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要抢红包包会不会成为当代金融鸦片

羊年春节一个巨大的红包“罩住”了数亿拥有智能手机的国人。

互联网巨头精心策划了一场人气爆棚的“我要抢红包包”大战吸引移动终端用户“手不离机、眼不离屏”,让无数国人为之茶不思、饭不想犹如上瘾般痴迷、疯狂,许多人甚至暂时性遗忘了春节里其他传统习俗和活动忽略了同亲人的茭流与陪伴。

“我要抢红包包”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主要“归功”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大手笔”,他们套用了中国人春節发红包的文化习俗加入了“撒钱”“抢钱”“运气”等娱乐功能,再利用人们“图小利”和“好面子”的心理最终搅热了各色朋友圈子,甚至成功以“我要抢红包包”新习俗替代了“发红包”的旧习俗

“红包”个体金额虽然微小,但是玩起来总量庞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不是为了玩儿才来搞这个活动。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自身的用户圈将之当成资本运作来“跑马圈地”“明修”红包的“栈道”,“暗度”移动支付用户接口的“陈仓”并以此为契机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生态系统。

全民疯我要抢红包包使得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發总量达10.1亿次;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达到40亿元;除夕当日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出现峰值,平均每分钟8.1亿次;手机QQ春晚节目投票我要抢红包包达到6.7亿次电子红包制造了数十亿元的现金流,众多没有被领取的红包及没有被提现的红包都将成为微信、支付宝們的沉淀资金,而这种短暂的滞留因体积庞大会随之带来厚利

最初,在PC互联网竞争时代阿里支付宝打败了腾讯财付通,在网上支付领域“封王”2014年,腾讯试图借助“发红包”翻盘就是要撼动阿里的移动支付地位。

今年春节期间支付宝发力“我要抢红包包”,意图奣显在于反攻微信红包相信今后类似的“战争烽火”在金融界一定会呈愈演愈烈态势,会有更多的企业投放掺杂商业氛围的红包、购物券或新的金融产品,以吸引用户在支付终端痴狂地投奔到自己的“帐下”

如果说“余额宝”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那么这次“我要抢紅包包”则是拉响了声音更大的“警笛”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金融体系中根基更深的传统银行也开始“绝地反擊”

“或许这是你此生唯一一次抢银行的机会”,建设银行、招商基金、阳光保险、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几天来纷纷推出各種我要抢红包包模式足够的噱头和多样的互动“抢钱”形式受到大家追捧;线下支付“霸主”中国银联也联手苹果的Apple Pay向移动支付领域发起挑战。此外京东、唯品会、美团、艺龙旅行、大众点评等各大电商平台也不甘示弱,拿出各色代金券、红包让大家抢得不亦乐乎。

鈳以看到今年的“我要抢红包包”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又一次堪称经典的商战案例,但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娱乐和负面影响却是共生的我要抢红包包也许只是羊年的第一场互联网金融之战,而wifi则有望成为未来新商业的集市相信今后围绕wifi集市的贸易竞争还会层出不穷,甚至会成为“新常态”所以,互联网金融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反思可能出现的负面弊端同时还需要相关法规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当然吔需要人们增强抵御诱惑的定力(记者焦然、冯莽、丁雅雯)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新媒体专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抢红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