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行业?

【摘 要】多来年,对于交通人只干不说,多干少说,保持所谓的“低调”的错误认识,行业的决策者已经发出动员令,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交通人“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更要与时俱进,认真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切实认识到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把口头重视化作實际行动,为重塑交通人职业荣誉感,提振行业精气神,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宣传;舆论

【中图分类号】U-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7)09-0120-02

1 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2017年2月20日,中国交通新闻网挂出重磅消息——《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简称《要点》)敲定,这是在习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交通运输部提出,以讲好交通故事、传播好交通声音为重点,深入实施宣传舆论引导工程。

早在2017年2月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交通运输部精神文件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上就强调:“新闻宣传也是实事!”一句话,刷新了一些交通从业者对形象宣传是务虚的锦上添花的认知。这次会议还提出,要“提升软实力树立好形象,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还存在不匹配的地方。

2017年3月26日,笔者参加了中国交通报社2017年记者站工作会议暨通联工作会议。在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小明从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高度,就进一步巩固交通运输行业主流舆论阵地,为行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做出重要讲话。会上,刘小明副部长指出,多年来,只干不说,多干少说,成了交通行业领导干部奉行的原则,哪怕是屡屡受委屈,被误解,一线交通人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不断降低,甚至影响到行业的改革发展,仍然保持所谓的“低调”,这是错误的认识等工作存在的问题。他用事实案例和沉甸甸的教训 ,对与会的多位行业一线新闻宣传工作者,语重心长地上了一堂内涵丰富的新闻舆论工作课。刘小明副部长的这次重要讲话,也是短短一个多月内,部领导再次就行业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2 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

纵观“十二五”期间,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高速公路以及中国港口、航运、物流等,联合打造了“中国交通”的闪亮名片。这些闪亮的业绩背后,是多少交通人的默默坚守和付出。“铺路石”是很多交通人对价值追求的自我认知,也是公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交通人的印象,然而这样的形象还是比较单一、不够立体的。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总书记这一论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促使更多的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以接地气的视角、以充满温情的眼光来描绘交通人更真实的形象。

说起党对新闻舆论的重视,也是伴随着党的事业走过风雨历程而形成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党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宣传重心也在不断调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亲自撰写了大量堪称经典之作的时评社论,他站在战略高度,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舆论战,也因此获得“新华社首席记者”的赞誉。

3 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

从党的宣传工作传统到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的发展,我们注意到,新闻工作由“宣传”到“舆论”,正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过去,受交通和生产方式的限制,人们生活交往的范围有限,在自身实践之外,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多来自于所接触到的他人的言说。后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兴起,一个人即使足不出户,也可通过信息媒介的描述形成对环境的塑造。新闻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公众看世界的“眼睛”,在宣传阵地上占据了主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自媒体兴起后,极大地拓宽了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表达渠道,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通过交互传播、圈层传播,一个微小的事件就可以像“蝴蝶的翅膀”掀起出乎意料的舆论效应。但部分公众仍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容易被激进的键盘侠或者别有居心的煽动者诱导。众声喧哗的互联网世界,如果不加以良性的引导,极可能引发现实社会的动荡。endprint

由此,我们看到,“宣传”侧重于单向说服、外部灌输,而“舆论”还需要对民意的正确引导、激浊扬清。我们不应忘记,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一起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責任事故在舆论场中演变成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质疑,也影响了高铁走出国门的步伐。其他诸如“高速路收费毛利率直逼茅台”、“高速公路普通收费员月薪过万”、“高速公路节日免费遭地方抵制”、“开车发微信刷微博是高速公路拥堵主因”、“物流成本过高导致春节菜价过高”等以偏概全、掩盖事实、甚至标题党博眼球的虚假报道,如不进行政策解读、谬误澄清和舆论引导,公众对交通行业的误解势必会产生行业发展的阻力,使“中国交通”的闪亮名片失色。交通行业要积极主动宣传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切实维护自身形象。

当然这里面舆论界有的是出于善意的提醒,有的属于对交通行业的不了解,有的属于对交通行业的期望,因为期望越大要求越严,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属于心怀不测的人对交通行业的恶毒攻击,想搞垮交通行业。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原因之一是交通行业对自身声誉维护的不力。

4 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及案例

在上述情况下,交通行业要理直气壮地宣传自己,就要自己理要直、气要壮,理要直就要说明道理,气要壮就要放大自己的声音,敢于发声。要丰富自身的宣传形式、善用新媒体。交通行业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一批影响力较强的媒体群,内部发挥很好的思想沟通作用,外部发挥事半功倍的舆论引导作用。要创新活动方式,以透明促共识。交通行业不怕看,就怕公众不来看[1]。近年来,交通行业对外正面传播探索出重大事件全面策划、公益活动重点策划、海外传播同步策划的宣传策略,广泛运用新媒体对敏感话题的宣传引导,积极维护和树立交通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贯彻落实部领导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为总结公司发展的宝贵经验,展示公司作为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建设的窗口形象,以及在助力粤东西北区域协调发展中所做的贡献,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及2017年重点工作,公司与行业媒体、省内主流媒体合作,以公司发展理念、设计回访、科技创新、党建、廉政建设、品质工程、营运管理、安全生产等为切入点,总结公司在推动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给予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在广东甚至全国树立南粤交通公司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更大的支持力度,展示了南粤交通公司在广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位置,彰显企业综合实力,树立企业优秀品牌,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公司还通过报道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典型事迹,展示了南粤交通人“大道为公”的担当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风采,为企业发展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

在“2·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唱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提出“守好舆论阵地”、“用好创新引擎”、“讲好中国故事”。交通运输行业同样要以重要讲话为指引,在开展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同时,做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舆论斗争,切实提升新闻品格和宣传力量,刷新中国交通的“颜值”。

【1】龚露阳.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策略研究[J].综合运输,2017,39(02):35-42.endprint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