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发红包弹窗怎么屏幕会弹一个红包弹窗的图样出来还有一个字抢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盲人按摩师听声抢红包 一天抢100多个(图)
来源:作者:
日,盲人王亮(化名)正在使用一款为盲人、视力障碍人士开发的读屏软件抢红包 陈秋燕住在航空港附近的一小区,她习惯了隔三岔五到家门口的盲人按摩店按摩,长此以往,与店内的按摩师傅成了熟人。
  日,盲人王亮(化名)正在使用一款为盲人、视力障碍人士开发的读屏软件抢红包
  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胡挺
  摄影记者 陶轲
  在盲人按摩店内,双目失明的盲人按摩师杨德鑫(化
名)刚为一位顾客完成了按摩,他拿出手机,放到耳朵面前,不停地刷着手机屏幕,“今天好多红包都没抢到。”这话一说,让店内的顾客吓了一跳,“盲人也会抢
红包?”几秒钟之后,杨德鑫微信钱包里又有1.6元进账。尽管双目失明,但借助一种读屏播音软件,盲人也适应了当下风靡的微信红包社交方式。
  盲人师傅抢红包吓到顾客
  看不见也能抢?
  陈秋燕住在航空港附近的一小区,她习惯了隔三岔五到家门口的盲人按摩店按摩,长此以往,与店内的按摩师傅成了熟人。
  昨日的按摩到中午才结束,店内准备开饭了,师傅王亮(化名)收拾了床铺,赶紧掏出手机,“不忙吃,我还要抢两个红包。”陈秋燕一听这话,许久才反应过来,“抢红包?眼睛看不见怎么抢?”她心头这样想,但怕得罪师傅没有说出口。
  根据她的观察,盲人师傅将手机拿得离脸很近,手指在上面快速地滑动、点击,完全没有障碍,这种看似“盲抢”的技能让她吓了一跳。
  陈秋燕把盲人抢红包的事告诉了她的朋友,大家一边感叹盲人居然也能抢红包,另一方面感慨微信红包无处不在,看不见“钱”的人也跟着一起疯狂。
  手机安装读屏软件
  听声音抢红包
日下午,在航空港附近的这家盲人按摩店,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按摩师傅王亮,他把手指放在屏幕上,指头接触到某个有文字的地方,手机就会自动读出文字。原
来,盲人通过这个读屏播音软件来实现手机操作。盲人师傅杨德鑫说,“其实这种类似的软件已经出来10年左右了,在盲人群体中并不稀奇。”
德鑫介绍,盲人买了一部新手机,都会在网上下载一个这种读屏软件的公益版,随后致电研发这个软件的公司,在发送了电话号码和手机的编号之后,对方将对手机
上下载的软件进行后台操作,使公益版升级为正式版。“不同的软件,一般升级费用在200到400元不等。”
相比公益版,付费升级的正式版反应速度更快,读屏内容也更加全面。
  在微信红包刚刚兴起的时候,杨德鑫就用这种读屏播音,和圈子里的人嗨
了起来。他向记者演示了一遍,手机震动,群里面闪出了红包,杨德鑫迅速把手放在屏幕上,找寻红包的位置,两个手指像两条腿一样在屏幕上奔跑,当触碰到红
包,手机迅速播放出“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他双击屏幕,继续用手指触屏滑动,当触摸到“拆红包”时,电话里再次读屏播音,双击进去,抢到了,他沿屏幕往
下滑,电话里再一次读出网名以及抢到的红包金额。
  一天要抢近百个
  速度不比正常人慢
  为了抢红包,一些盲人按摩师特意调整了读屏播音软件的播音速度。记者发现,在这家按摩店内,一些盲人师傅手机读屏播音的速度,比以快嘴著称的主持人“华少”还快。杨德鑫说,读屏速度可以调,起初不是很适应,后来慢慢听熟悉了,抢红包的速度也就变快。
  “其实,抢红包只是为了娱乐,我们只是想像正常人一样,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社会大众当下都在做着什么。”盲人师傅李晓红(化名)说。
  在李晓红的微信群里,有个68人的群,名字叫“一块钱5个包,手气最佳发红包”,据他说百分之九十都是盲人,打开群的页面,红包占据了整个手机屏幕,从红包出现到成功抢到,只需要2到3秒钟,并不比正常人速度慢。
  他算了一下,平均一天他成功抢到的红包在100个左右,而自己也要发三四十个,一天下来,钱包里总是30多元的进出,“但我们不是为了钱。”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主城区多家盲人按摩店,多名盲人都在使用这款软件进行手机上网,抢红包。一名盲人说,在工作之余,读屏软件帮他们实现手机通话,上网听新闻的愿望,而抢红包更是成了盲人与盲人之间娱乐交流的一种普遍的方式。
  他/们/更/疯/狂
  “20元5包” 他2个小时输掉800元
  连盲人都在忙着抢红包,普通人对于红包的热情,也持续不下。只要一有时间,在成都工作的小王就紧盯着手机。手机上的红包一闪而过,小王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抢到。
近几天,小王加入了一个名为“20元5包”的群。虽然群里都是自己认识的朋友,但大家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发红包”。根据群里的规则,群主先发第一个红
包,红包固定金额为20元,分成5个,然后大家来抢,抢到金额最少的人,接力再发一个20元的红包,并分成5个,以此类推。
  在小王看来,这种抢红包的方式,更像是打麻将。“不过比打麻将(输赢)大,也来得更快。”他说,一轮红包从发出来到全部抢完,也就10来秒的时间,20元就没了。运气不好的时候,很快就会输掉几百上千元。“我运气不好的一次,两个小时就输了800元。”
  司机边开车边抢红包
  8岁娃拿两部手机抢
开车还能边抢红包?1月28日,市民代女士就曾遭遇这一情况。代女士说,当晚10点多,她在天府广场购物完后,通过网络约车的方式,叫了一辆车回家。“上
车后,就看到司机边开车边抢红包。”代女士说,她当时注意到,司机在一个名为“10元3包”的群里抢红包。“司机注意力都在红包上,万一撞到别人怎么
  代女士说,那名司机除了抢红包,还在发红包。“有几次他抢到最后一名,就开始发红包,太不安全了。”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试图联系这名司机,但对方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除了边开车边抢红包,微信红包正以一种越来越疯狂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市民钟女士说,他们整个家族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为了活跃气氛,群里经常发红包。“我一个8岁的侄女,经常把她父母的两部手机拿到手里,抢红包比大人还快。”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杨缮铭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网友抢捐款红包并回复谢谢 拒还引众怒(组图),抢微信红包有什么技巧,谢谢老板红包图片表情,抢一个红包要多少流量,谢谢发什么数字红包,红包只抢不发被打,自动抢微信红包软件,骂群里只抢红包不发红包
网友抢捐款红包并回复谢谢 拒还引众怒(组图)
时间:日11:40 来源:映象网
原标题:网友抢捐款红包并回复谢谢 拒还引众怒(组图),抢微信红包有什么技巧,谢谢老板红包图片表情,抢一个红包要多少流量,谢谢发什么数字红包,红包只抢不发被打,自动抢微信红包软件,骂群里只抢红包不发红包
网友劝“李超”还钱。网友声讨“李超”。  近日,在某微信群里,众网友以爱心红包形式为一名癌症患者捐赠。不料,一名网友却将多个“爱心红包”抢走拒还,引发诸多网友不满。那么这种抢红包的行为从法律上该如何界定?此外,在即将问世的我国首部慈善法,对于相关行为是否会做出规范?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进行的爱心捐赠活动是否受法律保护?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相关法律专家。  事件  多个“爱心红包”被同一网友抢走  今年3月5日,45岁的男子曹磊(化名)被确诊为急性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白血病中比较凶险的一种,需使用大量不在医保范围内且昂贵的进口药,另外还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曹磊夫妇出身农村,收入微薄,又刚刚花掉所有的积蓄为母亲做完手术,面对每天上万元的治疗费,以及后续数十万的巨额手术费,让曹磊的家人愁眉不展。  曹磊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得知后,纷纷慷慨解囊,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发出求助信息。  3月6日中午11点50分,曹磊的朋友石先生将求助信息转发到一个同行老乡群里。15点17分,群友邵某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100元的微信红包,并呼叫石先生代收。红包刚发出去就被群友陈某抢走,陈某意识到抢错后立即退回。此时,该红包又被微信名为“李超”的人抢走。群友纷纷呼叫“李超”,要求其退回善款,但他迟迟没有回应。  晚上10点半左右,看到求助信息后,群友王某、薛某相继在群里发了100元红包,标注红包是捐给曹磊的,不料这两个红包又被“李超”抢走,他在抢走红包几秒后发了“谢谢”二字。  “你今天很过分,这是救命钱。”“抢了救命钱还说谢谢。”“都是保命的善款,连同前几次抢到的红包,一并还了吧。”群里沸腾了,群友们纷纷留言要求“李超”返还善款。可“李超”始终没回应。  “这个人一定开的是抢红包外挂!!”有群友说道。于是,多名群友发送多个小额的测试红包,“李超”基本都会抢到,并回复“谢谢”。  群友们被激怒,纷纷网上搜索并打电话核实,“李超”在微信里备注的单位称,该单位没有叫李超的人。  众压之下被抢善款被退回  次日上午10点左右,群友们通过微信聊天记录查找到,4个多月前,微信名为李超南(化名)的男子将“李超”拉进该群。群主经多方打听,终于电话联系到李超南。  李超南随后在群里连连道歉并解释:“李超”是他表弟的微信号,表弟使用外挂软件自动抢红包,并不知抢到的是“救命钱”。但为什么拉自己的表弟进群?为什么备注信息写上错误的单位?为什么表弟的微信名称与表哥仅有一字之差?“李超”是不是李超南专门用来抢红包的“小号”?面对群友们的一系列质疑,李超南都没有正面回答。  最后,在群友的压力下,李超南代李超退还300元善款,并以其个人名义为曹磊捐款1000元。  观点  公益类网络募捐平台靠谱  前天,建立该微信群的群主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怀疑名为“李超”的微信号,就是李超南的另一个账号,是其专门用来抢红包的。王先生称,他已经将“李超”和“李超南”的微信请出群,并删除多个不熟悉的微信账号。  “我认为这是偶发事件,很难避免。”事发后,对于朋友圈、微信群里的爱心捐助活动,群主王先生有了新的看法。“我认为在微信群里进行爱心捐助活动,容易混乱,统计麻烦,难以产生滚雪球效应,还会偶发类似的红包被抢事件,因此,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活动,通过网络募捐平台会是比较合适的渠道。”王先生表示。  群里的另一名管理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李超抢的红包可不止300元,我们群里经常发红包,每个红包他都能抢到,估计总共抢了上万元了。”  “预防是没有办法的,每个群那么多人,各色人都有。”刘先生还说,他此前觉得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群里,因为该群入群审查严格,能进群的基本都是高素质的人。  那么此后是否有必要依托慈善组织进行爱心捐赠活动,刘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担心这些慈善机构靠不住,担心监管不够公开、透明,担心善款的去向不明,而且有些慈善机构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办公经费。”  是否构成犯罪视具体情况“李超”的行为是否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  “这种利用爱心捐助顺便捞财的行为相当不道德,首先应该被谴责。”阮齐林说,如果微信红包是对特定人的捐款,那么钱款的所有者就是捐款人以及被捐款人。在这种情况下还去抢红包,是违背他人意志取得他人财物,如果构成“数额较大”,一般超过2000元,即属于盗窃,和偷募捐箱里的钱性质一样。  同时,阮齐林指出“数额较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各地的经济不同而定,一般的标准是2000元左右。  “如果数额不到2000元,应该属于偷窃行为,那就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给予治安行政处罚。如果抢走的是价值三四百元的红包,那么处罚比较轻。”  但阮齐林也表示,微信抢红包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事物,抢走善款红包的人,可能有点儿戏的心理,觉得用外挂软件抢试试,没有意识到抢走的是别人的救命钱,因此主观恶性不大。  “主观恶性不大,数额也不构成较大,达不达到定罪的程度,是否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我认为也有斟酌的余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阮齐林说。  朋友圈捐款不叫慈善募捐  3月16日,慈善法草案将在全国人大闭幕大会上进行表决。朋友圈、微信群里的爱心捐赠活动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慈善法草案是否会对像“李超”抢红包的这种行为进行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则告诉京华时报记者,慈善法草案没有明确对朋友圈募捐行为进行规定。慈善募捐是以慈善组织为主体,为了慈善目的开展的财产活动,这是慈善法草案所规范的行为。而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为亲朋好友进行的爱心捐赠活动不叫慈善募捐,这是一种自愿行为,属于赠与性质,此次草案对这类募捐没有涉及,而是有意规避。  “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动爱心捐赠活动,不能说这种行为违法,而是说不受慈善法保护。一旦出现问题,那就要靠其他的法律去解决,比如受益人不承认收到捐款,对于捐赠是否发生有合同上的纠纷,那就要靠合同法来解决。如果受益人把捐的钱用在了别的地方,那就要靠刑法、其他的法律去解决。”  王名还认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半封闭的圈子,对于朋友圈里的捐赠活动怎样监管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规避是必要的。  谈到“李超”抢走善款红包一事时,王名表示:“这件事不涉及慈善组织,不属于慈善法规范的行为。建议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来处理。”  王名认为,如果群里想经常做类似的募捐活动,又想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建议申请成为慈善组织,或者去找一个慈善组织进行合作。“如果两者都不想做,那这种行为的风险就要自己承担。”  慈善捐款每笔都得向社会公开  那么,个人如果遇到困难,需要解燃眉之急,除了朋友圈求助,还可以怎么办呢?王名表示,我国有很多慈善平台,官方的比如有民政部的中国社会组织网,非官方的平台比如基金会中心网。  另据王名介绍,我国有52万余家各类慈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的信息,通过窗口、网站、朋友介绍等渠道随时都可以获得,申请流程简单。今年还会大大降低门槛,将有更多的慈善组织产生。  “假如很急,最简单的方法可能5分钟就能拿到钱,比如找微公益的平台、免费午餐的平台,直接到平台上说一下情况,只要几分钟钱就开始募集起来了。当然这些钱,会先到慈善组织的手里。慈善法草案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如何公开慈善信息,每笔钱都要向社会公开。”王名说。京华时报 杨凤临来源华西都市报)
本文相关推荐微信抢个红包 惹出一场外遇风波(图)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漫画牛力  调解人:杏花岭区小北关社区干部  被调解人:杏花岭区小北关社区居民李先生和爱人小琴  调解结果:李先生“痛改恶习”,答应以后不再过分迷恋抢红包  “说,你一天到晚盯着手机,到底和谁联系呢?”“老婆,我真的没有别的事,就是在抢红包啊!”25日下午临近下班,杏花岭区小北关社区办公室里,还有一堆人围着吵吵嚷嚷,其中一男一女情绪激动,很明显是小夫妻俩。  说来也好笑,夫妻俩矛盾的源头,居然是丈夫李先生的手机!妻子小琴说丈夫最近手机不离身,睡觉关灯后还拿着手机盯着看好久。“有外遇了,是不是?”小琴气愤不已,伸手就要夺过丈夫的手机。李先生眼疾手快,赶紧把手机藏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哀求,“我发誓我真的没有外遇,就是在微信上抢红包而已!”  一个月前开始玩抢红包,他入迷了!  社区干部们急忙把俩人分开坐到两个屋子里,分别了解情况。在社区活动室里,丈夫李先生满脸愁容解释,他确实摆弄手机的时间有点多,可他真的是在几个微信群里抢红包,说着还把手机给社区干部们看。李先生的微信界面上,有同学群、公益群、行业群大大小小十多个,几乎每个群里都有人在发红包、抢红包。李先生又给大家看他的红包记录,果然最近一个月来,他收到的红包有1100多个,总金额有近1000元。“最早是大学同学一个月前建群把我拉进去以后,大伙在群里发红包玩。”李先生委屈地说,他平时工作挺忙,对手机的各种程序设置也不感兴趣,自从同学们在微信群里发红包、抢红包,他才逐渐了解到微信红包的玩法,没想到越来越着迷了。  后来陆续加了好几个微信群,发现大家都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他生怕错过白抢来的红包,每天只要有空,就拿起手机打开看,一天都能抢二十多个红包,虽然有的红包只有一分钱。“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群里本来有的人不认识,通过发红包熟悉起来,拉近关系,活跃了群里的气氛,挺好的啊!”李先生也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属于抢红包多于发红包的,偶尔有人起哄他才发几个小红包。“有几次我顾不上自己抢红包,还让儿子帮我抢过呢,他最多抢过一个66块钱的,真带劲!”李先生越说越得意,连这个“小秘密”也说出来了。坐在另一个屋子里的老婆小琴忍不了了,一阵风似的冲进来指着李先生说,“你真是有毛病,居然把儿子也带坏了,我说他怎么这几天老问我手机抢红包没呢!”夫妻俩立刻又陷入了纠缠中,把一旁几个社区干部也搞得哭笑不得。  老婆怀疑他“有事”,这可咋办?社区干部出手相助  小琴气乎乎地说,她知道老公最近在微信里抢红包的事,还在朋友圈“晒”过自己的成绩,可她十分怀疑,老公是在拿抢红包打掩护,和其他异性联系。“手机就快粘在他手上了,吃饭、上厕所也要拿着,睡觉关灯了还得盯着看一会,有时候还冲着手机傻笑,不是有事是啥!”小琴的指责让老公李先生百口莫辩,他摊开手苦笑几声,拉过来社区干部帮忙。  社区干部们这个扇扇子,那个端来水,好说歹说总算让小琴安静了下来。“咱们不要动不动就怀疑自己的爱人,这样会影响夫妻感情的!”社区干部小郑的一句话,说到了夫妻俩的心里,他俩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不说话了。“我先表明心意,我真的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小琴的事,更没有外遇!”李先生说,他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发誓,不会背叛家庭。说着,把手机递给社区干部们,让她们一起看,到底里面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见老公态度不错,小琴的火也渐渐地消了。“你俩这十几年的感情了,还经不住这么点小风雨啊!”社区干部们开玩笑的话,顿时让气氛变得不那么紧张了。小琴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一边趁热打铁,社区干部们劝李先生以后不能再这么不分时间地玩抢红包了。“我其实现在冷静想想,这就是逗个乐,自己是有点太沉迷了。”李先生接受了大伙的建议,拉起老婆的手,保证自己以后再不成天抢红包了。  一场虚惊过后皆大欢喜,社区干部们终于可以下班了,小两口也拉着手回家。  调解同期声:  本报民生信息员郝卫琴:微信抢红包应该是从今年过年那会流行开的,我有一阵也特别迷恋这个抢红包的游戏。当时恨不得时时刻刻盯着手机屏幕,一有红包出现就不停地戳着手机屏幕,快把手指头都磨出老茧了。好多红包都是一分钱,有的抢半天都抢不上,自己还生气,现在想想,真的挺可笑的,确实过分沉迷了。其实,这个小游戏就是社交平台上的一个互动方式,要把握好度,不然弄出类似这小两口的矛盾就不好了。  延伸采访  那些微信抢红包惹出的事  在记者走访中,发现其实生活中因为抢红包发生的风波还真不少,有的堪称“奇葩”。  抢红包抢丢了二十多年的同学情  家住桃园北路的居民王女士,说起自己前段时间因为抢红包闹出的事,至今还后悔不已。和李先生一样,她最早接触微信红包,也是在同学群里。高中同学建群后,四十多位同学有了联系,一时间气氛特别活跃,很多同学每天在群里发红包,她几乎每天都盯着手机抢,生怕错过了一个红包。也许是自己太较真儿了,有几次抢红包的时候没抢到,她还真生气了,认为同学们故意不让她抢,一气之下退群了。后来几个同学又拉她进群,她还是没忍住在群里发了火,惹恼了好几个人,从此大伙都好像避讳她,聊天的时候只要她出现就冷场。二十多年的同学情,就因为她的小心眼儿给丢了。  群里的发红包“大王”心里有苦说不出  小店区某私企负责人陈先生,可以说是他的微信群里发红包最积极的一位了。自从他加入一个公益微信群后,每天十分活跃,和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简单直接的“发红包”,通常一次发十几元钱,一包就是十来份,每一位抢到他红包的微友都对他很欢迎。  到后来几乎形成一个习惯,只要见到他出现,好多人开口就要红包,陈先生为了热闹,总会答应大家的要求。可是后来事情好像失去了控制,不少不认识的微友竟然私下里发信息给他,要他发红包。让陈先生左右为难,他虽然很乐意和大家打成一片,可是面对这样的要求还是得考虑一下。但是不答应的话,好多人就会说他小气什么的话,让陈先生哭笑不得。幸亏后来群主“解救”了他,不许大家私下要红包。  本报记者 张婉推荐到广播
117080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大雨(TM))
(克仑特罗)
(二零四六)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droid 弹出红包效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