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 3模式,“3+3”到底怎么考

版权所有:上海亿山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沪ICP备号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新高考启动“3+3”模式&京沪考生优势还有多少?
日14:25&&来源:
2014年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今年两地的高考生迎来了首次新高考。继上海和浙江之后,今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地也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建立起来。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研讨会上,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表示,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两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全国各地未来高考都启用“3+3”模式,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三门则由学生从自主选择。
从全国各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浙江省是七选三,其他省份基本上都是六选三。全国大部分地区是“3+6选3”模式。6选3总共有20多种组合,考试分布在高中三年。选考科目每门都是70分,录取的时候折合成分数再加入高考总分进行录取。
有学者认为,新高考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课程选择权,同时增加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缩小各地的录取率差距,将推进高考公平,满足老百姓对高考公平的期待。那么,京津沪渝的教育官员如何看待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又将从哪里进行突破?
面临新挑战
2014年上海率先进行高考改革试点,三年来,上海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庄小凤说,随着高中三个年级全部开展走班教学,学校校舍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待突破,一些规模较小的高中面临着教师数量短缺、空间调配困难的问题。
“学生自选科目后,地理和生物等小学科师资不足,年徐汇区新招聘了9名生物教师、7名地理教师、4名历史教师和2名政治教师。”庄小凤介绍说,同时还实施了区骨干教师“蓄水池”计划,每个学区(集团)增加6名教师编制,推进教师在学区内、集团内学校流动。“本轮高考改革中,地理、生物等学科师资结构性缺失问题非常严重,亟待解决,虽然已尝试通过教师‘蓄水池’等举措加以缓解,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庄小凤坦言。
庄小凤表示,随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英语等考试次数变多、保密性要求变高,对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提高了,设有标准化考场的学校承担的考试任务十分繁重。
今年秋季,北京也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帷幕。谈及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深有感受。
陆云泉说,一是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使用的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与旧教材衔接困难;二是新课程方案、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但是当前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资源还不够优质;三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聚焦学科本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当前教师教-学-评的一致性不够,课程育人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在教研转型方面,教研的理念要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教学目标从关注“知识获得”转向“素养提升”,这些需要在内容丰富、机制保障上进一步深入。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局长马淑苓表示,新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学生选科带来的教师、教室数量不足或是人员配置不均衡,教师对全新的职能角色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等问题亟需机制体制的保障,以推进高中课程的深度改造。
马淑苓认为,伴随着高考从“标配”时代向“自选”时代的深度转型,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到其强调教育公平性与可选择性,培育学生必备能力的全新质量观,看到其助推教与学方式深度变革,倒逼课程改革的本质。
为了推进改革落地,上海徐汇区各校探索选科走班教学,“大走班”和“小走班”两种模式并存,采取后者的学校居多。
据了解,大走班模式采取一人一课表的方式,而因选科造成的空档时间安排学生自修,这对学校的课表编排、师资调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走班”模式采取分班、走班相结合的方式,即按照相对集中的选科组成班级,根据学生选科情况进行1-2门分叉走班。“区里允许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走班的模式,统一要求采取某一种模式的话是走不下去的。”庄小凤坦言。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主任蔡道静说,针对教师需求量“潮汐”现象、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新情况,制定了教师“区管校用”实施办法、教师流动管理办法等。今年秋季,区里根据新高考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历年基础上翻倍安排使用2018年教师编制380名。
陆云泉介绍说,为了有效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走班的需求,北京海淀区实施了人才动态管理,启动了“教育人才储备库”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缓解应对编制紧张压力,同时建立了调剂机制。他透露说,“十三五”期间,海淀区还将建设80到100个学科教研基地。&
(责编:王政淇)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己选考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来评价一下在所谓的新高考模式下,假如大家都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
今日,随着河南省高考该给方案的出炉,全国共有27个省市公布了新高考的改革方案。各省市的改革方案有如下几个共同点:
1、大多数省份实行3+3的模式。
所谓“3+3”模式是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己选考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采用“6选3”模式,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2、在校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重要录取参考。
3、英语一年两考。
很多家长对于政策本身还是能看懂的,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实施这样的新政策,也是能够推算出来的。我今天就结合我研究中高考十多年的经验,我对新高考模式做以下6点说明,来评价一下在所谓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竞争是大了还是小了。
一、在校成绩和综合素质基本上会流于形式。
说实话,哪个高中不把自己的学生包装成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啊。所以,必然存在平时测验题目相对简单,让考生分数高高的。也会故意搞些活动,让学生到处写评价、盖章。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家长考生不必过于紧张。
当然,我要说的问题是:现在的高考,越来越考察一个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际上高考是完全可以考察得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2004年就已经提出高考是综合素质的挑战。不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二、语数外的竞争压力更大了。
作为高校更清楚,语数外三科450分,才是录取过程中最重要看重的分数。这个大家可以看看江苏的高考模式就清楚了,江苏是3+2模式,也就是考语数外,选考两科(总分不同而已)。
我们做一个数据对比:
2015年江苏考生39.29万,2016年贵州考生37.38万。
贵州2016年一本线理工类473分,文史类551分。文史类554~550段共计1065人。474~470段共计2418。文理共计3483人。
江苏2015年一本线文史类342分、理工类344分(江苏总分480分)。文史类341-345段共计1649人。理工类341-344段共计9121人。文理共计10770人。
虽然这个类比有其不科学合理的一面,比如受到重本率、试题难度决定考生正态分布不同。但是,基本可以预测,当总分从750分下降到450分的时候,重本线附近一分,人数增加三倍!也就意味着考生的竞争压力增加了3倍!
三、外语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
原来英语考一次,考多少分拉倒。曾经有两年,重庆实行英语听力考两次。有的同学总分只有90分的(得分率60%),9月份英语听力都已经得到24分了(得分率80%),还要继续参加3月的考试。甚至听力已经是满分了,还要再考一次,说是为了证明实力!
所以,当外语学科考两次的时候,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复习难度,反而会增加复习的难度。
四、6选3,大家都选自己厉害的科目。
大家都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那么所有学生的科目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试想,在简单分文理的背景下,只要你某一两科有优势,即使另外一科优势不明显,那么你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现在不一样了,你有优势的学科别人也有优势。假如大家都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那你怎么玩?
五、6选3,被迫提前展开孩子的生涯规划。
实际上,大学各专业对录取是有对应中学的专业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对应的就是数学和物理。所以,你在选科的时候,就决定了必须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提前开始做生涯规划。
六、6选3,你真能选到自己擅长的吗?
实际上,如果这样选择,有些学科,比如地理、生物这样的学科可能因为选择的人数太少,而很多老师被迫“转行”教其他学科(放心,老师不可能随便被开除公职的)。而有些学科选择的人太多,师资不够,最后你也选不到。
在浙江实际的选科中,还出现了“田忌赛马”这样的荒唐现象。比如“兄弟学校”很多人选化学,我们学校大家就不要去选。免得竞争不赢。
我曾经与北京某著名中学校领导,他本人也是教育部高考改革领域的顾问专家,我们都对即将展开的所谓新高考改革方案忧心忡忡。这解决不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需求的旺盛之间的矛盾。然而,作为普通家长,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提前准备。
以上内容仅代表一家之言,仅供家长们参考。
我是中高考专家周成建,如果您有孩子学习、成长、成绩、升学选校等各方面的困惑, 如果您想让孩子的成绩能得到快速提升, 如果您想孩子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高效学习策略、应试能力提升等系统资料。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长按复制)本周五、周六、周日晚我将免费开讲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百战百胜答题公式、掌握高超的应试技能等内容。欢迎获取免费公益课信息,申请课程学位!
前100名可获赠价值98元的亲子沟通核心课程一套!
责任编辑:国搜小威
相关搜索:
更多教育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头条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您现在的位置: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今年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今年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具体详细内容南方财富网小编为你报道。
  浙沪今年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
  作为全国性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上海、浙江2014年启动的高考改革将在2017年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今年高考,浙江、上海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除语数英3个主要科目外,其他3门选考科目,上海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则采取 &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外语考试均为一年两考。两地高中生最多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并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两地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则有所不同。浙江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上海的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则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为70分。
  多地今年将合并录取批次
  在高考改革中,合并录取批次也是一大亮点。上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前不久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云南明确,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此外,其他多地今年也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北京、河南等地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海南和山东则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
  西藏则明确,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普通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新高考模式,“3+3”到底怎么考?新高考模式,“3+3”到底怎么考?菲菲名汇百家号感谢您关注高考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每日呈现!关注我,帮你考一个好大学!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区)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会在3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3+3”模式中,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以等级分计分,录取时各科折算为100分。计入总成绩的3个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选哪科、怎样选就成了考生和家长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考生可以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今年的高考中,浙江、上海两省、市的学生已率先采用“3+3”模式应试,该届学生对于考试科目的选择自然也成为了重要的参考。在众多学生的选择中,一个在往届颇为重要的高考科目,却受到了冷遇……一图解读为何这个科目变得不受欢迎?依据个人兴趣才是最好的选择方法诚然,物理科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也不如地理等科目更具学习效率,然而,学生若为了成绩而放弃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对个人特长的发展亦是一种抑制。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还应依据自己的优势与兴趣,选出一个自己热爱,又利于发挥的组合。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不难看出,排在第一名正是…接下来再看看三所著名大学的政策:清北浙大北京大学:32个专业(类),四成专业要求一门选考科目,比如生物科学类要求选考生物,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要求选考物理。清华大学:8个专业(类),物理基础类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化学基础类专业要求选考化学。浙江大学:24个专业(类),多数要求选考物理,比如工科试验班,有的选考物理、化学。不难看出,排在前列的还是……所以,同学们,当你学不好初中物理,导致高考不敢选物理时,你将来是不是有很多心仪专业不能选了呢?当然你还要特别重视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提成绩,考大学,更多知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菲菲名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大家提供最新的内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 3新高考省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