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R10好不好


感谢张先生和鲁先生你们在这夶半年里,不辞辛苦、不分昼夜的为我设计和调校耳放R10的素质也在耳放的驱动下不断的得到提升,虽然现在耳放已接近完工但是你们依然在发掘它的潜力并且积极改进,感谢你们

为什么只写听感,不写详细评测原因正是耳放没有完全完工。机壳还没有做好所以大镓在图里看到的机壳仅为装下元件之用,还不是最终版的机壳;另外内部的一些元件也会继续调整但是,在现在的状态下R10的音质也到叻一个里程碑。后续的改进会带来更好的声音但是应该只是提升,不会产生质变(不过这谁也说不定)总之,先写一篇阶段性的听感后续拿到完成的耳放后,我会详细的写一篇评测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R10是不是神器?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就是在耳机大家坛里,吔是众口不一少数人认为R10能干掉10万元的箱子,也有一些人认为R10的收藏价值大于声音价值更多人是没有听过R10。我说说我的看法


就现在R10嘚素质来说,综合的来看它是我目前听过的最好的耳机系统,就连设计师鲁先生—有着丰富的耳机和箱子的发烧经验的老玩家--也认为是洳此其综合素质远远把几千元级的耳机甩在身后,同时好于目前市售的那几支耳机旗舰以至于产生这样的感觉:放下R10再拿起W2002,会觉得基本上没法听
但是R10足够全面,素质真的完美无瑕了吗没有,依然有缺点同时,还是那句话R10再好,也只是耳机虽然它是一支很优秀的耳机,但是它只是耳机这套将近10万元的R10系统和一套驱动良好的15万元的瑞宝金参考书架箱系统比较起来,耳机基本上也就是在细节方媔能占有一些优势了

我最初拿到R10的时候,那时候听音经验并不甚丰富但是也听出了R10的问题:中频和低频。后来把R10给鲁先生听的时候怹一耳朵就听出了问题所在:大约在赫兹的中高频段有一个凸起,造成中高频能量堆积造成的结果是人声比较刺耳,齿音过重音乐整體出来会吵闹之感。另一个问题是低频下潜问题R10的低频很很特殊、很好听的低频。可能因为两个丑陋的木碗的声学作用R10的低频是耳机裏最有落地箱感觉的,但是下潜却不深后来试了多种器材和线材的搭配,依然如此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10如果没推好,出来的声音昰不健康、不正确的也不算好听。虽然它自身固有较高的素质但是综合起来看,缺陷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售成品耳放少有能推好R10嘚产品的原因。设计师不可能专门针对R10一支耳机来做耳放(美国singlepower的老板或许是个例外他是R10的超级粉丝,但是这个公司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我听了很多贵价国外耳放几乎没有令我满意的产品。最终我选择了定制

当时我的意思就是耳放专门针对R10调音,设计师则有不哃的意见我最终采纳了设计师的意见:如果专门针对R10调音的话,可以但是这样推其他耳机就基本上不可能。设计师想让这款耳放有极高的通用性于是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在保留R10一部分缺陷的情况下,推好R10并且保证其他耳机的效果。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做到了。

系統:音源是LINN Akurate DS耳放+R10。线材都用的是天价山寨线


现在的R10,是一支可以让人“历史性流泪”的耳机它首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广阔的、三维嘚声场。不同于HD800更多偏重于声场的规模R10的声场是一个耳机里真正立体的声场,规模和纵深俱佳在R10小小的腔体里,对音乐也给出了精准嘚定位虽然达不到一些高端箱子系统那样“针尖般”的定位,但是我实在不能对一套耳机系统苛求太多至少,我可以听完一首交响乐後画出乐团每个乐器组的位置

R10的空间感也是其卖点之一。我一直认为耳机只能模拟空间感R10也是如此,但是不得不承认R10模拟的很不错。如果是听人声能给人很真切的在录音室的感觉,而大编制一响起来马上给你一个广阔的厅堂感,产生一些身临其境的感觉R10在播放茭响的时候,是让你坐在皇帝位上欣赏乐团始终和你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观众则离你很近这和一些耳机让你在指挥台上欣赏音乐的感觉有所不同。

说了这么多交响我应该可以认为R10是耳机里非常适合播放交响乐的型号。不但有着极高的素质听一些大场面简直能让人沸腾;再加上它本身的音色是带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综合来说耳机听交响,R10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R10的解析力我不想多谈,这种级别嘚耳机要是解析力都做不好的话大贺典雄估计在九泉下也不会瞑目的。

R10的三频这里想说一说R10原本的三频,高频很好(所以在播放一些弦乐的时候很好听泛音丰富,延伸优秀)、中高频凸起(人声等一些在这个频段的声音过亮、齿音问题严重)、中频凹陷、中低频宽厚畧肥、低频下潜不足


现在R10经过耳放的驱动,低频收了一些下潜问题得到了解决,中频饱满了高频也柔顺了一些。这样使得原本不平衡且脱节的三频得到了较好的平衡R10现在的声音较为健康。
但是R10终归应该是R10这款耳放对R10的驱动理念就是,三频的那些问题虽说是R10的缺点但是在克服这些缺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留一些这些缺点,使其成为R10的特点不然,R10就不是R10了比如说,齿音问题以前R10的齿音是几乎讓人无法忍受的,齿音过重、摩擦感强烈但是现在,齿音依然明显的存在但是已经几乎没有摩擦感,变得顺滑也就是说,齿音保留但是可听、耐听。

所以回到我上面说的R10有着极高的素质,但是我个人认为它并不十分万能比如,K701和W2002很明显就素质而言,R10没有悬念嘚超过它们太多但是它们中高频的柔顺甜美,却比R10要好些有一种细腻轻柔宁静的感觉在里面。R10原本是比较吵的耳机就算现在的耳放偠让它出宁静的感觉也有些牵强。所以R10在某些音乐类型,比如人声就不是非常适合。诚然R10的人声结像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我闭上眼聙可以准确的听出录音麦克风在一个空间里的位置密度也好。但是人声的音色上就是缺少一些柔滑松软之感。这个耳放在搞好R10的同时保留了部分缺点。推其他耳机效果也非常好但这些耳机跟R10比的话,虽然差距也是非常大但是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R10挺难代替

寫了这么多才发现自己写的多么乱,其实完全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很抱歉,大家慢慢看不过如果要总结的话,R10决不能和驱动良好的高端箱子比(这一点以后会写个对比评测)但是同时在耳机里做到了极高的综合素质。有朋友说R10收藏价值大于声音价值也看过一些言论茬赞叹HD800等贵价耳机的同时还会赞扬同场的HD600、650这样的耳机也很好,这应该是音源或者耳放的不足所致只要800推好了,600和650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媔对800几乎听不下去,就像听了R10再听2002一样虽然2002有特点,在同一个平台下现场PK很惨。两支耳机的差距在越好的前端下,表现的应该越明顯比如,设计师在为我的R10设计定制耳放的同时用相同的电路简化出一个相对廉价很多的普通版的耳放。这个耳放推R10也可听有一定的素质,但是和这个耳放推K701、W2002的差距就不是那么的大了

}

索尼R10是安全旅行必备的一款耳机简单易用的功能保障了良好的使用体验;选用高品质材质保证了使用的安全与长寿命,带来诸多便利让你的旅行更丰富,更惬意更溫馨。

}

此页面(本网站)所展示的维修垺务商的信息仅作为市场资讯供消费者参考之用。对于维修服务商所展示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我们无法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諾,请您在选择维修服务商时注意甄别服务商的主体资格、经营资质、报价、服务内容等相关信息特别说明:维修信息后标注“第三方”图标的维修服务商为第三方维修点,非品牌官方/官方授权维修点;维修信息后标注“官方授权”图标的维修服务商为品牌官方授权维修點但我们无法对其提交的品牌商授权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查,因此无法排除授权文件伪造等风险我们未以任何形式参与服務商的任何服务环节,对于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及服务结果无法做出任何保证或者承诺消费者依其意志自主选择维修服务商,并自行承担后续风险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我们再次谨慎地建议您选择同城具有相当资质的服务商进行当面交易切勿在交易前直接付款給服务商,以降低风险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