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m6现在还有没有人用,旁轴胶卷相机相机用胶卷还是费心

&主题:忍了好久,还是有了入一台leica胶片的想法。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数码时代leica落伍了,
多年前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想收一台leica胶片,一直用着,以后如果没有胶片用就收藏了,也算是满足多年前的一个愿望了。
看了一下,在产的胶片貌似就M-A了,但没有内测光,搜索了一下,好多人说M-A就是屏蔽了M6的电子接口,虽然是全机械的,还是有塑料材质,MP也有塑料材质,而且刀片扳手太难受。这2个从材质上来说,还不如M4-P呢,目前M4-P价格也不贵了。
所以想请问高手,现在入手leica胶片机,买那一台较好呢?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3726&&回帖:94 &&
泡网分: 4.014
帖子: 2711
注册: 2011年08月
一台M6挂七妹搁柜子里,有两年没拿出来了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塔利搬砖家 发表于
楼主还没下手呢???没呢,不着急,反正有相机使用。
家里做预算这个都是排在最后的。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散客 发表于
M4有测光?记得M4P有测光吧。或者M5有。现在基本胶片也就能见到M6和M7鸟。太老的机器没人碰鸟。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估计胶片玩腻后或者不玩了,徕卡的M20也出来了。可以转到徕卡的数码全幅上了。反转片只是自己打幻灯看和观片器看。无法交流这是硬伤。俺原来可以电分反转片现在也倒闭鸟。没有电分机这种东西鸟。
所以徕卡M10出来以后已经开始模仿彩色反转片的味道鸟。最终还得回到全幅徕卡中的。非要玩反转胶片就配一机一头。来个M7最好新净M6也可以。有测光的胶片徕卡。但是这种胶片机身早晚要放弃掉的。还得回归玩全幅徕卡。这样准备个6-7万就不够用鸟。
泡网分: 0.204
注册: 2015年08月
楼主还没下手呢???
泡网分: 4.014
帖子: 2711
注册: 2011年08月
从时尚的角度,徕卡在不断调整赶上。从拍摄的角度,徕卡则从未落后。它本来就是以人文街拍纪实为主,在这个领域它依然强大。如果背个包出去转,M9+28/35/50任何一个焦段都非常顺手。而这种感觉随着每一段时间使用其他相机再回归会更加明显。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984
帖子: 5276
注册: 2005年10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你想使用徕卡拍反转片?那个对测光要求就是正负半档的范围。差一档反转片就没法看鸟。这样徕卡相机必须有测光的才适合反转片。那得从M6起步,M7,MP里边选。M3是不带测光的,M4测光也不准确都不能拍反转只适合拍测光不精确的黑白片。
想要徕卡拍反转片需要能精确测光的徕卡机型。就这样。
M4有测光?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28,35,50的徕卡头你选哪个?光圈F2.0够用吗?SUMMICRON。
机身是胶片当然可以随便选一个头鸟。要是玩全幅数码徕卡,28头跑不掉不然没法拍风景,35和50要选一只,那个大头九90MMSUMMICRON是最好的人像王镜头。起码要有2只镜头才够玩全幅徕卡。
估计胶片玩腻后或者不玩了,徕卡的M20也出来了。可以转到徕卡的数码全幅上了。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28,35,50的徕卡头你选哪个?光圈F2.0够用吗?SUMMICRON。
机身是胶片当然可以随便选一个头鸟。要是玩全幅数码徕卡,28头跑不掉不然没法拍风景,35和50要选一只,那个大头九90MMSUMMICRON是最好的人像王镜头。起码要有2只镜头才够玩全幅徕卡。
嗯,看了很多选镜头的帖子,都在烦恼一机一头下的选择。能多买当然最好。
如果让我选,估计还是先选个广角头,毕竟旁轴这是优势,长焦就用单反吧。
如果真是玩几年还不腻,再考虑其他的徕卡头。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徕卡最多也就是一机一头了。。。。28,35,50的徕卡头你选哪个?光圈F2.0够用吗?SUMMICRON。
机身是胶片当然可以随便选一个头鸟。要是玩全幅数码徕卡,28头跑不掉不然没法拍风景,35和50要选一只,那个大头九90MMSUMMICRON是最好的人像王镜头。起码要有2只镜头才够玩全幅徕卡。
本帖最后由 钛色旁轴 于
11:12 编辑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那个6R15和GS价格差10倍鸟。精工6R15没啥意思代表不了机械表的精巧机芯。不玩机芯了,还是弄个电子表合适。。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看你要不要上徕卡全幅鸟。玩徕卡准备5-6万是不够的。徕卡最多也就是一机一头了。。。。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所以这个事情很犹豫。看你要不要上徕卡全幅鸟。玩徕卡准备5-6万是不够的。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买了个6R15机芯的,没买GS。现在经常带的是casio的太阳能电波表。那个6R15和GS价格差10倍鸟。精工6R15没啥意思代表不了机械表的精巧机芯。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你的GS表买没买?现在不值得再入一台胶片徕卡鸟。
俺都7年没冲反转卷鸟。拍过4卷都没去冲放过期鸟。很不适应去冲胶卷这种无聊事情鸟。
还不如搞一块GS机械表玩玩有意思。除非你开始玩全幅的数码徕卡机型。所以这个事情很犹豫。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你的GS表买没买?现在不值得再入一台胶片徕卡鸟。
俺都7年没冲反转卷鸟。拍过4卷都没去冲放过期鸟。很不适应去冲胶卷这种无聊事情鸟。
还不如搞一块GS机械表玩玩有意思。除非你开始玩全幅的数码徕卡机型。买了个6R15机芯的,没买GS。现在经常带的是casio的太阳能电波表。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数码时代leica落伍了,
多年前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想收一台leica胶片,一直用着,以后如果没有胶片用就收藏了,也算是满足多年前的一个愿望了。
看了一下,在产的胶片貌似就M-A了,但没有内测光,搜索了一下,好多人说M-A就是屏蔽了M6的电子接口,虽然是全机械的,还是有塑料材质,MP也有塑料材质,而且刀片扳手太难受。这2个从材质上来说,还不如M4-P呢,目前M4-P价格也不贵了。
所以想请问高手,现在入手leica胶片机,买那一台较好呢?你的GS表买没买?现在不值得再入一台胶片徕卡鸟。
俺都7年没冲反转卷鸟。拍过4卷都没去冲放过期鸟。很不适应去冲胶卷这种无聊事情鸟。
还不如搞一块GS机械表玩玩有意思。除非你开始玩全幅的数码徕卡机型。
泡网分: 53.797
帖子: 6617
注册: 2003年12月
丁宝 发表于
楼主戴眼镜的话,0.58的m6、m7、mp中考虑吧。+1
外观手感再经典,也不如用起来顺手
泡网分: 26.037
注册: 2003年12月
跟楼主的想法一样,现阶段入了M7,基本也是拍反转。用A档和没A档主要看是用来拍什么,如果扫街的话还是A档便利,每张照片从构图到按快门起码可以节约两秒的时间。如果不扫街,那有没有A档就没那么重要了。想着等哪天胶片停产了就入个M10或者M11(预想一下),现在的镜头还用得上。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我觉得也是得选M6以后的,一方面年代晚一些。另一方面有测光才好用,没测光太难受了。有一次M6装着反转卷出去。纽扣电池没电鸟,彻底抓瞎。使用M3这类机型俺是拍不了反转片的。除非有鹰眼的摄影师。但是反转卷比一般的负片宽容度要小2级通光量。那一卷反转片曝光正确的不足5-6张。
M3一般都是拍黑白片的味道使用的。M3的出生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反转片,徕卡当然不会注意M3拍反转的需求鸟。 本帖最后由 钛色旁轴 于
16:44 编辑
泡网分: 31.639
精华: 1帖子: 2210
注册: 2003年01月
钛色旁轴 发表于
你想使用徕卡拍反转片?那个对测光要求就是正负半档的范围。差一档反转片就没法看鸟。这样徕卡相机必须有测光的才适合反转片。那得从M6起步,M7,MP里边选。M3是不带测光的,M4测光也不准确都不能拍反转只适合拍测光不精确的黑白片。
想要徕卡拍反转片需要能精确测光的徕卡机型。就这样。
我觉得也是得选M6以后的,一方面年代晚一些。另一方面有测光才好用,没测光太难受了。
泡网分: 87.695
帖子: 24051
注册: 2004年04月
nikon25oo 发表于
不是想装逼,也不纯粹是为了玩胶片吧。主要家里还有一些反转没拍完,另外就是胶片时代就想买leica的心愿一直未了,现在数码时代了,工资涨了,胶片机相对价格也落了。能买得起了,拍完现有胶卷,想拍就继续拍,不想拍,就收藏了。你想使用徕卡拍反转片?那个对测光要求就是正负半档的范围。差一档反转片就没法看鸟。这样徕卡相机必须有测光的才适合反转片。那得从M6起步,M7,MP里边选。M3是不带测光的,M4测光也不准确都不能拍反转只适合拍测光不精确的黑白片。
想要徕卡拍反转片需要能精确测光的徕卡机型。就这样。
本帖最后由 钛色旁轴 于
11:25 编辑
泡网分: 0.6
注册: 2014年12月
benny29a 发表于
当年我买完MP时我穷得连VM35都买不起,我宁愿等有钱再买徕卡,也不想用着什么性价比镜头而心里还惦记着徕卡。四国以,那我就慢慢凑钱买一个50
泡网分: 0.06
注册: 2017年03月
徕卡的胶片机其实就分两种,有A档和没A档,M7和其他,手感操作都差不太多,喜欢哪款买哪款。M3的取景器是最明亮的,但是只有50以上框线,弊端是回卷太反人类了。
泡网分: 18.131
帖子: 2242
注册: 2007年01月
time少尉 发表于
问问有啥性价比高的镜头不?我算一下预算当年我买完MP时我穷得连VM35都买不起,我宁愿等有钱再买徕卡,也不想用着什么性价比镜头而心里还惦记着徕卡。
泡网分: 0.6
注册: 2014年12月
benny29a 发表于
我有MP也丢一边去玩M4了,更何况是M6?问问有啥性价比高的镜头不?我算一下预算
泡网分: 0.6
注册: 2014年12月
benny29a 发表于
入门就别玩没测光的,还是M6好。现在在用佳能QL,还好
泡网分: 18.131
帖子: 2242
注册: 2007年01月
time少尉 发表于
配的啥镜头?因为不太了解,所以不知道徕卡的入门镜头配什么比较好入门就别玩没测光的,还是M6好。
泡网分: 18.131
帖子: 2242
注册: 2007年01月
time少尉 发表于
M4和M6哪个更适合把玩?我有MP也丢一边去玩M4了,更何况是M6?
泡网分: 0.6
注册: 2014年12月
fangtu7 发表于
在淘宝淘到的,价格7600,有点高,但成色确实很极品。配的啥镜头?因为不太了解,所以不知道徕卡的入门镜头配什么比较好
&版权所有:&&&&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咔嚓相机 徕卡 LEICA M6 旁轴 胶片机 使用 教程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咔嚓相机 徕卡 LEICA M6 旁轴 胶片机 使用 教程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8|回复: 18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IT168摄友会&
摘录自《摄影世界》2004年7期 作者:宋刚明
莱卡M系列相机几乎是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简单的功能,绝不妥协的制作,
它位居谁都想颠覆,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
它的优点、它的不尽人意,说不尽道不完,以至于只要谈莱卡,场面就热闹了。
说它好的,声情井茂,说它不怎的,也是振振有辞。
据说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身上也常挂一台莱卡,作为有身份的象征。
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莱卡迷。
在莱卡身上,蕴藏着大多的神话,以至有时失掉了一些真实感。
可以说,莱卡早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地位,己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
有一种东西叫个性,要伺候好个性这个东西你得有点耐心,好东西的个性都很突出,也可以说是最不好侍候的,莱卡也不例外.
从1953年来卡推出M3至今,50年过去了,那式样就没变过,这整个就是对人类喜新厌旧天性的一种xx。
在这全世界的相机都以自动化为诉求的时代,莱卡基本是个什么都不干的相机,侍候莱卡就如同侍候脾气古怪的大家闺秀,侍候不好,你就等着瞧吧。 ?
莱卡装卸胶卷的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上下胶卷就如同从生不下蛋的母鸡屁股往下抠鸡蛋。
你如有地方坐下,又有时间从容干活,那还可以留点面子,慢慢取下底板,放在桌上,再抠出胶卷,推进另一个。
但摄影人都是慌忙火急的主儿,不然怎么叫抢镜头呢?再者用莱卡多半是室外作业,哪儿有坐的地方。
这时换胶卷就有点犯难了,你的衣服有兜,那还可以先把底板存在兜里,虽然有时一急,你不知放哪个兜里了,但终究还是能找到。
如果你穿的衣服没兜儿,那就有点不雅了,你得用腋窝夹着,或者更狠狈地用腿夹着,时时小心,生怕掉落地上。
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好在底板厚,摔几次也没大碍。
虽然莱卡号称它的三*式的上片轴是世界上最容易上胶片的,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把胶片往里一推就万事大吉了。
用莱卡如果没拍过空卷,你就等于没用过莱卡,望着冲出来的透亮的底片,
你千万要想得开,莱卡的卷片装置确实太好了,好到上片没上片,卷片的阻力如不仔细分辨,几乎没什么差别。
这大概是你开始体会莱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胶片分明没挂上,卷片的感觉一样丝丝人扣,
所以如果有人在悠闲地拿着未装胶卷的莱卡相机,卷一张按一下快门,
你千万别以为他没事干,那感觉与真实拍照没什么两样,因为莱卡是可以把玩的。
虽然全世界的135相机都是后盖全开装片的,但是莱卡坚持不改,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换在其它厂家,不破产才怪了。
结果是只要把胶卷往里一放,对焦都不用过多劳驾你双手的年月里,什么都要亲力亲为的莱卡,反而越卖越火,越卖越贵。
其实莱卡就是想改,莱卡迷们也未必答应。
背负着文化,对莱卡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负担。
莱卡拥有世界上最奇怪、最顽固的拥戴者。别的相机爱好者等待的是新功能、新款式,惟有莱卡迷,改一个小转盘都认为是暴殓天物。
莱卡M5是改动最大的一款M型相机,结果莱卡迷就根本不承认那也是莱卡,视M5为抱来的孩子。
不信你看看谈论来卡的,谈的最多的还是M3和M6,其次是M4、 M7。
M2偶尔会被提起,那多半是为了夸M3的取景器,找出M2来损M6的,而M5基本进不了摆谈的范围。
莱卡M6再怎么也比M3好用,但莱卡迷至今还是认为莱卡M6不如M3,
所以当你见到还有人拿着半个世纪前制造的莱卡M3摆弄,你千万别大惊小怪,
如果你看见投向他们身上的羡慕目光比你身上挂的最新机种还多的话,你千万要心平气和,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按常理出牌,不然这世界就太闷了。 ?相机的光圈优先功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现在都跨过世纪了,莱卡在刚推出不久的M7才用上这个功能。
这如在其它厂家,招来非议且不说,嗤之以鼻是免不了的。
但是出现在莱卡身上,就像有了多么伟大创举似的,就这点技术的应用,莱卡迷也不高兴,莱卡不得不同时推出一款MP相机来平息莱卡迷们的怒气。
莱卡MP是用来取代M6的,按理说技术更先进,但你又想错了, MP是M6和M3的杂交产品,不过未必很好吸收两者的优点。
M6相机的TTL测光系统操作起来虽然有点慢,也还算顺手,一根手指就可以搞定;
而MP却把调速盘改成M3式的小盘,调动快门速度得使两个手指,这样右手必须离开机身,再按快门肯定要比M6慢半拍。
糟糕的是调速度的方向与取景器中的指示箭头是相反的,用惯了M6的TTL,再用MP就有点不那么顺手了,甚至有些痛苦,
你得反着想:'前进原来是后退。'莱卡做此选择,只是因为M3的调速盘是从一整块料上加工出来的,莱卡迷们只认这个,好用不好用无所谓。
莱卡相机无疑是现今制作工艺最讲究的相机,但莱卡的讲究从来就是自身的讲究,而不是为使用者的讲究,
如果使用性与莱卡的讲究原则相****请健康聊天****,莱卡一般不会屈就使用者的。
现在相机的倒片功能早已自动化了,但M6、 M7还是用摇把的。
你就是加上电动转片器也白搭,倒片还得慢慢摇,千万急不得。
MP就更极端了,把卷片钮也改成了M3上一样的旋钮。
过去莱卡M6只是上卷不容易,现在MP倒片也不容易了,这也许就是你体验日耳曼民族精密机械必须付出的代价。
MP比M7卖得还贵,据说是制造更精密,其实不过是把用在M6上下盖的台金,换成了更古老的黄铜,
镀铬机身还较耐磨,50年前的M3银白机身,至今还闪闪发光就是最好的佐证。
黑色机身就有点惨了,一台崭新的MP,我只带它去了一趟西藏,回来后就伤痕累累,锈迹斑斑。
当然你若想展现自己的牛仔风格,这倒是一个优点,现如今不就时兴把新裤子打磨做;日,甚至挖上两洞扮酷。
你还别说,真有这号人,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台白机身莱卡,用了很久,还和新的一样,
他后悔说:'当初买黑的机身就好了,我这莱卡到哪年月才能有那种苍桑感呢?'有了上面这些不如意,你还会用莱卡吗?
我曾设想,面前放上所有现在流行的135相机,只让我从中选择一台,会选那一台呢?
即使除去价格因素,仅就使用而言,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卡。
世界上没有一部相机是完美的,莱卡存在不足,并不意味其它相机就没有问题,只是厂家的选择或者使用者的看法不一样而已。
莱卡的不尽人意,都是可以克服的,而它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其它相机无法企及的。
把莱卡从神坛上请下来,它仍是一部最好的相机。
评价一部相机,无非涉及机身、取景器、快门、镜头等几方面。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来卡魅力何在?从这几方面人手,应该最能看清楚。
什么样的机身才是好机身,这也许是个哲学问题。
莱卡的传奇,莱卡的手感,被人渲染得神乎其神。
但一台相机那种丝丝人扣的过片手感,是唬不住人的。
转动莱卡的镜头,或者过片搬手,固然是一种享受,然而能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莱卡首先是一部杰出的相机。
莱卡半个世纪前推出M3至今,式样就没有变过,这正是莱卡的过人之处。
实践证明,莱卡的设计充满前瞻性,具备成为经典的一切元素。
莱卡M机身的长高之比非常接近黄金比,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最美的长宽比例是1:0.618,莱卡的长宽比是1:0.58。
莱卡的外形简洁,柔中带刚,朴实中透着优雅。
不像当代的一些自动化相机,往往是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了,有些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为了省那点事,相机被制造得异常繁琐,在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同时,也使相机的结构复杂化。
望着自动相机满身的按钮,就是老资格的摄影师也不知从何下手,要学会操作这些按钮,必须读近百页的说明书。
但是,莱卡绝无可有可无的冗件。'零部件最少化',使莱卡真正达到了增一分觉得多,而减一分又觉得少的地步,
任何使用过相机的人拿起来卡都不会有操作上的困惑。
莱卡朴素精致的外表在摄影上的好处是,一般人不把你拿的相机当一回事,你正好可以从容拍摄;
搞摄影的对你羡慕不已,正好能满足你的自豪感。
与同伴在街上抓拍,我用的莱卡M6加35毫米镜头,同伴则用的其它专业单反相机和80?200毫米F2.8变焦镜头,我在前面抓拍,被摄者并无反应。
但同伴跟上来,刚举相机,被摄者却警觉起来,一脸羡慕他说,这才是搞专业的,同伴只好收起相机走人。
有资料说日本相机的制作公差是万分之三,而莱卡的公差是万分之一,这点你好好看看莱卡机身的缝隙就明白了。
以M6为例,机身由104个部件组成,每一部分都由熟练技工亲手调校,不合格的产品绝不进入下一道工序。
莱卡的每一台机身都有技师的签名,这就是对品质的承诺。
莱卡相机在现今生产的专业相机中,机身是最小的,但它的份量并不轻,打开后盖你就可以看到,莱卡机身用料的厚度,真得用锤子碰才能毁坏。
莱卡M机装卷一直不采取全开式后盖,也是因为铰链连接不如目前底盖式闭台强度高。
在平遥古城墙上,我肩上的M6曾不慎滑落,听到清脆的碰击声,
我想这回惨喽,捡起机身一看,完好无损,一按快门,操作如常,只是古城墙的地砖多了一个坑点。
为了固守莱卡M相机的品质,在推出M3的半个世纪里,莱卡M系列一直没有推出电子相机,只是到了M7之后才有。
莱卡M6与M7的不同之处,表面上是机械相机与电子相机的区别,内在的却是耐用性、适应性与方便性的区别,是制造哲学的不同。
莱卡M6是机械相机制造的巅峰,极少的电子元件只负责测光,'电他的非必要性',使莱卡M6能持续维持效能,
无论在摄氏零下25度还是在零上60度,莱卡M6都可以分毫不差地正常工作。
莱卡M系列相机很长时间不推出电子版,就是因为电子相机达不到这样的技术指标。
测光与调整曝光数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在相机的操作中,这是最影响效率的环节,如果说现代相机的进步是测光性能的进步并不为过。
莱卡M6虽然有测光功能,但仍是台什么都不'亲自'干的相机,样样都要调。
莱卡M7在M6的外表下,装了一颗电子芯,增加了光圈优先功能,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但电子相机必须依赖电他的特性,贵为莱卡M7也不能幸免。电池在低温下性能就会下降。
在正常温度下,M7比M6操作便利,在极端温度下, M7会因为'电他的必要性'而不能工作。
为此M7设了两挡机械快门1/60和1/125秒。这两挡快门只能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工作。
百年有形是莱卡的信念,从莱卡M3到M6,一直未变。
用过几年只要维护一下即可,用上半个世纪绝无问题,用上一百年也不是不可能的,现在还在使用的M3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M7的机身肯定可以做到百年有形,但里面包裹的电阻电容是否能坚守百年,就不那么有底气了。
选择M6还是M7,就像鱼与熊掌一样不好决断。
莱卡机身甚至经常会有些小故障,就好比越精密的机器越娇气,如同手表肯定不如闹钟抗造一样。
莱卡的故障都不是毁灭性的,其它相机的故障,多数得换掉整块线路板,而莱卡多数只用拧拧螺丝就解决了。
使用七八年,其他相机早该换代了,莱卡只需洗一次油又焕然一新。
莱卡从来不是为那些没钱人准备的,但莱卡又是所有相机中最保值的。
50年前买的莱卡, 50年后如果原价卖出,准会被抢破头。这就是莱卡的魄力。
追求速度是人的天性,但开着火箭上街未必是聪明的做法,
就技术指标而言,莱卡并不出色,如今专业相机的快门速度一般达到1/8000秒,最高的达1/12000秒,再不济也有个1/4000秒。
但莱卡M机的快门最高速度还是1/1000秒,最新推出的M7仍是这个数值,仅看性能,莱卡不过是一台普通的相机。
如果拿莱卡M相机去拍野生动物、体育、风光,显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来卡是选择性很强的相机,它是拍摄人文题材的利器,而不是套上辕什么都能拉的'牲口'。
许多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只是性能的炫耀,除了让你为那些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富余功能多花钱外,并无多少实用价值。
我拍了20多年照片,拍过的题材也算够杂的,不要说从未用过1/8000秒,1/2000秒都未用过,甚至1/1000秒也极少用。
莱卡不是造不了1/8000秒,莱卡R8就是这速度,莱卡M机为什么固守1/1000秒呢?
这与它的定位有关,拍摄人文题材要的是小巧灵便,移动迅速,使用的快门速度区问一般在1/4至1/250秒之间,
用得最多的是1/60秒和1/125秒。这样的速度最怕的是震动。
很多人照片拍得不够锐利,往往迁怒于镜头,其实现代镜头,不论哪个厂生产的,并不存在锐度问题,有差别也是极细小的。
一般相机的快门声,不太好听的就如摔破门板似地发出'眶当'的声音,可以把头上的稻草震下来。
好听的也就是快刀斩乱麻的声响'嚓,嚓',利落但刺耳。
来卡的快门声是那种商纣王为博得妃子一笑而撕绢的响声:'咝,咝',可以在静夜中当音乐听。
听说在国外有点层次的音乐会,只允许莱卡进场操刀。
这些都是由相机的结构所决定的。一般单反相机在曝光时,先要弹起反光镜,再收光圈,然后开启快门。
这三次震动,一波接一波,哪一波也免不了。
然而,莱卡M相机取景是旁轴式,没有反光镜,也就没有震动,发出的响声自然很小了。
另外,莱卡M相机对焦不通过镜头,设定的光圈就是拍摄时的光圈,不存在收缩光圈这档事,当然也就不存在震动了。
莱卡的光圈可以造得很圆,而不必担心叶片多了影响光圈收缩,这使莱卡的焦外影像同样非常美丽。
莱卡M相机惟一有点震动的地方是快门,但与其它相机相比,那也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的单反相机使用的都是钢片快门,最高速度都在1/00秒之间,要达到这样的高速,必须使用强力弹簧,这必然增加震动。
使用这种快门,相机有一种要从手中蹦出去的感觉。
这类快门都是上下运动的,引起的震动是与反光镜上升的震动是同一个方向,这等于是雪上加霜,使得震动波一波未了一波又起。
而莱卡使用的是布帘快门,由传动装置水平运作,按快门绝不会有蹦起来的感觉,来卡机身重,在两掌的夹击下,这点平行震动几乎没有感觉。
莱卡的布帘快门看起来不如钢片快门结实,其实布帘快门在耐用性上并不比钢片快门差。
莱卡的布帘快门用手指轻轻一碰绝无后患,半个世纪前用在M3上的布帘快门,至今仍可操作如常。
而看似钢性十足的钢片快门,手是绝不能碰的,就是不小心把胶片塞进去了,这时你如果还按快门的话,快门就会报废。
这种快门变形后是无法复原的,要修理都得整组换,价格不菲,而且一般小地方也弄不了的。
我这人没什么手劲,单反相机用低于1/60秒的快门速度,清晰度就令人担忧。
但是用来卡,我可以从容地用1/8秒工作,不得以而为之的成功率有时占到一半甚至一大半。
我们把按下快门到底片真正曝光这段时间叫时滞,单反相机因为有前面提到的三个动作才能完成曝光,其时滞是来卡M相机的4?10倍。
差别虽然只有微不足道几毫秒,但对抓拍瞬间,却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在震动、时滞、高速快门之间做出选择,
就不难发现莱卡M相机拒用高速快门的良苦用心了。
以什么样的框看世界,可能影响我们果决判断
将相机举在眉心,取景器是我们的第一接触,虽然都是就着一个框儿看世界,但通过什么样的框看世界却大有讲究。
从技术层面看,单反取景器与旁轴取景器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差和相对不同镜头对焦精度的区别。
美国《大众摄影》曾对莱卡M6和佳能EOS 1相机进行过比较测试,莱卡M6的视差垂直方向偏下0.15毫米,水平方向偏左0.1毫米,
而佳能EOS1向下和向左则分别都是0.05。
M6用广角镜头时的视差可以忽略不计,而用长镜头就不那么乐观了,超过135毫米,不光视差被放大,对焦也不够准。
旁轴相机对焦与它的测距基线有关,莱卡M6的测距基线大约是49.9毫米,这在所有旁轴相机中是最长的。
日本人山崎雄曾用来卡M4与美能达XD作比较,在70?90毫米焦距范围,两者精度相当;
小于70毫米时,旁轴的来卡M相机精度高,越广差别越大。超过135毫米,单反相机精度高,到了180毫米时,莱卡M相机的对焦精度己不可接受。
旁轴取景不受镜头光圈影响,很明亮。
不像单反相机,用F1.4的光圈和用F4的光圈,取景器里的亮度会有差别;光圈最大到F5.6时,单反相机的裂像取景就不起作用了。
当然现在单反相机多是自动对焦,但在暗环境,自动对焦的性能并不尽人意,有时它会来回乱跑,就是不合焦。
同为旁轴取景,内部结构却不尽相同,有直角式的,平行线式的,现在还有变焦式的。
莱卡相机旁轴取景分为M3派和M6派,孰强孰弱一直争论不休。
其实这两款相机取景器最大的区别是内部结构的不同,莱卡M3是通过直角反射在取景器中成像,
而M6如同M2是平行线反射式,它们的成像精度与耐用性就不一样了。
M3的取景器基本没有耀光,而M6则不然,只有小倍率的0.56取景器可接近M3的水准,
一直到了M7、 MP,通过镀膜技术,才将耀光控制在了最低水平。
当年选择M3还是M2就好比高考时考文科还是考理科那般,是一种'人生决策'。
这同今天是选择M6还是M7的景况有点像。M3和M2的差别是在镜头的适用性上,M3取景器的借率是0.91倍,取景窗为50毫米、 90毫米、 135毫米三种;
M2取景器的倍率则为0.72倍,取景窗有35毫米、 50毫米、 90毫米三种。
爱用M3标准视角的,是法国的布勒松等老派摄影家。
而M2的大视角、全反映,则给反映社会纷杂现象的年轻摄影师以创作方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M3的制造成本高,价钱贵,年轻摄影师一般很难买得起。
莱卡M6的取景器选择了M2的平行线式,这是最让莱卡迷失望的事了。
而莱卡做这一决策并不仅仅是制造成本的因素,买莱卡的主儿哪个还在乎再为取景器多花几两银子?
是因为M3的直角反射不易做广角取景器。
M6的取景窗共有6种取景框, 28毫米、 35毫米、 50毫米、 70毫米、 90毫米、135毫米,最广达到了28毫米;
而M3只到50毫米。其实平行线反射式已够准的了,也没见谁用坏过。
无奈,用用卡的就这么讲究,好用不好用并不是最重要的,制造是不是最复杂,工艺是不是最精细,那才是最值得玩味的。
现今一台M相机有3种取景器,分别是0.58、0.72和0.85倍,这种讲究在其它相机是绝无仅有的,大概就是为了迎台那些人的心态罢了。
如今,自动相机已发展到了45点对焦的年代,我们有理由怀疑莱卡取景器中的一点式重影对焦的效力。
其实自动相机的多点对焦,最后起作用的也就一点,虽然自动对焦相机都有自动选择焦点的功能,但相机选择的哪一个清晰点真正是你需要的呢?
所以,相机的多点对焦真正起作用的也还是中间那一点。
熟练掌握来卡的重影式对焦,并不比自动对焦的慢。
莱卡主要使用广角镜头,景深大,在街上将焦距定在某一距离,使用超焦距拍摄,
(我就经常将焦距定在3米),可以不用对焦,举起相机就拍,比哪一种自动对焦的都要快。
从使用角度来讲,单反式取景器与旁轴式取景器的技术区别,会很微妙地影响我们的观察方式。
单反相机的取景器是隧道式的,从取景器中看出去有一种限制感,人的闯入与消失,都是突然的,
而莱卡M相机的取景器有如中国古建筑的回字形窗,外框中的小框才是拍摄框。
取景时,可看见拍摄框外的人来人往,就如同在窗明几净的窗前看风景,有一种从容之感。
纵使主体在最近距离,它也能提供全景深。
不象单反相机,你必须将主体调清楚才能判断它的意义。这两种取景究竟哪一种更有优势,与拍摄题材有关,不能轻易他说惟比谁好。
单反相机取景准确,对需要精确构图和用长镜头的题材,那是不二之选:
而对那些需要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迅速做出最佳选择的题材,莱卡M相机的取景方式就显现出了长处。
单反式取景工整,而旁轴式取景随意,作品有鲜活的气息。
一个圆桶加几片玻璃,最简单的物件却藏着最大的玄机
来卡的机身,无论哪一款,都褒贬不一,就像日本这样拥有最大的莱卡崇拜者的地方,也有最坚定的反对派。
但对来卡镜头,却是众口一词,认为那是光学的顶峰。就是反对来卡相机的,他们的贬词也是'来卡正在沦为一个镜片制造商。
'琢磨一下,潜台词无非是,莱卡的相机不怎么样,但它研磨的镜片还是不错的。?
机身再好,决定影像素质的还是镜头。镜头大概是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同样是那么几片玻璃,
不同品牌显现出来的图像就是不一样,有的还是天壤之别。
很多人买一个专业机身,却配一个业余镜头,我认为是把关系弄颠倒了。
机身可以看成是一个不透光的黑暗房,惟有镜头才能将灵魂显影。
图像使我们得以超脱生命中的现实,是镜头凝结了我们珍爱且不愿忘怀的每一刻。
镜头制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现代镜头为了减轻镜头重量,特别是一些自动对焦镜头,
为了减轻对焦马达的负担,提高对焦速度,不得不使用铝合金甚至高分子材料制造镜筒,材料的冷缩热胀系数过大或不一样,
使得调焦螺纹要*润滑油填补精度不足引起的松隙,这些都会影响镜头成像质量。
在低温条件下,润滑油会凝固,调焦会较困难。
莱卡镜头的调焦螺纹公差,不是*润滑油填充的,而是*严丝台缝的制作取得的。
来卡始终坚持用铜和铝合金做镜筒,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换取的是丝绸般的顺滑。
来卡镜头无论在什么温度下,都能保持性能的一致性,以至转动来卡的过片搬手或者镜头,成了享受摄影乐趣的理由。
最好的镜片不是用机器洗出来的,就像烹调,老厨师的手艺无法量化,与一些厂家生产镜头如同压饼干不一样,来卡镜头是用人手磨出来的。
莱卡的镜筒内壁都有技师签名,这些技师都与洗镜片的液体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这工作全凭手感,到现在还没有那一部机器可以替代。'与研磨镜片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海伯特?马丁先生对到来卡工厂的参观者说。
层次与锐度,是两个互为制约的因素。要锐度,层次上就要做出牺牲;要层次,在锐度上就要有所妥协。
我们平常所说的硬派镜头和软派镜头,就是在锐度与层次上有不同侧重的镜头。
而莱卡镜头,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极致。莱卡镜头不仅如利刃断纸,不拖泥带水;而且层次像千层饼,一层层丰富无比。
每小时一度的降温,历时52周的恒心,铸就了莱卡镜头非凡的品质。
一般镜头,最大光圈与最佳光圈的成像质量有较大差别,最佳光圈在F8时才会出现,
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告诉你'太阳微笑,光圈用8',就是光线好时,要尽量用最佳光圈。
而来卡镜头的最大光圈己非常接近最佳画质了,在F4时已是最佳光圈,实际使用中,从最大光圈到最小光圈,都可以放心地用。
一般厂家,大光圈镜头与小光圈镜头在影像上存在很大差异,有专业镜头和业余镜头之分,在价钱上差异就更大了。
一般说来,光圈越大的镜头成像越好,越贵,要享受所谓的专业镜头,你就别心疼银子。
没钱,你不但得忍受'业余的'椰榆,而且还要忍受低品质的影像。
一分钱一分货,在这里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
并不是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镜头好制造,其实光圈每增加一级,制造难度至少增加两倍。
所以会出现大光圈镜头成像好,小光圈镜头成像差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用料不同。
另外,还有高、低端产品通吃的经营理念作怪。沫卡镜头只有光圈大小,价钱的不同,并没有品质的不同。
因为来卡镜头,无论光圈大小,制造材料是一样的,由于制作更容易,小光圈镜头在影像上甚至胜过大光圈镜头。
也就是说,莱卡镜头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来卡镜头无论哪一款都是专业的,可以获得一流的影像。
莱卡M相机没有超过135毫米的长镜头和超过21毫米的超广角镜头,这是来卡的不足,却也是莱卡的过人之处。
对抓拍现实生活,长镜头会因为割裂了环境,使画面显得突兀。
超广角镜头又会因为变形,芜杂,使画面扭曲,不得要领。
在描写社会生活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用来卡相机的摄影人,用得最多的是35毫米和50毫米两只镜头,
这些镜头给人展现的是一种诚实的'中景语境',正好兼顾了人与景的关系。
把影像历史上的摄影大师排个队,你不难发现,拍摄人文题材的大师,大半是使用这两只镜头。
这似乎也在向人们验证莱卡'简单就是好的'成功的制造哲学。
现在,变焦镜头大有取代定焦镜头之势,所谓'一镜在手,走遍天涯'。
莱卡M相机只有一款变焦头,并且只有3个焦距段: 28毫米?35毫米?50毫米。
变焦镜头也许在方便性上有优势,但会牺牲最大光圈,来卡这只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只有F4,现在顶级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也只有F2.8,
然而,莱卡的定焦镜头的光圈达到了口和F1.4,而且体积极小。
别小看那区区一级光圈,损失的却是两倍通光亮。在一些光线不好的场所,你只能看着那些个头小巧的定焦镜头逞能,而现实生活中又常常碰到这种情况。
像莱卡这样的定焦镜头,不过是向前走两步或者往后退一步的事。
移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改变视角,移动往往使我们发现更好的角度。
莱卡的每款镜头,都是追求'现阶段最高光学工艺'的结晶。
清澈度与三度空间感,优异的亮部细节,丰富的暗部层次,不用仪器,只需将来卡与其它品牌镜头在同一条件下拍摄的反转片,
对着亮光看一下,就可以明了他们的差异了。
评价一款镜头的好坏,我们可以通过MTF值评判,国外曾对目前流行的镜头做过测评,在世界最佳镜头前10名的排名中,前4名都是莱卡镜头。
其实检查镜头还有更简便和有效的方法,对着光源或者人的头发拍摄,然后检查它们的耀光和分析度。
质量差的镜头会有很多的耀光和色差,头发混浊不清。
但是,你会发现来卡镜头拍摄的光源是一个点,它呈现的头发根数远远超过了我们人的视觉感受,令人惊异。
如果你觉得这方法还不够快捷,你还可以直接拿起镜头,对着里面望去,如果你在里面发现自己的音容笑貌清晰可见,
这个镜头的式样再威风,也是绣花枕头不可取。
好镜头里面应该是黑沉沉,面目不清的。
瞧瞧莱卡镜头,如见深不见底的水潭,或者说看砚池中刚研过的墨水,深润而凝重.
在历史上,莱卡制造的镜头与它制造的机身一样,是有个性的,每款镜头都要认真的去体会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
过去声产的镜头更注重层次与细节的描写,现阶段生产的镜头则同时兼顾了锐度与层次的再现,有点日本镜头的味道,
这也是一些人对现在生产的来卡镜头颇有微词的缘故。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现阶段制造的镜头,它那灿烂的清澈度,有一种让人过目难忘的魅力。
莱卡镜头有很多款,都买齐你就有那钱也没那必要,因为莱卡镜头每一型号都有很多款,都买齐会有很多重复,一般配三只镜头就足够了。
庆幸的是,莱卡的三只常用镜头,都是光学表现最好的镜头。
在现阶段制造的莱卡镜头中,排名第一的是APO一SUMMICRON一M F/2 90毫米ASPH镜头,
这款镜头的最大光圈的影像品质,超过了同厂85毫米F1.5缩小光圈到F11的影像素质,与旧款的90毫米F2镜头光圈N时的光学品质一样。
SUMMI CRoN一M F/2 28毫米ASPH以极细腻的清晰度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的SUMMICRoN一M F/2 35毫米ASPH镜头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影像素质仍然完美。
这三只镜头正好覆盖了最常用的视角。
如果你的钱包比较羞涩,只能买一只镜头,我认为首选是SUMMICRON一M F/2 35毫米ASPH, 35毫米镜头可以视为莱卡的标准镜头,
也是来卡款式最多的镜头。
如果你觉得F2的光圈不够用,还有一款SUMMICRON - M f/1.4 35毫米ASPH的镜头很值得拥有,
这款镜头使用了非球面镜片,在最大光圈就有卓越表现,其它光圈与SUMMICRoN一M F/2 35毫米表现一样,只是价钱要高出近1/3。
如果你觉得28毫米镜头还不够广,ELMARIT一M F/2.8 24毫米镜头可供选择,这只镜头在最大光圈时己非常接近最佳画质。
在24毫米广角镜头中,没有任何对手可以超过来卡。
而更广的21毫米镜头则要慎重使用,它那过分夸张的视觉效果离真实己有一点距离了,这正是纪实摄影所忌讳的。
莱卡不是一台万能相机,但在它所擅长的领域,又是最好的。
选择来卡还是不选择莱卡,是品位,是需要,是文化,是爱好,哪一个理由都行,无论哪一种理由都会牵扯很多哲学的思考,不是吗?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31490 小时影币4724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50UID2396338
影币47240 精华31帖子
徕卡迷们对徕卡的解读。
&谢谢曲版首席关注!&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曲轴_168 发表于
徕卡迷们对徕卡的解读。
谢谢曲版首席关注!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fkbgs 发表于
谢谢您的辛苦发帖
不客气。应该感谢您关注支持!!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推广专题&&&
在线时间11 小时影币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UID1881793
入门摄友(LV1),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影币1 精华0帖子
春节前进了一台x1,长见识了。
&欢迎新朋友!期待早日看到你的作品!!&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yu0715 发表于
春节前进了一台x1,长见识了。
欢迎新朋友!期待早日看到你的作品!!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505 小时影币300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40UID
初级摄影师(LV4), 积分 10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0 积分
影币3004 精华2帖子
我的向往,我的奢望。
&欢迎新朋友!期待常来副厂版看看!!&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大冠 发表于
我的向往,我的奢望。
欢迎新朋友!期待常来副厂版看看!!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260 小时影币543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40UID
初级摄影师(LV4), 积分 13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9 积分
影币5439 精华0帖子
徠卡,我永遠的夢!!!
&喜欢,就别永远将之放在梦中。莱卡的老镜头二手的很多,价位也不是很高,遇见好的可以果断入手。老镜头很有玩儿头的.&
那些用镜头记录下的美好,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永恒。
I 'm coy(⌒▽⌒)
啦啦啦。。。。:)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coyjiangyan 发表于
徠卡,我永遠的夢!!!
喜欢,就别永远将之放在梦中。莱卡的老镜头二手的很多,价位也不是很高,遇见好的可以果断入手。老镜头很有玩儿头的.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260 小时影币543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40UID
初级摄影师(LV4), 积分 13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9 积分
影币5439 精华0帖子
chengfeng28 发表于
喜欢,就别永远将之放在梦中。莱卡的老镜头二手的很多,价位也不是很高,遇见好的可以果断入手。老镜头很 ...
可入手一套M9的話至少也得5W哪····················55
&不用入手m9。m9只能使用在售的m系列镜头,也就是说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镜头。德味并不明显。我说的莱卡老镜头,是莱卡R系手工研磨的镜头,可以通过改口使用在尼康相机上、通过转接环使用在佳能相机上。当然也只能是手动&
那些用镜头记录下的美好,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永恒。
I 'm coy(⌒▽⌒)
啦啦啦。。。。:)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coyjiangyan 发表于
可入手一套M9的話至少也得5W哪····················55
不用入手m9。m9只能使用在售的m系列镜头,也就是说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镜头。德味并不明显。我说的莱卡老镜头,是莱卡R系手工研磨的镜头,可以通过改口使用在尼康相机上、通过转接环使用在佳能相机上。当然也只能是手动对焦。虽然拍片速度受到影响,但可以让我们养成认真拍片的习惯,对出好片很有帮助!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260 小时影币543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40UID
初级摄影师(LV4), 积分 13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9 积分
影币5439 精华0帖子
chengfeng28 发表于
不用入手m9。m9只能使用在售的m系列镜头,也就是说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镜头。德味并不明显。我说的莱卡老镜头 ...
那那老師您說我該入手哪個捏??????胶片机我可不入的,感觉好,但太麻烦咯~~
&具体入手哪款镜头,要看你的拍摄需要。
个人感觉这支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徕卡180porf2.8)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支镜头好评如潮。。。&
那些用镜头记录下的美好,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永恒。
I 'm coy(⌒▽⌒)
啦啦啦。。。。:)
在线时间260 小时影币543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40UID
初级摄影师(LV4), 积分 13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9 积分
影币5439 精华0帖子
chengfeng28 发表于
不用入手m9。m9只能使用在售的m系列镜头,也就是说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镜头。德味并不明显。我说的莱卡老镜头 ...
我 现在用的是宾得
&宾得机器也可以通过转接环使用莱卡老镜头。&
那些用镜头记录下的美好,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永恒。
I 'm coy(⌒▽⌒)
啦啦啦。。。。:)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coyjiangyan 发表于
我 现在用的是宾得
宾得机器也可以通过转接环使用莱卡老镜头。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coyjiangyan 发表于
那那老師您說我該入手哪個捏??????胶片机我可不入的,感觉好,但太麻烦咯~~
具体入手哪款镜头,要看你的拍摄需要。
09:15:01 上传
个人感觉这支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徕卡180porf2.8)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支镜头好评如潮。。。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9 小时影币7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20UID
摄影学徒(LV2),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 积分
影币74 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10 小时影币1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UID
头像被屏蔽
影币14 精华0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1995 小时影币4634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00UID
影币46342 精华17帖子
izeyj 发表于
谢谢楼主!!!!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在线时间3 小时影币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阅读权限1UID
头像被屏蔽
影币0 精华0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摄友会2012摄影达人奖
摄友会2012摄影达人奖
IT168摄友会热心摄影师
IT168摄友会热心摄影师
IT168摄友会 年度优秀影人奖
IT168摄友会 年度优秀影人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相机q m旁轴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