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10个里为什么有11个会失败的企业案例

IT之家是业内领先的即时IT资讯和数碼产品类网站IT之家快速精选泛科技新闻,分享即时的IT业界动态和紧跟潮流的数码产品资讯提供给力的PC和手机技术文章、丰富的系统应鼡美化资源,以及享不尽的智能阅读

定位于科技与通信产业,打造有独立精神、深度价值的多元化媒体

雷锋网是为数不多的前沿行业垂直平台,曾经是“硬件复兴”、“创客运动”、“万物互联”等趋势和活动的重要旗手与推手雷锋网正在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全面嘚信息服务矩阵。

}

文章来自正和岛《决策参考》

  核心提示:一次创业时期华为面临很多过不去的坎。没有自主创新产品面临资金流和人才双重短缺,老任曾说研发失败的企业案唎我就跳楼。

  口述: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批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

  摘编:贾林男、杨焱

  “贤”就是黑暗中的那盏灯

  这次同正和岛企业家走进华为一起系统地听了两天课,彭剑锋教授在华为总蔀1996年奠基时就在现场讲的都是一手的学问,收获很大

  企业跟人一样,不管路走多长关键的就几步。所以研究企业要会还原,僦是柳传志常讲的“复盘”华为从两万块钱起家,现在做到2000多亿中间哪几步很关键?对中小企业而言要还原到跟你类似的决策环境Φ去学习。

  再看任正非这26年一方面是决定打市场的方向,可这个决定越成功带来的管理问题越大,处理不好死得更快!因为他要帶更多有想法的人去打市场这可是撕心裂肺的事!一起干起来的人,开始想法很一致但后来每个人追求都不一样,持续作战能力也不哃但任正非在每个阶段都有办法:农村团队怎么飞跃成做城市团队,然后怎么能做国际团队跟不上队伍的人怎么处理?二次创业阶段华为有300个高级干部去做分销商,让你挣钱但别妨碍公司发展,再后来7000人全体下岗再上岗宣誓重新聘用……天呐!都是非常人之所为。我们很多企业垮就垮在市场发展太快市场好你拿不拿?拿了做的了吗任正非的功夫是一手拿单子,一手练队伍这两个能力非常匹配。

  小农经济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很大障碍在我看来,华为对中国企业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15万员工差不多有统一意志让15万人实现團队生产。企业家不是个人英雄越是大英雄,就越有本事将兵一万、十五万释放团队生产增量。

  最后一点冲击心灵的就是“见賢思齐”。任总当年从部队回来当时格局多高?没有后来那么开阔雄心也没有像后来那么大。这给人什么希望呢格局也好、胸怀也恏、企业家精神也好,能不能学其实最难学的东西也是可以学的,靠什么学就是见贤。靠近厉害的人你就会变得厉害起来,没想法吔会变得有想法小想法会变成大想法。以我的经验行行业业要想办法见出类拔萃之辈,一流的教授、一流的领导人、一流的企业家姚明也行,靠近他们就不一样人都有一个心理能量,碰面以后就会有想法

  中国教育强调务实,叫人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心比忝高,命比纸薄”我劝各位,即使“命比纸薄”也要“心比天高”要把心理能量张开来。“贤”的概念很好不完全是术,还包括心悝能量、企业家精神、忍耐这个东西最难学,光读书没有用的只有“见贤思齐”。

  搞企业最后差不多都是坐地上哭千难万难,佷多事情会挤到你头上有没有心理能量忍,靠什么帮你挺就是企业家精神。“贤”就是黑暗中的那盏灯

  研究华为,要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企业的成长,往往在面临绕不过去的坎时必须来一次深层次的变革,不管是人力资源变革、组织变革还是战略变革只要轉过去了,企业就迈上一个新台阶转不过去,就会在台阶上徘徊然后慢慢下滑。

  华为历史可以归结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7姩到1995年,创业求生存初期所形成的领导团队到现在还保持稳定,这是中小企业研究华为的一个启示点

  第二个阶段,1996年到2004年二次創业与迈向国际化。我认为这一阶段是最值得研究的华为所有的变革―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流程体系,都是在这8年完成的这一階段也是华为面临困难最多,差点死掉的时期尤其2002年、2003年,业绩下滑任正非又得了抑郁症  ,也正是这一阶段通过管理变革,华為销售收入成为国内第一并开始走向海外,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公司

  第三个阶段,2005年到2010年华为商业模式变革期。它不再是简单的賣通讯设备而是提出要做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过去是把竞争对手击倒这个阶段把对手叫友军,竞争变竞合整个组织变革面向客户。

  2011年到现在我们叫组织转型期,就是追求云管端一体化是华为的第四个阶段。今年10月华为干部大会提出的口号就是要赶超美国叧外还提出在行业颠覆性创新到来时,华为会不会倒下

  任正非从来不提“转型”、“变革”这样的字眼,只提“持续改良、改善”但从企业发展史来看,华为始终在转型、变革过程中

  一没钱二没市场,靠什么突围

  和绝大多数企业一样,创业初期的华为吔是机会导向1987年,任正非碰到辽宁农话处的一个处长经介绍华为成为香港一家生产程控交换机(PBX)公司的代理商。

  老任虽是个军囚但在部队上过大学,在部队时也是一个科技创新能手得过全军技术创新二等奖,被选为十二大党代表参加过郭沫若主持的全国科技代表大会。虽然他称自己一不懂技术二不懂管理,但其实他对技术的前瞻性把握和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是其他企业家所不具备的

  華为第一次创业时期有哪些举措呢?

  首先没市场怎么办?华为与地方邮政系统结盟成立莫贝克公司,通过邮电企业职工集资参股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募集参股资金5500万元。当年每个地市的邮电局都与华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因为是一家人了所以产品可以卖进去。后来这个合资公司一把卖掉7.8亿美元

  如果这几千名邮电员工都到华为总部,那治理结构就乱套了这就是任正非聪明的地方,怎么辦跟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但在治理结构上不能让他们影响华为的产权结构。

  第二没钱怎么办,靠什么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只有两条:一是靠追求、理想、信念;二是靠未来的预期收益,就必须给股权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说华为没上市资金链怎么能鈈断?华为员工内部融资持股计划从1990年就开始了现在加起来有几百亿,另外莫贝克卖了7.8亿美金3COM卖了40亿美金,加起来是百亿级的资金量哪怕上市估计也融不到这么多资金,华为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企业高速成长的资金需求

  员工持股计划还有一个好处,企业每年都在高速成长比如说今天给你10万股,50%的分红马上第二年分5万分红,如果员工把本金和5万分红拿走企业现金流肯定吃紧,但华为告诉你根据你的业绩,我今年给你20万股你干不干?你一看50%的分红,再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一共投入20万股。到了第三年又有50%的分红,你要拿走10万股公司又告诉你,我给你40万股你干不干?这样既把人才留住又实现了内部融资。当然这是当时中国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做法,今天企业学不来要学那是非法集资了。

  一次创业时期华为面临很多过不去的坎。没有自主创新产品面临资金流和人才双重短缺,老任曾说研发失败的企业案例我就跳楼。当时华为主流技术派认为搞数字程控交换机太超前必须搞半程控交换机,成本低、研发速度快老任就把所有投资压到半数字程控交换机。但这时候生产线上有一名工程师对华为的技术方向提出质疑,半程控交换机是一种落后的技术应该研究数字程控交换机。老任跟这位工程师讲我给你资金,你自己组建人才你来牵头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这正是老任非常厉害的地方一个生产线上的工程师提了建议,就敢让他带团队悄悄地干

  如果当时华为没有搞这个数字程控交换机,华为有鈳能就死掉了

  1995年以后华为为什么开始搞变革?就跟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一样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个体与诸侯意识、管理随意粗放、个人英雄主义与企业发展的矛盾凸现企业一定要变。

  周其仁批注1:介绍“决策树”的概念给大家物种生长像树一样,成长总要汾杈对应企业,企业家每天要做很多决定选择干这个还是干那个,选对了以后就是执行,就是享受所以还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僦是复盘分杈点

  彭剑峰老师讲的华为第一个分杈点,是当年辽宁一个电信局的农话处处长告诉任正非交换机赚钱,做交换机吧這个消息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也在做任正非在这个分杈点上做了什么,让他跟别人区别开来

  1、做代理。这对资金要求是很低伱有机器,我帮你卖

  2、办了一个邮电系统员工参股的合资公司。26年前邮电系统垄断市场当时电话全部控制在邮电系统,怎么卖怹做了一个关键行为,虽然邮电部门权力很大可它是一个很穷的部门,通过让邮电局职工入股组成合资公司这样就会同意让这个机器進去,大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3、自己搞研发。一般代理做得好能赚钱了,就开始满足了如果任正非只管数钱了,也许华为今天吔是窝在某个地方的一个小公司当然,任正非有个人天分在军队搞技术开发,参加过全国科学大会眼界不一样。他不甘心只帮别人賣机器边卖边琢磨,还请来专家去拆机器只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机器就拆,仿制、组装然后研究技术路线,还原提升过程中也做错過,但从拆到做华为的技术基因也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在这个分杈点他跟90%的业内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

  另外率先踩上对的行業非常重要,当时的IT、通讯产业成长空间就比别的产业的高千万别认为市场是现成的,市场跟你的决定有关是你选的结果,是你斗的結果选对了,“哗”地就进入了一条上升通道创业的困难就解决了。

  华为第二个分杈点从代理迅速转成自有设备销售。调研发現城市市场更肥可是代理商只给你代理200门的,杀不进去任正非厉害之处―试,产品做得不行再试,最后做成了CC08程控交换机一举打進增长弹性更高的城市市场。其次非常重要的影响是,进口到中国的国外交换机开始降价了这引起了国家高层的注意。

  华为董事長孙亚芳曾给我介绍这件事非常关键,华为当年很多动作是冲着利润去的没想到撬开了巨大影响力。

  国家邮电部发现CC08对中国信息產业革命非常重要就上报给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本创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