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江苏改变战略发展南京略

南京江宁“中国药谷”战略规划发布

发布日期: 10:13 来源:南京江宁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次 字体:[ ]

9月7日,2018年南京金洽会区级专场活动——“全球服务贸易大会·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举行。期间,“中国药谷”战略规划发布,5个生命科学项目签约落户江宁高新区。

“中国药谷”将以“新药创制+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为产业导向,以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生命科技小镇为核心载体,重点实施机制创新、链式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品牌和校友经济五大战略,打造生命科学产业高地。计划到2023年,“中国药谷”框架基本形成,引育顶尖人才100名,新增上市企业15家,培育规上企业20家,产值突破50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这既是地理上的分界,也是发展水平上的分野。三个区域之间仿佛只有差距,很难说得上关联和协调。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江苏提出并实施“1+3”功能区战略。不再以地理界线,而是以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作为谋划区域发展的主要依据。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招之变带来了连锁效应,激发了区域发展的蓬勃活力。

“1+3”战略带来发展活力

5月,阳光下的潘安湖,水光潋滟、绿柳婆娑。湖畔成群的游人也许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历130年的煤矿开采,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矿坑遍布、荒草丛生的采煤塌陷区。经过整治,这片塌陷区形成的水面,水质趋于Ⅱ类,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人们能在这里观赏到400多种鸟类和植物。

潘安湖整治是江苏徐州重塑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这里正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将辐射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不断拓展江苏的发展纵深。

苏中的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的地理低点,历史上洪水肆虐,被称为“锅底洼”。在里下河腹地的兴化市,虽然垛田上的油菜早过了盛花期,但游客热情不减。因为自然环境好,田园采摘等延伸项目成为又一个旅游热点。

当地正大力实施湖荡湿地生态修复、现代田园水乡靓化、生态精品农业提升、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等8大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努力建设宜赏宜玩宜游的全省生态大公园、全农业产业链的全省绿色农场。在江淮生态经济区,许多地方像兴化一样,正努力擦亮“生态”这张名片。

与苏北转型、苏中变绿同步,苏南沿江各市正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加速壮大经济体量。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这意味着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通航至南京,江苏沿江港口全部由江港变成海港。沿江各市与海相连,将进一步强化作为江苏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效应。

从苏北、苏中到苏南,一系列新的变化源自2017年5月江苏省提出的“1+3”功能区战略。这一战略,被认为是推进江苏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功能区调整瞄准区域转型

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的地理概念背后代表着发展差距。三个区域长期存在“1+1+1<3”的现象。“1+3”功能区战略的提出正是希望改变这个困境。

按照“1+3”战略,江苏的发展版图被重新定义。其中,“1”是沿江八市组成的扬子江城市群;“3”分别指连云港、盐城、南通一线的沿海经济带,宿迁、淮安和苏中部分地区组成的江淮生态经济区以及将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江苏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仍然较大。实施“1+3”战略的一个重要战略意图,就是要打破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使苏南、苏中进一步融合起来,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增长核,更好辐射、带动和支撑包括苏北腹地在内的其他区域发展。

功能区调整的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江苏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江淮生态经济区是目前全省生态底色最好的区域,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而地区生产总值却只有全省的十分之一。要绿水青山,还是要致富,曾经是这里最艰难的选择。现在,通过逐步淡化GDP考核,这里希望实现生态治理和富民增收的并进。

区域划分方式带来的改变,并非只体现在纸面上。在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湿地的苇荡里,曾经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场。随着生态经济区功能的明确,退圩还湖工作已经展开,加上新水利工程和湿地公园的兴建,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迅速恢复。渔民离船上岸,搞起农家乐、进入景区打工,收入渐渐变得可观。

高质量发展需要解放思想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去年GDP突破8万亿元,以全国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0.4%的经济总量。然而,江苏人认为,底子好不等于质量高,寻求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东南大学教授徐康宁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发展成就巨大,但区域间仍存在着发展功能不够清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加大了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压力。“1+3”其实是在发展思路上从依照自然地理方位布局生产力转变为根据市场化发育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布局生产力,形成新的区域功能格局。

思想转变带动思路在变,经济发展的安排也在变。今年1月,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盐城至南通高铁开工。建成后,盐城到上海只需一个小时,南通往上海只需30分钟。一条铁路串起了盐城、南通加速融入上海经济圈的脚步,“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变。

江苏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对今天的江苏而言是新时代的“再出发”。

}

(新浪江苏)5月18日上午,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品牌发布会在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举办,正式提出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品牌化战略构想,成立“南京周”品牌联盟,并启动百万级“南京周梦想基金”计划。

  据了解,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以推动“南京走出去”为使命的城市推介活动。每年选择一个世界知名城市,以“文都·行世界”为口号,遵循“众筹、融合、分享”价值观,举办一系列以“国际、人文、时尚”为品牌调性的交流活动,致力于“让全世界更懂南京,让南京人更爱南京,推动南京企业走向世界”。该项目第一期将持续六年,从2015到2020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南京周”、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2017年9月,将继续前往美国纽约,以纽约时装周为平台,续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走出去”的南京篇章。

  打造“南京周”品牌,让“文都”行世界

  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组委会常务主任王子烨介绍,今年的“南京周”活动架构改变以往“一年一城”单维双向互动的模式,提升到“一城为主、巩固落地、放眼世界”的多维双向互动模式,呈现“名城站-南京站-世界站”的活动架构。在大文化的主题下,深入到更多“不平凡的平凡人”中去,用更广的角度、更具体的落点、更深刻的内涵,定义和发掘具有“国际范”的“南京人”。

  今年“南京周”首次提出品牌化战略构想,围绕“文化走出去,推动城市走出去”的品牌使命,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组委会执行主任潘慧文介绍,“南京周”品牌将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指导下,以“文都·行世界”为品牌口号,“文都”代表了南京的城市定位,也同时代表了南京的文化、文明、文脉等多重气质;“行世界”简单有力地表达了向世界传达声音的目标。“行”是开口音,便于传播,作为动词有脚踏实地的联想诉求,延伸出“南京周“脚印遍布全世界”的关联画面,具有品牌想象力。同时,南京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文学之都,也是希望通过“南京周”品牌,向世界推广南京“文学之都”的形象。目前“南京周”已开启吉祥物征集活动,希望通过极具南京特色、富含历史文化内涵、颇高公众认知度的吉祥物形象,体现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此外,“南京周”继续使用“山水城林”的品牌标识,并邀请著名设计师赵清设计VI视觉体系,设计师以“绿都之城文脉之韵”为特色,选取人文绿都新发的一抹绿意和六朝古都沉淀的一捧金黄,通过两色组合,或成棱角,寓意摩登与时尚;或成曲柔,体现文脉与江南,在变与不变中承载古城韵味。

  众筹各方资源,构建立体综合平台

  发布会现场,“南京周”组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城市网络中国(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伦敦设计节组委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稀捍行动、上海美国商会南京中心、上海跨界市场营销有限公司、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和企业共同组成战略联盟。未来“南京周”战略联盟成员将通过共同研发,交互授权,合作协议等方式,结合各自拥有的资源和丰富的市场资讯,为“南京周”品牌构建群策群力。此外,“南京周”组委会还与江苏宝庆珠宝有限公司、三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牌档美食文化有限公司、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成立“南京周”品牌联盟。2017年,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品牌联盟,通过积极整合政府力量、媒体渠道、文化产业、企业平台等资源,发挥联盟“方向的力量”、“联合的力量”、“持续的力量”,为南京知名企业创建世界品牌服务。随着“南京周”活动的推进和品牌构建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品牌联盟,共同为“南京周”注入活力。

  点亮梦想基金,助力城市走出去

  在品牌发布会上,“南京周”组委会发布“南京周梦想基金”计划。“南京周梦想基金”旨在借助南京周这一国际化大舞台,通过政府领筹,社会众筹,传播助筹,平台运筹,聚集各方资源,助力拥有国际化梦想的南京青年人才,南京创业企业和南京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据悉从2017年开始,组委会将每年拿出100万资金投入梦想基金,资助3~5个项目,帮助南京青年人才,创业企业和优秀文化实现走向国际的梦想。作为梦想基金扶持对象的代表,哈佛大学毕业生、在南京发起“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项目的青年创业者柳茜回顾了她的创业梦想和对基金的期待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响应”南京周”组委会的倡议,积极加入“南京周梦想基金”,和“南京周”一起,为帮助南京青年圆一个国际化的梦想而共同努力。(指导编辑:彭园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改变战略发展南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