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比大陆发达多少年想给大陆的朋友发红包或者转账可以吗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支付账号不能发红包不能转账?这里有破解方法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据网络调查,80%以上的网友反...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据网络调查,80%以上的网友反对此意见稿实施。。。来看一看,若哪一天真要实施了,网友意见分歧最大的几个方面该怎么应对:开通账号用银行卡交叉验证意见稿(有删减,力求简洁,下同):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核实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按规定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并通过三个(含)以上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进行多重交叉验证,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应对:按科技专栏作者魏武挥的理解,可以这么做:首先上传身份证(这没问题,已经这么干了),然后还要提供不少于三份能证明“老子就是老子”的东西。是什么呢?央行说了:公安、工商、教育、财税等管理部门及商业银行、征信机构等单位的证明文件。而据《经济观察网》引用央行人士的说法,除了公安、工商、教育、财税系统,也可以找几家银行的信息验证,不同银行交叉验证也可以。这么看起来也不算太难,谁没有两三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啊。总结起来,证明“你是你”的方法可能包括这些: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文凭学历、同一人开户的银行卡、同一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社保证明、工作证明、资产证明、纳税证明等。200元以下红包随便发意见稿:支付机构通过五个(含)以上身份验证的个人客户,可为其开立综合类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转账以及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服务;通过三个(含)以上、五个以下身份验证的个人客户,支付机构可为其开立消费类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余额仅可用于消费以及转账至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应对:如果严格按照央行的“意见稿”来施行,需要集齐五种身份验证后,才可以给朋友转账/发红包,以后想用支付宝进行道歉、求复合、表白、求婚也是有门槛了。但是,按照规定不涉及机构交叉验证支付账户的问题,可以走银行卡快捷支付;而意见稿规定200元以上的快捷支付需要银行进行验证,那就发200以下的红包咯(请土豪们请多发几次,绝不嫌弃刷屏!),支付方式选银行卡,简单粗暴。另外,好像有商量的余地哦……据《南方周末》引用央行相关人士解释,只要客户授权同意查询,支付机构和合作机构通过系统查验即可,不需集齐五个身份验证,也就是说,商业征信和身份证号都可以。跨行转账不行,账号之间转意见稿: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办理支付账户向银行借记账户转账的,转入账户应仅限于客户预先指定的一个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应对:假若有公司利用支付宝发工资到员工银行卡,老公想用支付宝给老婆银行卡转账,房客用支付宝给房东银行卡缴房租……这些将行不通了,“意见稿”实行后只能支付账号给自己银行卡转账。怎么应对呢,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互相转账。假如往常你每月要交的1000元房租是通过支付宝转账给房东的银行卡,可以改为先把钱从银行卡转入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然后通过支付宝账号转给房东的支付宝账号,房东再自行处理是否转入银行卡。(此方法受单日累计金额不超过5000元的限制)方法二:使用网银进行转账。金额比较大的又不想去银行柜台交易,那就开个网银账号,虽然要用U盾之类的安全证书比较麻烦,也要缴纳些手续费,总比要跑到银行网点要好。(尤其是单身女性深夜外出太危险)买买买实际不受影响意见稿: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应对:电子签名在我国还没有普及,手机上也几乎没有数字证书,所以这条给网友的反应最大,还能不能豪爽的用手机买买买买了!好在央行后来出了解释版。怎么办?看下图,假如你要买个5100元的冰箱,采用手机支付宝付款,基本有三种方式能选择:账户余额、余额宝、银行卡快捷方式。可先用“账户余额”里的5000元(前提是余额≥5000),然后再用关联的银行卡里的100元。嫌麻烦?还可以选第二种方法,直接用余额宝或关联的银行卡支付,不受此限制,剁手党随便买买买。总的来说,消费额度实际没受影响,只是扣款渠道不同而已。至于“意见稿”中的年累计交易额不超过20万/10万,也是针对的用“账户余额”,用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限制。央妈的“意见稿”毕竟还在征求意见,没有最后拍板实施,说不定还有商量余地哦。嗯,好方法要扩散收藏起来,备用~~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nbweekly
中国新锐城市杂志、《南都周刊》官方微信帐号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看香港特区政府发红包--朱蓬蓬的个人空间--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看香港特区政府发红包
2008200916000245%3200775%46530005
200740001600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您来到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怎么才能像香港人一样拿红包?
日 11:36来源:凤凰网评论专稿
作者:纪云
评中评第550期
今天的北京,两会将在这里拉开帷幕。这里媒体记者云集,民众也将注意力给了媒体的各种两会新闻中。
近期的香港,却在关注另一件事。昨天,&,一是修订新年度预算案,二是历史性派钱。尤其是第二项决定,不仅香港人关心,大陆人好像也很关注。派钱的具体规定是:
(1)向全港18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证的市民派发6000元,市民可按本身的需要全数提取现金,措施亦会加入鼓励储蓄的元素;
(2)针对一些未能受惠&派6000元&但有特殊需要的市民,政府会额外预留一笔款项,提供足够资源另作处理;消息指,受惠人士主要是新移民;
(3)退税,退还薪俸税75%,上限6000元。
据香港媒体计算,三项措施涉及政府增加开支逾160亿元,增至400亿元,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资金。
对港人拿红包,大陆人自然羡慕得很。,大陆政府也要学习香港政府发红包。他说,&有关部门正在讨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问题。如果能将个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或者是8000元以上,那么中低收入阶层平均每个人每年可以减免税收在1000元-3000元,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礼包。&
想像香港人一样拿红包,得先弄明白曾俊华为什么会派红包。每年这个时候,香港财政司司长都需要提交新一年的财政预算,这份预算将向全社会公开,并在互联网上全文公布,搜索关键词&香港财政预算&便能找到预算案全文。
今年的预算案引发了香港市民的汹涌反对之声,对&强积金户口注资六千元&做法反对尤甚,他们还决定周日上街游行。迫于民意压力,曾俊华才不得不开&两个特区先河&。他解释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凝聚共识&&现社会上有非常强烈诉求,我在平衡不同考虑下,作出这个决定&。
由于社会对于此事有&强烈诉求&,才会让曾俊华在&平衡&之下做出决定。大陆的情况如何呢?
在昨天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也出现了关于花钱的质疑。当记者时,他有点无奈却又坦诚地回答,&我很少在这种会议被别人难住过。花多少钱,我还真没有数据。我想钱还是不少的,如何节约又足够满足会议需求的,我们有一位专门的秘书长管理。容我会后一两天内给你发一个电子邮件或者短信告诉你。&
政府怎样花钱,应该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每年的政府预算案公布之后,似乎没有多少质疑的声音。代表们似乎很少提出&花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中国媒体好像也很少提出。民众似乎又对预算案没有足够的关心,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关心。
香港政府和民众,在预算案的事情上互相争辩、解释,并达到一种制衡,最终结果让决策更合理。其实两会的作用也大抵如此。
这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机会,民众能有机会与政府互动。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代表们能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能就某一政策进行激烈辩论。媒体少追逐一些花边,多关心一点实质性的问题,如哪位代表提出了好的提案,政府的承诺是否得到落实。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对香港人嫉妒羡慕恨的同时,给财政预算案这类东西多一点注意力。
为了能拿到红包,我决定今年两会盯着政府预算案不放。
凤凰网评论编辑 纪云
上期评中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纪云]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微信给大陆发红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