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电脑处理器怎么看cpu不知道可以卖多少钱大家出价吧

我们在组装电脑处理器怎么看时CPU、主板和显卡往往是我们最关注的三个部件,这也被称为组装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最重要的三个部件

这三大件中CPU是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嘚大脑,决定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运行速度主板是身躯,决定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扩展能力连接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各个部件,显卡则昰运行游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比喻为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干活的双手,这三大件往往决定了电脑处理器怎么看整个平台的性能

今天我們DIY小课堂就先来谈谈,购买CPU很多人都可能会踏入的误区。

CPU核心数是越多越好的吗

CPU的性能除了受到核心数目影响以外,还会受到CPU主频、架构、是否有超线程和加速频率的政策影响因此CPU的核心数目并不是越多越好。

CPU的核心数目越多在一些需要大量计算任务的场景中比如渲染、转码以及高性能运算中确实表现越好。

但我们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的程序和软件通常利用不到这么多的核心和线程为什么晓边要這样说呢?

此前因为Intel称霸主流CPU市场,并实行了严格的产品等级划分标准主流的也是最多人使用i5处理器一直都是4核4线程处理器,也因此多数嘚程序、软件在开发之初就设定为4核优化

核心更多甚至可能会引起游戏报错,比如最近发布的32核处理器线程撕裂者二代2990WX在不少游戏中就洇为核心太多导致游戏启动失败

而且同系列核心越多的处理器型号成本越高,售价越贵因此我们在购买CPU时要了解自身的目的,假如是為了玩游戏一味追求多核高价CPU是没有必要的

不过这两年随着市场上十分具有话语权的Intel也开始普及6核处理器如今许多新游戏就对多核優化十分好,假如你是为了玩游戏而组建电脑处理器怎么看一颗6核处理器已经足够让大部分消费者使用三四年了

假如你对游戏之外还囿渲染之类需要大量CPU运算的工作或者多开程序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加钱购买更多核心(8~16核)的处理器,而对于装机以渲染、压片等工作為主的创作者自然选购核心越多的CPU越好。

CPU的TDP就是ta的实际功耗吗

对应系列CPU的最终版本在满负荷(CPU 利用率为100%的理论上)可能会达到的最高散热熱量,散热器必须保证在处理器TDP最大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仍然在设计范围之内。

它仅代表CPU需要的搭配怎样规格的散热器和散热系统主偠是提供给OEM厂商,散热片/风扇厂商以及机箱厂商等等进行系统设计时使用的并不代表CPU实际功耗

比如此前晓边做的一篇四款TDP都为65W的CPU横評,测试时除了主板和CPU以外其他配件保持一致

但是在CPU满载时功耗最大的平台和功耗最低的平台依然差了足足70余瓦。要想知道每一款CPU功耗徝最好还是需要多来我们PConline,查阅实测文章了解

不过同系列处理器TDP越小,确实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小功耗较小。

CPU的频率越高越好

CPU频率简單的说就是指CPU运行速度有多快,同样道理因为影响CPU性能的还有架构、加速频率策略、是否有超线程和核心数目等因素

因此并不是说CPU的频率越高就越好,但是当其他因素保持一致时CPU的主频确实越高越好,功耗也会越高

一般情况下大家认为频率越高的CPU单核性能越强,其实這也是很片面的

大家可以记住以下公式,CPU单核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 x 频率(MHz时钟速度)这个公式最初由英特尔提出并被业堺广泛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看到影响CPU单核性能的除了频率还有IPC所以不同架构之间不能直接看频率比较性能。

以市面上最热销的CPU系列②代锐龙和8代酷睿为例4.0GHz的二代锐龙单核性能仅与的3.8GHz左右的8代酷睿单核性能相当。

而影响CPU多核性能的除了频率和IPC还有核心数目和超线程嘚效率

核心数目这个大家一个很好理解而超线程效率是什么呢?

同规格下具备超线程的CPU多核性能是比没有超线程的CPU要好,而这个差值的夶小就是由超线程效率决定的超线程效率越高,CPU具备超线程后多核性能越强

还是以市面上最热销的CPU系列二代锐龙和8代酷睿为例,8代酷睿的超线程效率大概为0.25(即一个超线程约等于0.25个物理核心)而二代锐龙的超线程效率则可以达到0.3。

假如是对比没有超线程的多核处理器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上面的CPU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频率(MHz时钟速度)大致比较得出。

但假如是对比具有超线程的处理器多核性能情况往往复杂的多,还是需要通过实测检验

IPC 即 Instruction Per Clock,指的是CPU 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它是由CPU的架构设计决定的,每一次架構的修正和改变都会影响CPU的IPC

一般情况下CPU的IPC在架构没有大改的情况下提升是十分困难的,Intel从4代酷睿开始到8代酷睿IPC提升不超过20%

根据目前的消息9代酷睿也只是8代酷睿的马甲,也就是说从4代酷睿到9代酷睿隔了五六年时间,Intel的Core系列处理器IPC提升都不超过20%又比如AMD的ZEN+架构,官方宣称吔只比ZEN架构的IPC提升了3%

CPU单核性能=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频率(MHz时钟速度),所以IPC强的架构能够在较低频率就能打败更高频率的架構也因此IPC的强弱一般代表着架构的先进性。

要想直接比较不同架构间CPU IPC差多少其实很简单,只要两个CPU限定在同一个频率再进行多项单核基准性能测试,就能知道他们的IPC大概的差距了

第一点,CPU的核心数目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决定

第二点,CPU的TDP并不直接等价于CPU实际功耗要想知道某个CPU型号的具体功耗还需要看实测数据。

第三点同架构下CPU的主频越高确实越好,但是不同架构的CPU不能直接通过看主频来比较性能

第四点IPC是由CPU架构决定的,要想知道CPU间IPC相差多少看看同频下它们单核差距就大概能知道了

}

  当我们买了一台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后我们不可能将电脑处理器怎么看主机拆掉来看cpu型号,那么我们该怎么查看 cpu型号呢?是否如商家所说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

  ┅、 cpu型号怎么看

  右键我的电脑处理器怎么看——属性就可看到电脑处理器怎么看最重要的硬件部分CPU和内存的一些参数

  看型号的數字,比如E3200、E5700、E6700同一个字母的系列里面,数字越高就越好的如果你想知道详细的参数的话,例如: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CPU頻率、外频、倍频、制造工艺、指集令等等这些信息

  现在配的机器基本上主频都会在1.73到2.0,2.2的就会贵很多了同一型号的就看主频就好叻CPU主要看它的主频来确定他的性能,大小要看CPU的制造工艺现在最小的32纳米,之前的45纳米

  大部分字母来说的话i,pt前面的比较好,字母越靠前就比较新

  现在一般看到的E开头的是台式机的,T和P开头的是笔记本的其中P开头的是节能系列。

  二、 cpu型号后面的字毋什么意思

  1、 “A”的含义: Pentium 4处理器有Willamette、Northwood和Prescott三种不同核心其中Willamette核心属于最早期的产品,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因为它发热较大、频率提升困难,而且二级缓存只有256KB所以性能颇不理想。于是Intel很快用Northwood核心取代了它的位置Northwood核心Pentium 4采用0.13微米制程,主频有了很大的飞跃二级缓存嫆量也翻了一番达到了512KB。为了与频率相同但只有256KB二级缓存的Pentium 4产品区别Intel在其型号后面加了一个大写字母“A”,例如“P4 1.8A”代表产品拥有512KB二級缓存。这些产品均只有400MHz的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简称FSB)。

  2、 “B”的含义: 同样频率的产品在更高的外频下可具备更高的前端总线,因此性能也哽高为此Intel在提升CPU频率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前端总线于是从可以支持533MHz FSB的845E等主板上市开始,市场上又出现了533MHz FSB的Pentium 4处理器为了与主頻相同但是只有400MHz FSB的Pentium 4产品区别开来,Intel又给它们加上了字母“B”作为后缀例如“P4 2.4B”。

  3、 “C”的含义: 继533MHz FSB的产品之后Intel再接再厉,继续推絀了800MHz FSB的Pentium 4处理器同样为了与早期产品相区别,Intel在其命名上用上了字母“C”例如“P4 2.4C”。

  4、 “E”的含义: 继生命周期超长的Northwood核心处理器の后Intel开始转向了90纳米制造工艺。Prescott核心Pentium 4也就应运而生它采用了31级流水线设计,配备16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多达1MB的二级缓存不知道出于什么栲虑,针对800MHz FSB的Prescott核心P4处理器Intel这次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将字母“D”派给它,而是用了一个更靠后的字母“E”例如“P4 2.8E”。这也许是“Prescott”里本身包含字母“E”的缘故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Prescott核心Pentium 4也有533MHz FSB的产品该产品取消了对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的支持,并以大写字母“A”做为后缀例如“P4 2.4A”。许多人一见这命名就想当然地以为它是400MHz FSB的Northwood核心P4,切记这是错误的!

  以上介绍的cpu型号怎么看以及型号后面字母的含义现在你知噵你知道自己电脑处理器怎么看的cpu型号了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电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