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1080ti msi z270 gaming m7xpower i7 7700k 内存g.skill ddr4 16g*2 硬盘 三星nvme 500g*2 大概

用最新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体验?i7-7700K 首发装机 - 业界 -
用最新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体验?i7-7700K 首发装机
  又是一年新开始,就在这个按摩店还忙于赶制PPT,而Intel Skylake+100系芯片组已经卖了一整年的时候,Intel在这个新年终于挤出了全新的第七代处理器Kaby Lake+200系芯片组,于是就有了这篇新年新机新平台,Intel i7-7700K+Z270装机。      作为全新Kaby Lake架构的旗舰,i7-7700K在上市之前已经被曝光得体无完肤了,而万能的X宝更加在发布前的大半个月就已经大量到货,i7-7700K采用14nm工艺制程,默频4.2G,睿频4.4G,单核睿频4.5G,与上一代同样的制程、一样的接口、一样是祖传的硅脂散热,唯独是上盖的样子变化了一下。从上盖的编号看来这块CPU产自马来西亚。      背面的元件排布也几乎跟6700K一样。      从Skylake这一代开始,Intel处理器的PCB变薄了,而现在到了Kaby Lake这一代,厚度还是跟上一代一样。      作为Z170芯片组升级版的Z270,同样也是200系芯片组中的旗舰,对比Z170,Z270的改进主要是加入了对Optane SSD的支持,而相关的SSD目前还没面世,所以先观望观望好了,目前M.2接口的NVMe SSD无论是速度还是容量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够用,所以就先用着吧。      微星Z270 GAMING M7主板使用最新的Z270芯片组,总体来说跟上一代的Z170A GAMING M7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GAME BOOST旋钮、盲刷BIOS、USB 3.0 Gen2、Killer网卡等等这些功能都保留了下来,另外在外观上做了不少文章,IO上盖更加霸气,也加入了RGB灯效。      包装上有主板的详细规格,明确支持第六代和第七代的处理器,内存最高支持DDR4-4000,3条PCI-E 3.0 X16插槽支持双路SLI和三路交火,网卡是Killer E2500,音频是使用了双音频芯片的第四代音皇技术。         主板全貌,没通电的时候主板的颜色还是比较低调的,供电散热片和IO上盖还有南桥散热片看着比较霸气,3条PCI-E 3.0 X16插槽都穿上了马甲,内存插槽也加入了金属罩。      IO上盖和供电散热片上的装饰,材质是塑料,内藏LED灯,把主板供电散热片也盖住了,不过依然可以看到使用了钛金电感和黑化电容。由于Skylake构架开始,CPU取消了FIVR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所以CPU超频的供电责任需由主板承担,所以供电堆料对于超频也会有帮助。      CPU供电部分使用并不常见的8+4pin设计,多出来的4pin在极端加压超频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一般用的话只插8pin就可以了。      内存插槽加了金属罩,另外还有侦错灯,自检时诊断系统状况,进入系统后显示CPU实时温度。      3条PCI-E 3.0 X16插槽,支持双卡SLI和三卡交火,全部带有PCI-E插槽装甲,可增加插槽对显卡的支撑能力。此外主板还提供了3个M.2接口,其中第一跟第三条支持PCI-E 3.0 X4和SATA 6Gb/s两种规格,而中间一条只支持PCIE通道,三个接口可组M.2阵列,带宽最高96Gbps。      第二个M.2接口附带了保护盖,同时也是散热片,使用前要先撕下蓝色纸。      装上SSD和保护盖的效果,如果在上面再加一块铝质的散热片,效果应该会更好。      后置I/O接口提供了CMOS清除按钮,超频失败可以直接重置,不用打开机箱,此外,由ASMedia的芯片提供USB 3.1 Gen2 Type-A和USB 3.1 Gen2 Type-C接口可达2倍于USB 3.1 Gen1的传输速度。      主板加入了U.2接口,而SATA Express接口看来已被抛弃。      背面可见主板使用6层PCB,PCI-E 3.0 X16插槽依然是16+8+8的设计。      金士顿HyperX Predator DDR4 3333 16G套装。      标签同时作为包装的密封条,台湾组装,通过Taiwan下面的“32”字样判断这套内存使用的是海力士的颗粒,如果是16则是三星颗粒。      马甲上的图案是凸起来的,比较有质感,但也容易藏污纳垢。         内存另一面是标签。      顶部有HyperX LOGO。      从侧面可见内存使用单面设计,标签的那一面并没有颗粒。      有颗粒的一面马甲比另一面的稍厚一点,整条内存高度是42.2mm。      显卡并不是什么新品,MSI GTX 1080 GAMING Z 8G,预设频率最高的非公版GTX1080之一,双10cm风扇,低于60℃停转,背板和侧面的信仰灯支持RGB灯效。      总共6根SU排列热管,表面镀镍工艺,供电使用8+6pin设计。         显卡高度高出PCI挡片一大截,而且与供电接口处于同一侧,遇到窄机箱会比较尴尬,这次装机也是刚刚好能盖上侧板。      背板上的龙盾LOGO内藏LED灯,支持RGB灯效,可以和侧面的LOGO灯分别设置不同的颜色。      散热器用这款追风者TC14S的初衷是因为超薄六热管不挡内存设计,不过后面发现用它压超频后的7700K实在吃力,默频用倒是不错。      预装一枚4pin接口14cm PWM液压轴承风扇,最低转速500RPM。      铜管与底座无缝焊接,照片看着像镜面,其实是凸面铣底加镀镍处理。      安耐美EPF600AWT 600W白金全模组电源。      自带靓靓模组线,总功率600W,+12V单路输出600W,标称转换效率89-93%。         作为一名罗技粉,外设继续支持它家的,目前用G602除了重量稍重以外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所以这次选了更高阶的G403双模,采用 PMW3366光学引擎,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模式。      除了那些用不上的印刷文档以外就是鼠标本体、USB线、2.4G接收器、10g配重块和转接头。      转接头是在无线模式的时候一头接线另一头接2.4G接收器。      这外观,颇有几分当年MX500的味道,但大小则感觉比较适合亚洲人。      凸起的侧键,大拇指都可以照顾到到,唯一担心的就是左右卧槽的橡胶涂层在使用若干时间后会发粘,希望不要步MX500系列的后尘。         标准的Micro USB接口,理论上插的充电线也可以。      G403虽然内置了锂电池,但还是很轻,官方标称鼠标重107g,加上10g的配重我感觉刚刚好。      罗技G910键盘使用欧姆龙ROMER-G RGB机械轴,话说CHERRY的各色轴都玩过了,欧姆龙轴还是第一次玩。      除了轴体比较特别,RGB灯效,专用自定义G键这些功能都是有的。      外观,配色还是比较正路的,不是杀马特的走向,自带手托,比一般的键盘略大。      欧姆龙ROMER-G轴的手感和声音都比较像茶轴,但触发比茶轴短一点。键帽是背光键盘里面最常见的ABS外加涂层的设计,因为欧姆龙ROMER-G RGB机械轴的轴体比较特别,所以键帽是不兼容CHERRY那种十字轴的键帽。      多媒体控制区,有专用的单独按键,与崇尚简约的Filco相比是另外一种风格。      手托位置上有一处镂空,据说是排汗孔设计,这得流多少汗啊......      顶部有个放手机的地方,难道是为了一边玩一边自拍么?其实这是为了配合罗技ARX Control APP实时显示游戏状态,电脑状态的功能,不过以我的水平,目前还不能做到同时盯着两块屏幕,哈哈。      最后是机箱,追风者416PTG,由早前的亚克力侧板换成了全钢化玻璃侧板,别的地方好像没有不同。         机箱内部使用分离式风道设计,电源和硬盘区完全独立,没有硬盘笼,风道畅通。如果需要安装多块硬盘的话需要自己单独买支架。      机箱背面,预设有理线带,下面左边是硬盘仓,右边是电源仓。      按键和接口都在机箱顶部。      顶部是用磁力固定的防尘网。      前面板是金属的,用力一扣就能拿下来,机箱前部可以安装2枚12/14cm风扇,最底部的位置已经预装了LED灯带。      进风通道设计在前面板的上下两侧,都有防尘网,可拆洗。      另外还送了一条RGB灯带,磁力吸附,自己找地方放,爱放哪放哪。      机器装好来一张。      话说玻璃反光太严重,还是拿下玻璃再拍吧。         开机一次点亮,BIOS界面还是Click BIOS 5,不过图案不再是那条红龙了。CPU默频4.2G,电压1.171V,也不知道是雷还是雕,内存默频2400MHz,电压1.2V。      BIOS里面的Board Explorer、Hardware Monitor功能跟之前的没啥区别,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以在BIOS里面控制风扇的转速曲线,支持一个CPU风扇、一个水泵专用以及4个系统风扇的转速控制。      BIOS中的超频功能一览。      首先看内存超频方面,金士顿HyperX Predator DDR4 3333预设了两档XMP选项,其中一档跑在DDR -28-36,电压1.35V,另外一档是DDR -17-36,电压同样是1.35V。      内存超频里面有个Memory Try It傻瓜式内存超频功能,系统已经自动识别出颗粒的品牌是海力士,里面有预先设置好的频率和延时值可以直接套用。      设置DDR 3333后成功点亮,跑在双通道模式下。      回头再看看CPU超频,防掉压有8个级别,设置旁边有图解说明。      参照媒体的评测,7700K的体质普遍都比较好,5G是基本盘的节奏,所以直接5G,1.3V起步试试。         5G 1.3V成功点亮,跑分对比默频6700K。      5G下的国际象棋跑分。      接下来跑显卡,MSI GTX 1080 GAMING Z 8G的核心频率高于公版的1607MHz,显存频率也略高于公版的1251MHz。      Fire Strike Extreme跑分过万了,不过3DMARK没有识别出CPU,所以分数下面会有警告提示。      循例也跑了Time Spy和VRMARK,毕竟是目前的旗舰卡,性能都没啥悬念。         回头再来玩玩超频,BIOS里面有个GAME BOOST的功能,这个对应主板上的GAME BOOST旋钮,可以在BIOS中通过设置超频,也可以在关机状态下旋转旋钮超频。         总共有12个档位分别对应不同的频率,最高一档是5.2G。      因为前面超频5G成功了,所以这里直接选最高的5.2G档位试试,从BIOS的设置变化可以看到,不单单是改变了频率和电压,里面还有不少细微的设置改变。      5.2G成功开机并通过了CPU-Z的认证,不过电压和温度倒是比较吓人,这薄排散热器压不住了,看来超频玩的话7700K还得上水。      最后分享下灯效,这次选的机箱和乔思伯FR-131风扇套装都支持RGB灯效,另外主板和显卡的话也可以用MSI GAMING APP去控制灯效,就是说所有发光的配置都可以控制。      下面是几张灯光效果图。                     总结:   新平台给我的第一感觉,CPU很好超,但这个当然与主板的供电和用料设计分不开,毕竟Intel从Skylake构架开始就取消了CPU上的FI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因此主板的供电设计对CPU的超频性能会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CPU超频后的温度并不低,除了开盖换液体金属以外恐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个更强的散热器,但如果只是默频用用的话,普通的散热器就可以了,而对比上一代的6700K,7700K胜在默频更高,对于不超频踏实用的用户而言也有得益,性能提升还是有的,不过提升幅度比较小而已。最后要说的是,从主板到显卡再到机箱风扇,RGB灯效貌似已成标配,也逐渐由硬件控制向APP控制的方式过渡,要组建一台灯光配色和谐的主机比以前更简单了。好了,本文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阅读,祝新年快乐。
换一换
& 科技讯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为自己组装一台称心如意的电脑很有乐趣,希望以这篇文章记录下所有入手过程中的纠结,比较和选择。供其他值友参考,...
为自己组装一台称心如意的电脑很有乐趣,希望以这篇文章记录下所有入手过程中的纠结,比较和选择。供其他值友参考,也作为这次购机最后的仪式。楼主第一次在张大妈发贴,有哪里不对或说得不准确还望大神们指教。购买理由2017 年开年以来,楼主一直想配一台迷你 PC。楼主对该机器的期待为:在 1080p 分辨率下能够胜任主流大型游戏处理照片速度足够快偶尔跑跑视频渲染体积足够小重量足够轻在非极端使用环境下没有明显的噪音最初把目光投向了戴尔的 alienware alpha r2,在网上研究过一阵之后发现大量关于第二代 alpha 的散热和噪音都不理想的声音,于是放弃,开始把目光转向组装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不断提升的预算,最终确定机箱为乔斯伯 umx1 plus(这款机箱更想要黑色,但全网都没货),主板结构为 mini-ITX。机箱黑色全网无货,稍稍遗憾。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说实话这款机箱对其他硬件的要求还真挺苛刻的,首先 CPU 散热器高度不大于 130 mm(这一点在选购散热器时尤其重要)。其次 ITX 电源长度不大于 160mm(虽然理论上为 160mm,但如果算上模组线弯折所占的空间,140mm 更为理想)。最后,显卡长度不大于 270mm(10 系列只有 GTX1060 以下的非公版和 1060 以上的公版能够塞进去)。京东¥499 入手银色玻璃侧透版。 主板小雀虽小,五脏俱全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主板必须是 mini-ITX 结构的,因为目前看来更大的尺寸根本放不进这个机箱。对于主板的考虑最初是想买 MSI B250I Gaming Pro AC,但最后发现 Z270I Gaming Pro Carbon AC 在京东的价格还不错,微星的做工和用料应该算是行业顶尖水平了。左边是 iPhone SE,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个主板有多小,同时可以看到主板上面的几个关键的插槽,双通道内存插槽,只支持单显卡等。各种接口都很齐全CPU 京东直达链接 CPU 选择了散装的 i7 7700k,在淘宝上找的,这个也没啥好说的,刚上市不久,翻新的可能性不大。CPU 与主板合体SSD天猫精选直达链接SSD 选择了三星的 960 EVO,虽然不喜欢棒子,但在 250G 同档水平的其他牌子性能似乎都无法与三星媲美,SSD 这一块楼主没啥特殊的要求,只要速度快,稳定就行。与 iPhoneSE 大小对比装上主板内存天猫精选直达链接与 SSD 一样,楼主对内存也没啥品牌偏好,只要稳定可靠就行,但是 cpu 只支持 2133 和 2400 的内存,所以买高了也没有意义。同时,主板只有两个内存插槽,所以单条买 16G 是为了方便扩展双通道。内存与主板合体CPU 散热器U9S配备了转速更高的新版风扇,热管数量由之前的4根增加到了5根。优点:100% 的内存兼容性百分百的兼容于Mini - ITX主板的PCIe可双风扇装置对于部分使用ITX机箱的用户来说,U9S是小塔中最合适的选择。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在 zdm 上逛久了也就知道信仰是什么了,最开始没考虑机箱风道入了那款往上吹的超薄款,退了,之后入了猫头鹰 NH-U9S,无论是包装还是做工,都必须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散热器,自带智能调速适配器,并且还送了硅脂,虽然价格很感人,但是效果也真是不错,低转速低噪音,散热效果也不错,玩古墓丽影10 CPU 温度维持在 60 度左右。与 CPU 合体显卡京东直达链接显卡最初是定的 GTX1070 公版,结果在闲鱼上逛着有位卡吧大神 3500 把 MSI GTX1080 出给了我,算了捡了个便宜。显卡和主板合体电源京东直达链接不得不说,把电源放最后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楼主在电源这一块的知识几乎是空白,道听途说最先从京东买了鑫谷的 GP700G 600W 全模组电源,结果买过来发现模组线太硬会挡住显卡的位置。上网搜索解决方案,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换个更大的机箱定制软线思来想去,机箱不可换,换了就失去了 mini PC 的初衷。那就定制软线吧,一打听,280 一套,还得花 2-3 天制作,加上运输起码得 5 天才能到货,尼玛。管他,能解决问题就行,下单,付款,开始制作。结果当天晚上偶然看到网友晒了海盗船 SF600 小电源的贴子,欣喜若狂,立马退款,即便比定制软线加起来的成本更高也还是毫不犹豫的入了 SF600。等到 SF600 到手,结果电源太小无法装上机箱的电源支架,遂继续上网搜索解决方案,发现居然还有 ATX 转 SFX 电源转换器,17 块钱,立马下单付了款。ATX -& SFX 转换架使用感受 今天愚人节在家完成装机,跑了几款性能测试软件,都还不错,由于楼主不是超频达人所以不太关心那些数据,以下截几张图以作参考。古墓丽影:崛起 1080P 开启超级采样抗锯齿古墓丽影:崛起 1080P 关闭超级采样抗锯齿For Honor 1080P 开启超级采样抗锯齿For Honor 1080P 关闭超级采样抗锯齿总结最后放几张全家福和合体照机箱开箱待填装主板已装入显卡已装入主板,显卡,电源已装入合上玻璃侧透板全家福最终效果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微星Z270主板评测:4千元顶级旗舰是怎样炼成的 - 推酷
微星Z270主板评测:4千元顶级旗舰是怎样炼成的
【PConline 评测】月初的Intel i7-7700K正式发布之后,各大品牌都加紧推出自己的Z270主板并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最初上市的肯定要有用来压场的顶级产品,像今天我们评测的这款白色PCB的 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配置就非常的优秀了,右上角还有一块定制的超频面板,给超频玩家不一样的超频体验。
●开箱:白色PCB让人眼前一亮
参考价:读取中...
打开箱子,主板的包装箱非常严实,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撞击而受伤害。主板PCB采用纯白设计,白色PCB的设计与生产难度比黑色、绿色是要更高的,而且投入成本也会更大,因此我们只会在高端的主板上看到白色PCB的身影。
主板右上角配备了独立的超频按键面板
刚刚放在箱子里不明显,拿出来就能看到这块超频面板是突出于主板边缘的,是可拆卸设计,如果没有使用需求的话也可以把它拆下来。上面有频率、电压的设置以及多个用于测量电压的接线柱。极限超频玩家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用仪表测出的数字而不是BIOS上的数字。
官方使用说明
微星龙南桥散热
由于主板风格设计原因,这里的微星龙并没有用经典的红黑配色,看起来就有另一种感觉了。
主板的扩展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Z270中都是顶级的存在了。配置了4条合金固化的PCIe 3.0插槽,支持多路CF&SLI,同时也配备了3个M.2 SSD接口,顶部为22110尺寸,中间和下方的为2280尺寸,中间的覆盖了M.2 SHIELD装甲,能加强M.2 SSD的散热能力和支持保护M.2 SSD,微星已经为该装甲申请了独有专利。
M.2 SHIELD
U.2接口&SATA 3.0接口
该U.2 SSD接口支持Intel 的750系列U.2 SSD,速度非常惊人,但暂时也没有其他品牌的设备了。6&SATA 3.0接口能满足对绝大多数玩家对容量的需求了,追求速度的话可以选择目前超级快的旗舰M.2产品,例如大三星的960系列。
I/O挡板接口
I/O挡板方面的接口也很丰富,配备了4&USB 3.0接口以及1组USB 3.1 A&C接口,能满足你对高速存储的最大需求了,其中两个USB 3.0接口有额外配置一块VR BOOST芯片,能更好地稳定电压和数据传输,避免信号损失与掉帧,得到更好的VR体验。网络接口也配备了两个,都是Intel千兆网卡的方案。
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是微星目前最高端的Z270主板,一眼看上去就相当的高大上了,仔细看确实扩展能力超强,该有的接口都有了,而且数量还非常丰富。主板JD定价3999元,是顶级Z系列的区间,放在众多品牌的一线中都是很耀眼的产品了。
拆解:16相超豪华供电&VR BOOST芯片
CPU供电模块
卸下散热装甲之后可以看到9+7相的CPU供电整齐地排列于白色的PCB板上,着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片艺术品了。超高相相供电可以平分CPU的电流来达到降低满载温度的效果,并且能更精准地控制电流,让超频性能更稳定。
4&DDR4内存插槽
合金固化设计是高端主板内存槽的标配了,能够有效地把干扰电流屏蔽,在高频状态下表现更温度,内存最高可支持4133MHz频率,非常极致。
AUDIO BOOST音频模块
微星专用的音频技术,采用了高端的日系音频电容以及高端音频芯片作为物理支持,还能安装光盘中对应的音频调控软件来使音色更适合自己。
NUVOTON传感器芯片
VR BOOST芯片
去年VR硬件和游戏大面积爆发,各厂商都让自己的产品往风口上靠拢,微星也根据VR设备的需求专门设计了一款USB稳压芯片,由于VR头显需要一根USB线来实现供电+数据传输,在数据线材达到一定长度时,其自身的阻抗带来的影响就不能忽视了,自身的电阻会分去一部分电压,同时也影响数据信号,加入了该VR BOOST芯片之后,就能更好地支持超长的线材而不影响VR体验了,还是非常贴心的。
asmedia USB 3.1方案
I/O挡板处的USB 3.1接口就是由该主控芯片方案提供的,理论最大带宽为10Gb/s,也就是1.25GB/s,目前市面上暂时未有这么快的品牌U盘,因此该接口绝对不会浪费你手上U盘的每一点性能。当然了,这需要你在安装好Windows之后再安装该接口的驱动程序才能体验到高速的快感。
双Intel千兆网卡
双网卡也是目前大多数高端主板的标配了,可以让你同时处理两条网线的数据来提升最大网络带宽,也能手动安排带宽的分配,做到游戏、下载两不误。
拆解之后可以看到,这块Z270 XPOWER用料也很豪华,也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缺点了,作为一款旗舰主板该有的,它都能给到了~
●微星Z270 XPOWER性能实测:满载温度清凉
Intel i7-7700K
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宇瞻 刀锋战士 DDR4-3200 8GB&2(以CPU默认频率运行)
SATA SSD:威刚 SU 800 256GB
M.2 SSD:三星 960EVO 1TB
NVIDIA GTX1080
Windows 10正式版
NVIDIA GeForce 375.63 WHQL
CPU/内存性能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x64
WinRAR 5.12
3D游戏性能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磁盘读写测试:
AS SSD Benchmark 1.6
满载温度测试:
本次测试将用 微星Z270 XPOWER 主板搭载i7-7700K,内存为双通道DDR4、显卡使用NVIDIA GTX1080,目的在于测出主板能否稳定发挥出硬件的全部性能。
i7-7700K的最高倍频可以到45倍,也就是最高频率为4500MHz,而且Z270主板是可以超频的,当然我们测试以默频为主,因此就都不超频了。
BIOS:依旧是微星红龙风格:
由于Intel Z270芯片组并没有比上代增加很多新功能,因此主板厂商的BIOS暂时还没必要做大幅度的变化,沿用一直的BIOS除了可以避免BUG,还能培养粉丝的使用习惯增加他们的使用粘性。
基准性能测试:
基准性能测试
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华硕ROG MAXIMUS IX FORMULA
CPU/内存性能
Fritz Chess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WinRAR文件压缩
3D游戏性能
3DMARK FS Extreme
SSD读写测试
M.2 SSD平均持续读取
M.2 SSD平均持续写入
通过对比华硕ROG的高端主板M9F可以发现,两者在默频状态下,发挥的性能表现都非常一致,说明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能稳定地发挥主板上全部硬件的性能。
基本性能评价
CPU常规性能
3D游戏性能
主板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部分,我们主要考察主板CPU供电部分的问题,这部分温度是主板发热量较大的地方,也是影响主板稳定性的关键。我们采用福禄克Ti25热成像仪进行测试,记录闲置(CPU、显卡空载)及满载(CPU满载、显卡空载)时两个数据。
闲置温度(左)、满载温度(右)
经过我们的整理,主板发热对比如下图:
测试时评测室温度为20℃左右,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满载温度只有53℃,是非常优秀的温度控制能力了,即使超频也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这得益于16相数字供电平分了每一相的电流,才能把温度压得如此之低。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作为微星首推的旗舰级Z270主板,这款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该有都有,没什么短板可言了。
首先最惊喜的就是主板的纯白配色以及整齐的元件排布设计,第一印象就让人觉得非常高大上, 16相数字供电 在Z270中很难找到更豪华的对手了,而且得益于超高相数的豪华供电,其满载温度控制也非常优秀,只有53℃。
至于扩展接口方面,就真的是应有尽有了,4&PCIe 3.0&16插槽、3&M.2 SSD接口,U.2 SSD接口,目前 最新最快的接口都配齐而且数量非常的足 。
小细节方面也是体现出旗舰主板的重视程度, M.2 SHIELD装甲、VR BOOST芯片、超频面板等等 都能带来一些小惊喜。剩下的音频、USB 3.1、双网卡等等都是中规中矩的表现啦。
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无愧旗舰级Z270的存在,要堆料有堆料、要颜值有颜值,适合高级发烧DIY玩家选择。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扫描关注买道
&&赞 <span id="vote-up-count 人
&&踩 <span id="vote-down-count 人
今日售价¥14999元.....真粉丝才会买吧。雷霆世纪越来越会赚(PIAN)钱了,作为京东UPC的高端系列,雷霆世纪跟海尔合作生产,如果你买这个,不会装系统,也是海尔售后工程师上门(虽然买这个基本都会)、组装主机使用华硕ROG-Z270芯片组,拥有高调颜值,RGB信仰灯,搭载酷睿i7 - 7700K CPU,睿频后主频高达4.5GHz,可加配最高超过DDR4-3866MHz的内存条。显卡选用人间杀器:华硕ROG STRIX GTX1080 Ti 11G Gaming显卡,帕斯卡架构,16nm工艺,核心频率为MHz,显存频率11100MHz,位宽352bit,强大的硬件能力足以胜任各类VR游戏。硬盘使用三星SM961 256G M.2 SSD,1000MB/s+ 读取速度。散热方面选用九州风神船长240一体式水冷,红黑配色,玻璃硬管外置循环水路。这个机箱,,变成变形金刚之后,这个价格...嘿嘿,看看。
雷霆(RAYTINE)
雷霆(RAYTINE)是京东商城自营的品牌,随包装附赠主板、显卡、CPU包装盒,京东提供质保。你说价格不如你把所有的硬件都等最低价,然后凑起来自己组,但是京东提供了装机服务,完整方案。
本文预期收入 0.01元
关于买个便宜货
“买个便宜货网”是首家集购物优惠资讯、评测推荐为一体的消费决策门户。买个便宜货推荐商品均需要您通过页面所述链接自行下单购买,优惠信息具有时效性、地域性,还请各位买买注意核实。
不再错过神价,随时随地查看优惠,请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i z270 gaming m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