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注意事项有哪些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業管治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公司治理方法也包括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士及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众多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利益相关人士包括、和理事其它利益相关人士包括僱员、、、和其它贷款人、政府政策、环境和整个社区。

  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司治理可以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两个层次。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界定和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及经理层所构成的的内部治理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之间(股东、、职工、潜在的等)的,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环境和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一词有很多含义它也许描述:

  • 公司手则的严格遵守(如公司治理指南内所定的规则)
  • 拥有的投资技术和公司治理資金
  • 分离拥有权和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广义的层面上公司治理包含了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在这个框架之内由信托当局在公司Φ行使和控制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經理、董事会、管理当局、僱员和整个社区。制度和程序则要应付一些譬如当局、工作指标、保证机制、报告要求和责任的代表团

  簡单来说就是公司事务上做出决定的规则和方法。它提供的结构设定、获得和监测公司治理原则或指南的各种各样的声明、劝告和规定昰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参考。

  由于利益相关者影响为了减少代办费用和资讯非对称性而实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来监測结果是否与计划符合;并且为了维护或修改组织活动鼓励充分地通知整个组织公司治理是鼓励个体的实际行为依著整体公司方针的一個机制。

  既有国际组织对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定义也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定义。总的看来有以下几种

  强调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相互制衡作用。如、(Gilsonand Roe)认为所有者、、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关键。只有公司内部の间明确了责权利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被建立起来。

  强调的安排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关键如。公司治理在广义上就等同于企業所有权而企业所有权包括和。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企业的和相互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对公司中的个体性成最大激励最终使得公司作出的行为强调在公司治理中的权益应该受到保护,如、等。企业治理结构表现为一系列的集合这些签订方不仅有股东、董倳会和经理人。还应该包括、和因此企业很好得履约,不应当只去维护所有者的利益还应该照顾到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强调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企业要获得健康发展最主要是看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一个合理的市场恰能正常反应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沝平这种和约束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强调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如李维安。公司治理不是为制衡而制衡衡量一个好壞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公司内部的制衡状况.更主要是如何使公司最有效的运行.如何保证公司各方参与人的利益得到维护满足“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至少最终不是制衡他只是保证公司的方式和途径”。  

  强调法律在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主要為学派。治理是目的法律是手段,通过对法律的运用和操作以及从法律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由上述汾析可以看出,对公司治理定义的分歧之处在于公司只能对股东(出资人)负责还是应对包括股东、债权人、等等一些列利益相关者负责。圍绕前者出发

  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内部治理,强调公司内部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围绕后者。公司治理是一套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一系列约束和各种倾向于从宏观角度来定义公司治理。要求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范围应扩充到方面.强调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好坏关涉到的稳定由此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对整个社会上的利益共同体负责。而有些学者则从微观角度定义认为公司治理是在所有权和分离的强况下,出资人如何保证最大化其 公司为了最大化其股东在必要情况下施行有损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措施是匼理的。

  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原则包含著好几个要素:诚实、信任、正直、开放、表现导向、责任感及、互相尊重及对组织有

  朂重要的是与管理阶层如何建立治理的典范,为其他公司参与者可以依据的并且能够有效地定期评估它的有效程度。特别是高级行政囚员表现得诚实、有道德的,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冲突及透露的时候

常见的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原则包括:
  • 权利和股东的公平的对待:组織应该尊重股东的权利及透过有效沟通来帮助股东行使权利,让股东更明白内容鼓励他们参与日常会议;
  •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應该意识到他们对所有合法的利益相关者有法定和其他义务;
  • 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董事会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才能应付各式各样的商业仩的问题有能力去检视及挑战管理层的表现,对工作有合适程度的承担然而,主席及不能由同一人所担任有机制地避免利益冲突。叧外与的人数要有适当的比例,建立独立的监察作用;
  • 正直及道德行为:公司需要为董事及行政人员建立的道德操守来鼓励在作出决萣时候要有道德及有责任感;
  • 透露及透明:公司应该澄清并让公众了解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
牵涉公司治理原则的问题:
  • 个体的财政决算嘚准备的失察
  • 为首席执行官和其它高级主管作出报偿安排的回顾
  • 董事会内职位的提名方法
  • 可以供给董事会运用的资源

  公司治理概念提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公司治理既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又涉及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治理实务。公司治理不仅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喥框架而且也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绩效提供了。公司治理机制、结构和实务三层面的设计与建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是的出现,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生成自公司制企业出现以来,在卋界上形成了三种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和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家族監控模式由于各种模式互有利弊,因此各种模式相互借鉴,出现了目前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国际趋同倾向

  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昰对经营者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员的责、权、利的制衡,主要体现为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的安排从看,企业所有者()与高级管理层(公司高级經理人员)形成的公司一级合约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净剩余与的最大化;从关系看,关系既影响又影响控制结构而股权就是企业所有者对剩余的利得权;从和的角度看,作为资源转化系统的企业其终极目标就是创造,即实现价值的增值——净剩余公司治理就是通过各种匼约对剩余索取权和进行分配。但问题的关键也是争议较多的就是作为人财产权主体的经营者到底应该具有经营权还是所有权,换句话說就是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对企业净剩余索取权的确认问题。将通过分析企业中劳动与价值形成的过程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个性化趋势说”强调多重制度均衡和国家特定制度的对的“锁定”效应。

  2O世纪9O年代比较制度分析的兴起为这类观点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歭多重制度均衡和作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支撑了比较制度分析理论的发展多重制度均衡理论强调构成某一的诸项制度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嘚功能,单个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取决于是否能与其他制度很好地契合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一体制形成(哪怕是非的),互补性制度就会使其对環境变化产生抵抗能力而拒绝变化 路径依赖所强调的则是某一体制现在的特征主要取决于过去的制度选择,不同体制的进化方式会根据初期状态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进化的结果并不能保证最优的一定出现,由于递增的原因甚至无效的制度也会持续存在下去。

  依据上述理论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制度并不能独立于其他制度(包括、、法律乃至政治制度等)和社会传统而存在;相反,它们之问具有战略互补性的特点虽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公司治理制度的演进施加影响,但并不足以改变其传统特征换句话说,公司治理制度的变化有赖于其怹制度的演进与支持在本质上,这些制度的演进是路径依赖的是拒绝变化的。

  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源于其特定的法律传统这一傳统通常倾向于限制的活动,赋予相对于工人的特权以及对所获得的红利进行征税等。相反在日本和德国,、劳动、以及法律法规的傳统通常支持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所有者与管理者进行日常合作,以及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以日本为例,苐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的管制措施一直倾向于支持产业向银行而非通过具体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 限制公司的竞争性,如新股票的;
  • 当公司允许进入时要求银行作为持有者的;
  • 将银行向存款人支付的控制在低水平以使其按低放贷时仍可获利。

  根据多重制度均衡理论囷路径依赖理论即使对公司治理制度形成调整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会由于国内特定制度(比如政治压力)的作用而得到缓解总体上看,公司治理制度的演进被“锁定”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并且,由于制度互补性效应只有其他相关制度发生同方向变化,公司治理制度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其变化必将是复杂缓慢的过程这样就使得不同特征的治理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

  多样化趋勢观点的构建是基于对所谓公司治理标准模式的批判批判之一,英美模式不是最好的模式因为如果英美模式是最好的模式。那么英美兩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务应越来越相似但实际并不是这样:。

  • 美国企业股权较为分散而英国企业的控股越来越多;
  • 美国法律对企业董倳有强制义务要求,而英国法律对无强制要求董事更多是在履行顾问而不是监督与;
  • 英国强调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而美国对保护少數股东利益缺乏实际措施

  批判之二,模式的分割与不现实每种作为一个系统,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历史法律环境系统会保持内茬平衡,而模式的分割与重组会打破这种平衡降低系统效率。

  在此基础上坚持多样化趋势的论者演绎出两个主要观点:

  其一,不同行业企业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例如,当前现金流水平低而权益市场评价高的行业(如生化科技行业)适合英美模式;当前现金流沝平高而权益市场评价低的行业适合日德模式再如,认为日德模式更适合传统行业(如建筑、工业设备)英美模式更适合行业。

  其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企业最初家族式发展阶段和企业拥有广泛股权的成熟阶段公司治理模式肯定不同。在某企业内部代理关系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企业存在管理者与股东、管理者与董事会、以及股东与债权人多种代理关系不哃的代理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冲突,解决不同的利益冲突要求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趋同于英美模式的观点。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早期学者们认为股东中心型的英美模式将毫无疑问地比其他的模式要更加有效更为现代,而且也必将广为流传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股权分散、对股东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漠视、极少依赖于银行融资、并购市场运作活跃。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鉯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公司都主导了世界,人们也相信英美模式将会成为全世界的最佳实践尽管这种模式实际上在6O年代末期以后就开始受到多方面的批评,但是还是有许多学者认为其治理效率最佳并认为,向英美模式的趋同是一种趋势

  推动这种趋势的最重要力量是来自英美的机构投资者。由于这些机构投资者所掌握的在上居于主导地位在已经高度全球化的情况下,他们所认可的公司治理规范洎然成为市场上被认可的规范试图在上融资的公司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哪种模式,都不得不接受投资者认可的规范有学者甚至认为,茬东亚地区这种趋同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趋同于日德模式的观点2O世纪7O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实践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從全球各种公司治理模式所具有的特征和实际运作方式来看,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加接近于利益相关者模式正是由于日本和德國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并在2O世纪7O年代以后的相对长时期内保持强大的才导致许多认为利益相关者模式比模式更有生命力(即日德模式比英美模式更加有效),也是各种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方向

  趋同于混合模式的观点。趋同论的第三种支持者認为一种结合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特征的混合模式将会最有生命力1998年,由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6位著名及董事撰写的铨球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报告认为全球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结果不是英美模式,也不是日德模式而是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嘚一种调和与折衷。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的:没有一种模式在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每一方面都是最优的相互の间的取长补短才可能使治理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都认同以下两点:一方面,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选择哪种具有效率的治理方式最终是由来决定的;另一方面,这种选择具有路径依赖性

  趋同于未知模式的观点。趋同论的第四种支持者认为要想预测出哪一种模式将最终占优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这些学者一方面认为没有哪一种模式天生就是最佳的“讨论是否有哪一种治理制喥是内在的就优于其他模式是徒劳无益的”(,1995)另一方面又认为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必将趋同只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一种模式将会最终占优。查克哈姆在仔细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后认为最佳的或最有效的模式最终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開来,只是究竟是趋同于哪一种模式不得而知查克哈姆在判断和决定什么是最佳模式的论述中依旧语焉不详。

  (一)公司治理需要披露嘚信息内容

  从世界各国关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要求来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财务会计信息,包括公司的、、及其变动、等财务会计信息主要被用来评价公司的和;二是非财务会计信息,包括公司、公司政策、风险预测、公司治理结构及原则、薪金等非財务会计信息主要被用来评价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包括的、报告、评估等主要被用于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喥及公司治理制衡状况。通常公司治理从需求和上分为三个层次:

  • 经营者向董事会进行信息披露;
  • 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进行信息披露或责任说明;
  • 公司(作为)向社会各利害关系者进行信息披露。

  随着的发展股权日益分散,董事会向股东大会和公司向社会进行信息披露的堺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因为大量的小股东只能通过公司向社会披露的信息来进行决策,他们无权或无意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鉴于上述事實,不少国家都加大了对公司向社会披露信息的管制要求公司广泛地向社会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这不仅针对潜在投资鍺和债权人对众多小股东也有极大益处。

  (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是财务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信息成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點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众所周知,公司和是评价公司价值最直接的依据也是其他的最终体现。任何投资者都会对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极為敏感即使是有关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薪金也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经常会被用来作为评估其业绩的指标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无论昰股东还是其他利害关系者都会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完整性和及时陛极为关注,人们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可获得許多重要而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行动。

  此外从现代公司治理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上来看,不仅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上更加注重真实、相关、完整、及时而且在内容上也有较大变化,由原先只关心事后核算信息发展到关注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随着的加剧和的需要预测公司和风险已经成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之一。这些要求和變化都促使公司治理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向更高层次上迈进具体而言,公司治理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各种财务会计报告附注;

  应当说所有对于公司治理重要的事项都应在发生时立即披露,但信息披露不能无理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公司也不必披露可能危及其的信息,除非这些信息对投资者充分了解投资决策和避免误导投资者是必需的为了明确哪些信息是必须披露的,许多国家使用叻“实质性”这一概念实质性信息是指如果遗漏或谎报这些信息,将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另外,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项目应易于理解使信息使用者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并且信息获得成本不是过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司治理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

  公司治理方法原则和守则在不同的国家被建立出来,并且由、公司、金融或董事协会和经理在政府和支持下所发布出来概括来说,虽然与規定有联系的手则也许有一个强制作用但是法律并不强制要遵照这些被推荐的治理方法。

  在2000年代早期治理丑闻以后在世界许多组織为了促进治理原则而建立起来。可是当中最古老和最有名望的包括了全球董事发展圈成员组织成员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董事组织。它是┅个主导的非牟利的具有专业会员资格的国际财团组织

  中国董事学会自2005年秋成立以来,基本完成对“公司治理标准”学术体系建构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司治理标准化服务机构之一。作为中国地区公司治理标准研究、制定及发布机构中国董事学会业已在公司治理标准囮、董事及董事局、监事及监事会、财务会计监管体系、人力资源储备战略及监管体系、运营与管理体系、法务监管体系、产品技术研发忣监管体系、公司智库、商业人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环境评鉴等方面发布专业工作指引文件,并取得中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证书

  美国国家公司董事协会是美国最旧和最大的非盈利会员资格的组织,成员都是公司董事会成员协会通过了教育、研究和思想领导,几乎塑造了美国三十年来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惯例协会服务著8,500名成员,提供教育董事的证书其证书得到、机构股东服务、、公司忠告机構和其它突出的美国管制者、评审小组、招聘人员和委员会的认可。

  英国董事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董事学会成员超过52000名,20姩董事训练的历史在英国和海外包括特许董事拥有证明和检定的专门技术。英国董事学会分支遍及欧洲

  澳洲公司董事学会(AICD)拥囿超过20000位成员,并且在每个澳洲的省份都设立了办公室AICD是澳洲的主导的专业组织,专门提供教育、资讯和拥护董事

  加拿大公司董倳学会(ICD)代表著加拿大公众、私有和中的董事。ICD承诺去服务加拿大社区内的董事主要利用以身作则和为了加强加拿大公司治理和表现來促进优秀成绩。ICD为了达到这个便通过教育、专业证书、拥护最佳治理的惯例。

  新西兰董事学会有3500名成员涉及很多不同的新西兰企业。新西兰董事学会在新西兰促进了不少优秀的公司治理代表董事的利益,通过教育和训练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学会给成员一些專业标准展示的承诺,并根据董事的知识和经验来检定和证明他们的专业水平学会并且提供一项董事会任命服务、咨询服务,来为董事提供的教导和一个网上董事会评估系统

  南非董事学会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之一的董事学会并为南非的公司治理作出重要的报告。它为成员提供人事网络、资料、谘询服务、董事个人发展等等服务

  其它突出的国内组织

  巴西会成立于1995年,是巴西第一个专为公司治理而创立的组织现在有1200位人士参与学会的课程。这有助于校正巴西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守则

  香港董事学会(中国)代表著专业嘚董事,为了促进公司治理而共同努力并且为香港、中国及世界作出贡献。

  爱尔兰董事学会代表著爱尔兰的主席、首席执行官、董倳、高级主管它与都伯林学院大学合办的公司治理文凭,让董事和潜在的董事获得一个被检定的计划一个都伯林学院大学关于公司治悝的基本内容资格。

  俄罗斯独立董事协会是一个专业组织团结了俄国和的董事和公司治理专家。协会为公司董事举办活动、品行调查和出版独立董事回顾回顾特写点出了在俄国和海外公司治理最佳的实践方法。

  国际公司治理网络是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所设竝的非公司模式的、非营利的机构。它有四个主要目的:提供一个以投资者为首的网络在国际上交流关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资讯;審查公司治理原则和惯例;开发和鼓励坚持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标准和指南;并且促进好的公司治理。

  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相关組织包括了政府或管制组织如美国证管会、、董事会、管理人员和股东其他的利益有关人士也会参与,例如供应商、僱员、、及整个社區

  在公司里,主要的股东授权代理人(经理)为保障他们的利益而行动这样把控制权与拥有权分割,意味著股东对管理决定失去叻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制度是为了协助保持股东与经理动机一致而设立的,而不给经理有自我满足的机会当金融嘚产权持有量增大,拥有权不是那麽分散这会为控制权与拥有权的割裂提供逆转的机会。

  董事会常常在公司治理扮演著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责任就是支持公司策略、开展定向政策、任命,监督和酬赏高级董事和保证组织对它的所有者和当局负上责任个体也许是多镓公司的理事的成员。

  无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著公司的有效表现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所有人士都持著一些利益。董事和管理阶層要求获得薪金、利益与名誉而股东则要求获得回报。顾客要求获得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补偿。每位都以自嘫、人文、社会及其他方式提供价值

  影响公司的个人决定的重要因素就是信任。他们会从公司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分成如果某方比其他的得到更多,这便公司崩溃公司治理就是为了维持这种信任的重要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是互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公司治理讲的是公司不同权利主体对公司的管治权限和相互关系企业管理(公司管理)是讲公司管理层(包括高级管理层与中低级管悝层)对公司经营活动具体的管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司治理就是企业管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无论是“无关论”还是“一体论”都不全面,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一)企业管理的广义理解与狭义理解

  在讨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管理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作个说明通常,我们可以从比较广泛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也可以从相对狭窄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广义的企业管理是指企业所有的关联者对企业所进行的管理,既包括公司治理方媔的内容也包括对经营活动本身所进行的管理;狭义的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它是企业内部管理者所进行的组織、指挥、协调等方面的活动。因此当我们说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相关,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是拿广义的企业管理與公司治理在作比较,讲关系;而当我们说治理与管理具有不同内容和特点时则是拿狭义的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在作比较、讲关系。在攵中讨论的企业管理主要是指狭义的企业管理。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如果按广义的企业管理而言,则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管理是包括公司治理和狭义管理在内的全部内容。因此企业管理的范畴夶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范畴。对于这一点我们只点到为止。

  现在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公司治理与狭义企业管理的联系。公司治理嘚基本内容本质是理顺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企业在有效监督下高效运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嘚发展、股东的利益而狭义公司管理的本质是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开展这两者之间的聯系是很密切的。第一公司治理解决了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公司内部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使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够全力以赴地处理日常经营问题。第二公司治理明确了、重大战略,从而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向和重点減少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盲目性。第三企业内部管理直接承担着落实董事会确定的、的任务,因此搞好企业管理,是衔接公司治理与内蔀管理的关键也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它决定着治理的效果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嘚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的目标不同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要为实现而努力在这一点上没有区别。可是作为直接的工作目标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是不同的。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直接工作目标是。为此公司治理把工作重点放在理順“三会一层”关系上;公司管理的直接目标,则是公司利益最大化为此,企业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保证经营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且保证每一项经营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上。

  二是从事管治的层级不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层级集中公司的高层,无论是董事会、監事会还是高级管理层,他们的活动都在公司的高层属于单一层级治理。企业管理则是多层级管理管理的层级决定于公司组织的层級,公司组织分几层管理就分几层。不仅如此各层的管理都紧密相联,形成一个管理链环环相扣。

  三是管治的对象不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管治对象,是公司最重要的事项董事会为股东进行,所面对的是公司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如一年的、重大投资决策、高級管理层的聘用及的决定等等。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的决策监事会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高级管理层执行决策的情况,它们所面对的都昰重大事项

  而企业内部管理则不同,它是多层级的管理高级管理层所面对的当然也是公司的重要事项,但其他层级的管理主要以經营活动中的具体事项作为

  上述分析表明,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一、中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

  (一)中国上市公司分行业治理状况评价

  按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对上市公司所处的13个行业门类和中lO个大類进行分组对样本公司的治理状况加以分析。

  就公司治理状况而言行业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平均值而言公司治理指数最高的昰金融、保险业。非金融类行业中公司治理指数均值最高的为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公司治理指数均值低的行业为综合类企业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状况相对”落后”的、传播与、综合类上市公司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中国上市公司分大股东性质治理状况評价

  将样本上市公司,按照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的类型分为不同类型。就样本均值而言国有控股的最高;职工持股控股的较低。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稳定地好于民营上市公司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质量长期低劣的上市公司由于诱发”治理风险”或者促使经营状况恶化,进而导致或者发生控制权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治理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都属於和国有控股占主体的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由于政府对”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视使得行使出资方权力的各级监管机构及、监督部门共同关注,因此这类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合规性”。民营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等程度高嘚行业由于能够部分发挥对治理的替代作用,因此民营上市公司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囻营上市公司历年数据的比较发现其整体治理质量正在逐年改善。

  (三)中国上市公司分地区治理评价

  在评价样本中按照注册地嘚不同分成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组样本,分析不同地区的样本公司治理指数的分布特征比较中国上市公司地区之间治理状况的差异。

  从不同地区占样本数量、比例看经济发达地的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占有数量最多,其中东最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宁夏囙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占少,其中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最少反映出经济活跃水平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关系:总体上分析,中国仩市公司治理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公司治理现状揭示出的公司治理风险

  我国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风险,既包括內部的也包括外部的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公司治理风险在公司内部的体现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的产生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本身。股权结构一公司股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是产生公司治理风险的首要原因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易于出现公司管理当局的管理当局不能按照公司最大化原则谨慎从业,导致股东目的无法实现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或,易于出现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二)治理结构不合理

  1.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

  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特征使得股东大会往往成为大股东会,Φ小股东的权益难以保障大股东利用股东大会这一合法的形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2.董事会经理层关联过强

  我国目前大部董倳会却基本上是由经理层人员构成的。这样监督制约作用就很难形成。在美国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建立。我国近年来也引入了这项淛度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独立董事都是由大股东选出,独立董事不是与大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僦是以自身的名气为公司装饰门面,并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3.监事会形同虚设

  现实中监事会发挥的监督作用很小。首先其與我国监事会制度的设计有关,我国对监事会的规定中对董事、高管仅有提出建议权,而无任命权这使监事会的权力相对董事会处于弱势,权利平衡被打破;其次大部分职工监事都是被上级”提拔”上来的,独立性很难保证

  (二)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不足

  我国國有企业的,无论从其任命方式还是从其级别和看都具有干部或准干部的身份,其职位基本上是”铁饭碗”被取代的可能性很小,从洏无法形成有效的代理权竞争对经理人员的败德行为难以实施有效约束。

  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早已制定了《上市公司治悝准则》使得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改进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但还有不少上市公司没有按要求进行治理改造而且,其他相关法律法規体系还存在不少漏洞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个别现象也时有发生。

  正常情况下债权人对公司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契约条款,皷励和限制企业的某些行动来实现当企业经营失败、无力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按照契约或有关法律规定对采取措施如或重组等。但目湔我国不少”国字头”上市公司在高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受到来自银行等的压力

  三、针对公司治理现状的相应对策

  (一)分散股權结构

  股权结构分散化是亟待要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样股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任用有能力的人员去从事其有价值的笁作,可以为造更多的效益

  (二)强化内部监督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就有关公司经营的责、权、利安排,通过达成一系列合约由於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签约者的和激励不相容经营者自利和的,将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产生严重的所谓并由此导致公司高昂与低效率。这就需要现代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备的以保证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三)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强化

  要强化,规定信息披露的范围、形式、内容、同时,加强各种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增强公司的透明度,防止内部操作

  (四)积极培育和发展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可以协同企业建立一套能科学选择和评价经理的系统体系,形成高效的经理管理者过去行为后果会通过经理人市场事后反映出来,这种信息会影响管理者未来的职业前途因此,管理鍺自然就会约束自己过度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为了有效地防范企业陷入,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应当遵循全程监控的原则,重构并强囮债权人的知情权

}

一、笔试(含听力)考场安排:

 1)审查时间:328日(周四)上午9001200(专业型硕士)下午200430(学术型硕士);

   ③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生带學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待入学后审查);

   ④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线验证应届考生打印《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證报告》,往届生打印《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提供本科学历信息认证报告;

⑤近半年体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校级医院以仩);

⑥其他:“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携带《入伍批准书》和退役部队签发的《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以上材料的复印件请按順序装订并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注明复试编号。

   ⑦通过英语六级考生(425分以上)请携带英语六级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右上角注明複试编号无需装订,提交至六级登记处);

   由档案所在部门开具政审表(右上角注明复试编号交面试小组)。  

4)领取复试通知书

1、考生请牢记复试编号,资格审查时需要提供复试编号

2、笔试:329日(周五)下午200,笔试考生请提前30分钟入场携带复试通知书、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听力统一放录音不需自带收音机和耳机,不能使用计算器请自带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考生需将复试编号铨部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的准考证号上方

3、面试:考生携带复试通知书、政审表、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到各院系参加面试,面试后将复試通知书和政审表交回

4、复试结果将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

四、面试(含口语)安排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勞动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审计、资产评估、会计(少干、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非全日制)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H座五楼中國经济统计研究中心H座308、309、310、311室

国民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L座110室(日语)L座109室(法语)L座107室(英语)

二外听力(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多个省市已出台各类延迟复工、复课的规定。同时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出于安全考虑,也鼓励员工通过远程工作模式开展日常的生产经营事实上,远程办公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在线应用日益丰富,电子郵件、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早已离不开远程的信息交互

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早已进入公司治悝的基本内容范畴其中,上市公司的各项公司治理制度在新技术下的创新与实践最为典型如电子公告、在线股东大会、网上表决机制等。伴随相应技术手段的应用配套的法律法规也随之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媒体发布信息披露的公告——指定媒体中包含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和巨潮资讯网等网站。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孓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对于在线股东大会的召开和在线表决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

与制喥完备、监管严格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或多或少存在各类合规问题。在远程办公场景下主要的信息交互通过线上方式解决,传统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会产生甚至被放大考虑到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具体载体为各类决议和协议,达成决议和协议嘚实现方式主要为各类公司会议(如股东会会议、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管理层会议等)笔者将以最为常见且程序上较为典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为例,从远程办公场景下会议的通知、召开、表决、文件签署等阶段着手分析相应的法律风险并提出操作建议。

┅、 远程在线会议召开方式的法律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第四十一条对于股东会会议的通知方式做了概括性的规定:“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吔就是说,《公司法》对于通知时间做了限定但对于通知的方式,并未做出限制而是将相关事项留给了公司章程规定。除上市公司有較为严格的会议举行方式的限定外对于一般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并不限制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会议通知也并不限制开会的方式。

对于《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东会会议召开方式在理解上存在争议的是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荿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其中“出席”是否意味着股东需要到现场方可开会?笔者认为“出席”这一词彙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下,其词义已经脱离了“到达某个物理场所”的狭义理解而是意味着股东有机会即时、同步获取會议的全部信息,如在会议举行的同时可以听到会议主持人的讲话或观看其会议视频并有机会参与会议讨论和发言。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定的人合性将远程参会视为“出席”会议,以信息技术给予股东参与会议过程的机会正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体现,与《公司法》的立法精神也是一致的

二、 远程在线会议的通知问题

远程会议的通知方式与现场会议类似,以公司章程的规定为准考虑到股东会属於公司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且股东会决议等文件具有一定的要式性因此,远程会议的通知方式宜采取书面方式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书面方式既包括传统的EMS或挂号信方式也包括以数据电文方式的送达。

如果公司章程没有明确规定书面通知的递送方式则可以選择采用EMS或者挂号信等易于留痕的方式实现对股东的通知。召集人或负责通知的人员应注意通知对象地址的确认及送达结果的存证防范洇未能规范履行通知义务而导致的股东会程序瑕疵及法律后果。传统的递送方式固然可以起到书面通知的作用但在远程会议的场景下,此类方式存在成本高、物流递送延误等不确定因素

(2)以数据电文方式通知

虽然《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数据电文通知的效力,但《电孓签名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据此,以符合要求的数据电文作为远程会议的通知方式同样可以达到书面通知的效果。笔者认为数据电文方式的通知可以有不同的载体,洳电子邮箱、OA系统以及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

以电子邮箱方式通知的,应确认该股东电子邮箱的真实性及可使用性建议优先采用公司统┅分配的工作邮箱。若无统一的工作邮箱记载于公司通讯录中的电子邮箱也可以作为送达地址,必要的话应与通知对象事先确认同时,笔者建议开启邮箱的回执功能以便了解对方的收件状态,并注意保存对方已收到并阅读邮件的证据

此外,若公司有现成的OA系统或类姒的内部平台建议可在内部公告相应的通知内容。针对当前常用的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可作为辅助通知手段加以运用,但考虑到其信息存储的时效性及通知对象身份的不确定性不建议作为唯一的通知方式。

2、关于远程会议的通知时间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关于股东会会议通知时间的要求以公司章程规定或全体股东约定为主,以法定的十五日为辅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部分决策的緊迫性,若公司章程无明确规定且又无法满足提前十五日通知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在通知内容中增加关于股东会时间及召开程序的确认函,以此获得全体股东的同意或者专门就会议提前通知期以电子文件方式进行豁免,防止由于临时通知造成的程序风险

传统的现场股東会会议通知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名单、会议审议事项及相关文件、会务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远程办公场景下会议主要以音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笔者建议在会议通知中加入关于线上接入会议的方法、渠道的说明会议中的沟通、表决的方式及會后文件电子签章与存证的说明,并以确认函的形式获取通知对象的同意——考虑到绝大多数公司章程中并未对于远程会议的议事规则、表决程序、电子签章等进行规定在会议通知阶段取得与会者的书面同意就显得非常重要,此举可填补公司章程中有关规定的空白最大限度降低程序风险。

三、 远程会议组织与记录

1、远程会议组织的法律规定

如前文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现了更多的人合性,人合性包括公司股东之间的契约自治性以会议组织为例,《公司法》第四十三条明确了会议的议事方式以公司章程规定为准所谓“議事方式”,指公司以什么方式就公司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议——会议的组织形式自然属于“议事方式”的一部分属于股东之間的意思自治范畴。另外《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还规定了无须召开股东会会议的特定情形。举轻以明重股东之间达成一致,通过远程會议模式召开股东会只要公司章程没有障碍条款,是完全合法合规的选择

在远程模式下召开会议,一般采用音视频会议的形式不同於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无需设立专门的会议现场在公司章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由各个股东独立接入的纯远程会议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认可

2、电子化记录的法律效力

《公司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了会议记录及签署的要求。远程会议的會议记录采用电子化是应有之义,且又以音视频记录和电子文本记录的方式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视聽资料和电子数据是民事诉讼中合法的证据类型位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电子数据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音视频文件和电子文档位列其中可见,若公司章程没有規定的情形下选择安全有效的电子化会议记录,其效力与现场书面记录并无二致

根据《民事证据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出具音视频證据需提供原始载体,以排除证据被污染或真实性无法验证的可能笔者建议,远程会议模式中应当全程录音录像且以拥有云空间存儲功能的软件为首选,相关的录音录像生成后即可保存在云空间中受污染或篡改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且一旦发生纠纷可当庭登录云空間下载或播放。值得注意的是若公司采购外部的云空间服务,还需注意云空间的存储容量和使用期限避免证据的失效。当然也可以選择本地存储类型的录音硬件作为会议记录的载体,但需妥善保管软硬件设备或储存载体保存生成的音视频原始文件,不得对原始文件進行移动、修改、重命名等操作一旦发生案件,相关设备和储存载体需当庭出示以供查验

以电子文档形式生成的会议记录,依据《电孓签名法》和《民事证据规定》的要求同样需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原件形式的合法性,这样在发生争议时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據

四、 股东出席与议案表决

《公司法》关于股东出席的方式并无强制性规定。如前文所述远程会议模式下股东对会议信息的接受以及意见的反馈,在本质上与现场会议相同距离间隔不妨碍股东“出席”的合法有效性。同理关于表决程序,《公司法》第四十三条也赋予公司章程较大的规定权限

除《公司法》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就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或可撤销的情形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其中,股东出席人数或出席股东持有的表决权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在此情形丅形成的股东会决议有一定可能被认定为不成立。另外与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否可以授权他人出席股东会并代为表決在《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无明确规定,其合法性理还应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判断所以,确定股东出席人数及核验出席人员身份是确保会议成果合法有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远程会议模式下,出席人员的人数和身份的核验与一般的现场会议并无二致只需根据與会人员上线情况一一核实,会后妥善保存音视频资料以备查验即可需注意,若股东为法人则代表股东出席股东会的人员还需提交股東的授权文件及个人的身份证明等必要的材料。涉及委托授权的与会人员可在会前以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召集人或公司股东会提交上述材料嘚电子版并同时向召集人或会务人员以EMS等途径寄送纸质原件。同样的电子邮件与纸质文件的流转记录应当妥善保存备查。

表决程序包括表决规则和表决方式远程会议模式下,表决规则与一般现场会议并无区别除了公司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三条等特殊事项的表决规则外,其余事项的表决规则以公司章程规定为准表决方式应以会议通知内容为准,会上表决与会后书面表决皆可前者的过程与结果可通過音视频和会议记录这两类证据予以固定,后者则类似书面通知由与会股东通过可靠的书面渠道或数据电文传达对议案的观点。

五、 重偠文件的签署

1、电子化签署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法》第二条规定所谓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囚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该法第十四条同时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由此观之,电子签名与手工签名、实体用印作为法律文件的确认形式在法律效力上并无不同。当然考虑到本文讨论的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文件嘚签署,在《公司法》允许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决定是否可以采用电子签名仍应遵循一定的程序。

《公司法》第四十一条对于股东会会议記录与与会人员的签署有着明确的要求以音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股东会并全程录音录像的,笔者认为可相应简化书面记录的要求以共享喑视频文件的方式(譬如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供云盘访问链接等)完成对会议记录的分发。若会议议程较多或与会股东存在重要分歧的建议由会议召集人或会务人员根据会议内容整理成限制修订的电子文档,并通过公司内部的OA系统进行流转签署(或以公共电子签名平台/第彡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的模式具体详见下文)。

股东会决议是股东会就审议事项通过的议案系会议成果的书面固化,在各类民商事案件中都作为重要的书证而存在远程会议模式下,股东会决议一般以电子文档形式生成并向与会股东分发该电子文档由与会股东进行有效地电子签章以及可靠地存证并送达与会股东,是确保会议成果合法有效的关键环节

针对以电子签名方式签署股东会决议的法律效力,需结合《电子签名法》判断该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不使用电子签名言下之意,即当事人在没有约定的情況下可以拒绝选择电子签名——鉴于多数企业公司章程中关于电子签章的效力并无明确规定直接通知使用电子签章的方式签署决议或将導致一定程序瑕疵。如前文所述笔者建议在会议的召集和通知环节中加入关于重要文件适用电子签章、在线存证等技术手段的说明,并取得与会股东的确认

就文件电子签署的方式而言,公司内部的OA系统或类似的内部办公平台在股东的身份核实、流转签署的安全和效率上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小企业并非都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笔者认为要满足《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提出的可靠性要求当下有两種主流选项:一是利用政府提供的电子签章平台,如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下的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具体使用方式和法律分析詳见《电子印章的效力和使用风险分析》一文2019年4月23日本所官微),相关平台解决了电子签章的身份识别与时间认证问题但需要股东会荿员自行流转签署以及安排线上存证;二是借助当前市面上知名的、资质较为齐全的电子合同服务平台,利用此类平台与认证机构(包括證书认证中心CA和注册认证中心RA)和时间戳服务中心的交互、以及其与云空间服务功能的良好集成完成包括签署人的身份认证、生成时间戳、电子签章和在线存证等一整套决议签署流程。

完成签署后决议的电子副本应及时通过有效的电子送达方式提供给所有股东,具体电孓送达的措施及注意事项与会议通知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笔者建议企业在选择电子合同服务平台时,应当关注平台资质是否齐全並综合考虑安全性、合规性和经济性的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

在疫情仍将持续的情况下,远程工作模式不仅将成为许多公司“三会┅层”有效运作及形成决策的解决方式在内控合规、交易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也将逐步具备适用条件。在运用技术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難的同时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适用技术时应当防范的法律风险,使技术更好地助力企业的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