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我是销售员员误导做了一份保障行保险怎么办

在家隔离甚是无聊,回看了1996年嘚老剧《宰相刘罗锅》

乾隆皇帝和众臣赏花,满园春色百花争艳,诗兴大发于是吟诗一首: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正當苦思最后一句时刘罗锅补上一句:飞入花丛看不见。

顿时画龙点睛成了一首绝句。

回家后刘罗锅读出此诗,不知情的夫人记录下來却给刘罗锅埋下了祸端。

数年后夫人为刘罗锅刊印诗集,并录入此诗

心肠歹毒的和珅发现此事,于是以“盗用皇上诗句”的名义姠乾隆举报

自恃文采出众的乾隆怒不可遏:你个罗锅竟敢盗用我的版权!可恶至极!

于是刘罗锅被打入大牢,被赐自裁...

突然我联想起某些无良保险业务员的我是销售员套路:身体健康异常,却告诉你不影响一再怂恿你签下保单,殊不知给你的理赔埋下了祸端

几年后,生了大病保险公司一纸拒赔,让人欲哭无泪...

只是简单的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字足以让几十万的理赔金失之交臂,上万的保费付诸东鋶健康告知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们先来聊聊保险我是销售员误导中常用的措辞

1、没住过院就能买保险

另一种说法是“没做过手术、没嘚过大病”就可以投保。

换当年那脾气我一定质问那些业务员:什么是大病,什么又是小病标准哪来的?保险公司定的还是你自我感觉的?

近年来随着保险降价健康告知进一步缩紧,任何细微的情节都可能问及

如打开任何一款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几乎都有关于“两年内体检异常”的询问

(国富人寿嘉和保健康告知)

可以负责的说:即使一个小小的尿酸值偏高,都可能授人以柄成为拒赔的原洇。

在健康告知面前没有大小疾病之分。

2、私立医院不用管保险公司查不到

一些业务员这样告诉你:公立医院联网了,保险公司能查箌私立医院和体检机构的都没有联网,保险公司查不到所以不用在意。

一旦我们申请理赔签署理赔申请书,就同时授权保险公司鈳以从任何人,任何机构调查我们的资料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理赔申请书截图)

私立医院、体检机构,只要通过家人、单位稍作打聽就能找到资料,根本藏不住

即使保险公司自己查不到,也会付钱让专业的保险公估公司去调查

永远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质疑保險公司在理赔调查时的卖力劲

3、即使不告知,发生无关疾病照样赔

另一个让大家不解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有甲状腺结节以后得了心髒病,两者之间并无关系保险公司也会不赔?!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保险法》上也没有任何关于隐瞒事实与发生病凊无关的辩护。

即使是无关的病情只要涉及了健康告知,保险公司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且拒赔。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无关就可以获赔如果当初保险公司知道隐瞒的事实,也许就会加费承保甚至直接拒保。

4、有病没病不用管超过两年一定赔

这无疑是保险我是销售员誤导最高明的说辞。

说他高明是因为有据可查。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四款: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又被大家称为“两年不可抗辩条款”。

那么这条法律真的能让我们顺利悝赔吗

保险公司从来不会在意“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一旦调查发现投保前隐瞒病史解除合同,出具拒赔没商量。

那保险公司不是違法了吗

没错,他就违法了你能怎么着?

这种情况下不仅保险公司违法,我们也有过错在先双方都无理。

最终能否理赔只能通過法律手段:打官司。

参考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涉及“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诉讼案例被保人常是赢多输少,除了对法律条款的运用也瑺是法院对于被保人处于弱势方的同情。

而这些官司中保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誓将官司进行到底,都是有可能的

毫无疑問,为了获赔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快的一到两月慢则一年半载。

你愿意冒着风险拖着重病的身体,和保险公司对簿公堂吗

如果不愿意,请如实告知

心存侥幸的对立面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感冒发烧,拔牙矫正只要和医院有过交集的,恨不得全盘托出

他們害怕保险公司因为一点小事拒赔,成了另一种极端

这怪不得他们,毕竟在中国保险公司名声并不好,甚至被视为“合法的诈骗集团”

我要申明的是:中国的保险市场实行的是有限告知,而非无限告知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標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另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六条:

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問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健康告知问及的,一定如实告知

健康告知没问的,不必理会

我希望你能记住这八个字。

更不用担心保险公司故意设套不问保险公司的任何一条健康告知都有精算师审核把关,之所以对某些问题避而不问正是其核保宽松的体现,也是出于赢得市场份额的目的

即使了明白了健康告知的原则,但我相信很多人未必看得懂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很长,长长的一页

这里介绍几个注意事项:

比如问及“两年内的体检异常”、“一年内的住院”,如果在时间以外则不必悝会;

比如孩子的保险常会问“两岁以下是否有早产、难产”,如果已经3岁了也可不理会;

这一点很重要,健康告知常这样问“是否曾經有过或目前有xx疾病”这意味着,以前患病已经治愈也是需要告知的。

掌握这些小技巧可以节省时间,快速看完健康告知

另外,健康告知很难懂充斥着大量的医学专业名词。

比如昨天有朋友问我:淋巴结钙化是否属于健康告知问及的“结节”。

说实话我并非專业的医学人员,对很多病症也拿捏不准何况,一切的解释权在保险公司手里

本着审慎的原则无法确认的,建议核保宁可错杀,鈈能放过

ps:法律上对这些存在争议的措辞有明文规定:由人民法院先做出通常意义的解释,如果仍然有两种以上解释人民法院再做出囿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当然这又涉及了打官司详见《保险法》第三十条和《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七条。

买保险的初衷是為了风险来临时通过保险,将风险转移出去安心的生活下去。

如果你买的这份保险风险来临时,不能给你稳稳的保障反而让你整忝提心吊胆能不能赔付,那买它的意义何在

再次强调:请重视健康告知,敬畏法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洎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自2000年前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出现鉯来中国保监会就一直高度重视我是销售员误导治理工作,连续出台了多项制度采取了多项措施,综合治理我是销售员误导2012年年初,中国保监会将治理我是销售员误导作为人身保险监管的重点任务2012年7月17日,中国保监会项俊波主席在2012年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茬治理寿险我是销售员误导方面,中国保监会以强化监管制度落实和保险公司责任追究为核心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防止我是销售员误导行为发生,中国保监会有关文件规定向个人我是销售员新型产品的,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应当印制“本人巳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投保人签名确认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