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价格又开始下跌了,猪价格上涨结束了吗

猪价上涨一波后,开始震荡,后市是涨还是跌猪价上涨一波后,开始震荡,后市是涨还是跌包头子百家号之前聊过,这一次的年关行情,其基本面的支撑在于两点。1:年关将近,对于猪肉的需求,将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增长期。2:在环保的高压政策之下,多出猪场面临取缔,导致生猪存栏数减少。结论就是,在这样的基本面条件不变的条件之下,短暂的震荡行情之后,猪价行情还会选择向上,这一波,年关行情的红利高潮还没到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包头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让阅读成为好习惯,分享精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一路飞奔的“二师兄”最近停下了脚步,最强“猪周期”戛然而止。究其原因是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进入6月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栏肥猪增加。与此同时,生猪价格高位震荡不仅对养殖户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生猪养殖业的弱势。  在持续上涨16个月后,6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下跌。  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3月生猪价格只有每公斤11.6元,而这也是新一轮上涨通道的起始时间。6月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升至每公斤21.21元,创历史新高。随后小幅震荡,但6月13日、6月14日生猪价格连续两天暴跌,至每公斤20.6元。6月30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跌至每公斤18.99元,自历史高点下挫10%。”  猪肉价格见顶回落是否意味着“最强猪周期”见顶结束了呢,猪价步入下行通道?市场人士认为这可未必。  为何一泻千里  芝华数据高级分析师袁松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猪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跌。根据芝华衡量全国生猪均价的芝华生猪指数显示,目前猪价较5月底下跌了8%。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但进入6月以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出现了缓解,特别是6月中旬开始,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栏肥猪增加。短缺格局的缓解,给猪价下调提供了基础。”  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猪的标准出栏体重在110公斤,超过这个体重继续养殖,猪更容易长肥肉,在标准体重之上的猪被称为牛猪。”  他进一步指出,其实每轮猪周期上涨期均会出现的压栏、惜售现象,日生猪市场进入新一轮猪周期后也不例外。  2016年春节过后的牛猪数量却较往年明显偏多。原因主要是之前3年的亏损导致养猪人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又赶上2015年末2016年初春节前后发生严重猪病,导致伤亡率偏高。所以在春节后需求淡季猪价不跌反涨,头均盈利逐渐攀升至1000元以上,养殖户普遍希望通过压栏养牛猪来挽回损失、抓住这次难得机会。同时,生猪市场也出现了罕见的猪价创历史高位,而玉米豆粕价格罕见低位,导致造肉成本大幅下降,为养牛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因此,春节过后本该各月出栏的标准体重猪被压栏,并开始积蓄。至6月份,生猪市场已经积蓄了一定量的牛猪。  但5月开始,从复合多维、多矿等饲料添加剂到玉米、豆粕、小麦麸等大宗原料,价格开始一天一个价地大幅上涨。以豆粕为例,6月6日时我们搜猪网监测的养殖户拿到的豆粕价格还在2.8元/公斤左右,但3天后的6月9日便暴涨至了3.36元/公斤,3天暴涨了20%。  “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育肥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饲料转化率较低的超大牛猪。养殖户只能加紧卖猪,牛猪的集中出栏打压了价格。再加上今年屠宰企业效益不佳,上游生猪价飙升,不高价收不到猪,但下游肉价涨幅小于上游生猪价,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则消费者会转去消费鸡肉、牛羊肉等其他肉类。现在牛猪出栏,生猪价格松动,屠宰企业趁机联手压价,促使生猪价格快速回落。”冯永辉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增加还叠加了需求低迷。  袁松进一步指出,消费方面,端午节后,天气转热,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导致消费下降。使得屠宰企业需求下降,从而产生压价需求。阶段性的供需紧张局面的缓解,是猪价持续下跌的基础。猪价下跌后,养殖户有产生恐慌性抛售,导致猪价继续大幅下降。  冯永辉指出,目前各大中院校陆续放暑假,集中消费减少,而个别地区的储备肉投放和进口猪肉也对猪肉价格起到了平抑作用。  猪周期未结束  猪价持续下跌使得市场开始怀疑最强“猪周期”的威力。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从肉价上涨开始,农户增加母猪养殖,母猪存栏量大增,导致生猪供应增加,受此影响肉价开始下跌,跌到养殖成本下农户开始大量淘汰母猪,导致生猪供应减少,然后再促使肉价上涨。  而2015年开始的这轮“猪周期”的背景是,2014年开始的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养猪不赚钱乃至亏损,在肉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养殖户选择退出,直到陷入供需严重失衡后,进而引发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  “目前,生猪供应并没有改善,农业部公布的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跌0.3%。春节前后仔猪因五号病和流行性腹泻等大量死亡,奠定了今年生猪供应短缺格局,6月牛猪出栏使得市场供应增加并不是猪出栏多了,而是出栏的猪太肥,市场上猪肉多了。阶段性的供应增加难改总体供应偏紧的事实。而且市场上压栏的牛猪数量有限,在恐慌抛售后,已经耗尽,猪价止跌回稳。6月30日,生猪价格没有续跌。”冯永辉指出。  袁松也表示,生猪产能刚开始恢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本轮“猪周期”还没到顶。  冯永辉指出,日搜猪网发布年报预测,2016年生猪价格高点在每公斤21元左右,而且高点出现的时间可能等不到七八月份,但猪价高位的持续时间可能延续到九十月份。2016年猪价有望创历史多项纪录。  “猪价创新高并不会立即下跌,2004年、2007年、2011年皆如此,过去这三个猪价高峰区域从未出现过如此大幅度的暴跌。猪价能在高位徘徊数月,才开始下跌,因此虽然生猪价格可能高点已经出现,但不会马上步入下跌通道,猪价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冯永辉表示。  但他同时表示:“现在的好行情也意味着生猪市场的危机已经到来。根据二元母猪的价格来判断,母猪大量补栏已经在今年2月中下旬开启,预计八九月开始,出栏生猪将上升,供应逐步恢复,因此如果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保持在每斤9元以上,2017年猪价就会大幅下跌。”  他进一步指出,“猪周期”的真正机会,只存在于“猪周期”的交替期,“猪周期”的风险则存在于猪价最高的时期。目前,猪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时期,养殖户需警惕未来的风险。  凸显产业链缺陷  生猪价格高位震荡不仅对养殖户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生猪养殖业的弱势。  今年生猪生意虽然不错,但高价也是脆弱的,近期牛猪出栏,屠宰企业联合压价,收猪价在6月14日甚至出现每斤暴跌1元。  “上游养殖户议价能力很弱。”冯永辉指出。  他指出,我们在五月就开始提醒养猪人,从以往的情况看,只要生猪供应紧张导致屠宰企业生猪收购困难,从而不得不提高生猪收购价,其会将猪肉价格提的更高,从而转移风险。但需求的低迷导致转移给消费者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随后的几个月中,屠宰企业受制于两端的压力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屠宰企业和养猪人、消费者之间的定价权博弈会全面升级。  牛猪出栏给了屠宰企业压价机会,否则绝大部分屠宰企业将面临亏损、资金链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明明屠宰企业步步危机,为何养殖户依然处于弱势。  冯永辉强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年出栏万头肥猪的大规模养殖场仅占5%左右,年出栏500至1000头猪的夫妻猪场占比较大,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生猪价格大涨大跌,均衡供给难以持续。  据他透露,现在大养猪厂都在纷纷建立包括温室等基础建设,基本上一年出来十万头猪的养殖场需要投入建设期一年,后续还要引进母猪、小猪储备。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但如果养猪场规模上来,未来生猪行业集中度、规模效益显现,猪周期也会出现大改变。猪价持续下跌 上涨就此结束? - 行业资讯 -
猪价持续下跌,价格上涨就此结束?
为了实现猪肉市场的平稳运行,商务部组织了来自生猪养殖、行业管理以及加工等行业的专家组成了商务部专家评估系统,商务部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不同时期市场供求状况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邀请该系统的专家对课题列出的问题提出个人意见,这类问题多半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猪肉市场价格走势的预测判断。
11月15日该系统提出的课题题目是:“10月份猪价持续下跌,是否今年价格上涨的行情就此结束?如果是,预计11-12月份猪价低至什么价位;如果不是,预计11-12月份猪价处于什么价位,突破年内高点的可能性有多大?” 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专家预测,提高对猪肉价格走势的预测判断,提高认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显然,这样的话题不仅为政府职能部门所关注,同时也为广大业内人士所关注,为此,本网对商务部该系统的专家意见进行了编辑,供大家参考。(仅对格式进行了编辑,文字部分除个别错别字之外,没有任何删节,同时隐去了专家的姓名。)
本网是开放性互动媒体,欢迎网友参与讨论,但本文中的单位都是实名,希望网友发表评论时文明有礼,一旦发现有个别恶意攻击的帖子,本网将予以删除。
专家观点1: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今年猪价上涨行情应该是就此结束了。11-12月份猪价可能持续小幅震荡下行。外三元猪出场价可能低至15-17元/公斤,土种猪可能在14-16元/公斤左右。猪价突破年内高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专家所在地区:江苏
专家所在单位: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专家观点2:突破年内高点的可能性不大,预计11-12月份处于19-20元/公斤。因冬季消费需求量增加,饲料成本上涨,出栏率下降,仍将需大于供。
专家所在地区:湖南
专家所在单位: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
专家观点3:十月份的猪价下跌是在前期高价位基础上的相对下落,可以说是本轮次猪价的下落,是本次高价位的结束。预计11-12月份猪价在17-18元/公斤之间。不会低于16.5元,也不会高于18.5元。如果没有大的疫情发生,春节前生猪市场高价位不会突破19元/公斤。突破今年高价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专家所在地区:河南
专家所在单位:河南中食富民牧业有限公司
专家观点4:10月份的猪价下跌与夏季仔猪繁殖成绩较好,仔猪成活率较高成正相关,预计11-12月份猪价将继续维持每公斤17.4元至18.6元之间。
专家所在地区:宁夏
专家所在单位:宁夏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专家观点5:今年价格上涨的行情基本结束,预计11-12月份猪价大致低在16元/kg
专家所在地区:北京
专家所在单位:北京资源集团
专家观点6:猪价下跌是因为后续猪源有所增加及进口肉的影响,但今年价格上涨的行情不会就此结束。从社会总存栏看,增长幅度不大,随着冬季的到来,消费需求将增加,因此猪价将有所反复,预计11-12月份猪价每公斤18元左右,但不会超过20元。
专家所在地区:北京
专家所在单位:中国食品集团公司
专家观点7:尽管本期跌幅不小,但猪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未改变。进入四季度,猪肉消费逐渐进入旺季,生猪出栏价格将会再次发起向上的冲锋。上期和本期,受进口、疫情影响,生猪供应量短时有所增加,价格下跌,致使恐慌性抛售加剧,目前,大猪的存栏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后期(11月)下半段(11月中旬)又将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猪价的上涨不可避免。但上述的进口和疫病因素仍给趋势的判断带来难度。初步估计,在近期猪价下跌的背景下,国家进口猪肉有可能放缓或放缓投放市场,近期疫情虽未停止但毕竟抛售导致了库存的迅速下降,因此11月中下旬猪价再次启动的可能性很大。预计,进口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猪价在11-12月可能达到19.7-19.8元/公斤。
专家所在地区:北京
专家所在单位:中国食品集团公司
专家观点8:10月份的猪价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抛售造成的,而且中间商也故意制造一些恐慌,不认为今年上涨行情结束。预计11-12月份猪价会处于18.5-19.5元/公斤,也不认为能突破今年高点(如果不发生大面积疫情,如口蹄疫)
专家所在地区:北京
专家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专家观点9:18元/公斤左右。
专家所在地区:天津
专家所在单位: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专家观点10:10月份猪价持续下跌,应该并不意味今年价格上涨的行情就此结束,目前的急跌是养殖户的羊群心理,大家的恐慌性抛售引起的猪价急跌,应该年底前还有反弹,但供需关系的矛盾不会太突出,所以猪价反弹力度也有限,预计11-12月份猪价应该在17-18元/公斤,不可能突破年内高点。18元/公斤左右。
专家所在地区:广东
专家所在单位:深圳市种猪场
专家观点11:10月份猪价持续下跌并不表明今年猪价不会再上涨,估计11-12月猪价在17-19元/公斤,但不会突存年内的高点。
专家所在地区:江西
专家所在单位:江西国鸿集团有限公司
专家观点12:10月份猪价的持续下跌是近几年来的规律性现象,既与生猪集中出栏有关,也与猪肉等肉类产品的大量进口有关,并不意味着今年猪价的上涨行情已经结束。近几年来11-12月的猪价大多比10月份要高一些,少则0.10元/公斤,多则1.00元/公斤。预计11-12月猪价可高于10月份并进入基本持平的稳定期,仍在19元/公斤上下浮动。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大幅度降低检疫收费标准,降幅都在30%以上,同时还规定了多种禁止收费的项目。如能迅速贯彻落实,可对降低肉价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降低猪价作用恐怕不大。
专家所在地区:北京
专家所在单位:中国肉类协会
专家观点13:预计生猪价格11-12月份还会有起伏,会反弹回调,预计会到每公斤19元左右。由于进口冻猪肉的陆续投放、存栏增加、疫情影响、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等因素,猪价突破年内高点的可能性已不太大。
专家所在地区:河北
专家所在单位:京安养殖集团
专家观点14:肉猪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持续回落态势已近六周。现阶段猪价走势个人分析有以下因素:1、生猪存栏处于恢复性增长,存出栏稳步增加,但仍未恢复到供需平衡点;2、高企利润与高成本的影响下,养殖通过上调出栏体重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形成前期出栏空档,猪价急涨,现阶段体重调整到位,且对应期长速与成活率增加,加上养殖户对后期行情的看空,形成现阶段的集中性抛售,猪价出现高位跳水现象;3、出栏价大幅下滑并未真正传递至终端,高企的零售价仍抑制猪肉消费,肉猪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4、猪价虽出现大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将相继启动屠宰入储,猪价将在11月份出现触底反弹,同多区域腊味消费需求增加,猪价格在11月份触底反弹后,将持稳至春节。(11-12月应维持在16.6-17元/公斤)
专家所在地区:广东
专家所在单位:温氏集团
专家观点15:目前全国行情持续下跌,与国家投放储备肉、进口产品冲击、生猪出栏量增加、销售市场疲软(加工厂观望占一部分)密切相连,国院务温总理近日再度关注生猪价格等问题也是政策信号,结合全国情况分析,生猪价格仍会持续下跌,目前全国以四川、重庆为高、东北、山东、河南为低,28号全国网上均价在17.32元/公斤,预计到11月中下旬全国均价会持续下跌到16.0-16.5元/公斤,到节前有小幅回升的趋势,预计价位在17-18元/公斤之间运行,突破年内高点几乎没有可能。
专家所在地区:四川
专家所在单位:四川高金食品集团
专家观点16:今年价格上涨的行情就此结束,预计11-12月份猪价低至16.8-17.2元/公斤之间。
专家所在地区:江苏
专家所在单位:雨润食品集团
金钻会员推荐
粤ICP备号 - Copyright (C) 2004 - .com All Rights Reserved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猪价下跌的时间表已经确定?
时间: 15:54:54 来源:养殖巴巴网
&&目前因为能繁母猪量下降,仔猪供应量减少,大量补栏会导致仔猪价格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养殖风险。
&&气温入夏,往年生猪 5月淡季“跳水”行情并没有被复制。本应走低的猪价不仅继续上涨,还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23日,全国生猪均价20.48元 /公斤,价格较上周五上涨 0.08元 /公斤,全瘦肉型生猪均价 20.9元 /公斤,价格较上周五上涨 0.1元 /公斤。
&&不断上涨的猪价让生猪“屹立”在高高的风口。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养殖户实在难抵好行情的诱惑,补栏积极性高涨,不少标准体重母猪已经卖脱销,有的甚至用自留的食肉用母猪来繁育。
&&伴随着补栏积极性,母猪存栏如期增加。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 3771万头,环比增加 11万头。生猪存栏 37223万头,环比增长 0.6%。这是能繁母猪自2013年 8月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标志着生猪产能去化的结束。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养猪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国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说,“在当前生猪疯狂补栏的趋势下,产能过剩的局面或将在 2018年集中出现,导致生猪进入亏损期,2019年或将出现深度亏损。”
&&仔猪价“飞天”
&&“五一”期间,导报记者在阳谷县见到生猪养殖户张海萍,谈起近期猪价,她笑得合不拢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行情一路走高,而饲粮成本还一跌再跌,扩大了养猪的利润空间。目前每头生猪价格超过了 2000元,自繁自养,每头生猪净赚超千元。
&&“从没遇到过持续时间这么长的好行情。”张海萍坦言,自己养了20年猪,常年饲养 2头母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进账 3万多元,春节期间两头母猪又产下 20多头猪崽,今年中秋节前后就可以出栏,按现在行情估计,“到时候能赚两三万。”
&&好行情往往刺激规模扩张。张海萍也不例外,她打算把自家前院改造一下,再多养两头母猪,“我对象原来出外打工,现在年龄渐渐偏大,再干重体力活有些力不从 心。”张海萍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是自繁自养,即便在价格低迷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大的亏损。
&&有调查数据显示,44%的养猪人已经补栏过或者正要补栏。母猪补栏增多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当前二元母猪供不应求,价格不断创新高。而母猪的稀缺一定程度上也将加剧了仔猪的供应紧张,促进仔猪价格的攀升。
&&“现在猪崽都 40元 /斤还不好买。”另一养殖户乔怀宇对导报记者说,去年 4月份猪崽大都在 10元 /斤,一头 25公斤仔猪售价是500元,虽然便宜,但没多少人愿意买回饲养。“真没想到一年后,同样的仔猪卖到 2000元,就是这么贵,还是很多人买。”
&&导报记者对比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数据发现,去年第 16周(4月 20日 -4月 26日),山东仔猪价格为 19.85元 /公斤;而今年第 16周(4月 18-24日),仔猪价格为 42.67元 /公斤,环比升高5.25%,同比上升 114.96%,其中最高价已经达到 64元 /公斤。
&&高利润也刺激社会资本大举杀入“补栏、补栏、再补栏”的行列。 5月 19日,正邦集团推出发展1000万头生猪项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上市公司在内的生猪养殖企业,近期纷纷推出了再融资扩大养殖产能的计划。
&&伴随着这股补栏积极性,持续了近 3年的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过程基本结束。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能繁母猪首次触底止跌,存栏量与 2月份相同为3760万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更是小幅回升,环比增加 11万头,达3771万头。
&&暗含下跌风险
&&“4月的能繁母猪存栏上升不代表生猪供应的恢复,更不指向猪价见顶。”业内人士表示,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后备母猪补栏量和能繁母猪淘汰量的差值,存栏量影响 10-11个月后的生猪出栏能力。
&&据悉,受年初低温导致的仔猪高死亡率影响,自 3月以来,80公斤以上的生猪(即中大猪)存栏比例不断下降,当前,中大猪存栏比例不足 20%,环比下降约 2%,同比下降约 4%。表明短期供给仍然紧缺,预计猪价涨势继续。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分析师胡智胜表示,当前猪市产能紧张仍是主格调,生猪供应将延续偏紧局面,猪价趋高又影响很多地区养殖户出现惜售情绪,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难以压价。收购难的处境让屠宰户降低压价意愿,甚至有的企业提价意愿开始上升。“目前生猪供应缺口仍旧是主导猪价走势的最根本的因素,不论是后期天气炎热还是各地区储备肉的投放,亦或是进口肉的增加,短期内都难以对生猪市场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2016年的猪价高点在 21元/公斤左右,而且高点出现的时间可能等不到七八月份,但猪价高位的持续时间可能延续到九十月份。”冯永辉预测,2016年猪价有望创历史多项纪录。
&&但他同时也表示,现在的好行情也意味着生猪市场的危机已经到来。“根据二元母猪的价格来判断,母猪大量补栏已经在今年 2月中下旬开启,猪价下跌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如果 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保持在 9元 /斤以上,2017年猪价就会大幅下跌。”
&&“仔猪价格趋高这也摊高了后市生猪的养殖成本,这对于单纯育肥户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胡智胜称,目前因为能繁母猪量下降,仔猪供应量减少,大量补栏会导致仔猪价格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养殖风险。
&&冯永辉表示:“猪周期的真正机会,只存在于猪周期的交替期,猪周期的风险则存在于猪价最高的时期。”目前猪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时期,养殖户需警惕未来的风险。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热门图片新闻
2017年1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喝久煮的火锅汤会中毒? 假的!
南瓜是个宝 冬天吃南瓜好处多又多
寒冷的早晨别空腹出门 冬季早餐吃什么好
三五小聚来一杯 冬季喝酒有禁忌
元旦假期聚餐多 饮食禁忌要牢记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猪价开始下跌?什么时候涨回来?
来源:行情宝
  农业部监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显示,猪肉价格从春节后一路上涨。然而,从上周起,开始出现了震荡下跌的态势。
  端午节日过去,屠企备货结束,但是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夏季处于消费淡季,虽然居民不会不吃肉,但是采购及使用量确实会有明显减少的。
  据部分屠宰场反映,当前养殖户整体的出栏情况为:大体重肥猪、土杂猪居多,而标重、体型较好的良种猪较少。屠企鲜销情况低迷,因此采购积极性大减,屠宰量也有所下调,因此,给压价提供了机会。
  养殖户压力增大,提升出栏意愿
  旧社会的劳苦大众身上背负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而今日的养猪人身上则背负着猪价下跌、养殖成本升高、生长难度增加三个重担。
  1、猪价下跌压力
  上周端午节前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出现小幅度的下跌苗头,端午节后,多地出现0.1-0.2元/公斤的降幅,在微信群中询问猪价是否还会继续下跌的猪友开始增多,这反映出这一波下调已经给养猪人带来压力,并开始影响部分养猪人的心理。
  2、养殖成本压力
  临储收购结束后,5月中上旬开始基层饲用玉米价格开启上涨模式。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华北黄淮等地优质新玉米价格比5月初上涨了200元/吨。豆粕价格更是涨势惊人,从4月上旬受美豆盘面带动,国内豆粕价格迅速上涨。短短两个月至端午节后,涨幅达1000元/吨。
热度排行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生猪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