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为什么让广大消费者这么疯狂的双十一?如何理性购物

北京市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理性消费&慎重支付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同时,网络消费也成为消费侵权案件多发领域。“双十一”前夕,北京市消协通过北京消费者微信(订阅号:bjxfz315)和消费者网()征集“双十一”消费者最想说的话,受到广泛关注。征集结果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消费者希望商家在“双十一”诚信促销,让大家真正购买到实惠满意的商品,达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的目的;二是部分消费者仍然担心商家存在虚假促销、商品质量、延迟发货、快递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根据征集到消费者最想说的话,以及往年“双十一”后投诉增多的有关情况,北京市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慎重支付,并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
一、理性消费,不贪图便宜疯狂血拼。“双十一”网上促销商品繁多,各种价格优惠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可能购买了很多非必需品。消费者可以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并留意好近一段时间的销售价格,避免被卖家先提价再打折的虚假打折行为所蒙骗。家电、家具等贵重、大件类物品,可以到实体门店亲自体验后再订购。生鲜等保质期较短的食品或急用物品,建议避开“双十一”物流高峰,以防快递延误耽误使用。
二、货比三家,选择正规信誉较高的商家。参加“双十一”活动的商家良莠不齐,个别不良商家可能趁机抛售库存或滞销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在选购时要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特别是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不要被促销价格、图片、宣传等蒙弊,还可以通过查看商家信誉、评价等综合信息来选择售后服务佳的商家,远离退换货手续复杂、退款拖延、售后态度差、拒不承担“七日无理由退货”等问题商家。
三、保留凭证,以防发生纠纷方便维权。消费者网购下单时最好保留下单截图、与卖家聊天记录等,并保留好相关支付信息,订单确认信息。交易证据包括交易商品编号、商品图片和介绍、交易时间以及与卖家的聊天记录等,消费者可通过电子截图、电子摄录、纸质打印等方式留存,并及时向商家索要发票。
四、慎重支付,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随着支付方式、支付渠道的增多,不法分子诈骗伎俩不断翻新。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支付意识,切勿轻信他人的付款要求、网页链接或扫入二维码等。付款前要认真核查网址、电话、工商执照、ICP备案号等信息,选择正规的、交易环境安全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千万不要向网站提供的个人账户转账汇款,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五、依法维权,发现问题及时举报投诉。消费者一旦发现购物网站涉嫌欺诈,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向消费者组织投诉;如有涉嫌诈骗犯罪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股票/基金&
理性购物又何必非在双十一?
  11月11日凌晨消息,11.11购物狂欢节开场38分钟28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其中无线占比45.5%。去年,冲到100亿用了5小时49分。  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来自阿里的数据显示,1分11秒破亿;凌晨刚过3分钟,狂欢节交易额就达到10亿,14分钟02秒,突破50亿。  双十一可谓是在商家精心策划之下搞的一场商业大餐,在满足了消费者疯狂的购物欲望之余,也用金钱塞满了商家的钱袋。  自古及今,利益是商人不变的价值追求。双十一作为一场商业大宴,商人必然要从中获得不少的利益。而广大消费者在消费陷阱下以及消费环境的浪潮中,如何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主见,不让双十一在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消费快感之后,而只剩下空荡荡的钱包,就显得尤为重要。  购物应当是按需要来。我们暂且不考虑虚假价格和以次充好这两个因素。作为消费者,不妨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双十一上的东西,有多少是我们个人真正需要的?价格便宜的,我们就一定要买吗?更何况,现在需要的,我们买来,放置一段时间,这些东西可能对于我们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了。  人们热衷于双十一疯狂网购与商家精心营造的消费环境、消费热潮不无关系。人们容易误认为双十一就是一个疯狂购物的节日,让双十一成为疯狂购物的代名词。在如此喧嚣尘上的购物狂潮气氛引导下,人们不自觉的就被他人的疯狂和环境影响而让感性征服了理性,再加上社会性的从众心理让人们对疯狂购物行为趋之若鹜,而对自己的购买行为更加深信不疑甚至引以为傲。  在商家营造的双十一疯狂消费日面前,广大消费者不妨保持自身冷静的头脑。双十一勒紧了裤腰带,节约了钱,在其他更需要购买的场合,遇到更合适商品的时机再来消费,总体来看还是节约到了钱,并且让钱购买到的商品最大程度满足了自身需求,这对于培养人们的理性消费观,培育勤俭节约理念都是十分有益的。(长江网 郭晓冉)
(责任编辑:HN666)
11/07 07:1811/05 08:2810/29 00:03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股票/基金&
双“十一”:理性消费是最好的“法宝”
作者:戚帅
  随着“双十一”的到来,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人们对这场购物狂欢充满热情。面对这场网购盛宴,你是疯狂“血拼”,还是捂紧钱包理性消费?  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购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势力。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542亿元,同比增长47.3%,个人网店达到1246万家。而最近热门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双十一”电商大促了。制定购物清单、屯品牌优惠券、抢支付红包……人们都希望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双十一”的优惠。  购物热潮疯狂掀起  打开各大电商购物平台,各类“双十一”促销信息铺天盖地袭来,五折、抢红包、优惠券等各种促销手段也着实吸引人的眼球,有的网站甚至登出了“双十一”团购房子的信息。  “原价1000多块,打完折才400多块,先放进购物车再说!”前天下午4点,在十一经路一家私企工作的80后白领杨蕾蕾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抓紧最后时间把看中的商品拖进购物车。杨蕾蕾是典型的网购“剁手族”,每年“双十一”雷打不动都会参加。今年,她的购物车早就塞满了各种商品,大到家电、床上用品,小到衣服、零食,总价早已破万元。“其实每年都会买到很多不必要的"鸡肋",但一看到各种白菜价,哪还忍得住!”挑完心仪的商品,杨蕾蕾把闹钟设到晚上11点半,便钻进被窝“补眠”了,“要用最好的精神迎接十一号的"战斗"!”  和杨蕾蕾一样,辣妈小怡也加入了“双十一”的抢购大战,“去年"双十一"看中了很多秒杀商品,但家里网速跟不上,结果都没抢到。”今年“双十一”,小怡早就打好了小算盘,她打算10日晚上到单位,等待“双十一”的到来,“单位网速比家里快多了,参加秒杀更有优势嘛!”小怡告诉记者,自己还不是最疯狂的,“有同事还请了年假,准备在家淘一整天呢。”  除了低价秒杀,今年还推出了“支付宝充值送红包”的活动,充150元抢50元、充300元抢150元、充500元抢300元……让不少网友心动不已。“为了抢红包,我已经充了两万多块钱了!”在河东万达广场人事部门工作的张园静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在商场工作买东西很方便,但是她还是很关注网上“双十一”的活动,她的同事们都加入了充值抢红包的阵营,“有人才充了几百块就中奖了,大家也想碰碰运气。”不过很可惜,她自己并没有中奖,“有什么关系,反正这些钱还能提现取出来。”  记者在公共场所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人都准备在“双十一”这天奋战到凌晨,“不为别的,就为了买到实惠的商品。”  只买对的、不盲目跟风  尽管部分网友的疯狂之举令人咋舌,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今年“双十一”,更多网友开始回归理性消费,“只买对的”成为多数网友的心声。  “除了给宝宝买纸尿裤,今年"双十一"我啥都没买。”钱莉对自己今年成功“hold住了”钱包非常得意,“去年"双十一"买了3000多块钱的东西,结果第二天再上网一看,发现价格完全没有变化!”钱莉表示,去年的“双十一”抢购经历让她有种被“忽悠”的感觉,今后“双十一”她再也不会跟风了。  何小姐昨天在天猫上购买了近1000元的商品,但她表示自己并没有“被低价冲昏了头脑”,“这些东西是我本来就打算买的,趁着"双十一"有优惠才下了单。”吴军在河东区的一家知名电商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公司同事往年都是“双十一”大战的主力军,但今年,大家都理性了很多。“很多人去年"双十一"买的东西过了几个月才收到,“有的同事买了零食,到货时感觉已经不新鲜了,其实细细算下,也没有便宜多少,只是大家都在跟风购物。”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市民觉得“双十一”是骗人的,都是先提价,然后再打折,其实根本没便宜,而且快递又慢;也有一少部分市民觉得东西还是便宜的,所以会挑挑选选;而大多数市民则是觉得应该理性消费,买自己需要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一些市民表示,没有“双十一”的概念,要买的话,什么时候都能买,不必一定要等到“双十一”。通过往年“双十一”的经历,大多数市民还是觉得应该理性消费。  理性购物谨防被骗  区消协受理的此类投诉也越来越多,而网络购物是整个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很难进行人为的控制。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潮,区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购物应牢记四方面问题,避免权益受损。一是不要盲目贪恋低价,购物前做好购物调研,尽量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电商;二是注意支付方式,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介付款或货到验货后付款;三是少数商品不适用七日内无理由退货,消费者也需注意;四要保留证据及时维权。在购物时消费者要注意保存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资料,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防发生消费纠纷。在收到商品出现问题、且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及时向电商平台进行反映并可拨打经营者所在地12315进行投诉。  此外,网络购物一定要认清有效合法网站,切勿轻信网络上任何的宣传,警惕钓鱼网站,避免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对于服饰类商品要多询问、多测量,注意商品色差,建议购买前先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最好选择承诺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的商家,可以通过购买运费险,确保万无一失。对于食品类的商品要仔细审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限、配料成分、QS标志等信息,查看是否系“三无”产品,是否存在漏气、胀袋、破损、变质等情况。若有问题,第一时间向电商企业进行反馈,提出处理要求。对于家电与数码产品要多关注销售服务与消费点评,参考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追加评论,购买前务必与商家确认商品的售后服务,问清是全国联保还是店铺保修,是否收费维修,保修期间往返运费由谁承担及保修范围、保修期限等问题。一般家电与数码产品都乐于在年底前通过让价清理库存,而据有关内部人士披露,家电与数码产品的库存中也有实体店售出的包退换规定下的“问题产品”,尽管修复后外形焕然一新,但内部机芯仍存有使用“隐患”,购买后又发生故障当然在所难免。因此,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谨慎识别。  记者 戚帅  新闻链接  “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日,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目前,“双十一”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以去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为例,据淘宝数据显示,累计超过8000万人在淘宝购物车和夹内添加了商品,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90%,人们对网购的热情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HN666)
11/07 07:3711/06 10:4811/03 04:4210/29 18:3610/29 06:0110/29 05:1710/28 05:5810/26 15:4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当前的位置:&&>&&
双十一消费要理性 “七天无理由退货”有不适用商品
【 】 【】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10日讯(记者 李丹)明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高峰期即将来临,目前各家电商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为避免消费者网购时权益受到侵害,今日,成都市工商局特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理性对待电商促销。
  提示一: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时,尽量选择全国著名的大型电商网站或该商品的官方旗舰店,并在交易前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和商品说明,仔细查看交易记录和买家评价,详细了解商品的售后服务等情况。切勿使用各类网聊工具链接未经认证的不明网站。
  提示二:“双十一”期间,电商网站会发布大量的促销信息,打折商品数量大、种类多,不少消费者往往购买许多重复、不实用的商品。科学理性消费、货比三家是预防消费陷阱最好的方法,消费者网购时切忌冲动消费和盲目跟风。
  提示三:不少电商在促销时,会发放一些电子优惠券,消费者在领取、使用这些优惠券时,要注意查看优惠券的使用时限以及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等条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提示四:消费者应保存好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资料,并索取发票等有效购物凭证,以备发生消费纠纷留存有效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卖家沟通协商,或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投诉。若协商不成,可拨打卖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投诉,或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提示五:消费者要准确掌握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法律规定。一是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合无理由退货。二是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三是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提示六:收到商品后,一定要先确定货物是否完整、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再进行签收。
  此外,据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2013年“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至11月20日),成都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网购投诉35件,投诉较多的主要是网购商品的质量以及商家不按时发货的问题。此次消费提示公布,希望能有效减少消费纠纷的发生。
[编辑:覃贻花]
新闻采访中心:[028]
load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十一店铺活动方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