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去在养老院上班很累吗怎么样?多少钱一个月?

都昌县养老院900元一个月是怎样的,生活怎样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都昌县养老院900元一个月是怎样的,生活怎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人家外国的养老院,每天免费提款2小时的护工养老院还能怎么样!把老人扔养老院?都一个样儿!!咱国内呢,死了都没人知道
知道免费提款两小时护工什么意思吗?就算是国内最低的护工小时价也相当于60元每小时!
采纳率: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养老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璇峰畬鎴愪互涓嬮獙璇佺爜
查看: 6154|回复: 16
老了,去养老院吗?
青稞猎狐币
网络文章,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自己就已经步入老年,上面还有高寿的父母辈的话,如何养老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时代由此开始转折!
《老了,去养老院吗?》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但凡讨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状况,人们都会关注第一代独生子女将要面临的长辈照料负担。其实,首当其冲遭遇照料难题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生人。如何选择能够同时增进照料者和受照料者福利的方案,对双方都是严峻的挑战。
对此,作者朱玲作为“五零后”的一员已深有体会。以下所述,或可视为老龄知识分子家庭相机抉择的一个典型案例。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当父母到了望九之年
我的父母都是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父亲生于1930年,母亲比他年长1岁。我是父母的长女,1951年生人;底下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分别生于1954年和1968年。
2001年,父母来北京,与在企业就职的弟弟生活在一起。平日里只要我在京,每个周末都去接父母逛公园,时不时一起去听京剧或看展览。那时,父亲腿部的静脉曲张致使皮肤变色,每隔十天半月,我都陪他去小庄医院看大夫。
2006年,弟媳带着女儿自西安来京与弟弟团聚。母亲初显抑郁和健忘症状,不能适应家庭环境变化,数次哭求父亲搬离。正巧我居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宿舍楼有位熟人迁往他处,我赶紧筹足资金将那套旧房买下。简单装修后,我带队去青海藏区调研,便求助昔日同窗安排父母住进烟台一家老年公寓。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两个月后,老两口儿带着阳光海风留下的健康肤色回京入住新家,与我开启了“一碗热汤距离”的互助式生活。同年,母亲确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父亲的腿疾也未见好转。住地附近的二、三级医院皆在两公里之内,父母几乎每周二都步行去看大夫。周六或周日,我陪父母先去公园健走,再到弟弟家聚餐。一时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父母尚属中龄老人,我则渐入低龄老人阶段。双方体力和精力尚好,各自生活独立又互相帮助,可谓上佳的合作状态。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仔细回想,父母在80岁左右的时候,身体机能开始明显下降。为此,他们减少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2012年冬,北京雾霾污染加剧。这对肺部纤维化的母亲和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父亲,实属不利。他们有位中学时代的好友姓张,从鞍山移居海口多年,对当地自然环境赞不绝口。
2013年春,我与张阿姨取得联系。在她全家的帮助下,我们为父母安排了妥当的住处。鉴于父母不喜接受外人照料,自当年秋末,我们姐妹俩便轮流陪伴他们在海口过冬,弟弟则在春节期间前往探望。那一年,父母的幸福感明显提高。到2014年春,父母还不愿回京。
2015年冬再赴海口,父母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发生突发性下滑。
第一,失去同龄交往对象。住在100米之外的张阿姨去世,父亲给他们共同的好友打电话报丧,不想对方也已过世一个多月。
第二,身体机能江河日下。父亲的静脉曲张引发小腿溃疡、足部肿胀,施用各种方法不见好转。
第三,智力愈加退化。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病又添狂躁表现,时不时哭闹一场。
日,妹妹陪父母搭乘飞机回京,二老下不了舷梯。乘务员调用了升降机和轮椅,才把老两口儿运出机场。这一趟旅程不仅使妹妹精疲力竭,也坚定了我另寻照料途径的决心。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2016年)3月伊始,我就连篇累牍地向父亲发送关于机构养老的资料和劝说信。他要么不回答,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此时我们住的宿舍楼大修,院里堆满建筑材料,楼道里施工队来来往往,小区外的街道两旁乃至人行道上停满了汽车。不少住户为了躲避施工噪音和种种不便,想方设法寻找临时住所。
考虑到父亲的老友高伯伯住在西安一家老年福利中心,我就建议他回京看过大夫后,与母亲一起去高伯伯那里住上几个月。父亲立即抵制,根本不听任何解释,只是高声大喊:“先治腿!”见他自机场归来步履蹒跚、双手颤抖,我不得不改变计划,我向父亲说明自己的判断:他和母亲均不宜再次旅行,只能入住北京及周边的养护机构。父亲同意,视腿疾的治疗方案而定。
3月15日上午10点,是弟弟为父亲约定的就诊时间。我们姐弟仨带上母亲,陪同父亲去望京医院血管外科看大夫。医生根据彩超片子诊断,父亲的腿部未见栓塞,这使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他还叮嘱,患者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腿脚水肿和皮肤溃疡,消除症状的办法是:第一,服用消炎药和利尿剂;第二,涂抹红霉素软膏;第三,覆盖溃疡部位并穿上弹力袜或像士兵那样打绑腿;第四,每日活动腿部一小时,高抬腿休息;第五,绝对不可泡脚。父亲腿脚肿得厉害,弹力袜肯定穿不进去。妹妹和我对望一眼,仅打绑腿一项,我们俩就谁也干不了。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此前,我们姐弟仨就已分头考察过北京的养老机构。我提出的机构选择标准:
一是具有可靠的医疗条件,能够提供基本的健康护理服务;
二是入住者大多文化素质良好,有助于同龄老人交往;
三是交通方便,有利于亲属探视;
四是性价比较高,我们的家庭收入能够承受。
此外,我们还不得不放弃需要排队入住的机构。3月19日,施工队将在我居住的宿舍楼更换厨房和卫生间的水管。若不能将父母安排妥当,他们在室内磕绊的风险无疑陡增。根据一位同事的建议,我和妹妹于3月16日驱车前往燕郊一家大型养护中心考察。
那里的自理区已满员,仅半自理区有房。一室一卫的标准间,面积36平方米,朝阳的大窗户使得室内明亮宜人。两张卧床均可遥控起降并设有护栏,天花板上嵌有滑轨,用于完全失能老人的挪移。电视、呼叫器、网线接口设置齐全,还有活动餐桌和饮水机。宽敞的卫生间内配有智能马桶。入住者的营养配餐均送入室内,洗头、洗脚、洗澡、洗外衣、洗被单和打扫房间也都由护理员做。
每层楼附设一个24小时值班站,就医由护士引领,体检也无须家属操心,轮椅或病床可直接推入大约200米远的三甲医院。楼下院内设有门诊部、超市、阅览室、健身馆等服务场所,院内面积和平整的散步道远非一般居住小区可比。
这家养护中心的费用,低于北京同等条件机构的费用。从我的住地驾车前往,无堵车情况下单程大约一小时。我和妹妹都觉得此地可心,当即为父母填写了入住信息表。3月18日,我们姐弟仨就把父母送入养护中心。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安排父母入住燕郊的养护中心,并非仅仅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其中充满了多种因素的权衡和家庭社会伦理的冲突:
第一,母亲从来视去养老院为畏途,乍一听我和妹妹的建议就大哭起来:“我生了你们,为你们做这做那,你们却不要我了!”还是父亲一番劝说,才阻止了母亲继续把我们推向道德泥坑。
第二,父亲对养老机构的心理价位底线,就是他和母亲每月各4000元的退休金。就医疗照料经费而言,他们俩每人每月领取60元门诊费,只有大病住院,才可报销部分费用。因此,父亲频频强调量入为出,不愿购买专业照料服务。
3月17日,我陪父亲去银行查看他们的账户:活期存款大致足以缴纳养护中心的押金,固定存款共计40多万元。我便劝他:“如果养护中心不涨价,你们俩每年除了养老金,大约需补10万元。4年后您和妈都过了90岁,我们姐弟仨分摊资金缺口,我担大头,可以吗?”父亲苦笑:“那时我的生命也该走到尽头了!”
第三,脱离家庭带来的孤独感。入住养护中心那天,父母在弟弟跟前哭了一场。我到家就给父亲发短信,请求他和母亲观察邻居的生活状态,安心享受专业照料服务。对此,课题组有位同事评论:“总有割舍不了的感情,人生自古伤别离。”父亲也短信回复:“慢慢适应吧。我哭是因为你们要走了,心里感到一阵凄凉。”
老了,去养老院吗?看看这个家庭的故事吧,深有感触!
次日上午,父亲即发来微信:“这里服务相当好,昨天、今天已换药两次,很专业。”7天观察期结束,一个好友陪我去养护中心签约。我们一出电梯,就见几个老人坐在值班台前的沙发上聊天。
从居室名签上得知,这一楼层年龄最小的78岁,最年长的95岁。与父母聊天时,恰逢医疗团队查房和大夫率领护士给父亲换药。大夫打的绑腿自然紧实,老父的伤口不再淌水。父亲介绍,他们俩只要走出这座大楼,就有护理员跟随。出门前登记,外出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他和母亲对这里的食宿和服务非常满意。
护理部给我看了父母的医学观察记录和3月23日的体检结果,以及据此所做的健康评估报告。父亲因腿疾、脑内多发梗死灶、心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右束支阻滞,评级为半自理。母亲则由于双侧侧脑室周围和基底节区多发梗死、老年性脑改变和心房颤动,评级为全护理。
这样,母亲的住宿和护理价格定为每月6800元,父亲的费用定为每月4000元。养护中心给予我们5%的价格优惠。每月应缴费用为10260元,每年为123120元。父亲的医疗押金为3万元,母亲的提高到5万元。餐费另计,每人每月1200元,需办卡充值。食宿和护理的总费用为每年151920元,平均每人每月6330元。总费用虽不低,但于我而言性价比足够高。
3月27日,我的姨表妹和她丈夫一起去养护中心探视。父亲发来微信,称“相谈甚欢”。表妹传送了几张照片,父母的学生从微信上看到他们俩开心的笑容,赞道:“夕阳里的灿烂,灿烂中的夕阳。”我的亲友同事翻看医生护士为老父换药打绑腿的照片后,同样竖起大拇指。至此,我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一提起养老院,不少人脑海里就会蹦出“无儿无女”、“被抛弃”、“可怜人”等字眼。其实近几年,养老院情况已改善了许多。倒是有不少老人,如今也愿意去养老院过,因为有伴儿!
如今,咱们这一代,哪还指望着儿女给养老呀,他自个儿过好自己就成。老了,咱们老同学、老邻居、老姐妹一起入住养老院,打打牌、唱唱曲,也蛮好!
青稞猎狐币
关于养老话题
《老了,去养老院吗?》
-------------------------------
这么高的费用,有三个条件不错的孩子,性价比肯定不错。如果退休金不多,只生一个,怎么办?
手机用户天前
把房卖了,现在一般的房子卖300万应该没问题吧,存银行里每年存本取息应该有10万,应该够住养老院了吧,什么事想开点,别那么悲哀
风中的白云5 1天前
三个孩子都照顾不过来,还指望一个孩子照顾你
惠风和畅天前
退休金每月1500,一个孩子,将来去哪里养老[流泪]
雪花飘飘天前
我是60后,我们是最后一代没有享受祖业而又继承了孝道的一代,目前正透支自已小心地照料高龄的父母辈,等父母走了后我们又得孤独地过自已的悲惨晚年,我希望国家出台安乐死,在我身体不行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否则到时也许选择自杀。
手机用户天前
我也正在照顾耄耋老母亲,自己的子女远在千里之外工作,也时常在想自己的晚年如何渡过,老母现在还有我照顾,我以后又有谁照顾呢?唯有现在好好尽孝道,让老母幸福的过完她的人生,但愿我到了该去的年龄就自己平安的去,不要受任何病痛的折磨。
三红子水起金生 1天前
我62年,父母都80多了,还好都能自理,现在和他们住,有时烧点饭菜一起吃。孙女要带,妻子每天去儿子家烧饭,儿子能理解我们,可儿媳一点感恩之心没有,吃完一推了之,还常怪我们没钱给她。累啊!
平淡无味19 2天前
一年十五万多,普通人家大部分都承受不了,年轻人要赚钱养家,所以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就很常见了,我家现在就是这样的。我妈都84岁了还协助我们照顾我九十多的老爸[流泪]
我是46、父75、母70、女儿28、外孙子34个月。现在是父不能自理了,还老年痴呆了。因为父母家小现在都住在我家,每天给老爸换尿不湿、扶起来吃饭外孙子也跟着忙乎,真的有时候绝望[流泪]今天晚上就是给换尿不湿,外孙子过来也帮忙,他太姥爷以为打自己,顺手把外孙子掐着了心疼啊😭,老的需要照顾,小的也不能不管[流泪]
南宁老坑 1天前
我今年六十多,老母9O住养老院,一她的养老一个月的费用要5000多,但是她的社保金只有2000多,她都说她愿意安乐死了[流泪][流泪]
养老的时间长,大多觉得累,烦,我现在有五年了,我母亲股骨头坏死,行动不方便,但我还是希望她能活的更久一点,也不烦了,因为我接受这样的事实了。伺候老人要调整好心态,也要帮助老人调整,多想点开心的事,在生活里多找些乐趣。
一颗雨星子 1天前
我父母生我时年龄大了,所以我现在年近50,老父母都86岁88岁,父母身边就只有我在照顾了,我不敢出远门,那怕一天都不行,因为还要打工,有时回家稍晚点,老父母会象小孩一样眼巴巴等着,虽然累点,但一回家还能叫声爸妈,也是一种幸福的。而我们下一代压力大,又是独生子女,从现在起要注意身体,不能再给他们添加压力!
华兰28 2天前
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想进好一点的养老院,但我们这一代上班时为国家做贡献了,老了退休金也就3000元左右,一个孩子不啃老能自己生活不错了。所不是不想去,就是钞票太少,那个门槛太高进不去。
悠然fa 2天前
十月份送老妈去敬老院的时候,安顿好我要走的时候,妈妈像个孩子似的哭了,院长在那安慰她的时候,我趁机流着泪走了!真的就跟送孩子上幼儿园一样的心情!
传奇下半生 2天前
你们姐弟是好样的子女,对父母可谓是尽心尽力了,我也有个95岁的老父亲身体很好,我也是尽全力去照顾他多年下来也是心力交碎因我也六十多了也是老年人了还得照顾7个月大的孙子已力不从心,而父亲脾气又特别暴躁,去敬老院根本不敢和他说,只能强挺着熬吧
建华88 1天前
辛苦干了一辈子,大多数人每月的养老金远远不够交养老院的费用。儿女们又是要到65岁才能退休的独生子女。在那些无良专家的算计下奢谈什么幸福和谐。百姓的实际体验才是真实的。
nat天蝎 2天前
五零后六零后可悲啊!父母还是老观念不去养老院!自己也不老不小,孩子不在本地,咋办?!
青稞猎狐币
本帖最后由 geyin 于
21:29 编辑
养老的话题,实际上,真的不仅仅是与老年人相关的话题....我老友,老两口,说
1. 等行动不利索了,就去养老院
2.一个先走了,另一个自行了断
青稞猎狐币
十堰有适合退休费低的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吗?
青稞猎狐币
非常现实的问题
青稞猎狐币
以前看过一个记录片,讲述的是北京一对退休的知识分子,为了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等了将近两年,费用是每月7200两人。
青稞猎狐币
非常现实的问题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人,这一代的子女还是算多的,我周边的,多是送到养老院了....
我曾经参观沌口的养老院
1. 老太太八十多,家里五个女儿,住小单间,自己做饭或吃食堂,跟我说,这样好,女儿常来看看...
2.老爷子八十多,家里儿女成群,住小单间,自己做饭或吃食堂,最醒目的是小饭桌上的一个镜框大照片,老爷子西装革履坐正中,周围有三十多子女孙辈环绕....
青稞猎狐币
养老的话题,实际上,真的不仅仅是与老年人相关的话题....我老友,老两口,说
1. 等行动不利索了,就去养 ...
青稞猎狐币
青稞猎狐币1被浏览1931分享邀请回答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被浏览150分享邀请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养老院上班很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