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谈谈你的看发? - 北美市场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福步币 12 块
阅读权限 40
来自 hubei
如果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谈谈你的看发?
一.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在理论上的必然性
在论述美国经济危机之前先简略讲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凯恩斯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即边际消费需求倾向递减规律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增加速度与产出同步,但是消费的增加却要慢一些,因此会造成产出大于消费,出现产品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论述就抓住了本质:资本家受追逐价值的驱动,不断的削减工人工资、提高生产率。使得社会生产的产品价值中人的劳动成本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使得工资在产出品的价值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因此消费越来越赶不上产出,造成产品剩余。引发危机发生。
我理解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发生是由于股票市场引起的。纸质货币的流通是股票市场发展的前提,股票市场使得股票可以随时变现,因此股票成为了变形的货币。股票市场里的股票随之人们的意愿涨,没几年就可以涨几十倍。试想想有什么行业几年就可以发展几十倍?就此演化出什么虚拟经济。而且虚拟经济远远大于实体经济,当经济不好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导致股票卖不出,不能随便的与货币转换时,就会发生经济危机。由于受危机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不能进行,人们也因此减少收入,整个社会显示出来的就是商品过盛。危机发生时不是真的生产过剩而是人民没工资购物,因此危机的整体表现是生活水准下降。而危机的周期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 :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现在的美国经济占世界的20%,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也超过了95比1,水份太多。因此在理论上讲美国是必然要发生经济危机的。
二.过去的事实和现在的征兆预示美国经济危机必然发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经济学家预测美国要发生经济危机。可是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和98年的俄罗斯金融风暴后,美国奇迹般的从老布什时的3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到克林顿时的财政赢余1270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一直是贸易逆差,军费开支逐年增加,可以说没有财富增长的来源。合理的解释就是策动金融危机掠夺别国财富。就这样美国躲过了经济危机。
而99年初也有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会因资金不足,引发资金链条断裂,发生经济危机。原因是欧元的出现,挑战美元中心货币的地位,导致投资资金流失,靠借债度日的美国将难以为继。可美国有的是办法,它利用科索沃解放阵线制造了什么种族血案,接着美国就借口对南联盟进行70多天的轰炸,只是轰炸,目的是把因欧元出场而流到欧洲的资金赶回美国,以达到挽救美国经济的目的。最终美国人还是达到了目的。
2001年安然公司申请破产,这么样一个大型的公司破产就有可能引发连锁的反应,可能导致29年危机的再出现。结果‘9.11’救了美国,10月7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转移了人民的视线,也激起了美国人民的爱国心。12月2日批准再安然公司破产,又一次度过即将崩溃的危机。
年初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减轻偿付压力和赖掉债务,采取美元贬值的措施。结果美元一泻而下与欧元的比率到了1.36比1的程度,美元到达崩盘的边缘。美国政府为挽救美元的颓势,连续进行了8次的加息,成效不大。为了让两大美元债权国不抛售美元,美国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最大的政治让步。最后美国采用瞒天过海的计谋,即用超出计划批准军费案通过使人们错误的以为美国实力雄厚,加之法国与荷兰否决了欧洲宪法,使得人们的欧元产生怀疑,致使美元与欧元的比率回复到1.2比1的水平。美国好不容易的又躲过了一次大型的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过往成十年中已有好几次差点发作。种的迹象和征兆预示美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发生经济危机。
三.美国国内的经济情况困境重重,经济危机必然发生。
美国经济情况困境要分各个行业来仔细分析。下面列举事实:
1. 美国房地产业危机重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9日再次敦促限制美国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资产负债规模,警告其规模不断扩大对美国金融市场构成风险。
格林斯潘在亚特兰大市举行的一次住房会议上说,如果不对这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规模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支持住房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他说,这两家公司的融资总额1990年底为1320亿美元,到2003年已高达1.5万亿美元,占美国住房抵押市场的23%。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投资战略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失误纠正起来就会非常困难。格林斯潘认为,限制这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规模不会对住房市场的繁荣造成伤害。由于住房贷款市场上与这两家公司竞争的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很多,因此,限制两家公司的规模不会导致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升。
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是美国国会创建并获得政府信用支持的抵押贷款公司,其主要功能是购买抵押贷款资产,然后将其重新打包为债券出售给投资者,以利资金在投资者和购房者之间流动,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业。
近年来,两家公司均因财务问题受到政府部门调查。格林斯潘过去一年多以来曾多次敦促对这两家公司的规模采取限制措施。(记者 胡芳 来源:新华网 2005 年5月20日)
2. 美国航空业
纽约5月19日电/新华美通/ 标准普尔 (Standard & Poor's) 在其针对航空公司进行的半年一次的调查中总结道,由于较高的石油价格和持续的行业定价压力,投资者依然很难从航空公司的股权中获益,该项调查于今日公布。尽管在这种环境下,低成本的运营商像西南航空公司 (Southwest) 和捷蓝航空公司 (JetBlue Airlines) 较高成本的营运商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标准普尔相信,对诸如全美航空 (US Airways) 和达美航空公司 (Delta Airlines) 等航空公司巨头而言,2005年可能是一个临界点。上述结论和其他调查发现可在独立投资调查、评级与指数领先供应商标准普尔一年公布两次的《航空业调查报告》(Airlines Industry Survey) 中找到。标准普尔表示,在过去的四年里,主要运营商已经遭受重大损失,对此,他们再也无力承受。在他们为能继续运营而采取果断措施的同时,获利丰厚的低成本运营商正快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有可能在将来占据航空业的大部分市场。根据标准普尔统计,2004年,十大运营商营收为913亿美元,净亏损达100亿美元,而他们在2003年的营收为872亿美元,亏损45亿美元。2002年的营收和亏损分别为809亿美元和111亿美元。2001年的营收和亏损分别为872亿美元和76亿美元。
标准普尔股票分析师同时也是本文作者的 Jim Corridore 表示:“我们认为,由于较高的石油价格、过剩的生产能力、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对恐怖主义的担忧,航空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好转的前景依然存在风险。尽管市场环境很严峻,低成本和低费用运营商较高成本运营商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不利形势。与原有运营商相比,这些低成本运营商很可能将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取得营收的增长。最终,这些运营商可能会占领美国航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根据该《航空业调查报告》,2005年第一季度,标准普尔所公布的航空公司股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4.6%,标准普尔500指数表现较差,下降2.6%。标准普尔表示,该季度航空公司股价指数的下降反映了人们对油价和航空公司破产的担忧,以及对该行业能否重新盈利的质疑。多年来,该行业股价指数表现差于一般市场股价指数,2004年下降6.8%(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9.0%),2003年增长6.3%(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26.4%),2002年下降39.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降23.4%),而2001年则下降29.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降
13.0%)。该报告还对个别航空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报告涉及了全美航空解散或合并的可能性、与达美航空以及美利坚航空 (American Airlines) 的母公司 AMR Corp. 的相关问题。此外,该调查还分析了运输量、运输能力、盈利性、油价的影响、劳动力成本是否依然很高以及目前航空公司的退休金责任问题等。
3. 汽车业危机 由于汽车金融信贷的无序发展导致通用和福特陷入危机。
(华盛顿综合电)在前日因为美国亿万富翁增持后股价大涨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昨日因为标准普尔以该公司在亚洲等市场上竞争力日弱,汽车销量前景不被看好为由,将其和福特汽车(Ford Motor)的信贷评级调降到“垃圾债券”,结果美国企业债券掀起大跌风。
此外,通用与福特股价也拖累道琼斯工商指数下挫。
标准普尔在其报告中指出,在整个汽车工业因为汽油价格飙涨而需求出现饱和下,两家美国大汽车企业的管理层在提升公司竞争力方面的策略是否有效,令人怀疑。原本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也已经出现销量下跌的问题。
报告还说,不仅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出现弱势,两家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也面对来自韩国及中国汽车的日益激烈竞争。与此同时,两家企业还必须承担沉重的现有员工及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和保健成本。在债信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债信等级下调至垃圾级后,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获利将大打折扣,银行将因此失去高收益率债券市场的丰厚收费机会。标准普尔银行分析师阿扎克就指出:“如此大规模的企业被降低评等,不可能是件好事。”“这可能引起高收益率债券市场的失衡,对银行业也不利。总体来讲,此事对市场产生相对温和的负面影响。” 《联合早报》日
4. 金融与会计系统问题严重。美国执行的是自己一套的会计制度,与国际通用会计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银行监管实施的是洲和联邦的两级管理。银行和会计的不同孕育出只有美国才有的危机和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假帐问题,“安然”、“安达信”和“美国国际集团”都是例子(不赘述)。美国金融也问题多多。通用和福特就是金融系统的问题,还有美国的证券回购业务也很多问题。(例企业签回购合同,银行就把企业的钱拿去放,第二天又放回企业帐上。只要懂金融的人都明白这样有什么风险)再有美国的长短期利率脱节,也预示之美国的经济前景有问题。
美国还有养老金、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等等的问题,一时难以枚举。总之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是问题多多随时有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
虽然现在美元回归强势,有可能吸引资金回流美国对美国的经济有帮助,可以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但经济危机是美国避免不了的。这从很多跨国企业投资中国就可以看出。其实大基金和公司进入中国的资金有一部分是为了转移风险,而不是所说的全部是热钱。从跨国公司的行动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危机快则一两年,慢则不会超过四年就一定爆发。
四.既然明确美国经济危机一定要爆发,那么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前我们做什么样的准备最好?
  美国发生危机后的情况,我们可以从29年的危机和刚过去的阿根廷危机中,以及俄罗斯经济危机中找出其中的共通点,归纳如下:
  1. 美元贬值像阿根廷危机后的比索,接近废纸。
  2. 美国的财富全面缩水最多也只有现在的10%(因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比例是1比100)
  3. 美国国家破产无力支付各种债务和费用,军事实力会因为无力支付费用而大大下降。
  4. 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生活困难。(这不关我们的事)
  5. 全世界经济也一样崩溃,重新洗牌。
  6. 中国的经济也会衰退,可是不会崩溃。可以说是美国经济危机后唯一能独善其身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的虚拟经济成分最少,股市所占的gdp份额还不到20%。应该说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是中华崛起的机会。
  接下来再讲讲我们在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前能做什么。别不信,马上会写专业的文章进行论证,而且危机会很快发生。
  1. 首先是国家的外汇问题。由于此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爆发因素是美元货币手段的过度使用,美元的价值最后剩百分之几难以判断,不足10%是可以断定的。所以国家要尽快的消化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证券资产的构成,买黄金是最佳选择。
  2. 由于整个世界都受大的影响,惟独中国的经济受影响程度最小。人民币理所当然的成为国际的结算货币。因此国家要早做谋划,在理论上、整体规划上早做准备,以迎接这样的机会。
  3. 积极储备黄金等硬通货和物资以便在危机发生后可以低廉收购各国的资产。
  4. 美国经济危机的发生,因为美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会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大倒退。我国的经济结构由于以前是在被封锁的条件下出来的,自成体系,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在这样的时候还反过来可以大规模的扩大生产,用大量的产品来填补因经济危机发生所产生的产品缺口。产品的输出不用别人支付费用,只要各国政府用资源抵补或是以后产品的抵补协议就行。这应该说是中国式的‘马歇尔’计划。
  凡事预则立,国家应早做准备。专门的应对研究小组一定要先成立,这是没多少费用的事情。而所发挥的作用将超乎想象。
UID 163504
积分 28956
福步币 46 块
阅读权限 80
有道理,你可以去做政客了。。。。。。。。。。
福步币 6 块
阅读权限 40
lz这什么时候的了,现在中国的股市财富已经超过GDP了。另外中国经济太过于依靠出口,而美国又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一旦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进口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降到零,民族主义高涨,保护主义占据上风。呵呵 直接后果是世界经济衰退,中国出口乏力,工厂大量倒退,工人大量失业(为什么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低于7%就不行,就业吃饭问题啊),呵呵,有可能就是内乱。结果就不用说了...
(法外逍遥)
UID 276354
福步币 60 块
阅读权限 40
来自 辽宁省
我觉得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机会很小,因为可以发动战争啊.像阿富汗,伊拉克.
UID 246704
福步币 52 块
阅读权限 40
美国这种流氓国家会用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避免经济崩溃...我对流氓很有信心:lol :lol :lol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环境污染包括了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锐减和树木砍伐,物种灭绝,噪音污染等等,随着这些污染的日益严重,尤其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难分解的物质流入到江河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污染,也导致了江河的富营养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这些违反自然常规的活动不仅给企业增加了处理的成本,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和资源的平衡,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巨大的.社会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每年所消耗于环境污染上面的资金和人力也是逐年增加,当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快时,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就会越大,我们处在一个资源亏乏,人口众多的社会,环境污染间接性的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大量的资源流失,所以减少污染和无污染是必要的,不要“先污染,后治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全球经济下滑 2016年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经济|就业|物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全球经济下滑,今年你会失业吗?终于有答案了
  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随着中国2015年GDP“破7”,以及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而随着国家去产能调结构的政策推进,也有舆论开始担心会否产生新一轮的下岗潮、失业潮。
  关于就业、物价、收入、养老等问题,在2016年会有怎样的变化? 现在这些都有答案了!
  全球经济下滑?
  李克强总理:别怕!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的复杂局面,李克强总理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春节假期后首次发话:有事了也不怕事!中国经济在挑战中会越战越勇。
  总理谈全球经济下滑
  ● 猴年一开年,全球经济、特别是各国股市急剧下跌,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 有事了,咱也不怕事,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每逢困难会更加坚韧,越遇挑战会越战越勇!
  总理谈股市汇市异常波动
  ● 去年针对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采取稳住市场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拆掉了一些“炸弹”,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 但回过头来看,有的主管部门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包括适时有效应对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主动作为不够的问题、甚至还有内部管理的问题。
  总理谈近阶段经济
  ●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
  ● 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跑赢GDP增速,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这些数据是我们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的体现。
  总理决定这么办
  1、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项目批了、钱拨了,却迟迟开不了工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抓落实和督查力度。
  2、我前两天点名批评了几个部门工作拖拉的问题。各部门的工作今后决不能再拖拖拉拉!
  3、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我们会果断出手。
  4、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都要主动召开或者出席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舆论关切。
  5、一个人的脑袋能想多少事?能看多少事?只有把“众眼”“众足”变成自己的“眼”和“足”,才能真正把天下的事情搞清楚。
  今年将出现“失业潮”?
  发改委回应:不会的!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记者问,网上有文章指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今年有可能会面临“下岗潮、失业潮”,对此如何看?另外,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会不会引发大批的职工下岗?
  赵辰昕回答,我们注意到了网上的观点,但我们认为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7.8%,仍处于国际较快的增速。五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431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增了11.4%,年均新增1286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32万人,增长速度也是11.4%。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就业拉动能力将继续提升,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促进就业作用明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这些都是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判断的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关键环节、脆弱环节、基础环节,把握好四个重要抓手,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四个抓手分别是:
  第一,从基础信息看,加强政产学研会商,做好经济与就业数据联动评估。加强部门与研究机构、大数据分析机构的密切协作,全面汇总现有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失业统计数据,充分借助大数据监测、代表性基层监测点数据交叉比对,综合分析、准确评判经济和就业形势。
  第二,从产业看,既着力创造新增用工需求,也将有效稳定存量用工基数。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变革方向,加快培育新兴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大力促进高端产业进口替代,加快发展国内相关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民生需求刚性、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等制造业企业,加快出台降成本普惠性政策,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着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第三,从区域看,既发挥中心城市吸纳就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也要培育经济困难地区接续产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中心城市吸纳就业龙头作用,创造更多区域性经济和就业中心。积极培育接续产业,缓解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结合正在开展的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嫁接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创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带,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就业。
  第四,从人群看,建立五类重点人群与“三张网”相结合的分类施策机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中的往届名义就业群体和新毕业群体、农民工中失业返乡人员、困难行业有一定人力资本提升潜力的下岗职工、经济困难地区有流动就业意愿的人员、就业确有困难人员等五类重点群体,发挥就业信息网、职业培训网、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协同效应,统筹施策。
  别担心!
  今年你我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物价:涨幅保持在1%左右
  “总体来看,在多方力量的作用下,CPI在1%左右、保持基本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CPI走势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猪肉和蔬菜价格;
  二是受人工成本影响的服务价格;
  三是与消费相关的上游的工业品生活资料价格。
  由于2015年粮食再获丰收,猪肉价格回涨到位,2016年食品价格保持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偶尔会受蔬菜价格的波动影响。鉴于人工成本的刚性上升,服务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上游工业品生活资料价格仍处于温和回落趋势,对CPI会产生轻微下拉作用。
  收入:低收入群体收入涨更多
  2016年收入能涨多少?您不妨先对照着以下这五档“对号入座”:
  2015年,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
  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
  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
  居民收入整体应该会继续提升
  “今年居民收入整体应该会继续提升,其中低收入群体的提升幅度会相对高一些。”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刘军胜认为,除了增速跑赢GDP,2015年收入的另一大亮点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达到8.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
  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
  “今年将会延续这种好势头。”刘军胜认为2016年收入的重点仍在“提低”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扶持政策都指向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是今年1号文件的重点。“从精准扶贫、金融扶持、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民技能等多方面齐发力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刘军胜认为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偏大,农民收入增速应该再快一些。
  农民工收入将更有保障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出台,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现在仍有工程建设领域等部分行业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治理拖欠工资对农民工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保增收。”刘军胜说。
  最低工资上调空间有限
  去年,全国21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新的一年最低工资还会再次上调吗?“应该说上调空间有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连续上调会对企业造成更大压力,也不利于职工就业。对于最低工资的调整还是要做好评估,动态平衡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关系。”刘军胜判断。
  养老:缴费比例提升可能性不大
  缴费是和工资收入挂钩的
  养老金待遇提高了,缴费率会不会跟着一块儿涨?对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判断:“今年,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工资保持不变,今年老百姓反而可能少掏些养老钱。”在郑功成看来,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是一个客观事实,目前还有降低费率的空间,也应该降低,“但费率降低和老百姓掏的钱多少是两码事。老百姓每个月缴多少保险费,是和工资收入挂钩的。如果工资涨了,每个月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会多一些。”
  今年养老金待遇还可能持续提高
  郑功成判断,今年养老金待遇还可能持续提高。“社会分配格局是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当然包括惠及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应当与物价挂钩,同时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因此养老金待遇也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郑功成认为,我国有望建立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目前尽管国家财政收入增幅在减缓,但并不会减弱对养老金的支持力度。同时,伴随数万亿元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从今年开始进行投资运营,以及部分国有股划转的落实,养老金开辟了新的来源,这也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增长机制。”
  提醒:不要忘了年金
  郑功成提醒,大家在计算自己未来养老金的时候,别忘了把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也算进去。基本养老保险金只是退休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国家建立的是一个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职业或企业年金、储蓄性寿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今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职业年金成为必然选择,国家亦明确了参保者个税递延的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养老金全国统筹步伐加快
  在提升养老金公平性方面,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步伐也在加快。郑功成介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有望今年出台,有利于提升养老金制度在地区间的公平性。另外,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也有望上升,城乡老人之间的水平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综合、央视财经、中国政府网报道
  本期编辑:崔鹏、田丰、蒋波
责任编辑:吴易抒 SF162高盛测算:“去产能”会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_网易财经
高盛测算:“去产能”会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原标题:高盛测算:“去产能”会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是中央经济会议此前确定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虽然此举有利于恢复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经济走向平衡,但是短期失业问题难以避免。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上月29日表示,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大约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
国务院常务会议1月时明确,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 多万吨的基础上,五年时间内再压减粗钢产能1至 1.5亿吨。此外,用3到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
那么去产能究竟会对就业和P增长造成怎样的?通过总结:
我们估算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关停20%造成的总体就业影响约为270 万至440 万,约为城镇登记就业人口的1.2%至1.9%,或全国总体就业人口的0.4%至0.6%。
高盛强调,他们分析的去产能行业是指&钢铁、煤炭、黑色及、水泥、平板玻璃及船舶业&这几个官方认定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以上分析基于这些行业在未来5 年削减20%产能的假设,而该假设又基于钢铁产能压减1 亿至1.5 亿吨意味着钢铁总产能减少约15%、总体煤炭供应减少约13%的估算。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潮相比,这一数字并不算大。高盛认为,接下来会有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得到再就业安置。虽然当前经济放缓对再就业形成压力,但服务业快速发展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由于未来几年去产能应会以稳定的步伐推进,这270 万至440 万人口可能会在未来3 到5 年内逐步进入就业市场。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将会得到安置,与上世纪90 年代至2000 年代初期上一轮国企改革大潮时的情形相似,当时有2,000 多万职工下岗,随后约有1,300 万人再就业。与那时相比,当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可能会加大再就业压力,但服务业规模比当时显著扩大应会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
从去产能对 的影响来看,高盛认为短期负面影响有限。重要的一点是,去产能并不等于减产。
尽管我们假设产能削减幅度为20%,但产量降幅可能仅为2%,因此我们预计对GDP 增速的第一轮影响有限。
不过,第二轮溢出效应可能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学术研究发现,中国居民将收入用于消费的边际倾向为0.3 至0.6。 若将这一比率应用于采矿业平均工资,再乘以前文估算的受影响就业总人口,则未来五年总体居民消费每年受到的拖累将仅约为6 到10个基点。
此外,是否所有暂时性失业都会成比例地导致工资总额下降,也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因为很多闲置工厂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而并未向工人支付工资。对受影响就业人口总体工资的实际影响可能比我们的预期还要更小。
长期内,我们认为去产能将有助于将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行业,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