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7 相机苹果电脑分辨率调高如何变得更高的问题

iPhone拍照的七个小技巧让照片更清晰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4-13 14:34:38
虽然iPhone拍照效果一直很出色,但是如果你使用不当肯定拍不出非常好的效果出来,小编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几招技巧,让你的iPhone拍照更清晰
1. 为拍摄对象设置好焦距
焦距设置不当是照片最终显得模糊不清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聚焦的问题能够在任何光线情况下影响照片。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可能依靠自动聚焦来完成拍摄,这在大多数时候效果还不错。
&然而,有时自动聚焦却让你失望,你可能拍到类似以上照片的图像。 为了获得最佳结果,你应该通过触按iPhone自带相机应用中的屏幕设置手动焦距。
&在该示例中,iPhone已自动设置聚焦(和曝光)在照片背景上,这就是为什么前景中的网球在焦点外,而背景却在焦点上。如果我的原定目标是拍摄网球,我将触按球的屏幕上来手动设置聚焦(和曝光)在下列示例中显示的点上。
&2. 确保拍摄光线充足
当晚间用iPhone拍摄清晰照片可能时,一般来说,当照片中出现的光线更多时,效果会更好。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例如,室内拍摄时),较少光线达到相机感应器,为了让足够的光线能够到达感应器来创建一张曝光得当的图像,快门必须更长时间地保持打开状态。
快门打开时拍摄的任何动作(包括iPhone本身的动作和拍摄对象的运动)都将导致照片中模糊不清,快门开启时间越长,动作可能越多(导致模糊更多)。
当iPhone没有启动手动调整快门速度时,快门在光线充足时保持开启的时间更短。 因此如果你能采取措施增加照片中的光量(例如到室外拍摄或开灯),你会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3. 避免手抖
当然,有时不太可能增加场景中的光量,这时候要拍照的话要尽量避免iPhone抖动。 请确保双手紧握iPhone而且有稳固的物体支撑双手。
任何外部建筑(例如桌子或铁轨)可用于支撑手腕或手肘,也可以全身靠墙。 在没有外物可支撑时,还可以试试将胳膊支在膝盖上,或者手肘靠在腰部。
当然,如果你慢慢拍照,拍摄效果会好得多。 慢慢拍摄可确保照片完美取景以及紧握住iPhone时身体姿势舒适,这会帮助你避免多余动作。
&4. 使用稳固的三脚架
在没有任何设备支撑下,使用优质三脚架是避免照片发生任何运动(以及造成模糊)的最佳方法,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持iPhone稳固。 当然,带着三脚架让你的照片没有了一些自然性,但是也让你获得了神奇结果,尤其当拍摄景观照和长时间曝光照片时。
当三脚架和iPhone组合使用时,我推荐使用即使在岩石或冰上也能让iPhone保持稳固的正规三脚架来拍摄风景照。 我使用带曼富图804RC2三脚架头的曼富图190XPROB 三脚架,但是肯定还有其它选择。
你还将需要将iPhone附着在三脚架上,一个简单方法便是使用曼富图Klyp+ iPhone 摄影产品系列中的iPhone保护套。
&5. 用耳机摄影
一个鲜为人知的iPhone摄影窍门是使用耳机上的音量按钮作为远程快门开关。 还记得你最初购买iPhone时的白色Apple耳机吗? 这些耳机对于iPhone摄影非常有帮助。
如果您按下耳机线的增加音量按钮,iPhone就会拍照。 这种减少相机运动(手握和使用三脚架)的技巧非常好,因为你无需触按iPhone也能拍照。
&6. 避开移动的对象
除了尽量保持iPhone不抖,让拍摄对象静止不动也同样重要,尤其在光线不足时摄影。 即使下列照片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这可以清楚地说明拍摄对象移动时拍摄会出现什么结果。
&该示例中,左边的对象几乎完全清晰,但是右边的对象却很模糊。这里唯一的差异在于左边的人站着不动(除了他的右臂),而右边的人则在快速走过镜头前。
7. 在后期处理中增加对比度
本文中的其他小技巧将有助于你实际拍摄更清晰的照片,本段提到的技巧让你通过后期处理以稍作修饰的方式打造外观清晰的iPhone照片。 增加对比度可以明显提高照片清晰度。
高对比度照片显得更清晰的原因在于增加对比度时(特别在黑白照中)突显照片明暗部分的分隔线。 让我向你举例说明我的意思。
&以上显示的原照不是特别清楚。
&然而,只须增加对比度并将该照片变成黑白照即可创建非常清楚的照片效果,Instagram用户指出该照片平淡无奇,虽然清晰高对比度后期处理让这张照片看起来很清晰。
以上就是iPhone拍照的七个小技巧让照片更清晰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各位还有其他手机方面的问题,或者想要了解最新的手机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你们都觉得iPhone 7 Plus拍照那么好 但我却不那么认为|苹果|iPhone|拍照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精品评测 &&正文
你们都觉得iPhone 7 Plus拍照那么好 但我却不那么认为
  一直以来,大多数手机厂商都将iPhone作为衡量自家手机拍照性能的依据,然而这样的厚爱却没有让苹果加紧步伐提升相片质量,即使它在iPhone 6s时代已经将像素提升至1200w,可未曾进步的感光元件尺寸已经远远落后于Android旗舰,诸如Galaxy S系列和LG G系列在成像素质方面已经有所超越。事实上对于熟悉智能手机相机发展的用户来说,近两年iPhone的成像优势似乎只能活在友商的PPT中。
  于是乎,苹果似乎下定决心要在这一代iPhone中追赶上时代,iPhone 7 Plus采用了与LG G5一样的非对称双摄像头设计,两颗摄像头采用完全不同的焦距与感光元件,其中一颗为4mm(等效28mm),而另一颗则为7mm(等效接近56mm)。这样的设计与此前华为P9、HTC M8等双摄像头手机完全不同,通过两颗摄像头的多帧合成补偿,苹果宣称能够实现2X无损变焦,官方甚至用上了光学变焦的说法,但这样设计的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想的有用,后文会详细说明其中的缘由。(以下样张全部原图上传)
  iPhone 7 Plus的两颗摄像头并没有全部集成光学防抖模组,仅有4mm的摄像头集成了OIS组件,结合iFitix拆解后得知的CMOS尺寸差异(4mm摄像头配备有1/3英寸感光元件、7mm摄像头配备有1/3.6英寸感光元件,皆由索尼定制),这意味着苹果本身就在双摄像头存在主次之分。
  和上一代一样,iPhone 7 Plus最大可以拍摄像素照片,感光尺寸达到了1.22um,本着节省成本考量,我们有理由相信iPhone 7 Plus主摄像头会继续沿用iPhone 6s时代的Sensor。另外,考虑到4mm和7mm镜头本身体积的差异,要想将它们全部塞进同一模组中,必定要牺牲7mm镜头的光圈,因此苹果为iPhone 7 Plus主摄像头提供了与iPhone 7相同的f/1.8光圈,而7mm镜头光圈仅为f/2.8,若是后者采用相同的光圈,必定无法在体积在上得到平衡,这也是无奈之举。
2X变焦样张
2X变焦样张
  和LG G5那两颗光学素质截然不同的摄像头相比,苹果无疑要厚道的多, 4mm镜头表现都非常出色,若是仅从这一点考虑,iPhone 7 Plus倒也的确能站上智能手机拍照的第一梯队,不仅等效28mm广角端边缘裂化控制出色,甚至连原本落后的解析力都有所进步,比较重要的提升在于,光圈的增大并没有带来边缘解析力的损失,在光线正常的状态下,iPhone 7 Plus在拍摄楼房等建筑物时,结合出色的宽容度表现,的确能够获得锐利清晰的影像。(以下样张没有开启HDR)
  在逆光状态下,这颗主摄像头也仅仅存在一些无足轻重的鬼影和紫边问题,即便是正对光源,也不会出现大范围雾化的问题。不过侧逆光状态下,iPhone 7 Plus还是和大多数手机一样难逃魔爪,具体表现在于为了降低雾化而大范围降低饱和度和色彩对比度,导致画面的白平衡和观感大打折扣。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iPhone 7 Plus的整体白平衡表现也不算稳定,在许多场景下iPhone 7 Plus都会出现难以解释的白平衡偏转现象,大多数媒体在评测中都仍然将“白平衡稳定”的评论颁发给这一代iPhone,认为它在这方面领先于Galaxy S7 edge与Galaxy Note7,实际我们认为后两者在色彩的稳定性上反而更胜一筹。
  iPhoen 7 Plus的7mm镜头几乎具有相同的光学素质,等效56mm焦距在拍摄人像边缘衰减和色彩失真情况并不多,逆光状态的表现也在可接受范围。不过可能是受限于过小的CMOS尺寸,这颗摄像头本身的画质存在不足,画面的整体解析力下降严重,颗粒感异常明显,这时iPhone会开启暴力涂抹来维持画面的纯净度,从而致使画面的观感反而退步到千元机水准,这也成为iPhone 7 Plus相机表现最为严重的问题。
2X变焦样张
2X变焦样张
  无疑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副摄像头的启用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定,用户并不能手动选择开启两颗摄像头,事实上仅有在“光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iPhone 7 Plus才会启动这颗摄像头,这样模糊的说法让副摄像头的启用多少有些琢磨不透,所以在评测iPhone 7 Plus时,我需要手动遮挡副摄像头来检测它是否启用。
2X变焦样张
2X变焦样张
  那么这两颗摄像头结合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功用呢?首先自然是前文中所说到的变焦功能,我们知道,在智能手机愈发轻薄化的当下,要想在不牺牲画质的前提下将光学变焦镜头塞入7mm机身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变焦却是大多数人拍照的必要功能,于是诸如诺基亚和索尼之类的厂商就开始考虑在冗余像素上做文章,通过像素合成、裁剪和压缩等方式来保证画面细节的清晰度,从而实现所谓“无损变焦”的目的。不过这样的做法仍然与手机的轻薄化目标相违背,毕竟若是实现诺基亚808或1020那样4100w像素画质,就需要塞入一块接近1英寸的CMOS,“奥利奥镜头”对于纤薄的iPhone来说仍旧太过巨大,而同样采用冗余像素合成的多帧合成,无疑就要经济的多。
左:2X变焦 右:1X同一区域放大
  在双摄像头同时启用时,iPhone 7 Plus会将两颗摄像头所拍摄的56mm画面进行重合,结合iPhone原本的多帧合成算法,从而得到一张拥有双份像素原始图片,进而将物理像素压缩至1200w,由此得到的照片自然比由单颗1/3英寸CMOS裁剪的要更为清晰,细节也会更为出色。
  这样的设计无疑在光照条件良好的状态下是有效的,此时iPhone 7 Plus软件提供的2X变焦画质的确非常接近主摄像头的素质,1200w像素的细节损失非常小,不仅边缘锐利画面色彩通透,甚至连光比复杂的环境也能得到不错的宽容度表现,f/2.8光圈也足够应付景物和中焦段人像的拍摄。
  不过就像前文说到的那样,只要在阴天或者市内的状况下,iPhone 7 Plus的2X变焦就不会启动双摄像头合成,此时手机仍旧会启用与前代相同的数码变焦方式,解析力和画面的可用度将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何种光照环境下,iPhone 7 Plus都提供了1x-10x的变焦功能,但仅在2X变焦时会启用双摄像头合成。
  除此之外,iPhone 7 Plus的双摄像头还提供有景深预测模拟大光圈镜头虚化的功用,在iOS 10.1 Beta版中已经可以测试该功能(人像模式),不过和iPhone一贯系统优先解决的做法一样,人像模式的景深预测也没有预想中的好用:开启人像模式后,iPhone会强制启用7mm摄像头,此时iPhone 7 Plus只能拍摄等效56mm照片,而系统要求拍摄物体必须距离手机2,5米左右才能开始预测,可想而知在实际使用中拍摄食物或是静物时激活景深的几率并不太高,特别是在街道之类干扰物体较多的场景,手机的景深判定非常难以开启。
人像模式样张
  同时,iPhone 7 Plus的虚化存在两个致命问题,首先仍旧是和大多数双摄像头虚化的方案一样,苹果并不会预测画面焦平面,而是直接预测拍摄物体边缘,这导致浅景深照片大多看上去非常的“差劲”,远不如大光圈镜头所形成柔和的焦外成像。除此之外,前文也说到iPhone 7 Plus的7mm摄像头所配备的感光元件在光照环境一般的状况下画质并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室内或是阴天环境下所拍摄的人像照片实际观感非常糟糕。
人像模式样张
人像模式样张
人像模式样张
  可能是为了抑制糟糕的画质,这一次iPhone 7 Plus的画面涂抹达到了苹果史无前例的高度,不管是单独启用4mm还是共同启用7mm镜头,系统都会严格压缩画面的ISO,在拍摄的大多数夜景中,鲜有ISO超过200的样张,有不少甚至只有ISO80。然而即便是如此低的ISO数值,整体画面的涂抹处理仍然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可以说大多数弱光状态下,iPhone 7 Plus的照片都缺乏物体质感,有些偏硬。不过好在OIS光学防抖组件和多帧合成机制犹在,iPhone 7 Plus最高感光度会提升至ISO1600,快门速度会达到1/4,这样的数值下竟然仍旧能保证稳定的出片,不得不让人赞叹苹果惊人的算法。
2X变焦样张
  细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涂抹,然而这张样张仅为ISO40
  iPhone 7 Plus的自动曝光相对趋于保守,不过系统给予了点测联动非常高的调整比重,当画面主体为黑色时,点击对焦很有可能导致画面整体过曝,不过此时可以调整画面的曝光补偿来进行“拯救”。另外得益于原本就不错的相位对焦性能,iPhone 7 Plus自动对焦的速度和准确性都足够跻身当前一流的水准,虽然偶尔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迟疑”,但依旧相当可靠。
  iPhone 7 Plus与iPhone7的色彩管理采用DCI-P3标准,为了配合这块广色域调色的屏幕,两者的照片色彩也启用了苹果基于DCI-P3修订的Display P3标准,这是一种广色域标准,好的一面来看,Display P3色彩范围的启用使得照片在iPhone 7或iPhone 7 Plus上观看时有了更鲜艳的色彩表现,但若是在非DCI-P3色彩范围的屏幕上(诸如sRGB或是Adobe RGB),iPhone 7 Plus的成像发色显得颇为清淡,黯淡的红色和黄色表现常常会让人觉得有些不活泼的观感,通过社交网络分享给其他设备观看,可能会有一种照片饱和度欠缺的尴尬。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iOS 10中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系统RAW照片,结合iOS数以万计的后期应用,总有一款滤镜能够让色彩显得“大气上档次”。
iPhone 7 Plus与普通显示器查看Display-P3色彩范围样张
iPhone 7 Plus与普通显示器查看Adobe RGB色彩范围样张
  毫无疑问,iPhone 7 Plus的双摄像头多少有些盲目激进的意味,苹果虽然在iPhone 7 Plus引入了全新的ISP以保证成像合成的速度,但他的表现仍旧没有比iPhone 6s有质的提升,若是将它与当前成像第一梯队的Galaxy Note7和Lumia 950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特别是在7mm摄像头启用的状态下,画质更是直接跌入千元机范畴。
  这不得不让我对未来一年智能手机的成像发展产生了担心,苹果过于强调无损变焦而忽视最终成像画质的做法是否会将国产厂商引入到一个新的误区之中?另外,这样的宣传手法也必定让用户过于信赖2X变焦的实际画质,然而在大多数状况下它仍旧与传统损失画质的数码变焦不无区别,糟糕的质量是否会透支苹果多年建立的口碑也不得而知。不过即便如此,我仍然对苹果愿意继续探索智能手机相机的做法表示敬意,只不过步子却是需要迈得更大才对。
  额,至于iPhone 7的实际表现,我没买,所以我也不知道咯。
Surface Pro 5和Surface Book 2也很有可能一同亮相。
128GB容量的iPhone7在读写速度方面远胜32GB版本……
在iOS这个大生态下,信息功能中加入一个小生态。
简单总结就是:锤子T3正面像iPhone 6,背面像魅族MX2。
参考价格1999元
超声波指纹识别
1200万像素
CMOS传感器
参考价格3299元
参考价格6388元
A10 Fusionc处理器
亮黑新配色
外观变化不大
参考价格1699元
64GB机身存储查看: 886|回复: 11
我在评测网站看到苹果800万像素的手机完爆别人4000多万像素的手机,我就不明白了,我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这个疑问,期待你的解答
你所说的效果是画质不是像素,像素只是照片的尺寸,在理想条件下,像素越大,能表现出来的的细节就越好,但是,一块1/3英寸大小的的传感器你指望它多大像素,太大像素反而让每个像素所感应到的光线越少,于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表现就会很差强人意了!
如果你很追求相机效果,你应该注重的是传感器大小!
---------------------------------------------------------------------------
在添加一点,iphone的摄像头之所以那么受推崇,实际上得益于各种应用,至于是实质的画质表现还是一般而已,现在5s的传感器大小也就1/2.8英寸,比一般手机大一点点,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当然随着手机传感器的一步步增大,手机画质超越1/2.3英寸的DC指日可待
只是手机一般为了体积而不做变焦镜头这点差点,诺基亚4000W像素的那个808,传感器是1/1.2,概念就是远远把1/2.3英寸的DC以及几个旗舰1/1.7英寸的DC远摔几条街了,而且做成4000W像素其实一方面为了营销,一方面也是为了不损画质的数码变焦之后还能有点像素[至少数码变焦后打印和7寸照片是没问题的]
4000多万像素的手机
我知道的只有Nokia这个变态的808和lumia 1020(以及后续升级)。这俩货苹果还真爆不了反而被爆。
像素数量和画质没有必然联系,每次见这种问题都说一遍都说腻了,传送门
1600万像素的相机就一定比1010万像素的相机好吗?
这个问题先要从影响画质的各种因素说起。对于手机摄像头这种高集成度的设备,自然影响因素就更高了。以下因素都可以考虑一下,就知道为什么iPhone比别的手机要好一些:
补充一下,我不是学电子的,所以有些问题讲错了也请帮忙更正。简单的说,现在拍照片就是在每个像素点都把光照强度转化成电位,然后在一个一个测量。
像素,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当然像素越高越好。CCD的灵敏度,由于材料制作工艺的原因,不同位置的灵敏度会略有起伏,会造成不同位置画质有一些区别。当然在现代的相机里面这个影响很小了。器件的设计,比如CCD产生的热量后散热的速度也是有关系的。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去,每个像素的电位测量的误差就会越大,那么噪音也就越大。贝尔滤镜的设计,贝尔滤镜是CCD前面每个像素点前面红的绿的蓝的小透镜,每个像素点拍照的时候事实上只能采集一次光照强度的信息(所以其实彩色的照片每个点rgb三种颜色是插值运算算出来的),由于透过镜头的光线并不是垂直射入CCD的每一个地方,在边缘可能会有些入射光被折射出去,这就会产生一些绿边紫边的现象。处理器运算能力——有些CPU根本吃不消的。镜头设计,别看手机上就那么一小片镜头,它的光学分辨率其实并没有高到哪里去。现在Canon、Nikon的镜头光学分辨率也就和3000万像素左右的CCD相对应(当然Leica的镜头自然更牛更好了啦),手机上的几片玻璃就不会好到哪里去。我认为这个因素都可以排到前三甲。驱动、拍照软件设计。这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这里抛砖引玉,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亲爱的你好
像素对照片影响的确是很大,但这仅仅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此外比较重要的几方面因素是(业余归纳,如有疏漏或谬误恳请指正+_+):
1.镜头。镜头的锐度、对比度、色彩、畸变、色散、眩光等多种因素影响了最终成像结果。
2.传感器。像素大小与分布(此处像素指传感器上的)、发热量、感光敏锐度、动态范围等指标影响最终成像结果。(像素数量是传感器方面的一个指标)
当然以上两部分的综合得分来看,iPhone也并不是居于一个很高的位置,通过各种手机的宣传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比iPhone有更高规格的同期手机产品也不算稀少,比如原诺基亚之前一直是亏着做手机的钱,操着卖相机的心,Lumia旗舰机的摄影功能不得不说十分豪华……但是,很多人不觉得iPhone比Lumia的一些主打摄影的旗舰产品表现差,甚至认为相较之下iPhone更好,为啥?
接下来是个人认为的关键因素:
3.处理器与算法。这部分包含测光、白平衡及降噪涂抹、锐化、饱和调整等等各种数码后期处理。
可能有些童鞋还不知道,jpg格式的图片并不会如实地记录了捕捉到的光影,而是经过了相机内部的优化的,raw文件才是相对原始而完整的素材。然而能如实体现照相设备实力的raw文件,在手机摄影这个强调便捷和随意的随手拍市场里(几乎)并不存在。一是因为大多数手机不支持raw格式输出,直接生产jpg文件,所以jpg直接代表着该设备的最终成像质量;二是从市场定位来看,大多数用手机摄影的用户对图片精细度和真实度的需求并不高,因此即使提供了又大又原始的raw格式,人家也不爱用。所以,对于需要将各种光影原始数据直接加工为jpg并保存的手机来说,处理器与算法方面的影响非常大。要知道,在拍摄时,一旦你的测光有问题,导致某些场景过曝或欠曝,高光或阴影部分的细节就会大量损失,画面整体的饱和度和对比度也会明显下降,这时候你的硬件再牛,照片不美观,又有什么用呢?总不能指望随手拍用户各个懂得白加黑减曝光补偿之类的技巧吧。而如果白平衡不准,导致某些照片的色彩偏色,比如白云偏红,绿叶偏黄,美食偏蓝,出现这种破坏意境的偏色,即便你硬件再牛,照片不美观,又有什么用呢?难道指望随手拍用户各个都懂得调色温?手机的色温选择还那么少。再比如说,如果你的降噪处理算法不太聪明,导致夜景拍摄时噪点涂得少,细节损失大,那么硬件上建立起来的优势还会有吗?有些厂商就是这么矛盾。
就个人实际使用体验而言(个人接触过iPhone4、4S、5,盖世3、4,Lumia920等旗舰级手机),iPhone在白平衡、测光方面的准确度以及对图片原始素材的处理与加工上是做得非常出色的。这也是iPhone能赢得许多摄影爱好者的芳心的一大原因。
P.S. 也不能忽视其他手机也的一些优势,比如Lumia高端旗舰那令人惊艳的夜摄能力和光学防抖。所以大家在选择哪款手机时也要考虑自己的个人需求。比如本人在对比大量样张和实机试拍后,最后选了个耐摔的XD
附上个人的一张920的摄影作品(有后期)XD
至于像素对画质的影响因素,说通俗点,像素的高低通常只决定画面尺寸输出的大小。(如果压缩到相同面积还是能给人精细的感觉,但精细并不只有像素一个因素)也就是说像素是整个设备的一个影响参数而已,后面还有很多诸如感光元件的体积等等。苹果的独特优势还包括软件方面的,由于苹果在MAC上长期积攒下来的平面设计优势,画面的处理优化是相当好的。至于以上的那两个逆天的4000万级别像素的手机,Nokia的确是利用了高像素提高画质,但是Pureview是通过几个像素合成一个像素的手段提高画质的,所以本质上输出像素依然不高。
影响成像质量有三方面因素:感光芯片(CMOS或CCD)、镜头、图像处理器。
iphone 5s的摄像头硬件其实并不出色,使用的是索尼背照式CMOS,虽然单个像素在手机中比较大,但是技术并不算先进,堆栈式CMOS可以在更小的像素面积上获得相同的进光量。镜头方面,iphone也中规中矩,没有光学防抖,也没有大光圈。F2.2的光圈在手机中算是打的安全牌,在弱光与边缘画质上取了平衡点。最后是图像处理器,这是苹果的绝对优势,在手机阵营中没有对手。虽然受限于CMOS与镜头的等级,但苹果的图像处理器算是发挥了硬件的极限。很多评测网站上发布的样张,大部分人看是不会放大至100%,并且观察噪点分布情况、动态范围及边缘分辨率的,这时,曝光准确度与色彩鲜艳度就显得更重要,于是苹果的处理器优势正好扬长避短,让人感觉画质非常优秀。
用像素来衡量一款手机相机好不好是很不科学的,还要看CMOS整体性能,iphone的手机CMOS是索尼定制的IMX145背照式CMOS。相机还要看光圈大小 防抖性能 像素面积等等因素。
如果手机相机素质非常好的话 最终还要看手机对相机的优化,比如S4和find5同样是索尼堆栈式1300W,可是三星优化好 find5优化一般 所以find5成像就比较一般。
一米的天堂
为什么都这个年代里还有人觉得像素高就一定拍照效果好...
没有人提htcone 的400万吗,水果没有使用高像素,理由是一样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分辨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