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股票,符合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所说的「价值投资」吗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摘要&(1.
走进巴菲特教室)
光看EPS不熊看出公司经营成绩的好坏,还要比较原先投入多少资金。股束权益(净值)报酬率(ROE)才是衡量公司拿了股东多少钱,结果又帮股东赚了多少钱的指标。
ROE =税后净利 / 净值
◎要学巴菲特,应该直接去看年报,如果这辈子只要看一本投资的书,就看《波克夏年报》。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波克夏年报》最佳的参考书,看懂后,你将会有被雷打到的感觉。。
◎我为了看懂巴菲特理论,约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看懂后学着做,又花了两年半。这其中说穿了,只是从EPS到ROE,一个观念的转换而已。
◎…我觉得最可怕的,是最后的结语「并购,通常不超过5分钟」。
巴菲特做并购,大半采现金交易,买了也不会介入经营,他希望好公司的老板若想退休或套现,但又想维持公司的永续运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卖给他。
◎别相信转机股
他耍的是获利能力稳定,不要转机股、也不爱听老板在吹牛,讲美好的未来计划。这跟一般人不同,我们常以为转机股、能提出未来计划的公司,股价爆发力很强。
可是事实证明,结果最后都会走了样。
◎大多数人投资股票赔钱的原因
1.不懂股价涨跌的基本道理
2.常根据不可知的东西在做决策
3.不能谨守投资准则
◎巴菲特的6个选股原则(巴6点)
2.稳定的获利能力
3.高RoE且低负债
4.良好的经营团队
5.简单的企业
巴菲特把这6点选股原则,写在每一年的年报上,也曾在报纸上征求,如果知道有符合该条件的公司,可以打电话给他。这6点选股准则,一言以蔽之,即要买「能维持高RoE的公司股票」(他所界定的高ROE必须是&15%)
一个人的伟大竟可以这么简单
我看过几位投资大师的传记,包括是川银藏、彼得林区(Peter Lynch)、索罗斯(George
Soros)等。当初我在看时并未有太大的感动,彼得林区每天要看很多研究报告、公司财报、拜访上市公司等,这跟我在当研究员时的工作完全相同。他最得意的投资
-- 做裤袜的公司,是从他老婆日常在买的裤袜中得到灵感,这跟我常到光华商场去观察市场趋势也一样。
彼得林区或索罗斯这样的大师,在遇到市场崩盘时,也和我们一样会害怕。彼得林区在
1987年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刚好在度年假,打电话回公司得知股市大跌,跌掉的基金净值相当于一个小国一年的生产毛额,害他无心再休假。索罗斯更惨,日本股市大跌时他在打网球,营业员打电话来,吓得当场冷汗直流,赶紧要他的营业员把股票卖掉。
只有巴菲特说:「对只想成为股票的净购买者而言,股价愈低愈好」,在1993年报上他表示:「不会在意股票市场是否关闭一到两年」。
彼得林区曾拜访过巴菲特,以为老巴的看盘室应该跟他一样,有一面很大的电视墙,谁知办公室内只有一张书桌,与一部看似不常打开的计算机而已,彼得林区问巴菲特的役资组合,心想这下应该会打开计算机,列出一长串的股票吧,但老巴竟只拿出一张纸写下他的役资组合,几支股票而已。
从上面的故事,这3个人的投资功力高下立判,彼得林区是位很努力的人,索罗斯可能是个聪明的人,而巴菲特则是伟大的人。
波克夏总部员工只有14.8人
巴菲特的伟大在于简单,简单到令人不可置信。只打几通电话,就可以创造一个大企业,这岂是比尔盖兹(Bill
Gates)或奇异(GE)、威名百货(Walmart)的老板可企及的。
巴菲特只有一个人在做投资,没有研究员,顶多与合伙人副董长曼格(Charles
Munger)讨论。波克夏总部仅147坪,员工11.8人,都是行政人员,其中「0.8人」是一位兼职的小姐,巴菲特曾邀她任全职,却被婉拒,因0.8小姐说她的0.8经老巴在年报的介绍,已建立起全国知名度,若变成1,恐将失去独特性。这是老巴的幽默,他在《2001年报》写道。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摘要 (2.
公司内在价值应该由ROE来定义
因为能帮股东赚钱的公司才有价值。成长与净值都只是构成价值的因素之一,用数学函数来表示就很清楚:内在价值= RoE =
f(资本,成长,净值,技术,市场,管理,…)。空有成长,而不能维持高ROE,无益。
「单以低股价净值比、低本益比、高股息收益率的方法买进股票,也不叫做『价值投资』,股票更不能一刀切成价值型与成长型两种。」(1992年报)
内在价值由
ROE来定义,所以股价在冥冥之中,会沿着ROE所构成的价值在线下摆动,它的振幅或许暂时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如利率的升降、消息面的多空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沿着RoE上下摆荡。
用ROE来衡量一家公司的好坏,它比获利成长率更有意义,因为成长有时只是基期较低而已,并不表示真的好。看成长性选股,不太可能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只会流于在高成长股间跑来跑去。例
1.34 & 1.33 & 1.31 & 1.33 & 1.41 = 4.38 (亿丰)
1.05 & 1.08 & 0.71 & 1.14 & 1.20 = 1.10 (友达)
你投资哪一档?
净值不等于价值
打个比喻,净值是一只鸡的价格,每股净值(
NAV)则是一块鸡肉的价格;可是就一只蛋鸡而言,牠的价值应该是下蛋的多寡,即ROE才对。
ROE > 1年定存利率,股价溢价(> NAV)
ROE < 1年定存利率,股价折价(< NAV)
&为巴菲特学派正名「Buffettology」
很多人喜欢把葛拉汉、费雪( Philip A . Fisher
),与巴菲特一脉相传的学派,称为「价值投资」,这是一个不正确的称呼。巴菲特对这个说法就很感冒。在1992年报里,他说:「所谓『价值投资』根本就是一句废话,如果所换得的价值不大于付出的成本,那还算是投资吗?」
这3位大师对于价值的定义也全然不同,葛拉汉比较接近净值的观念,他主张要在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以下的价位买进股票。这是十分保守的观念,那是因为他处于1929年经济大恐慌的时代,当时的股票常跌到本益比4倍以下,葛拉汉被市场修理过,所以才会这么保守,现在可能不容易等到这么低的价位。
费雪的年代较晚,做投资是在二次大战以后。费雪强调成长,认为要成长才有价值,这显然也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国力达到顶峰,可以找到一堆快速成长的企业。巴菲特并非费雪的入门弟子,只是读过费雪写的一本书《普通股与不普通的获利》,并登门拜访过费雪一次而已。
葛、费两位先生的大作我都看过,以现代投资学的眼光来看,他们所写的观念很多已经过时,甚至是不正确的。巴菲特的观念与这两位先生不同,选股首重ROE,这才是内在价值正确的定义。巴菲特在1992年报指出,股票不能以「价值」与「成长」来划分,所以请不要再用「价值投资学派」来称巴菲特的理论。我建议正名为「巴菲特投资理论」或
Buffettology ,如玛丽巴菲特所称。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摘要 (3.
配得出现金最重要)
认识财务报表
从投资的角度来解读财务报表是投资人最基础的工作。公司的财务报表主要有2种张: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讲的是获利的盈亏,资产负债表则是表列公司的财产,以及添置这些财产的资金来源。
净利 = 营业利益
◎营业利益 = 营收 - 成本(材料十折旧十人工)- 费用(营销十研发)
◎业外收入 = 利息十投资十处分资产十汇兑
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 +股东权益(股本
+ 保留盈余)
每股盈余(EPS) = 税后净利 / 股数
股东权益报酬率(ROE) = 税后净利 / 期初股东权益
◎依变现容易与否排列 资产 = 流动资产资(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存货) +长期投资 +固定投资
◎此处定义之ROE与会计学上的算法不同(ROE = 税前净利 / ((期初股东权益十期末股东权益) /
2),这是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如果期初交给公司一笔钱,公司经营的绩效,故仅以期初而非平均的股东权益当分母。
◎本益比的倒数是收益率(earnings yjeld ),收益率 = 1/PER = EPS /
股价。它可以和银行利息比较,若股票的收益率高于1年期定存利息,应该把钱拿来买股票;反之,则应该把钱存在银行。
RoE与ROA的关系可以用Eq%来概算,ROE = ROA / Eq%
自有资本率
自有资本率 = 1 - 负债 /
资产 = 股东权益 / 资产
自有资本率Eq%是负债比例的相反,它是衡量公司资金状况的指标之一。
一般认为,自有资本率 &
75%,算财务健全的公司,50~75%是中等,以下则是不良;但盈再率低的公司可以容许负债高些,&
50%以上都算正常。
流动资产率
流动资产比率 = 流动资产/资产流动
资产是指短期(通常是1年内)可变换成现金的资产,包括现金、股票(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及帐款、存货及预付费用。比率愈高,代表公司应变能力愈强。
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 = 税后净利 /
资产报酬率(RoA,Return on Asset
)是衡量公司运用资金的效率,总共动用多少资金结果又赚了多少钱,资产即公司可动用的总资金,包括净值与负债。比率愈高,表示公司运用资产获得利润的效率愈高。
看财报比看工厂有用
:此点不适用于台湾,台湾公司的财报太复杂,基本上,它是编给债权银行看的,而非投资人
选不须苦读的好学生,过去5年的财报占选股70
公司有两种:「苦读型」的公司是指一直投入资金去扩厂,但配不出股息给股东的公司。这种公司一旦遇上景气不佳、产能闲置,固定要提列的折旧费用,马上会让公司获利大幅衰退,甚至亏损连连。
巴菲特主张要买「天才型」的公司,亦即能配得出现金的公司。配不出钱来的公司,主要指资本密集的产业,如晶圆厂或面板厂,厂盖不完。公司的最高使命应是维持高ROE,而非追求成长,不能维持高ROE,就该把多余的现金还给股东,让股东再去寻找别的投资标地。
「一家好公司能产生多余的现金(至少在期初之后),超过内部营运所需。公司可以透过配发股息或买回库藏股来回馈给股东,但却常被拿去作并购之用。」这是老巴在收购过无数公司后的经验谈。(1993年报)
用「盈余再投资率」来直接计算资本支出占盈余的比率,这比配息率更能看出公司是否配得出现金。
盈余再投资率=(固资4 +长投4 -固资0 -长投0) / (净利1 +净利2 +净利3 +净利4
40%,是我们所喜爱的;&80%,算偏高。这项比率采移动平均数计算,是为了看出长期趋势,平滑掉单一年度数字的暴增或暴减;年限采4年,是一般产业的景气循环周期,以求比较基础一致。
配息率或流动资产比率,可以用来概估盈余再投资率的高低,只要2者之一是高的(&
60%),盈再率也会比较低。
巴菲特的最爱:维持高 RoE
+低盈余再投资率,也只有这种股票才能长期投资。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摘要 (4.
好公司的特值)
巴菲特在《1996年报》里讲过:「如果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10年以上,那最好连10分钟都不要拥有它。」这不是指持股一定要抱10年,也不是要去预估未来10年公司的获利,而是在强调买股票之前要想想这个公司的特质(economic
characteristics),10年后会不会变。
一般人作基本面的研究,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常在追求下个月营收能不能创新高,这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股价也不见得是按照营收创新高与否、或产业淡旺季在涨跌。
好公司的3个特质:
1.经久不变的产品
2.独占/名牌/高市占率
3.多元化能力强
从以上3点,可得到如下选股准则:
过去五年高RoE →低盈再率
→经久不变/独占/多元化(顺序不可颠倒)
选股时,应先从高RoE中去看是否低盈再率,再进一步检定多角化、经久不变与独占;而非一家原本获利很烂的公司,只宣称要多元化,就幻想它未来会有高RoE。2330台积、1301台塑、2204中华车、2002中钢、统一超都是台湾经得起考验的公司。
除了3个选股必要条件外,还要有2个充分条件,避开地雷公司:
1. 上市未满两年者少碰
2. 年盈余 &
新台币5亿元的才买
消费者特许权:
◎在1996年报,老巴再阐述:「…今日喜斯糖果的经营形态,与当初我们在1972年买下它时已大不相同。不过人们购买盒装巧克力,而且一定会向喜斯买的理由,打从1920年代喜氏家族创立以来,即未曾改变过,在往后20年,乃至50年都不会改变。」
◎巴菲特:「所谓的消费者特许权,是指大家偏爱而愿意付额外的代价购买某个脾子的产品。」
◎巴菲特:「有消费者特许权的事业可以轻易提高价格,而且只须额外多投入一些资金,便可增加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
销售的产品经久不变,是某些公司能维持高获利的重要特征,因为它的变化不大,原先的优势比较容易保持,被新产品或新技术替代的机会也较小。
特许行业是巴菲特最爱买的,所谓「特许」是指独占与名牌。享有高市场占有率,是独占与名牌公司的重要特征,投资人要观察的是它的地位,在未来会不会变。
◎高科技或制造业仍有一些公司,具有极强的产品升级或多角化能力,能与时俱进,进而维持高RoE。它的产品虽然会变,但强大的制造能力却不会改变,这点也符合巴菲特的原则。
◎投资人还应察看资产负债表上几个最可能被动手脚的项自,如现金、应收帐款、存货等,包括金额与周转率都要检视,不能掉以轻心。
「巴菲特选股魔法书」摘要 (5.
巴菲特概念股的威力)
可口可乐、吉列刮胡刀、华盛顿邮报、美国运通银行与富国银行,是巴菲特号称的5档「永恒持股」。不管股价多高,巴菲特都不曾卖过,因为他喜欢跟好企业的经理人在一起,这项执着也带给他丰硕的报酬。约70%巴菲特买过的公司都具有高RoE且低盈再率的特征,可见盈再率是巴菲特的秘密武器。再随手抓几档美国、日本的绩优公司,得到同样的结果:高RoE、低盈再率,盈余不一定高成长,都符合巴菲特所说「简单的企业」。早上刷牙、洗脸的东西就是明牌,哪还要费心去找呢?
◎符合巴菲特选股概念的上市公司
1723中碳优势:
1.台股中最像巴菲特概念股的股票
2.维持高RoE(33%)+低盈再率(1%)
3.获利稳定上升(亿元 →
亿元),不像塑料股受景气影响明显
4.经久不变的产品(苯24%,软沥青13%)
5.直接销售、非代工、不用怕被抽单
9915亿丰优势:
1.维持高ROE(41%)十低盈再率(28%)
2.获利上升(亿元 → 亿元)
3.经久不变的产品(世界最大DIY百叶窗,占美国市场5%)
2204中华车优势:
1.维持高RoE(21%)+低盈再率(51%)
2.获利上升(亿元 → 亿元)
3高市占率(占台湾商用车70%、休旅车34%)
1520复盛优势:
1.维持高RoE (38%)+低盈再率(58%)
2.获利上升(亿元 → 亿元)
3.多角化能力强(高尔夫球杆68%,压缩机17%)
巴菲特概念股的威力,可从还原股价看出来。
中碳过去10年的投资报酬率平均每年35%;亿丰更可怕,它曾在1998年出现亏损,所以有机会捡便宜货,以现在52.5元的股价还原到2000年,可以赚3.5倍。预期中碳与亿丰未来10年的投资报酬率会更好,因为过去10年中碳的RoE平均每年约20%,亿丰则是30%;到了2003年中碳的RoE已跳升到33%,亿丰为41%,而且中碳、亿丰的盈再率都很低,应该很容易维持高RoE。
◎回顾过去几年的股价表现,是研究股票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可以让你
1.不会迷失在短线变化
2.找出股价上涨的道理
3.验证并坚信自己的投资准则
已投稿到:价值投资适合中国国情吗?|巴菲特|价值投资|股市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价值投资适合中国国情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老骥
  对于价值投资的普适性,巴菲特反问说:“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要进行无价值投资吗?”并强调说:“没有其他的代替方案。” 所以,对于价值投资是否适合于中国问题,可以套用一句钻石的广告词来回答:“价值恒久远,市场永流传。”
价值投资适合中国国情吗?
  投资有点像登山。
  只有不停登顶一座一座绝顶海拔的山峰,并安全返回,才能称得上登山家。做投资也一样,只有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持续盈利,才能称得上投资大师。
  中国有不少股民,佩服《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利佛摩尔,这个华尔街传奇人物可谓操盘圣手。但从他财富几起几落,最终自杀身亡的结局看,不管其股市技巧和方法多么高明,他都无法称得上投资大师。这犹如他登顶了财富顶峰,但没能安全返回。
  严格说起来,被誉为“共同基金之王”的彼得林奇,也不能算是投资大师,因为他46岁就退休离开了投资一线。
  巴菲特今年86岁了,还在他奥马哈的办公室里思考和做出投资决策。他从十几岁开始第一笔投资,到今天积累的财富额,连索罗斯也无法望其项背。
  常常有人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主张只适合美国,不适合中中国。因为A股市场环境和制度不同,暴涨暴跌,炒概念,炒重组,炒垃圾股等。还有人拿这几年A股市场上、等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股票,收益并不理想,来证明机制巴菲特的信仰在中国不适合。
  什么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适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前提首先是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价值投资。
  巴菲特对于价值投资的主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一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核心判断标准是它的“内含价值”(Intrinsic value),而不是它的“账面价值”(Book value)。 巴菲特对企业内含价值给出的定义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折现值”。帐面价值能够告诉你已经投入的,内含价值则是预计你能从中所获得的。
  巴菲特举例说,假设你花相同的钱供两个小孩读到大学,两个小孩的“帐面价值”——即所花的学费是一样的,但未来所获得的回报——即“内含价值”,却可能天差地别,从零到所付学费的好几倍。“所以有相同帐面价值的公司,却有截然不同的内含价值。”
  买股票等于购买企业,把握企业的内含价值 ,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基石。当企业的内含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被市场低估)时,投资者应该买入。两者的价差越大,投资具有的“安全边际”越高。
  第二,从“烟蒂”投资到“护城河”理论。对于企业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价差的投资,常被称为“烟蒂”投资。巴菲特早年投资像格雷厄姆一样,喜欢在市场上找“烟蒂”,但后来他自称1960年代后,查理芒格帮他扭转了投资方向:要投资于真正优秀的企业,哪怕它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符合格雷厄姆的买入标准。宁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企业”,不能以“低估的价格买入差的企业(正如他说自己当年购买身处纺织业的伯克希尔其实是一个错误)”。
  巴菲特好企业的标准包括:具有核心竞争力,优秀的管理层,业务数十年如一日可持续,现金流良好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护城河”,建立起可以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固若金汤的城堡”。就像可口可乐,它的生产线相当于印钞机,持续产生现金与利润,竞争对手难以撼动的规模与品牌商誉。
  难道还进行无价值的投资吗?
  价值投资是否适合中国,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 是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超过了60年,而中国股市成立到现在才26年。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生涯中,用让人瞠目结舌的收益,证明了价值投资的理论的成功。那些认为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的人,是否应该等到A股满60周岁的时候才下断言?
  第二, 巴菲特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巴菲特不但赚了钱,而且赚了大钱。
  在2002年和2003年,巴菲特斥资4.88亿美元买入1.3%的股权,在2007年出售这部分股权时大赚了36亿美元,收益7倍;2008年,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购买了2.25亿股股票,目前比亚迪港股价格为41元港币,A股价格更是高达57元人民币,收益超过5倍。
  中国石油和比亚迪的投资机会,巴菲特买进时,对中外任何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这充分证明,中国的市场和企业,用价值投资理论是能够赚钱的。
  对于价值投资的普适性,巴菲特自己也曾做出过回应。2007年巴菲特访问韩国,也有人提出“韩国股市的结构不适合进行巴菲特式价值投资,对此您有何看法”的问题,他反问说:“如果不是价值投资,难道要进行无价值投资吗?”并强调说:“没有其他的代替方案。”
  所以,对于价值投资是否适合于中国问题,可以套用一句钻石的广告词来回答:“价值恒久远,市场永流传。”
  然而,价值投资适合于中国,与运用价值投资在A股赚钱盈利,这并不是一回事。巴菲特赚到了钱,也不代表人人都能赚到钱。至少前者属于理论层面,后者属于操作层面。就好象革命导师们都是将先进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革命胜利。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财经媒体人,原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微信公众号:jicaijing)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资深财经媒体人,原上海证券报首席记者。微信公众号:jicaijing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复制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如果巴菲特在中国会投资我选的股票吗?
复制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如果巴菲特在中国会投资我选的股票吗?
好的公司,这些好公司要有好产品。2,投资这些公司,必须保证我不赔钱。3,这些公司能让我持有5 年、10 年、20 年甚至永远。4,在他们股价合理时持有。5,搞不懂的公司,千万不要碰。以上都是巴菲特亲口说的,没有亲口说的,在我这里都不算。为了验证巴菲特先生自己是不是按照上述方法操作的,把截至到 2017 年 3 月为止,他投资的主要股票全部统计下来:美国运通: 53 年 / 产品:金融 旅游可口可乐 :37 年 / 产品: 饮料通用电气: 33 年 / 产品: 电器宝洁 :28 年 / 产品: 化妆 护肤 洗涤沃尔玛:12 年 / 产品:连锁评价超市强生: 10 年 / 产品:儿童护理高盛 : 9 年 / 产品: 投资公司IBM: 6 年 / 产品: 数据计算提供商Visa: 6 年 / 产品: 信用卡威瑞森: 3 年 / 产品:电信运营苹果:1 年 产品:手机 电脑 软件通过这些公司的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些公司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公司的产品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甚至连幼儿园小孩,都可以叫出他们的名字。正好匹配了好公司、好产品的选股的原则。再看这些公司收益,截至到 2017 年 8 月,在过去的 10 年里,平均每年,都能有 1 倍左右的回报,也就是说如果你在 10 年前投资这些公司,平均每年都会获得 1 倍左右回报,这也证明了保证我不赔钱的法则。看看巴菲特先生的持有年限,这 11 只股票,分别被持有 1 年到 53 年不等,平均持有年限为 18 年,如果你认为其他股票持有年限都被平均了,那么我们看看中位数持有年限巴,答案是中位数持有年限是 10 年。看来这条也符合巴菲特先生持有5 年 10 年 20 年甚至到永远的法则。最后,我们看这些股票,除苹果股票外,其他股票都是在股价处于合理水平时购买的,也匹配了 "在他们股价合理时持有" 的持有原则。结论:上述检测,验证了巴菲特先生不光是这么说的,在投资时也是这么做的。那么既然巴菲特先生这样成功,我们为什么不复制他的成功的方法进行投资哪 ? 冲动有时是魔鬼,有时也会是天使。就让我们模拟一下巴菲特先生的价值投资理论,冲动一次吧,看看用这些方法是不是可行。首先让我们按照巴菲特先生的方法,选择好的公司和好的产品巴,而他认为选择好的公司,主要看公司的股息率、ROE、和现今流,如果股息率和 ROE 都好,那么现金流可以不考虑。如果前两个指标有一项出现问题,那么就必须查看企业的现金流。问题来了,要把 3000 多个上市的报表都看完,别说对我这样一个屁都不是的草民了,就是让专业的投资机构去处理这件事,也比登天还难。于是,我先省略财务报表环节,从优秀的指数入手,只要进入沪深 300 指数、MISC 中国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的企业,都是我们挑选的对象。沪深 300 指数里的企业,代表企业优秀和流动性好。MISC 中国指数里的企业,报表真实,不靠停牌重组忽悠人。中证红利指数里的企业,代表企业尊重股东权益,同时也代笔企业的现金流好。所有挑选出的企业,必须同时进入三大指数,然后合并。同时剔除银行股和石油股,因为这些股票在过去 10 年从来都不涨也不跌,因此也不会给你带来回报。请问,一个不会给你带来回报的企业,能称得上是好企业吗?最后剔除发行低于 10 年以下的股票,因为我们要考察公司在过去 10 年的业绩,因此发行低于 10 年的股票就必须剔除。这样我们最后筛选出 36 只股票。(图)就把那些好企业筛选出来了。(这里好产品我们暂且不在这里表述,待最后筛选出的企业验证他们的产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挑选出那些不赔钱的股票,那么股票怎样才能不赔钱哪,主要看 3 个指标,即:每年收益率、每年的 ROE 和近 10 年的收益率。只要每年的收益率和 ROE 为正数,就说明我们投资的股票就不会赔钱。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又通过概率事件和近 10 年收益率进行过滤,即:剔除收益率概率低于 50% 的股票,剔除 ROE 回报率概率低于 90% 股票,同时剔除近十年收益率为负数的股票。最后得出这样的样本。(图)这些企业就是不让我们赔钱的企业。这样的样本至少盈利的概率达到 60% 以上,也就是说过去 10 年,如果你投资这些股票,至少有 6 年让你盈利。而过去 10 年 ROE 回报概率接近 100%,也就就是说过去 10 年任何一年,只要你投资都会有回报。下面让我们看看,哪些企业能让我们投资 10 年以上,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就是看企业未来会不会倒闭或崩盘。只要企业不会倒闭和崩盘,他还能给我们带来收益,我们为什么不持有他 10 年或 20 年哪!先看企业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越久越好,通常百年老店是不会倒闭的。其次看股息率和 ROE,股息率和 ROE 越高,说明现金流越好,现金流好,就说明企业流动性和收益好。请问现金流好的企业会崩盘吗?最后是企业的市值,市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规模越大,一个庞大的企业,要想让他们倒闭实在太难了。然后我们根据市值大小,股息率大小,ROE 大小、收益率大小,销售额大小,净利润大小和负债率大小进行了最后的筛选。最后结果如下。(图)这就是我要持有 10 年以上的 10 只股票。让我再回头验证一下,看看我们挑选的这 10 只股票,是不是符合巴菲特先生的价值投资原则。只看上述企业名称,我们应该确认这些企业,都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了,因此我们应该确认这些企业为好公司。从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看,他们的产品家喻户晓,质量好,销量好,就连楼下的大妈都愿意使用他们的产品,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定义为好产品。从股息率看这些企业更愿意给股东的分红,光分红远超普通的理财产品,也就是说假如你在过去的 10 年里,投资了这些公司股票,无论股价的涨跌,你都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从收益率和 ROE 来看,每年正收益的概率收 60% 以上,每年 ROE 的回报概率几乎是 100%。从股价和趋势看,2008 和 2015 年的大跌,几乎和这些企业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他们股价是呈上升趋势行走的。这就证明,如果在过 10 年里你投资了这些股票,保证让你不赔钱。从市值看,这些企业的市值都很庞大,从股息率和 ROE 看,这些企业的回报都是正相关,说明企业的现金流也非常庞大。同时这些企业都经历了历届政府的考验,除了 G 先生最近有时被中纪委叫去喝茶外,其余的企业都是历届政府关照的对象。而 G 先生喝茶回来后,反而干劲大增,说明他平安无事(此处不宜过多议论)。说句实在话,幻想这些企业在未来某一天倒闭或崩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里我们试问,一个公司,产品好,收益好、历史还悠久。难道不值得我们投资他们 10 年 20 年吗!什么?你也想现在投资这样的公司。,如果现在就去投资这些公司,那你一定是忘记了巴菲特先生的另一个法则,就是当他们的股价合适时持有。什么时候股价合适,答案是在企业被低估值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盈率低的时候持有它!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这些股票在
年的趋势图,并思考一下,如果巴菲特先生在中国会持有这些股票吗?同时欢迎板砖乱飞
提示:如果你喜欢与我分享,请关注我(或评价我),说不定哥哪天扔出个原子弹来,到时候你可以在第一时间阅读。哈 至于打赏啥的就免了,至少哥现在还算是哥财富自由的人。 ] ]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价值投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