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墙下面6张图片,一会而是手机宣传片,动态的,来回切换,哪位大神知道她的番号怎么设置吗

您所在的位置:
& 江西 & 正文
细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12大亮点(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亮点
日05:07  
  新落成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共投资1.8亿元。主体建筑为4层结构:一层为停车尝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
  站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让人感觉&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一条红色之路为中轴线,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
  博物馆的造型,呈U字状,中间149级台阶直达顶端主题雕塑,像是几座小山峰簇拥着一座大山峰,形似井冈山的标志&&五指峰,搭配上红色的顶棚,从高处俯瞰,就像一面红旗,插上了五指峰,或是一朵红云,飘在井冈山上空,昭示着中国革命从这里发祥。博物馆正门6根柱子,下粗上细依次排开,柱底1.5米、柱顶1.1米。有这6根柱子点缀,博物馆的正面活了起来。
  冬季,是旅游的淡季,但随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开馆,最近几天,博物馆每日接待游客数千人。仅10月27日、28日,博物馆就接待了近2万名游客。
  &不容易啊!&在博物馆,许多游客都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革命先烈们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在井冈山上开展革命斗争,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穿越重重险阻,最终才取得了胜利。胜利来之不易,井冈山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八角楼的油灯,照耀着中国革命事业走向成功;电子屏幕,现代科技产物展示革命历史;朱毛会师,带您回到1928年,站在龙江书院门口,隔江观看朱毛握手这一历史时刻&&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12大亮点,等您点击、触摸、感受&&
  电子屏幕&高科技完美呈现历史
  ■历史背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朱德领导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于日胜利会师井冈山。从此,中国革命开创了崭新的篇章。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率领军民参加革命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最终,他们带领队伍走出了大山,解放了全中国。
  ■现场见闻:序厅的灯光暗了下来,五指峰背景前,两座浮雕中间,两座大型电子屏幕向中间缓缓汇拢。屏幕中出现一道闪电,天空中传来一声霹雳,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图像在电子屏幕中出现,随后,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毛泽东在井冈山参加革命斗争等场景一一呈现,配合现场解说的声音,仿佛将人们带回了烽火硝烟的年代。两个电子屏幕完全相同尺寸,高3米,宽8米。
  90秒之后,左边的屏幕出现&星星之火&四字,右边屏幕出现&可以燎原&四字,两块屏幕汇聚中央。
  ■背后故事:一座五指峰背景,一盏油灯,只有了解井冈山历史的人,才能读懂这些场景。而对于不了解井冈山历史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却很难让人印象深刻。为弥补这一缺陷,让序厅更加立体,让人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五指峰背景前增加了这样一个LED电子屏。这一高科技产品,将历史与现实完美结合,让人更直观的感受井冈山斗争精神。
  朱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崭新篇章
  朱毛会师
  ■历史背景:南昌起义爆发后,起义军撤出南昌,转战南下,在广东潮汕地区陷入重围。朱德率领起义军的部分力量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而后辗转湘南,发动了湘南年关暴动。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队转移到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会师,开启了井冈山革命的新阶段。
  ■现场见闻:&朱毛会师&一景,由著名油画《朱毛会师》作背景画。背景画前,有一条小河,河里的鹅卵石依稀可见。与背景画一条走廊之隔,是按1:1比例复原到博物馆的龙江书院。拍摄的短片投影在背景画上,加上解说员富有感染力的解说,红旗飘飘、欢声雷动,让站在走廊的游客,感觉自己刚从书院走出,站在广场,看河对面朱毛两军会师的盛大场景。最后,屏幕定格在毛泽东与朱德二人伟大而亲切的握手上。
  ■背后故事:此景用扣像技术将动态人物投射出来,并采用双屏无缝拼接技术组合成宽幅投影,将短片结束的画面定格在朱毛两位伟人握手瞬间。演示开始时,通过人物由远到近的形象,观众看到两支队伍人潮涌动,向广场中央奔去。影像、环绕立体声,营造出人头攒动、红旗飘飘的热烈气氛。
  红军洞&重回80年前井冈山的一天
  红军洞
  ■历史背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坚持革命斗争时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传为佳话。正是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日后的伟大胜利。
  ■现场见闻:&这是博物馆最好的景点,我好像穿越了时光隧道,去到了80年前。&在红军洞景点,一位花甲老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红军洞采用井冈山特殊的地形风貌,复原一个深邃的山洞,二潭飞瀑倾泻而下,水花四溅,两侧怪石嶙峋,奇峰突兀。
  &儿童团团员练着红缨枪、红军在操练、大婶为红军战士送来了新做的布鞋、老奶奶将孙子送进了红军队伍&&&向洞里望去,一个屏幕正在播放着短片,红军与老百姓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得到了再现。
  ■背后故事:最初,短片的创意是一位红军伤员在洞里养伤,另外几名战士也在洞里学习,一位大嫂送来了红米饭、南瓜汤&&让观众有种站在洞外看洞里的感受。后来,经过商讨,领导和专家们都觉得,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行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山谷中,才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于是新的创意出来了,这就是80年前井冈山的最普通的一天。
  黄洋界保卫战&一发炮弹吓破敌人胆
  黄洋界保卫战
  ■历史背景: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红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第31团第3营由井冈山赴桂东接应主力,第32团和第31团第1营留守井冈山。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5个团,乘红4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机,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红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凭险据守,将敌军击退。
  ■现场见闻:玻璃钢材质的场景雕塑、大师创作的背景画、铿锵有力的现场解说词,层层相扣,站在黄洋界保卫战景点前面,你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加入到了战斗中。
  背景画上,巍峨的黄洋界,红军战士正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炮火连天,喊杀震天。背景画前,10余位红军战士身背大砍刀,手持步枪,正冲向前线,井冈山群众也拿起了武器,挥舞着红旗,加入到了战斗中。正当敌人欲发起新一轮攻击时,红军将士将一门修好的迫击炮搬到了前线,在前两发炮弹未响之后,第三发炮弹准确地落在了敌军阵地。敌军认为是红军主力回来了,顿时乱作一团,四散奔逃。在黄洋界后方,群众放响了鞭炮,迎接凯旋的红军。
  ■背后故事:这一景点采用场景结合影视设计手法,在半开放式的场景中,前景为实景表现,背景则运用背景画和投影扣影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当观众走近场景时,弧形的背景墙开始表现激烈战斗的动态内容。同时前景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现炮弹爆炸和烟雾的效果,再配以轰隆隆的音响效果,让人有就在此山中的感觉。
  朱毛挑粮&用行动诠释井冈山精神
  朱毛挑粮
  ■历史背景:从山峦叠翠的黄洋界往西顺势而下,有一条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穿梭于密林丛中。这条清幽静谧而不争宠、承载流客而不邀功的小径,就是当年毛泽东、朱德走过的挑粮小道。1928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虽然公务繁忙,当仍然坚持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100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
  ■现场见闻:朱德的扁担,摆放在橱窗里,感召后人井冈精神永远不能忘怀。
  黄洋界著名的荷树下,毛泽东、朱德穿着草鞋,坐在石头上,正与一位红军战士和一位老表亲切交谈。毛泽东神态轻松,丝毫没有挑担奔波的劳累,他一手拿着斗笠,向一旁的红军小战士和老乡传授知识。朱德脸挂微笑,也在聆听着。整个场景用玻璃钢做成,人物形象、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个场景呈现出浓厚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理想情怀。
  ■背后故事:朱毛挑粮这一作品,原型有3名红军战士和1位老乡,为了更鲜活地刻画毛泽东和朱德的形象,有关领导和专家将2名红军战士撤下,突出了黄洋界朱毛挑粮小道山路陡峭和远景纵深。
  油灯&照耀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历史背景: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展革命工作,在这期间,他居住在宁冈县茅坪一栋八角楼上,经常深夜点着一盏油灯学习、办公。在这盏油灯下,他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
  ■现场见闻:踏着一条红色大道,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序厅。一幅巨大的实景画背景&&五指峰映入眼帘,背景画前,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竹、石、花、草。在我国其他博物馆,背景画大多色彩单调,运用如此丰富的颜色,且添加了投影,这在国内亦属开山之作。
  在五指峰前,摆放着一盏青铜铸造的油灯。油灯的底座,雕刻着青铜器火焰的纹路,在其中段,雕刻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1个大字,灯芯在不停地燃烧着,发出灿烂的火焰。据了解,整个油灯重约1.5吨。
  ■背后故事:在序厅做油灯雕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现在的博物馆里,千馆一律,在序厅都摆放着伟人的雕塑,江西要突破创新。伟人的雕塑,江西可以做,外省同样可以做,出不了新。于是想到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物品&&油灯,这一见证毛泽东在八角楼艰苦工作的物品。此观点一提出,立刻让在场的所有人觉得眼前一亮,是的,就是油灯,八角楼的油灯。将其放大,进行艺术加工,用青铜器铸造。这一创举,开了我国博物馆建设史上之先河。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听毛主席的教导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历史背景:日-22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发展党的组织、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等项任务,初步回答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问题。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本月下旬,还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现场见闻:&这里有板凳,走累了刚好可以休息一下&,一批游客走进了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坐在板凳上。灯,熄灭了,人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战争年代。板凳前方的讲桌前,出现了毛泽东的身影,他用那特有的湖南口音,向在座的观众讲解&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演讲结束后,灯光亮了起来,现场观众不由地发出阵阵掌声,是为毛泽东的演讲叫好,也是为博物馆的设计叫好。
  ■背后故事:在这里,场景按照1:1的比例,复原了当时会议旧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谢氏公祠的原貌。走进旧址,里面摆放着一张讲桌,在讲台下摆放着横6竖4总共10条长凳,可供游人短暂休息。
  八角楼的灯光&演绎伟人的英雄与浪漫
  八角楼的灯光
  ■历史背景: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展革命工作,居住在宁冈县茅坪一栋八角楼上。几乎每个夜晚,他都废寝忘食地工作、写作到深夜。那时,使用的是油灯,按照规定,夜晚办公、学习,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由于物资匮乏,毛泽东每晚都只使用一根。
  ■现场见闻:八角楼里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正在废寝忘食地工作着,贺子珍走了过来,欲在油灯里加根灯芯,让油灯更亮些。&现在物资匮乏,看书、写字用一根灯芯就行&&&毛泽东的话让她停了下来。这是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八角楼的灯光&一景中放映的短片中的片段。
  &是不是有真人在里面现场表演?&看到逼真的影像,讲解员向游客介绍,这里是按照1:1的比例,将八角楼&克隆&到了博物馆,然后,运用幻影成像技术,将拍摄的短片投影到实景中,才让人有真人现场表演的感觉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知道她的番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