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房子在市区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被定为保护性建筑,后期可有升值空间?

&不少地方陆续出台旧城保护开发条例&
老城区,期待激发年轻态
&&来源:&&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延续历史文脉等要求。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但与此同时,盲目的大拆大建,也造成了地方特色的日渐消逝。老城区,既成了无数人怀念的对象,也成了不少人心目中脏乱差的代名词。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承载者,如何激活它们的活力?老城区不该被遗忘,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证明,老城区可以焕发年轻态。&
  ――编&者
          
  老城区中,处境最为尴尬的是保护规划确定为“保留”的部分
  “这里就是旧时襄阳最繁华的地方,曾经是‘南船北马’的‘南船’起点,商贸中转集散地,叫做九街十八巷。”2月24日下午,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九街十八巷旧城改造项目的售楼处,陈老巷社区居委会书记李世江指着墙上一幅手绘上世纪30年代旧城图画说,千百年来这些街巷浓缩着古城老城区不该被遗忘的会馆文化、码头文化和商埠文化。
  “30年前,樊城人每逢过年都要到这里来扯布做衣服,一条条弯弯窄窄的小巷子盘根错节,店铺开满两旁。”62岁的刘元自称是九街十八巷的“原住民”,“我从小在那些老建筑里长大,眼看着这片地方繁荣起来,又一点点儿没落下去,变成脏乱差的‘三无小区’。”
  这片承载着襄阳人记忆的街区,如今已经难以辨认当年的模样。大部分街巷已被拆除,按照规划,一座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很快将占据此地。新的建筑群包括长约500米的历史文化街区、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小区。
  九街十八巷项目负责人张虹云称,老建筑的保护是开发的难点,也是重点之一。项目规划时按照襄阳市委的要求,聘请文物专家参与设计,投资3亿元建造历史风貌区,体现明清时代鄂西北建筑风格,同时将马忠记花行、宋家鱼铺等百年历史的特色建筑进行异地重建,作为历史博物馆。据介绍,仅仅是老建筑的物料收集保存和重建规划就花了近3000万元,还不包括重建和占地的成本。
  对于老城区、老建筑的命运,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这样概括:未纳入文物保护的部分建筑,去留主要看政策和市场;纳入文物保护的部分基本上可以确保“完存”;由地方法规保护的部分在保护和开发之间进退维谷;而处境最为尴尬的是保护规划确定为“保留”的部分,更被视若“鸡肋”或土地开发的障碍,保护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规划大多是静态、封闭的,而发展是动态、开放的
  在襄阳市正在进行的老城改造中,有一件事引人注意――作为九街十八巷的一部分、目前襄阳保存最好的一条明清老街,陈老巷这次却没有被纳入改造范围。
  陈老巷的居民盼着改造,期待更加舒适便利的环境,但又不舍得老房子。“陈老巷有18处市级和省级文物部门认定的历史建筑,如果要改造,只能改造成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原汁原味保留‘老味儿’。”李世江说,他曾多次向市政府提议改造陈老巷,但至今尚无定论。
  “市里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要修旧如旧,增加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但是一些古建筑修缮的要求和成本太高,居民安置也是个难题,所以迟迟没定方案,也没能列入此次九街十八巷项目。”李世江介绍,沿街老房子加上周边陆续搭建的红砖房,陈老巷社区共居住着600多户人家,一旦大规模改造或者拆迁,成本高得惊人。襄阳市政府曾经引进开发商对陈老巷进行改造,但后来不了了之。
  包括陈老巷在内的九街十八巷的命运,折射出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放眼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曾经或正在面临这一问题。
  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华芳看来,除了这些老问题,一些新的问题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显露出来。
  城市规划关乎城市长远的空间布局。有专家认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是留住城市特色的关键。华芳表示,规划大多是静态、封闭的,而发展是动态、开放的。“比如,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提升与变化,一些程序合法的、之前已经经过审批的、同步推进、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就会与新要求不一致。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高规格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比如杭州的中国大运河项目,之前许多沿河项目已经经过审批,但后来大运河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就有了变化,但项目本身是程序合法的。为此,只能由杭州政府出面协调。”
  激活老城区活力,应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华芳认为,“从时间维度看,应该跨越更多的时间段系统研究老城历史脉络,对不同文化特色的空间区域进行界定和梳理,这才能形成特色文化氛围。从空间维度看,现在很多地方都是新包旧的格局,应该把老城区和城市当做一个整体,系统开发保护。从人的维度看,老城区是颇具人性化和亲和力的空间,要充分考虑吸引年轻人。”
  各地政府的思路不再停留于保护,而是强调对老城区的更新和有机修补
  其实,各地早已陆续出台过相关法规,试图结合本地实际,保护好城市历史风貌。
  上海在1991年就颁布了《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变化,2015年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将城市更新定义为“对本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彰显人文底蕴”。同样,北京出台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等纳入保护范围,对具体的认定、审批等作出规定。
  透过这些地方法规,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老城区改造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变化。
  大拆大建不被允许,单体建筑的保护依旧在列,但被包含在街区、城区的整体保护这个更大的范围中。不管是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是特色街区,概念体现的不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扩大,更是老城区与城市规划全局的协调。
  以前遇到老建筑、老城区,不少人习惯采取“冷冻式保护”,不敢碰,也不知道怎么碰。现在,城市更新、有机修补等字眼频频出现,开发建设的综合性规划需求量变多了,如何在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中找到均衡点,各地已经有了尝试。
  规定更深、更细致了。上海在规划上对老城区内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并对城区的每一地块的建筑密度、建筑沿街高度与尺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街道空间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分地块规划图则,杭州则从名城整体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等7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
  尽管各地在保护开发理念、相关规划和做法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想实现“恢复老城区活力”的目标,仍有不少难题待解。
  在常青看来,保护需要投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需要使用者、投资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多方参与,因而老城区保护与再生工程,是关联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工程。
  而各地的一些成功尝试,也证明了多维度考量、找准定位的必要性。成都青羊区探索少城历史街区复兴的“明堂模式”,瞄准文创产业,吸引年轻文创人才,让老城区活力重现。浙江德清县借助2014年成为“多规合一”试点县的契机,统筹将多项城市规划,将老城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的蓝图中。古城西安则通过实行“新旧分治”,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交通、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降低人口密度等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综合本报记者程远州、方敏、曹玲娟、王明峰、姜峰、康岩、管璇悦、肖家鑫采访报道)
  《 人民日报 》( 日 12 版)
(责编:王吉全)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民国老房子沦为临时厕所 专家:建筑价值很高 济南绝无仅有 - 活动 -济南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民国老房子沦为临时厕所 专家:建筑价值很高 济南绝无仅有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 乔显佳) 记者近日在济南纬三路一处建筑工地看到,规划中保留下来的几处民国时期老宅子,目前保护状况普遍不佳,甚至沦为建筑工人的“临时厕所”。
  这些老房子位于纬三路北段的西侧,曾为济南老城区的繁华地段。记者近日从工地东南角的一个豁口进入发现,尽管这些老房子在规划建设中均被保留下来,但是保护现状不佳。其中靠南面的一座老房子,东、南两侧都在施工,一位施工人员朝着老房子便溺,看上去十分不雅。走进去更是恶臭扑鼻。老房子已经成为工人们的临时厕所,室内地面被挖掉一米多深;靠建筑工地东侧一片老房子,外墙通体由方石块构成,迄今看上去仍十分坚固,门窗具传统特征。可惜东、西两侧配房均被人挖掉,留下断壁残垣。三座老房子中位于东北侧的那座,红砖黑瓦,有较完整的院墙,院内有一株老树。可惜该房子境遇同样不佳,到处是大小便。
  古建专家、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述老房子均为上世纪30年代济南居民所留,建成时间略晚于济南开埠。尽管房龄算不上古老,但是“价值很高,即便再破,这种类型的建筑济南也就这些了。”陈宾介绍,这些老房子外观带有明显的西方味道,又是中国式的屋顶,中西合璧,显示建造时受中外文化的影响。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记者注意到,上述老房子均未列入各级政府的保护单位,因此无法引起开发单位的充分重视。
热日 11:25
热日 15:35
热日 09:58
热日 09:39
热日 17:24
热日 16:42
热日 08:39
热日 11:17
热日 11:22
热日 15:28
热日 09:19
热日 09:53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教你轻松拿下项目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同济大学举办城镇遗产保护成果展,阮仪三呼吁——
历史建筑当“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江苏周庄……如今这些著名的景点古迹,人们已耳熟能详,殊不知,它们的存在,与一名学者——同济大学城市遗产和城市规划的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的努力分不开。昨天,“同济大学城镇遗产保护历程及成果暨阮仪三教授保护研究活动展”,在位于复兴中路上的思南公馆开幕。
  “刀下留城”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学生的阮仪三就跟随老师参与了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工作。1958年,他的老师曾力劝保留拥有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墙,此举未获成功。1961年,阮仪三的毕业设计选题,便是苏州古城的保护。
  上世纪80年代,山西平遥规划开发,原本要拆了重建,阮仪三带着学生赶来,以“平遥古城要新旧分开,新的新到底、旧的旧到家”为理念,重新规划。于是,就有了“刀下留城”救平遥一说。平遥的规划开拓了中国古城保护的先河,而后才有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与实践。同样在80年代,阮仪三还参与了周庄的开发保护工作。
  1996年,阮仪三主导保护、规划的平遥、丽江两座古城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得知消息后,他在第一时间将周庄、同里等多个水乡古镇介绍给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们,他们陆续到水乡考察,而这些地方的乡长、镇长们也接受了古建筑保护的理念。如今,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无数的江南古镇遍布江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水乡风光依旧。
  任重道远
  阮仪三说,上世纪80、90年代,乡镇工业大发展,乡乡办工厂、村村竖烟囱、四处填河拆桥,许多优秀古建筑遭到了无情的拆毁,“虽然当时做了一些努力,但还是不够,眼下,中国又面临新一轮城镇化发展,需要吸取以往的教训。”
  为此,年近耄耋的阮仪三现在仍然带领学生,活跃在大江南北,他们仍然苦口婆心,向一个又一个地方政府灌输自己的理念:对历史建筑的整修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故”就是要研究原本的状态,不光是做成旧的样子,并且更要强调一个“真”字,才符合科学性和原真性。在阮仪三的努力下,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广元昭化古城得以保护;上海北外滩犹太人避难区得以保护……
  然而,眼下阮仪三教授仍忧心如焚。“然纵观祖国大地,众多历史城镇,万千传统建筑,数十年来毁于不经意之中。新的城镇化和建设发展形势了然,保护城镇遗产,任重道远。”他在昨天的展览《后记》中写道。
  本报记者 张炯强
顾村河道疏浚露出奇特景观
碉堡立在河中央
王勤俭 房浩 史美龙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0/p10_b.jpg" NAME="image_operate_41703"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本报讯 (记者&&王勤俭&&房浩&&特约通讯员&&史美龙)宝山区顾村镇的菊泉路桥附近,有一件稀奇事,碉堡居然兀立河道中央(见图史美龙摄)。&
  昨天,记者站在菊泉路桥上看到,西侧大约100米的河道里,一座碉堡横在中间。沿河岸走近一看,碉堡西高东低,粗看像是一辆盖满尘土的老式卡车,进口已被渣土淹没。从枪眼窗口朝里面看,碉堡里净是丢弃的垃圾。&
  附近居民反映,这座碉堡原来淹没在土堆里,当时只露出顶上的混凝土,不久前,旁边的河道疏浚和拓宽,碉堡就开始“显山露水”。由于碉堡是个稀罕物,施工单位不敢贸然销毁,让其安然躺在河道中央,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不过居民也担心,碉堡孤零零躺在河道里,底座没有任何桩基保护,随着潮起潮落雨水冲刷,有朝一日说不定会倾覆在河道里成为“暗礁”。&
  据了解,这座碉堡已有6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解放军挺进上海、解放上海的烽火岁月,是难得的实物教材。
重庆黔江“亚洲第一廊桥”发生火灾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2/p46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图为濯水古镇风雨廊桥火灾现场新华社发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2/p47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9632;廊桥原貌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2/p43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9632;被毁木桥
  昨天4时许,有“亚洲第一廊桥”美誉的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桥面上的木质建筑被烧毁。目前大火已被扑灭,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发生后,有关部门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相关工作。据初步判断,桥面上的木质建筑被烧毁,已无法修复,桥墩、桥面钢筋混凝土建筑未毁。火灾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老房与老人
  南京西路和威海路之间的静安别墅装上了铁门、栏杆,前几天,有事经过这条弄堂,发现冷清了许多。那一排排建于1932年的新式里弄住宅,经过“修旧如旧”的整修,清水红砖,线条明朗,加上奶茶铺、馄饨店、水果摊等商铺被清理,恢复了经典建筑的本来面目,更有一种凝重的历史感。
  弄堂里闲杂人员少了,一眼望去,大都是老人,他们或拄个拐杖独行,或坐在门口孵太阳,也有三三两两说着家长里短,无非是到医院配药啦,今天烧啥小菜啦,儿子女儿是不是孝顺啦……一阵秋风,吹散了两位老太未加修饰的银发。
  忽然有些惊惧,再过二三十年,上海的许多小区,怕都和这座弄堂一样,都是银发一族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367.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7%,而且每年以20万的速度增加,今年恐怕要近400万了。到2015年,预计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每三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伴随着老龄化的,还有“少子化”。如果说,静安别墅里80来岁的老人还有两三个子女可供念想的话,现在正在或即将老去的父母们,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可以期盼,而这个孩子如果出国了、去外地了,抑或有什么三长两短,老人都将陷入长久的孤独之中。
  最近读到人口经济学博士梁建章和人口学法学博士李建新的专著《中国人太多了吗》。他们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口正在迅速减少。而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口比例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老年型社会和由这个老年型人口承载的文明,很有可能由于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缺乏创新能力,无法从容面对“挑战和应战”。
  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将放开单独二胎”,确实是及时雨。最近本报发布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近七成市民希望能有两个孩子。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来说,现在多一些孩子,未来就多一些年轻人,将为城市和家庭增添活力,也可以延缓老龄化的进程,减轻养老的重负。
  让老房子里,不仅有老人,还充满小孩欢快的笑声。这样的老房子,才是有生命力的房子。
慎余里,一片石库门废墟上只留门头残存——
“不可移动文物”怎么拆了?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0/p1_b.jpg" NAME="image_operate_10718"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昔日的“慎余里” 资料照片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10/p2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门庭冷落,一片断垣残壁 陈浩 摄
  慎余里,上海曾经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属“不可移动文物”,如今几乎已被夷为废墟。昨天,读者王辰向本报反映,慎余里只剩门头残存,“晚景”凄凉。慎余里何去何从?记者展开一番调查。
  热闹门头成幽巷死角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天潼路(浙江北路至福建北路一段),马路南侧的大片石库门老房子,十之七八已经拆迁,碎砖乱瓦,断木残墙。
  记者从一条残存的窄弄进去,向南一直走到废墟深处,穿过一间拆掉一半、已被掀顶的过街楼,回头一看,写有“慎餘里”三个大字的门头还残留在顶上。傲视依然,然而热闹不再。临街的房屋更是被拆除过半,有些地方仅剩宅基。当年慎余里最热闹的大门,成了幽巷最深处的死角。垃圾遍地,废墟一片。“太可惜了。”报料人王先生说,至少应该把这门头收存起来。
  战争炮火中完好保存
  慎余里是上海曾经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有7条弄堂,伫立着约50幢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建筑,规划严整,全部为双开间一厢房。每一幢房子清一色青砖到顶,楼顶有晒台,2楼有钢筋水泥结构的阳台。
  记者查询到,慎余里所处街区旧称“唐家弄”,位于苏州河北岸,因唐姓商人最早于此修筑里弄住宅而得名;小刀会起义后,唐家弄所处区域被强行纳入美租界。1860年起,这片地界的旧式里弄建筑开始兴起,逐渐繁荣。闸北原有众多石库门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炸毁,唐家弄因为当时处在租界,得以保存,是闸北区为数不多被完好保存的石库门房子中的精华。
  “解释”未出已拆剩无几
  据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布的《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上海共有4422处不可移动文物,慎余里是其中之一,注明“民国”“北站街道”。
  穿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衣的慎余里是怎么被拆掉的呢?昨天,记者联系上海市文物局和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得知,2007年底至2008年,闸北区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区内文物点的普查,有一定历史价值的都被列为“调查点”,共有70多处。这些“文物点”经上海上报国家,未被筛除,均被认定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尴尬之处在于,设立文物点并作调查时,慎余里地块已经被计划将来建设浙北大绿地,动迁工程已在逐步展开。2012年底,上海市出台“解释”,表示对于类似慎余里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并非不能拆,但不能随便拆,要“一事一议”,且经过专家论证和行政审批。此时,慎余里早就拆得差不多了。
  相关部门称异地复建
  随着居民搬走、搬迁铺开,慎余里渐渐成了一片废墟。不过热心上海弄堂建筑的读者王辰质疑:这对《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如何“交代”?
  对此,昨天闸北区相关部门解释,慎余里一部分有价值的建筑将在浙北绿地建设后,予以异地复建。目前已有选择性地将拆下的房屋建材编号保存。
  读者王辰认为,拆除慎余里这样有代表性的石库门是一种短视行为,为什么不能以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形式来保护整片里弄区域?
  本报记者&陈浩  
中行四行两大楼将大修
龙钢 袁玮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袁玮)记者今天从虹口区四川北路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具有80余年历史的保护建筑、位于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中行大楼和四行大楼即将进行建成后最大规模修缮。
  四川北路街区内有各类历史保护建筑近40幢,大多建于上世纪初,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建筑墙面损坏,使得这些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此次中行和四行两幢大楼的修缮将包括外立面墙面整治(修补、恢复、清洗)、门窗及雨棚换装、空调移位整理及遮挡、电线线路及排水管道调整、外立面景观灯光改造安装、店招店牌及商铺调整等。两幢大楼内部设施的改造修缮也将同步进行。
  预计整个修缮工程将在2014年11月底完成。
  【背景资料】
  中行大楼位于四川北路894号,初名为中国银行虹口大楼,1958年改名中行大楼。1932年竣工。此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
  四行大楼位于四川北路号,由原大陆、中南、金城、盐业四家银行共同投资建造,1932年竣工。现代派风格。
百年老楼洗去沧桑迎回67家房客
蜗居港四大楼半辈子的陈阿婆终于用上独立厨房卫生间
王月华 江跃中
<img STYLE="BorDer-riGH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BorDer-LeFT: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BorDer-BoTToM: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02/18a02bs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被周边几幢大楼“包围”,港四大楼的重建施工非常困难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通讯员 王月华 记者 江跃中)11月5日上午,刚拿到钥匙的陈阿婆,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已修缮一年多的家——黄浦区中山东二路13号港四大楼的103室,环保的木地板、粉刷一新的白墙面、卫生和厨房设施齐全的单独间……眼前崭新的一切,让蜗居在这栋百年老楼半辈子的陈阿婆,不禁感叹“没想到活到这么大岁数,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新家”。从11月5日到12日,始建于1910年的外滩地区百年老楼港四大楼,经过一年多的结构性大修,以全新的面貌迎来了回搬入住的67家房客。
  重建路
  施工困难重重
  这幢毗邻外滩黄浦江畔的百年老楼,总建筑面积为1916.02平方米,是一栋内天井设计的4层楼建筑,前身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的职工宿舍,后改作民居。由于该楼建造年代久远,加之周边施工等多种因素,造成房屋倾斜、墙面开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夜深人静时,大楼甚至还会发出“咔咔”的异响,让人吓丝丝。大楼重建工作2012年11月正式开始,而现场施工却困难重重。&
  “说实话,这是我入行以来遇到的最难处理项目。”一见记者,工程现场负责人赵记伟就大吐苦水。赵记伟告诉记者,港四大楼东侧为中山东二路15号的华融大厦,离工程只有3米多;北侧23层东方商旅精品酒店,离工程只有4米多;西侧的居民住宅是上世纪30年代左右的建筑物,建筑物基础埋浅且离工程距离仅3米。这样的周边环境,对施工极为不利。
  由于施工场地不够,赵记伟每天都要根据当天运来砖头等材料的多少,精心配比好工人数,以免出现工人没事干或材料堆积等现象;为了解决工地噪音扰民问题,工地把易产生噪音的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为了让居民对夜间噪音少诉求,好几次,大半车的混凝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干掉。”赵记伟告诉记者,为了处理好工地与周边居民的关系,他们可谓动足了脑筋,一系列人性化的关怀让居民们的态度从抵触到配合,实现了根本转变。
  重建后
  房客满心欢喜
  当天,106室的蒋阿姨一家也一早从租住的房屋中赶来,拿到了新家的钥匙。“灵额、灵额。”一推开门,蒋阿姨就带着记者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边看边不停地称赞。
  记者在现场看到,重建后的新大楼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不仅里外都粉刷一新,中庭还增加了楼梯,方便居民上下通行。公用厕所、公用灶头不见了,居民们都用上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以前每逢刮风下雨就吱吱响的窗户,也被厚实的防盗窗取代了。现场负责人赵记伟告诉记者,重建之后,几乎每户居民家的实用面积都比以前多了点,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要,有些房间还用角钢搭了小阁楼,平时睡人或储存货物两不误,很受欢迎。&
  记者从黄浦区房管局了解到,今年,除了港四大楼危房抢险工程顺利竣工外,黄浦区其他6处危房抢险工程也都在稳步推进中,其中金陵路323-337号已完成全部施工,楼内居民和商家都已陆续“回家”。&
十里南京路 一个同福里
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
姚丽萍 周馨
<img STYLE="pADDinG-riGHT: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01/p39_b.jpg" NAME="image_operate_08640"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既保护老上海历史风貌,又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实施历史风貌街坊整体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的同福里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自8月24日开始签约征收至今天上午,所有266户居民中,签约搬迁户占89.47%,搬迁率82.34%。&
  同福里位于南京西路270弄,建于上世纪30年代,属石库门旧里(见左图)。至今已八九十岁的老房子,大多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今年,同福里被列为黄浦区房屋征收重点项目,不少住户都说“我们早就盼着改善住房条件了。”&
  本报记者&姚丽萍&周馨摄影报道
  &&&详见A8版·焦点
全市首个实施历史风貌街坊整体保护改造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福里动迁模式“新”在哪?
<img STYLE="pADDinG-riGHT: 0 DispLAY: pADDinG-LeFT: 0 pADDinG-BoTToM: 0 MArGin: 0 Line-HeiGHT: pADDinG-Top: 0 TexT-ALiGn: center"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resfile//A08/p1_b.jpg"
ALT="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TITLE="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 />
新民图表 贺信 制图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记者&姚丽萍
  一边是光鲜靓丽的高楼大厦,一边是蜗居72家房客的石库门里弄;一边是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要求,一边是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诉求——十里南京路,有个同福里。
  同福里,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石库门旧里,位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如果要借助市场化手段“可持续保护”石库门旧里,第一步是要先搬迁。今年年初,黄浦区在同福里探索开创“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又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截至今天上午,同福里266户居民签约率达89.47%,搬迁率达到82.34%,全市首个实施历史风貌街坊整体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的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人们关注:老城区保护性改造新模式,“新”在哪?对全市其他老城区动迁改造,又有哪些示范意义?
  补偿机制新
  有一笔“历史风貌保护补偿费”
  66岁的詹伯坚在同福里住了30年,住房面积近50平方米。10多年来,他最盼望的就是赶紧搬迁。没有卫生间,拎马桶的日子,过够了。
  今年,终于等来征收的消息,他第一批签署了搬迁协议。“为啥响应得这么快,很简单,我把房子挂到中介市场去卖,标价200万元。地段这么好,却总也卖不掉。”詹伯坚说,中介都抱怨,同福里的居住条件实在太差。
  今年,同福里成了“老城区保护性改造”试点项目,依照征收补偿标准,詹伯坚家得到的补偿款超过400万元。
  “200万元卖不出去,征房补偿能得到400万。”詹伯坚炒股票时认识了不少“股友”,一路打听下来,同福里的征收补偿标准,真不错。等候多年,好政策终于来了,还犹豫啥呢?
  詹伯坚家有一间23平方米的阁楼,并未算入“征收补偿”,因为这23平方米未经登记没有记入房卡,属于“违法搭建”。“不算就不算吧,征收补偿总归有规则的。想想看,卖不出手的200万,能得400万元的征收补偿,我很知足了。”詹伯坚说。
  事实上,“违法搭建”是同福里绕不开的一个问题。不少人家为解决居住问题,都搭了阁楼。征收方案规定:凡是记入房卡的,按情况分类,明确标准予以补偿;凡是私自搭建的,一律不予补偿;所有居民户均能得到10万元补偿金,既不让守法居民吃亏,也考虑“无奈搭建”的现实诉求。
  在詹伯坚得到的400万元补偿中,还有一笔钱也很特别,叫“历史风貌保护补偿费”。“同福里地处历史风貌保护区,作为一个试点项目,我们向市房地部门多争取到一笔补偿费,增强了居民的认同度。”黄浦区第二征收事务所总经理孙杰说。
  动员机制新
  越多居民尽早签约,大家受益
  71岁的张维信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同福里,直到今年10月搬离。新家毗邻南浦大桥,跟大同中学做了邻居,他很满意。
  6个月前,征收组刚进入同福里时,张维信听说过太多负面新闻,并不看好这场征收。他的太太自称“刺头”,每场征收座谈会都是“意见大王”。不过,她的每一个意见,都得到了正面答复。她曾是职业会计,几场座谈会下来,看懂了补偿方案,算清了补偿所得——的确,居民没亏。
  于是,“刺头”变成了“带头人”。“同福里的居民,有劳模、校长、公务员……他们相信征收,愿当签约带头人。”孙杰说。
  依靠居民自治释疑解惑、打消顾虑,正是试点项目的发动机制。7月大热天,为了挑选好房子,有居民提前3天到工作大厅排队。如何保证选房签约秩序,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居民骨干带头协调,分组编号排队,轮流值班维持秩序,避免了上百户居民集中提前排队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编号排队规则”赢得一致认同。
  南京西路270弄10号老党员孟广坤带头第一天签约,积极向其他居民讲解征收方案,30多天里坚持走家串户,劝导早签约,许多居民受他影响如期签约。还有一些年轻居民,自家完成签约后,上网“现身说法”,为其他居民释疑解惑。
  “本月23日前,签约居民都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奖励。既然签约率过了85%,征收已成定局,那我们就要争取让更多居民得到奖励,不然太可惜了。”张维信说,试点还创设了一种额外奖励——签约率过85%后,每增加1个百分点,签约居民就多奖励1万元;当签约率达到90%,奖励增幅就变成了1.5万元。
  “越多居民尽早签约,大家受益,这样的发动机制让不少居民从‘刺头’变成了动员者。”张维信说。
  监督机制新
  凡是审计可查的,居民都能查
  同福里5号征收工作大厅里,墙上公示了房源分配情况,大门旁是多媒体电子触摸屏,所有居民户的房屋面积、评估价格、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签约状况全部联网并实时更新,确保居民随时查询,确保政策“一竿子到底”,目前查询点击率超过6000次。
  大厅里还设立了居民意见箱,反馈居民诉求,方便及时沟通。征收初步方案发出后,120多户居民联名给工作组写信提意见。工作组马上召开沟通会,当面听取意见、核实情况、解释政策,最后形成一个大部分居民支持的方案。为将征收做细做实,266户居民“一户一方案”在签约前全部完成,工作人员入户洽谈时讲透政策,补偿一次性算到位而不是“挤牙膏”。在签订协议前,再为居民算清异地安置、货币补偿等“几本账”,自始至终保持补偿政策不变形、不走样。
  “试点创新监督机制,向居民承诺:凡是审计可查的,居民都能查。”孙杰说,尚未签约的28户情况各异,还要想方设法争取共识,尽最大努力实现尽早收尾的目标。
  【相关链接】
  加大力度保护上海旧式里弄
  目前,上海已建立并公布“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包括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44条风貌保护道路和632处、2138幢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的旧式里弄,典型代表就是石库门里弄,是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市人大代表伍江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加大力度保护上海旧式里弄。
  他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旧式里弄也在迅速消失。里弄建筑的逐步消失,必将给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也必将损害城市文化的传承,最终损害文化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保存完好的旧式里弄已为数不多,及时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刻不容缓。
  伍江建议,按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所有现存旧式里弄特别是成片里弄启动暂时“先予保护”措施,并抓紧对现存旧式里弄做全面梳理和保护价值鉴定,尽早提出全面保护的名单和方案。&姚丽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市老城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