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导联R/S>1 并且逆钟向转位是心脏病吗

想问窦性心律心脏呈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想问窦性心律心脏呈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想问窦性心律心脏呈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擅长: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心肌炎等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已帮助用户:15011
问题分析:正常人心脏节律有窦房结发出称为窦性心律,是正常的。意见建议:心脏逆钟向转位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左心室肥大者,但是左心室肥大不能仅仅依靠心脏逆钟向转位做出诊断,需要根据心脏彩超来判断,单纯的心脏逆钟向转位可以认为意义不大。
职称:医师
专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175784
指导意见: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所至,分为一度,二度,三度,一度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问我在公司体检做心电图说是:心脏成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已帮助用户:5337
病情分析: 逆钟向转位一般发生在左心室肥大的情况下,不过正常的人也可以出现转位,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只要没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就没有临床意义。意见建议:详细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只要没有冥想的不适就说明是正常的情况,没有临意义,随时观察。
问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须要治疗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妇科炎症等妇产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83986
指导意见: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心律,这个没问题。
逆钟向转位:心电图表现为:V3或V4导联的R/S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上.
单纯出现这种心电图改变时,要结合其他资料作出判断.因为,正常人就可以出现心电图上的逆钟向转位.
在病理状态下,左心室肥大时可出现逆钟向转位.但不能根据心电图上的逆钟向转位表现作出左室肥大的诊断.
如果心电图仅有这种转位的改变,可以认为意义不大.也可作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左心室肥大.
问心脏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要治疗吗?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2707
病情分析: 您好,心脏逆钟向转位不一定提示有心脏病,有一些正常人也会有这样的改变,此外如果左心室肥大可以引起心脏的逆钟向转位。意见建议:建议做进一步检查,可以做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大。祝您健康!
问心脏呈逆钟向转位是什么病
职称:医师
专长:擅长消化道、泌尿系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94250
病情分析:
心电图提示逆钟向转位,一般考虑为左室肥厚,考虑为高血压或心肌病。有期前收缩,为心律失常的表现。期前收缩一般有房性和室性的。产生原因不同。所以建议行进一步检查。已明确诊断,以便进一步治疗。
问心脏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要治疗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擅长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已帮助用户:165009
病情分析:心脏逆钟向转位是心电图的诊断术语,单纯的逆钟向转位不需治疗。
问我在公司集体体检心电图说:心脏成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擅长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已帮助用户:165009
病情分析: 心脏成逆钟向转位是心电图术语。如果V1-3的图形在V4-6的位置出现,就叫顺钟向转位,反之就叫逆钟向转位,其在心电图上的意义要根据其他的情况综合判断,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诊断标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心脏猝死并非毫无预兆,猝死发生前其实都是有征兆,应该及时预防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为: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
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咳血、少尿、胸闷胸痛、水肿、呼吸困难
遇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兴奋,甚至是雨淋或豪饮都可让隐性
百度联盟推广
窦性心律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心电轴偏移及钟向电位的判断
心电轴的方位通常是以心电轴与I导联轴正极一侧形成的角度来表示。
传统标准:
&+30~~+90°&&&电轴无偏移
&+30~~0°&&&&&电轴轻度左偏
&0~~-30°&&&&&电轴中度左偏
&-30~~-90&&&&&电轴显著左偏
&+90~+120°&
&电轴轻、中度右
&+120~~+180
&&电轴显著右偏
&-180~~-90&&
&&电轴极度右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
-30~~+90°&&&
&电轴无偏移
&-30~~-90°&&&
+90~+180°& & 电轴右偏
-90~~-180°&& 电轴不确定
正常人心电轴多数在0~~+90°之间,少数可超出这一范围,但一般左偏不超过-30°,右偏不超过+110°。
电轴左偏常见于左心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
电轴右偏常见于右心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肺心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电轴-90~~-180°,传统上称为电轴重度右偏,今年主张定义为“不确定电轴”,临床上可见于正常人(正常变异),亦可见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心脏钟向电位的判断
自心尖至心底的连线称为心脏的长轴。循着该长轴从心尖朝心底的方向观察心脏,可将心脏的转位分为顺钟向转位与逆钟向转位。正常情况下,过渡区导联(V3、V4)R波与S波大致相等,若过渡区导联的图形出现在左胸导联(V5、V6),称为顺钟向转位,若V1-V6导联均呈rS型,(R/S&1),称为重度顺钟向转位;若过渡区导联出现在右胸导联(V1、V2),则称为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多见于右心室肥厚,逆钟向转位多见于左心室肥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心脏逆钟向转位需要注意什么
心脏逆钟向转位需要注意什么
09-11-24 &匿名提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指由于长期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致使心脏后负荷过重而引起的以左心室肥厚,扩大为主要特征,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心功能不全症状的一种心脏病变。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之一。症状表现:1.长期高血压史; 2.左心室肥厚、扩大; 3.心功能不全,常以左心衰为主。诊断依据:1.高血压病史; 2.左室肥大证据。治  疗:治疗原则 1.持续、稳定控制高血压; 2.保护心脏结构及功能; 3.治疗心功能不全。 用药原则 1.早期、持续、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是防止本病的最根本性方法。 2.心功能衰竭期的治疗强调降低后负荷,即扩血管药物尤其是动脉扩张剂的使用。适当配合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及利尿剂。预防常识: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
   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使肥大的心脏的损害程度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目的、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急性风湿性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约60-80%病例有心脏炎征象。风湿同时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称为风湿性全心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杂音和/或心包摩擦音。风湿热是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次发作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必须按正规的治疗以控制风湿热并预防其复发,否则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症状表现:1.发病前1-3周,约半数病人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 2.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和心悸、气促等; 3.心动过速往往与体温不相称,心脏增大,心尖搏动减弱,第一心音低钝,可出现病理性第三心音和第三心音奔马律,心脏杂音,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和心包积液。诊断依据:1.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关节疼痛等。 2.心脏杂音、心脏增大、心包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3.链球菌感染证据。治  疗:治疗原则 1.根治链球菌感染; 2.抗风湿; 3.防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4.预防复发; 5.必要时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根治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疗程应足够,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治疗; 2.抗风湿治疗应用阿斯匹林合用激素治疗,用量和疗程应足够; 3.预防复发首选长效青霉素,预防用药至成年,若青霉素过敏或者长效青霉素无药,改用红霉素或者磺胺嘧啶; 4.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包括应用特需药物。预防常识: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首次发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可因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对于链球菌感染史者,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和杂音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该病,诊断上还应与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脏病相鉴别。该病还可以有关节炎等风湿热其他表现。链球菌感染是该病初发和复发的原因,年龄越小感染机会越多,根除链球菌感染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抗风湿应用阿斯匹林合用激素治疗,用量和疗程应足够,正规的抗风湿治疗能够控制风湿对心脏的损害。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系因甲状腺分泌过多的T3、T4所致。长期、过多的甲状腺素的作用可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临床表现除有甲亢的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本病以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2倍,多见于40岁以上。多数患者甲亢治愈后,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随之消失,因此治疗甲亢是防治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症状表现:1.怕热,多汗,多食易饥,消瘦,激动烦躁,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 2.皮肤湿热,收缩压及/或舒张压升高,甲状腺肿大伴血管杂音,突眼,心界扩大,心动过速,心律不整,心音亢进,心尖区闻2/6级-3/6级收缩期杂音。诊断依据: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断成立。 2.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 3.排除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4.甲亢治愈后,心脏病表现随之消失。治  疗: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足够的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适量的镇静剂,心衰时低盐饮食; 2.减少甲状腺素的分泌,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放射性碘治疗; 3.防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绞痛; 4.对症、支援治疗。 用药原则 1.β受体阻滞剂不宜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 2.药物治疗甲亢已一个月或甲状腺切除后已两周,甲亢控制后房颤未自动复律者,可选择药物或电复律;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仅用于伴浸润性突眼患者; 4.应用利尿剂期间必须注意电解质平衡; 5.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6.注意抗甲状腺药物的毒性反应,当白细胞数〈3×109/L的粒细胞〈1.5×109/L,应停抗甲状腺药物并加用升白细胞药物。预防常识:    甲亢性心脏病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早期发现、及时有效治疗甲亢是预防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如出现怕热、多汗、多食易饥、心悸、易激动烦躁,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一旦甲亢诊断成立,应避免进食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胺碘酮等,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如已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更应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甲亢性心脏病可以治愈,即使已出现心衰,及时治疗,仍可恢复。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向医院急救中心打电话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病因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三、肺血管疾病。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症状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下肢轻微浮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或出现心律失常。诊断依据:    一、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增大征。    二、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    三、心电向量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的图形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五、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  
   六、血气分析。      七、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常延长;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八、其他: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人有意义。痰细菌学检查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可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治  疗:    一、急性加重期。  
  (一)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二)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三)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四)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五)加强护理工作: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思想、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疗十分重要。    二、缓解期。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预防常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内科)是指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是: 肺原发性疾病的症状,肺气肿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及肺性脑病等。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诊断。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为主,必要时可应用利尿、扩血管药或慎用小量强心剂。症状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1)肺部原发病表现 咳嗽、咳痰、气喘、咯血、心悸、乏力等。肺部有干湿罗音,哮鸣音,轻度紫绀及杵状指。 (2)肺气肿 桶状胸,心尖搏动弱。两肺语颤减低,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心脏及肝脏浊音界缩小,心音低而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3)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并可出现收缩期杂音。 (4)右心室肥大表现 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头痛、紫绀及心率增快等。严重时出现脑功能紊乱,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或昏迷。 高碳酸血症: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洪脉,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昏、头痛、嗜睡及昏迷。有的病人可有精神错乱、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 (2)心力衰竭 心悸、气喘、食欲不振、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尿少等。 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征阳性,下肢水肿。胸骨左下缘及剑突下可闻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奔马律。亦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3)重症患者出现尿毒症、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性脑病等。诊断依据:1.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引起肺的结构或功能损害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的疾病。 2.有慢性咳嗽、咯痰症状及肺气肿体征,剑突下有增强的收缩期搏动和(或)三尖瓣区心音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明显亢进(心肺功能代偿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较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及紫绀等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3.胸部X线诊断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cm。经动态观察后动脉干横径增宽达2mm以上。 (2)肺动脉段凸出,高度&=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 (4)右前斜位圆锥部凸出高度&=7mm。 (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 具有(1)至(4)项中两项以上或(5)1项者可诊断。 4.心电图检查 (1)主要条件: 额面平均电轴&=+90°; 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阳性率较高); V1R/S&=1;aVR R/S或R/Q&=1(阳性率较低); V1-V3呈现QS、Qr、qr(须除外心肌梗塞); RV1+SV5〉1.05mv; 肺型P波:P波电压&=0.22mv;或电压&=0.2mv,呈尖峰型;或低电压时P波电压〉1/2R波呈尖峰型;P电轴&=+80°。 (2)次要条件: 肢体导联普遍低电压; 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具有1项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两项次要条件者为可疑。 5.超声心电图检查 (1)主要条件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右心室内径&=20mm。 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0mm,或者前壁搏动幅度增强者。 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比值〉1.4。 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a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等)。 (2)参考条件 室间隔厚度&=12mm,搏幅〈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者。 右心房增大&=25mm(剑突下区)。 三尖瓣前叶曲线DE、EF速度增快,E峰呈尖高型,或有AC间期延长者。 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位元或有EF下降速度减慢,〈90mm/秒。 凡有胸肺慢性疾病的患者,具有上述二项条件者(其中必具一项主要条件)均可诊断肺心病。 6.右心导管检查 有条件时可作漂浮导管检查,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4kPa(30mmHg),平均压〉2.6kPa(20mmHg)作为早期肺心病诊断依据;平均肺动脉压〉4kPa(30mmHg)则应考虑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厚。 7.心电向量图检查显示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图形。 8.放射性核素检查:用99mTc-MAA做肺灌注检查,出现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示肺动脉高压存在。 9.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10.动脉血气测定:绝大多数晚期肺心病患者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同时存在。 11.化验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增高;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时增高;痰培养可见病原菌;血沉一般偏慢;谷丙转氨酶和血浆尿素氮、血及尿的β2-微球蛋白(β2-M)、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PATⅡ)等含量增高。 12.其他检查:肺阻抗血流图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甲皱微循环检查等亦有助于诊断。治  疗:治疗原则: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2)通畅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 消除痰液,止咳祛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 (3)纠正缺氧和消除二氧化碳潴留 氧气疗法:低流量持续吸氧; 应用呼吸兴奋剂;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机械呼吸器治疗; 自血光量子疗法; 治疗肺性脑病; (4)控制心力衰竭 利尿剂:以小剂量、间歇、联合、交替、缓慢使用为原则; 强心剂: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宜剂量小;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降低血粘度。 (5)纠正心律失常。 (6)纠正酸堿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7)并发症的处理:消化道出血、体克、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8)营养支持疗法。2.缓解期的治疗 (1)治疗肺原发疾病:止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 (2)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体育锻炼; 免疫疗法; 扶正固本疗法。 (3)改善肺、心功能:膈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4)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预防感冒; 及时治疗呼吸道急性感染; 戒烟并避免各种烟雾刺激。 用药原则:1.轻度或中度感染病例可以口服复方新诺明片或红霉素、氟呱酸等,也可肌注青霉素加庆大霉素及其他辅助药治疗。2.重度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应以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为主辅以局部雾化吸入,并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呼吸功能,包括缓解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持续低浓度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在有效控制感染后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抢救早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3.轻度心力衰竭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后可好转。4.重度心力衰竭者可加用利尿剂,慎用强心剂。应用双氢克尿塞、速尿等排钾利尿剂时,可并用保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或安体舒通。使用血管扩张剂可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如酚妥拉明、硝普钠、心痛定、巯甲丙脯酸等。5.控制心律失常可用心律平。应注意避免应用心得安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免引起支气管痉挛。6.应用降低血粘度的药物,如藻酸双脂钠(PSS)、肝素、川芎秦等对肺心病防治有一定疗效。7.治疗并发症如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如复方氨基酸、补血康、白蛋白等,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常识:肺源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本病易反复发作,使病情日益加重,但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意义。缓解期间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如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耐寒锻炼,提倡戒烟等,防止或减少、减轻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提倡家庭长期氧疗,能改善预后。妊娠合并心脏病类  别:妇产科概  述: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科),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0.5-1.5%。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回圈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病患者能否安全渡过妊娠、分娩关,取决于心脏功能,故对此病必须高度重视。症状表现:1.妊娠期出现心悸、气促,心动过速,有时夜间难以平卧; 2.体力活动受到限制; 3.听诊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Ⅲ级以上的收缩期杂音,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 4.X线胸部摄片显示心界扩大。 5.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心律失常。诊断依据:1.有心脏病史、心脏手术史或心衰史; 2.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和Ⅲ级以上的收缩期杂音; 3.严重的心律失常; 4.心房或心室扩大; 5.心肌损害。治  疗:治疗原则 1.对患心脏病的孕妇应由内科、产科协同检查处理,确定是否继续妊娠; 2.心功能Ⅲ级以上、有心衰史、近期风湿活动期,宜早期终止妊娠; 3.继续妊娠者,妊娠晚期住院待产,视心脏情况决定分娩方式;加强产前检查; 4.防止心力衰竭;5.正确处理好各产程,缩短二程必要时助产; 6.产前、产后积极抗感染。 用药原则 1.妊娠合并心脏病轻症病例以护心肌、抗感染,防止心衰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早期心衰患者应用西地兰,抗生素和辅助治疗,并根据妊娠周数择期终止妊娠; 3.发生心衰患者,应用西地兰,硝普钠等积极抗心衰、护心肌、病情稳定则剖宫产终止妊娠。 4.产后镇静剂,不常规使用宫缩剂。预防常识:    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率很高,但有的患者不听医生劝告,以性命下睹注,这是非常危险的。严格来说,凡有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者,应禁止妊娠。妊娠前可进行谘询,以确定心脏功能情况而决定能否妊娠。继续妊娠者,则必须遵照医生的意见,按时检查、提早住院,配合治疗。限制型心脏病类  别:内科概  述:    本病包括多发生在热带的心内膜纤维化及大多发生在温带的嗜酸细胞心肌病,本病在我国非常少见。症状表现:    青壮年常见,无明显性别差异,病变可局限于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室同时受累。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右心室病变所致症状体征:起病缓慢、腹胀、腹水。由于肝充血肝肿大或由于腹水致腹壁伸张而腹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均可由于放腹水而缓解,说明呼吸困难主要由腹水引起。心前区不适感,出于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劳动力下降,半数有轻度咳嗽、咯痰。主要体征:心尖搏动减弱,心界轻或中度扩大。第一心音减弱。胸骨左下缘吹风性收缩期杂音。可闻第三心音。下肢浮肿与腹水不相称,腹水量大而下肢浮肿较轻。用利尿剂后,下肢浮肿减轻或消失,而腹水往往持续存在,颈静脉怒张明显。    二、左心室病变所致症状和体征:心慌、气短。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少数心尖部有收缩期细震颤。当肺血管阻力增加时,出现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三、双侧心室病变所致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右心室及左心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综合征象,但主要表现右心室病变的体征及症状,少数患者突出表现为心律失常,多为房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右心房极度扩大,甚致虚脱、死亡、也有患者以慢性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常误为单纯心包疾病。    本病主要表现,静脉压增高,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浮肿轻而大量腹水。心脏扩大呈球形,搏动弱,常有房室瓣关闭不全的体征。诊断依据:   (一)X线检查:心脏扩大,右房或左房扩大明显,伴有心包积液时,心影明显增大,可见心内膜钙化。   (二)心电图:由于心负荷增大,可见二尖瓣型P波,心房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   (三)心导管检查:右心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由于右心室顺应性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呈舒张早期下陷,舒张期高原波。右心房及腔静脉压力均增高,左心室心内膜纤维化,肺循环压力升高,心室造影可见心室腔缩小,血流缓慢。治  疗:    一、避免劳累,防止感染,有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但疗效不佳,预后不良。    二、外科手术治疗 采用心内膜剥离术加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预防常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导线gt结绑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