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复习好了吗这次语文考试怎么复习的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

句 号 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 问 号 用一句话的末尾,表疑问语气。 感叹号 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 逗 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一句话没完,加 顿 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冒 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 引 号 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和特别指出的部分。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1、 太阳 你是粉刷匠吗 2、 五颜六色的春天真是太美啦 3、 我爱老师 我爱学校 4、 一天晚上 爸爸和小明在看星星 5、 他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呢 6、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 8、 你和我一起猜谜语好吗 9、 毽子一点也不听话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11、新来的天鹅 多好看哪 12、紫丁香散发着阵阵香气 15、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了那才好看呢 16、上课时 全班同学都专心听老师讲课 17、天上的白云真美呀 18、你今天为什么不回家呢 19、我和小明一同去学校 20、清晨 姐姐在院子里唱歌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21、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 22、小粗心会分清楚“己”和“已”吗 23、树上有三只可爱的小鸟 24、云云的字写得可真好呀 25、下雨了 我们撑起花花绿绿的小伞 26、小猫躲到哪里去了 27、公园里的花真美呀 28、我看见妈妈走了过来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31、昨天上午 我和爸爸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杨树 33、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呢 34、爸爸 您能给我买一个文具盒吗 35、妈妈 您给我买一个文具盒吧 36、爷爷 您给我买一个什么样的文具盒呢 37、奶奶 您给我买的文具盒真美呀 38、今天 丁丁在操场上做游戏 39、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 40、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41、花园里的花真美啊 42、看着小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 又像流星一样落下 大家觉得开心极了 44、啊 原来是你 见利忘义的家伙 45、多漂亮的画儿呀 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 46、啊 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 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47、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48、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呀 49、国歌声中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50、放学了 我们赶快回家吧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51、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 52、煮熟的种子能长出美丽的鲜花吗 53、从前 森林里有一只九色鹿 54、调达想 我知道哇 可是我不能说 56、你瞧 多好的阳光 57、我们要保护小青蛙 58、剪断的布还能接起来吗 59、爸爸 您这主意真妙 60、苏雅 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 给下面的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61、这个书包是谁的呢 62、我是二年级的学生 63、这样的种子 能长出美丽的鲜花吗 64、小明 你的字写得太好啦 65、井旁的石碑上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66、小明说 你是个坏家伙 67、山羊说 我同你一起吃草 68、妈妈说 谢谢你 你真是一个有爱心懂事的好孩子啊 69、老师问 小丽 1加2等于多少 70、小丽答 1加2等于3 1、一句话没完,加“,”; 2、一句话末尾的语气助词是“呢”和“吗”的 3、一句话末尾的语气助词是“啦” 、“啊”、 “呀” 、“哇” 、“哪” 和“吧”等字,一般加“!”
}

  高考第一轮复习是高考生跨入高三后基础能力过关时期,时间大概为今年9月至次年3月。这一轮的复习十分重要,目的是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既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又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为依据,做到知识点的全面涉及与提高巩固,同时也为我们二轮、三轮复习奠定基础。在此,小编特整理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供各位考生参考。

  Ⅰ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

  (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Ⅱ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Ⅲ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Ⅳ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Ⅵ、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Ⅰ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Ⅱ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Ⅲ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Ⅳ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Ⅴ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Ⅵ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Ⅶ并列成分已用问号、叹号、书名号、引号,不再用顿号,但句子较长就用逗号。

  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4、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Ⅰ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

  Ⅱ“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Ⅲ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Ⅳ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1)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学了。

  (2)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这里的“谁敢说”、“也就是说”是句子的插说成分,不表示引话,故不能用冒号,应该用逗号。(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3)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幸运52》”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Ⅴ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注意:Ⅰ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Ⅱ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1)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词前面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子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用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1了。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情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例: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要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用“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来解释说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两处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脱产培训。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号,“措施”后面也用了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里,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改一个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入“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引文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子末尾的点号误置

  例: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分析: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第①句中引用的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内。第②句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整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提示下面引文独立成句。

  (15)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例:《丽达公寓》即日出售,……

  分析: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滥用书名号。

  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

  (责任编辑:马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考试怎么复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