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怎么与实际结合跟医疗怎么结合

【大连理工大学发明医疗影像3D打印软件】大连理工大学19日对外宣布,该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王洪凯率领学生团队发明医疗影像3D打印建模软件,将最新的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为病人量身订制器官模型,用于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中国新闻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近日,本报以《双腿弯曲变形10年之久3D打印让75岁的老人重新行走》为题,报道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诊疗中的应用,引发不少读者对3D打印技术的关注和好奇。那么除了打印骨关节,辅助骨科疾病的诊疗,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还有哪些热门应用呢?

正畸植牙取模不用再咬石膏

做过口腔正畸或植牙的患者都知道,传统的口腔修复治疗流程中,有一个项目是取模,需要口咬石膏材料,留下自己的牙齿模型,然后医生再对模型进行处理,借此制定修复方案,而3D打印技术则简化了这个流程。据银川市口腔医院数字化加工中心科秘刘金艳介绍,自从引进了3D打印技术,只需要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数字化扫描,就能得到精确的口腔大数据,将数据传输到后台操作软件上,建立数字化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设备将模型打印出来,成品与患者真正的牙齿模样丝毫不差。

“3D打印的全程都是数字化处理,打印出来的模型与传统石膏模型相比更加精确,而且节约时间,基本上一次就OK了,患者不用一趟一趟往医院跑。”刘金艳介绍说。另外,3D打印也突破了传统取模方式的一些局限,比如有些年龄太小或者患有咽炎等疾病的患者在咬模时比较难受,配合度低,而数字化扫描就舒服简易多了,完全避免了这些问题。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更高端的一种应用叫做“种植导板”。刘金艳解释说,需要植牙的患者到医院后,先拍一个口腔CT片,然后扫描口腔,将得到的扫描数据传输至后台软件,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设计出个性化的种植方案。“这个方案非常精准和科学,因为已经把患者口腔内部的骨结构都参考进去了。依据扫描数据,患者哪个地方的骨质比较好,适合做修复,哪个位置的血管和神经比较密集需要避开,我们都一目了然,在这个基础上给患者设计一个最佳的种植方案,包括种植的最佳位置在哪里,种植深度是多少,都是经过数字化推演的。”刘金燕说。

设计好的方案会被打印成3D模型,并生成种植导板,医生参照模型,在种植导板的引导下进行操作,再也不用凭肉眼和经验去判断,既高效又精准,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神经外科精准定位病灶辅助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这是医学界的共识,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此类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据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诤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但效果非常显著。这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术前预案的制定及术中辅助手术定位与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在术前对患者的颅脑或脊柱进行扫描,根据扫描所得的数据精准定位病灶,优化处理后经3D打印技术进行实体化,重建出患者真实的颅脑和脊柱模型,用以辅助病人手术治疗。

“颅脑手术对定位要求非常高,有了3D打印技术,就能在术前精确定位病灶的位置。比如颅内肿瘤,我们可以提前知道肿瘤的位置、大小等,提前做好预案,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刘诤说。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初级的应用,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大医院实现了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手术替换材料,目前宁夏已经实现了打印骨骼,打印器官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打印技术怎么与实际结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