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Tb的如何给移动硬盘分区如何分区?

给E盘“小妞们”挪个窝,希捷2TB移动硬盘评测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给E盘“小妞们”挪个窝,希捷2TB移动硬盘评测
说起这次在美国亚马逊海淘的经过,还要先说说背景!作为一名日本小电影资深爱好者,硬盘容量一直困扰着我。十年前台式机用160GB
3.5英寸硬盘的时候,“小电影”还是rmvb格式居多,容量一般四五百MB,很少超过1GB的。后来历经320G、500GB,直到五年前笔记本才初次享受了1TB待遇。现在自己台式机也换到了1TB,还额外有一块1TB移动硬盘,按道理来说,2TB足够用啊。但实际上,现在的“小电影”也不是480P了,都变成1080P高清效果了,动辄几个G一部,2TB也顶不住啊(关键是舍不得删掉任何一部小电影啊)。瞧瞧,我的1TB移动硬盘标红了,只剩79.6GB了,而台式机内置的机械硬盘也快告急。目前这状态,还是我多次整理删除之后的结果,要知道,男性同胞都是用下半身思考问题,舍不得删除任何一部“小电影”啊。这块硬盘,是跟了我五年的“小精库”。最早用在自己HP
2230S笔记本上,后来笔记本卖掉了,这块“小精库”就被我拆出来,再配了个京东买的29.9元IT-CEO,组成了个1TB移动硬盘。使用了两年多,任劳任怨,在无数个夜晚抚慰了世人。只可惜,电影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面对汹涌而来的的1080P动作片,1TB有毛用啊,于是四月份我痛定思痛,决定升级!由于台式机已经是双硬盘(256GB固态+1T机械),所以打算拿1T移动硬盘下手,升级到2TB。对比了京东最便宜的2T品牌移动硬盘,东芝新北极熊、忆捷E600和联想F309这三款出现在视线里,价格都在600块以内。正当我打算在京东对东芝下手的时候,又来张大妈瞟了一眼,突然发现美亚的希捷SLIM 2T移动硬盘,只要484元,加上关税63元,合计547元。当时系统显示12-20天送达,由于美国亚马逊可以直邮,也省去了我找转运公司和盯过关的烦扰,于是果断下单。PS:张大妈当时的推荐文章文章详情在京东看过好评度,这移动硬盘销量吊炸天,评价就有71万条,差评才6800条,好评率97%。于是心里放心多了!我是4月2日凌晨就下单的,系统显示要4月2日送达,我反正不急用,慢点就慢点。美亚4点25收到清关信息,然后当天就运输出来了,结果4月6日就进入中国了,清关很快,我4月9日就收到了。整个海淘过程仅花费一周时间,这跟美国亚马逊直邮中国也有关系,只是系统里面预计送货时间是扯淡的,这也是我第二次海淘。记得4年前第一次海淘(用转运公司),在美国亚马逊黑色星期五买了个飞利浦RQ1150剃须刀,尼玛才花了370元,同时期京东卖1399元,实体店卖2500元。虽然美亚直邮速度和价格很给力,但是这包装也未免太简陋了?说简陋都是抬举它,要是在美国本土还说得过去,但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一个破泡沫袋子也太“糊弄人”了吧,有本事你直接给我用信封寄来啊!怪不得都说美国电商和移动支付不如中国发达,看样子是事实。国内就连淘宝新店也会给你用箱子寄啊,不管大小,我在淘宝买过TF卡读卡器、蓝牙适配器等许多小物件,起码人家拿正儿八经的箱子给我寄来的。后面,我为了防止运输损坏,被迫花一宿功夫慢扫了坏道,都是被逼的!拿回家迫不及待拆包了,好家伙只有一张小票,木有任何疑似发票的物证。美国税收那么严格,莫非是开电子发票了?不管了,小票上面的价格是70.39美刀。万一以后移动硬盘坏了,不知道希捷是全球联保呢,还是靠这小票寄回去修?有知道的麻烦解答下!讲真,对于移动硬盘产品而言,这种软塑料的内衬还是比较薄弱的,一般的颠簸可能没问题,但野蛮运输就悬了。这款希捷SLIM移动硬盘3个特点,简单说下:一:材质很高档,是金属拉丝工艺的A壳,比一大票塑料壳移动硬盘强多了,不廉价。二:颜色特别丰富,金、银、黑、白、蓝、红不说,还学苹果搞了个玫瑰金,不刻板。三:薄啊,内置7mm超薄硬盘,盒子的厚度是12.1mm。(一般移动硬盘15mm起步)。希捷SLIM跟我的手机比外观:懒得量了,直接用官方数据吧,希捷SLIM移动硬盘的三围是113.5x76x12.1mm,重量是159克,比一般的肯定是要小,比我几年前的3.5英寸安卓手机还要短,目测跟iPhone4差不多大。除了小,这移动硬盘的厚度也很牛叉。到不是说它是全球最薄的移动硬盘,而是相比2T的大容量而言,人家做到了12.1mm的厚度。当然,目前全球最爆的2.5英寸移动硬盘,应该还是希捷的吧?我查了有款叫Ultra
slim的新品,厚度居然才9.6mm(也是2T)。可惜没特价,要不然我真想买它。另外说个题外话,希捷SLIM的4TB即使厚一些(20.5mm),也跟东芝新黑甲虫2T移动硬盘(也是20.5mm)一样薄呢。至于接口,我一直都不知道这叫啥来着?一边是标准MicroUSB数据口,另一边是供电口,用起来很省事。之前我用2.5英寸硬盘盒子,也是这种接口,但插台式机前端USB有时候会供不上电(我知道前端USB电压低),但希捷这款就完全不会。补一句:传输速度当然是USB3.0标准喽(后面有测速)。希捷的设计还是蛮讲究的,背面的铭牌是斜着贴的,有那么一点时尚感。上面说过,毕竟从美国寄到中国,漂洋过海就用一破纸袋,难免怕颠簸出坏道。于是当晚就慢扫测速,第二天一大早都没扫完,最终结果是全绿,我才安心使用了!要不然?呵呵,肯定找亚马逊麻烦。这款移动硬盘的速度测试中上,在销售网页都查不到转速,官方宣传都是围绕轻巧展开,也不说速度的事。回想一下,好像几乎所有移动硬盘都不说转速多少,是因为销售批次不同,内置的硬盘转速也有变化?通电后,希捷SLIM移动硬盘的一角会亮灯,这个灯的造型有点犀利啊——“一根杠”。好了,开始浩大的迁移过程吧:讲真,你真以为我是为了AV才换2T的?其实,我是为了它,加们 ↓自从我去年买了75英寸电视后(嘚瑟贴在这里←点我穿越),就对4K原片电影一发不可收拾,动辄几十G一部的电影,还有一些达到了惊人的116GB,十年前我一个160G硬盘就够装一部电影?由于4K片源很难下载到,我都是在网上人肉搜索的,至今也就上面这些,但也足足有806GB。加上还有几百G的1080P电影,之前1T硬盘真心够呛。而且4K电影下载时间很久(容量大,种子少),我家虽然是100M的电信宽带,即使打开迅雷会员加速,也只能达到2-5MB/S,下载几天几夜是常有的事——“即使看完的4K烂片,我也舍不得删掉啊。”上面这张图,是用老1T移动硬盘向新2T移动硬盘拖拽【4K电影文件夹】的速度,总共806GB,传输速度维持在108MB/S,后面掉到了50-70MB/S,两个多小时就迁移完毕了。上面这图,是我目前硬盘使用情况,C盘是固态,D是1T机械,G是这次买的2T机械。虽然目前希捷2T移动硬盘还有一半的容量,但估计撑不到年底,就又不够用了。好在目前4K电影不多,2TB也差不多饱和了。另外,我家所有硬盘都没有分区,那个C盘是去年十月买的英特尔520固态(几年前就停产了,我是官换全新版),拆开一看居然是PE5000
MLC颗粒的老版本,也花了我五百多块,但真心值!改天抽空也写一篇文章......最后,说下另一种——SD卡(上图这卡的评测)10年前,我一张二手256MB的PQI
MMC卡,都花掉了250元,至今还跟卖家有联系。而如今一张全新的64GB的高速卡也就两百多元,年初也入手了东芝UHS-I
U3极速,读取能达到95MB/S,现在给佳能7D单反在用。所以,我无不感慨,时间都哪去了?存储设备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赞29评论70
赞40评论91
赞42评论50
赞1516评论613
赞267评论9322
赞737评论579
赞678评论803
赞1022评论101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求见多识广的高手解答!2TB台式机硬盘不能兼做USB移动硬盘,移动内置分区互不认!!
3739浏览 / 21回复
求见多识广的高手解答!2T台式机不能兼做USB,移动内置分区互不认!!
本人新近购买了一块2T的台式机(内置),,因为之前的西数1T硬盘容量不够了,决定拿它来做候补移动硬盘代替西数(该盘分区后已装好系统,可以平滑无阻的装在主机里或者USB移动硬盘盒里被正常识别,数据无错漏),之前西数用的是易驱线连接来做移动硬盘的。可是当我把希捷2T的硬盘用SATA线连接到用西数硬盘上的系统(XP 32)分好区考了数据后,拿出来连上易驱线从USB连接到系统里时,硬盘的分区就没有了,整块硬盘只被单独显成了一个分区,而且是未格式化,全盘容量!,管理磁盘里看或者是用DiskGenius都一样,分区表也无法找回,用备份的分区表也找不回,提示错误!!!然后我在USB连接模式(做移动硬盘时)下重新对这块2T的硬盘分区,又一切正常,无论拔下再插上都OK,可是蛋疼的事来了,我准备把硬盘用SATA线直接连到主板上拷数据时,TNND在系统里又找不到分区了,和先前在挂在主板上分区再连到USB上查看时一样,一个盘,未格式化~~~~~~~
我擦,经过反复测试,还致电希捷克服,我得到一个结论:在不重新分区的情况下这块型号为STCH164 固件CC43的3.5寸硬盘要么一直做系统盘挂主板上要么做移动盘用USB连接!!!!!
求解啊!!!!!!
不要轻易怀疑USB转接器(易驱线)问题,因为我的1T西数用它完全正常,而且USB连接2T连接分区拷数据都正常,同一连接(SATA直接或转接成USB)模式下几百G的数据转移chuqu存取都没问题,反复试验都OK!
求解啊,度娘的胳肢窝都搜了,没找到什么眉目啊
专门来求解的啊,不知是不是的坑他爹啊,打客服技术支持说,他们能保证内置内置用正常,移动用正常,不提供“改装”的技术支持与保证!!!我去她NND,该不会又是什么什么门吧(我知道2TB以上硬盘可能WinXP会不认超出容量),可这个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啊!!!!!!
我的配置是Q67M-S+G530_WinXP32,1TB的西数绿盘做同样的事都没问题啊,2TB的容量都认啊,就是分区表在不同的接口模式下不认,有没有人遇到类似的事啊??!!
有没有人啊???,问题在哪里啊,冒个泡吧
对 楼主 zoltemp007 说:=========================可以用 买个盒就好了吧
对 第6楼 zolROG 说:=========================也许你没明白我说的,盒其实也是内部转USB而已,问题是如果我用硬盘盒装住硬盘用USB连接系统分区的话以后如果把分好区的硬盘拿来挂在台式机里做系统盘的话又找不到以前的分区了,本分的数据就可能丢失了
ZOL墨球的膏壬!!!!!!!!!!!!!?看不出来啊
兄弟,我的情况跟你的一模一样,两块 2T的都是,固件分别是CC4H
CC43 目前只能当用了!
好文好图,看帖回帖!
我一个西数500G的也这样,分区后系统盘与不能同时用,求解
传统分区表不支持大于2t的 启用efi分区表
应该是硬件互相不兼容。
我也是和你一样的用法 也是一样的2tb希捷。
有时放到主机里 有时放到硬盘盒里usb3.0数据线连接 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是不是12V的供电和5V供电差异引起的?看一下你的希捷的电流。
希捷2T耗电较大, 12V 与5V都是0.75A;西数1T大多是0.55A、0.68A。分别差2.4W .35W.
对 第13楼 feizhuanyexiansh 说:=========================你是什么固件的,用什么分区的?咋分的区?用的什么系统,求详细点
对 第13楼 feizhuanyexiansh 说:=========================难道是USB2.0和3.0的区别?
应该不会吧
对 第15楼 zoltemp007 说:=========================第一块是希捷2tb 型号是sv35监控 三碟装的 固件cv13
第二块是希捷2tb 型号是ST民用硬盘 三碟装的
sv35现在还没固件发布,ST固件买回硬盘我就刷了cc4H
ST刷完cc4H效果有改善 咔咔的响声小了和减少了但有时还会有
硬盘盒是飚王130那款个人使用效果太一般,已经让我给砸了!!
sv35不能放到这个硬盘盒里两者不兼容。
ST完全可以用这个硬盘盒,放到上一样认别。
所以我怀疑楼主是(硬件不兼容)
我的系统是win7 x64位 旗航版
至于C1门的事传的有些不理智了~!不用担心问题:举个例子吧。。
2.5寸硬盘,2.5寸,大家可以看一下C1参数都很高。
现在的3.5寸硬盘只不过把2.5寸硬盘上早就有的节能技术用到3.5上而已。
就算c1天天飙升。共60万次自己算一下可以用几年?何况60万次已经是很久
以前的老标准了。
那个J8节能技术不晓得可以节约好多电。一年到头不关机也节约不了两度电,反而数据确容易归天。
谁的不用读写,整天都让磁头归位的么。要是这样还用硬盘干屌啊。
对 第14楼 sdman163 说:=========================这个是问题的关键,我的2TB的西数,型号是WD20EARS,没有这个问题,挂在WINXP系统,外接USB作都没有不认分区的问题。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原创&&]&& 作者:&&|&&责编:孙玉亮
全文总结:多盘片如何分区?
&&& 实际上网友还有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没有解决:多盘片硬盘如何分区才能避开性能较差的区域?我们以本文测试的希捷真双碟为例。
&&& 正常的思路:用户将高速读写设置在每张碟片的前半部分。那么本次测试的2TB硬盘可分为4个区,每个区500GB。其中1、3区为高速硬盘分区,2、4区为低速硬盘分区。
CDM测试G盘
&&& 注:由于CDM软件无法为分区进行全区测速,笔者模拟将2TB硬盘分成三个区域,对前半区1TB的末端部分G盘限制在狭小的39.06GB空间,我们将对G盘进行测速。
G盘的CDM测试成绩:读183.2MB/秒 写182.1MB/秒
&&& 结果并没有如我们正常思路所愿,前半区的末端部分G盘的测试成绩表明它处于高速硬盘区域。
&&& 为此笔者进行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无论单碟或者多碟硬盘,硬盘性能高低区域都是以整体容量的1/2为分界点。比如本次2TB硬盘的低速区域在后半区“1TB-2TB”容量区间内,硬盘读写速度随着容量数字增大而减小。
&&& 网友们正确的硬盘分区办法:硬盘分区以整体容量的1/2为分界点,其中前半区为硬盘高速读写区域,后半区为硬盘低速读写区域。这也是为何系统盘装在C区或者第一个分区的原因。后半区更适合作为视频、图片存储区域。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适用类型 硬盘容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合并移动硬盘分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