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生学医选什么专业好来说经济专业和医学那个更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大学是经济专业然后想考研学医应该不行:

1、报考可能受限制。一般来说医学专业只招收本专业考生,临床医学类的专业都不接受跨考。

2、大学是经济专业,即使可以跨考也难度很大,因为缺乏专业基础,自学医学方面的专业课比较难。所以建议还是报考经济类或者跨考管理类专业比较合适。

}

―本刊专访医学女博士常超

决定学医的时候,常超眼前晃动的是飘荡着消毒水味道的办公室、洁白的大褂与一件件整齐码放的医疗器械。她总觉得,在肃穆的环境里,包裹着医生最温情的奉献精神。

真正地成为医学生之后,她发现,想象与现实间存在一条难以忽视的鸿沟。“每一个有过临床实习经历的医学生,都会发现医生这个职业需要背负的心理压力比常人要大得多。医生并不是神,而是跟病人一样,都是普通的人。”

医生,这个职业之所以特殊,大概是源于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职业能像它一样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在救死扶伤的天职下,医患关系正遭遇着前所未见的信任危机,医生的工作环境面临着高强度的职业压力与饱受争议的负面情绪的双重考验。成为医生后,常超最常回想起的是当年迈入医学院那刻的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说,“医生始终都是神圣的职业。”

从2000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到2006年考入昆明医学院攻读胸心血管外科学硕士学位,再到2009年考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攻读胸心血管外科学博士学位,至2012年成功戴上博士帽,12年的青春被常超奉献给了自己的理想―从医。

“学医的苦与累,只有学医的人才能体会。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切有关医学生的描述恐怕只是一种概念。”医疗剧在国外是电视剧中的成熟片种,近年来国内多部医疗剧的热播,不仅让大众接触到新鲜而刺激的医学术语,更有对医生行业的种种“揭秘”。而在常超眼里,医疗剧永远只是电视剧,并不代表真实。

“学医,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常超感叹,对医学生来说,大学生活远不是憧憬中的七彩世界,更不像小说、电影里描绘的那样自由潇洒。“医学专业的课程非常多,为了学好这些课程,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好似延续了高三时的紧张拼搏状态,过着自习室、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她眼里,医学生的坚持凭的不仅仅是毅力,更有对职业理想的执着。

从大学开始,常超在完成规定的课业学习后,仍继续到自习室自习,直至自习室关门才回宿舍。有时候,她会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累了,可看到还有很多同学在熬夜学习,又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坚持。“尤其是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通常是连考一两周,一天一个科目。平时不努力的话,指望临考前熬夜‘抱佛脚’是很难通过的。”她笑说,睡懒觉是很奢侈的事情!“对大多数医学生来说,生活中几乎没有K歌、泡吧的内容,就连谈恋爱通常也是把一起去自习室学习当做约会。”

解剖尸体―这四个字,在键盘上敲打的时候,总是会有颤抖的感觉。常超第一次去上解剖课,从迈进解剖楼再走到二楼的解剖室,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喘。“城市的孩子,可能平时连杀鸡都不敢下手,要去面对一具真实的人体标本,那种感受一辈子难忘。”

“解剖室很大,但除了一块黑板,就只有黑板前的一张长长的铅制的台子。台子上是用塑料布裹得严严实实、直挺挺的人体标本。”常超静静地回忆说,当时所有的同学都不敢说话,甚至是连动都不敢动一下。“解剖课的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请所有同学:默哀、感恩、严肃、认真’。于是,大家默默地站在老师周围,面对人体标本默哀一分钟。”老师告诉他们,目前人体解剖教学所用的遗体主要来自自愿捐献,并会先用福尔马林等液体进行防腐处理3年以上,然后才能开始使用。因为捐赠遗体数量有限,有部分专业的学生是没有机会进行解剖操作的,所以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解剖课是非常幸运的学习机会。“老师的这番话让大家的恐惧心理减轻不少,在后来的学习中,珍惜是最突出的情感。”

解剖是临床专业医学生要面对的考验与经历,否则知识便永远停留于课本。在常超的感受中,这门课是学医者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的分水岭。“解剖学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书本描述的人体结构,我们要在标本上亲眼看到、验证,才能对这个部位有更深刻的认识。”

因为从小住在医院的宿舍区,每天见到的都是穿着整洁白大褂的叔叔阿姨,对医生的崇拜在常超的内心早已根深蒂固。从医,是她儿时就有的梦想。学医的这些年,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科研论文6篇,此外,还以合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

在临床方面,常超刻苦学习胸心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知识,掌握了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的常见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肺癌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一侧全肺切除术、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等常规手术方式;熟悉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的基本技术,熟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心脏瓣膜病及冠状动脉搭桥的心外科常规手术方式;了解食道癌常规手术方式;掌握了肺癌、食道癌、胸外伤及心脏外科围术期监护的常规处理;掌握常用的肺癌、食道癌术后放化疗方案,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在科研方面,在恩师王平教授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病理实验室曹毅研究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由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的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在恩师肖锡俊教授及四川大学基础与法医学院免疫教研室章崇杰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由四川省科技厅资助的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患者RASS活化、心房肌结构重构及其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常超熟练掌握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常超介绍到,现在学医的人越来越多,因医疗资源不平衡,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现在即使是博士生,也很难进入顶尖医院就职。而且,学医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医术事关人命。也有很多学生在临床实习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心理压力而转行。”但她认为,医学专业技术性强,认真学好肯定会有好的职业前景。

如何成为好医生,对每位有志从医的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职业问题,更是必须要破解的人生问题。

“医学生在入职初期常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将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复杂疾病的机制改变超越了教科书,医学生面对的是知识点,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这就要求‘医学菜鸟’必须能在实际中活学活用理论。二是角色转变的挑战。从校园进入医院,从医学生转变成医生,不仅要像其他职业那样处理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更要处理好医患关系。”

出于职业习惯,常超通常会仔细阅读能搜集到的所有关于医疗界的新闻。通过这些报道,她发觉,医生所面临的职业环境越发尴尬。“这些年,医生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消息屡见报端,‘广东一医生手术前猝死’‘35岁医生猝死,生前常工作至凌晨’‘医生猝死在手术台前’……”常超在采访中申明,讲述这些报道的意义并不是申诉,而是希望唤醒大众能够客观看待医生这个职业。“我接触的临床老师都在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地治病救人。在医疗过程中,不畏艰辛,看到他们,我总是觉得医生的未来是光明的。”

“医院的门诊大厅,拥挤吵闹。患者因病本就心情不佳,又处在这种环境下,容易把平常不会在单位、家里发泄出的负面情绪,一下子被瞬间触发。这是体制、环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问题,根源不在医护人员自身。”走进医院,常超感受到医疗是高风险的职业。她用“医生的一只脚踏在病房,另一只脚踏在牢房”来调侃这个职业。“所有的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患者尽快康复,这是从医的基本道德。另一方面,患者总是自认为医生是无所不能的,但事实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医疗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风险不是医生造成的,而是由医学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我希望社会还医生一个宽松的行医环境,患者对医生多一些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丝关爱,让医生紧绷的神经有足够的缓冲地带与时间。”

希波克拉底曾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常超真诚地说,自己很荣幸地接受了先进的医学教育,从而有能力帮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做合格的医生最重要的是品质,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我建议医学生在学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必备专业技能学扎实,要把救死扶伤作为从医的根本目的,要有上进心,积极去研究、发现、解决病变的最佳、最安全的办法。”

东方“医圣“孙思邈有言: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西方“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说:“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常超认为,仅从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来看,就绝不能把医疗看做成单纯的服务行业。“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治疗都是明码标价的,是商业行为。患者既然花钱了,那么病就必须得治好。事实是,医学即便发展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人体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至今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谁也不敢说,自己已把人体机能与功能完全掌握。因此,治疗行为比病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疾病因外界的变化也在多变。如果大家对医疗知识能有更深的了解,可能对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能起到些改善作用。”

过度医疗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诸如“我们身边的过度医疗”“过度医疗的危害”“谁在诱导我们过度医疗”等新闻时而见诸报端。有评论认为,过度医疗的存在乃医生无奈之举,为了不让患者“抓住把柄”,医生不得不进行防御性治疗或过度医疗,为患者着想的治疗性措施在物质上得不到奖励,在精神上也得不到鼓励。随着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院很多操作都要征求患者同意。常超在采访中说,对医生来说,现在面临的治疗情境是要尊重家属的选择,而很多家属却并不懂医学常识。如果执意按照医学规律治疗,一旦出现问题,医生就要被问责,甚至丢掉工作。

“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想出医疗事故”,常超坦言,在现实生活中,医生虽未必是天使,却绝不是恶魔。她建议,在信任关系如此脆弱的当下,患者可以找信任的医院、信任的医生看病,学会相信专业人士。

不管医患关系有多紧张,对于并不懂医学知识的患者及家属来说,相信医生的专业都是风险最低的选择。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经济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我是女生父母都是医生所以从小就对医学有好感有人说父母学医学的都不希望孩子学医但是我爸我妈都同意如果我大学学医学以后就业可能会好办一些但是我家是在一个小城市但是我父亲是检验... 我是女生 父母都是医生 所以从小就对医学有好感 有人说父母学医学的都不希望孩子学医 但是我爸我妈都同意 如果我大学学医学 以后就业可能会好办一些 但是我家是在一个小城市 但是我父亲是检验科主任而且考上了副教授的考试 月薪大约七八千 但是我对经济学也比较有兴趣 但是大学毕业后可能 我认为可能就业有点困难 但是学经济的月薪好像平均比其他的高 现在的医闹问题这么严重 我有点拿不定主意 还是选其他专业 请大神们给我一些建议 谢谢!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要看你以后决定在那发展了,如果是回地方小城市,学医比较好,要想留在大城市建议学经济:

  1. 现在学医门槛比较高,小地方三甲估计需要硕士以上,大城市还可以的医院一般要博士,当然如果你有信心读下去的话也无所谓。

  2. 像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经济学还是比较热的,稍微好点学校的硕士起薪1W以上没什么问题,而且工作环境和上升空间相对大一点,但当然小城市就没这么好了。

没有 小城市医院的专科生都能进去 三甲医院也收实习生 我向往的城市是上海或者青岛 是不是对于这样的城市更适合经济学 还是其他
青岛我不太了解,上海经济、金融行业算是支柱产业了,收入总体来说肯定是比医生高的,而且医生需要熬资历,复旦的博士刚进医院也就3000多的工资。。
那有没有其他的专业推荐呢?在一线或二线城市
 1、计算机,通信,这是目前比较火的专业,大多数毕业月薪都在1w以上,至少我周围是这样的,这几个专业,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工作也比较好找。就是以后工作后会比较累。
2、建筑学,这个算是传统专业里收入比较高的了,但是感觉最近几年这个行业可能会下滑。不过工作也比较累就是了。
3、数学,数学算是基础学科,如果想学好经济学不如从数学入手,但这一般都是要考研的了,国内很多名校经济学专业还是比较喜欢有数学背景的学生的,很多世界级名校也是。
4、你特别喜欢的专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学医选什么专业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