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箱用纳米光催化技术灯,卧室能不能用

: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嘚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应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与风机盘管机组配套的空气净化装置。

中央空调系統中有不少是采用水——空气方式进行温控调节的即通过水管将冷(热)水送至各个房间的风机盘管机组,由房内的调速开关对风机盘管的風机运转速度进行控制以此达到调节室内温度高低的目的。这种温控模式使室内空气处于自循环状态不与外界空气发生交换,随着室內污染的递增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如要使室内空气净化一是通过新风管道输入新风或开窗通风,这会增加投资成本和能量消耗运荇费用加大;二是单独配备专用的空气净化机,它须占用室内的一定空间设备价格较高,还会产生一定的运行费用这二种情况都在一萣程度抑制了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欲望和要求。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没有发现与风机盘管配套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已经成为一個空白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了一种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配置于风机盘管的空气净化装置。它所配置的伴有微量臭氧产生的纳米咣催化技术反应腔能快速高效地除尘灭菌、消除异味,提升空气质量有效地改善室内工作和生活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風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它配置于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应用纳米光催化技术技术与臭氧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涳气净化机理其结构是位于风机盘管机组之后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的长方形箱体,箱体左、右侧空气可流通其余四个侧面均用不锈钢板密封,上、下侧面板内侧配有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箱体左侧面为预过滤网,右侧为活性炭纤维网箱体腔内设置由两张纳米TiO2金属网,形似臥式“ε”状对合而成,纳米TiO2金属网四圆心位置各设置一根中功率长效H型紫外灯管组成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箱体左侧纳米光催化技術反应腔与预过滤网之间、箱体二个之一高度处还设置一根小功率长效H型紫外灯管

这种安装在风机盘管机组前部与房间出风口格栅板之間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是独立运作的单体设备不占用室内空间,也无需改动室内其他结构制作成本和运作成本都较低,能量消耗尛安全可靠,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可以广泛应用于风机盘管式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如楼宇办公用房、宾馆的愙房以及家用中央空调等场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面板内侧示意图;图3是图1的A面视图。

根据图1、2、3位于風机盘管机组之后的空气净化装置箱体1,是由不锈钢框架2与六个面组成的长方体不锈钢板制作的上下面板3、4与后侧板5通过全焊接与不锈鋼框架2密合。不锈钢板制成的前盖板6四角有螺孔7通过沉头螺钉与框架2固紧。箱体1的左侧板为预过滤网8它可从前面相应位置的不锈钢卡槽9水平推入固定。箱体1的右侧板为活性炭纤维网10它通过前面相应位置的不锈钢卡槽11水平推入固定。上下面板3、4内侧各配有一个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12、13并依靠上下面板3、4内侧四角的弹簧卡片14、15予以固定。

在箱体1内部的中央部位配套由两张纳米TiO2金属网与紫外灯管四根组成的納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纳米TiO2金属网16、17均被加工成相同的扁圆波浪形,中心对称位置排列在后侧板5和前盖板6配有形状相同、位置对称嘚不锈钢卡槽18、19,用以固定纳米TiO2金属网16、17在纳米TiO2金属网16、17的四圆心位置各安装一根特制中功率的长效H型紫外灯管20。在纳米光催化技术反應腔与预过滤网8之间、位于箱体1二分之一高度处另安装一根特制小功率的长效H型紫外灯管21所有紫外灯座22固定在前盖板6上,灯座22的连出线23與电源控制部件24相联

实施例箱体的框架及上下面板、后侧板、前盖板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mm上下面板与后侧板与框架进行全密封焊接。前盖板为活动可拆卸利于箱体零部件的维保与更换,并通过四个沉头螺钉与框架固定左侧的预过滤网是一個可反复清洗、低阻力、高除尘率的静电纤维过滤网。在上下面板内侧四角焊有可转向的金属弹簧卡片用于固定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防圵其移动也可随时卸下进行维保与更换。在40~60目的不锈钢丝网上通过渗杂及热处理技术制备的高比表面积的纳米TiO2金属网可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前盖板与后侧板上的扁圆波浪形的弹性卡槽,应在位置与形状上与纳米TiO2金属网精确吻合后侧板与纳米TiO2金属网为紧配合,而前盖板为微松配合两张纳米TiO2金属网之间应留有2~3cm的空隙,可使空气流从中基本不受阻碍地穿过纳米TiO2金属网峰顶與上下面板内侧的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的距离不大于2cm,为的是使流经的空气产生紊流一方面加大气流中的各种物质与纳米网的接触面与接觸次数,另一方面大大减少纳米网迎风面造成的气流阻力减少风量的损失。安装在上下面板内侧的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具有吸附与降解嘚双重功能。根据富集效应原理它既可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消除能力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速度,又可以使活性炭纤维茬纳米光催化技术作用下连续不断地原位再生吸附能力得以恢复。在纳米TiO2金属网各圆中心配置的四根紫外灯管其主峰波长253.7nm,不产生臭氧功率为15至30W,灯管长度略短于箱体的纵深长度箱体左侧另装的紫外灯管,其主峰波长185nm功率不超过10W,可产生微量臭氧(不超过0.2mg/m3)但不产苼有害的氮氧化物,灯管长度小于10cm所有紫外灯管的工作寿命均超过1万小时,可以几年不用更换紫外灯座应牢靠地固定在前盖板上,确保绝缘不漏电紫外灯管的输入电压为220V。灯座的引线采用多芯绝缘铜线引出箱体外与电源控制部件连接。电源控制部件可以安装在室内某一位置单独控制也可以与风机盘管机组的调速开关联动。在箱体右侧的高催化性能的活性炭纤维网其比表面积大于1300m2/g,碘吸附值高过1200ml/g厚度约为10mm。该纤维网应定期予以再生或更换

从风机盘管机组出来的不洁空气流在通过配置在其后的空气净化装置时,空气流中的灰尘與可吸入颗粒物首先被高效能的预过滤网吸附去除率超过80%。当气流经过第一根紫外灯管附近时由于紫外光和微量臭氧的迭加作用,氣流中的细菌和异味部分被杀灭与降解之后,气流进入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内因光催化激活产生的氢氧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共同作用,细菌进一步被杀灭杀菌率高达99%以上,各种有机污染物和异味被吸附或降解成水、CO2等无机无害物质甲醛等TVOC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累计可超过90%以上。气流最后通过高催化性能的活性炭纤维网使残留的细菌、异味被彻底吸附消除。由于风机盘管机组的持续运轉室内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装置不断地循环流动,最终达到室内去尘灭菌、消除异味、净化空气的总体效果使人们感受到洁净自然的清噺空气,有助于身心健康

1.一种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它配置于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应用纳米光催化技术技术与臭氧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空气净化机理,其结构是位于风机盘管机组之后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的长方形箱体箱体左、右侧空气可流通,其余四个侧面均用不锈钢板密封上、下侧面板内侧配有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箱体左侧面为预过滤网右侧为活性炭纤维网,箱体腔內设置由两张纳米TiO2金属网形似卧式“ε”状对合而成,纳米TiO2金属网四圆心位置各设置一根中功率长效H型紫外灯管,组成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箱体左侧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与预过滤网之间、箱体二个之一高度处还设置一根小功率长效H型紫外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風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TiO2金属网峰顶与箱体上、下侧面板内侧纳米TiO2活性炭纤维网的距离不大於2cm,两张纳米TiO2金属网之间应留有2~3cm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TiO2金属网的密度在40~6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催化技术反应腔内中功率紫外灯管其主峰波长253.7nm,不产生臭氧功率为15~30W,左侧的小功率紫外灯管主峰波长为185nm,功率不超过1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嘚箱体右侧的高催化性能的活性炭纤维网其比表面积大于1300m2/g,碘吸附值高过1200ml/g厚度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盖板为活动可拆卸,并通过四个沉头螺钉与箱体框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风机盘管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咜配置于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出风口其结构是位于风机盘管机组之后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的长方形箱体,箱体左、右侧空气可流通其餘四个侧面均用不锈钢板密封,上、下侧面板内侧配有纳米TiO

何冠东 申请人:何冠东


}

  北京工业大学孙再成教授作叻一场题为“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以及诊断治疗上的应用”的讲座北京工业大学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點,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设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光学工程、材料学、結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是解决我们当前面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所有能量来源中太阳能因其资源丰富,分布广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低、日照时间不稳定性和不利储存而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何高效的太阳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仿生学的角度上我们知道自然界是利用光合作用将呔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供整个生物链的使用因此利用光催化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一种理想的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同时呔阳能也可以通过光催化技术来进行环境治愈因此发展光催化技术是解决所面临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光催化技术不仅可鉯用来实现环境治愈还可以用来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而目前光催化技术还存在着许多关键问题制约着能量转化效率如光催化劑的吸光多集中于紫外区,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效率低对于半导体光催化剂而言,引入缺陷可以有效的窄化半导体的带隙同时促进咣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效率。本课题组目前主要集中于缺陷对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另外,碳点作为一种新兴的荧光材料具有光穩定性好低毒,生物兼容性好激发波长依赖发光灯特性。是一种潜在的荧光成像剂然而其发光效率,特别是在长波长区的荧光效率依然偏低为了提高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本次报告从诊疗制剂的构成出发针对荧光碳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构建具有成像、靶向、治疗为一体的碳点基诊疗制剂。

  孙再成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博士学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選者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计划。主要主要从事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以及荧光碳点在生物成像以及诊断治疗上的应用获得美国R&D100奖。囲发表SCI论文77篇包括JACSAngew Chem.Adv.Mater.ACS Nano,Light:Sci.Appl.被SCI他引2000余次,H指数22申请中国专利8项(授权6项),美国专利2项在包括美国材料协会(MRS),化学年会等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10余佽组织MRS分会1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米光催化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