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英理财:700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究竟去哪儿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外汇资讯
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去哪儿 有增有减成新常态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数据增幅在不断减缓。一季度增长1258亿美元,二季度仅增约400亿美元。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较6月末减少约1000亿美元。
  小明因销售产品和外商对其直接投资共获得200美元外汇,最终到央行账户里,只增加了80美元,120美元因为小明的持汇、美股投资以及银行的留存而“不翼而飞”。  这是市场对我国外汇储备形象的举例描述,这个例子生动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市场观点认为,外汇储备未来有可能走入“有增有减的新常态”。
  9月末,超出市场预期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没能突破市场此前预计的4万亿美元大关。  而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数据增幅在不断减缓。一季度增长1258亿美元,二季度仅增约400亿美元。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较6月末减少约1000亿美元,时隔两年多后,外汇储备再度出现负增长。而上一次外汇储备出现季度减少发生在2012年二季度,当时外汇储备数据出现了650亿美元的季度减少。  外汇储备到哪里去了?实体经济、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央行,究竟哪一个造成了外汇储备的减少?  外汇储备有增有减  此前,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外汇储备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两方面决定的。其一,贸易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一方来决定汇率的强弱,由此决定汇率走向,从而影响资本的跨境流动;其二,外汇储备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前景和此前景下投资回报率预期有关。  “这种新常态是很正常的现象。”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认为,外汇储备的有增有减属于正常现象,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外汇储备的多少高低取决于两方面:第一,我国贸易出口进展情况,贸易出口多的时候,外汇可能就多,往往是由于经常项下的贸易以美元结算,所以顺差大,外汇储备会多;第二,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增加。  “外汇储备逐渐走低完全正常。”刘志勤称,现在中国对外投资可能会逐步大于出口贸易所挣的外汇,因为出口的外汇中,近3个月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人民币结算无形中降低了美元入账比例。出口如果持续上升,并且主要以美元来结算,那么外汇储备将会增长;人民币结算量在逐步增加,就会消减外汇储备。比如与韩国、俄罗斯提倡用人民币结汇,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所以外汇储备逐渐走低完全正常”。  而另一方面,人民币结算比例逐渐增加。我国贸易方面,人民币的结算比例逐步超过2%~3%,美元还在60%左右。现阶段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太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越来越多,而且量越来越大,正逐渐避免单一的投资取向。“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逐年上升,这意味着美元对欧元的依赖逐步降低,是很正常的现象。”  来自姜超宏观债券研究的报告称,从绝对数量规模看,今年三季度,居民企业持汇意愿的提升和热钱流出是造成外汇储备减少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美元汇率上升、非美元外汇资产价值缩水而导致。  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18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银行结售汇逆差继续扩大,达1673亿元,这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出现逆差。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服务,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银行结汇8414亿元,售汇10087亿元,结售汇逆差1673亿元。9月银行结售汇逆差1006亿元,8月为51亿元。从8月份开始首次出现结售汇逆差,并逐月增大。今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96084亿元,累计售汇87217亿元,累计结售汇顺差8867亿元。  与之对应,今年以来,外汇占款由单向大幅度增加变为双向波动态势。近日,央行发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660亿元。  10月份我国经常项净顺差,形成了较多盈余。当月货物贸易顺差约合人民币2787亿元,净顺差较9月扩张约885亿元。交通银行(4.38, -0.12, -2.67%)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从间接影响因素来看,10月货物贸易顺差较上月明显扩大,形成较大经常项下潜在结汇需求;当月外汇存款略有下降,境内外币未有留存。  但李志强认为,贸易顺差很难有一个实际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一段时间后对贸易顺差是抑制作用。即便单个月贸易顺差高些,不足以持续影响未来外汇占款的提升。  交行报告称,估计代客结售汇净额应较上月好转,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采取了适度主动购汇操作。报告称,人民币阶段性升值预期走强,促使人民币结售汇意愿有所改变。此外,临近年底,企业资金需求较大,一般也会加大结汇力度;但外汇占款放缓的态势在中期内仍将延续。  央行或主动减少对外汇市场干预  有观点认为,本次外储减少的背后藏着“新玄机”――我国央行正在主动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反映为2014年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的月度新增量变小,6月和9月分别负增长867亿元和134亿元。  回顾我国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二季度,那时同样美元持续走强、外汇储备接连负增,主要原因仍然是居民企业持汇增加和热钱流出。  来自姜超宏观债券研究的报告称,未来,随着央行逐步减少干预外汇市场,无论美元走势如何,无论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量如何变化,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都可能呈现有增有减、变化幅度减小的现象。央行不再被外汇占款牵制,货币政策更具自主性,给予货币政策更大的实施空间。  刘志勤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不存在主动干涉,还是要看市场需求,可能会产生不愿意看到的波动或风险。央行在目前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适当放松,有市场的流动性,或对企业对外投资和资金外流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责任编辑:DF126)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管涛:澄清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去哪儿了|管涛|外汇储备|经常项目顺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管涛:对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去向等问题的进一步澄清
  近两年来,关于我国对外净资产(或净债权)增加为何远不及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减到哪里去了,一直为社会各界持续而广泛地关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多次就此问题在不同场合做过解释,但至今依然经常被问询。为此,管涛专门撰此文对相关问题进一步予以澄清。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by&管涛
  经常项目顺差去向之谜
  年,我国经常项目持续较多盈余,累计顺差5005亿美元。然而,到2016年末,我国对外净资产为18005亿美元,较2014年末仅增加了1978亿美元,其间缺口近3000亿美元。
  理论上讲,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反映为对外净资产增加,但现实中从经常项目到对外净资产变动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合过去两年的具体情况看,一方面,因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累计为负4357亿美元,相当于经常项目顺差的87%,导致我国在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对外净资产增加的过程中漏损较大(这一时期,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项目差额为零,对对外净资产变动没有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以及债务冲销和重新分类等非交易调整,造成对外金融资产(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对外存放款等)调减1797亿美元(2.8%),对外金融负债(包括外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对外存放款等)调减3126亿美元(6.5%),二者轧差导致对外净资产净调增1326亿美元,相当于经常项目顺差的26%。
  最终,我国对外净资产增加近200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经常项目顺差的40%。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两年,我国对外净头寸变动在净误差与遗漏方面吃了亏,但在非交易调整方面却占了便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外金融负债之所以出现大幅调减,主要是因为外来直接投资、购买境内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人民币外债均是以人民币计价。而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10%左右的跌幅,这导致了相关对外负债折美元价值的减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即当本币汇率贬值时,是有利于降低对外债务负担的。凭借美元本位的国际金融霸权地位,对外贬值就成为美国常用的减债手段之一。&
  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渠道
  “8.11”汇改后,随着资本流出压力加大、贬值预期增强,央行干预外汇市场,支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到201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105亿美元,较2014年底下降了8325亿美元。这些减少的外汇储备都去了哪里呢?
  首先,外汇市场干预和估值变动是造成外汇储备余额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去两年时间,央行为稳定汇率,向外汇市场提供流动性,导致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为区别于“外汇储备余额”,以下简称“外汇储备资产”)累计减少7910亿美元,占到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95%。另一部分是因为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估值变动。如美元升值,则非美元资产折美元就减少;再如,债券和股权类资产按市场价值重估,也会产生账面的损益。后者没有对应的跨境资本流动,况且市场价格今天可能跌下去,明天又可能涨回来,只要不发生实时的交易,就不会形成实际的损益。年间,估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减少415亿美元,约占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5%。
  从不同时期的情况看,估值效应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并不相同。2015年上半年,外汇储备余额减少1492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减少666亿美元,期间负估值效应826亿美元,约占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55%;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底,外汇储备余额和资产分别减少6833亿和7244亿美元,期间正估值效应411亿美元,约占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6%。也就是说,“8.11”汇改以来,正的估值效应一定程度缓解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的压力。
  其次,“藏汇于民”(包括境内企业走出去,以及境内机构和家庭增加外汇资产配置)和“债务偿还”(包括境内企业偿还外债和境外主体减持人民币资产)是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渠道。从国际收支平衡表(BOP)反映的国际收支流量数据看,年,新增对外投资9946亿美元,契约性对外债务偿还2686亿美元,二者合计12632亿美元,相当于外汇储备资产降幅的160%。从国际投资头寸表(IIP)反映的国际收支存量数据看,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对外金融资产增加8297亿美元,契约性对外金融负债余额减少3729亿美元,二者轧差为对外净资产净增加12026亿美元,相当于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144%。
  同样,不同时期,“藏汇于民”和“债务偿还”对外汇储备减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流量数据看,2015年,新增对外投资3335亿美元,契约性对外债务偿还3301亿美元,2016年分别为新增投资6611亿美元和新增负债615亿美元。从存量数据看,2015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对外金融资产增加2107亿美元,契约性对外金融负债余额减少4015亿美元,2016年分别为增加6190亿和286亿美元。可见,2015年,外汇储备下降还是“藏汇于民”同“债务偿还”两个渠道同时驱动,而2016年外汇储备下降则主要来自于“藏汇于民”的渠道。
  不能否认“藏汇于民”和“债务偿还”的积极意义。截至2016年末,非储备性质的对外资产占我国对外金融总资产的52%,较2014年末上升了12.7个百分点,反映了外汇资产由国家集中持有向民间分散持有的转变;外来直接投资占我国对外金融负债的61%,较2014年末上升了7.7个百分点,反映对外负债结构更加趋于长期化。剔除储备资产以后,我国对外净负债2016年底为1.30万亿美元,较2014年底减少了9992亿美元,这与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降幅大体相当,但换来的是民间部门抵御汇率贬值冲击的能力较前期有所增强。
  主要结论及评价
  第一,过去两年,净误差与遗漏为负值是导致我国对外净资产增加不及经常项目顺差的最主要原因,非交易调整对对外净资产增加是正贡献。外汇市场干预和负估值效应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减少的两大原因,但“8.11”汇改以来,估值效应转正缓解了外汇储备余额下降势头。“藏汇于民”和“债务偿还”导致外汇储备下降,但2016年负债端资本流出压力已经解除,资产端境内机构和家庭的海外配置需求成为推动外汇储备下降的最主要来源。&
  第二,海内外对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去向的关注和讨论,本质上仍是在偏空的市场情绪下,市场选择性地相信了坏的消息。实际上,国际收支的季度数据显示,2005年“7.21”汇改以来,我国资本和金融项下资产方(即对外投资)就基本是净流出,其中有些是政策性的境外资金运用(如设立主权财富基金、运用委托贷款和货币掉期支持海外收购等)。“藏汇于民”以前一直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也一直在发生,只是当前形势下资本流出现象变成了社会焦点,有可能形成预期自我强化和实现的汇率贬值、储备下降的恶性循环。&
  第三,净误差与遗漏为负是导致经常项目顺差较多漏损的主要原因,质疑经常项目顺差去哪儿了,根本上还是质疑中国存在资本外逃,这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持续热炒如出一辙。然而,撇开资本外逃的经济含义不说,如果真的将净误差与遗漏全部视作资本外逃,甚至能够精确到其中多少是海外置业,多少是海外买股、买债,那么统计上就可以归到国际收支账户的相关项目。统计就是统计,它不做价值判断,不论是不是合法合规的交易,只要数据可获取或可估算,就应该如实记录(如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数据,就有海关查获的进出口走私数据)。而这将大大提高统计报表的质量,为市场分析和宏观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第四,市场通常是顺周期的,政府才是逆周期的,对于市场行为不宜求全责备。同时,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所以,政府不论怎么做都有可能受到批评。正如以前资本大量流入、汇率单边升值的时候,政府因为对外净债权、投资收益为负被诟病外汇使用效率不高,现在又因为藏汇于民、储备减少被诟病国家财富流失。再如,当年中国积累了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被批评储备过多是负担,现在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又被担心储备不够用。其实,事后看来,或许要庆幸的是,幸亏当年积累了这么多外汇储备,现在降了近万亿美元还未伤筋动骨,政府仍然保留了外汇市场干预这个政策工具选项。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就是因为判断外汇储备不充裕,所以在既要保汇率、又要保储备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加强外汇管理来应对资本外流的冲击。&
  第五,这次经历验证了长期以来的一个看法,即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问题,且不管国际社会愿不愿意救,可能就是外人想救也救不起。当然,也许会有人说,当年面临升值压力的时候,如果不是积累外汇储备,而是让汇率更加有弹性,现在也就无需用消耗储备的方式来支持汇率了。然而,一方面,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只能就事论事;另一方面,当时担心的是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会影响出口,进而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对外平衡要服从对内平衡并非是上不了台面的理由。&
  第六,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看,截至2013年底,美国、日本和中国的金融资产中,对外金融资产占比分别为12.4%、12.1%和10.4%。可见,总量上,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低。但从结构看,同期中国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占比高达65%,则是明显偏高。可想而知,如果民间部门增加对外金融资产配置,无外乎要么是来自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要么是来自官方储备资产向民间部门的转移。中国出现外汇储备的减少并不意外,也无所谓绝对的好或者坏。而且,降低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的占比,很可能是迟早要做的事情。(本文首发于《证券时报》)&
  附文:管涛谈汇改下一步
  管涛本周在接受彭博专访时称,在实施资本管制的同时,中国应继续推动汇率市场化,至少也要做到汇改和资本项目开放二者进程大体匹配。主要观点如下:
  1、形势不出现恶化的情形下,预计现有的资本管制措施大概率不会进一步收紧,但也难以马上取消,因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2、除非市场环境根本改善、资本重新回流、人民币出现新的升值压力,“控流出”的管制措施才能期待根本上的解除。
  3、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又要减少外汇储备的消耗,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是合情合理的,关键在于防止市场出现恐慌。
  4、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势存在变数,且欧洲局势、地缘政治风险仍存,预计后期人民币大概率会双向波动。
  5、从微观上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还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价格信号。
  在谈到未来的人民币汇改步骤和人民币国际化方向时,管涛认为:&
  1、外汇市场需要变得更有深度广度、有流动性,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能更好的适应未来汇率弹性增加的需要。
  2、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引入更多非银行机构参与进外汇市场,引入不同的风险偏好。
  3、放宽目前外汇市场有贸易和投资背景才能买卖的“实需原则”,“没有适度的投机市场就会缺乏流动性,容易形成单边市场,逼着央行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
  4、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可信的货币政策锚,培养市场化的政策利率形成机制、调控机制和传导机制,以更充分地享受浮动汇率带来的好处。
  5、人民币最终将实现清洁浮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目前无论是清洁浮动还是资本项目开放都没有时间表。
  6、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可能还是开放流入的渠道,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包括一些资本账户的开放,及如何支持和便利境外持有一些人民币资产。
  7、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和中国的一些战略结合起来,比如一带一路;随着经济的融合,基于市场的需要,对人民币的计价结算需求也会提高。
  8、需要在政策上更加透明、可预期、更加稳定,开放的同时也要完善配套的会计、法律、评级制度、衍生品开发开放等。
责任编辑:陈永乐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三万亿巨额外汇储备对中国是喜还是忧?
导读:截至目前中国储备规模达到3.0447万亿,排名全球第一,同时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日本所拥有的外汇储备的三倍。三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经济之声《观点辩论》5月1日辩题:三万亿巨额外汇储备对中国是喜还是忧?当下中国是否需要遏制外汇储备的增速?特邀嘉宾: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澄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永忠教授焦点一:三万亿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刘澄:相当于目前中国人民全部所有的外汇资产中国现在外汇储备达到三万亿,这三万亿存在中央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是从哪个渠道获得的呢?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实行外汇的结售汇制度,也就是说我们企业出口货物,获得美元的支付,那么它必须把这种美元卖给银行。银行有一定额度,超过额度必须卖给中央银行,也就是外管局,也就是说中央外汇储备是收购我们对外贸易的结余的资金获得的。应该说我们这外汇储备所积累的财产几乎相当于目前中国人民全部所有的外汇资产。唐永忠:国内外贸顺差获得的估计只有一半左右我简单说一下外汇来源,现在的三万亿外汇中,纯粹有我们国内外贸顺差获得的估计只有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应该属外资。外资又分为两种,一个是长期的投资,另一种是热线,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还无法把握热线的准确规模。 焦点二: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刘澄:国际贸易顺差与资本流动造成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在过去长期面临外汇短缺的局面。我们的政策实际上是鼓励资本的流入,限制资本的流出。基于政策思想,我们各级的外汇管理机构都有一个想法——外汇储备越多越好。所以某种程度上国家没有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高,以至于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也认识到了外汇储备高了不好,所以公开发表评论说,外汇储备过高导致我们很多被动局面:一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和美国等国家的贸易摩擦很多。二是某种程度上也给国内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国家必须在市场上投放相应的人民币,这笔钱可以称作人民币的外汇占款。现在银行间的人民币存量外汇占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说三万亿要有多少外汇占款呢?近20万亿,给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增加了货币供应的总量,而现在中国正在进行通胀的紧缩治理,但由于外币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市场,导致调控的难度异常的大。正由于此,周小川表示,现在的外汇储备造成的压力太大了,内外压力加剧。20亿的外汇占款占我们国内货币的规模在1/3左右。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实际上总共两个原因:一是国际贸易顺差造成的,另一个是资本流动造成的。资本流动包括长期资本流动对外投资进来的,也包括短期的资本流动,也就是所谓的热钱进来的。但有的时候热钱的流动我们没法准确估计,尤其是很多国外的长期资本投资也以各种的国际贸易形势进入中国,所以两点之间很难准确划分。唐永忠:中国经济形势普遍被世界投资者看好 我们对此思想准备不足我认为外汇激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形势普遍被世界投资者所看好;二是我们对我们经济形势的看好可能思想准备不足,所以造成应对外汇储备激增没有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关于外币造成的货币增长,我认为比例可能比流出的要多,可以达到1/2左右,就是一半的基础货币投放都是因为兑换外币造成的。焦点四:储备过多会有哪些危害?刘澄:对国家整体环境造成风险 容易加大贸易摩擦我想高的风险一个就是会对国家整体的环境造成风险,外汇储备过高导致我们中国要发行更多的人民币,实际上就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二,你这么高的外汇储备,会导致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包括现在美国对中国汇率谈判,就是给中国施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三,容易加大中国和有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另外,还有投资收益的压力,外汇投资要兼顾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能保证,但是安全性和盈利性很难保证。首先我们的外汇储备过分单一,就是过分投资于美元。另外还有近一万多亿投资于国债,就是说单一品种过分集中,实际上安全性是有难以保证的,我们依赖于特定国家的承诺。还有就是收益性也难以保证,由我们外管局有限的工作人员运营三万亿的庞大外汇资产,力不从心。现在有的银行有几十亿、几百亿的外汇储备,那就是上百工作人员,我们现在三万亿,假设我们这几百个工作人员都很尽职,他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外汇储备都照顾得很好,因为规模太大了。唐永忠: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安全性我觉得最大的风险实际上还是在于安全性。安全性就在于,如果我们三万亿外汇储备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热钱的话,一旦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某种恶化,他们会迅速撤离,这将对我们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因为这种冲击是双向的,它既造成我国资本缺失,又给国际上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就是中国将开始衰退。这样,我们经济将出现比较长时间的吸引外资方面的困难。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也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如果外汇大规模撤离必然造成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打击程度远远大于通胀。所以基于这个观点,我还是不太同意现在放开我们的汇率给居民。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uncle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华南师范大学09金融学2班梁珊梅;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管理;09金融学2班;【摘要】面对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现象,我;【关键词】巨额外汇储备成因管理;一、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二、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1994-2
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管理
09金融学2班
【摘要】面对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现象,我国的外汇储备偏高已成不争的事实,而如何管理当期巨额的外汇,也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巨额外汇的成因及对巨额外汇的相关管理策略。
【关键词】巨额外汇储备
一、 外汇储备的定义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1981年3月,我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包括:(a)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b)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股息等(c)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d)其他外汇资金,包括在国外的的人寿保险金以及境内居民在境外的稿酬、版税、专利转让费等。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我国年外汇储备..52中国外汇储备(亿美元)..03..516.2.428.9.555.721.6.01.0时间(年)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主页:www.
图1.1 第 1 页 共 6 页 2011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变化: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四年,储备上升相对平稳。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随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 2009年六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至2011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达到 31811.48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位。图1.1是我国年外汇储备统计图 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巨额外汇储备虽然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合理分析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及至如何管理巨额外汇储备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根据公式 △ F = ( LTC + STC )+( X C M )
可知,外汇储备的增加(△F)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外资流入的顺差,包括长期资本流入(LTC)和短期资本流人(STC);另一个是经常账户下的顺差( X C M )。 1、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自1979 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以出口加工制造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来,在逐渐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始终未改变。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 2、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导致了资本项目的长期顺差。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持续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
(二)、制度原因。 1、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促使外汇储备的增长。 1994年初,我国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实行强制结汇和有条件售汇制度。强制结汇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出售给国家,这种制度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央行在整个外汇交易中具有最终垄断性地位。经常项目的外汇收入,都由这种渠道转变为外汇储备,从而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加。 2、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促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加。 1994年后,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我国再次进行汇率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窄幅波动, IMF将我国列为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由此,在国际收支连年巨额顺差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仍必须在外汇市场购入外汇,这也促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汇改后的人民币对美元一直保持每年3%到5%的幅度升值,从而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外资以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套利保值,促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 “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中国等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一商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 贸易顺差逐年递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世界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发高涨。 第 2 页 共 6 页 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2003 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原因来自于中国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大大冲击了日本制造业,但日本并不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 年初, 日本财相正式提出要求中国货币升值。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境内机构和个人纷纷将所持美元资产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大量投机资金(也称“热钱”)受到利益驱动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进入我国,期待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利。因升值预期持续“发酵”, 近几年无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都愿意早流入外汇、多流入外汇,并纷纷提前结汇,推迟售付汇。 人民币自2005年7 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已经对美元大幅升值,而2010 年6 月19 日开启的二次汇改, 更是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强化了升值预期,使得“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而这反过来又增大了升值的压力,如此交替反馈产生了预期的自我实现,这也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长期增长的心理因素。
四、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
外汇储备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通过合理、科学地确定和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保证我国国际收支的正常进行和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同时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依据储备资产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 实现储备资产结构上的最优化, 从而提高我国国际储备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只有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外汇管理体制, 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储备资产的管理。下面对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 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究竟是多少, 理论界与实务界很难达成统一认识。国际上通常将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的时间作为衡量外汇储备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最低外汇储备额不能少于三个月进口需要量, 并以此作为警戒线。此外, 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反映一国在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 可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清偿外债的能力。按照国际经验, 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的警戒线为30%, 而我国现阶段3.18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已远远超过上述标准。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调整, 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1、减少经常项目顺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向, 大大压缩了对内需市场的开发。由于内需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完全在国内消费, 大量出口直接造成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从长远来看, 减缓外汇增长速度, 规避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扩大内需, 增加进口。 2、减少资本项目顺差
(1)鼓励向外投资 目前, 我国外汇储备十分充足, 通过进一步放松国内对外投资的限制, 在推动国内企业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同时, 也可以允许我国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对外进行证券投资。加快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的实施, 既有利于拓宽我国境内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 提高收益, 促进内地机构积累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经验, 使国内证券市场国际化、规范化,又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减轻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效率, 从而达到减少外汇储备规模的目的。 (2) 控制外债规模 目前, 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资金短缺问题已经得到大大缓解, 对外债需求也相应有所下降。然而,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公外布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949.97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长28.7%,其中期外债余额为5009.01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长33.3%,占外债余额的72.08% ,用外债的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 应注意严格控制外债规模, 尤其对短期借款指标按照从紧原则核定, 避免盲目借债, 造成资源浪费。此外, 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流入和结汇的监测与管理, 加强对外债结汇人民币资金用途真实性检查。同时, 为企业在境内融资创造条件, 减少对外债资金的依赖性, 有利于外汇储备保持在合理的规第 3 页 共 6 页 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模。 3、开展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是指我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开展外币和本币的互换, 使外汇储备得以合理利用, 同时人民银行可以回笼本币, 从而保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性操作。在目前我国外汇过剩的情况下, 人民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 在国内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人民银行可以更多地和国内商业银行合作, 扩大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掉期交易,把外汇资金委托给商业银行经营, 从而调整外汇储备的规模。
(二)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是指根据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相关度, 综合考虑进口支付要求、市场干预需求、偿还债务需求以及我国与他国的贸易依存度等方面的因素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为使外汇储备结构始终处于优化状态, 有必要建立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 同时, 为适应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变化,应在这种经过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中加入弹性机制, 使外汇储备的结构能够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而适度调整。 1、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 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从币种上看主要集中于美元及美元资产,承受着美元贬值的风险,使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也使我国货币政策取得既定目标的难度增加。所以,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系统是有问题的,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全球外汇储备体系,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保证外汇储备的安全应该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点之一,否则就有本国货币美元化的趋势。我们可以把目前持有的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也可以在新增的外汇储备中增加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的比重。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外汇储备是用来稳定国际收支、稳定金融体制的,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不可能跟着市场频繁变动,所以在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国际贸易、国民经济的需要,预先规划一个适应国际清算货币构成、外债货币构成、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变动趋势的动态的货币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 2、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 我国的外汇储备以货币储备和债券储备为主。完善外汇储备的管理,应改变这种储备结构和模式,增加货币以外的其他物资的储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以降低外汇储备的风险,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同时,增加货币以外的其他物资的储备,还可以降低货币性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减少外汇储备的数额,使货币性外汇储备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增加货币以外的储备可以考虑两方面: (1) 将部分货币储备和债券储备转化为战略物资储备。 战略物资储备,是指为保证我国一定时期内对战略物资的需要,减少国际上由于战略物资的供求变化而对我国经济产生太多不良影响,增强我国应对国际上战略物资供求变化的影响的能力。基于我国对石油、铁矿砂等战略物资进口依赖度的增加,我国石油、钢铁等安全可能受到威胁,而我国目前大量的外汇储备完全有能力购买一定量的石油、铁矿砂等来做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所以可以考虑将部分货币储备和债券储备转化为战略物资储备。 (2)
将部分货币储备和债券储备转化为能力储备。 能力储备,是指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而进行的投入,通过这些投入能够获得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资源,从而可以保证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储备包括物资生产能力的储备、所需人才的储备、技术进步的储备、市场控制能力的储备等。由于能力储备可以及时转换为物资储备,所以,相对于战略物资储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储备,战略意义更加重大。 3、期限结构优化 期限结构优化主要考虑短期外债的比例须置于合理界限内, 以及长短期外债偿还期限的均衡化和分散化, 避免外汇储备因偿还外债而剧烈波动。 4、来源结构优化 按国际收支平衡表划分, 外汇储备来源有两大项: 一是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项目、劳务项目等, 二是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入。前者的顺差构成安全的债权型外汇储备, 后者的顺差构成债务型外汇储备。从外汇储第 4 页 共 6 页 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备来源结构优化的角度看, 债权型外汇储备比重应大于债务型外汇储备, 才有利于抵御国际游资的冲击。
(二) 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通过上述手段的调节, 可以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抑制其过快增长,但是我国还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 从根本上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结构, 并通过相关体制协调来提高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 藏汇于民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后,关于外汇储备的管理一直处于讨论中,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央行将继续奉行由“藏汇于国”转为“藏汇于民”的应对之策。“藏汇于民”指在“意愿结售汇”制度下,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从而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机制。通过“藏汇于民”来提高居民和企业合法持有外汇的数额和资产种类,逐步开放对外投资,实现资本流入、流出大致同等监管力度。
2、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的市场化。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主要包括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减少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 代之以其他经济手段调整汇率水平。这样就可以缓解中央银行被动接受外汇的局面, 大大减轻外汇储备过度的压力。 3、改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我国未来的外汇储备管理基本组织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由中央银行保留大部分外汇储备, 以满足对外汇储备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应付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二是由外汇储备管理实体管理和运作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投资, 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改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可以采取组建外汇储备管理委员会、建立储备风险管理体系、增强外汇管理的透明度、完善外汇储备法规、加强资本流动的监控等措施。 4、与亚洲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储备体系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下, 亚洲国家基本上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需要积累高额的外汇储备作为稳定汇率的基础, 以应付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由于亚洲国家积聚的大量美元储备和各国之间的地缘关系, 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的合作是必要的。如何加强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合作并共同规避储备风险, 建立亚洲储备体系是将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五、结束语
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迅猛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制度性因素及人民币的预期升值。高额外汇储备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对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外汇的规模、结构、体制等方面的管理,只有这样,我国外汇储备才能得到有效增量控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随启,王曙光,宋芳秀.国际金融教程.北京大学.-6 [2]曹灿;张强;黄晶晶;徐学鹏;刘彦强. 财经界[J]. 我国外汇储备出路分析_人民币国际化.2010 (03). [3] 杨勇. 河北金融[J].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0 (01). [4] 何长松;李靖.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加强外汇储备动态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0 (04). 第 5 页 共 6 页 华南师范大学
09金融学2班
[5] 龙得来. 金融经济[J].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管理. 2010 (08). [6] 宁宁. 经营管理者[J].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管理. 2010 (04). [7] 张默欣;叶文辉. 科技广场[J]. 试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与控制. 2008(04). [8] 陈丽芳; 陶冬. 商周刊息[J]. 3万亿外储可以买些什么. 2011(12) [9] 郑泽华. 生产力研究[J]. 浅析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与经营. 2010(09) [10] 张攀. 网络财富[J]. 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探究分析. 2010(10) [11] 杨桂苓;陈东. 银行家[J].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新动向探析. 2011(06) [12] 钟伟. 英才[J]. 善用巨额外汇储备. 2011(06) [13] 赵晶. 中国外资[J]. 如何合理使用我国外汇储备. 2011(18) [14] 姜欣. 中国证券期货[J]. 外汇储备管理文献综述. 2011(06) [15]吴念鲁.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探讨[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 7): 57- 61. [16]林静兰. 我国外汇储备动态管理问题研究[ D]. 苏州大学, 2007. [17]王元龙. 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 J]. 经济学动态, 2006,
[18] 李靖. 有必要将外汇储备向战略物资储备转换[ N]. 上海证券报, . [19]唐雪凡.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利弊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 5) : 63. [20]叶东秀,王霞.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6) : 70 - 71. [21]郎维维,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008 年5 月. [23]段海燕. 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24]任璐,潘志斌.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J].商场现代化,2008(10). [25]李依霖.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及其负面影响消除之策[J].现代财经,2007(6) [26]吴顺达.“藏金于民”正当其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第 6 页 共 6 页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管理75等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 09 金融学 2 班 梁珊梅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管理 09 金融学 2 班
【摘要】面对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现象,我国...  中国巨额官方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应对措施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08 届学生毕业...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优化[D],暨南大学 2010; [9]孔立平.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  中日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运作比较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中日...1994 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汇 率并轨、取消外汇留成、...  本 文主要就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利弊影响,以及目前我 国应该如何管理外汇储备等方面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利弊...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和管理对策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一国所持有...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 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优化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现状与原因 从我国国际收支账户来看,对于经常项目账户,2014 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了 3751 亿 美元,...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负面效应与应对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一)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表 1) 中国外汇储备居...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会通过阐 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并且研究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管理的作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讨论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外汇储备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