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后境外生育保险险能起到多大保障作用

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添添娱乐生活圈子
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将启动。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产假、育儿等相关政策的动态,总是牵动着公众的心。  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待遇会不会有变化;产假和生一孩比,有没有变化;女性在职场会不会遇到更多歧视,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即日起,本版推出“全面两孩新保障”系列报道,请专家解读政策,听两孩妈妈吐露心声。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提出按照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并非取消险种,享受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不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的这番表示,给参保者吃了定心丸。  试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颜清辉解释说:一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二来,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 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合并实施,不等于从此没有生育保险了。”颜清辉强调,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生育保险费用无须个人缴纳,体现了雇主责任;生育保险待遇除了医疗费外,还有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光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还有生育津贴  职工所享受的生育待遇,都有哪些?  很多参保职工首先想到的是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的确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支出更大的一项,是生育津贴,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占到生育保险基金支收的60%以上。生育津贴是对工资收入的替代,由基金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支付期限一般与产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  “给予参保者生育津贴,体现了生育保险设立的初衷。”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说,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有关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无法工作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并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是国家和社会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爱护。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职工因生育而暂离岗位的情况将有所增加。明确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离岗期间的收入,对于女性平等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储福灵说。  基金运行平稳,覆盖面扩大后将更充实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与出生人口的增加,必将带来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  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1.84亿人,当期基金收入519亿元,支出527亿元,累计结余676亿元,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808万人次。  基金支出大于基金收入,不少人担心,今后基金能否兜得住“2016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数的确有明显增加,也使基金出现支大于收的状况,这种情况要予以重视,但参保者无须太过担心。”储福灵分析,此前生育保险基金多是收大于支,基金积累充足,支撑能力较强。目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足2亿,今后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添添娱乐生活圈子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天主推送一些娱乐咨询
作者最新文章解读: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将启动。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产假、育儿等相关政策的动态,总是牵动着公众的心。
  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待遇会不会有变化;产假和生一孩比,有没有变化;女性在职场会不会遇到更多歧视,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即日起,本版推出“全面两孩新保障”系列报道,请专家解读政策,听两孩妈妈吐露心声。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提出按照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
  在不少妈妈正准备迎接两孩的时候,生育保险政策的这一变化引发不少关注。生育保险政策的调整,将怎样影响职工所享受的待遇?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并非取消险种,享受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不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的这番表示,给参保者吃了定心丸。
  试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颜清辉解释说:一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二来,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 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
  颜清辉表示,两险合并实施后,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整合医疗服务管理资源和经办服务力量、提升经办服务能力,能够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合并实施,不等于从此没有生育保险了。”颜清辉强调,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生育保险费用无须个人缴纳,体现了雇主责任;生育保险待遇除了医疗费外,还有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
  因此,此次合并实施试点,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也不会变,更不会降低。
  不光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还有生育津贴
  职工所享受的生育待遇,都有哪些?
  很多参保职工首先想到的是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的确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支出更大的一项,是生育津贴,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占到生育保险基金支收的60%以上。生育津贴是对工资收入的替代,由基金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支付期限一般与产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
  “给予参保者生育津贴,体现了生育保险设立的初衷。”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说,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有关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无法工作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并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是国家和社会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爱护。
  储福灵表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女职工生育期间的产假工资和医疗费用都由用人单位负担。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招用员工时,往往倾向于排斥女性,造成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建立生育保险,明确不论男女职工、是否生育,都要参加生育保险,就把女性生育负担由用人单位责任转化为全社会的责任,平衡了用人单位负担,也减轻了用人单位招用女性的成本,有助于消除就业时的性别歧视。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职工因生育而暂离岗位的情况将有所增加。明确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离岗期间的收入,对于女性平等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储福灵说。
  基金运行平稳,覆盖面扩大后将更充实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与出生人口的增加,必将带来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
  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1.84亿人,当期基金收入519亿元,支出527亿元,累计结余676亿元,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808万人次。
  基金支出大于基金收入,不少人担心,今后基金能否兜得住?
  据了解,生育保险历年来运行平稳,大多数时间内是收大于支,节余比较充足。其中,2015年度,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2014年度,全年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30.2%。
  “2016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数的确有明显增加,也使基金出现支大于收的状况,这种情况要予以重视,但参保者无须太过担心。”储福灵分析,此前生育保险基金多是收大于支,基金积累充足,支撑能力较强。目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足2亿,今后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储福灵表示,生育保险的筹资原则,是“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统筹地区可以根据基金状况、待遇享受人数等,确定缴费费率。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费。前几年,多数地区实际筹资比例在0.7%左右。部分基金有压力的统筹地区适当调整费率,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多负担。”
  颜清辉则介绍说,两险合并实施,将提高基金共济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链接
  什么是生育保险
  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2010年和2012年国家分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纳,个人不缴费。女职工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的形式支付。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们都爱看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您所在的位置:
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专家解读
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将启动。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产假、育儿等相关政策的动态,总是牵动着公众的心。
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待遇会不会有变化;产假和生一孩比,有没有变化;女性在职场会不会遇到更多歧视,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即日起,本版推出“全面两孩新保障”系列报道,请专家解读政策,听两孩妈妈吐露心声。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提出按照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
在不少妈妈正准备迎接两孩的时候,生育保险政策的这一变化引发不少关注。生育保险政策的调整,将怎样影响职工所享受的待遇?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并非取消险种,享受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不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的这番表示,给参保者吃了定心丸。
试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颜清辉解释说:一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二来,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
颜清辉表示,两险合并实施后,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整合医疗服务管理资源和经办服务力量、提升经办服务能力,能够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合并实施,不等于从此没有生育保险了。”颜清辉强调,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生育保险费用无须个人缴纳,体现了雇主责任;生育保险待遇除了医疗费外,还有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
因此,此次合并实施试点,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也不会变,更不会降低。
·······
·······
·······
·······网站维护中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网站维护中
专家解读: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日&&&&来源: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将启动。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产假、育儿等相关政策的动态,总是牵动着公众的心。
  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待遇会不会有变化;产假和生一孩比,有没有变化;女性在职场会不会遇到更多歧视,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即日起,本版推出&全面两孩新保障&系列报道,请专家解读政策,听两孩妈妈吐露心声。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提出按照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
  在不少妈妈正准备迎接两孩的时候,生育保险政策的这一变化引发不少关注。生育保险政策的调整,将怎样影响职工所享受的待遇?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并非取消险种,享受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不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的这番表示,给参保者吃了定心丸。
  试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颜清辉解释说:一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二来,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
  颜清辉表示,两险合并实施后,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整合医疗服务管理资源和经办服务力量、提升经办服务能力,能够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合并实施,不等于从此没有生育保险了。&颜清辉强调,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生育保险费用无须个人缴纳,体现了雇主责任;生育保险待遇除了医疗费外,还有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
  因此,此次合并实施试点,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也不会变,更不会降低。
  不光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还有生育津贴
  职工所享受的生育待遇,都有哪些?
  很多参保职工首先想到的是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的确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支出更大的一项,是生育津贴,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占到生育保险基金支收的60%以上。生育津贴是对工资收入的替代,由基金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支付期限一般与产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
  &给予参保者生育津贴,体现了生育保险设立的初衷。&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说,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有关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无法工作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并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是国家和社会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爱护。
  储福灵表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女职工生育期间的产假工资和医疗费用都由用人单位负担。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招用员工时,往往倾向于排斥女性,造成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建立生育保险,明确不论男女职工、是否生育,都要参加生育保险,就把女性生育负担由用人单位责任转化为全社会的责任,平衡了用人单位负担,也减轻了用人单位招用女性的成本,有助于消除就业时的性别歧视。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职工因生育而暂离岗位的情况将有所增加。明确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离岗期间的收入,对于女性平等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储福灵说。
  基金运行平稳,覆盖面扩大后将更充实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与出生人口的增加,必将带来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
  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1.84亿人,当期基金收入519亿元,支出527亿元,累计结余676亿元,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808万人次。
  基金支出大于基金收入,不少人担心,今后基金能否兜得住?
  据了解,生育保险历年来运行平稳,大多数时间内是收大于支,节余比较充足。其中,2015年度,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2014年度,全年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30.2%。
  &2016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数的确有明显增加,也使基金出现支大于收的状况,这种情况要予以重视,但参保者无须太过担心。&储福灵分析,此前生育保险基金多是收大于支,基金积累充足,支撑能力较强。目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足2亿,今后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储福灵表示,生育保险的筹资原则,是&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统筹地区可以根据基金状况、待遇享受人数等,确定缴费费率。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费。前几年,多数地区实际筹资比例在0.7%左右。部分基金有压力的统筹地区适当调整费率,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多负担。&
  颜清辉则介绍说,两险合并实施,将提高基金共济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什么是生育保险
  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2010年和2012年国家分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纳,个人不缴费。女职工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的形式支付。
责任编辑:卢彩光(实习)
标签:二孩 生育 保险归属专题:
网站维护中全面二孩,生育保险给你更多保障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在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6月底前启动,期限为1年左右。
生育保险政策的调整引发不少关注。职工所享受的待遇会有影响吗?在全面二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你所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合并实施 ≠ 取消险种,生育保险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
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
一是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
二是体现雇主责任,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三是待遇上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实报实销,同时还有生育津贴(占基金支出的60%以上,主要是平衡用人单位负担)。
这些政策都在《社会保险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里作了明确规定,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
两险合并实施可提升管理综合效能、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而且,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
两险合并实施后,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和管理、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整合医疗服务管理资源和经办服务力量、提升经办服务能力,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期限执行。
两项保险合并实施,是在管理运行层面合并实施,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因此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不会变,更不会降低。随着基金共济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不光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还有生育津贴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女职工因怀孕、分娩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等都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育津贴是在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时,获得的工资性补偿。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支付期限一般与产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介绍说,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有关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无法工作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并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是国家和社会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爱护。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职工因生育而暂离岗位的情况将有所增加。明确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离岗期间的收入,对于女性平等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储福灵说。
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平稳
历年来运行平稳,节余比较充足
参保人数18451万人;
基金收入521.9亿元,支出530.6亿元,累计结余675.9亿元(可支付15.3个月);
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913.7万人次。
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
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
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30.2%;
全年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
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表示,2016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数明显增加,但参保者无须太过担心,因为此前生育保险基金多是收大于支,基金积累充足,支撑能力较强。目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足2亿,今后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推进两项保险合并实施,通过整合两项保险基金及管理资源,也将强化基金共济能力,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29个省份延长产假,保障女职工权益需要更多社会支持政策
据统计,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98天产假基础上,各地修订后的条例均增加了生育奖励假或延长产假,普遍达到138天至158天,并有男方陪护假或叫护理假,一般为15天至30天。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认为,推进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利于扩大受益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产检、手术等费用报销会更多一些。但鼓励人们生育两孩的同时,不能影响到企业的用工成本,否则会影响女性平等就业。孙洁建议增加财政补贴,减轻生育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
此外,通过加强托儿、幼儿教育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出台更多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等,全社会才能共同降低生育成本,更好保障女职工权益。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一般多大会说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