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7r2转接佳能镜头怎么装镜头

索尼a7r2镜头怎么拆_百度知道
索尼a7r2镜头怎么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可拆卸镜头相机的机身上,在镜头旁边有一个小按钮,按住那个按钮,然后逆时针扭动镜头至镜头身上的白色或红色标识对准机身上的12点位置,向外就可以拔出镜头了
采纳率:5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题:入手a7r2,正式加入大法家庭,关于镜头选择,想问问大家,还望不吝赐教!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自从带着尼康D800还有一堆镜头器材背着二三十斤的包在川藏线一路海拔米上山下海痛苦不堪之后,回来开始痛下决心灭门单反系统。把尼康灭门之后,研究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了,入门大法家,充值信仰。
这段时间a7r2一直降价,刚好在咸鱼逮到一个出Sony直营店未拆封的新机的北京朋友以15000价格拿下一台(跟他聊也坦诚了是之前背北京活动13999他拿下的机器)。机器还在路上,心却已经飞扬。
期待大法能带给我的惊喜。
在此呢,还想问问大家关于镜头的配置。关于自己想要什么我还是比较明确的:轻便!轻便!轻便,可以说这是第一前提,然后再是画质什么的。由于我比较喜欢拍风光,另外呢平时也要拍拍娃儿。因为要求轻便,也想要画质,所以变焦不考虑了,定焦是我的方向。基于上述我给自己定的镜头计划:
1)广角:现在犹豫的焦段,看中两个配置,一个是loxia 21/2.8, 一个是FE 28/2.0,前者无敌的星芒和蔡司信仰加成。后者大一档的光圈在拍星空的优势(还有体积重量和价格)。当然,如果买后者,我还想着要配个超广,老蛙的15mm FE新镜头是我严重关注的。
2)标准:55 1.8 (已经入手),不纠结
3)人像(中长焦):100 STF 还是 85 GM 呢?个人倾向于前者,因为还带点微距,但有时候又觉得STF的焦外看多了有点假……
至于长焦,因为我不喜欢打鸟什么的,所以现在暂不考虑
所以对于目前广角和中长焦的镜头,还望大家给我一些建议:)谢谢!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853&&回帖:64 &&
泡网分: 21.594
精华: 3帖子: 21106
注册: 2010年05月
晴色入青山 发表于
顶花老第4句
泡网分: 2.088
注册: 2009年09月
镜从心动 发表于
& &对索尼微单来说,要想真正轻便只能玩半幅,用全幅的话玩F4的变焦和F1.8的定焦勉强算较轻便吧!&&等你想追求画质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大...严重同意,从nex换到72后,再拿5R感觉真轻便,真小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14
注册: 2012年12月
就你前面提到的为什么不买福伦达E口的原生镜头
买vm的镜头可以通过LM-EA7转街到r2上可以自动对焦
vm21 1.8很值得考虑(整天素质不逊loxia21),可以变成自动头
超广角还有vm10
泡网分: 1.569
帖子: 1003
注册: 2015年03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自从带着尼康D800还有一堆镜头器材背着二三十斤的包在川藏线一路海拔米上山下海痛苦不堪之后,回来开始痛下决心灭门单反系统。...&&对索尼微单来说,要想真正轻便只能玩半幅,用全幅的话玩F4的变焦和F1.8的定焦勉强算较轻便吧!&&等你想追求画质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大光圈的全幅微单镜头根本不比单反小,价格还死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88
注册: 2009年03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看了很多评测和实拍好像真的是加了附加镜画质更好了……这点花老也认同。
我现在基本倾向于FE28加附加镜,一来便宜,二来口径和我的55.8一样。我也不追求什么极限的画质。够用就好。轻便还是最主要的。
想问下这位兄台,听说那个广角附加镜很重?我在官网没看到相应信息,你觉得如何?和镜头比要重很多吗附加镜是比较重,比镜头感觉还要重一点,但在r2下平衡还是可以的,16那个鱼眼就不建议了,画质体积都很糟糕。如果当成带了21,28两个镜头也就释然了。当然这样是个权宜之计,有条件还是上loxia21。
泡网分: 0.439
注册: 2014年09月
花冠摄影 发表于
看到你的真诚和悸动之心以后,
我可以抛砖引玉的随意说点:
1、按照你比较明确的要求:第一前提轻便!,其次是画质和比较喜欢拍风光,也要拍拍娃儿这些为出发点交流。
2、你的选择看来还是会被蔡司品牌、镜头锐度、广角画质、人像柔美焦外干扰你的选择轻便是第一要素这个半违心的前题。
3、超广镜头可以看这样几只,福伦达的10、12、15镜头(可以手动对焦,也可以考虑徕卡口转接梁老师的转接环实现自动对焦),老蛙、徕卡、蔡司,我认为目前索尼原厂的FE28mmF2.0镜头+前置超广角、前置鱼眼应该是性价比、锐度、色散、对焦、匹配最佳选择。
4、中长焦人像镜头可以选择很多,图轻便和要画质是矛盾的,焦段你说了是中、长焦,那么可以看转接的高端镜头,也可以看原厂镜头,更可以看廉价镜头群,反正原厂和转接都有N多选择。其实说穿了,你和我以及任何摄友无一例外的最终一定在人像镜头上面拜倒在画质、锐度、焦外柔美上面(哪怕你不花大钱买,但是心中是明白个中道道滴)。顶花老第4句
泡网分: 7.563
帖子: 7522
注册: 2012年11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附加镜我看了下评测,都还不错啊我有28/2,也玩过同事的附加镜,真心是不方便。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563
帖子: 7522
注册: 2012年11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我现在的想法刚好相反,哈哈,因为已经有个55的头,28 2.0的49mm口径刚好一样。至于滤镜,我想ND买个拧上去的就好了,GND还...装了附加镜,nd拧到哪里去?再说了,21mm不够广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Boxster 发表于
其实FE28还可以加附加镜转成FE21 2.8,我现在基本就不拿下来当超广用了,感觉画质除了极边角还是能接受的,而且貌似还比FE28好点(幻觉?)看了很多评测和实拍好像真的是加了附加镜画质更好了……这点花老也认同。
我现在基本倾向于FE28加附加镜,一来便宜,二来口径和我的55.8一样。我也不追求什么极限的画质。够用就好。轻便还是最主要的。
想问下这位兄台,听说那个广角附加镜很重?我在官网没看到相应信息,你觉得如何?和镜头比要重很多吗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天际行者 发表于
感觉21mm以下拍星空比较合适,28mm以上拍星空很不容易取景了。
楼主还是选蔡司18或者21吧,f2.8拍星空也足够了。如果28焦段,我的想法是接片,哈哈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xiaofeng8 发表于
另外广角镜还要考虑滤镜系统。最起码要有个cpl和nd吧。这时候fe1635的72mm口径就很容易选择滤镜系统,还不贵。我现在的想法刚好相反,哈哈,因为已经有个55的头,28 2.0的49mm口径刚好一样。至于滤镜,我想ND买个拧上去的就好了,GND还是回来后期算了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Rainnn 发表于
方案1转接佳能16 35 2.8三代&&然后买一个85gm&&方案2转接爱死小白兔&&买个21转接我真的不想考虑了,看看能不能有E卡口的和体积什么的吧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xiaofeng8 发表于
广角还是fe1635/4最合适。别折腾附加镜。附加镜我看了下评测,都还不错啊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DavidEEE 发表于
手上25 55 720 25用的最多 风景近景无敌
用下来觉得真正合理的配置是加个蛙头啊 图丽啊 副厂大光定
嗯嗯,谢谢,现在想的还是配28.2,再加个老蛙的15.2就够了,目前55和相机已经到手,爱不释手啊,哈哈哈
泡网分: 78.586
帖子: 28971
注册: 2003年11月
<font color="# 发表于
今天收到的,再等一个
,居然是涉密单位?!
泡网分: 7.567
帖子: 5482
注册: 2012年12月
bj6415 发表于
问也白问,索尼原生镜头,就没有性价比高的~体积,重量小的头,画质也不堪用。
还是转接吧!傻鸟
泡网分: 7.563
帖子: 7522
注册: 2012年11月
另外广角镜还要考虑滤镜系统。最起码要有个cpl和nd吧。这时候fe1635的72mm口径就很容易选择滤镜系统,还不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563
帖子: 7522
注册: 2012年11月
广角还是fe1635/4最合适。别折腾附加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642
帖子: 4216
注册: 2011年11月
想拍的越多带的东西就越多也就越重,感觉风光轻便不了,相机和镜头你就根据以前尼康的习惯来配好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74
注册: 2017年03月
方案1转接佳能16 35 2.8三代&&然后买一个85gm&&方案2转接爱死小白兔&&买个21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88
注册: 2009年03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自从带着尼康D800还有一堆镜头器材背着二三十斤的包在川藏线一路海拔米上山下海痛苦不堪之后,回来开始痛下决心灭门单反系统。把尼康灭门之后,研究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了,入门大法家,充值信仰。
这段时间a7r2一直降价,刚好在咸鱼逮到一个出Sony直营店未拆封的新机的北京朋友以15000价格拿下一台(跟他聊也坦诚了是之前背北京活动13999他拿下的机器)。机器还在路上,心却已经飞扬。
期待大法能带给我的惊喜。
在此呢,还想问问大家关于镜头的配置。关于自己想要什么我还是比较明确的:轻便!轻便!轻便,可以说这是第一前提,然后再是画质什么的。由于我比较喜欢拍风光,另外呢平时也要拍拍娃儿。因为要求轻便,也想要画质,所以变焦不考虑了,定焦是我的方向。基于上述我给自己定的镜头计划:
1)广角:现在犹豫的焦段,看中两个配置,一个是loxia 21/2.8, 一个是FE 28/2.0,前者无敌的星芒和蔡司信仰加成。后者大一档的光圈在拍星空的优势(还有体积重量和价格)。当然,如果买后者,我还想着要配个超广,老蛙的15mm FE新镜头是我严重关注的。
2)标准:55 1.8 (已经入手),不纠结
3)人像(中长焦):100 STF 还是 85 GM 呢?个人倾向于前者,因为还带点微距,但有时候又 ...其实FE28还可以加附加镜转成FE21 2.8,我现在基本就不拿下来当超广用了,感觉画质除了极边角还是能接受的,而且貌似还比FE28好点(幻觉?)
泡网分: 13.291
注册: 2008年01月
感觉21mm以下拍星空比较合适,28mm以上拍星空很不容易取景了。
楼主还是选蔡司18或者21吧,f2.8拍星空也足够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307
注册: 2016年03月
手上25 55 720 25用的最多 风景近景无敌
用下来觉得真正合理的配置是加个蛙头啊 图丽啊 副厂大光定
泡网分: 4.362
帖子: 3022
注册: 2014年11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自从带着尼康D800还有一堆镜头器材背着二三十斤的包在川藏线一路海拔米上山下海痛苦不堪之后,回来开始痛下决心灭门单反系统。...不扯淡,来点实在的,一个35 2.8ZA足矣,轻便是王道,说到底就是一个玩,没必要折腾,原来我背着大三元爬山,累的我一点拍摄的欲望都没有,所以我认为一个镜头就够了,35或者55,选一个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7年02月
今天收到的,再等一个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4
帖子: 1973
注册: 2014年04月
lonesomeblue 发表于
谢谢!!28不建议的原因是什么呢色散重一些,视角和手机一样不太适合大多数人
泡网分: 22.499
注册: 2004年09月
按楼主的出发点;
广角:Batis 25 或者Batis 18,这货轻,素质可以,就是样子有点前卫;
标准: 没啥好说的,55/1.8,小巧轻便不必说了,关键的素质绝对OK;
中长焦:100STF和85GM都是又大又重,轻巧batis 85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jarlyyn 发表于
不论如何,脚架跑不了啊。嗯,脚架是肯定要的啊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沉沦景象 发表于
用过之后,还是觉得1.4大光圈来的实在,光线不行的时候,硬怼ISO
图片真的好漂亮啊
泡网分: 5.66
注册: 2010年05月
老哇的15f2体积重量光圈都不错建议等等看。28不建议入。不是很纠结虚化建议85gm足够了,有虚化,有通光量,100stf你想想是f5.6通光量,几乎稍微一暗就要高iso,gm已经够奶油虚化了,想要微距买个近摄接圈将就将就吧谢谢!!28不建议的原因是什么呢
&版权所有:&&&&求问索尼a7r2转接佳能镜头哪款转接环好?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求问索尼a7r2转接佳能镜头哪款转接环好?
提问者:岑冠宇| 地点:
| 浏览次数:
1699| 时间: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1500字
已有3条回答
回答数:18519
| 被采纳数:3
这样接的镜头不仅只能手动对焦,曝光也是全手动的(很多卖转接环的店铺不会提及这一点),不过好在佳能镜头都有手动光圈,在镜头上设置光圈,在机身上设置快门,其实没什么实用价值。
尼康镜头转佳能机身的转接环就更复杂一点,因为尼康有不带手动光圈的G型镜头,需要在转接环上调光圈,这样的接环价格比很多入门镜头都贵,实际一样需要手动操作。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回答数:8863
| 被采纳数:1
唯卓的还行,600块。
好的也有,Metabones佳能EF转索尼Nex(E)自动对焦转接环 A7R/A7R2/S/M2 4代 ,价格2900左右。
回答数:16230
| 被采纳数:7
目前市场有二种一种是带有镜头电子转接环的
另一种是没有电子转接环的,建议购买有电子转接环的,为普通没有电转接环的不能使用电动动对焦功能只能使用手动对焦,
另外也具有以下优点
1、合焦准确——充分利用EOS机身先进的电子对焦技术,即使在光线比较弱,小光圈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准确合焦。
2、构图灵活——利用EOS机身的多点对焦(最高可达45点对焦),给构图带来更多的灵活性。
3、对焦快捷——EOS的电子自动对焦迅速快捷,醒目的合焦提示让您对拍摄更有信心。
4、功能全面——由于保持了EOS机身的光学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使得取景,测光等工作完全按机身出厂的设定工作,不受任何影响。【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测试者:张千里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违者必究!
第一部分的转接测试结果发布后,受到了太多人的关注,纷纷发来贺电伸出援助之手。单靠我们的力量实在无法集齐这么多的镜头,来完成这么庞大的一个测试计划。
说你怎么可以让福伦达二代微距转接环缺席!然后就直接发快递了。
的网友以及另一位我的学生周先生提供了部分土豪级测试镜头,在此都一并表示感谢!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6k3l0sj20m80frdlv.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1超广角镜头篇———红移大挑战
测试镜头:
Tri-Elmar-M4/16-18-21 ASPH
SUPER-ELMAR-M 1:3.8/18 mm ASPH
Super-Elmar M 21/3.4 ASPH
SUMMILUX-M 21mm/f1.4 ASPH
ELMAR-M 24mm/f3.8 ASPH
SUMMILUX-M 24mm f/1.4 ASPH
由于在徕卡M系统上要使用广于等于24mm镜头,必须使用外置取景器。在CCD机器上,如M9P,第一代MM等或胶片相机上,只能用光学取景器,有视差。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6vr670j20m80fsgqq.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在CMOS机器上,如大M,M-P或第二代MM上,也可以选择用电子取景器,无视差,但响应速度有限。上述这些镜头的联动测距虽然也能工作,但上下两个取景器切换着拍,是挺累的。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zk0qkq8k.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我其实更倾向于将超广角镜头转接到SONY
A7系列上。一则他们自带了EVF,不需要外置,也不用担心取景器会不会撞坏,接脚会不会断裂。二则A7系列的EVF的响应速度、细节表现要比徕卡的外置EVF强太多了。
三则超广角镜头景深极大,用估焦 超焦距就能基本解决对焦问题。
用A7系列转接超广角似乎是个非常理想的思路。如果。。。。我只是说,如果,能够解决红移问题的话!那么这次我们
就是要来挑战一下超广角红移问题,看看能不能给大家一些解决方案。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7ne9kvj20m80frjxp.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在开始正式测试之前,我想说的是,关于超广角的测试非常的不走运。第一个问题是24/1.4这支镜头似乎不太招人待见,身边这么多资深摄影师和徕卡发烧友和收藏家手里都找不出一支来,而21/1.4的保有量要大得多。既然这支镜头用的人不多,缺席就缺席吧!
来我们通过官方图来瞻仰一下这位不招人待见的孩子!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7v9oodj20xc0d2dge.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另外一个问题是手边的16-18-21/4这支三焦段镜头是我非常看好。虽说徕卡对其设计为三个固定焦距,也就是相当于三支定焦镜头,但在有电子取景器的M系列上,或SONY
A7系列上,他就变成了一支16-21变焦镜头!我也想重点测试的镜头,但不知为何出了点小问题,导致和刘翔一样直接火线退出比赛。非常伤心,非常非常伤心!
所以,这一轮最后参与测试的镜头为:
SUPER-ELMAR-M 1:3.8/18 mm ASPH
Super-Elmar M 21/3.4 ASPH
SUMMILUX-M 21mm/f1.4 ASPH
ELMAR-M 24mm/f3.8 ASPH
工作量是减轻了,遗憾是永远地留下了!废话少说,看图吧: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8bftc4j20fr0m8god.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超广角镜头由于光路斜射比较严重,最容易出现红移的情况。同时再加上对准无穷远对焦,镜头后组更加靠近CMOS平面,斜射角度变得更大,对红移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这一环节我觉得挺残酷的,不知道有多少镜头会败下阵来。闲话少说,还是来看实拍的效果吧。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8tdx8jj20m80etgqz.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远景对比图原图下载地址(938M):http://pan.baidu.com/s/1ntGFKbJ
对于许多人文摄影师来说,用超焦距的手法进行抓拍盲拍是非常常见的。此时通常对焦距离在2米、3米左右,光圈收小到F8-F11左右。足够的景深可以涵盖从相机前1米内到10米甚至无穷远的范围。这种方法无需每次精确对焦,依靠景深来保证成功率。
有关超焦距的概念我在《旅行摄影圣经2:实战为王》一书的对焦章节里有详细说明,摘录如下:
镜头焦距大家都了解,就是在某档光圈下,对着一定的对焦距离,画面清晰的范围。其实这个清晰范围还可以“榨”出更多来,我们称其为超焦距。超焦距在任何相机镜头上均存在,但有距离标尺的镜头比较容易操作。
具体操作方法: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joy1v3j20m80etq64.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我们以徕卡18mm镜头为例。假设主体距离相机3米,我们选择一个中小光圈F8,此时镜头上的景深标尺告诉我们景深范围大致为0.95米-无穷远。我们还发现从无穷远标记到右侧景深标尺的F8位置有一段是完全“浪费”的区域。它已经在无穷远之外了。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jufmuhj20m80etn09.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如果我把无穷远标志转到右侧F8的位置,画面无穷远处的清晰度不会改变。此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最近清晰的点变成了0.7米!那这样焦点不就偏移了吗?确实,焦点变成了1.4米左右。但刚才的焦点3米处依然落在整个景深范围内,它足够清晰。这种方式延长了景深的范围,我们称之为超焦距。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9et0va.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近景对比图原图下载地址(622M):http://pan.baidu.com/s/1ntLz3mT
18/3.8这支镜头在A7、A7II、A7S上都基本没有明显的红移。哪怕是在不太适合转接的A7R上,远景有轻微红移,近景的红移变得几乎可忽略。大光圈下暗角明显,但可以通过LR的镜头配置文件做后期的自动矫正。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a00zlyj20m80frtf1.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21/1.4在光圈全开时,画面中心的紫边比较明显,收小后改善。在A7R上,远景有轻微红移,近景表现不明显。光圈全开有可见暗角,比18/3.8轻一些,收一档后暗角得到极大改善,收两档后均匀度更高。
21/3.4在A7R上远景红移略明显,近景可接受。几乎全程暗角都比较明显。在A7、A7II、A7S上表现尚可。结合镜头配置文件,还是能够得到不错的结果。这算性价比还不错的镜头吧。
24/3.8在A7R上的红移比21/3.4还要明显一些,再一次宣布了A7R在转接界的悲惨地位。全程暗角明显。结论基本同21/3.4。
如果让我在这一堆超广角镜头里选择,肯定首选是18/3.8。视角够大,红移也ok,画质出色,暗角可接受,畸变控制得很好,对焦及其方便,性价比亦很高。如果不考虑后期的红移矫正技术,作为风光与人文拍摄,确实没什么太多可挑剔的。这堆镜头里,只有这支是我自己掏钱买下来的。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补充一句转接环。这次新加入的福伦达二代微距转接环延续了一代环的精良做工和极佳的手感,在全画幅上没有暗角,并且微距功能也弥补了M口旁轴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远的缺憾。同样没有暗角的接环是NOVOFLEX的产品,虽然没有近摄功能,但我也同样很喜欢,价格便宜几百,可以按需选择。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abbi3jj20m80frade.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5福利附送:镜头结构与红移之间的关系
红移的成因主要是画面边缘光线斜射角度过大产生的。一些超广角镜头,尤其是胶片时代的旁轴镜头,它的后组会非常靠近成像平面,也就是斜射角度过大。这些镜头哪怕在胶片上有多么地不可一世,到了数码上无法逃避红移的命运,如大家很熟悉的CONTAX
G16mmF8等。现代的数码镜头会针对数码成像原件的特点做一些改进,通过修改镜头结构,把原本斜射的光线变成尽量直一些的角度。但是带来的问题是镜头的体积有可能会变大。
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器材专家赵嘉老师: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ah6uc8j20hs0dk0tb.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问:红移的成因是什么?
红移的成因大体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镜头分辨率和残留色差的程度
2.光线射入感光元件的角度
3.CMOS(或CCD)的像素密度;
4.高像素下,单个像素点上层结构对光线的阻挡有多少
5.补偿算法
问:什么样的镜头结构比较容易出现红移?
首先是超广角和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和中长焦镜头更容易出现红移。具体讲,光节点靠后、四角更斜射、分辨率差和色差明显的镜头容易出现红移。
另外,胶片时代几乎所有的高档广角、超广角镜头在高像素数码相机上(比如索尼A7R)都很容易出现红移、蓝紫边和暗角,这事情不用心存侥幸。
问:哪些结构适合在广角镜头上用又不容易出现红移?
具体到广角镜头来讲,理论上来讲,采用反望远结构的广角比采用对称结构的镜头更容易处理红移的问题。当然,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比如如果对称结构的基础上改进,尽量将后组的直径做大,让光线尽量更垂直的入射到感光元件上,也有可能在完善软件补偿的基础上得到还不差的效果。
问:数码化的镜头通常会优化什么?
首先要做的是要光线尽量垂直地射到感光元件上。另外就是在提高镜头整体的画质均匀度的前提下提高分辨率。
另外,要考虑到感光元件的反射率远远比胶片高,所以要避免对准光源时来自它以及镜头内部的其他反射。
其他还有就是尽量减少色差。相比起来,胶片时代镜头害怕的变形控制和暗角目前是比较容易通过算法解决的。
6红移是否有办法消除?
那么在数码时代,后期这么强大,红移是否有办法消除呢?我们毒德da学仔细研究了几个方案,总得来说,办法有,但不是那么方便。你要是不怕麻烦,可以看一下这一部分。
1. 机内镜头矫正法
A7系列都可以在机身内下载一些APP来扩展机身的功能,其中一个叫做“镜头补偿”,可以对暗角、红移、畸变、色差进行一定幅度的补偿。我拿红移最严重,基本被判转接死刑的A7R来进行实验。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1t7trj20m80goabb.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国行的APP有不少都是经过阉割的,我直接登陆了香港地区进行购买和下载。昨晚,我更新了最新版本的镜头补偿APP,然后开始这部分的测试。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bah6sj20m80gojsi.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在APP里,可以对每一支转接的镜头建一个校准文件,将镜头的型号手动输入进去。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hnnrqj20m80go3ze.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周边阴影指的是暗角、红移或青移、黄移或蓝移。也就是说,镜头可能产生的边缘偏色除了红色的之外,还有可能是青色、黄色或蓝色!色差项目调节的是紫边蓝边问题。失真则值得是镜头畸变。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nrswjj20m80got9t.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在调节具体项时,可以直接在LCD上看到调节的结果。建议此时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操作,结果比较有可对比性。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sjup9j20m80euq6l.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9650;未开启镜头补偿功能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bxic9wj20m80eujuy.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9650;开启镜头补偿功能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镜头补偿功能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红移的问题,虽然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完美,但确实是个比较省力的方式。如果你是把转接当作享受把玩徕卡镜头的乐趣,那用这个方式未尝不可。最新版本的镜头补偿APP的响应速度也大大提高,与不开启APP相比,拍摄间隔、回放速度以及开关机速度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最后提示一下,港版的APP价格是78港币。
2.Lightroom大法
在Lightroom里有一项叫镜头配置的选项,只要是比较主流的镜头都在他的数据库里,只要选中后,LR会自动对镜头的暗角、畸变等方面做一些优化。当我在使用FE卡口的镜头时,一定会在LR里打开这项功能。大大优化了畸变的效果。然而这个功能对于红移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
研究的方向,开始考虑另辟蹊径。在LR里有一个工具叫做径向滤镜,他可以对我们画的圆之外的区域进行调节。红移大多带有暗角,以及品红色过多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思路是提亮画面便于和减少品色。提亮暗角通过增加曝光度和阴影两个参数来达到,数值没有定数,调到看起来自然即可。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co2hxij21kw103dsj.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调节完毕之后,可以把这个参数存储为预设,方法如下: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czuphhj20tq0w6793.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以后用这支镜头拍摄的其他照片也可以套用该预设消除红移。如果考究一点,可以针对每一档光圈做一个预设。只是这样很麻烦,我更建议做一个大致通用的预设,对整批照片套用后,再看有哪些需要做一些微调即可。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d5k0ffj21kw103dq2.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最终结果对比,还不错,对吧?这个办法救活了许多老镜头,至少是有办法解决红移问题了。
3. Capture One LCC大法
飞思公司推出的Capture
One软件是一个主要针对飞思数码后边而设计的后期RAW调整软件,当然他也能支持种类繁多的各种数码相机。他与Lightroom各有千秋,并且很早就有人用这款软件来解决古老的中画幅镜头在数码后背上产生红移的问题。作为一所毒你千遍也不厌倦的
,我们当然要试试这么高大上的软件,看是否有过人之处。
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C1的LCC文件来达到去除红移的效果的。具体做法是:
1.在拍摄的同时用同样的光线多拍一张白墙或白纸。
2.要让白色区域撑满画面。
3.必须用RAW格式拍摄。
4.光线改变或场景改变,需重新拍摄。
5.在电脑里打开该场景下的所有图片以及这张白色照片。
6.选择白色照片,点击“创建LCC”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deiznkj21kw13xti2.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7.请把所有的选项都勾上,这会最大限度地判断红移及暗角问题。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doxctij21kw0zkwof.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8.然后点击图示位置,把该LCC设置保存下来。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dwcpl3j219s12u44d.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9.根据镜头型号进行命名,如果在多个光线条件下拍摄,需要为不同场景的白色照片做LCC和单独命名保存。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4.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e7f97jj21kw0zkdv6.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10.然后选中需要去除红移的照片,在图示位置的菜单里点击刚制作好的LCC设置,照片瞬间就可以去除红移。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2.sinaimg.cn/large/643b266cgw1esybedwye0j21kw13xk7d.jpg"
ALT="【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TITLE="【放毒】LEICA现役M卡口镜头转接SONY&A7系列微单测试(二)" />
对比一下,是不是还是矫正的比较理想?这种方式是由软件自动分析暗角与红移的量,进行自动矫正,精确度比较高。缺点是光线一变就要重新拍摄白墙或白纸,比较繁琐。要求高时,还需要对每一档光圈都设置LCC。这在商业拍摄时倒是问题不大,但在人文抓拍中就不方便了,恐怕很多时候都没有机会再拍一次白纸。
各种方案都各有利弊,没有对错。你是成年人,自己选择吧!
下期预告:28-50mm日常傍身焦段
ELMARIT-M 28mm/f2.8 ASPH
SUMMICRON-M 28 mm/f2 ASPH&
SUMMARIT-M 35 mm/f2.5
SUMMICRON-M 35 mm/f2 ASPH
SUMMILUX-M 35 mm f/1.4 ASPH
SUMMARIT-M 50 mm/f2.5
SUMMICRON-M 50 mm/f2
Apo-Summicron-M 50mm/F2.0 ASPH
SUMMILUX-M 50 mm/f1.4 ASPH
NOCTILUX-M 50 f/0.95 ASPH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违者必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r2镜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