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100安锂电池价格管理系统是哪个专业在做?或者说需要哪些知识储备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电池管理系统无非两个概念
管理锂电池的过充和过放。
现在的保护板管理过放都没问题而且成熟。
管理充电就有问题了,充电是要发热的,均衡充电更要发热。保护板所谓均衡,就是对到达某个电压的电池放电,所有电池同时充电。由于发热量限制估计也不敢把均衡电流做大。蚂蚁保护板倒是用了1W或者2W的电阻,估计发热量也不小。
换个思路,BMS外置,专门负责充电。这不就是平衡充吗,均衡电流做多大都行。发热量再大对电池也没有影响。况且并行充电的,保障所有电池达到同一电压,而且没有过充可能。
能量转移的概念就是胡扯,特斯拉能做,国内没有哪款电动汽车能做。更别说电动车保护板了。
现在的平衡充绝非几个充电模块并联。都是单片机控制,且不同厂家不同型号充电模式波形均不同。
一个蚂蚁保护板连管子全下来恐怕五六百以上吧。一个平衡充多少钱?况且这个充电器可以给不同电池充放电兼修复。
某保护板厂家说的保护板原理

潜水很久,看到大家几千上万的锂电池坏了,忍不住注册上来说一声。短短两个月各种喷就来了。莫非触动谁的利益了。

好了,本帖不直接回复大家。等待各种喷吧,也算一个调剂。

平衡充的话题到此为止,毕竟各位的电池是好是坏与本人也没有关系。 哈哈

}

编者按:与其说Tesla在动力电池上比传统车企做得好,倒不如说Tesla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传统车企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长期积累的标准规范、庞大的市场占有量这几个方面就推动电动汽车这件事上看反而成了包袱。


  自从Model S上市以来,似乎已经被拆解无数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Tesla)在电动汽车市场初期的标杆地位。

  一、动力总成构成:

  Model S采用三相交流感应电机,并且将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传动箱集成于一体。尤其是将电机控制器也封装成圆柱形,与电机互相对应,看上去像是双电机。从设计上来看集成度高、对称美观。中间的传动箱采用了固定速比(9.73:1)方案。85KWh版本电机峰值功率270KW,扭矩440Nm。

  充电系统支持三种充电方式:

  1.超级充电桩DC快充

  超级充电桩可直接输出120KW对ESS进行充电,一个小时以内能充满。

  2.高功率壁挂充电

  在后排座椅下面有两个车载充电器,一主一从。主充电器属于默认开放使用,功率10KW,差不多8小时能充满。slave充电器的硬件虽然已经安装在车上了,但需要额外支付1.8万才能激活,可使充电能力翻倍。这种硬件早已配置好,之后通过license收费的方式和IBM的服务器如出一辙。目前Tesla已经把这个策略用在了动力上,60版本上实际装了70多度电,预留的那部分容量刚好避免满充满放,有助于延长寿命,因此入手低配版也是一个有性价比的选择。

  3.220V家用插座充电

  充电功率3kw左右,充满电大概30个小时。把充电器放在车上,即使到了完全没有充电基础设施的地方也能利用普通家用插头充上电。

  热管理部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Model S用一个四通转换阀实现了冷却系统的串并联切换。其目的我分析主要是根据工况选择最优热管理方式。当电池在低温状态下需要加热时,电机冷却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串联,从而使电机为电池加热。当动力电池处于高温时,电机冷却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并联,两套冷却系统独立散热。这样的热管理方式还是比较巧妙的。

  先看一下未拆解前的电池包(PACK),对外一共有3组接口。分别是低压接口、高压接口、冷却接口,并且全部采用了快插式方案。说明Tesla在设计电池组系统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换电模式的技术要求,即便现在很少有换电的需求但这个基因始终保留了下来。高压接插器中较粗的Pin一方面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同时也是接地点,较细的Pin用于实现高压互锁功能。

  PACK前部顶面上设计了防水透气阀,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从而实现防水透气的目的,避免水蒸气在PACK内部凝结。

  PACK上部用了非常多的固定螺丝,因此白色的绝缘垫通过胶粘在了PACK上,除了起到了绝缘防火的作用以外,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的作用。PACK的上盖是死死用胶粘住的,即使卸了所有螺丝依然无法打开。记得在14年的炎炎夏日里我们七八个人“生掰硬撬”一小时才得以破坏性的扒开。当时觉得Tesla在设计的时候一定是抱着破釜沉舟的考虑,根本没打算之后的维修,所以PACK上自然也没有手动维修开关,仅仅留了一个保险丝更换口。

  Tesla下托盘以铝合金型材作为主要承载框型骨架,骨架底部焊接整块铝板。 拆解的是一款85KWH高配版,最右侧多堆叠了两个模块(Module)。PACK两侧布置了大量防爆阀(共85个)。在拆解的过程中发现PACK里总是用零散的绝缘板将高压器件隔开,而固定绝缘板的方式通常是胶水,像是用狗皮膏药把PACK里面打满了补丁,很难想象在这样复杂工艺在量产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的。猜测是在设计之初考虑的不充分导致了后续只能无奈的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进行了。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池管理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