多毕业生优先选择考研的原因进行过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选择考研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或者规避当前的就业压力。可是,考研真能规避就业压力吗?如果能,那考研又究竟是不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途径?拿个硕士学位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吗?在用人单位的心目中,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大的落差?对于放弃考研的人来说,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上丝毫不逊于研究生?对于考上研究生的人来说,如何才能让自己比本科生不只是多拥有一张文凭?&
&&&&考研不是赶集&&&&&中国人都喜欢凑热闹,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在中国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鲁迅曾经打了个比方:某人在路上吐一口痰,然后找两个人盯着看,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来围着看,再过一会儿还会有很多站在外面的人削尖脑袋挤进去看。&
&&&&这几年的考研热也很有点儿这种味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的行列,校园里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考研的气氛,所以,考研似乎就成为了一种时髦,不考研似乎就落伍了,就成为不积极进取而自甘堕落的表现了。很多人仅仅因为看到身边的人都要考研而决定自己也要考研,而对于自己考研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考研的目的都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这种考试的盲目性不一定会导致考试的失败,但绝对会浪费最宝贵的青春。对于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来说,没有比浪费青春更失败的事情了。&
&&&&考场不是集市,所以也没有必要像赶集一样加入到考研的行列。赶集尚且需要知道自己家里缺些什么,以免花钱买了无用的东西,而考研就更加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了。&
&&&&刻舟求剑的考研逻辑&
&&&&有些人选择考研纯粹是迫于就业的压力,觉得目前本科毕业的时候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过两三年拿到硕士学位以后就胜券在握了。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没有认真学过马哲,所以犯了典型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用一成不变的观点而非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市场货币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发行的货币越少,单位货币就越值钱,而发行得越多,单位货币就越不值钱,即所谓“通货膨胀”。如果说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当于市场货币需求,那么,中国这些年明显已经通货膨胀了,而且还在继续膨胀下去。近五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增长22.9%。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而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是33万人。教育部官员也曾公开表示,2003年以后,研究生规模连续三年以30%的速度增加,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将突破100万人。&
&&&&每个人都只相当于面值恒定的纸币而已,伴随着通货不断膨胀,每个大学生的“购买力”必然不断下降。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位贬值的速度是30%。所以,几年以后的研究生和现在的研究生比较起来,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按照目前中国学历的贬值速度,估计三年以后的硕士学位将和现在的本科学历不会有多少区别。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学历和几年前的本科学历比较起来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2002年我们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月薪基本上介于1500元~2500元之间,部分优秀的本科生一毕业就能月薪3500元以上。而三年以后,我很多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而他们的就业情况似乎并不比三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好多少,大部分人的月薪都是2000元左右,甚至有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月薪不过1500元的工作。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会比其他专业的高一些,但相比他们两三年以前本科毕业时的水平也只是略有涨幅而已。&
&&&&有一位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尝试着去找工作,经过几次面试以后得到了广州一家媒体的聘用,月薪2500元。当时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但是他选择了留在学校读研究生。他希望三年以后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能够找到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可是,事与愿违,几经周折以后他才找到工作。通知他上班的仍然是两年前广州那家媒体,可是这次他能得到的月薪只有2000元了。&
&&&&当你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比你更受欢迎,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应该比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也更受欢迎,但是,这种比较都是将应届毕业生作为对象的。如果你读研,三年以后将成为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而如果你不读研,到那个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对于大部分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绝对比毫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有吸引力,这在市场营销、公关等非技术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华中科大计算机学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该院2004年研究生就业形势虽然很不错,但以去华为公司为例,3年前本科毕业去该公司的学生不仅当时月薪已达5000余元,且现在大多已成技术骨干,月收入基本上已经过万,而2004年去该公司的硕士研究生月薪能到4000元就不错了。&
“3E人才公式”&&&&“3E人才公式”&
&&&&对于任何工作而言,工作经验就算不直接决定能否被聘用,也绝对会影响薪酬的高低。应届毕业生在这些沿海城市未必能得到很高的工资,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刚来深圳的时候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但是,工作一年以后,一般都能达到3000元。而工作三年以后,月薪4000元应该是毫无问题的,除非这个人素质太差或者不求进取。而在深圳这种适合创业的城市,三年工作经验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成长为一个自主创业的企业主。&
&&&&而读三年研究生以后收入水平是不是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的时候高出这么多呢?近几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济南等地相继公布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以合理调节人才市场薪资水平。上海市公布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博士3000元(最低2000元,最高8000元),硕士2500元(最低1200元,最高7000元),本科1900元(最低800元,最高4000元),大专1400元(最低800元,最高3000元),中专1100元(最低600元,最高2000元)。从这组数字来看,硕士生比本科生的平均月薪只高出600元,相当于一年时间只带来工资200元的涨幅。&
&&&&深圳市也公布了最新劳动力指导价位,其中中专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400元,本科毕业生月薪2300元,博士毕业生月薪4100元。也就是说,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博士生的月薪只比本科生的月薪高出1800元,而博士生比本科毕业生至少要大6岁。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比任何财富都更为宝贵的城市,牺牲6年的工作经验换来每个月高出的1800元工资,值得吗?这绝对是任何一个智商高于80的人都不乐意接受的交易。&
&&&&总体上学历和收入确实成正比,但学历常常和资历(工作经验)综合影响收入的高低。如果一个求职者能够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收入(earning)为E,求职者的教育背景(education)为E1,工作经验(experience)为E2,则:&
&&&&E=&E1+E2&
&&&&姑且把这称作是我的“3E人才公式”吧。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在这两者之间,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投资方向?&
&&&&还有一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随着资历的积累,学历对收入的作用趋于减弱,工作经验的影响趋强。以上海外资企业的软件工程师为例,应届硕士毕业生第一年的收入只相当于已工作4年的大专生的80%,工作2年的硕士年收入低于有5年资历的本科生6000元,31岁硕士毕业的外企质量经理仅比本科学历的质量经理年薪多10000元,每月差不足800元,而前者比后者晚工作了3年,在前者还在向家里要钱交研究生期间的学费时,后者已经在向家里寄钱了。&
学历与就业面成反比&&&&&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在收入水平上并不占多少优势,而研究生的就业面和本科生比较起来更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一般来说,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博士的就业面自然最窄。很多博士生进入人才市场以后,根本不知道该应聘什么工作,因为他在学历要求一栏几乎找不到“博士”二字。很多面试官只要一听说前来应聘的是一名博士,绝对不出两分钟就会把他打发走。人才市场曾经流行这么一句话:学士靠边走,硕士满街溜,博士才能抖一抖。可如今博士也抖不起来了。本来适合博士生的工作就非常有限,加上博士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非常高,所以很多博士在就业的时候充满了无奈。读了至少22年的书才拿到博士学位,到头来却徘徊于失业的边缘,个中滋味向谁述说?&
&&&&29岁的张鹏是西欧近代思想史博士研究生。他说:“我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本来对口的单位就不多,除了去研究所、高等院校,或者考公务员以外,就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听说上届毕业的师兄中,有好一些到现在还在‘漂着’。”张鹏的话里充满了无奈,但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据了解,文史类专业的博士生大多对就业信心不足,原因是受专业限制,就业面太窄了。&
&&&&热门专业的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严家毅是2003年毕业的博士,回忆起找工作的情形也是一肚子苦水。严家毅是学经济的,快毕业时满以为学的是热门专业,找工作绝对没问题。第一次去招聘会就给了他迎头一棒:他开出的月薪是5000元以上,企业表示无法接受。此后几经周折才总算找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月薪不过3800元。&
&&&&据华东师范大学毕分办的屠老师透露,该校2004年毕业的300多名博士中,能够进入企业的不到一成,大部分人的就业方向都是高校或政府机关,还有好一些直到毕业离校都还没有落实就业意向。企业对于博士学位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必要把拥有多少博士当作炫耀的资本。&
&&&&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很多博士开口就是月薪5000元,甚至1万元,觉得他的文凭应该值这个价。这可能不太现实。凭我的工作经验,一些博士有很强的优越感,心高气傲,工作又很浮躁,人际关系也不容易处理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说实话,有时候他们的工作成绩还不如本科生出色。”&
&&&&根据中华英才网2004年上半年薪酬报告,不同工作年限的硕士生平均年薪为65948元,而博士生的平均年薪只有61573元,比硕士生低4375元,相比MBA68245元的年薪而言,更是低了6672元。而博士的月薪中位数和本科生比较起来,也不过只高出区区917元。依此看来,如果想通过考博士得到更高的薪水,那只能是镜花水月了。&
&&&&所以,从上面这些数据和事例可以看出,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如果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或考博,那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的时候只会更加找不到工作;如果是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得不到满意的薪水而考研或考博,那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时候所能找到的工作只会更加令人失望。&
考研的成本核算
&&&&考研的成本核算&
&&&&如果说读研究生是一种投资,上文谈到了这种投资的产出,现在我们不妨再来算算投资的成本。由于地域、学校、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读研究生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出入,所以只能大致估算一下。&
&&&&先算算考研的成本:买专业课书籍和公共课书籍资料的费用1000元左右;英语政治辅导班花费1000元左右;去有关学校听专业课花费1000元左右;为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外租房半年,房租水电费每月250元,半年共1500元;考试报名费、材料邮寄费等合计200元;参加复试的来回差旅费大约500元。这样算下来,考研的经济成本就已经有5200元。这还不包括考研时巨大的心理成本和考前大量的时间成本。&
&&&&再来看看读研究生期间的费用:每年学费6000元(公费研究生学费只要3000元左右,但公费研究生的比例已经非常小,而自费研究生每年学费大都要8000元以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每年要3.4万。另外,有消息显示,2006年研究生将全面收费,三年的学费至少将在2万元以上);每年住宿费1200元;每月生活费、书籍费500元,除去寒暑假,以一年10个月计算,共计5000元。按照这个数字,三年下来共花费36600元。&
&&&&成本核算不但应该计算积极损失,还应该包括消极损失,即应得而未得的合理预期收入,也就是所谓的误工费。如果本科毕业以后没有读研究生而直接参加工作,假定第一年平均月薪1800元,第二年平均月薪2500元,第三年平均月薪3500元,则三年共收入93600元。加上前面的两项费用,共计135400元。&
&&&&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月薪比本科生高出1000元,那就需要用11年的时间才能赚回这笔成本!更何况当本科生工作到第四年月薪4000元以上的时候,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可能只有2500元甚至更低的月薪。&
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还有一些人想读研究生并不只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是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胜任以后工作中将要面临的重任。抱着这种心态去考研当然是无可厚非也是很值得让人学习的,但是,好的出发点不等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
&&&&如今很多研究生不过是导师的廉价雇工,整日帮导师从事一些简单而机械的工作,得到的薪水低得可怜,能力也很难得到什么锻炼。还有很多研究生自以为有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进了高薪的保险柜,不但没有钻研学术,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到头来不过是将一年又一年的青春荒废掉。有些人本科四年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研究生三年或者两年时间里又能学到什么呢?&
&&&&“在我们看来,博士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更会选择像本科生、硕士生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郭先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他说,每到招聘时,他们就会收到不计其数的简历。以前是本科生居多,硕士生抢手,今年一下子有十几个博士生来应聘。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通知一个博士生来面试。“企业用人很务实,适合才是最好的,学历高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学历高不代表能力强。”&
&&&&《北大毕业等于零》一书的作者王文良先生在一次讲座中也谈到了博士学位和工作能力的问题:&
&&&&《北京人才市场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学历太低,于是决定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仍然觉得学历太低,于是考了博士。等他读完博士再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很困难,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抱怨:“谁能告诉我,我怎么能走出这个误区?”我在演讲的时候经常举这个例子。我觉得,博士把学历看得太重了,我有了博士学位就该怎么样,现实生活当中未必。我在格林科尔做销售总监的时候,我的下属当中有很多博士,而且年龄比我大,工作经验比我丰富。在销售这一点上他们不如我,我依然可以做他们的上级,做销售总监,而他们有的可能做销售经理,有的比经理还要低,做一个专员,虽然他是博士,而我只是一个本科生。&
&&&&读研究生不一定能够让自己更有能力,而如果本科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锻炼,除非他主动放弃这种锻炼。&
&&&&假如有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其中一个本科毕业后留在学校读研究生,而另一个成为了某公司的职员。读研究生基本上没什么压力,很多课都可以逃,期末考试可以随便应付,毕业论文要想及格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个选择读研究生的人可能在睡懒觉、打麻将、看影碟之中度过三年光阴。&
&&&&而工作的压力却要比读书大得多,老板既然花钱请了你,他就总会觉得这笔钱可以买你做任何事情。就拿业务员来说,这个月完成了10万的业务额,老板下个月就会给你15万的任务。当你下个月完成了15万,再下个月的任务可能就变成了25万。这种压力虽然让人丝毫不敢懈怠,但却足以让一个人得到充分的锻炼。于是,三年以后,读研究生的那个同学除了有一纸硕士文凭,可能什么都不会;而那个参加工作的或许早已成为了企划经理或者市场总监。&
&&&&于是,很多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以后成为了自己几年前本科阶段某位同学的下属,甚至可能曾经的同学早已开了公司,自己却只能将硕士或博士学位作为进入他们公司的资本。我原来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时候,一位中学同学读完了两年制的研究生,带着求职材料志在必得地来深圳找工作。他在网上投了很多材料,而且每天都要去人才大市场,可一直没有公司通知他面试。后来我只好以权谋私,将这位同事招进了我当时任职的公司,在我负责的部门担任一名普通的职员。后来我自己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相继又有几位昔日的同学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想加入我的公司。&
&&&&在网上曾看到过一篇叫做《读研究生让我心虚》的文章,作者对中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深入的批判。以下是文章中的部分段落:&
&&&&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我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这不是谦虚,是有点儿心虚。&
&&&&我是国家计划内招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不到自己这个硕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学校给我们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内的高级人才。&
&&&&我们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4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必修,而所谓的选修课,也是限制选修,必须得学。&
&&&&第一门课是公共课。我以为老师会布置一些书目,大家回来自己读书。一上课,发现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老套路。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同学在下面低着头匆匆记录,与读本科时并无两样,我感觉又回到了本科时代。&
&&&&对专业课我也深深失望。首先,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本科大量重复,没有拉开差距,连课程的名称都差不多。本科学的是中国新闻史,现在叫新闻史研究;本科时叫新闻编辑学,现在叫新闻编辑学研究。虽然后面加了研究,但内容没有多少差别,只不过细化了些。比如,新闻摄影研究,老师讲的还是照相机的结构、成像原理、感光片的种类这些基础知识。中国新闻史研究,老师居然从新闻的起源讲起。且不说我这种专业出身的,就是那些跨专业学习的同学经过入学考试,对这些内容也已经烂熟于胸。&
&&&&不但如此,授课内容陈旧、老化,跟社会现实几乎没什么关系。人类已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业已进入一个巨变的时代,可是学的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还在重复那些讲了几十年的东西。新闻评论学研究,关注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政论家和他们的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写作特点、主题思想不厌其烦。梁启超的评论确实写得漂亮,我们应该有了解,可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总结、记忆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呢?更何况,这些知识在新闻史的课堂上,在任何一本研究梁启超的著作里都有论述。这种重复学习又有多大必要呢?新闻评论和时代是紧密联系的,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一下当代新闻评论新的发展趋势和其承担的功能呢?&
&&&&现在连中小学都提倡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大多数课却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有一门课主要是介绍名记者和他们的报道作品,按说,这门课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者进行研究,然后互相交流心得和成果,再一起研讨,既锻炼大家的科研能力,又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可是,这门课的教授方式还是老师介绍、学生记录,考试考笔记。&
&&&&我开始失望,我问自己,读研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浪费这3年的时光值不值得?&
&&&&我的大学同学晓寒,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和导师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逢年过节在饭桌上进行的。晓寒的导师带了一群研究生,自己又有行政职务,根本就无暇顾及每个学生。有时候在外面遇见学生,拍着学生的肩膀连声说你好,你好,却叫不上名字。&
&&&&毕业论文,应该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是现在,毕业生论文大都是粗制滥造之作,既无新的创见,又无学术价值。我一位师姐关于第四媒体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评价甚高。你知道她用多长时间写的吗?一个星期。她一直忙着联系出国,哪有时间专注于论文,她是在网上找的资料,再找一个巧妙的角度,把材料组织好。&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寄希望于这样的研究生教育能培养出什么像样的人才,所以当用人单位发现“硕士不硕,博士不博”以后,研究生学历便自然而然贬值甚至一文不值了。&
考研的工具价值(1)&&&&考研的工具价值&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本科生,所以有意地抬高本科生而贬低研究生,说得好听一点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得难听一点便叫做“意淫”。事实上这绝对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是希望考研不要成为一种流行病,普通的流行感冒只会影响几天工作,而盲目的考研却足以荒废几年光阴。我也绝对不是一味地反对考研,对于某些人来说,考研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读研究生不一定能够锻炼能力,但我并没有说读研究生一定不能锻炼能力。我只是希望选择考研的人不要对读研究生抱有太大的期望,同时应该做好勤奋刻苦的准备,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读研究生才能真正带来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对于确实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并且能够勤奋刻苦的人来说,考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科阶段学的东西比较基础,每门课程都只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要想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门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可以通过研究生教育来实现。&
&&&&一名高分子与材料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如果去做销售或者人事,绝对不会因为学历而处于劣势,但如果想进入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那可能就很难比研究生更有优势了。高分子材料如此,生物化学、航天工程、有色冶金、基因遗传、矿物加工,如此等等莫不如此。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技术性工作,毕业以后也不会有什么野心,不想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不想独立门户地创业,而只想做一名优秀的技术性人才,那么,你就很有必要多花几年时间在大学的实验室里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技术性工作都是学历越高越好。有一些技术其实门槛并不高,以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加上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足以胜任,那就没必要去考研了,通过读研究生来进一步掌握还不如在工作中结合实践深入学习。只有那些对于本科生而言比较难深入掌握的高精尖技术才有必要通过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的系统学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那些将学术作为事业追求的学生来说,读研究生、读博士不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因为本科阶段毕竟是比较基础的教育,要想在某一个学术领域有所成就,那就需要通过深造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同时,选择学术作为事业便意味着只能去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就业,而在当今的中国,如果没有文凭是绝对不可能进入这些单位的,巩俐成为北大教授则纯粹只是一个例外。如果某位大学生有朝一日被老谋子看上了,或许N年以后也能不经过考研和考博便轻而易举成为大学教授吧!&
&&&&还有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专业索然无味,对另外某个专业则兴趣盎然。如果另外那个专业的门槛不高,那就可以一毕业便去抢那个专业的饭碗,通过专业不对口的就业来“背叛”自己的专业而进入自己更感兴趣的行业。中文、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会计、国际贸易、外语、法律等专业的门槛都不算高。但对于门槛比较高的专业,恐怕毕业以后直接通过不对口的就业而进入那个行业就很难了。如果一个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很想做医生,恐怕没有哪家医院会聘用他,就算聘用了也很难胜任。所以,跨专业考研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对于这种学生来说,考研的意义就更加接近于第二次高考了。&
&&&&有多少考试可以重来&
&&&&尽管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但由于考研报名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在20%以上,所以从绝对数字来看,每年考研落榜的考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200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79.9万,录取26.9万,53万考生落榜。2004年报名人数94.5万,录取33万,61.5万考生落榜。2003年虽然招生规模扩大了14.6万,但落榜考生却增加了8.5万。&
&&&&随着落榜的考生越来越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考生也越来越多。很多应届毕业生考研失败以后并没有去找工作,而是离校以后在校外租一间房子,成为了“考研专业户”。有一些工作一段时间的人也会辞去工作而回到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子,早出晚归地在学校里自习、听课。我的母校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民房,那些民房里便住着很多这种“考研专业户”。在北京,这种人更是司空见惯,传说中那位全世界最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芙蓉姐姐便曾是其中的一员。&
&&&&我在北大附近便认识了很多专职考研的人,他们跟当时的我一样,都是准备考北大研究生的。为了听某位老师的课,这些人可能一大早就会去教室占座位,其积极性和娴熟程度令北大在籍的学生都望尘莫及。听课之余,他们便在教学楼或者图书馆自习,深夜回到“家”里还要继续熬夜。他们当中很多人考了一年又一年,精神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加上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所以不少人极为憔悴,二十多岁的人就“早生华发”了。有一位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人接连考了6年,我看到他的时候他的头发已经掉了一大半。&
&&&&每个参加考研的人都不希望是这样一个结局,每个报名考试的大四学生绝对不是为了毕业以后用几年时间做“考研专业户”才选择走上考场,可是,尽管如此,总有很多人最终会选择这样一种生活,不可避免无可抗拒地走入这样一个陷阱。似乎一切早已注定。&
考研的沉没成本
&&&&考研的沉没成本&
&&&&考研是需要很大的付出的,而事情就是这样:你付出的越多,你就越想得到。当你没有得到的时候,也就越想卷土重来。很多大学生最初决定考研或许只是为了捞个硕士文凭或者逃避就业的压力,但随着他们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考试的理由便不再那么简单了,考研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场考试,而成为了一个符号、一种图腾,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精神支柱。&
&&&&前文引用了吴宗宪同学的一句话: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考研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为了一场考试而几年没有度过一个周末的人照样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考试其实也是一种赌博,并不是赌注越大就胜算越大。把考试当游戏的人在失败以后自然云淡风轻,但对于那些投入了太多精力的人来说,接受失败的结局无疑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距分数线只差一分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实在太多了。要这些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失败,谈何容易?所以很多失败的人很不甘心,他们在经历痛苦之后发誓要卷土重来。&
&&&&还有一些人在失败以后会这么想:我已经为了考研付出这么多了,买了这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辅导班,如果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那就太可惜了,为了不浪费曾经付出的这么多精力和金钱,一定要再考一次,一定不能浪费曾经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一切。于是,昔日形影不离的《阅读理解220篇》、《考研英语词汇》、《政治模拟试题集》等资料再次被装入了沉甸甸的书包。&
&&&&陈明的某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曾那么接近幸福,怎么可能就此打住。我想很多考研因几分之差而失利的人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会勉励自己卷土重来,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不要就此打住。锲而不舍愈挫愈勇的精神诚然可贵,可是,究竟有多少考试可以重来?&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沉没成本”:假如你去看电影,发现票忘带了,你应该重新买一张而不是再回去找,因为前边你的一切准备都已经成了“沉没成本”,不要把它浪费掉。有些人为了不浪费一张20块钱的电影票而宁愿花50块钱回家去拿,而有些人为了不浪费曾经为考研而付出的努力而宁愿再浪费一年又一年的青春。既然曾经的努力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每次考研失败以后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一次考试,而不是去心疼曾经付出的努力,更不用担心浪费了几本考研辅导书。否则,沉没成本只会变得越来越多。&
天涯何处无芳草&&&&很多人在考研的过程中都有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看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给自己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如果我考不上,那该怎么办呢?我一定要考上,考研是我唯一的出路,万一考不上我就无路可走了!这样的心理暗示确实能够让自己更加刻苦更加心无旁骛,可是,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它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死胡同,甚至可能心理压力过大而崩溃。同时,这种想法也是完全错误的。绝对没有谁会因为考研失败而无路可走,甚至有些人如果不读研的话会有更多的路可供选择。&
自己的宙斯
&&&&自己的宙斯&
&&&&考研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容易找到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可是,找工作真的需要考研吗?&
&&&&每周一前程无忧都会在深圳、北京、上海等20座城市发行《前程招聘专版》,刊登大量的招聘信息。我对日和25日两天在深圳发行的《前程招聘专版》进行了细致的统计。这两期专版共有408家用人单位发布1857个职位,其中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位为932个。这932个职位当中,483个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446个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仅有2家公司的3个职位要求应聘者必须为硕士学历或者硕士优先。其一为一家叫做ADVA&Optical&Networking的外企,它的Strategic&Purchasing&Manager和Senior&Engineer两个职位要求hold&a&Masters&degree&in&Engineering;其二是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它的研发部经理一职明确表明年薪15万,要求“本科学历五年以上,硕士三年以上的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在这家公司眼中,硕士学历只不过相当于两年工作经验。&
&&&&请不要因为这两期专版只有不到0.3%的职位提到“硕士”二字就以为用人单位及其提供的职位都没有吸引力。渣打、麦当劳、爱普生、宝马、中兴通讯、和记黄埔、交通银行……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这些名词的分量。支行行长、事业部经理、国际项目总监、HR&Manager……这些职位也肯定足以让很多硕士甚至博士垂涎三尺。但是,这些职位都只要求本科甚至专科以上学历。&
&&&&上述932个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职位当中,917个对工作经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572个职位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占61.4%;196个职位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占21%。当工作经验被用人单位如此注重,本科生相比研究生而言不但不处于劣势,而且占据优势了,因为本科生至少会比研究生多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
&&&&作为中国房地产第一品牌,万科的用人理念与以上数据所反映的现实也不谋而合。《前程招聘专版》曾在头版刊登了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的一则招聘广告,招聘职位及其学历、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招聘职位招聘人数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
&&&&项目总经理3名本科8年以上&
&&&&项目总经理助理3名本科5年以上&
&&&&项目设计经理3名本科5年以上&
&&&&策划经理3名本科4年以上&
&&&&销售主任3名本科4年以上&
&&&&设计师(建筑、设计、景观)各2-3名本科3年以上&
&&&&工程师(土建、给排水、电气、品质管理、维修)各3名本科3年以上&
&&&&造价师(土建、安装)各2名本科3年以上&
&&&&营销策划师3名本科3年以上&
&&&&计划管理专员2名本科2年以上&
&&&&财务管理专员3名本科2年以上&
&&&&人力资源专员/培训专员各2名本科3年以上&
&&&&项目发展专员3名本科2年以上&
&&&&项目事务专员2名大专2年以上&
&&&&客户关系专员3名本科2年以上&
&&&&在以上63个职位中,没有一个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甚至有2个职位只要求大专学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63个职位要求的工作年限之和达到了209年,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职位要求有3.3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对于这场招聘而言,一个有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和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究竟谁更具有竞争力呢?答应已经不言自明了吧。&
&&&&在内地一些城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存在盲目的“文凭崇拜”,一份专科生足以胜任的工作却偏偏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似乎这样一来就显得自己单位非常有面子。我大四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招聘会,招聘会上很多不知名的公司都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还有很多职位要求博士学历。事实上那些职位的月薪最多两千来块钱,一个不算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就足以胜任。&
&&&&记得有一家工艺品公司要招聘一名行政文员,职位要求竟然是:女,硕士以上学历,英语6级,五官端正,身高162cm以上,文笔优美,端庄大方。靠!分明是招聘高级妓女!我在深圳见到很多文员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条件,学历甚至可能只是初中,但她们绝对是非常称职的文员。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有一些无赖公司盲目追求高学历而觉得本科生一无是处。就算读了博士进入那种公司又怎么样呢?这种跳梁小丑一般的公司只不过是需要招聘一些高学历的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它们根本不可能为真正的人才提供任何锻炼能力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与这些盲目崇拜高学历的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为、UT斯达康、戴尔、诺基亚、宝洁、摩托罗拉等著名企业的绝大部分拟聘职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只是本科以上。既然这些公司都没有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硕士学位,那就证明,读研究生绝对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经之路。既然如此,考研失败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为了一个硕士文凭而“为伊消得人憔悴”又何苦呢?当你遭遇了考研的失败,大可不必一年又一年地重来,另外走一条路你会发现别有洞天。&
&&&&西绪弗斯因犯天条而被众神之王宙斯贬下奥林匹亚山,并罚他推巨石上山,只有将巨石推置山顶才可重返天庭,位列仙班。可是,西绪弗斯每次快将巨石推至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对于很多考研专业户来说,其经历和西绪弗斯似乎完全相同。可是,西绪弗斯尚且能够在抓住一只漂亮蝴蝶的瞬间得到快乐,而那些考研一族得到的快乐是什么?西绪弗斯是无奈的,因为他的命运掌握在宙斯的手里。可是,任何考研的人都不是西绪弗斯,因为他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宙斯。&
研究生,而非烟酒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资料共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