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小新air13pro和x1潮7000、ThinkpadX270和x1 carbon之间的区别很大吗?为什么CPU、内存一样,价格差别这么大?

ThinkPad X1 Carbon 2017 评测:更小了,更好了 - 知投网
ThinkPad X1 Carbon 2017 评测:更小了,更好了
2013 年,联想推出了第一代的 ThinkPad X1 Carbon 笔记本电脑。作为一款从传统的主打轻薄的 X 系列延伸出来的高端型号,X1 Carbon 的机身设计要比同时期的 X 系列产品更加轻薄,机身材质也要更加高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碳纤维)。
作为 ThinkPad 最顶级的传统轻薄本,过去几代的 X1 Carbon 在市场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销量。去年这个时候,在体验了多款堪称优秀的轻薄本之后,我们认为第四代的 X1 Carbon 是当时最优秀的 Windows 轻薄本,原因是它在各项基础体验(包括设计、做工、性能、续航、屏幕)做得都足够优秀的基础上,还拥有可能是轻薄本中最优秀的键盘和最丰富的接口。
两个月前,联想正式在中国推出了第五代的 X1 Carbon——ThinkPad X1 Carbon 2017。它能否在已经很优秀的第四代 X1 Carbon 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作为一款「经典系」的 ThinkPad,X1 Carbon 2017 不出意外地沿用了前几代 X1 Carbon(以及之前无数 ThinkPad)的设计风格。
D 面的进风口
A 面(顶盖)是 Carbon 系列招牌式的碳纤维,C 面和 D 面是镁合金。不过碳纤维和 C 面、D 面的表面都做了类肤质的处理,摸上去手感温润,缺点是使用过程中会比较容易沾染上油污,用清洁剂擦一下就好。
A 面的左上角是 ThinkPad 的 logo,开机后「i」上面的点可以发出红色的光,和 ThinkPad 键盘上 TrackPoint「小红点」相对应,看上去挺「提神」。另外,和上一代的 X1 Carbon 一样,X1 Carbon 2017 正面的 Lenovo 标也位于 A 面的右下角,并且做得比较隐蔽,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相比前几代产品,X1 Carbon 2017 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幅收窄的屏幕边框了。
其实放在 2017 年,屏幕超窄边框已经算不上一个多么新鲜的设计了,除了大家熟知的戴尔 XPS13,联想小新潮 7000、惠普 Spectre x360 以及刚刚发布的华为 MateBook X 等产品都采用了类似的超窄边框设计,不过作为一款定位更加偏向商务、在可靠性上要求更高的产品,X1 Carbon 2017 的这个微边框的确花了点心思。
首先是材质,X1 Carbon 2017 在采用了碳纤维 A 面的基础上,由在这个碳纤维外壳的四周加入了一圈叫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即 GFRP,俗称「玻璃钢」)进行加固,然后包裹在 B 面的超窄边框周围,目的是提高的整机的结构强度。
这么描述可能不太直观,但实际的结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打开电脑,把大拇指放在屏幕边框上,食指放在 A 面外壳上然后用力压,X1 Carbon 2017 的屏幕上不会出现任何水波纹,而这一点包括 XPS 13 在内的很多采用超窄边框的轻薄本是做不到的。
另外,X1 Carbon 2017 还成功地把前置摄像头和麦克风放在了屏幕上方的边框里,避免了 XPS 13 那样把摄像头放在屏幕右下角导致画面奇怪的问题,同时正对着用户的麦克风位置也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收声效果。
X1 Carbon 2017(左)和 X1 Carbon 2016(右)
微边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微边框有助于降低边框部分对视觉的干扰;更重要的是,微边框可以让整机尺寸更加小巧,在配备了相同尺寸的 14 英寸屏幕的情况下,凭借着仅有 5 毫米的边框厚度,X1 Carbon 2017 的整机尺寸明显比上一代产品小了一圈。
除了小,作为一款主打轻薄的产品,X1 Carbon 2017 在厚度和重量控制得也非常理想,其中机身最厚部分为 15.95 毫米(上一代为 16.45 毫米),重量为 1.13 公斤(上一代为 1.18 公斤)。在配备 14 英寸屏幕,同时接口齐全且续航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中,X1 Carbon 2017 的这两项数据已经可以算得上非常优秀了。
在一些机身的细节上,X1 Carbon 2017&也有一些变化,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些转轴和出风口。
X1 Carbon 2016(上)和 X1 Carbon 2017(下)
转轴部分,X1 Carbon 2017 从上一代的铰链式转轴换成了下沉式转轴,依然支持最大 180 度的翻转角度。
在出风口的位置上,X1 Carbon 2017 从上一代产品的机身背后移到了机身右侧。在笔记本电脑中,右侧出风口设计常常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原因是如果用户习惯使用鼠标,出风口吹出的热风可能会直接吹到手上,影响体验。因此,当我们刚拿到 X1 Carbon 时,对这个右侧出风口设计是有些担心的。
不过得益于发热量更低的 Kaby Lake CPU 和内部优秀的散热设计,即使我在进行对系统负载比较大的操作,当风扇高速地旋转时,也只是在出风口那里有一点点热,基本上距离出风口 5 厘米之后就感觉不到任何热量了。而且出风口在机身右上方,即使你是一个鼠标党,鼠标一般摆放在机身的右下方,所以也不用担心右侧的出风口会对日常使用带来困扰。
同样的屏幕、更小巧的尺寸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事,不过对设计产品的工程师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相比上一代 X1 Carbon,X1 Carbon 2017 在整机厚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更小的长和宽意味着机身内部的空间明显缩小,留给主板、风扇、电池的「折腾」空间更小。
在这种情况下,难能可贵的是,X1 Carbon 2017 的电池容量居然相比上一代产品还有所增加,从 52WHr 增加到了 57WHr。更大的电池,加上功耗控制更好的新一代 Kaby Lake CPU,让 X1 Carbon 2017 的续航表现相比上一代产品也有所提升。
在我的日常使用中(主要是 Chrome 上网、码字、修图,偶尔看看在线视频),X1 Carbon 2017 大致可以坚持 10 个小时,和我之前的主力 PC 13 英寸新款 MacBook Pro(无 Touch Bar)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准,略好于上一代产品。
同样值得赞赏的是 X1 Carbon 2017 的电源适配器。
和最近上市的大部分高端轻薄本一样,X1 Carbon 2017 也放弃了之前的自有接口,转而采用 USB Type-C 接口供电,左侧的两个 USB Type-C(均支持 Thunderbolt 3)都可以进行充电。
X1 Carbon 2017 的电源适配器最大功率为 65W,和上一代产品相同,不过由于采用了 USB Type-C 口,充电协议改用了 USB PD(充电更快)。并且和上一代 X1 Carbon 一样,X1 Carbon 2017 也支持快速充电,关机状态下,差不多 1 小时就可以充到 80%,这个速度甚至比不少主打快充的手机还快。
除了 65W(20V 3.25A)、45W(15V 3A)两个大功率模式外,X1 Carbon 的电源适配器还支持 18W(9V 2A)和 10W(5V 2A)的功率输出,可以直接为手机充电。如果你的手机支持 USB PD 快充的话(三星 S8、HTC U11、小米 6 等多款新发布的机型都支持 PD),甚至可以直接用 X1 Carbon 这个标配的电源适配器给手机进行快速充电。换句话说,使用 X1 Carbon 2017,出差时相当于多给手机带了一个快充头,非常方便。
过去一两年里,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两个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USB Type-C 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
USB Type-C 的优点很多,包括不区分正反、体积较小、传输速度快、可双向供电、传输影音信号等等,部分 USB Type-C 口还可以支持 Thunderbolt 3(主要是 PC 上),配合对应的设备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能力。对用户来说,USB Type-C 可以将各种杂七杂八的接口统一成一种口,用起来会方便很多。在&X1 Carbon 2017 上,ThinkPad 配备了两个 USB Type-C 接口,并尽可能的兼顾了传统接口。
X1 Carbon 的左侧由左至右分别是 2 个 USB Type-C(均支持 Thunderbolt 3),1个 USB Type-A(俗称的「标准 USB」),1 个 HDMI 以及1 个&mini-RJ45(注意是 mini 版的,插普通网线需要转换成标准 RJ45)。
在机身右侧,还配备了1个 3.5 毫米耳机麦克风插孔,1个 USB Type-A(支持关机充电)以及锁孔。
在机身背面还有1个卡槽,可以安装1张 microSD 卡和1张 SIM 卡(需要定制 4G 上网模块,默认没有)。
这个接口规格放在常规的非轻薄本中都不算少,放在动不动连1个 USB Type-A 都没有的轻薄本中,X1 Carbon 2017 这种「2 个 Type-A + 2 个 Type-C」的规格堪称「奢侈」,当然了,如果 X1 Carbon 2017 能再加一个标准的 SD 卡读卡器就更完美了。
X1 Carbon 2017 标配的是 14 英寸 1080p()屏幕,可以选配 2K 分辨率(),屏幕材质都是 IPS LCD。两块屏幕在色彩表现上稍有区别,1080p 的 sRGB 色域在 93% 上下,2K 版本则拥有 100% 的 sRGB,理论上显示效果会稍好一些。两块屏幕的最高亮度都可以达到 300 尼特,表面为雾面(抗反光),不支持触摸,这都和之前的几代产品没什么区别。
实际显示效果上,虽然我们拿到的评测机是 1080p 的版本,但整体的观感依旧很不错,色彩表现通透,可视角足够广。它定位偏商务,而且还是防反光的雾面屏,X1 Carbon 2017 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它的定位。
X1 Carbon 2017 延续了六排「巧克力」键盘,配有键盘背光,略带弧面键帽的触感舒适、大小合适,1.8 毫米「超长」键程,手感舒适,反馈明确。放在轻薄本中,应该很难找到比 X1 Carbon 2017 更舒服的键盘了。
和其他 ThinkPad 一样,X1 Carbon 2017 的 Fn 也在 Ctrl 左边。如果你不习惯这种排布,可以在系统预装的「联想设置中心」的键盘设置中,把 Fn 和 Ctrl 键的功能换过来。
在上一代 X1 Carbon上,我们对它的触摸板表现不太满意,相比 Surface Book 等 Windows 阵营优秀的触摸板有一定差距。在 X1 Carbon 2017 上,联想对它的触摸板做了升级,支持了微软的 Windows Precision 标准,实际体验中,无论是定位还是多支手势,感觉都要比上一代产品好了一些。在触摸板的右侧,配备了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 X1 Carbon 2017 触摸板不够灵敏,有时会出现诡异的无响应,可以去联想官网下载 X1 Carbon 最新的 BIOS,更新后应该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触摸板的右侧有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速度、准确率都没什么问题,用户还可以在购买时选配红外摄像头,实现 Windows Hello「刷脸」登录。
配置上,X1 Carbon 2017 不出意外地使用了 Intel 的第七代 Kaby Lake 架构 CPU,具体有 i5-7200U 和 i7-7500U 两种,TDP 均为 15W。
相比之前的 Skylake,这一代的 Kaby Lake CPU 在功耗略有降低的情况下,性能上有小幅度的升级,GPU 升级的幅度稍微大点,但也不至于有多么翻天地覆的变化。
除了 Kaby Lake,X1 Carbon 2017 目前销售的两个配置版本都「大方」地采用了 256GB 的 NVMe PCIe SSD,性能表现不错。如果你觉得硬盘容量不够,也可以打开后盖自行购买 M.2 硬盘进行升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X1 Carbon 2017 的内存不支持升级,购买时最好「一步到位」
具体到 X1 Carbon 2017 上,它的性能足以流畅搞定绝大多数日常应用,Chrome 开上 30 个标签、LR 修修图也未尝不可,但不要指望拿着它当游戏本或者作为自己的主力机剪片子,毕竟产品定位在那摆着。如果你正在使用采用 Skylake CPU 的笔记本电脑,单单一个「挤牙膏」的 Kaby Lake 也不足以成为一个靠谱的升级理由。
我们测试的这台 X1 Carbon 2017 搭载的是 Windows 10 专业版,Windows 10 专业版不仅可以让您的企业随时随地成就一番伟业,而且提供了内置安全性和灵活性,以便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Windows 信息保护可以更轻松地保护您的业务数据,可根据您制定的策略控制用户和应用对受保护的数据的访问。因此,您可以保护自己设备上任意位置的数据,而不会影响用户体验。BitLocker 和 BitLocker to Go 可对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甚至可以对 U 盘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因此您能受到更好的保护。Windows Hello 还是一个方便的企业级密码替代解决方案,专为当今的移动优先的世界而设计。它使用自然(生物识别)或熟悉的 (PIN) 方法通过用户已有的设备验证用户的身份,而不需要其他外部硬件(例如智能卡)和/或基础架构。借助 Windows Ink 可将想法快速变为行动。无需登录即可捕获并记录瞬间想法。」
在今年秋季,微软还会推送全新的 Windows 10 Fall Creators Update(秋季创意者更新),这一版本中,加入了&Fluent Design、时间线、跨平台剪贴板、OneDrive 文件随用随取等众多功能,特别是 Fluent Design,有望在未来重新定义微软在 PC、Xbox、AR、VR 等众多消费级设备的设计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X1 Cabon 2017 还直接预装了Office家庭和学生版2016,包含Word 2016、Excel 2016、PowerPoint 2016 以及OneNote 2016(零售价&749 元)。作为一套几乎所有用户的必备软件,直接预装Office 免去了用户后期额外购买 Office 或者 Office 365 订阅的麻烦。
在 Office 2016 中,微软着重强调了协同办公功能。大致的过程是,用户将文档共享到云端并开放协同编辑权限,团队其他成员可以同时编辑文档,成员彼此之间能看到相应的操作。还可以看到相应的输入操作,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最后,ThinkPad 还为包括 X1 Carbon 在内的 X1 系列产品准备了几个实用配件,包括 WiGig Dock 无线拓展坞、X1 无线触摸鼠标以及 SSD 移动硬盘,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前两个。
这个无线拓展坞基于 Intel 的 WiGig 技术,需要无线网卡的支持,ThinkPad T460、X260、第四代 X1 以及下一代产品都支持。 给底座连接电源后,连接电脑(操作中心——连接),就可以使用使用拓展坞了。
接口方面,这个拓展坞提供了&1 个 DP1.2、1 个 HDMI 1.4、3&个 USB3.0(一个支持待机充电)、2 个 USB2.0、1 个 RJ45 千兆网卡以及&1 个 3.5 毫米音频接口。在速度和覆盖上,WiGig Dock 无线拓展坞表现也都不错,3 米左右无压力,使用 USB3.0 向移动硬盘传输文件可以达到 70—80MB/s。
至于 X1 无线触摸鼠标,我们拿到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小巧,它的最大厚度(鼠标后部)只有 20 毫米,重量仅有&58 克,不过通过略带弧度的设计和表面的磨砂处理让这款鼠标的手感还不错。虽然体积小巧,不过 X1 无线触摸鼠标的功能却异常丰富。除了支持蓝牙之外,X1 无线触摸鼠标还支持 2.4G,把鼠标向上推开,可以看到隐藏的无线接收器、模式开关和 Micro USB 充电口。
鼠标的左上角有四个 LED 灯,打开鼠标后可以显示电量。鼠标的左右键中间有一条红线,这条线不只是用来装饰的,它还可以起到触摸滚轮的左右,在这条红线上上下滚动就可以实现滚轮功能。
对科技产品而言,「亘古不变」的外形常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过对 ThinkPad 来说,这恰恰是最大的财富,而联想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无聊」的外观下,不断地进行「打磨」,让产品变得日趋完美。
X1 Carbon 2017 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它继承了上一代 X1 Carbon 身上几乎所有的优点,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超窄边框设计,在不妥协性能、续航、散热等基础体验的基础上,对机身成功进行了「瘦身」。加上新一代 CPU 的加持,X1 Carbon 2017 的机身虽然更小了,但核心体验却变得比以往更好。
目前联想在官方网站提供了两种规格的 X1 Carbon 2017 可选,i5-7200U / 8GB / 256GB SSD / FHD 版本的价格为&9999 元,i7-7500U / 8GB / 256GB SSD / FHD 为 12999 元。
考虑到 i5-7200U 和 i7-7500U 在实际性能上的差距不算太大,在这两个版本中,我们更倾向于推荐前者。当然了,即使是 9999 元,也不是一个多么「亲民」的价格,不过花上这个价格,你买到的是一台各方面表现都足够优秀同时还拥有同类产品中最好的键盘和最丰富接口的笔记本电脑,这样看来,X1 Carbon 2017 的售价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来源:极客公园
拉风的极客&知投,知识助力资本成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投网立场&&网站服务| &添加微信号ZTWXZS001;知投资本BP投递 | &&&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隐藏seo文章
关注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您的资质认证资料已经提交成功,审核需要一至两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记住我的选择,不再提示
知投网提供的产品为贵阳银行理财电商代销产品,知投协助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的金融产品开户,在线交易,信息查询,以及相关金融业务的支付与清算等服务。
因知投网不直接提供金融产品,不参与投资,所以不承担风险。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产品的提供方,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与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签约履行投资管理服务,并进行资产配置。
用户在理财通购买相关金融产品时,需要仔细了解金融产品相关投资风险,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依据“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原则,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我已阅读并知晓知投理财产品是贵阳银行电商代销产品
上山打老虎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地区
设为默认邮寄地址
欢迎登录知投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支付
微信扫描二维码以完成支付
扫描上方二维码
1、扫描二维码
2、关注“知投小助手”公众号
3、点击“活动开始通知”  ThinkPad&品牌至今已经服务超过&25&年时间了,不过&ThinkPad&X1&产品线始终是经典轻薄的代表作。在&CES&2017&国际消费电子展会召开之前,联想更新了&ThinkPad&X1&产品线,一次性更新三款,包括&ThinkPad&X1&Carbon、&ThinkPad&X1&Yoga&和&ThinkPad&X1&Tablet&,配以更轻薄的设计、更快的处理器和更窄边框的屏幕。  ThinkPad&X1&Carbon  ThinkPad&X1&Carbon&是旗舰机型,设计上最明显的改进莫过于采用了几乎“边到边”的屏幕边框设计,在原本仅能容纳&13.3&英寸屏幕的基础上,塞进了&14&英寸的屏幕,而且整机重量也低于&1.14kg。不过,屏幕顶部的边框比两边更宽一些,主要是上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设计摄像头,而不像戴尔那样将摄像头放到屏幕下方。  配置方面,14&英寸的&ThinkPad&X1&Carbon&最高可选&&像素的&IPS&显示屏幕,提供多档&Kaby&Lake&架构的七代酷睿处理器,储存最高为&1TB&的&SSD&固态硬盘,内存最高&16GB。机身上设有&2&个&Thunderbolt&3&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HDMI&接口、以太网接口和&1&个microSD&卡读卡器。  联想表示,ThinkPad&X1&Carbon&的续航时间大概为&15.5&个小时左右。  ThinkPad&X1&Carbon&额外提供有&4G&LTE&机型,可插入&SIM&卡,其他可选项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和&NFC&近场通信模块,零售价格从1350&美元起步,2&月份开始正式出货,有黑色和银色两种外观。  ThinkPad&X1&Yoga  ThinkPad&X1&Yoga&屏幕大小也是&14&英寸,与??ThinkPad&X1&Carbon&的最大区别在于,该机型提供了触控屏幕,支持通过数字笔和手指触摸输入,并且屏幕可&360&度翻转。屏幕可选项有三种,最低是&1080p&的&IPS&屏幕(亮度270尼特),第二档是&&像素(270尼特),第三档是最高配的&OLED&屏幕,屏幕色彩更显眼对比度更高,尽管分辨率还是&,但亮度上升到&300&尼特。  ThinkPad&X1&Yoga&的机身厚度和重量也分款式,重量最重达到&1.42kg。机身内部同样提供各种&Kaby&Lake&架构的七代&U&系处理器选项,储存最高可选&1TB&的高速&SSD,内存最高&16GB。机身设计有一个特点,数字笔不使用时可以停靠在侧边上。两者官方提供的续航时间为&16&个小时。  另外,ThinkPad&X1&Yoga&接口设计与&ThinkPad&X1&Carbon&相同,例如&2&个&Thunderbolt&接口和&3&个&USB&2.0&接口,其他附加可选项也不例外。&ThinkPad&X1&Yoga&将从&3&月份开始出货,1499&美元起步。  ThinkPad&X1&Tablet?  顾名思义,ThinkPad&X1&Tablet&就是一款平板电脑,屏幕尺寸为&12&英寸大小,分辨率是&&像素,IPS&面板,支持数字笔和触摸输入。由于机身大小的限制,规格上必然不如&ThinkPad&X1&Yoga&和&ThinkPad&X1&Carbo,搭配的英特尔&Y&系列第七代酷睿处理器,最高可选&Core&i7-7Y75&处理器,16GB&内存和&1TB&的&PCIe&SSD,后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  联想官方表示,ThinkPad&X1&Tablet&的续航可以达到&10&个小时,不过官方提供一个额外的“生产力模块”选购,可再增加多&5&个小时的续航时间。  ThinkPad&X1&Tablet&平板电脑身上设有&USB&Type-C&接口、USB&3.0&接口、mini&DisplayPort&接口、microSD&卡插槽,可选&Snapdragon&X7&LTE&模块或者投影仪模块。整机重量为&767g,内置&802.11ac&Wi-Fi&和&NFC&近场通信技术。官方售价从&949&美元起,3&月份出货。除了不靠谱的售价,X1 Carbon 是一台完美的 ThinkPad12 年前,也就是联想刚刚从 IBM 手里买来 ThinkPad 那会儿,如果有人问 ThinkPad 哪个系列最好,很多「小黑迷」可能会脱口而出「T 系列」。不过在那之后,联想把 ThinkPad 的产品线越拉越长,各条产品线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小。在 ThinkPad 目前的产品线中,从定价上看,除了定位较低的 E 系列以及受众面较小的 P 系列移动工作站,无论是「血统纯正」的 T 和 X 系列,还是定位更加年轻的 S 系列,都既能找到 15000 元以上的高端型号,也都有五六千元的「入门款」。从设计、材质、功能上看,这三个系列也是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个能代表最好的 ThinkPad。联想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联想集团副总裁赵泓明确表示「X1 系列的定位高于经典的 T 和 X 系列,展现了 ThinkPad 最出色的创新能力」。目前的 X1 系列有三款产品:拥有翻转触摸屏的 X1 Yoga、可更换模块的 ThinkPad X1 平板笔记本以及 X1 Carbon。在这三款产品中,X1 Carbon 的产品形态最为传统,也是 X1 系列目前的出货主力。作为 ThinkPad 目前最顶级的传统轻薄笔电,X1 Carbon 表现如何?它又是否值得你花上大把红票购买?在把 X1 Carbon 作为主力 PC 使用了两个月之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新 X1 Carbon 的变与不变今年的 X1 Carbon 已经是这一系列的第四代产品,相比去年的版本,这一代的 X1 Carbon&在基本沿用上一代设计的基础上,在细节上有几处比较细微的变化。全新的转轴,不再显眼的 Lenovo 标第一个变化是屏幕转轴,今年的 X1 Carbon 的转轴设计更加接近 Yoga(屏幕最大开合角度依然是 180 度),打开屏幕时转轴连接机身和屏幕的两端都会发生移动,而不是像上代产品那样直接把转轴直接固定在屏幕上,以至于在刚开始使用新 X1 Carbon 时,我总有种在用 Yoga 的错觉。在去年的 X1 Carbon 上,顶盖的 Lenovo 标位于左下角,和右下角的 ThinkPad 标对称排列,存在感很强,不过今年的 X1 Carbon 把它移到了左上角贴着边缘,存在感少了不少,相信大多数 ThinkPad 用户会很喜欢这个变化。此外,原本位于机身右侧的出风口被移到了后面,可以避免右手使用鼠标时被热风吹到。轻的极致,薄的不彻底这一代 X1 Carbon 的整机重量为 1.18 公斤,在 14 吋超极本中算得上很轻了,不过在厚度上,X1 Carbon 并没有做得非常极致,16.35 毫米的整机厚度在高端超极本上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之所以没有进一步压缩厚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塞」进尽可能多的接口。X1 Carbon 配备了三个全尺寸 USB 接口、一个 MiniDP、一个 HDMI 接口、一个 Micro SD 卡槽以及一个 OneLink+ 专用拓展接口,在我们手上这台 X1 Carbon 在包装中甚至还附送了一个 HDMI 转 VGA 接口。在这个尺寸和重量的超极本中,X1 Carbon 的接口数量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不过略有遗憾的是,X1 Carbon 没有配备 USB Type-C 接口和全尺寸的 SD 卡槽(「商务人士」不会拿相机拍照?)。更坚固的机身通常来说,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很难保证很高的机身强度,不过 X1 Carbon 显然不包括在内。除了继续在顶盖部分(A 面)采用碳纤维材质(这也是之所以叫做「Carbon」的原因),今年的 X1 Carbon 还在 C 面和 D 面上换用了一种联想叫做「超级镁」的材料,联想表示,「超级镁」包含了稀土元素,比普通的镁合金强度更好、但重量更轻。另外,不过无论是 A 面的碳纤维,还是 C、D 面的镁合金,联想都在材料表面涂了一层比较厚实的类肤质涂层,手感舒适,观感也不错,只是免不了会吸附油污(没有 XPS 13 的 C 面严重)。不小心磕到 C 面或者 D 面的话,会露出来内部的金属原色(如下图)。碳纤维和「超级镁」材质的使用,再加上内部的防滚架,让 X1 Carbon 的整机拥有非常高的强度。在一些暴力测试中,甚至有人直接踩在 X1 Carbon 上,电脑依然完好无损。我们没有验证过这些暴力测试的真实性,不过凭借出色的整机强度,的确可以让我们更加放心得使用电脑,比如说我可以一只手捏着 X1 Carbon 的屏幕拿着电脑走来走去,出门时我可以直接把 X1 Carbon 塞行李箱里而不用担心遭遇「Surface 4212」。一台「经典款」ThinkPad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今年的 X1 Carbon 在延续了轻薄兼顾的机身的基础上,继续在细节上进行着优化,其中既有来自 Yoga 系列的转轴设计,也有淡化 Lenovo 标这种「顺意民心」的变化,但整体来看,新 X1 Carbon 延续了原有的产品气质整体,它依旧是一部「实实在在」的 ThinkPad,如果你用过上一代 X1 Carbon 甚至是其它任何一台「经典款」ThinkPad,在使用新 X1 Carbon 时,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里,除了机身材质和接口上的演化以及不断的轻薄化的潮流,ThinkPad 的整体设计一直没有多么大的变化。对科技产品而言,「亘古不变」的外形常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过对 ThinkPad 来说,这恰恰是最大的财富。标配 IPS 屏幕,显示效果「中规中矩」在 2012 年推出第一代 X1 Carbon 的时候,它的一大卖点就是在「13 吋屏幕的体积中放进了一块 14 吋的屏幕」,不过随着以 XPS 13 为代表的笔记本电脑将屏幕边框越做越窄,几年没多大变化的 X1 Carbon 已经算不上「窄边框」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所有版本的 X1 Carbon 都配备了 IPS 屏幕,可视角度上表现不错。X1 Carbon 的屏幕分辨率有 FHD(1920 x 1080p)和 WQHD(2560 x 1440)两种,但屏幕色域依然不太够,色彩还原偏清淡。另外,今年 X1 Carbon 的所有型号配备的都是抗反光的雾面屏,会对屏幕表现带来一些副作用,并且所有版本的屏幕都不支持触摸——这也是平衡实用性和功耗后作出的选择。就屏幕素质而言,虽然比之前 ThinkPad 的「祖传」TN 屏要好不少,不过放在这个价位上,X1 Carbon 的屏幕也只能算中规中矩,比 Retina 屏幕的 MacBook 以及 Surface Book 这样的顶级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能是笔记本电脑中最优秀的键盘现在很多的轻薄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手感不错的键盘,在使用 MacBook Air、戴尔 XPS 13、惠普 Folio G1 等产品时,我并不会感觉键盘有多难用,但在和 ThinkPad X1 Carbon 对比后,还是可以比较明显地感受到键盘之间的差距。X1 Carbon 沿用了六排「巧克力」键盘,配有键盘背光,略带弧面键帽的触感舒适、大小合适,按键的键程足够长,键盘回弹也很清脆。除了右下角的 Fn 键位置需要适应一下之外,X1 Carbon 上的这块键盘无可挑剔,也是我目前用过的最好的笔记本电脑键盘。X1 Carbon 的键盘还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细节,为了获得更好的敲击手感,X1 Carbon 大部分键帽都是有中间略为下凹的弧度的,唯独右下角四个方向键是平的,并且向下的光标键上还加入了和 F、J 两个键上那样的小突起,这都是为了盲打时快速找到方向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 X1 Carbon 的键盘本身具备一定的防泼溅能力,但由于机身太薄,底部的 D 面上没有设置排水槽。如果你不小心把水洒到键盘上之后,最好赶紧把电脑翻过来,让水自然留下来,否则还是有可能会损伤机身内部元件。对了,X1 Carbon 的指纹识别模块总算换成了按压式,支持 Windows Hello。使用过程和手机的指纹识别类似,在手指比较干净的情况下,X1 Carbon 的识别率还是很高的。不过在我的体验过程中,当电脑从休眠状态唤醒时,X1 Carbon 的指纹识别出现了数次失效的情况,有些烦人。略有遗憾的是,ThinkPad 在键盘上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延续到触摸板上,和很多 Windows 平台的笔电类似,X1 Carbon 的触摸板偶尔会有种飘飘忽忽、定位不准的感觉,相比 Surface Book、MacBoook 等产品还有差距。所幸还有「小红点」,这也是让很多人购买 ThinkPad 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次联想没有「乱改」,空格键下方传统的「两红一蓝」三颗实体按键一个都不少。不妥协的性能,飞一般的充电速度配置方面,X1 Carbon 全线配备了低电压版的酷睿 i 系列处理器(Skylake 架构),性能比很多轻薄本中使用的酷睿 m 要好得多。配合 NVMe 高速固态硬盘,X1 Carbon 可以轻松搞定日常的网页浏览和在线高清视频播放,开上 30 个 Chrome 标签再开个 Lightroom 修修图也不会卡,甚至偶尔剪个短视频或者玩一些轻度的游戏也没什么问题。和大多数 ThinkPad 的中高端产品一样,X1 Carbon 的散热和噪音控制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即使电脑满负荷运转,使用时最常接触到的掌托和键盘部分也不会感到热,属于笔记本电脑中的一流水准。X1 Carbon 的电池容量 52 Wh,和 13 吋 MacBook Air 差不多(54 Wh),比 13 吋 Retina MacBook Pro 要小不少(74.9 Wh)。实际用下来,在默认的电源模式下进行日常的文字编辑和网页浏览,X1 Carbon 差不多能坚持 7 个小时。在 Windows 笔电中,这个数据已经足够好,但算不上出类拔萃。X1 Carbon 还有个似乎没怎么宣传的优点——充电速度。配合原装的 65W 电源适配器,X1 Carbon 的充电速度快得飞起。在关闭屏幕,电脑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X1 Carbon 从 20% 充到 70% 竟然只需要半小时,一个小时多点就可以完全充满,这个速度甚至比很多主打快充功能的手机还要快。「看不懂」的定价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产品,ThinkPad X1 Carbon 在很多方面都显得不够「极致」,比如它没有 XPS 13 那样「变态窄」的屏幕边框,没有 MacBook Air 那样「变态长」的续航,没有惠普 Folio G1、12 吋 MacBook 那样「变态薄」的机身,更没有 Yoga、Surface Book 那样丰富的形态。不过也正是由于没有那么多「极致」的设计,才让 X1 Carbon 不必付出太多的妥协。X1 Carbon 拥有坚固的机身、出色的做工、优异的性能、足够轻薄的机身、优秀的续航以及手感好到「没朋友」的键盘。如果列出一款优秀的轻薄笔记本该有的特性的话,X1 Carbon 几乎一个都不少。就我个人而言,ThinkPad X1 Carbon 是迄今为止我用过的最满意的(也是最贵的)笔记本电脑(包括 MacBook),如果你需要一台足够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但又不想在性能、接口、键盘手感等方面做出任何妥协,X1 Carbon 值得纳入考虑范围。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了。联想在 ThinkPad 中高端产品上国内外的定价差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次 X1 Carbon 国行低配版的定价还算合理,比如说配备了 i5-6200U、8GB 内存、192GB 固态硬盘的版本售价为 8999 元,略低于入门版的 13 吋 Retina MacBook Pro,考虑到 X1 Carbon 在多个方面的优异表现,我们认为这个价格的 X1 Carbon 是值得购买的。不过高配版的定价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比如这款配置为 i7-6500U、8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的版本,相比上面 8999 元的版本只是在处理器和硬盘上有所升级,不过售价高达 14999 元,大大高于美国地区 1624 美元的售价,基本就没什么性价比可言了。如果你想要买一台配置较高的 X1 Carbon,现阶段海淘或者代购是更合理的选择。分享下载极客公园客户端iOS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小新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