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有哪些大事件

盘点2016互联网金融大事件!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转眼间2016年已经过去了,回想年初的新年吉祥物猴腮雷还历历在目,而我们现在已经迎来了鸡年!
  回顾2016年,网贷行业也上演了很多故事。2016年,对于互联网金融网贷行业来说,是监管的元年,同时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初,(,,)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二、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并成全国两会热点
  1月7日晚间,“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确定要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探索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和保护。
  3月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显示了决策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视,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迎来合规发展之年。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并出台96项“史上最严”信息披露指标
  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原副行长李东荣当选会长,人民科技司陆书春副司长被选为秘书长,会员代表共计437名。10月28日,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及《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65项、鼓励性披露指标31项,以期通过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和项目信息的披露,达到“机构自身透明、客户转透明、业务风险透明”。
  四、央行牵头多部委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
  4月14日,央行牵头、多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省市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相关字样的企业。重点整治包括网络借贷、股权众筹、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以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行为。
  五、p2p网贷平台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8月24日,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网贷借贷金额应以小额为主,并明确划定了借款人的借款上限。
  “暂行管理办法”禁止行为由原征求意见稿的十二条增至十三条。其中“不得从事的债权转让行为,不再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高风险领域。”为新增禁止行为。
  六、P2P跑路潮起,政府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据统计,截至6月30日,2016年上半年问题平台共有2461家,占平台总数的比例高达53.89%。上半年共计408家平台出问题,同比下降27.0%,较去年下半年减少47.15%。
  问题平台中网站关闭和失联跑路占57.6%,分别达到135家、100家。歇业停业平台占22.5%,共92家,包括隐性停运和主动停运的平台26家。57家平台由于资金链紧张出现兑付问题,目前仍处于提现困难状态。
  这种乱象让一行三会开始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暴。理财、P2P,众筹,保险,,消费都成为重点整治对象。2016年上半年,随着一行三会的监管风暴,多个地区开始加强监管。有消息称北京已经把P2P分为三类,开展专项整治。严管之下,诸多网贷平台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全行业风声鹤唳、纷纷与出事平台瞥清关系。
  七、合规贯穿全年,银行存管最难
  截至2016年11月末,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的平台仅为111家,不足运营平台数量的5%。业界认为,银行开展资金存管业务时,往往会设计较高的准入门槛,以尽可能地降低合作平台破产倒闭的可能性。以银行对平台交易规模、资产质量等条件要求,至少有70%以上的平台被挡在资金存管门外。
  八、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信息披露标准出台
  10月3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向各会员单位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 个体网络借贷》标准(T/NIFA 1-2016)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
  《信息披露标准》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逾65项、鼓励性披露指标逾31项,分为从业机构信息、平台运营信息与项目信息三方面。
  九、传统金融业爆发离职潮,高管投奔互联网企业
  2016年,不少传统银行高管入职互联网金融企业:原(601818,)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即将以百度副总裁身份入职百度金融;原部总经理黄浩出任蚂蚁金服副总裁;(601166,)前行长李仁杰离职后出任陆金所联合董事长……
  不完全统计,这半年就有30位银行高管跳槽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传统金融行业人才正在快速流动到互联网金融。
  十、:“e租宝”案件已侦查终结,冻结涉案资金逾百亿
  由北京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的“e租宝”案件已于8月14日侦查终结,全国公安机关共冻结其涉案资金逾百亿元。从2014年7月起,犯罪嫌疑人丁宁、张敏、丁甸利用安徽钰诚融资租赁、金易融(北京)网络科技、安信惠鑫金融信息服务(北京)公司等“钰诚系”公司及“e租宝”网络平台,编造虚假融资租赁项目,以转让融资租赁项目债权支付高息为诱饵吸收资金,涉及90余万人、580余亿元,案发时未兑付金额近370亿元。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由佳&RF13266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7.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20 天可投金额 0 元7.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20 天可投金额 0 元7.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2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_新闻动向_爱贷网
2016年,网贷、众筹、支付、保险、消费金融等各个行业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P2P网贷无疑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里上媒体头条最多的一个细分行业,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网贷成为网民口中常常谈起的话题。
  2016年,被外界称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元年”,密集出台的各类监管政策,令“合规”成为行业从业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监管层态度的转变早有迹象。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而在2014年和2015年均提到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随后今年4月,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出台了七份相关文件,国务院17部委共同参与其中,拉开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最严监管的大幕。协会成立  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首个“国字头”的自律组织,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一级协会,于2014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过多年的“野蛮生长”,终于找到了“娘家”。业内人士认为,协会的成立让从业者有了归属感。作为国字号的自律机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能够进一步提振投资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心。  协会成立以来,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与规范的完善,同时搭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举报平台”,辅助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其推出的日常合规培训课程,也为监管机构和企业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在下属各专业委员会陆续宣告成立后,后续动作可以期待。网贷洗牌  8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网贷行业正式进入监管时代。  《暂行办法》明确了的信息中介定位,同时对主管机构银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职能进行了分工,实行“双负责”原则。  此外,还明确了实行备案制管理,以及网贷资金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第三方存管制度。同时,《暂行办法》还明确规定了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贷机构及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余额上限。  网贷机构有12个月的调整期。在此期间,大部分平台都面临着整改、转型乃至清盘的压力。专项整治  10月,国务院17部委联合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与此同时,一行三会也出台了细分行业专项整治方案,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互联网保险。此外,工商总局也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广告整治方案。  根据《方案》的时间表安排,2016年7月底前,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应完成摸底排查工作;2016年11月底前,各监管部门应完成清理整顿工作,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和业务活动开展集中整治工作;2017年3月底前,相关部门形成报告和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由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报国务院。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最终确定由人民银行牵头开展,17部委共同参与,被业内解读为“最严监管”。目前,专项政治工作已经进入清理整顿阶段,业内预计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行业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细分行业  过去一年,对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股权融资、消费金融等细分行业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  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央行严格的清理之下,行业的集中度已经逐渐加大。而支付牌照也将成为稀缺资源,其价格不断水涨船高。同样是因为政策因素,互联网股权融资则经历了上半年火热、下半年寒冷的窘况。而消费金融市场在迎来越来越多玩家的同时,也在不断吹大行业的泡沫。  尽管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始终处于整顿阶段,但是对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军团来说,这并没有打乱它们上市的步伐。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在内的领头羊们多次传出IPO的消息,但这一悬念始终没有揭晓。央行清理支付牌照  2016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思路出现了重要转折。  今年8月,央行公布了首批非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结果。与牌照续展决定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答记者问。在答记者问中,央行明确表达了“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审慎监管态度。  而从陆续公布的牌照续展结果来看,央行已经贯彻了这一政策。在首批支付牌照续展决定中,部分机构业务出现调整;在第二批支付牌照续展决定中,有两家企业因为各自的业务合并事宜,央行暂未给出续展时间期限;在第三批支付牌照续展决定中,两家企业的支付牌照被合并,另一家企业的支付牌照被注销。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趋严,支付牌照已经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其价格也在水涨船高。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大型集团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从而曲线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股权融资遇冷  2016年,互联网股权融资遭遇了上半年火热、下半年冰冷的窘境。  10月,15部委印发《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再次强调了“股权众筹”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区别。对于“股权众筹”名称的滥用,《方案》提到要“积极予以规范”。  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不少平台变得谨慎起来。从今年8月开始,股权融资项目逐步走入“寒冬”,甚至有排名前三的平台出现零成交的情况。而一些平台为了数据好看而制造繁荣的假象,将线下私募项目搬到线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收紧是行业趋冷的最主要原因。早在去年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  然而,按照《证券法》,所有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目前没有合法的股权众筹。消费金融成红海市场  2016年,消费金融市场突然成为了“风口”。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着众多“玩家”入场。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根据《2016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目前在中国消费金融领域主要的参与者分为八类,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银行消费贷款、汽车金融分期、信用卡分期、小贷公司、典当融资和P2P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转型发展消费金融业务,这一领域进入最激烈的百团大战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场残酷的价格战也呼之欲出。消费金融公司能否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将是未来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
爱贷借款APP下载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盘点2016新金融的十大现象
洪偌馨 | 馨金融
本文共5654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15秒2016年的新金融行业风云变幻,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巨大改变让这个新兴行业进入到了发展的拐点。一方面,行业洗牌、风险爆发、增速放缓……这是行业为过去几年非理性发展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一些受到政策支持,抓住市场红利的细分行业开始崛起,例如民营银行、消费金融;而那些实力雄厚、打好基础的企业则开始迈出了多元化、甚至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其中不少也开始积极准备上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资本“寒冬”影响,过去吸金力极强的新金融行业也未能躲过一劫。除了不少企业融资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过去几年该行业存在的估值“泡沫”。
下面盘点今年对新金融行业影响最大的十大现象,它们是过去几年这个行业过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几年左右行业走向的关键力量。
一、监管政策落地
如果说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那2016年就是监管政策全面细化、落地的一年。
从2016年1月监管部门启动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开始,到12月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底数已经基本摸清,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及各地方监管机构围绕新金融领域至少出台了40余份文件。
其中,包括《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的出台都对新金融行业发展的未来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监管思路的明确,监管细则的落定,加速了行业洗牌和重整。互联网金融监管朝着金融业强监管的方向靠拢,尽管没有实行牌照制,但种种条款也已经为行业准入和经营垒起了足够高的门槛。
比如,今年P2P平台面临的最大合规挑战之一,就是必须要有银行来做资金存管,由于对接银行存管不仅涉及到人力、物力、技术上的巨大投入,银行的准入门槛又在逐步收紧,其难度不亚于申请一张牌照。
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目前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P2P平台共有129家,不到正常运营平台的10%,其中有4家平台的存管模式为银行直连,32家平台为联合存管,其余平台为银行直接存管,而联合存管的模式在今年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已被明确告知——此路不通。
二、行业洗牌加速
监管政策落地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过去几年高歌猛进的新金融行业开始全面收缩。包括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细分领域的企业数量开始减少,尽管整体市场规模仍在扩大,但份额逐步向少数龙头企业聚拢。
截至日,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监测到的P2P借贷平台共4800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仅有1613家(占到33.6%的比例),环比下降3.9%。照此势头发展,到2016年底,正常运营的平台将减少到1500家左右。
众筹行业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据零壹研究院统计,截至日,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不含港台澳地区,下同)至少有593家,其中问题平台和已转型平台(22家)至少有254家,约占42.8%的比重,首次超过40%。
而第三方支付行业,由于市场格局已定,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账户相关的一系列新政逐步落地,大量中小第三方支付企业寻求盈利的前景越来越暗淡,转型、退出、“卖身”成为了今年该行业的关键词。
三、风险集中爆发
经过前几年的超速发展,新金融行业积压了不少问题,蕴藏了不少风险,而监管政策的落地、专项整治的实施、行业洗牌的加速,以及市场环境和资产质量的变化等因素的叠加也催化了风险的集中爆发。
e租宝是2016年互联网金融爆出的一颗大雷,因其牵涉的金额之大(平台吸纳资金额近500亿元)和投资人数量之多(牵涉投资人近80万人)而引起了一次行业“地震”,甚至引发了许多投资人对于整个新金融行业的恐慌情绪和信任危机。
随后,大大集团、快鹿集团等重磅“炸弹”接连引爆,让行业面临的舆论危机和信任危机持续发酵。另外,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裸条事件”、“一元购骗局”事件等等,都是行业不规范、非理性发展后产生的不良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诈骗模式,打着新金融的幌子欺骗投资者,也同样值得警惕。
比如,今年许多新闻网站的“流量担当”之一——3M互助社区,就是打着科技金融的幌子招摇撞骗。投资货币可选择人民币与虚拟货币(比特币、摩根币、百川币),其实质就是熟人传销、高返利游戏。
风险的集中爆发是为前几年新金融行业非理性发展支付的代价,尽管过程惨痛,但客观来说,这也倒逼了监管政策和行业自律的完善速度,并且让互联网金融行业完成了一次用户的基本教育。
四、回归金融本质
互联网金融兴起于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注入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和机会,这种集体式的行业爆发曾经在很多领域发生过,比如,互联网+零售(电商)、互联网+餐饮(O2O)、互联网+出行(打车软件)、互联网+旅游(OTA)等等。
但与互联网改造其他传统行业不同,在经过了初期轰轰烈烈的“颠覆和变革”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里,金融属性依旧占据主导位置,风险定价能力、资金获取能力依然是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一方面是源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和思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互联网思维和模式的加入还只是部分提升和优化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并没有如其他行业那样出现变革性的产品和模式。
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活的好的企业都是在资产端有很强能力的公司。比如众所周知盈利困难的P2P行业里,大部分能够实现正向现金流企业的盈利点主要是在资产端,通过赚取差价的方式实现盈利。
因为随着理财端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理财端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得非常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创业公司索性退出理财端的“烧钱大战”,专心为有流量有用户的大平台提供资产的原因。
另外,今年互联网金融ABS(资产证券化)的爆发、平台开始大量引入机构资金都是很好的例证,未来获得稳定、大量、低成本资金将是互金企业成败的关键,金融能力得到重估,地位进一步提升。
五、修炼科技“内功”
虽然互联网金融企业一直在强调科技的应用,但其中有多少企业、多少产品真正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业内人士都心里有数。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重新回归金融本质的一年,也是大家开始真正重视应用科技力的一年。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而是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创新当中,让它成为增强风控能力、降低资金成本、锻造企业“护城河”的重要基础。
2016年,国内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新定义自己为“金融科技”公司,它也接替互联网金融成为最热门的行业标签。关于金融科技,沃顿商学院给出的临时定义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行业。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名称的转换有些偷换概念的意味,但从行业的演进来看,过去通过简单复制,缺少核心技术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管是市场还是资本都越来越看重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和以技术驱动创新的能力。
尤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越发显著。对于企业而言,在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的能力也将愈发重要。
六、民营银行崛起
2016年是民营银行迎来大爆发的一年,多家银行获准筹建,截止到目前,民营银行数量达到14家,其中今年获批的数量已经达到9家。到了12月,还迎来了一波批筹的小高潮,一个月内有4家民营银行获批。
据最新了解的情况,截至今年末,首批5家民营银行中的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已经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但作为先行者,这几家民营银行的发展仍在摸索之中。
与民营资本积极涌入相对应的是,已经至少有10家公开披露过申请民营银行计划的民企中途退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外,亦有大家对民营银行的认知回归理性的原因。
总之,民营银行在2016年发展势头如此迅猛不禁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新金融行业的发展或许会因此有新的突破,忧的是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第三方支付行业”。
七、消费金融爆发
新金融有个魔咒,每一个被称为“风口”的细分行业都特别命运多舛。上一次是P2P,现在是消费金融。
今年消费金融有多火,看看数据就知道了。目前,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巨头、P2P平台等几大派系在消费金融领域杀成一片“红海”,仅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数量就已经达到20家。
消费金融在2016年的爆发是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的个人消费杠杆率一直偏低,随着消费升级需求愈发旺盛,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红利期。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元。面对这个诱人的万亿元级“新蓝海”市场,各类资本竞相进入。
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除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发布,加快批复消费金融公司的筹建也是更为直接的体现。2016年银监会共批复6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筹建,12月20日和21日又接连批复了两家。
八、互金集团涌现
进入2016年,新金融行业已经摆脱了早期创业公司扎堆的景象,拥有雄厚资源和背景的互金集团快速崛起,开始占据行业的主流。
例如,最为典型的房地产业,随着地产行业发展步入下行周期、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房地产公司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时纷纷瞄准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万达、恒大在内的至少有50多家地产公司都开始大举进军金融业。
零售业巨头国美、苏宁等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发展,实现产品、服务、数据和风控的打通。掌握流量和场景的OTA们(在线旅游社)则把金融业务作为盈利的重头戏,携程、去哪儿等公司已经从保险和消费分期业务着手布局。此外,还有传统制造业巨头海尔、美的、TCL都已手握牌照,凭借产业链优势拓展金融业务。
与新金融发展早期,互金企业从单点切入以单项业务为主不同,借助自身在本业上的积累和资金、资源上的优势,这些行业巨头大都是多项业务并进,以集团化的思路布局新金融领域。
与此同时,除了大企业开始大范围涉足互金领域,过去几年成功“突围”的一些创业公司也出于合规和发展的需要开始梳理自身业务,重新调整组织架构,从单一的业务模式向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分别有PPmoney、趣店集团、乐信集团、开鑫金服、团贷网、凡普金科、爱财集团、PINTEC集团、51信用卡、银客集团、和创金服等企业完成了集团化转型。
互金企业的“集团化”一时之间成为风潮,这里面既有有企业主动选择的因素,也是大势所趋下的无奈之举。监管趋严,尤其是P2P平台严禁混业经营的限制,将原有P2P业务与资产端进行拆分,能够有效应对合规监管。与此同时,在战略层面对业务条线进行拆分不仅能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多层次布局,长远考虑也利于估值和上市。
九、互金企业“出海”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拓展的需求,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海外市场。由于出海的目的不同,这些企业布局海外的手段和进度也略有差别。
一种如蚂蚁金服,通过投资布局、直接地推,开始全面铺设全球业务。目前,支付宝已经可以深入英、法、德、荷、芬、奥、意、捷等国的零售、机场、餐饮等终端支付场所。与此同时,它还通过投资参股,或者当地金融企业与其进行战略合作,快速进入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截至目前,蚂蚁金服已经战略投资了包括移动支付平台Paytm、泰国支付企业Ascend Money、参股了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等。
另一种如京东金融、分期乐等,也通过股权投资、技术输出、业务合作等模式迈出了“出海”的一小步。典型案例如京东金融对美国大数据公司ZestFinance的投资,双方在技术层面开展合作,并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ZRobot。
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于欧美等国较为不成熟、不完善,再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国内互金业务发展的空间更大、动力更大。过去几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不管是市场规模,还是创新活力,都大有赶超欧美国家之势,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以走出国门的重要基础。另外,眼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年轻人大量走出国门,作为“互联网上的原住民”的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互联网金融的服务。
十、资本热度降温
前几年备受资本热捧的新金融行业今年进入到一个两极化的分水岭。
一方面,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微众银行、陆金所等行业巨头在今年接连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一再创新高。例如,今年4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募资45亿美元,估值600亿美元,创下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一轮私募融资记录。
根据艾瑞统计,目前中国估值TOP 10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中,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的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就占据了四个席位。分别是蚂蚁金服(600亿美元)、陆金所(185亿美元)、借贷宝(76.9亿美元)、京东金融(71.8亿美元)。
另一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行业格局的明晰,互金领域的中小企业对于资本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上市太难、退出不易是听到最多的原因,而业务的合规问题、盈利能力太弱、商业模式不清晰等疑虑也减退了投资人的热情。
资本市场的热情减退,除了短期会在私募市场影响各家企业,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未建立“造血”能力的企业以外,长期来看,对于那些已经在筹备上市的行业巨头而言,影响同样不容小觑。私募市场与公开市场的估值差异最终总会消失——要么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逐步拉低价格,要么是上市前估值突然大跌。而对于那些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超级独角兽”们而言,任何一个选项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消费金融行业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