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增速又历史新低了 中银宏观策略历史净值面会发生转折吗

免费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M2增速创历史新低背后暗藏啥隐忧?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85
尽管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动用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但昨天出炉的4月份数据依然表现低迷。央行昨日(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创下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记录。
社会融资余额的同比增速也创下历史新低。数据显示,2015年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5万亿元,社会融资余额增速大幅降至12.1%。其中,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79亿元,远低于预期值9030亿元和前值11800亿元。
专家们认为,M2增速远不及预期原因有三:其一,由于经济增速下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有所减弱,这直接导致表外融资减少。同时,随着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加强,部分表外融资逐步向表内转移。表外融资减少导致货币派生相应减少,拉低了M2增速。其二,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影响基础货币投放以及信贷,这直接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其三,去年4月央行向国开行投放1万亿棚改再贷款(PSL),致使去年同期的基数升高。
对此,市场人士纷纷预测,未来2个月社融余额增速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而在基数的影响下,后两个月M2增速跌破10%的概率很大。预计,央行还会在年内有2至3次的降息降准。不过,笔者认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M2目标增速降至12%,去年则为13%。而如今M2增速大幅放缓,背后存在着四大隐忧。
首先,M2增速跌到了10%附近,这说明了二个问题:一方面,投资增速仍然在下滑,基建投资扩张受到资金约束,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的严重不足,货币宽松的传导机制近乎失效。在一季度GDP跌至7%的情况下,二三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行的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由原来粗放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业态转型。所以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老的增长模式已经衰退,而新的增长方式又没有进来弥补空缺。接下去改革成败将关乎经济的未来。
再者,我们发现今年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5万亿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79亿元。显然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70%左右,这既与前几年公布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56%有所倒退,更与发达国家的20%相去甚远。
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70%,说明了二个问题:一方面我国的将会承受更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困境。因为在中国要解决融资问题,大多数企业只能向银行贷款,而在经济形势趋恶的形势下,银行贷款越多风险则越大。
另一方面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多层次市场尚未健全。在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VC/PE、、小贷公司等多渠道解决融资问题,真正向银行贷款的并不多。所以他们的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较轻。而唯有通过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
其三,M2增速放缓至10.1%,这既说明了银行已经开始防范贷款所造成的金融风险,不太可能重现像2009年那样的M2增速达到29%信贷大跃进的场面。而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贷款的欲望跌至冰点。这就造成了银行信贷总体放缓,相关货币创造开始变慢。专家们一致建议央行宽松政策的力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但是我认为,宽货币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局,就算要宽货币,也起码要做到将宽货币的廉价资金传导到信贷市场上去吧!而目前这个渠道还不通畅。所以一看到M2增速放缓,就嚷着要宽货币,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加严重。自去年11底央行降息降准一路走来,中国的实体经济迄今还是极度低迷,显然宽货币对拉动经济的效果越来越弱,而资产泡沫化的副作用将更加突出。
最后,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给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提出挑战。中国央行公布3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为-1565亿元,创下2007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此外,一季度央行外汇占款为-2520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占款-2227亿元。
无奈之下,央行只能暂时通过三个月期限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工具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这仅是权宜之计。而随着外汇占款减少,国内外资金的逐步流出,会使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受掣,中国银行业总体会呈现一种长期资金饥渴的环境之中。如果再加上赚钱效应的分流效应,那实体经济会更加缺血。
M2增速滑向历史新低,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第二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很多人一看到M2下滑就嚷着要降准降息,但事实上宽货币只能延迟危机的发生,而且副作用极大,并且也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中国经济要扭转下行压力,必须忍受阵痛,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改革的红利才能脱困。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咨询·服务
研究员周关注榜
82972医药、医疗
14684房地产 能源 工程
微信扫一扫关注前瞻经济学人专注于中国细分产业发展趋势!
订购热线:400-
售后热线:8
项目咨询:5中国M2增速连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回落_网易新闻
中国M2增速连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M2增速连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发布会现场。 央行供图南都讯 记者彭彬 发自北京 7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媒体吹风会,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会上发布了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11.17万亿,房地产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6月M2增速为9.4%,连续两个月低于个位数,再创历史新低。阮健弘表示,要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M2增速下滑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11.17万亿据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17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6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3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6.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年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326亿元。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7万亿元,同比多增4362亿元。外币贷款余额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469亿美元,同比多增921亿美元。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5.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人民币存款余额159.66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7万亿元,同比少增1.46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79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801亿美元,同比多增513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6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7744元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8%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房地产信贷数据,阮健弘表示, 2017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9.7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76万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0万亿元,同比增长30.8%,比上年末回落5.9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0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8.1%,比上年全年占比低6.7个百分点。今年6月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平均抵借比,也就是当月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与抵押品价值之比为59.3%,比上年12月份低2.1个百分点。6月份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合同期限为269个月,比上年12月份缩短了两个月。“综合上述数据,房地产信贷增长势头回落,个人住房贷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这些变化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阮健弘称。M2增速下滑系金融体系降杠杆导致南都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十多年来,中国货币增速远远大于GDP增速的现象就在学界引发讨论。尽管长期存在货币增速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却没有出现消费物价的通胀,在世界经济体中颇为罕见,而学界甚至产生中国“货币消失之谜”。今年5月, M2同比增速为9.6%,这是有统计以来中国M2增速首次出现个位数,创下历史新低。6月末, 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较5月份增幅下滑0.2%,再创历史新低。对此,阮健弘解释称,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效应的显现,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与表外产品相关的资金运用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阮健弘强调,要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2%,比整体M2增速高0.8个百分点,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二是货币政策操作预调微调,金融监管协调加强,金融部门适当把握了去杠杆的节奏。6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同比增长2.5%,比M2整体增速差6.9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比5月末有所收窄(5月末差距为8.9个百分点)。三是基数效应。今年6月M2新增2.99万亿元,环比增长1.87%,这个增幅已经不低。不过,去年6月末M2 的基数较高(去年6月M2环比增长1.97%),基数效应拉低今年6月M2增速约0.15个百分点。
四是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只要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实际上反映了存量货币周转效率的提高,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责任编辑:柴华
(原标题:中国M2增速连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M2增速又历史新低了 宏观面会发生转折吗?(组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今天中国发布多项重磅宏观数据,其中M2增速再创新低引人关注;晚间美国USDA数据也将发布;盘面上,动力煤、橡胶成为亮点~
7月12日全球期货、现货市场今天发生了哪些大事,且听鹰眼小分队娓娓道来~
翁丽娟 对冲研投研究中心
【中国6月M2再创纪录新低】
中国6月M2货币供应同比 9.4%,续创纪录新低,预期 9.5%,前值 9.6%。
【数据解读】
央行:针对6月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只要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可能是新常态,市场不必过度解读。她还称,抑制地产泡沫见成效。
中金固收:6月份社融仍不算弱,但结构仍严重倾斜于贷款,下半年情况会有所转变,贷款额度减少,而银行存款在外汇占款恢复的情况下,银行对债券配置需求会恢复,推动债券融资量回升,近期无论利率债还是信用债的发行量都在回升,下半年债券市场供需都会比上半年恢复。
不过,对于房地产企业和城投平台而言,融资难度仍有所上升,会制约房地产和城投平台下半年的投资增速,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债券收益率也将震荡回落,曲线重新变陡。
鲁政委:依据贷款增速、外汇佔款增速、证券净投资增速和其他项目增速的变化,估算2017年下半年M2的增速。
在中性情境下,我们假设下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加快、外汇佔款流失有所减轻,三季度M2增速可能在8.7%左右,四季度M2增速可能反弹至9.4%。即便是在乐观情境下,2017年第三季度M2增速也只能在8.9%左右,四季度M2增速或将反弹至9.7%,勉强接近10%。
【USDA供需月报前瞻:美豆旧作期末库存预计为4.30亿蒲,新作预计为4.73亿蒲】
美国农业部(USDA)将于12日24:00公布本月供需报告,本次报告看点:
1、据cofeed,旧作:预计出口小幅上调2000万蒲,其他数据预计暂无调整,从而预计期末库存将在4.30亿蒲(市场预期平均值4.30亿蒲);
2.1 新作:情景一:6月种植调查面积89.51百万英亩,较3月数据小幅上调,因此预计本次报告可能小幅上调30万英亩,若沿用48蒲/英亩的趋势单产,则产量小幅上调700万蒲,期初库存预计下调2000万蒲,压榨和出口数据不变,则期末库存将在4.82亿蒲,这将高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平均值4.73亿蒲),或对美豆市场产生些许不利;
2.2 新作:情景二:因干旱天气新作优良率持续下修,因此单产可能下降至47.9蒲,如此,则期末库存将在4.73亿蒲,与市场预期符合(市场预期平均值4.73亿蒲),但仍低于上月预测值,该报告或中性偏多,加上天气炒作未消,届时将继续支撑美豆市场。
【研客观点:美棉筑底走势 关注今晚供需预测报告】据中信期货最新报告,国内方面,2016/17年度国内棉花当季供需缺口或小于180万吨,以当前储备棉成交率推算,截止8月底储备棉累计成交量或将达到250-260万吨。近日郑棉大跌,短期存在调整需求,仓单量依然巨大,在仓单降至较低水平前,预计郑棉价格难有趋势性上涨行情。下游国内外纱线价格倒挂,国内外棉纱价差收窄,国产纱仍具有竞争力。国际方面,美棉筑底走势,关注65美分支撑情况;印度国内棉花价格高位震荡。综合分析,印棉高位震荡,美棉筑底走势,中国储备棉轮出进行中,郑棉仓单持续流出,数量依然巨大,有效预报减幅明显。郑棉短期走势胶着。中期看,增值税税改税改,新年度交割基准库移至新疆,棉花扩种,不利于后期棉价走势。
PTA主力收涨3.41%,成交额第五573.21万;
橡胶主力涨3.28%,活跃度第二3421.59,成交额第二1180.45万;
沪锌主力涨2.35%,活跃度第五1241.01,增仓比第三1.068;
正向基差率排名前三:玉米淀粉基差275,基差率13.58;棕榈油基差564.67,基差率10.65;、塑料基差915,基差率10.07;
负向基差率排名前三:鸡蛋基差-1347,基差率-34.57;、大豆基差-413.21,基差率-10.57;、焦炭基差-129.5,基差率-6.96。
【重要数据事件预告】
1.PTA生产利润周度总结
2. 中国天胶当月进口量数据
3.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周度燃料油库存
4. 0:00 美国农业部公布作物供需报告
5. 2:00 美联储公布经济褐皮书
6. 2:15美国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就经济前景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状况发表讲话
7. 16:00 国际能源署(IEA)公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
8. 17:30 南非5月黄金产量年率
9. 20:30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10. 20:30 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11. 22:00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出席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关于美国经济的听证会
12. 23:30 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2017年FOMC票委埃文斯就当前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5月M2增速跌破10%创历史新低 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_财经频道_华讯财经_华讯投资
5月M2增速跌破10%创历史新低 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
  6月14日,央行公布5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末M2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跌破10%至9.6%,延续自去年11月起的连月下滑态势。
  进一步观察发现,M2同比增速跌破10%属有记录以来首次。
  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永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2016年以来,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逐步稳定减缓,即使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缓、近期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央行并没有显著增加货币供给,央行更加关注财务去杠杆以及范区域性、宏观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反映了央行对&货币中性&的认同,以及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决心。
  央行有关负责人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从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大规模,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等可见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旺盛。加之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使得较多表外融资途径也逐渐向表内转移。
  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
  5月末M2余额为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
  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M2同比增速回落态势的延续,并且在有记录以来首次跌破10%。
  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陈冀指出,在货币政策由偏松转向中性,脱虚向实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M2增速回落趋势几乎是确定性的。然而M2增速放缓,甚至跌破1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预期产生了短期超调的反应。
  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总的来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李永平分析称,财政政策将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M2增速持续走低的同时,M1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5月末,M1余额4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6.7个百分点。
  李永平指出,这反映了自2016年以来,相对于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家庭、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更加偏好活期存款以及现金,使我国货币整体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一方面在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经济主体意图寻求更大的资金收益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在经济、金融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应对风险的一种防范措施。
  前述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企业贷款增加5661亿元,较上月多增574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高于市场平均预期水平。陈冀分析,从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大规模,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等可见,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旺盛。加之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使得较多表外融资途径也逐渐向表内转移。
  不过陈冀提示,需要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多可能仍大量集中于一些基建等风险较低的项目。并且当月实体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部分受直接融资成本上升影响,由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转移而来。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也可印证这一点。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由于表内融资需求不差,从监管层的角度考虑,主动放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基调仍会持续,最多进行微调。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较4月小幅放缓。
  陈冀分析称,这在本轮楼市上涨期间也是一个不算低的单月增量。尽管楼市调控不断加码,但考虑到当前国内资产配置环境,仍有很大比例人群将房产视为安全资产进行配置。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在居民部门内部&两个跷跷板&作用之下,即三四线地产对冲一二线地产,以及居民抵押消费/经营贷款对冲居民按揭贷款,居民融资需求韧性较强不会快速下行。
  李超预测,未来银行继续提高居民部门融资利率的概率在提高,收益率上行趋势不变。
  &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央行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也有所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
  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
与 文章关键字:
相关的新闻
相关报道相关报道
网友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低宏观税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