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脱贫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双问计

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17:30:26农业产业化及产业脱贫落实情况汇报材料自产业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始终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碑坝镇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负责全镇产业脱贫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碑坝镇2017年产业脱贫实施方案》,对产业脱贫工作目标任务、发展项目、政策措施、扶持措施等进行了具体细化、量化,确保通过产业扶贫实现造血式扶贫。在全体镇村干部,所有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及贫困群众的主动参与下,产业扶贫工作正有序推进中。全镇共发展猕猴桃、中药材、烤烟、水稻、茶叶、食用菌、核桃、魔芋、土鸡、南江黄羊、巴山黑猪等种养殖业10余个品种,形成了3个产业基地,产业扶贫势头良好。截止目前全镇15个村(社区)共摸底排查出427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目前所有镇村干部与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全部深入农户,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现将工作情况如下:一、一季度工作进展(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新文秘网省略68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784只;出栏24210只,季度完成2600只。二、工作措施(一)健全组织机构。我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其他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抽调4名同志为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镇产业脱贫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工作,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组紧密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全镇产业脱贫工作扎实推进。(二)突出规划引领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强工作,科学谋划产业扶贫。选准种养产业进行科学布局,针对山林、田地多,工业相对落后的实际,在上片村(居)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烤烟、猕猴桃、核桃、花卉苗木等传统种植业,大力扶持贫困户转产。在下片村(居)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中药材、茶叶、魔芋、优质稻等特色种植业及生猪、肉牛、山羊、巴山黑猪等养殖业,以质量为抓手,稳步扩大特色种植面积,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质量提升。(三)抓好示范带动1、“抓点示范”是我镇产业扶贫基本工作思路,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我镇把精准扶示范地建设与产业基地打造有机结合起来,下发了打造产业扶贫示范点的实施意见,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开展。目前,县、镇、村三级示范点已初具雏形。如陕西芊烨农产品开发公司实行“公司+基地+贫困户”扶贫帮带模式,带动茶园村88户贫困户发展优质茶园200亩,以公司标准化茶厂为依托,增加就业岗位30多个,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绿睿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帮带模式租赁山地建立基地,种植600多亩猕猴桃新品种,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新途径,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2、探索产业发展新机制。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对流转土地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奖补,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如碑坝社区创建“党员创业示范基地”,种植优质稻628亩,魔芋300亩,11户贫困户将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专业种植大户,吸纳了6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优质稻和魔芋,带动105名贫困对象就业,为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新路子。(三)落实政策保障1、表彰奖励先进。2016年我镇一批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围绕全镇产业布局,紧扣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镇党委、政府决定对陕西芊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先进农业企业给予5000元奖励;对刘兴强等20户贫困户种养殖大户给予2000元奖励。2、加强技能培训。3月份举办移民搬迁户劳动技能培训一期,培训贫困户48户150人,使他们掌握了实用劳动技能,达到在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后能“稳得住、能致富”;2月份举办生态护林员业务培训一次,培训贫困户生态护林员60名,目前所有生态护林员均已到岗到位,开展巡山护林工作。(四)建立季报制度。为准确掌握各村(居)产业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农业产业任务暨产业脱贫任务完成情况季报制,并建立工作QQ群,将各村(居)产业任务暨产业脱贫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到各村(居)年度工作考核当中,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将在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管理,落实“第一书记”责任,要求各驻村“第一书记”定期按时收集、汇总各村(居)数据,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3号 ……(未完,全文共3261字,当前仅显示190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您当前所在位置:
扶贫“双问计” 栗蘑富农家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通讯员&曹慧峰&李学彦&记者&解哲琳
  8月15日,在灵寿县陈庄镇北庄村的栗蘑大棚里,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灰色的“花朵”摘下,放到身边的竹筐里。“这就是栗蘑,学名灰树花,它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可是个宝贝呢!”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张雨祥介绍。
  北庄村有人口1059人,其中贫困户197户,贫困人口59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高,农村人口收入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镇政府多次问计省外办驻村工作组,研究产业发展规划;请农业专家到村现场指导产业发展方向。经反复研究和论证,决定将栗蘑大棚种植作为该村产业扶贫的主导项目。
  村合作社大胆探索种植技术,多次请教技术专家解决了暖棚温控技术难题。目前,占地20亩的54个栗蘑大棚已种植成功,给村合作社发展带来了希望,为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基础。
  陈庄镇不仅北庄村种植栗蘑,还有西村、东村、西湾、石咀、龙堂、高丰台6个村建设栗蘑种植大棚,共建设大棚442个,冬季反季节栗蘑大棚1个,发展栗蘑种植110亩,覆盖贫困户359户、1281人,直接带动210名贫困人口就地就业,每亩预计年产量公斤,净利润1.3万元。
  自“双问计”活动开展以来,灵寿县陈庄镇紧密结合本乡镇工作实际,迅速行动,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幸福新灵寿开拓群众致富路,走出了一条依靠栗蘑种植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Copyright 2015 hebe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河北省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冀ICP备字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河北省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
其他网站链接
河北新闻网
河北长城网
石家庄新闻网
新华网河北频道
诺亚人力资源
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86-0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中心 运行维护
地址:石家庄市长江大道89号
邮编:050000
冀ICP备号-1强化产业发展主动力主渠道作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前脱贫致富
  日报10月30日讯 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深入扶贫开发包扶点齐齐哈尔市克东县调研。  调研期间,李海涛走车间、进棚室、访农家,重点考察了禹王大豆、飞鹤乳业及和平原牧场,希望企业叫响品牌、延长链条、拉动就业,放大综合效益。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李海涛关切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当地党委政府继续落实好发展蔬菜产业、合作社帮扶等扶贫措施,富一户带多户、兴一业富一屯。  在玉岗农机合作社,李海涛与基层同志座谈交流,一起研究脱贫致富的办法。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统一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脱贫奔小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担负起扶贫开发政治责任和脱贫奔小康发展使命;进一步强化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的主动力和主渠道,聚焦发展全产业链经济,落实好“六个精准”扶贫要求;进一步拓宽加快脱贫奔小康的思路和增长点,做好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两轮驱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双擎带动、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协调推动的文章;进一步形成困难群众自我脱贫各级各界扶贫的内生动力和社会合力,扶精神、扶文化、扶本领、扶支部、扶龙头,落靠包扶责任,聚合社会和市场力量开展扶贫攻坚。
(责任编辑:HN666)
10/28 09:0510/22 09:5010/20 13:0210/20 07:5010/15 20:4710/14 14:5810/13 22:2710/12 21:5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地方频道: 石家庄            张家口  沧州  承德  秦皇岛  廊坊
                            
                            
省会开展“双问计”活动
&&& 问计省直、寻求支持,问计于民、寻求智慧
&&& 省会开展“双问计”活动
&&& 本报讯(记者王峻峰)日前,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开展“问计省直、寻求支持,问计于民、寻求智慧”活动实施方案》,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市开展“问计省直、寻求支持,问计于民、寻求智慧”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努力寻求破解办法,形成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 该活动重点围绕以下9个方面开展:
&&& 如何强化省会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为省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精神动力、注入思想活力,推动省会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如何按照“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发展新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增量,补齐发展短板;如何全面提升省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构筑“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完善省会载体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如何抢抓机遇,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推进科技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如何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尽快实现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美丽省会;如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再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让全市人民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如何推进依法治市,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化解矛盾隐患,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如何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推动省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 问计省直方面,以争取政策支持等为重点。主动反映石家庄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建设、县域发展、生态治理四个方面的发力重点,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支撑、推动协同发展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方面寻求更大支持。
&&& 问计于民方面,以听民声、汇民意为重点,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动发展。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管理对象、联系对象的意见建议。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带着课题下基层、访企业,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向人民请教,向基层问计。围绕把省会打造成全省金融中心、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流转中心、会展中心寻求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良策,形成一批能解决实际问题、能推进发展攻坚、能提升发展质量、能推进改革创新的改革建议。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1 6 传真:5 Email: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冀ICP备号  冀新网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