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下电影cooke变形宽银幕镜头头和超广角镜头的区别在哪

电影镜头,原来和相机镜头区别这么大!
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们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静帧摄影师只需要捕捉某一刻的画面,用一张照片讲述整个故事;而电影摄影师需要用时间作为媒介,将片段剪辑成连续动作进行叙事。照片和电影拍摄方式上的区别决定了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的根本区别。
当然需要首先声明的是,不管相机镜头还是电影镜头,在光学造诣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并不能单纯的说谁比谁更优秀,只是使用场景的不同造成了两者的差异。
1.长度一致
电影拍摄中,电影镜头都需要配合承托导管和遮光斗使用,所以如果电影镜头的长短不一的话,每次更换镜头就要重新调整承托遮光斗和胶圈的位置,麻烦而且费时。如果使用到了斯坦尼康,那么一旦改动遮光斗的位置,整个系统都要重新调整平衡,会浪费不少时间。所以,电影镜头在设计制造的时候,都会被做成相同或者类似的长度。
图中每颗ZeissMaster Prime定焦镜头都是8英寸长
2.前端口径一致
与相机镜头使用螺纹滤镜和卡口式遮光罩不同,由于电影镜头需要遮光斗来阻挡杂光及安装方形滤镜,遮光斗后部的胶圈、遮光环或卡口必须紧贴镜头前端,如果能把一组镜头的前端做成相同口径的话,就不需要更换出镜头以外的任何配件,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省成本。所以, 同一组电影镜头的前端口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3.重量一致
有一小部分电影镜头的多个焦段之间重量几乎一致,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实现起来也非常困难。一般来说这些镜头都属于标准焦距,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光学设计比较复杂,会略重一些。一组重量相近的镜头能为斯坦尼康、遥控伺服系统及手持拍摄等对机器平衡性要求高的场合节省宝贵的时间。
4.对焦/光圈环及卡齿
一组电影镜头中各个焦段的对焦齿环和光圈齿环位置都相互匹配,这样一来换镜头的时候跟焦器或是三轴驱动马达就不用调整位置,能省不少事。相机镜头通常没有配合跟焦系统使用的齿环,对焦和光圈环都是纹理设计,方便操作者手持抓握。如果需要配合专业手动及遥控跟焦系统使用的话,那么对焦/光圈齿环必不可少。
Zeiss/Arri Ultra Speed定焦镜头
电影镜头,例如上图中的Zeiss/Arri Ultra Speed,这组定焦镜头是外形一致性最高的镜头组之一。16mm至100mm焦段之间所有镜头都正好是143mm长并且统一93mm口径,对焦环和光圈环位置也完全匹配。每颗镜头的最大光圈都是T/1.9,24mm至85mm焦段之间的镜头也都是2.2磅重。
Zeiss ZE系列相机镜头
相机镜头,例如上图中的Zeiss ZE系列相机镜头,素质非常不错,也能很好地说明镜头按使用方式进行有区别的设计。该系列的每一颗镜头都以最大程度的轻便性为目标,并不考虑各个焦段之间的一致性。它们的前端口径、镜身长度及对焦光圈环的位置也是五花八门,没有配备用于跟焦系统的齿环。
5.T光圈值与F光圈值
相机镜头使用的F光圈值,并不是时机进入镜头的光量,而是由一个简单公式计算出的,特定焦距和光孔下理论上的进光量,并没有考虑镜片对于光的损耗。而电影镜头所采用的T光圈值,是在经过严格测试之后才标注的实际进光量,相对于F光圈值来说,偏差要小很多。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留意到了,电影镜头还有「光圈环」这一结构,而现在的相机镜头除了尼康D头和一些全手动镜头外,多数都没有光圈环了,为了实现光圈优先等自动功能,现在的多数镜头都将光圈交给了机身内部的电子芯片控制。同时,相机镜头还为光圈设定了档位,限制了光圈值的选择范围,相比之下,电影镜头的光圈是线性光圈,可以在自由设定任何数值。
没有光圈环
相机镜头的对焦环,只需要转动很小的角度就能从最近对焦点调到无限远,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摄影师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瞬间,迅速的拍摄单帧照片。而现代电影镜头的对焦行程通常在300°以上,可以实现精准控制,高端电影镜头的对距离标记都是特别刻制的,以最大程度保证准确性。
50mm Cooke S4/i 对焦刻度对比50mmRed Pro Prime
8.最大光圈一致性和光孔结构
电影镜头组在设计制造时都会保持最大光圈的一致,来方便摄影师在同一光线条件下随时更换不同的镜头,虽然不是必须,但是非常实用。同时,由于浅景深画面的焦外会出现光圈叶片的形状,电影镜头光孔的结构也会尽量保持一致,以保证不同镜头的焦外形状互相匹配。
Cooke S4/i,Panchro/i的8片式光圈构造(左)与Zeiss Standard Speed T/2.1的9片光圈构造(右)
9.镜头呼吸
镜头进行对焦的过程中,内部的镜片组会发生一连串的位移,当在多个焦点间移焦的时候,镜头内部镜片组的位移可能会轻微改变画面视野大小,看起来就像稍微变焦了一样,这就叫镜头呼吸。对于相机镜头而言,呼吸效应没什么大不了,除了几乎无法察觉的构图改变之外,画面不受呼吸效应的影响。而对于电影制作来讲,画面内进行追焦或在不同主体之间移焦的手法很常见。所以电影镜头在消除呼吸效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Zeiss为MasterPrime系列镜头设计的双重浮动镜片组,完全解决了呼吸效应的问题。这项设计荣获了2012年奥斯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0.镜筒延伸
前文说呼吸效应时提到,镜头对焦或变焦的过程中镜片组会产生位移。如果设计镜头的时候如果让镜筒自由伸缩的话,镜片组的移动可以更简单,所以很多相机镜头对焦或变焦的时候镜筒会跟着镜片组一起移动。但是电影镜头由于使用接触式的跟焦齿环,遮光斗和滤镜,伸展式的镜筒并不适合,因此镜片组的位移必须完全在镜头内部实现,外部不能看出丝毫痕迹。
相机镜头,伸展前
相机镜头,伸展后
11.变焦过程中焦点及曝光一致性
电影变焦镜头的广角端和长焦端,光圈都是一样的,比如传奇般的Angenieux12x变焦镜头从24mm到290mm都完美保持了T2.8的最大光圈,而且这颗镜头还包括了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学与机械设计,所以说它像炸弹一样的夸张外形就不足为奇了。而很多相机变焦镜头的光圈也是恒定的,也有些镜头为了轻巧和低价而牺牲这一点。
Angenieux 24-290mm T/2.8 Cine Zoom变焦镜头
12.镜头材质
对于静帧摄影和电影拍摄环境哪个对于器材要求更苛刻也许还存在争议(法爷认为是电影拍摄环境),不过电影镜头做工更扎实这一点无可争辩。电影镜头必须适应拍摄环境中最严酷的考验,全金属制造的镜筒可以承受各种酷暑极寒,维修和硬件更改都非常方便。电影镜头最常见的卡口PL和PV是最目前牢固耐用,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卡口设计之一。
Cooke S4电影镜头
Cooke S4镜头使用阳极化铝制造,适用于-13°至131°华氏度。镜筒没有使用螺纹设计,而采用了凸轮系统,因此不需要任何润滑。
1.锐度/反差
锐度对于电影镜头来说有其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镜片数量多的镜头(如变焦镜头)、超广角镜头和大光圈镜头而言。但是就21世纪的工艺水平来讲,造出一棵城乡足够锐利的镜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所以虽然很多电影镜头占据了锐度排行榜的前几位,但并不能说分辨率高的相机镜头就可以替代电影镜头。锐度只是电影镜头的一个衡量标准而已,并且其参考价值已经越来越低了。
2.曝光暗角
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暗角,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的制造商们也都在努力消除镜头的暗角,但是由于连续播放影像中的暗角更容易被察觉到,电影镜头对于暗角的控制要更加严苛一些。同时,相机镜头由于成本和便携性的要求,厂商们会在保证画质的同时,允许存在一定的暗角,而电影镜头相对而言限制更少,可以做到更加极致的无暗角。
“Cooke镜头的镀膜可将反射率降低至0.1%。每组镜片都覆盖了氟化镁淬硬的硅钛混合物涂层。这个涂层的厚度只有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人脸上胡须在剃掉之后一秒钟内生长出的长度都比它多。”
——约翰·福尔(Jon Fauer),电影与数字时代《Cooke镜头宝典》PDF
和暗角一样,动态影像的画面畸变往往比静态照片看起来更加明显,如果影院观众的视野范围内出现太过明显的畸变,那么有可能导致运动眩晕症,所以电影镜头对于畸变控制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来讲,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对于畸变的控制都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电影工业对于镜头的要求更严格,尤其对于广角电影镜头来说,其畸变控制是相机镜头无可比拟的。
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
4.色彩匹配
不同相机镜头之间的色彩匹配程度,一般而言是比不上电影镜头的。静帧摄影师的作品都是单幅的照片,一次只使用一颗镜头,混用不同色彩风格的镜头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局。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剪辑会衔接不同的片段,绝不能出现中近景偏冷而大特写偏暖的情况,即使后期可以调色,但是面对高昂的调色费用,前期能够轻而易举完成的工作,再花钱就显得不值得了。
色彩匹配度测试
无论是相机镜头还是电影镜头,都是为了拍摄出好的作品而存在的,它们之前的区别仅仅只是体现了静帧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之间的不同要求,由于互相都不可替代,所以并不存在某一方有任何先进之处。
电影镜头很棒,但是拿MasterPrime镜头去照相就很蠢了,这颗8英寸的镜头有5磅重,把它扛在肩上(电影拍摄)和托在手上(照片拍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更何况对个焦都需要把镜筒转上好几圈,显然会错失很多捕捉瞬间的机会,拍摄效率也会异常低下。
诸如纪录片、婚礼或者活动记录之类的视频拍摄,显然也不适合使用电影镜头,需要长时间在无任何预演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用一颗轻巧的相机变焦镜头甚至手机拍摄都会更加实用。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Ryan Patrick O'Hara的长文《Why We Need Cinema Lenses》
你最喜欢的镜头是哪一款呢?
优秀的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单反和电影镜头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单反和电影镜头的区别
您可能也喜欢:
馆藏&6970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5681|回复: 29
2x宽银幕放映镜头
DIY摄影的相关原理和使用技巧
阅读权限200
真实姓名阿甘
居住地河南省 信阳市
邮寄地址信阳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6194 小时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信阳毛尖 于
17:07 编辑
(以下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论坛)& &
下图中就是几种常见的电影胶片,从左到右分别是:70mmIMAX胶片;70mm胶片、35mm胶片(宽画幅22X16MM),16mm胶片(画幅9.6X7.2MM)。(前些年还有8mm胶片,不过已经绝迹了。)这些胶片是按照宽度来命名的。除了MAX,其他胶片都是竖着放映。
拷贝片的规格.jpg (118.78 KB, 下载次数: 1)
电影拷贝的规格
14:00 上传
目前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几乎都是用35mm胶片放映的。35mm胶片地球人都见过,我们用的135胶卷就是35mm胶片。每帧的大小是20.9mmX17.5mm,基本上算方形,占大约4个齿孔的位置。旁边蓝色的是声轨的位置。这个尺寸是行业标准,全世界通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并一直没有改变过。不改变的原因很简单,电影院不但要放新电影也要能放老电影。如果电影胶片跟家用电器似的,今天录像带明天DVD后天又改蓝光,电影院老板非疯了不可。
1 (3).jpg (19.41 KB, 下载次数: 2)
35MM拷贝的片幅
14:00 上传
  既然35mm电影胶片的帧画幅都一样,那是不是所有用35mm胶片放的电影都一样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图
这是2007年的两部 电影,想必大家都看过了。对比一下它们的电影胶片和放映画面,看出什么猫腻没有?上面那个的胶片画面跟放映画面是一样的;而下面这个,胶片上的画面比放映 画面窄小,好像被“压扁”了。这就是当今两种主要的宽银幕电影,上面那种就是传说中的“遮幅宽银幕”(Flat Widescreen),也有人称为“标准宽银幕”:下面那种就是传说中的“变形宽银幕”。
  观察一下这两种胶片。“遮幅宽银幕”的胶片画面跟放映画面一致,但帧画幅中有很多地方没能用上。“变形宽银幕”倒是把画幅用得挺足,可就是画面是压扁的。这就是它们的基本特点;至于说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后面有故事要讲。
& && &&&除了这两种电影,还有没有别的电影呢?有,老电影。看过《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没有?那些老电影都不是宽银幕,画面都是方的。看图,就是我们所看到的3种电影,左边是电影画面在胶片上的样子,右边是在银幕上的样子,仔细对比一下它们的特点。
这3种电影在银幕上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宽度却不同。为了定义这种差异,一个重要概念被引入,那就是“宽高比”(也称横纵比)。所谓宽高比,就 是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假设高度是1,宽度是X,那么宽高比就等于X:1。这样,这3种画面就分别是,1.37:1,1.85_1,2.35:1。我们可以 简称它们为:1.37画面或者1.85电影,2.35电影。总之这些数字就代表这些电影在银幕上的画面,记住,定义电影画面宽高比是以它最终在银幕上的样 子来定义,而不是以它在电影胶片上的样子。如果结合它们在胶片上的样子,我们就可以说:
  1.37=方形银幕=老电影,1.85=遮幅宽银幕(标准宽银幕),2.35=变形宽银幕
  1.37的电影已经退出江湖多年,不再有人拍这种方形的画面。我们今天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要么是2.35,要么就是1.85。而其中大约 70%是2.35的电影。发行1.85还是2.35的拷贝,没有必然的规律,电影院也都能放。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一些比较文艺或者自认为文艺的电影喜欢 发行1.85,比如去年的《色戒》、《理发师陶德》、《美国黑帮》都只发行了1.85的携贝,而好莱坞大部分电影都发行2.35拷贝。
  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宽高比1.78,2.40,2.39……之类的数字。其实,1.85=1.78:2.35=2.39=2.40,这个 “=”是因为它们是一样的东西,只是各家表述不同,而视觉效果是一样的。我们如今看到的电影画面就只有两个,1.85和2.35,世界没那么复杂。
1 (10).jpg (49.47 KB, 下载次数: 0)
伪宽幅 ——遮幅
14:00 上传
宽银幕的故事
  我们前面已经了解了当今电影胶片的情况,知道了两种主要的宽银幕。下面我们来讲讲宽银幕的故事,翻一下它们家的旧账。开头可以这样,“话说电影刚刚发明的时候……”。
  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柯达公司创始人)发明了照相胶片。在胶片发明之前,照相一直使用玻璃为成像材质。胶片以其轻便、不碎、可弯曲等特性,将照相业带入一个新的世纪。
  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大发明家,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和他的下属威廉·迪克森(WiIiiam Dickson)发明了Kintoscope电影机(俗称西洋镜)。他们利用柯达的照相胶片实现了连续画面的播放,并同时推出了35mm胶片,就是左图中 这个样子。紧接着在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改进爱迪生的电影机,第一次把电影画面投放在银幕上供众人观看,电影正式诞生。尽管电影史上关于电影是谁 发明的有些争议,但35mm胶片,从1892年诞生至今的100多年来,它的样子就几乎没有变过。
  当年爱迪生推出的35ram电影胶片是这个样子的,它是由24.9mm×18.6mm的帧画面构成的,宽高比为1.33:1。如果用“黑话”说,就是1.33画面。
  1926年,有声电影诞生,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FOX)利用部分胶片位置印上了光学声轨,从而使帧画面尺寸变成22mm×16mm,宽 高比为137:1。福克斯的这个画面尺寸获得了各大制片公司的认可,于是大家纷纷使用这个标准。1 93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小金人的那个单位)把这个尺寸命名为“学院标准”(Academy)。
学院标准确立的二十年代也是好莱坞制片模式逐步完善的时期。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的流行,无形中将“学院标准”这种美国国内的电影标准变 成了一个国际标准。上图是“学院标准”的制作流程,影片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给声轨留好了位置,然后在后期加上声轨,最后制成影院拷贝,在电影院里放映。整 个过程中,帧画面的宽高比保持在1.37。
1 (7).jpg (55.29 KB, 下载次数: 0)
常规的拍摄与放映
14:00 上传
宽银幕的出现
  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生产蓬勃发展,但这一时期,除了出现彩色胶片外,电影技术并没有什么进步。原因很简单,电影业已终是一台稳定工作的印钞机,当这印钞机还能不停地印钱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想要去改进它的。
  然而,到了五十年代初,强劲对手电视粉墨登场,好莱坞电影那套路数变得不再新鲜时髦了。电影观众成批撤离影院回家看电视,好莱坞的利润急刷下 滑,各大电影公司好景不再甚至债台高筑,于是有的开始变卖家产(如华纳家族出售华纳影业),有的开始搞副业(如迪斯尼公园),有的干脆就收摊了(如出品 《公民凯恩》的RK0雷电华影业倒闭)。但如何把观众抢回来,仍始终是各电影公司的头等大事,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是搞些你在家里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思维一直 延续到现在)。这一时期,电影业开始了诸多革新。如超大场面、彩色电影。立体电影、立体声、宽银幕电影等花招纷纷出笼。
  其中堪称革命性的进步就是彩色电影和宽银幕的出现。宽银幕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视觉感受,直至今日,“宽屏”概念仍然不时在我们的视听生活中掀起波澜。
变形镜头的出现
  1953年,福克斯首先推出一种叫“CinemaScope”的宽银幕系统。这种宽银幕电影在拍摄的时候,用一种变形镜头 (Anamorphic Lens),把拍摄画面的宽度“挤压”一半在胶片上成像。如下图所示,电影在拍摄的时候,被摄场景经过变形镜头在胶片上形成“被挤压”的画面。在后期处理 中,挤压画面不发生变化,然后加上声轨,做成放映拷贝。在影院放映的时候,再用一台带“反变形镜头”的放映机,把压缩的画面“还原”成一个正常的画面。这 就是“变形宽银幕”的原理,这个原理一直用到现在。
“变形镜头”技术最初是一战时法国人发明的,用在坦克潜望镜上,就是为了获得更宽的视野。后来福克斯把专利买了,开发出这种“变形宽银幕”。 严格来说,这样的变形方式,对画面的质量是有损失的。用今天数码的观点来看的话,最终画面的宽度上的像素密度比高度上的像素要少一半。当然,这只是理论.在实际情况中,因为胶片的染料颗粒非常细,这样被“压扁”的画面,对最终在影院里的放映效果并不构成影响。
变形镜头因为要把景物压缩。所以它的光学设计跟传统的球面镜头(Spherical Lens)。不一样,我们平常玩的照相机和摄像机都是球面镜头(一些镜头有非球面镜片,两回事啊)。如图是一个变形镜头,注意看它的光圈,不是圆形而是椭 圆的。变形镜头的光学和机械都比球面镜头要复杂。
  当年福克斯出品了《The Robe(圣袍千秋)》和我们熟悉的梦露电影《How to Marry AMiltionaire(爱嫁金龟婿)》。一经推出,市场反应那是相当的好。其他制片公司看着那叫眼热啊,福克斯也不闲着,开始向同行们兜售专利使用许 可。期间,哥伦比亚、环球、米高梅、迪斯尼都曾掏钱买过许可。其中,迪斯尼还拍了非常经典的《海底两万里(1954版)》。可是,也有人不买福克斯的账, 派拉蒙就是一位。
  不服气归不服气,有本事你也搞宽银幕啊。派拉蒙的确没有宽银幕技术,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于是派拉蒙硬是憋出一个“遮幅宽银幕”(Flat Widescreen)。就是下图中这种,把1.37的画面上下各挡掉一块,画面就“宽”了。哇靠,这不是大家玩DV剪辑的把戏吗?的确是。现在看这种方 法挺拙劣的,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当时就不同了,起码不用花钱啊。(估计派拉蒙也没好意思申请专利)其他制片商一看,哎哟,太有才了,于是纷纷效仿。甚至连 福克斯也忍不住跟着一起玩这种把戏。但各家对于遮去多少画面的做法并不统一。派拉蒙遮成1.66,米高梅遮成1.75,环球和哥伦比亚遮成1.85。最后 大家合计,把遮幅画面宽高比统一为1.85:1,当时还起了个名称叫“全景宽银幕”(Panoramic)来炒作市场。从此,宽高比1.85的宽银幕成为 电影画面的标准之一。
这种“遮幅宽银幕”虽然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它的确在放映效果上实现了宽银幕。它成本低,原来“学院标准”的制片系统都不需要变动,只需加 块挡板就可以了。而变形宽银幕的变形镜头不但制造成本高,而且比较复杂,从前期到后期再到放映,都需要投入资金更新设备。但同时,“遮幅”的缺点也显而易 见,就是它浪费了胶片上近30%的成像面积。所以,这种“技术革新”多少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而且遮幅的极限也就1.85了,不能再宽了,想象 一下,如果遮到2.35,就有一半的胶片面积是黑的,这也忒残酷了。
  福克斯的CinemaScope宽银幕系统虽然是革命性进步,但它的镜头成像系统并不完善,尤其在拍摄特写的时候会出现图像扭曲的情况 (哈,真的变形了)。而电影系统最核心的品质就是它的成像质量。福克斯CinemaScope系统的镜头由Bausch&Lomb公司制造 (Bausch&Lomb就是博士伦,他们曾经也是镜头厂牌,只是现在给人做镜头了),但在CinemaScope推出的早期,博士伦并没能很好 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那些早期的clnemaScope电影会刻意避免近距离的人物特写。因为这个缺陷的存在,给一个生产放映机镜头的小厂牌一次大展宏图 的契机。这个厂牌就是Panavislon(潘那维申,简称Pana)。
  Panavision成立于1953年。它的创始人罗伯特·高兹查克(Robert Gottschalk)是相机店老板,其朋友圈里不乏光学专家和电影业内人士。当福克斯推出cinemaScope宽银幕的时候,许多影院面临添置新电影 放映机的问题,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罗看到这是一个商机,于是纠集了威廉·曼恩等一众光学专家,开发了一款可以兼顾1.37画面和2.35画面的放映机 镜头,也就是Pana的第一个产品:Super Panatar。从此Pana开始吃变形宽银幕的饭。
  随着Panavision在光学设计和制造能力上的增强,终于在1958年,Pana针对Cinemascope的缺陷,推出了Auto Panastar变形宽银幕摄影机。该款摄影机解决了变形宽银幕一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很快在业内获得认可。这一革新当年还拿了个小金人奖。
  相比Panavision在变形宽银幕技术上的不断跃进,福克斯的Cinemascope已经变得陈旧落伍无人问津,其他制片商陆续转投 Pana的怀抱。1 967年,福克斯拍了最后一部cinemascope电影《In Like Flint(谍报飞龙续集)》,盛极一时的cinemascope宽银幕从此隐退江湖。
  在Cinemascope称霸江湖的那段日子里,除了Panavision在开发变形宽银幕技术外,各大制片公司也在研发自己的宽银幕技 术。一些新面孔曾一度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诸如华纳的WarnarScope,米高梅的Cinerama,派拉蒙的MagnascopeR KO的superscope,香港邵氏的Shawscope……等等。它们有的是基于35mm胶片,有的基于70mm胶片,但因为技术和市场等原因,这些 新军都在短暂的试验期结束后销声匿迹。
  今天,变形宽银幕的标准已经统一,名称也统一为Anamorphic Scope(变形宽银幕),简称Scope,Panavision作为变形宽银幕标准的领导者,已不再涉足放映机,而是专注于摄影机及镜头身勺开发制造。 如今,Pana垄断着变形宽银幕前期拍摄的市场,如果你前期要拍摄2.35的变形画面,除了Pana的摄影机没有太多的选择。好莱坞的发行商和院线都偏好 2.35宽银幕,因此好莱坞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电影在前期直接拍摄2.35的变形画面。
1 (8).jpg (45.93 KB, 下载次数: 0)
宽幅的拍摄与放映
14:00 上传
& & 下面补充张常见的节目源在不同放映设备上放映的效果。
(205.89 KB, 下载次数: 1)
14:00 上传
不同设备放映的效果
(103.96 KB, 下载次数: 1)
14:00 上传
遮幅 与宽幅 的本质区别
(96.11 KB, 下载次数: 1)
14:00 上传
不同的画面效果
怀感恩之心 , 为感恩之行 !
《精萃集选》赠书活动,请查阅置顶公告!
阅读权限200
真实姓名阿甘
居住地河南省 信阳市
邮寄地址信阳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6194 小时
(以下部分由个人总结。图片转自网络)
变形头的前镜片是U形的,两边高中间低。 拍摄成像时,两边高的部分是负责图像压缩的。
相当于一种特殊的广角附加镜,与广角附加镜不同的是:它只扩展画面2个对称边的视角,剩余2个边的视角不变。
通常的放映宽银幕镜头由2部分组成:主镜和前部的变形镜。
用于DIY摄影,根据主镜的焦距不同,法兰距也不同。可转接相机的种类也有所区别。
主镜和变形头均可以单独DIY用于摄影,组合起来的一体镜也可用于摄影。
具体的转接方法如下:
玩法1: 宽幅变形头+摄影标头(或中焦)+单电相机(或者单反)—————————— 拍摄宽幅
玩法2: 宽幅变形头+ 放映主镜+ 单电—————————————拍摄宽幅
玩法3: 放映主镜+ 单电————————————拍摄正常画幅
不同品牌的变形头镜头视角有所差异。以ISCO为例简介:半幅机要求主镜50MM即可,全幅则需要80以上的主镜才没有暗角。
(202.43 KB, 下载次数: 1)
09:13 上传
(265.93 KB, 下载次数: 1)
09:13 上传
(259.68 KB, 下载次数: 1)
09:13 上传
(220.53 KB, 下载次数: 1)
09:13 上传
支持: 5 超赞&
怀感恩之心 , 为感恩之行 !
《精萃集选》赠书活动,请查阅置顶公告!
钻石会员, 积分 15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55 积分
阅读权限220
真实姓名林明桂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荔湾区
邮寄地址沙面四街二号之二
邮编510130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8576 小时
1楼图片不对
我是光头佬。
我不是和尚,也不打诳语。
阅读权限200
真实姓名阿甘
居住地河南省 信阳市
邮寄地址信阳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6194 小时
本帖最后由 信阳毛尖 于
11:00 编辑
1楼图片不对
图片外链失败,已重新编辑修正
怀感恩之心 , 为感恩之行 !
《精萃集选》赠书活动,请查阅置顶公告!
阅读权限150
邮寄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柴草市街亿龙国际3号楼806室
威望主题积分
油炸胶合片
在线时间929 小时
不错顶一个学习了
油炸起雾的胶合片
阅读权限200
真实姓名老魏
居住地四川省 成都市 成华区
邮寄地址四川成都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3703 小时
技术贴要顶要学
我色我自在
阅读权限150
邮寄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柴草市街亿龙国际3号楼806室
威望主题积分
油炸胶合片
在线时间929 小时
学了不少知识呀
油炸起雾的胶合片
阅读权限200
真实姓名阿甘
居住地河南省 信阳市
邮寄地址信阳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6194 小时
本帖最后由 信阳毛尖 于
09:31 编辑
ISCO 星系宽银幕镜头按照规格有70MM机头(用于70MM放映机)和35MM机头(用于35MM放映机),70MM镜头相比35MM变形头体积要大的多。
其中35MM电影机镜头,按照产量的多少有不同的版本。
黑星版————传言属于定制版,产量极罕见 (本人未见过实物)
蓝星版————限量版本,极少见。 (个人有一对70MM机头 蓝星版)& &35MM机头的蓝星版见图片
红星版———— 帖子上楼有图可见,产量相对较少。
金星版————金黄色,较为多见。
附:施耐德 35毫米高清变形头分为&&“猪嘴版” 和 “鸭嘴版”
(185.43 KB, 下载次数: 1)
13:33 上传
(115.62 KB, 下载次数: 1)
13:33 上传
(151.98 KB, 下载次数: 1)
13:33 上传
(95.55 KB, 下载次数: 1)
13:34 上传
(63.2 KB, 下载次数: 1)
13:34 上传
怀感恩之心 , 为感恩之行 !
《精萃集选》赠书活动,请查阅置顶公告!
阅读权限150
邮寄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柴草市街亿龙国际3号楼806室
威望主题积分
油炸胶合片
在线时间929 小时
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开眼界了
懒得挨个拍图,这都是借用的网络图片。&
油炸起雾的胶合片
阅读权限230
邮寄地址FujianSanmingYouxiGuanqian
威望主题积分
在线时间1737 小时
顶一个,学习了。
楼主通俗的小故事让俺了解不少电影相关的姿势^_^
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Medal No.5
Medal No.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宽银幕电影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