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有效的广告宣传方式不能用最子?被工商查?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广告宣传中用到了最字,工商所来查,说要罚款,怎么办
广告宣传中用到了最字,工商所来查,说要罚款,怎么办
律师回答地区:天津-蓟州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44332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1 人可以复议或行政诉讼 19:25地区:天津-南开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9242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1 人这样的宣传确定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如果对工商罚款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19:59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虚假宣传工商如何处罚?
虚假宣传工商如何处罚?
相关解答一:工商局这么处罚对吗?我这属于虚假宣传吗? 面对工商那群如狼似虎的东西,你就算有千万条理由也是讲不清的。他们代表的是政府,激政府现在就在千方百计地与民争利,掠夺百姓,横征暴敛,你看看每年的财政税收增幅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相关解答二:户外广告 虚假宣传 工商局处罚 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对厂家和你都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厂家是广告主,你们是广告发布者。《广告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二十七条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相关解答三:工商局以宣传虚假广告查你会是怎么处罚 网上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认定是公司的行为,而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行为。不管公司怎么样变更(分立、合并、转让),只要没有被注销,原来公司的所有民事责任,都应当由新设立的公司承担。也就是说,你转过来的公司必须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广告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胆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相关解答四: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处罚: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相关解答五: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抚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相关解答六: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解答七: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处罚: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相关解答八: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的处罚: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稜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相关解答九: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对虚假宣传行为处罚规定:第一条 为公正合理实施对虚假宣传行为(含“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下同)的行政处罚,制订本规定。第二条 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相关规定。第三条 对商业信誉或者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制作方式、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经营状况、售后服务等作虚假宣传或者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的,罚款1.5万元。有下列事实的,应当分别计算,合并确定罚款的基本标准:(一)虚假宣传的内容有2项的,罚款增加5000元,以后每增加一项,增加罚款5000元;(二)因虚假宣传行为而发生的经营额达到5万元的,增加罚款1万元;超过5万元的,每增加5000元,增加罚款1000元;(三)虚假宣传行为延续的时间达到三个月的,增加罚款1万元;超过三个月的,每增加1个月,增加罚款3000元;(四)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广告费用达到5000元的,增加罚款5000元;超过5000元的,每增加1000元,增加罚款2000元。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罚款的基本标准基数上增加罚款比例,从重处罚:(一)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受到处罚后,再次实施的,增加20%;(二)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增加20%的罚款额;(三)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增加20%的罚款额;(四)刊登、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声明性公告的,增加20%的罚款额;(五)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的,增加30%的罚款额;(六)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法人员进入其经营场所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实施地,抢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资料等,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40%的罚款额;未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30%的罚款额;(七)无正当理由不按《询问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询问的,增加10%的罚款额;拒不接受询问,阻扰调查的,增加20%的罚款额;(八)不履行法定义务,经告知后仍然拒不提供有关帐册、协议、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的,增加20%的罚款额;(九)虚假宣传行为造成他人严重损害或者引起群体投诉的,增加40%的罚款额;(十)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上述情形两个以上的,增加的罚款额合并计算。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罚款的基本标准基数上减小罚款比例,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对工商机关的检查和调查积极配合,在要求的时间内,接受询问,如实回答问题,并提供有关帐册、协议、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的,下调20%;(二)在工商机关发现之前,已经采取措施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后果的,下调30%;(三)案件被查处后,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解决消费纠纷的,下调20%。(四)其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有上述情形两个以上的,下调幅度合并计算,但合并计算的下调比例不得超过50%.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于罚款:(一)在工商机关发现之前,已经采取措施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后果,且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应处罚款在2万元以下的;(二)其他可以免于罚款处罚的情形。第七条 需要突破本规定罚款标准下限的,由办案机关的案件审查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第八条 分局需要适用第四条第(十)项、第五条第(四)项和第六条第(二)项的,报市局法规处决定。第九条 本规定罚款确定的计算公式为:罚款的基本标准额(即......余下全文>>相关解答十:淘宝店被人举报工商虚假宣传(有个极限词语)会怎么处罚啊,在线等 淘宝极限词没你想的处罚那么严重,最多是让你尽快调整宝贝详情页,最差也就是删除宝贝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查看: 5848|回复: 16
怎样使用绝对化用语才不会因违反广告法遭处罚
(食品从业者)
在线时间11179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签到天数: 79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思考 | 怎样使用绝对化用语才不会因违反《广告法》遭处罚?原创
邹伟明 [url=]中国工商报[/url]
日新《广告法》施行后,社会各界对其中一些条款的讨论格外热烈。不同层面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对相同规定的认识和态度可能完全相反。其中社会关注度最高、引发争议最大的,无疑是对使用绝对化用语违法行为的处罚问题。今天小编推荐一篇基层文章,看看基层工商干部对使用绝对化用语违法行为有什么见解,欢迎讨论~~~
绝对化用语的定性
绝对化用语在新《广告法》第九条中被列入禁止性条款,但其他几项内容不仅是对违法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侵害对象及侵犯的社会关系的确认,唯独第(三)项表述为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相对于其他内容,绝对化用语的侵害对象及侵犯的社会关系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因此,如果简单地将该条定义为违反禁止性条款,那与其他项的规定是不对等的。从立法技术上看,第(三)项的位置似有不妥。因此,只有对此项内容加深认识,才能在执法以及罚则的运用上更加精准。
1.绝对化用语不是绝对的禁止
新《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从一般认识来讲,数据的运用必然存在着比较和排名,《广告法》不排斥数据统计引证,显然,明确有数据佐证的用语应当不在禁止之列。例如,在本开发区内,某企业占地面积最大,员工最多,利税第一,效益最好等,在有确凿数据证明的前提下,绝对化用语应不在禁止之列。绝对化用语禁止的是虚假的夸大的没有依据的绝对化宣传。
2.绝对化用语不宜无限扩大
《广告法》明确了三种绝对化用语即“国家级”“最高级”“最佳”,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在实践中又认定了三种绝对化用语即“第一品牌”“顶级”“极品”。工商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并非释法部门,这种认定属于执法指导。说理式处罚仅限于法条与行为之间的诠释,并非解释法条。《广告法》关于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属于例示性规定,可以作等外解释,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词语被定性为绝对化用语进行查处,但由于汉语的多元性和多义性等特点,笔者以为绝对化用语还是不宜作更多的扩大认定。
3.绝对化用语禁止的是虚假
从《广告法》的总则不难看出,广告立法的本质是杜绝虚假,崇尚真实,呼吁诚信。如果说绝对化用语的运用仅是违反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而施以比虚假广告更重的处罚,显然不符合立法本意。毕竟相比同条款的其他项,第九条第(三)项的危害性要小得多。如果其绝对化用语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并运用赤裸裸的绝对化用语进行宣传,显而易见是一种突出的违法行为,应成为打击重点。因此,笔者认为,绝对化用语的法律定性应当是虚假,是虚假的突出表现形式,不应仅局限于禁止性条款问题。
绝对化用语的违法构成
绝对化用语违法,并非只要使用了绝对化用语就构成违法,还要看其是否符合构成要件。关于绝对化用语的违法构成要件,广告监督管理司也曾有一个执法口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使用了绝对化用语
所谓使用,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该载体和内容符合广告的一般要件,即其属于《广告法》调整的对象。二是该用语是绝对化用语,即构成《广告法》及广告监督管理司认定的六种情况。当然,也不排除在现实中可以认定的其他用语。三是该绝对化用语绝对化,没有另作他解的空间,即指向是单一的、绝对的,有其他解释的不能认定。笔者认为,“顶级”“最劲爆”“世界领先”“领袖品牌”“国际级产品”“金牌”“独家”“终极”等表述应不在此列。
2.绝对化用语应当作用于商品或者服务本身
广告的作用在于推销商品或者服务,那么只有作用于商品或者服务本身的绝对化用语才构成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所谓作用于商品或者服务,是指绝对化用语在宣传时直接针对商品或者服务,那么所谓直接针对的界限在哪里?《广告法》第八条规定:“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显然,对上述因素的宣传都会构成对商品或者服务本身的宣传,但如果绝对化用语的作用对象与商品或者服务可以分离,则不构成违法。例如“这是由国家级工艺大师倾心力作的紫砂壶”,虽然国家级指向了商品的生产者,但是其与商品相分离仍旧成立,这种情形就可以不作违法认定。
3.使用绝对化用语的目的是同业贬损
所谓同业贬损,一是存在比较,即目的在于形成同业之间的对比,非同业则不构成同业贬损。二是存在比较的对象或可能的同业竞争者,其对象应当是非自身的其他存在,因此对自身系列产品或先后的产品进行比较不在此列。同理,仅是对自身设定一定理想的愿望或目标亦不在此列。三是其用语目的是抬高自身、贬低他人,如果此目的不成立,则不构成同业贬损的绝对化用语,而应从虚假角度认定。
4.绝对化用语应当存在危害后果的可能性
所谓可能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在或者将来必然存在损害的可能性;二是行业间或者消费者认为该用语存在对同业或者明确对象的比较,从而存在影响其判断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大众或者行业都知悉明白的事实,无论怎样使用绝对化用语,也不会引起对比的可能性,比如大型超市旁的小商店宣称“本店商品最多最全”,则不符合此违法行为的构成。
绝对化用语的罚则适用
绝对化用语的罚则适用是目前基层执法部门关注的热点。罚则适用首先是该绝对化用语必须符合违法行为的构成,如果不能定性为违法,则处罚无从谈起。最低20万元的处罚是目前引起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从执法实践来看,这一罚款额度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适用最低处罚的时候还要考虑从轻减轻处罚的若干情节认定。
1.工商实践中广泛适用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
应该说,在长期的工商执法实践中,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的情形是大量存在的。修订前《公司法》对逾期年检处以1万元至10万元的罚款,现实操作中的处罚往往减轻至一万以下。对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之前要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在现实操作中往往直接忽略。对于抽逃出资及虚假出资处以抽逃及虚假出资额5%~10%的处罚,在处罚中有时会突破5%的最低限。在食品类标签违法以及广告违法中,也大量采用了责令改正不予处罚的措施。虽然目前执法相对严格,但在个案具体情形查实的基础上,适用法定的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还是可行的,是经得起复议诉讼的审查和追责的考验的。
2.对减轻处罚的情形梳理
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工商总局有关自由裁量的规定,以下情形适用减轻处罚:(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实施违法行为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三)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四)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中第(一)、(三)、(四)项属于特殊情形,第(二)项属于酌定情形。
所谓“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是主动消除和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是两种不同情形,不需同时适用,只要两者居其一即可;二是主动消除是指在处罚前消除而不是在检查前消除,只要当事人有主动的行为表示即可;三是危害后果应当实际存在,而非可能性,但前提是该危害后果并不严重;四是当事人主动实施了减轻危害后果的行为。
针对上述情形,执法人员首先要对个案是否符合以上一种或者几种情形进行证据查实和固定。如果确实符合规定,则要考虑20万元以下的减轻处罚到底减轻到何种程度,有个自由裁量的过程。因此笔者建议各部门可以根据上述情形,以广告费倍数为基准,建立不同等级的裁量标准,做到个案认定,裁量有据。
3.对不予处罚的情形梳理
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工商总局有关自由裁量的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不予处罚:(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二)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四)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其中第(二)、(三)、(四)项属于特殊情形,第(一)项属于酌定情形,下面主要探讨此项。
所谓“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当包括以下情形:一是违法轻微应当结合广告的载体、受众群体、传播程度、广告费的多寡、宣传文字的突出程度等情节和违法广告情节进行比较。二是及时纠正的时间节点应当是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当然越早纠正则情节越轻。三是没有危害后果产生或不存在危害的可能性,也就是没有同业受到贬损的事实或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以能否查证为限。上述三个情节为并存情节,也就是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当适用不予处罚情形。
4.处罚适用中要突出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是《行政处罚法》的法定规则,但毕竟是法外施恩,因此在具体适用中要格外慎重,避免带来执法风险。只要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行政证据规则要求,针对具体个案,把符合减轻或者不予处罚情形的证据进行收集并固定,真正把案件办成铁案,就无惧任何形式的审查和追责。(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 邹伟明)
欢迎参与技术讨论!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73, 订阅: 7
(风雨经城)
在线时间917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396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4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5 积分
学习了下&&呵呵& && && && && && &
且行且珍惜,好好珍惜生活!
在线时间1130 小时
阅读权限70
签到天数: 631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看了,又学到了
(知识的光芒)
在线时间184 小时
阅读权限30
签到天数: 16 天[LV.4]偶尔看看III
主题帖子积分
学习了。尽管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不认可,但总体很有指导意义。
坚守底线,不忘初心。
在线时间1442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305 天[LV.8]以坛为家I
主题帖子积分
个人认为,此文对绝对化用语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老广告法和解释的基础上,在新广告法释义中绝对化用语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商品和服务的表述都不应该是绝对化”,从这句理解,应该是禁止使用绝对化用语。
(雪山飞胡)
在线时间472 小时
阅读权限50
签到天数: 84 天[LV.6]常住居民II
主题帖子积分
谢谢分享!!!!!!
在线时间8699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签到天数: 736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用双重否定大概就可以
在线时间12705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签到天数: 100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某地陵园,宣传小册上写着,×××(地名)的13陵。。。
全国食品工作者联合起来!
(结合部儒囚)
在线时间113 小时
阅读权限30
签到天数: 58 天[LV.5]常住居民I
主题帖子积分
我想弱弱地问一句,做电视广告不是得找广告公司么,广告公司对这方面都有专业研究吧?我们作为生产企业,该如何把关,什么部门把关?
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线时间1 小时
阅读权限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工商总局关于“第一品牌”、“顶级”、“极品”这三个词属于绝对化用语公布的三个文件,今年都已经废止了。
在线时间655 小时
阅读权限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第一品牌”、“顶级”、“极品”
(食品从业者)
在线时间11179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签到天数: 79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工商总局关于“第一品牌”、“顶级”、“极品”这三个词属于绝对化用语公布的三个文件,今年都已经废止了。
哪个文件?
给个链接或提供?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食坛传奇勋章
食坛传奇勋章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钻石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食坛大师勋章
食坛大师勋章
食坛巨匠勋章
食坛巨匠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Powered by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无锡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被工商局查到虚假广告怎么解决
12年的年底,有个做黄页的业务员来宣传,经过一番讨论,后来就答应做了半年的广告,也就是半夜纸。今年工商局的打电话来说,我们的广告属于虚假欺骗行为,要处罚款1万至20万,这个到底要怎么解决?我只是个小小的行政,真的不知道这些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再也不相信的广告公司了!
 问题来自:江苏 -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16:27 咨询人:c828sx613xc52
我是律师,我来解答!
免费咨询法律专家
免费咨询法律专家
(提示:律师回复咨询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
法律快车律师回复共3条回复
委托律师代理。。
回复时间: 18:38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委托律师代理。。
回复时间: 06:40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VIP+版主]
委托律师代理。。
回复时间: 07:50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相关法律咨询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刑事行政-行政诉讼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热门找律师:
热门搜索:
热点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法集资广告宣传排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