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吗怎么把差评撤了恶意差评怎么办

订餐用户给差评 饿了么店家为何会持刀上门?_网易财经
订餐用户给差评 饿了么店家为何会持刀上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饿了么店家为何会持刀上门?)
近日,因一条带有辱骂的差评,山东济南一位手机订餐软件用户被“”订餐平台上的持刀砍伤,导致左眉骨、右锁骨、右手拇指、食指多处受伤缝合19针。涉事的“饿了么”订餐平台,起初对此严重事件毫无作为,直至事发20天后,在网友和舆论压力下,道歉才姗姗来迟。订餐软件对安全性问题、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及企业责任,引起众多靠手机订餐的上班族的关注(据新华网)。实际上,由网购、手机软件交易引起的纠纷引发买卖双方互相报复,近年来时有耳闻。比如一些市民使用滴滴、Uber、“易到”等打车软件,因不同原因给出司机服务差评,甚至连取消订单,都有可能遭到恶意报复。前两日广州一女生给乘坐的滴滴快车司机打了差评后,该司机编造与该女生开房的信息,发布在某黄色网站,还公布了该女生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头像,让女事主不胜其扰,只好报警。如今每日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数量巨大,偶尔出现的骚扰、暴力事件,只是极为罕见的个案,但对网民和手机用户心理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过去做买卖,卖方要么用自己的履历人品做担保,要么有商家企业的信用背书,当面交易,童叟无欺,消费者买的是物美价廉,更是彼此放心。而网络时代,买卖不用见面,交易行为靠的也是信任,但这种信任,已经不再建立在人们日常打交道所积累的感觉和判断力之上。如何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之外,建立起网络时代陌生人交易的规则,技术扮演何种角色,人与人之间如何重建信任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自己算是网络深度用户,对我来说,分享经济就是出门用打车软件,旅行上Airbnb,目前为止,好像还未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尤其出国旅行用Airbnb预订民宅,有时甚至为卖家担心。这么漂亮的房子,如此考究的家具、价格不菲的油画和装饰,房东不出现,万一被哪个无良的租客卷走咋办?虽然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互评积累信用,但跨国旅行,谁要是玩消失,要追回财物也难。因此,网购行为,基本的假设就是,你交易的对象是个好人。如果没这个心理准备,你还是打电话订旅馆吧。
而网购过程中一言不合飞刀子的事,本可以用技术手段加以防止,比如匿名评价制度,延长顾客打分反馈到卖方那里的时间,增加人手、强化仲裁机制……都有可能避免某些暴虐人格,在找不到客户论理、又无客服可以投诉的暴躁氛围中,做出极端的行为。可是,目前对网购平台的法规和监管都尚未到位,安装个打车、外卖软件,你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已经要念阿弥陀佛,出现问题懒得理你,打发客户能推就推,恐怕是大多数企业客服受训时必学的内容。网购平台降低了就业门槛,让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这是好事。可降低成本,是不是就能买来舒心的服务,消费者自然要掂量。而网络平台也不能只顾利润最大化,却罔顾了企业责任。平台签约商家不像传统企业的员工,谁来保证商家资质,是不是上了网就不用进行岗前职业培训,以及业务考核、心理辅导,出了事,商家和平台各自应负怎样的法律或民事责任,这些细节,可能都要通过立法的办法解决,否则无以重建消费者信心。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果冻
责任编辑:郭瑞超_NF200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饿了么给差评惹祸上身:轻者被威胁 重者被砍
作者: 检察日报来源: 检察日报 16:41:51
随着“互联网+”的观念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依赖网络,全民网购的时代已经到来。在网购中,你的消费体验如何?如果对所购商品或对卖家的服务态度不满意你有没有给过差评?有没有想过给了差评的后果会怎么样呢?北京的冯女士最近在网上冲印了几百张照片。照片很快就寄到了。“全是灰蒙蒙的,效果太差了”。她给那家冲印店打了差评。“接下来的几天,冲印店天天给我打电话,求我删了差评,我没同意,他们又说可以给我再重新冲印一次,还可以送我优惠券。”经不起软磨硬泡,冯女士最后不情愿地删了那条差评。“我没让他们重新冲印,也没要优惠券,只是受不了他们不停地打电话。”冯女士说。相比山东济南的岳先生,冯女士还算是幸运的。上个月,岳先生因为在网上点了一份外卖,遭到飞来横祸。据媒体报道,6月23日上午9时,岳先生在“饿了么”订餐平台的一家店铺订了一份外卖,“距离不到300米,却等了62分钟才送到。”一怒之下,他给了店家一个爆粗口的差评。两天后的晚上,他在家门外被店主砍伤,受伤的手指缝了19针。而就在前不久,广州的一名女大学生小敏因给一快车司机打了差评,也惹上了麻烦。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小敏有急事,通过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快车。上车后,司机师傅不停地向小敏抱怨雨天看不清路,而且责备小敏,这么近的路为何还要打车,而且还不给他指路……小敏认为司机服务态度极差,于是,下车打了一星差评。结果,几天后小敏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和微信好友邀请,原来,那位司机编造与小敏开房的信息,发布在某色情网站,并公布了小敏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头像,最终,小敏不堪其扰,向警方报案。上网搜索,还有更狗血的剧情:因为网购点了差评,有人收到卖家寄的裹尸布、冥币,有人甚至收到了快递过来的大便……有网友留言,网购有风险,差评需谨慎。就算是网购,网上的买家也是不折不扣的消费者,卖家怎么能这么对待“上帝”呢?“跟打差评的人求情的时候多,这么跟买家急眼的还是少数吧?”来自辽宁沈阳的北漂、90后小文在网上开了一家小服装店,生意不大,偶尔也会收到中评、差评。“如果是商品有问题,一般都给退换货,竞争这么激烈,求个好态度呗,但很多时候问题出在快递上,自己也很烦。”小文说,她也理解一些卖家的过激行为:生意不好做,个人修养差,也不排除同行冒充买家恶意评价……“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平台对卖家管理很严,一个差评扣一分,到年底扣分达到48分就会被闭店。”能否匿名评价?小文所说的平台,就是指网上交易平台,通俗称作网上商城。“既然有平台管理店铺,我打差评能不能不让店铺知道我是谁呢?”像冯女士一样,不少网购达人也有这样的疑问。冯女士告诉记者,上次打差评被卖家不断骚扰后,她曾打电话给商城平台,想咨询下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能否不让卖方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打了无数次客服电话,都是录音转接,没有工作人员接听。”网上商城能不能做到让买家打差评时不再有所顾忌呢?“评价店铺时屏蔽买家的个人信息,从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商城主要是商家对客户的销售,比较容易做到,这些商城的自营商品由平台统一送货,商家有可能不知道买家个人信息;而有的网上商城是客户对客户的销售,商品都是由各个店铺快递送达,卖家那里都有买家的信息,要做到完全匿名评价很难。即使平台作了技术处理,但打差评的买家一般之前都与卖家有过沟通,卖家也很容易推断出是谁给的差评。”曾在一家知名网上商城从业多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7月16日,记者与一位网店店主的对话也印证了王先生的判断:记者:公开评价与匿名评价有什么区别?店主:公开就会显示买家的ID账号,匿名评价看不到。记者:卖家是怎么知道匿名评价的买家的个人信息的?店主:有的卖家买一种软件是可以查到客户评价账号的,但其实没有那种软件也没关系,货是卖家发的,买家的联系方式都有啊。记者:那匿名评价不就没有意义了?店主:嗯嗯。从以上业内人士透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出,网上商城的匿名评价主要保护的是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安全,匿名是针对买家与卖家之外的第三人,并不是多数人理解的“买家匿名举报卖家”。7月18日,记者从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那里进一步证实了网上商城“匿名评价”指向性:“‘匿名评价’主要是指前端评价页显示匿名,消费者提交评价后用户名在前端页面不完整显示;商家后台则是完整显示。匿名评价的初衷为保护消费者购物隐私,而不是向商家匿名传达评价反馈。商家有完整的用户订单信息,不存在对商家保护消费者隐私的问题。保障消费者的评价权利、保护消费者不被商家恶意骚扰甚至报复,京东商城更多是从卖家管理机制着手。”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饿了么回应订餐给差评被砍:不为任一方撑腰
作者: 施晓娟来源: 中国经济网 16:47:38
7月12日晚间,济南网友“吴织亚切大忽悠”发布微博称,其在饿了么平台订餐时,因对平台商家送餐迟到而留下差评,被该商家持刀砍伤。该网友还表示,在后续与饿了么公司沟通时,饿了么仅对商家进行了关闭店铺在线支付功能处理,并且在一周后恢复其正常经营资格。对此,饿了么公司于7月13日下午做出回应称,公司反对一切暴力言行,不会为任何一方撑腰。根据7月11日警方处理结果,已对商家进行了下线处罚。对网络不实言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据该网友微博显示,其在6月23日因饿了么平台店家送餐超时,在其平台经营页面给了差评,并爆粗留言。6月25日晚间,该店店主根据网友送餐地址持刀将其在家门口砍伤。该网友微博截图另据媒体7月13日报道,该网友表示,“9点订了外卖,却等了62分钟才送到。软件显示店家和我距离就300米,让人十分生气。” 该网友给了店家一个差评,并且爆了粗口。事后,该网友承认自己爆粗口留言不对。6月25日19时,该网友外出回家,发现有一个骑着电动车的男人跟着他上楼,直到家门口对方才问“你就是这户的是么,前两天订了外卖是么”。该网友当时的反映就是这人寻衅滋事,立刻掏出手机报警。就在该网友打完电话后,对方先推了他一把并出拳,该网友也还击了,“打了对方三下”。在该网友的叙述中,店主挨打后掏出随身携带的菜刀砍人,该网友反应过来的时候右手拇指已经被砍的翻起一大块皮,眼睛、脸上也都是血,左眼被血盖住无法睁开。该网友在微博中还表示,其于6月26日向饿了么平台进行投诉,直到6月28日经其在微博上要求处理该事时,饿了么才对该网友进行了电话回复。后经警方侦办协调,目前伤情鉴定结果为轻微伤。目前饿了么方面表示不会对商家进行处理,该商家也表示不会对该网友医疗费用之外的费用进行赔偿。根据该网友发布信息,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饿了么订餐平台并未查到相关餐馆信息。截至7月13日12时,上述微博评论超过1万条,转发近3万次。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消费者因对饿了么平台商家给差评被商家报复。据华西都市报报道,3月26日,有消费者因觉得口味不好对饿了么平台商家进行差评,导致当天下午该商家将其房门砸坏。后经警方调节,双方达成了和解,饿了么也将该商户下线。7月13日下午,饿了么通过官方微博回复称,事件发生后,饿了么公司与用户、商家及办案民警保持密切联系。由于用户出差、商家回老家等原因,导致协调工作持续半个月。7月11日,在警方鉴定伤情为轻伤,建议双方调解的情况下。商户提出向用户赔偿医药费,饿了么公司承诺给予抚慰金。饿了么公司微博回应事件对于出现的“饿了么为商家撑腰”、“饿了么消极处理”等消息,饿了么公告回应称,反对一切暴力言行,对于恶意捏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已经取证并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公司利益。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饿了么顾客恶意差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